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黑格尔的“世界想象”看他的历史观

作者:吴礼明

来源:《社会科学动态》2019年第06期

摘要: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把人类世界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在谈论这个世界之前,黑格尔以其哲学大师的浪漫和智慧先给世界历史一个活泼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黑格尔的历史观是其认识论、方法论的现实支撑。正由于其建构了以“希腊世界”为起点,以“日耳曼世界”为终点的理性世界发展逻辑,才使他独具历史感的唯心主义哲学得到世界历史验证。这个历史观不仅造成“欧洲中心论”在近代人类世界的长期盛行,也给人类文明的正常交流带来深远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黑格尔;欧洲中心论;世界观

对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学界普遍认为“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所在,这都是确定无疑的事实。然而,不管是“逻辑学”还是“精神现象学”,在理论构建之前都会受到黑格尔对人类世界及其历史发展的认识的影响。我们认为,黑格尔的历史观是其认识论、方法论的现实支撑,是人们打开黑格尔哲学体系大门的另一把钥匙。在此,我们仅从黑格尔对人类世界的一个“想象”出发,一窥人类世界及其历史在黑格尔心中的轻重地位。

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把人类世界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在谈论这个世界之前,黑格尔以其哲学大师的浪漫和智慧先给世界历史一个活泼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

正由于黑格尔把人类世界分为四个,他对人类世界及其历史的想象和比喻也设有四个。我们分别做一说明:

一、东方世界——历史的幼年时期——哲学史之外——纯有

黑格尔指出:“在地理的概况里面,我们已经举出世界历史的大概路线。太阳——光明——从东方升起来。光明是一种简单的对自己的关系,它虽然具有普遍性,同时却又在太阳里有一种个性”。①

根据人类世界的发展历史,黑格尔是不能否认世界历史起源于东方的。因此“我们必须从‘东方世界’说起”②,而历史又“必须从中华帝国说起,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实在是最古老的国家。”③然而,在黑格尔的“逻辑”及之后的论述中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路线与“哲学历史”的发展路线是完全不一致的。

黑格尔说:“试想一个盲人,忽然得到了视力,看见灿烂的曙色、渐增的光明和旭日上升时火一般地壮丽,他的情绪又是怎样呢。他的第一种感觉,便是在这一片光辉中,全然忘却了他自己——绝对的惊诧。”④

在黑格尔的逻辑里,如果把史前的人类比作盲人,东方人便是“忽然得到了视力”的那群人,这个“视力”用黑格尔的逻辑语言表述便是“理性”。然而这个“理性”虽然壮丽,但“在这一片光辉中,全然忘却了他自己”。这就预示着东方人得到的“理性”太阳虽是一种“绝对”的理性,但由于“忘却了他自己”,因此是不真实的、抽象的“理性”。在黑格尔的逻辑里,能够发现理性太阳的东方世界此时犹如懵懂无知的幼儿一样,因此黑格尔把东方世界定位为“历史的幼年时期”。⑤

这时我们就会产生疑问,既然世界历史起源于东方,是由于东方人发现了绝对的、普遍的理性——太阳,人类把握“理性”可能有虚实、真假,那么太阳也有虚实、真假吗?东方太阳的“光明”难道是被“乌云”遮住了吗?这个“乌云”是什么?是否就是他后来所说的“东方人缺乏主观的自由”?也就是这个比喻中的“全然忘却了他自己”吗?黑格爾是这么认为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在东方的国家生活里,我们看到一种实现了的理性的自由”,但“逐渐发展而没有进展为主观的自由”⑥。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认为,“思想的自由是哲学和哲学史起始的条件”⑦。这就难怪黑格尔会把中国哲学排除在人类哲学史的大门之外!

黑格尔说:“国家既然是普遍的精神生活。……那么,第一个问题便是,究竟他们在国家里边的现实生活是这种统一的、没有反省的习惯和风俗呢?还是构成国家的各个人是有反省的、有个性的、有一种主观的和独立的生存的个人呢?在这点上实体的自由和主观的自由必须分别清楚”⑧

黑格尔自然认为前者属于东方世界,后者属于希腊世界。认为东方世界特别是中国,这个“实体”等同于皇帝,实体的自由等同于一个人的自由,其它个体如同孩童一样,集体无意识地服从“实体”。这样“主观的自由”就埋没于“实体的自由”当中,“它只能在那绝对的对象中、而不能在它自身内觅得尊敬”。⑨

由于“实体的自由”与“主观的自由”的不协调,虽然在“实体的自由”的范围之外会有各种反抗和变乱发生,但中国历史持久、稳定,即使与“实体自由”相反的“个性”在王朝变乱后“也加在这些冲突的关系里边,但是那个性本身还长在不知不觉的、仅仅是天然的普遍性之中——这个光明,还不是个人灵魂的光明。”⑩黑格尔最后得出:“这部历史,在大部分上还是非历史的,因为他只是重复着那终古相同的庄严的毁灭”,“在一切不息的变化中,还没有任何进展”。11

由此黑格尔认为,在东方世界特别是中国,哲学与历史同样都仅仅是存在,是“非历史的历史”,“仅仅属于空间的国家”。12 就如同黑格尔逻辑中认为世界产生的初始阶段一样,世界的“理念”最初虽为“有”,但却是与“无”一样的没有规定性的抽象概念。因此这个世界是没有发

展的,发展是从注重“主观自由”的希腊世界开始的。在黑格尔的逻辑中,他是把东方世界放置在“有无相生”的“纯有”阶段。

二、希腊世界——历史的青年时代——哲学的开始——变易

在黑格尔的逻辑中,东方世界的“纯有”就如其“绝对理念”的初始运动那样,是“虚无”“抽象”的非真实存在。黑格尔无视他所熟知并对其哲学建构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道家哲学中的“无”的概念,并非其“绝对理念”的初始运动状态那样,而是具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曰夷”、“曰希”、“曰微”的真实存在特征。与此相反,黑格尔为抬高欧洲人的心灵故乡——经东方阿拉伯世界保存的希腊世界的零言碎语,他对东方世界的道家哲学内涵是不会去真正理会的。相反,他给东方世界“有无相生”的道家哲学深深地打上“虚无”“纯有”的烙印。这从其对东方世界是发现“光明”的“盲人”、中国历史是“非历史的历史”、“仅仅属于空间的国家”的高明逻辑建构中已得到说明。

黑格尔接着说道:“但是当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这种惊诧便减少了,周围的事物都已经看清楚了,个人便转而思索它自己内在的东西,他自己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渐渐被发掘起来了。”13

由上可知,黑格尔认为东方人虽然首先看见太阳,但由于东方人“全然忘却了他自己”,因此他们看到的太阳虽然是普遍的绝对,但不是回归个体的真实。因此,东方人即使看到太阳,也没有光明。

反观希腊世界,由于东方人发现的太阳升起后,世界走出野蛮的洪荒时代而进入了人类历史,于是“周围的事物都已经看清楚了”。在此我们又有疑问,是什么让周围的事物都看清楚,难道不是东方人发现的太阳的光明吗?事实和逻辑都是肯定的。但黑格尔并不这么认为。在东方发现的理性太阳的普照下,希腊世界的个人便“转而思索它自己内在的东西,他自己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渐渐被发掘起来了”。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个体性自由”的存在时代。黑格尔以此为据,开始对人类的哲学历史设规立范了。

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认为,“思想的自由是哲学和哲学史起始的条件”。 14 不過这个“思想的自由”是有特指的,仅指希腊世界中的“个体性自由”。虽然黑格尔也承认,“在东方的国家生活里,我们看到一种实现了的理性的自由”,但“逐渐发展而没有进展为主观的自由”15。东方的“理性自由”与黑格尔特指的希腊世界的“自由”的内涵是不一致的。因此在黑格尔的逻辑里,虽然东方历史最早,且最先发现理性的太阳,它也实现了普遍的“理性的自由”,但由于没有深入个体的内心,促使“个体性自由”的实现,因此黑格尔得出“在东方只有主人与奴隶的关系”16,还处于“历史的幼年时期”,“我们在这里尚找不到哲学知识”的判断。17

事实上,“普遍性的理性的自由”和“主观的个体性自由”都是人类解放自我的理性之光的呈现。整体与个体、普遍与特殊不是你存我亡的对立关系,恰恰相反,个体寓于整体之中,整体通过个体来表现,它们是对立中的统一,这一点黑格尔是很清楚的。况且在东方世界特别是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