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它们的相似之处有:它们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他矛盾,维护了世界和平。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①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适用于欧洲、中东和远东地区;雅尔塔体系涉及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适用于整个世界,具有更大的影响。②中心力量不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国际舞台的中心。英法起着主宰作用;雅尔塔体系则是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③形成的过程不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两年内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则是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④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本质是帝国主义间对世界的瓜分;雅尔塔体系由于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2008-03-07 22:45雅尔塔体系

背景(条件):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概念: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演化: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特点:(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


(1)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 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 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 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美英法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互妥协的产物。消极作用:
(1) 体现大国强权政治。
(2) 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3) 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
(1) 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
(2) 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3) 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4) 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参考资料:/show.aspx?id=1320&cid=123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

(1)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 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 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 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

造了条件。



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之比较(2007-03-23 22:49:05)转载
河北秦皇岛一中 刘连军



在近200年的国际格局中,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下简称凡—华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曾对世界局势产生过重大影响,分析比较其异同,将有益于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各阶段的发展变化及特点。

一、三大体系之相同点

①背景:均由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大规模战争而引起召开重大国际会议,并签订一系列条约文件为基础,导致各种基本力量的配置、布局暂时平衡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维也纳体系是在欧洲反法同盟国家战败了拿破仑军事帝国之后,战胜国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在维也纳会议上确立起来的,会议签订了《最后议定书》,根据英、俄、普、奥力量的对比,在恢复法国大革命前旧封建秩序的政治基础上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均势协调关系。凡—华体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通过1919年的巴黎和会签订的《巴黎和约》(对德、奥、匈、保、土和约的总称)及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四国条约》、《五国海军军备条约》和《九国公约》暂时缓和了列强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矛盾,协调了它们在东西方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进行了三次重要会晤:1943年德黑兰会晤,就加速击溃德国及战后世界和平问题进行了磋商,签署了《德黑兰宣言》等文件;1945年初雅尔塔会晤的中心议题是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安排,会后发表了《克里米亚会议公报》,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一致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勾划了战后国际格局的主要轮廓;1945年7、8月间的波茨坦会晤主要讨论了战后对德处置及欧洲重建的问题,签订了《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这样,在三次三国首脑会晤和其他一系列会议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的世界新格局——雅尔塔体系。

②性质:均具有一定的反动性。

维也纳体系中,欧洲反动君主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凡—华体系中具有浓厚的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气氛,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也未能得到充分保护;雅尔塔体系中,美英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长期的“冷战”,遏制、打击社会主义力量,并采用“和平演变”战略进行颠覆。

③作用:均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世界的 相对稳定局面。

维也纳体系(1815—1848年)、凡—华体系(1922—1936年)和雅尔塔体系(1945 1991年)三大体系

存在之时,从世界范围来讲维持了几种力量的暂时平衡,均未发生大规模的正面的激烈冲突,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其间,各种力量暗自消长,甚至重新组合,最终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打破原有平衡,使体系瓦解,世界出现紧张动荡局面。

④依靠力量:均有一区域性或国际性的组织来维持这种体系所确定的秩序。

维也纳体系所依靠的是1815—1830年的“神圣同盟”,先由俄、普、奥组成,后来,英、法等大多数欧洲国家相继加入,成了维也纳体系的军事补充;1920年在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下成立却被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确保了它们的既得利益,是维护凡—华体系的工具,到二战后的1946年解散;雅尔塔体系中的联合国是在打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后的1945年10月成立的,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至今仍对维护世界和平、平衡各种力量起着重要作用。

⑤意志倾向:三大体系中均存在大国意志。

维也纳体系中,俄、英、普、奥起主要作用,俄国通过控制“神圣同盟”成了“欧洲宪兵”,英国则利用俄国牵制法国,维持欧洲均势;凡—华体系中,美、英、法、意、日限制德国东山再起,反对苏俄,维持列强的殖民统治,对东西方政治经济有重大影响;雅尔塔体系中,美、苏分别在资本主义阵营和人民民主阵营各执牛耳,施加影响,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和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便是例证。三大体系中,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都不同程度地遭到蹂躏与践踏,维也纳体系中的波兰、另两大体系中的中国均是受害者。

⑥内不稳定性:三大体系内部均存在复杂矛盾并最终导致其崩溃。

列强根据自己的意志构筑的维也纳秩序大厦中,由于既未考虑变更了的生产关系和20多年来冲击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风暴,又未考虑各民族要求自由和独立的强烈愿望,这些都孕育了冲突的种子,终于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中彻底瓦解。凡—华体系所确定的欧洲和亚太地区新秩序中,既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又有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既有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又有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首先打破了华盛顿会议所确定的亚太地区格局;1934年希特勒扩充陆军,次年进军莱茵不设防区,完全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凡—华体系崩溃。雅尔塔体系中美苏两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大国与小国间的利益冲突,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严重对立导致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1989年东欧巨变,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华约

”解散和前苏联解体,雅尔塔两极格局最后终结。

二、三大体系之不同点

①时代背景:维也纳体系产生并存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正在确立、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正在进行激烈斗争的19世纪上半期;凡—华体系产生并存在于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激烈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社会主义运动已在俄国取得胜利并有一定发展;雅尔塔体系产生并存在于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激烈较量、社会主义于资本主义严重对立的20世纪中后期。

②世界影响:维也纳体系维护的是封建统治秩序,反对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过渡,阻碍社会进步;凡—华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中虽有反苏反社会主义的倾向,但它们在保护和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及民主制度的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非维也纳体系可比的。

③利益中心:前两个体系均以欧洲为中心:维也纳体系基本上是以俄、英为首确立的欧洲区域性的格局,凡—华体系以美、英、法为首,它虽调整了列强在世界东西方的利益关系,但仍是以欧洲为其政治、经济活动的主要舞台。二战后,德国战败,英、法被战争搞的精疲力尽,中西欧实力雄厚、影响巨大的大国不复存在,旧的传统上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宣告终结,以美、苏两大国为首,以“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建立为标志的两极化格局形成,这就是雅尔塔格局。



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有和异同?


相同点:

(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而建立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

(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

(5)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6)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实根本矛盾都没有根本解决.

不同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4)前者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后者则是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

的矛盾;

(6)维系前者的国际组织是国联;维系后者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上无所建树,而且在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集团的侵略,而联合国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7)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雅尔塔体系持续时间长(1945年~1991年),涉及范围广。

(8)形成的过程不同。凡——华体系是在一战结束后的两年内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是二战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

(9)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华体系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雅尔塔体系是由于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10)战败国的处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残酷无情的,也是失败的,为日后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埋下了祸根。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更多的注重于铲除法西斯势力和战后的民主建设,确保德国、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是比较成功的。

(11)瓦解不同:前者随着二战策源地的形成和二战的爆发和扩大而瓦解;后者是在美苏争霸后期,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