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杜甫《蜀相》古诗词PPT

杜甫《蜀相》古诗词PPT

诗词赏析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 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频烦”,多次地烦劳。 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 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 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 拒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 “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 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 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 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相关故事
为房绾喊冤
安史之乱爆发后,宰相房绾率兵与叛军作战失利,刚登基不久的唐肃 宗震怒,罢了他的官。尽管很多人都觉得房绾这官丢得有点冤,但碍 于唐肃宗是个脾气很大的人,都不敢替房绾说情,偏刚当上左拾遗的 杜甫敢说。杜甫马上就给唐肃宗上了一道奏章,说胜败乃是敌家常识, 房绾并无大错,不应被免职。一开始,唐肃宗没有理他这个小小的左 拾遗,可他却还来了劲儿了,又在上朝时,狂为房绾喊冤。 结果,终于把唐肃宗给惹火了,唐肃宗本已下了要将杜甫关进大牢, 严加审讯的旨。还好有几个御史为他求情,说他作为言官,也算尽责, 只是说话没有分寸罢了。这才使他免遭了刑罚。
完结感Βιβλιοθήκη 聆听诗词赏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 曾经六出祁山的事。 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 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 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 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蜀相》ppt课件

《蜀相》ppt课件

杜甫生平:
• 第四时期:49——59(公元770年),是杜甫漂泊 西南时期(成都、湖北、湖南)。漂泊的这十一年,他 经常和人民往来,生活艰苦,经常挨饿,但始终关怀国 家安危和人民痛苦,写诗一千多首,最后死在长沙到岳 阳的一条破船上,四十三年后才归葬故里。这一切决定 了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现实主义指运用描写·叙 述·议论,重人物心理及细节的真实描绘,反映国家大 事,表达民意)
内心的崇敬之感;
• 3.带有象征意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柏树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有忠贞、高洁的意味,在这里可以视为 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
• 4.“森森”给人整肃之感,说明武侯祠并非一个荒芜废弃的 所在,而是有人在悉心维护,因此这也是人民爱戴诸葛亮的 见证。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END
心情是不相融的,只是起到反向衬托的作用。
• 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怀念、惋惜。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先主曾三顾茅庐多次求定夺天下之计,您开创蜀汉,辅 佐后主历经两朝献出老臣的一片忠诚之心。
• 此二句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 功伟绩。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三顾频烦”:刘备求贤若渴、诸葛亮才干出众。 • “天下计”:诸葛亮雄才大略,暗含事业艰难。 • “两朝开济”:对蜀汉基业既有开创之力,又有维持之劳,
杜甫生平:
• 第三时期:45——48岁,陷入贼手与为官时期,安史 之乱时期。他和人民一起在长安逃难,感受国破家亡的 痛苦。后逃出长安,投奔凤翔,跟着肃宗做谏官(左拾 遗)。后因直言进谏屡屡遭贬,也获得了深入人民的机 会。此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同时是卫国战 争,所以诗人一面同情人民,同时又勉励人民参战,诗 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

《 蜀相》 ppt课件16张

《 蜀相》 ppt课件16张

听朗诵音频,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根据注释,掌握诗歌大意。
指诸葛亮,蜀汉丞相,封武乡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 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遮蔽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遮着台阶的青草自绿,树上黄鹂 徒然发出好听的声音。
即频繁。一说多次烦劳咨询。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创 扶助
Hale Waihona Puke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 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 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
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
7.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字的表达效果。
一方面表现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深沉叹惋和感伤。
课堂总结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 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 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 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 死的惋惜之情。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 蜀 相
学习目标
1.分析重点词语,赏析景物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 2.理解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
襄阳(今湖北襄阳)。他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他一生忧国忧民,创作颇丰,诗艺精湛,被尊称为 “诗圣”。

3-2《蜀相》课件(共1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3-2《蜀相》课件(共1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虚实结合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蜀相》不是为咏史而咏史,为歌颂诸葛亮而歌颂诸葛 亮,而是借诸葛亮的功业未成而身已先死,来慨叹自己的壮 志未酬而鬓已先斑。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以饥寒之身而怀 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胸怀祖国,心系百姓, 他不是为了作诗而作诗,他是用生命在书写人生。表达了诗 人对诸葛亮才干、德行的称颂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 惋惜,也暗含着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 史不幸。
英雄:指的是像诸葛亮一样许身社稷,志在匡国,但壮志 未酬之人。当然也包括杜甫自己。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壮志未 酬,鬓已先斑,甚至身已先死。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未 能出将入相。
蜀相 (七律怀古诗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寻访祠堂 叙事(仰慕)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祠堂春色 写景(叹惋)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颈联:丞相功业 议论(歌颂)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壮志未酬 抒情(惋惜)
蜀 相 杜

杜甫(712-770):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被后人尊称:诗圣 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诗歌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 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诗风:沉郁顿挫
写作背景
759年,杜甫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 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 屋里。此时“安史之乱”已经“乱”了五年 ,百姓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 摇中。唐肃宗宠信宦官,排斥功臣。杜甫定 居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他探访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 肺腑的千古绝唱。

《蜀相》ppt课件

《蜀相》ppt课件

常见诗人及其语言风格
✓ 白居易:通俗易懂; ✓ 岑参:雄奇瑰丽; ✓ 刘禹锡:清新豪丽; ✓ 王维:恬淡优美; ✓ 李商隐:幽婉典丽; ✓ 李白:飘逸豪放; ✓ 温庭筠:精巧艳丽;
✓ 杜甫:沉郁顿挫; ✓ 柳永:伤感缠绵; ✓ 苏轼:豪放旷达; ✓ 秦观:清丽典雅; ✓ 黄庭坚:瘦硬新奇; ✓ 陆游:雄放流畅; ✓ 李清照:凄婉清丽; ✓ 辛弃疾:沉郁豪放。
在描写或抒情的语句中或语段中,往往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或 喜或悲,或褒或贬,或明快或低沉,在同一段文字里,都应保持一致, 做到情景相融,才能使整段语句连贯衔接。
诗歌常见的感情基调: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 闲适、激愤、思念、激昂、消沉等。
感情基调即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心中的所触所感,一般 要通过景物来表现出来,而读者再读诗歌时也会产生一 个从心底而来的共鸣。
律诗的章法讲究起、承、转、合。
首联:起,即起事。或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引出下文。 颔联:承,是起句的延伸。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 颈联:转,是诗意的转折变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 转换。“转笔”的作用是陡生波澜,有起有伏,避免平铺直叙。形式有:进一层转,推 开一层转,反转。 尾联:合,是合笔,是结句。是前面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 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杜 甫


知 人 论 世
部 分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自号少陵 野老,河南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 圣”(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诗史”(他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 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 貌),诗风沉郁顿挫(沉郁:情感深沉蕴藉; 顿挫:语言刚劲、音调铿锵、章法多变)

《蜀相》课件

《蜀相》课件
《蜀相》优秀ppt课件
• 《蜀相》的背景介绍 • 《蜀相》的诗歌赏析 • 《蜀相》的文学价值 • 《蜀相》的文化意义 • 《蜀相》的诗歌传承
01
《蜀相》的背景介绍
杜甫的生平和诗歌风格
01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 杜”,被誉为“诗史”。
02
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内容 广泛,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 史进程,表达了深厚的忧国忧民 之情。
《蜀相》对后世的影响
《蜀相》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 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来的诗人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蜀相》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还扩展到了文化、艺术和社会等多个领域。这首诗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情怀和深刻的 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人。同时,《蜀相》也成为了社会批判和反思的重要 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运动和思想启蒙中。
教育传承
如何在教育体系中传承《 蜀相》的文化价值。
《蜀相》的传承意义
文化认同
人文精神
《蜀相》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作 用。
《蜀相》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其对现 代社会的启示。
历史记忆
《蜀相》在历史记忆中的价值,以及 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THANK YOU
诗歌所表达的忠诚、智慧和仁爱等思 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蜀相》对现代文化的启示
历史研究
诗歌提供了研究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和文化。
道德教育
诗歌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和人 文素养。

《蜀相》课件(共32张PPT)

《蜀相》课件(共32张PPT)
•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两代。
•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 佐刘禅匡济艰危 。
•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 死而后已的精神。
1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用这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 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 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2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 业未竟的痛惜。
2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 泪满澿
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 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 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23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 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 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 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 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 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 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 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9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映阶——映照着台阶 • 好音——悦耳的声音,
这里指鸟鸣 •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
部到内部, 内景
10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 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 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
11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
未酬作铺垫。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 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 频繁——多次。 •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
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 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 路,也称“隆中对策”。

《蜀相》(共33张PPT)

《蜀相》(共33张PPT)

三顾堂: 建于清康熙五十 八年(公元1719 年),是刘备"三 顾茅庐"、诸葛亮 作《隆中对》的 纪念堂。
知识回顾
•杜甫(712—770)
字_子__美_,自称_少__陵_野__老。他创作 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诗_史_”,是 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
也被誉为“____”诗。圣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琊 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蜀汉政治 家、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 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 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 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 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 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 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诵读感知,觅得诗心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韵味
(1)感情基调?
伤感、叹惋
——要读得稍慢,读得 深沉,读出点感伤。
两朝开济老臣心。
(2)如果要你将全诗
悲 出师未捷身先死,
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 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
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
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 深沉、叹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
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蜀相》课件 (共33张PPT)

《蜀相》课件 (共33张PPT)

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 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 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 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 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 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所以,明代胡应麟称赞此诗:“气 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 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
• 碧草春色,黄鹂好 音,入一自字、空字, 便凄清之极。 ——《杜诗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 备三次登门拜访。“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诸葛亮《出师表》) • 频烦——多次 •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 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 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 中对策”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作品特点



思想内容:多写个人身世飘零、壮 志未酬之悲与国家动荡、百姓劳苦 之痛,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艺术特点:多以雄浑开阔的景物来 抒发深沉悲壮的情感。 风格(诗风):沉郁顿挫。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 年,杜甫避乱于成都的次年 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 蜀相》课件 (35张PPT)

《 蜀相》课件 (35张PPT)
2.借古抒怀:针对个人(明志)。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 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 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3.怀古伤今:历史变迁、人世沧桑,对古人、古事做客观的 评价或抒盛衰变迁。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要弄清史实(内容),作者“怀”什么“古”; ②要分析写法(手法),典故,对比,虚实。 ③要体会意图(主旨),作者为什么怀古; 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
盛而衰的动乱年代(安史之乱),又饱受动乱带 来的离乱之苦,诗不仅写出了对藩镇叛乱的愤慨, 也写出对国家中兴的期待,更描绘出黎元百姓的 灾难,像一面镜子,照射出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赢得了“诗史”的美誉。
写作背景
出师_____身先死,____英雄_______。
1、杜甫《蜀相》中“丞__相_祠__堂__何_处_,寻,__锦__官_城__外_柏__森_。森 ” 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 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奠定了全诗 “沈挚悲壮”的风格基础,并且洋溢着一种蕴借哀凉 的气氛。 2、杜甫《蜀相》中“三_顾__频__烦_天__下_计,,_两__朝__开_济__老_臣__心_。
诗歌主题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 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 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 感慨。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_________何处寻?_________柏森森。 映阶碧草_______,隔叶黄鹂_______。 _________天下计,两朝_________心。

《蜀相》PPT课件

《蜀相》PPT课件

终感 谢 倾 听
长出 使师 英未 雄捷 泪身 满先 襟死 。,
兀自
①“自”是“兀自”、“徒自”的意思,“空”是“空 有”的意思,这两个字是全诗的诗眼。
②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一是感 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 惜连与英灵做伴的草木禽鸟也不解人事,不会凭吊那位伟 大的古人。 ③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 ④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武侯功业被人遗忘的 惋惜。
誉为“ 诗史 ”。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他的诗风 沉郁顿挫。Βιβλιοθήκη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他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
●他创作成就辉煌:“
●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他被誉为“ 诗圣
”。
。”
诸葛武侯祠
写作背景
《蜀相》是作者避乱成都拜谒诸葛 亮庙时所作。“安史之乱”尚未平息, 唐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主旨分析——杜甫写这首诗,仅仅是为 了凭吊诸葛亮吗?
不是。 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自况。诗人借歌 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 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 沉感慨。同时表达了对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际 会的羡慕之情。
课堂小结
蜀相
吊古
起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承 写景
知人论世
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
他有积极的入世思想:
“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

一览众山小。
他坚信: “会当凌绝顶,
他饱经忧患,感受到贫富对立,民不聊生:
路有冻死骨
“朱门酒肉臭,
。”

《蜀相》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相》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梳理提升
学习了此诗,你内心涌动着很多话想对杜甫说,请你以“杜甫,我想对您说”开头,穿越时空隧道,写一段文字劝慰他。
梳理提升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
诗史
诗圣
语不惊人死不休
现实主义
三吏
三别
沉郁顿挫
引导聚焦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
思考交流,感悟诗情
这里的英雄指的是像诸葛亮一样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之人,为国为民而赴汤蹈火之人,许身社稷、志在匡国之人,当然也包括杜甫自己。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壮志未酬,鬓已先斑,甚至身已先死。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未能出将入相。如陆游,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只能“塞上长城空自许”,因此必然会“泣泪沾襟”。
“泪”字。因为全诗表达得是作者的惋惜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自主生成
不好。本诗表达的感情是对诸葛亮的敬仰而不是诸葛祠,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不在诸葛祠这个地,如果用诸葛祠就偏了。
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是标题是“蜀相”,而非“诸葛祠”,标题改为“诸葛祠”好不好?
训练反馈
引导聚焦
蜀 相 杜甫
诵读感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优秀ppt课件

《蜀相》优秀ppt课件
杜”。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的士族家庭, 早年随父迁居长安,后因得罪权 贵而被迫离开,晚年漂泊于蜀中,
病逝于岳阳。
杜甫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深刻, 语言精练,被誉为“诗史”,其 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
创作背景
《蜀相》是杜甫在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所作,当 时杜甫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居住,因听说诸葛亮专祠——武侯 祠在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于是便借题抒怀,创作了这首 诗。
感慨。
情感表达
分析诗中表达的情感,包括对诸 葛亮的敬仰、对其功业未成的遗
憾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思想内涵
探讨《蜀相》所体现的思想内涵, 如忠诚、智慧、担当等品质。
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
分析《蜀相》的语言艺术,如用典、对仗、声韵 等。
表现手法
探讨《蜀相》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 象征等。
审美体验
阐述《蜀相》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如沉郁、悲 壮的美感。
学习方法
朗读与默读结合
结合历史资料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默 读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结合历史资料,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 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
小组讨论与个人思考
小组讨论有助于拓宽思路,个人思考 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
02 《蜀相》的作者及背景
作者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 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04 《蜀相》的鉴赏与评价
诗词鉴赏
诗词背景
介绍《蜀相》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杜甫的生平、时代背景等。
诗词内容
详细解读《蜀相》的词句含义,分析其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
意境营造
探讨《蜀相》所营造的意境,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独自 空 ——白白地
青草自绿,无人光顾 意境
冷清寂寥
黄鹂好音,无人聆听
融情于景 以乐景衬哀情
寄 寓
炼字型诗歌鉴赏方法
•(1)释字义 •(2)结合句子分析
寂寞和感伤
•(3)答手法
•(4)效果/意境/感情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两句话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
1,解释字 2,解释话。3,答手法。4,答思想感情
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联曰:
-
1
• 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
•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 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 酬三顾;
•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 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 用火攻。
-
2
收二川:指刘备打败刘璋夺得西川,击退曹操夺得东川
排八阵:指诸葛亮在刘备伐吴败退后,在鱼腹浦布下石 阵击退东吴的陆逊追兵
葛亮借助东风,周瑜谴黄盖诈降曹操,在江面上
烧着了曹军的战船,大获全胜
-
4
3
知识回顾
杜甫(712—770)
字_子_美__,自称少__陵__野_老_。他创作 的许多诗歌,显了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诗__史_”,是 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 甫也被誉为“_诗_圣__”。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 歌形式,风格_沉_郁_顿__挫_;语言精练, 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 《_杜__工__部_集__》。
-
6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漫游时期(35岁之前): (涉世不深 浪漫主义) 《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 (忧国忧民)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 3、》陷贼与为官时期(45~48岁)(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月夜》、《春望》、“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诗解》
-
16
•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宋 范晞文《对床夜语》
• 情景名为二,而实 不可分。神于诗者,妙 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 景,景中情。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
17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辅佐刘禅继位
三件大事
天下计: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报国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郁郁葱葱的翠柏 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8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 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 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 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 思的急切。
•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 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 安谧、肃穆的气氛。
9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六出: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 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
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 收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 服,发誓永不造反
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指诸葛亮北伐曹魏,在五 丈原病重,在帐中布阵, 点燃七七四十九盏油灯借寿
一心只为酬三顾:指诸葛亮一片忠心,讨伐曹魏,是为报
4、漂泊西南时期(48~58岁)(: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
7
• 我国古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
• 他有积极的入世思想:
“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 ”
• 他坚信: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
• 他饱经忧患,感受到贫富对立,民不聊生:
答刘备当年三顾茅庐请他出山- 的恩情
3
取西蜀:指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谋划下,进攻西 蜀的刘璋,夺得根据地
定南蛮:指蜀国南部的民族地区叛乱,诸葛亮率 大军平定
东和北拒:指诸葛亮一生的战略,东面跟孙吴讲 和,北面与曹魏对抗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指诸葛亮运筹帷幄, 精通术数,有神机妙算之能
水面偏能用火攻:指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诸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 他心怀天下: “安得广厦千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8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
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
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
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
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
9
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
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
业未- 竟的痛惜。
19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 上”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悲 哀,是老杜借对诸葛亮的 仰慕、叹惋之情表达自己 壮志难酬的苦痛。
-
20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自问自答 缅怀追思
蜀 映阶碧草自春色, 描述景象 孤寂感伤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相 两朝开济老臣心。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出师未捷身先死,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
长使英雄泪满襟。 -
对壮 蜀志 相难 的酬 仰的 慕苦

21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思考:将《蜀相》与本诗相比较,两首 诗的思想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
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
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
名的一首。
-
10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
丞相祠堂何处 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步骤1
步骤2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
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步春骤3 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步尽骤管叫4 声悦耳,却无人
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 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 未酬作铺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春色,黄鹂好 音,入一自字、空字, 便凄清之极。
思想情感:
崇敬 仰慕
-
18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
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 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 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 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 军山。
• 英雄:指普天下壮志未酬而含恨 而终的英雄人物,也包括着老杜 自己。
•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