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处置方法
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处置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置方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减低到最低,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 事件特征2.1 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2.1.1 有毒有害气体常会有异味,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等,长期接触或一次大剂量接触可引起慢行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减低、染色体异常,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甚至可至鼻咽癌、鼻腔癌和鼻窦癌,损伤人的造血功能,可引起白血病,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1.2 有些有毒有害气体还是易燃、易爆、易中毒的危险化学品,如:脱硝系统使用的氨气,当氨大量泄漏时易发生爆炸、火灾、人员中毒、窒息、严重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综合性事故。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有毒有害气体运输车辆及运输过程中,储存区、运行设备周围及连接的管道、截门等。
2.3 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监视仪表出现异常,液氨泄漏点有刺鼻气味,可能发生有火苗窜出,严重时发生火灾。
3 应急组织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人员构成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成员:发电部主任、设备主任、值长、当值运行人员、点检人员、安监人员3.2 职责3.3 指挥部人员职责3.3.1 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3.2 发电部、设备部主任的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3.3 值长的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3.4 运行人员的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故障设备的隔离。
3.3.5 点检人员的职责:及时赶赴现场,了解、分析现场状况,消除设备缺陷。
3.3.6 安监人员的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人员到位情况。
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l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施工现场在深基坑及挖探孔等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遇到煤气管线泄漏或者地表杂填土垃圾腐殖质产生的沼气等有害气体及食堂煤气泄漏产生的中毒事件,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事故。
1.2事故发生区域(1)项目部驻地煤气泄漏影响区域。
(2)深基坑、隧道及孔洞内,开挖土层中含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及危害程度有毒有害气体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1开挖土层发现不明管线或者不明容器。
1.2挖探孔、深基坑开挖或者给排水井等受限空间作业前未进行通风或者气体检测。
1.3施工时感到呼吸不畅、胸闷、头疼、眩晕、恶心,严重者出现呕吐、昏厥现象。
2应急组织与职责1.4应急组织体系XX建设有限公司和XX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XX地铁6号线工程施工总承包D.006.X-TA02标土建2工区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事故应急处置小组”。
应急组织机构框架图如下:图2.1-1应急组织机构框架图1.5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成员由项目部领导班子组长:XX(项目经理)常务副组长:XX(常务副经理)副组长:XX、XX^XX组员:XX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联动办公室,设在项目安监部,XX同志兼任应急联动办公室主任,负责应急状态下的联络、沟通等工作。
应急联动办公室电话:XX,应急备用电话:XX,全天候24小时开机。
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安全警戒组、技术监测组、物资保障组、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应急通讯组、媒体联络组和现场应急队伍。
(详见附件4项目部应急指挥部主要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2.3领导小组职责(1)拟定本项目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2)监督、指导和协调所属项目部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预案措施,做好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信息上报和发布、善后处置等工作;(3)指导、协调和参与所属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4)及时了解和掌握所属项目部的安全事故信息,根据事故情况需要,及时向监理、业主、当地政府和公司报告事故情况;(5)组织事故调查工作,或配合当地政府、公司、监理及业主等上级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及评估工作;(6)组织事故应急处置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演练。
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处置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处置方案1总则1.1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减低到最低,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XXX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2.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2.1.1有毒有害气体常会有异味,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等,长期接触或一次大剂量接触可引起慢行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减低、染色体异常,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甚至可至鼻咽癌、鼻腔癌和鼻窦癌,损伤人的造血功能,可引起白血病,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1.2有些有毒有害气体还是易燃、易爆、易中毒的危险化学品,如:脱硝系统使用的氨气,当氨大量泄漏时易发生爆炸、火灾、人员中毒、窒息、严重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综合性事故。
2.2变乱可能发生的地区、地点有毒有害气体运输车辆及运输进程中,贮存区、运行设备周围及毗连的管道、截门等。
2.3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监视仪表出现异常,液氨泄漏点有刺鼻气味,可能发生有火苗窜出,严重时发生火灾。
3应急组织及职责3.1应急组织人员组成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成员:发电部主任、设备主任、值长、当值运行人员、点检人员、安监人员3.2职责3.3指挥部人员职责3.3.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突发变乱的应急救援工作。
3.3.2发电部、设备部主任的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3.3值长的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3.4运行人员的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故障设备的隔离。
3.3.5点检人员的职责:及时赶赴现场,了解、分析现场状况,消除设备缺陷。
3.3.6安监人员的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人员到位情况。
4应急处置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4.1.1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实践发生后,发现人员应立即汇报值长,值长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人员气体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人员气体中毒现场处置方案简介在某些特殊工作场所或事故现场,由于不当操作或突发情况,可能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导致人员气体中毒的情况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合理的处置,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对人员气体中毒现场处置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现场处置第一步:确定现场安全在进入事故现场之前,必须先确定现场是否安全。
如果有毒气体泄漏,需要先清除有毒气体,排风换气,使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此外,应当关闭有害气体源,并尽可能减少现场人员。
如果情况紧急,可进行紧急疏散。
第二步:进行人员救援首先,需要判断中毒人员的意识状态。
如果失去意识,应迅速将其救出,并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
如果中毒人员仍有知觉,应立即将其送至安全地带,并进行氧气供应、呼吸机支持等抢救治疗。
第三步:急救物品配备在现场处置时,需要携带一定数量的急救物品,以备应急之需。
常用的急救物品包括维持呼吸需求的氧气、氧化亚氮,持续性抢救需求的血管舒张剂、甘露醇、利尿剂等。
此外,还需要提前准备好带滤毒罐的呼吸面罩、眼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第四步:现场清理当有害气体泄漏量较大时,并且现场人员已全部撤离时,需要进行现场清理。
清理时必须佩戴好防护装备,并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清理,避免使用火源或明火。
清理完毕后,应检查是否仍有气体泄漏,如有仍需排除干净。
总结针对人员气体中毒的现场处置方案,关键是确保现场安全,进行人员救援、使用急救物品,以及现场清理等措施,切实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有害气体事故的发生。
硫化氢现场处置方案

硫化氢现场处置方案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因此,现场处置硫化氢泄漏或泄露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针对硫化氢现场处置的一些方案和措施:
1.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撤离泄漏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确保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已经穿戴好。
封锁泄漏源,防止进一步泄漏。
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防止皮肤和眼睛受到伤害。
2. 泄漏处置措施:
如果泄漏量较小,可以使用适当的吸收剂(如活性炭)进行吸收。
如果泄漏量较大,需要立即通知应急服务部门,并进行大范
围疏散和封锁。
3. 个人防护:
在处理硫化氢泄漏时,必须佩戴适当的呼吸器、防护服、护
目镜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接触和吸入有害气体。
4. 废弃物处理:
处理吸收后的废弃物需要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妥善处理,以防
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5.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硫化氢泄漏的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如定期检查设备、加强员工培训等。
总的来说,处理硫化氢泄漏需要紧急响应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
同时,对于硫化氢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甲醛泄露现场处置方案

甲醛泄露现场处置方案甲醛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泄露到空气中可能会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针对甲醛泄露的现场,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以保障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甲醛泄露现场的处置方案。
泄露现场的处理措施在发现甲醛泄露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处理措施如下:1.保护,对于正在现场工作的人员,应尽量避免进入甲醛泄露区域,可利用现有车辆或障碍物等遮挡保护。
2.通风,马上将现场内的门窗全部敞开,以利于室内空气的流通换气。
如果室外空气质量良好,在室外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3.隔离,对于泄露区域外的人员和车辆,应迅速隔离,并作好安全警示标识,以防止泄露向周围扩散。
如需要疏散周边居民,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疏散。
4.封锁,封锁泄漏部位,防止进一步泄漏。
甲醛泄露事故的处理方法了解现场情况后,需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以便有效地处置甲醛泄露事故。
处理措施有:1.紧急扩散,采用紧急扩散方法,将被泄漏的甲醛粉尘或者颗粒物迅速扩散到空气中,有效分散有害气体。
2.中和,采用中和剂将甲醛作用的碱性成分中和,减少有害气体。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中和剂的浓度、用量,避免对环境的影响。
3.固化,采用固化剂将甲醛固定在某种材料或者表面上,减少其挥发性。
在进行固化的过程中,需使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工艺。
泄露事故后的清理工作在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后,还需要进行现场的清理工作,将泄漏液体或者固体清理干净,减少扩散范围,防止对人和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
清理工作需要保持科学和规范,按照以下主要步骤进行:1.收集,将泄漏的涂料喷雾、粉尘、固体物质等收集到特定的收集器中,不容许抛弃或者倾倒。
2.分离,将收集下来的支持和中和剂分离出来。
收集和分离过程注意保护工作人员安全,并做好防护措施。
3.处置,选择可循环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对于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结论在面对甲醛泄露现场,应尽快采取紧急措施,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有害气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3篇)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施工现场中毒应急预案可涵盖以下内容:1. 预防措施:a.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危险气体警示标识,提醒工人和访客注意有毒气体的存在;b. 定期检查空气质量,特别是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和类型;c. 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d. 工人应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毒手套等;2. 发现有毒气体中毒时的应急处理:a. 立即撤离中毒者,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并暴露在新鲜空气中;b. 向医务人员报告,并提供详细的中毒情况描述;c. 尽量保持中毒者的清醒和稳定,避免任何进一步的危险;d. 在等待医务人员到达前,可以进行基本的急救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3. 协助医务人员救治:a. 向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有毒气体的信息,如种类、浓度以及接触时间等;b. 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配合实施进一步的救治措施,如吸入氧气、药物治疗等;4. 事后处理:a. 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检查,确定有毒气体泄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b. 对事故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调查和改善措施;重要提示:施工现场中的毒气有很多种类,预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在制定和执行预案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专业知识的指导。
如果不确定应急处理步骤,请随时与相关专业人员联系。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二)标题: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摘要:本文以构建一个完整的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为目标,从预案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施工现场可能遇到的有毒气体及其潜在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和预案实施步骤。
本文旨在为施工单位提供参考,提高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处理能力。
关键词: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施工现场中毒气体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有毒气体中毒致人伤亡,给施工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紧迫性。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的是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这类事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一旦发生,后果往往相当严重。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应对这类事故。
1.化工厂、制药厂等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泄漏。
2.煤矿、地下作业等环境中,瓦斯、煤尘爆炸。
3.家庭装修、维修等过程中,油漆、胶水等挥发性有机物中毒。
我们具体聊聊应急处置方案:一、事故发生后,要做的是迅速撤离现场1.确保自身安全,迅速佩戴防毒面具或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2.快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
3.切勿乘坐电梯,以防电梯故障导致被困。
二、报警及求救1.立即拨打119、120、110等报警电话,告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及伤亡情况。
2.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现场处置1.切断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源,如关闭阀门、封堵漏洞等。
2.打开窗户、门等通风设施,加速室内空气流通。
3.使用风扇、鼓风机等设备,将有毒气体排出室外。
4.对于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四、人员疏散及安置1.确保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后,设立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救治,确保其得到及时救治。
3.对撤离人员进行登记,确保人员安全。
五、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1.事故发生后,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查找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依法进行处理。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1.工人迅速佩戴防毒面具,组织撤离现场。
2.工人拨打119、120报警,告知事故情况。
3.工厂负责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断气体泄漏源,打开通风设施。
4.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将受伤工人送往医院救治。
5.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6.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
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特征1、有毒有害气体超限事故主要有瓦斯超限、一氧化碳超限,还有可能引起瓦斯爆炸。
2、事故多发生在采空区、采掘工作面、盲巷中。
3、有毒有害体气超限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超限,就会造成人员伤亡。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成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1)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①负责查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的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②带领全班组人员,展开自救、互救工作。
(2)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自救、互救工作。
②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三、应急处置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超限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退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后现场人员的处理程序①正常作业的采掘工作面瓦斯突然涌出造成瓦斯超限的应急措施:现场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理程序: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组织撤到全风压进风巷道新鲜风流中,并汇报调度室。
撤离前必须按照调度室要求切断工作地点机电设备电源。
因瓦斯异常涌出照成出现人员窒息、伤亡时,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搞好自救、互救。
撤离期间要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安全地点。
②井下采掘工作面风流中及其作业地点瓦斯浓度达到1.5%时,安全监测系统必须切断采掘工作面所以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如安全监测系统不能切断所有电气设备),井下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到采区主要进风巷中,并汇报调度室。
③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立方米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风值班人员。
③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报告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量、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有毒气体的种类和浓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来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气体。
2. 紧急疏散:一旦发生有毒气体中毒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疏散,避免人员在有毒气体中停留和受到进一步的危害。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疏散路线和标志,保持通畅,在事故发生时将紧急疏散的信息传达给所有工作人员。
3. 报警与救援:施工现场应配备有效的报警设备,一旦发生有毒气体中毒事故就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部门和救援人员。
同时,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抢救。
4. 急救措施:施工现场应配备有专业急救人员或培训有急救知识的人员。
在有毒气体中毒事故发生时,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如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急救操作。
5. 安全防范提醒: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和培训,提醒人员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包括有毒气体的危害和应急处理知识。
员工应该了解有毒气体的特性和使用防护设备的方法。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应急预案,具体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方法应根据当地法规和具体施工场所的环境、工艺特点等进行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职业病危害(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职业病危害(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伤害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前言
为了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伤害事故,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恰当、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保护
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如下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有关人员
- 应急指挥员:
职责:
- 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 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指派任务,调度应急处置人员。
- 应急处置人员:
职责:
- 按照指令进行应急处置。
- 携带好个人防护装备,避免二次污染。
- 监控人员:
职责:
- 监控事故现场,收集事故信息。
- 协助应急指挥员,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处置措施
1. 人员疏散
- 人员应尽快疏散到安全区域,远离事故现场。
- 如遇残障人员或客观原因无法远离现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气或物质接触。
2. 现场应急处理
- 随身携带个人防护装备,避免二次污染。
- 抢救伤员,将其送至就近医疗机构处置。
- 根据事故情况尽快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3. 上报事故
- 应急指挥员应及时将事故情况上报当地有关部门。
防范措施
1. 做好事前安全准备工作
- 事前明确职责,查验装备设施。
- 加强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使用的管理。
-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2. 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 组织安全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进行整改或淘汰。
- 安排专人对生产现场进行监管,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结语。
发矿井生有毒有害气体大量涌出、中毒窒息时的处理原则

发生有毒有害气体大量涌出、中毒窒息时的处理原则
1、立即停止有毒有害气体影响区域的工作,所有人员要及时正确佩戴自救器,沿避灾路线紧急撤出人员。
2、事故区域的人员必须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有毒有害气体经过的巷道,全部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3、迅速查清事故源,通知救援人员带齐医疗器材下井救援。
4、加大风量,稀释涌出的有毒有害气体。
5、将涌出的有毒有害气体直接引入回风巷或抽放瓦斯管路。
6、向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区域打抽放钻孔,抽放煤岩层中赋存的有毒有害气体,降低有毒有害气体向工作地点的涌出量。
7、在不能确定井筒和井底车场有无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必须在地面将氧气呼吸器佩戴好。
在任何情况下,禁止不佩戴氧气呼吸器的人员下井。
8、各井下救援小组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密切注意处理现场安全隐患,消除危害,以免产生新的安全事故,及时救援、治疗受伤被困人员。
9、在通向缺氧区域入口设置栅栏并悬挂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10、发现被困人员时,首先正确佩戴自救器,而后将被困人员带离缺氧区进行抢救,同时要立即通知生产调度中心,进行营救。
11、在引导及搬运遇险人员通过窒息区时,要给遇险人员佩戴全面罩氧气呼吸器或隔绝式自救器。
搬运伤员时要尽量避免震动,对有外伤、骨折的遇险人员要作包扎、止血、固定、人工呼吸等简单处置。
抢救长时间被困在井下的遇险人员,应有医生配合。
12、遇险人员不能一次全部搬运时,应给遇险人员佩戴全面罩氧气呼吸器或隔绝式自救器。
多名遇险人员待救时,应根据“先活后死、先重后轻、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抢救。
职业病危害(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职业病危害(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 简介该应急处置方案旨在针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特别是涉及有毒气体和腐蚀性物质的场景,提供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
2. 事故现场评估在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发生后,第一步应是对现场进行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威胁。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有毒气体或腐蚀性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人员暴露的可能性和程度;- 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程度;- 周围的环境条件和天气状况。
3. 应急处置步骤基于事故现场评估结果,应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步骤。
以下为一般性的应急处置步骤:1. 确保人员安全:确保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并迅速引导他们到达安全地点。
同时,尽量避免其他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2. 通知有关部门:立即向相关部门如消防队、环保部门或职业卫生部门报告事故,并提供准确的事故信息。
3. 阻止进一步泄漏:如果可能,封堵泄漏源以减少有毒气体或腐蚀性物质的进一步泄漏。
可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临时修复。
4. 防止扩散:若发现有毒气体或腐蚀性物质已扩散至空气、水域或其他环境中,采取适当措施阻止污染的扩散。
5. 人员救援和急救: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人员进行救援和急救措施,尽力减少伤害和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6. 环境清理和修复:采取措施清理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和可能受到污染的环境。
确保环境得到有效修复,以减少长期影响。
4. 应急处置人员培训和演练为了提高应急处置效能,应急处置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和定期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识别有毒气体和腐蚀性物质;- 掌握应急处置步骤和技巧;- 熟悉相关应急设备和防护装备的使用;- 研究急救和人员救援技能。
5. 相关法规和责任根据相关法规和责任要求,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单位应建立应急预案、提供必要的应急设备和防护装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相关人员应接受培训,熟悉应急处置程序,确保应急处置能力;- 发生事故时,应积极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的保护,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污染责任单位应负责环境清理和修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毒有害气体应急处置程序

有毒有害气体应急处置程序
当检测到空气中H2S浓度达到15mg/m3(10ppm)或co浓度达到31.25mg/m3(25ppm)时启动应急程序,现场应:
1、立即关井,切断危险区的不防爆电器电源;
2、立即安排专人观察风向、风速以便确定受侵害的危险区
3、安排专人佩戴正压式呼吸器到危险区检查泄漏点;
4、开启排风扇,向下风向排风,驱散钻台上下、振动筛、循环罐
等人员工作区域的弥漫的有毒有害、可燃气体
5、非作业人员撤入安全区
当检测到空气中H2S浓度达到30mg/m3(20ppm)或co浓度达到62.5mg/m3(50ppm)时的安全临界浓度值时,启动应急程序,现场应:
1、带上正压式呼吸器;
2、实施井控程序,控制硫化氢或一氧化碳泄漏源;
3、向上级报告;
4、指派专人至少在主要下风口距井口100米、500米和1000米处
进行H2S或co检测,需要时监测点可适当加密;
5、切断作业现场可能的着火源;
6、撤离现场的非应急人员;
7、清点现场人员;
8、通知救援机构。
当检测到空气中H2S浓度达到150mg/m3(100ppm)或co浓度达到
375mg/m3(300ppm)的危险临界浓度时,启动应急预案,除按五、六中的相关要求行动外,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全部撤离,现场总负责人按应急预案的通信表通知其他有关机构和相关人员。
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按相关规定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山东科瑞50006P钻井队。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三篇)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6.1处置措施1)一旦发生有毒有害气体事故, 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矿调度室立即通知停止工作、撤人并按顺序通知有关领导和单位。
并立即组织灾区及受威胁区域人员佩带自救器按避灾路线撤离现场。
2)发生灾害时, 由指挥部下令, 调度室通知井下中央变电所及其他有关变电所停止向事故区域供电。
3)立即组织救护队侦查, 准确查明事故的性质、原因、范围、遇险人员数量和所在位置, 以及巷道通风、瓦斯情况, 为制定救灾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救护队员在进入灾区抢救之前, 应查明井下发生事故情况, 制定控制风流及防止发生连续爆炸的措施。
注意检查沿途气体情况、气体变化情况, 以确保救灾人员的安全。
4)迅速组织两个救护小队抢救遇难人员。
到达事故现场的小队首先侦察爆炸区域的情况, 检查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 按照先抢救重伤、轻伤人员, 后抢救遇难者的原则, 积极抢救受困人员。
在抢救受困人员中, 要注意遇难人员的姿势和倒向, 做好记录。
在抢救中要严禁不佩用呼吸器的人员进入爆炸区域, 防止中毒扩大事故。
5)在组织抢救遇难人员的同时, 要组织人员迅速恢复事故区域的通风。
6)恢复送电时, 必须经瓦斯检查员检查送电地区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 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后, 指挥部按照先送风后送电的原则, 下令向指定地点逐级送电。
7)如果事故区域巷道距离较长、温度高、烟雾大, 巷道冒落严重, 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在允许范围内时, 可采取安装局部通风机、逐段接风筒、逐段稀释烟雾的方法进行抢救遇难人员, 存在高温和高浓度瓦斯时, 不得采用此法。
8)救灾过程中, 指定专人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观察灾区气体和风流变化情况。
当有次生事故危险时, 救灾人员必须立即撤到安全地点, 采取措施排除事故危险后再重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9)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流人员时, 为紧急救人, 在进风侧人员已安全撤出的情况下, 可采取区域或局部反风, 解救回风侧被困人员, 但必须经过周密分析, 慎重采取行动, 避免造成事故扩大。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有毒气体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风险,因此,制定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可参考的应急预案:
1. 建立应急组织:成立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
2. 毒气体识别和监测:安装气体监测设备,对施工现场空气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和识别毒气体。
3. 急救人员和设备:确保现场配备有急救人员,并提供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4. 呼吸保护措施:为工人提供适当的呼吸防护装备,例如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并确保工人正确穿戴和使用。
5. 预警和疏散:当监测设备警报响起时,立即发出紧急警报,通知现场所有人员立即停工并撤离现场。
6. 急救措施:要求有急救培训的人员迅速提供急救救助,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7. 紧急医疗救治:及时联系医疗机构,请求医疗支援,并确保毒气中毒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8. 事故调查和演练:对发生的毒气体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请注意,该应急预案只供参考,具体的应急预案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另外,最好能够与相关的安全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沟通,以确保制定的预案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职责:1)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直观感觉、经验和可能利用的手段,结合各种异常情况,分析判断事故发生的性质和原因,并对灾害可能波及的范围和灾害程度作出判断。
2)立即通过电话等手段向当班负责人或上级领导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遇险人员情况。
同时现场救援人员按照现场应急处置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抢救,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事态超过现场处理能力,立即汇报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申请启动《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Ⅱ级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乃至Ⅰ级响应(地方政府级应急响应)。
3应急处置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目击者发现事故发生和人员出事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现场应急指挥员和应急人员到场,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受伤人数、伤势情况、现场救援人员采取的措施等)。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3.2.1 事故报警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当班负责人,当班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由本部门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
当班负责人立即携带个人防护用品,赶到事故现场处理,同时拨打120报警求救。
3.2.2 应急措施启动程序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应急救援组指挥员,指挥员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各成员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2.3 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分析、评估,制定救援方案,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3.2.4扩大应急程序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煤矿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场处置方案

煤矿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场处置方案煤矿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气体,如瓦斯、煤尘、一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如果超过一定的浓度,将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煤矿必须制定针对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的现场处置方案,以应对紧急情况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应急处置等方面介绍煤矿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场处置方案,旨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
一、预防措施1. 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确保气体排放通畅,同时保证矿井内部空气流通良好,防止气体积聚。
2. 发现煤矿井内有出现异常气味或气体浓度超标的现象,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3. 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服、安全帽等。
同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确保矿工正确使用和佩戴防护装备。
4. 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对有毒有害气体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二、监测措施1. 配备高精度的气体监测仪器,并定期对煤矿井内的气体进行监测和检测。
监测点位要合理设置,涵盖矿井各个关键区域。
2. 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云平台将监测数据进行传输和保存,以便及时分析和处理。
三、应急处置方案1. 在事发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相关部门要及时响应并提供紧急支援。
2. 对超限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有效隔离和控制,防止扩散。
可以采取密封矿井、开启风机增强通风等措施。
3. 迅速疏散矿工,确保人员安全。
同时,进行必要的救援和抢险工作,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4. 检修设备和设施,排查隐患并及时消除。
5. 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以上是针对煤矿有毒有害气体超限现场处置方案的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对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当然,每个煤矿的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煤矿经营者需要充分认识到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并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有毒有害气体 应急预案

有毒有害气体应急预案有毒有害气体应急预案背景在工业生产、运输、储存等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一些有毒有害气体。
这些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潜在危害,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故。
目的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减少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通过准确、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后的风险。
预警与通知- 预先确定具体的有毒有害气体种类,了解其特性;- 建立预警机制,通过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及时发出警报;- 制定通知流程,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通知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应急响应措施1. 操作员应迅速进行自我保护,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2. 关闭进入事故现场的通风设备,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的进一步扩散;3. 启动紧急排放装置,将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到安全区域;4. 确定人员撤离路径,并在必要时进行紧急疏散;5. 根据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6. 启动事故信息通报系统,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和相关当局报告事故情况。
事故现场的处置1. 确定事故现场的危险区域,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人员靠近危险区域;2. 清除现场的其他危险源,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3. 根据有毒有害气体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中和、吸附等;4. 对泄漏物进行集中收集、封存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要求;5. 完善事故现场记录,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信息发布1. 及时发布事故信息,向员工和公众公开事故的发生、处理和影响情况;2. 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发布警示信息,提醒民众注意安全;3. 配合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熟练度;2. 对员工进行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的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3.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修订和完善,以获得更好的应急响应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扩散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减低到最低,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
1.2
1.3
2
2.1
2.1.1
2.1.2
的氨气,当氨大量泄漏时易发生爆炸、火灾、人员中毒、窒息、严重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综合性事故。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
有毒有害气体运输车辆及运输过程中,储存区、运行设备周围及连接的管道、截门等。
2.3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监视仪表出现异常,液氨泄漏点有刺鼻气味,可能发生有火苗窜出,严重时发生
3应急组织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人员构成
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
成员:发电部主任、设备主任、值长、当值运行人员、点检人员、安监人员
3.2职责
3.3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4
4.1
4.1.1
4.1.2
4.1.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1.4异常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造成人身伤害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造成火灾时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和树立警示标志,不要在周围逗留,并通知周围人员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
严禁吸烟,以防发生火灾和爆
4.2.2遇到有害气体运输车辆发生事故时,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通过事故现场。
4.2.3一旦闻到刺激难闻的气味,或者发现有毒气体发生泄漏,就要马上采取措施,及时撤离现场,并马上通知其他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报警。
4.2.4
4.2.5
4.2.6
4.2.7
4.2.8
4.3
4.3.1
4.3.2事件扩大后,由总经理向上级主管部门、电监会排出机构汇报事故信息,最迟不超过1小时。
4.3.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5注意事项
5.1处置酸碱泄漏事故时,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情况穿戴防护用品。
进入高
浓度现场时,必须佩戴好防毒面具。
5.2进入氨区及作业面较小的区域前,必须看清风向,人员保持在上风口范围。
5.3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发现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在人身安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岗位,是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5.4应储备一定数量的人身防护用品,例如:正压式呼吸器、防酸碱工作衣、防毒面具、中和急救用药,应急照明灯等。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