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1.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特征: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
意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特征:脉管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明显跳动。
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
亦可见于正常人。
3.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特征:脉管搏动的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意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4.数脉买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每分钟90-120次之间)。
特征:脉率较正常为快,比疾脉慢。
意义: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5.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
异食无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软弱,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无力。
意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6.实脉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
亦为有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强,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
意义:见于实证、亦见于常人。
7.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特征: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
意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8.细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特征:脉道狭小,指下寻之往来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
9.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特征: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浮、中、沉取可感觉到。
意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
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10.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均。
特征:脉形较细,脉势滞涩不畅,如“轻刀刮竹”;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
意义:多见于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
二十八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滑者阴气有余也。"痰饮、食滞皆为阴邪内盛,气实血涌,鼓动脉气故脉滑。若邪热波及血分,血行加速,则脉象滑数相兼。张志聪说:"邪入于阴,则经血沸腾故滑也。"所以有"滑脉主实"的说法。
????滑而和缓之脉为平人之常脉,多见于青壮年。《素问·玉机真藏论》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张景岳曰:"若平人脉滑而冲和,此是荣卫充实之佳兆。"妇人脉滑而停经,应考虑妊娠。过于滑大则为有病。
???【临床意义】多由脾虚,气血不足,血脉失充,鼓动无力,或为湿邪困阻,阳气受遏,血行缓怠所致。
传统二十八脉-> 迟脉 脉诊
???【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四至(一分钟不满60次)(见迟脉示意图)。
???【临床意义】迟脉为寒证的主脉,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
????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但邪热结聚,经隧阻滞,也可以出现迟脉,其指感迟而有力,伴腹满便秘、发热等胃肠实热证,如《伤寒论》阳明腑实证即属此类,所以,脉迟不可一概认为是寒证。
传统二十八脉-> 长脉 脉诊
???【脉象特征】脉动应指的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脉体较长。向前超逾寸部至鱼际者称为溢脉,向后超逾尺部者又称履脉。
28种脉象(各种脉与主病)
1、各种脉与主病:(1)浮脉浮脉脉图[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主病] 表证。
亦主虚证。
[说明]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
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
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
(2)沉脉沉脉脉图[脉象]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说明]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3)迟脉迟脉脉图[脉象]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 寒证。
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说明] 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
但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故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4)数脉数脉脉图[脉象] 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 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说明] 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见数,必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上述三者鉴别,还当脉症合参。
(5)洪脉(附大脉)[脉象] 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 气分热盛。
[说明] 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大脉,脉体阔大,但无汹涌之势,这是与洪脉区别的要点。
脉大主邪盛病进,又主虚。
辨邪正的盛衰,区别在于大脉的有力无力。
(6)微脉微脉脉图[脉象] 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病] 阳衰少气,阴阳气血诸虚。
[说明] 阳衰气微,无力鼓动,故见微脉。
轻取之似无是阳气衰;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
久病脉微,是正气将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
临诊碎玉《伤寒论》脉诊纲要附二十八脉脉诊动画图
临诊碎玉《伤寒论》脉诊纲要附二十八脉脉诊动画图脉诊步骤歌诀:首分浮沉,二辨虚实;三去长短,四算疾迟;五察脉形,样样皆知。
01首分浮沉什么是“首分浮沉”?现解释如下:①、首先区别脉象是浮脉还是沉脉。
因为切脉时手指是从浅表往深层逐渐探查的,首先轻触皮(即“举”),即可探出脉象是否浮脉;无浮脉则又加(即“寻”),在这个层次可触到许多脉象;然后第三种力量即“按”,此时检查是否沉脉。
所以实际上“首分浮沉”是按照指头用力的顺序来探测脉象的位置。
②、在区别浮、沉过程中,可根据是否浮脉或沉脉来区别与浮、沉相关的脉象种类,它们是:浮脉类——浮脉、濡脉、革脉、芤脉、散脉;沉脉类——沉脉、牢脉、伏脉。
③、区别了浮脉类和沉脉类,在辨证诊断上可指明表证或里证。
02二辨虚实什么是“二辨虚实”?现解释如下:①、在完成浮与沉两类区别后,既知道了病证是表证或是里证,还要知道正气和邪气的关系(虚证或实证),而实证和虚证在脉象上的区别就是虚脉和实脉。
所以探测脉象的第二步是区别脉象的虚与实(有力与无力)。
②、在区别脉象的虚或实(即有力与无力)时,又可区别与虚、实脉象相关的其他脉象。
虚脉类——虚脉、微脉、弱脉;实脉类——实脉。
03三去长短什么是“三去长短”?现解释如下:①、长脉与短脉是两类在脉形上有十分明显特征的脉象,手指触及脉管即可区别是长或是短。
②、在作寸、关、尺三部探测时,首先区别出脉象的长脉、短脉,然后才能进一步探测寸、关、尺的脉象。
③、在区别长、短脉时,可以同时察知其他相关的脉象,如:长脉类——长脉、弦脉、细脉短脉类——短脉04四算疾迟什么是“四算疾迟”?现解释如下:①、在确定好脉的脉位(脉位者左右辨长短弦细,上下看浮沉)和脉势(脉势者虚实也)后,接着就是脉搏的频率和节律问题。
②、与脉搏频率与节律相关的脉象有8种:脉率——数脉、疾脉、迟脉、缓脉脉律——促脉、结脉、代脉、散脉05五察脉形什么是“五察脉形”?现解释如下:①、在完成以上四步探测后,即可区别23种脉象,余下的便是以脉形为主要特征的4种脉象,它们是:洪、滑、涩、紧。
中医二十八种脉象(附示意图)
中医二十八种脉象(附示意图)随图附赠,二十八脉分脉脉歌,详解于下:浮脉【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脉【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阳数君火,阴数相火。
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
寸滑咳嗽。
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
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
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
寸涩心痛,或为怔忡。
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
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28脉分类比较表
28脉分类比较表一、分类1. 浮脉类:包括浮脉、散脉、芤脉、动脉。
2. 沉脉类:包括沉脉、伏脉、牢脉、弱脉。
3. 迟脉类:包括迟脉、缓脉、涩脉、结脉。
4. 快脉类:包括数脉、滑脉、紧脉、促脉。
二、28脉名称1. 浮脉2. 散脉3. 芤脉4. 动脉5. 沉脉6. 伏脉7. 牢脉8. 弱脉9. 迟脉10. 缓脉11. 涩脉12. 结脉13. 数脉14. 滑脉15. 紧脉16. 促脉三、脉位每种脉象的脉位均有其特定的位置,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浮、沉、迟、快等几种类型。
具体位置需要在实践中掌握。
四、脉象特征每种脉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如浮脉轻按即得,沉脉重按始觉等。
具体特征需要在实践中掌握。
五、主病每种脉象对应不同的疾病,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等。
具体对应关系需要在实践中掌握。
六、常见病因每种疾病的常见病因也有所不同,如感冒多因外感风寒所致,腹泻多因饮食不节所致。
具体病因需根据疾病种类判断。
七、鉴别诊断在进行疾病诊断时,对于一些脉象相似但病因不同的疾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以下是一些常见脉象的鉴别诊断:1. 浮脉与散脉的鉴别:浮脉轻按即得,主表证;散脉则脉象散乱无序,主气血耗散、脏腑虚弱。
2. 沉脉与伏脉的鉴别:沉脉重按始觉,主里证;伏脉则脉象极沉,不易察觉,主邪气闭阻、气血瘀滞。
3. 迟脉与缓脉的鉴别:迟脉来去缓慢,主寒证;缓脉则脉象缓慢而规律,主气血不足、脏腑虚弱。
4. 快脉与数脉的鉴别:快脉来去急促,主热证;数脉则脉象快速而有力,主热邪内蕴、气血瘀滞。
5. 动脉与滑脉的鉴别:动脉则脉象跳动无规律,主气血紊乱、脏腑失调;滑脉则脉象往来流利,主痰饮内停、湿热内蕴。
6. 牢脉与实脉的鉴别:牢脉则脉象坚硬有力,主实热内盛、痰瘀互结;实脉则脉象充实有力,主实证、热证。
八、调养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调养方法,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调养方法:1. 感冒:感冒多因外感风寒所致,调养方法包括多休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易消化等。
中医脉诊口诀大全,二十八脉识别图解
中医脉诊口诀大全,二十八脉识别图解中医号脉,这28种脉象,教你分辨什么病,收藏!|||1. 浮脉——特点——位于皮肝表浅处,只要把指头轻轻按在皮肝上,就能感觉到脉搏动,如果用力重按,反而会觉得脉搏减弱,或有空虚的感觉。
-主病: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的表虚。
主里虚:痨瘵阴虚,阳气虚。
-2. 沉脉——特点——位于筋骨的深处,当指头轻轻按在皮肤上时,脉搏的搏动很不明显,必须用力重按到筋骨的深处,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搏动。
-主病:主里证。
(1)沉而有力为里实证,多因水、寒、积滞所致。
常见干下痢、浮肿、呕吐、停食积热、气滞等证-(2)沉而无力为里虚证,多因阳气衰微,无力统运营气于外,或亡阴失血等原因所致-3. 迟脉——特点——脉搏的频率很缓慢,因此,使得脉搏的至数减少。
至于脉象的部位,在“浮中沉”三部都可以诊得到脉搏。
-主病:多见于寒证。
有力为冷积,无力为阳虚。
-4. 数脉——特点——脉搏的频率很快,因此使得脉搏的至数过多。
至于脉象的部位,在“浮中沉”三部都可以诊得到脉搏。
-主病:主热证。
因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数而有力为实热内盛;若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血行加速,脉数而无力,为虚热证。
-5. 虚脉——特点——脉象柔软无力。
无论是浮位或沉位,无论频率的快慢,只要脉搏的搏动很弱,脉体软的,都属于虚类脉。
-主病:虚证:湿邪为病。
-6. 实脉——特点——脉象强劲有力。
无论是浮位或沉位,无论频率的快慢,只要脉搏的搏动很强,脉体大的,都属于实类脉。
-主病:主病程初起、正气不虚,阳毒暴作或邪气旺盛的脉象。
28脉象
尺
左
心气不足,可见心慌气短,亦有又风邪外袭者,可见项背筋脉拘急之疾
肝血不足,可见头晕,在妇人多见月经涩少或经闭之疾
肾气虚弱,膀胱失约,可见腰困便频而清,以及疲乏无力之疾
右
肺气不足,不能施布津液,可见肢体皮肤麻木不仁、背酸不适之疾
脾气虚弱,健运失常,可见胀满便秘、纳呆身重之疾
肾阳不足,寒湿下蓄,可见肠鸣腹泻、下肢浮肿之疾
(细)腰膝酸软,小便淋漓不尽;
右
肺气不宣,停痰蓄饮,可见咳喘、上气;
(紧,滑)寒邪郁闭,可见咳喘、痰稀、鼻塞流涕之疾;
(细)肺津不足,可见干咳少痰,甚则骨蒸盗汗;
脾胃虚寒,可见中满虚胀、纳呆腕闷之疾;
命火不足,可见腰酸冷痛,或五更晨泻之疾;
3、迟(阴)
寸
关
尺
左
心阳不足,寒湿之邪痹结胸膈,可见胸闷不畅或胸痛之疾;
寸
关
尺
左
右
8、小(阴)
寸
关
尺
左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可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之疾
肝血不足,不能上养于目,可见目涩头眩、视力模糊之疾
肾阴不足,可见腰酸乏力、耳鸣遗精之疾
右
肺阴不足,清肃失职可见虚烦心热,干咳盗汗,声音嘶哑,以及口咽干燥之疾
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可见腹冷便泻、完谷不化之疾
9、长(阳)
寒积肝脉,营虚不达四肢、两胁,可见胁下疼痛,以及四肢手足拘挛之症;
肾虚,不能温化水液,可见尿频、遗尿,以及少腹冷痛之疾;
右
肺气不足,寒痰阻滞,可见咳嗽、气喘、胸闷之疾;
脾虚,运化失常,可见纳呆、腹胀、便溏,以及泛吐清水、口淡不渴、四肢不温之疾;
肾阳不振,命门火衰,可见少腹冷痛,腰膝清冷无力,以及五更晨泻之疾;
【中医脉诊】二十八脉象
【中医脉诊】二十八脉象【前言】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脉动应指(指头)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
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
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
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脉象歌诀】浮沉迟数洪微细,散虚实滑涩长短;弦芤疾缓革牢弱,濡伏动促结代疾。
【注解】1、浮脉:轻触也感到动弹觉的脉搏。
浮脉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
总之,浮脉是脉搏动的部位浅显,有的甚至看得到搏动,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而有力。
如果表证脉现浮而无力,说明患者平时体虚,卫气弱,这样的表证就叫表虚证。
若久病见脉浮而无力,摇摇晃晃的,是阳气浮越,病情危重的表现。
2、沉脉:脉位低沉,轻取不应指,重按始得的脉象。
沉脉主里证。
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气血不充,脉气鼓动乏力,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沉脉须与近似脉伏脉相区别,沉脉与伏脉都位于皮下深部,需重按触及,但沉脉部位近于筋骨,在肌肉中部,跳动均匀,而伏脉必须推筋着骨始得。
一张图看懂中医脉诊之二十八脉(见附图):...
一张图看懂中医脉诊之二十八脉(见附图):...一、浮脉类(轻取即得):1、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
2、洪脉:来盛去衰。
主热证。
3、濡脉:浮而无力。
主虚主湿。
4、散脉:浮而无根。
主脏气将绝。
5、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失血伤阴。
6、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
主精血虚寒。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乃得。
主里证,郁证,水湿。
2、伏脉:重按推筋着骨始得。
主邪闭,痛极。
3、弱脉:沉而柔细。
主气血不足。
4、牢脉:沉按实大弦长。
主阴寒内盛,疝气症瘕。
5、弦脉:如按弓弦。
主肝胆病,诸痛。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1、迟脉:一息脉来不足四至。
主寒证。
2、缓脉:一息四至,脉来缓慢。
主湿证,脾虚。
3、涩脉:轻刀刮竹,往来艰涩。
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4、结脉:慢而一止,止无定数。
主阴盛气结。
四、数脉类(一息五至以上):1、数脉:一息五至以上。
主热证。
2、促脉:数而一止,止有定数。
主热盛,气血,痰饮,宿食停滞。
3、疾脉:一息七、八至。
主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4、动脉:脉短如豆,滑数有力。
主痛证,惊证。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1、虚脉:举按无力。
主虚证,气血两虚。
2、细脉:应指如线。
主阴虚,主湿。
3、微脉:似有似无,至数不明。
主危证。
4、代脉:动而中至,良久复动,至有定数。
主痛证,惊吓,跌扑损伤。
5、短脉:首尾俱短,不及本位。
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虚。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1、实脉:举按有力。
主实证,热证。
2、滑脉:来往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
主痰湿热孕。
3、紧脉:脉紧张有力。
主寒痛食。
4、长脉:首尾超过本位。
主阳气有余。
我是崔占举,关注我,学习更多中医干货。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寸芤失血在于胸,关里逢芤肠胃痈,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六)芤脉辨证分析表芤脉(1)芤而寸盛:多为吐衄上焦的出血。
(2)芤而尺盛:常见漏崩尿血便血等证。
(3)芤而上泛有力:多属热邪内犯。
(4)芤而虚数:阴血两虚。
表六芤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心血妄行│胁间血气│小便下│咳嗽吐血、│肠痈下血、│大便下血、│││为吐衄。
│痛、肝不│血、痔瘘│为衄为呕│及呕血不│尿血、女子││主病││藏血、为│出血、女│血。
│食。
│经病。
││││吐血目│子崩漏。
│││││││暗。
│││││└──┴────┴────┴────┴─────┴─────┴─────┘6.革脉图6 革脉示意图(一)脉象:革脉之形状,内空虚而外绷急。
凡脉浮取坚硬搏指,重按豁然而空的即谓革脉。
(二)革脉体状诗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中空,浑如鼓革。
(三)示意图解:革脉浮取脉力超过正常,多在6—7个脉力单位,而坚硬搏指,无缓和柔软之象。
中取重按脉力细弱,每在1—2脉力单位,是阴气大伤,无以维阳,形成孤阳外越,即将离决之象。
(四)主病:革脉出现,在男子为失精亡血,妇人为半产漏下。
按革脉自古即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谓病见革脉,为危证死证;一谓革脉为阴气虚竭。
这两种说法,从表面看,似有矛盾,其实是革脉在轻重程度上的不同。
如革脉浮取虽坚硬搏指,而定息寻按,尚较和缓,为阴气骤伤,无以维阳,致孤阳外越坚硬搏指,毫无雍容和缓之意,久按较缓是一时性的孤阳外越,如及时以育阴扶正,养阴以维阳,尚能挽救。
总之革脉的出现,不外两种情况;一为外邪袭表,病势较重,机体为捍卫外邪,竭尽全力,促使气血趋表以抗病,故脉现坚硬绷急,一为阴气虚竭,无以敛阳,孤阳外越。
中医28种脉象
就是平常健康人的脉象.之答禄夫天创作一般而言, 脉来不年夜不小, 不浮不沈, 来去沉着, 一息四五至(正凡人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 就属于平脉.而凡人的脉又会随着时令、年龄、性别、体力、生活情况的分歧而有所分歧, 例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由于这些都是因为季节而有的脉象变动, 因此其实不属于病况, 所以称为「平脉」.年老人脉较快且硬, 成年人脉较慢而柔, 小儿脉更快;男子脉较慢, 女子脉较快, 这是因男女老幼分歧而有的脉象不同;至于经常劳动体力的人, 脉多年夜而有力, 经经常使用脑的人, 脉细且无力.在运动后、饮酒、洗浴、激动之后, 脉会较快.相反地, 宁静或睡眠时, 脉会较慢, 这是因生活起居分歧而有所变动的平脉.年夜体而言, 这些脉象的变动, 只是会稍微地变动, 与正常的脉象其实不会有太年夜收支.在切脉时, 必需掌控「不年夜不小、不浮不沈、来去沉着、一息四五至」(小儿一息可有六至)的原则.如果超越了这些范围,又呈现了其它的病象时, 就属于病脉.◎病脉与「平脉」相收支时, 就称为「病脉」.古人将它分为二十八脉:浮、沈、伏、迟、数、疾、代、促、结、洪、细、长、短、弦、虚、实、弱、微、散、缓、濡、紧革、牢、滑、动、涩」各自描写出分歧的脉象与主病.在临症上, 言二十八种脉象, 很少只见一种脉象, 通常都是兼见几种的脉象.为了便于记忆, 清代名医陈园将这二十八脉分为八年夜类, 而且以浮、沈、迟、数、细、年夜、短、长八脉为纲, 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与主病.浮脉:(附洪脉、虚脉、散脉、芤脉、革脉、濡脉)浮脉的脉象, 是指用轻的指力, 就可以获得脉象, 虽然彰明易见, 可是重按反而不见.它的主病, 是表症、阳症与腑病.在浮脉相类的脉象中, 又包括洪、虚、散、芤、革、濡等六种脉象.凡是浮而有力的叫洪脉, 主要是邪盛火亢;浮而无力的是虚脉, 主要是气血虚弱;浮且中空如管的是芤脉, 主病为失血;脉象浮而散乱的是散脉, 主病是肾气衰败;浮而外强中空较芤为剧的是革脉, 主病是阴阳不交而极为细软的是濡脉, 主要为阳虚有湿.以上各病症与脉象, 是以浮脉为纲.沈脉:(附伏脉、牢脉、弱脉)沈脉的脉象, 是用重的指力才华取得的脉象.用轻的指力, 是无法取得的.主病为里症、阴症与脏病.在沈脉相类脉象中, 又包括伏脉、牢脉与弱脉.凡是沈而着骨, 隐伏不现的叫做伏脉, 主病是病邪深沈在里之症;脉来年夜而弦实, 沈取才华获得的叫牢脉, 主病是坚积寒实之症;脉来细小而沈, 重按才华获得的叫弱脉, 主病是阳气衰微之症.以上的各种脉象与病症, 都是以沈脉为纲.迟脉:(附缓脉、涩脉、结脉、代脉)迟脉的脉象是脉来次数减少, 一息只有三至, 甚至两至, 主病的内容是内脏阴寒之症.在迟脉相类脉象中, 包括缓脉、涩脉、结脉、代脉.凡是脉来宽缓和匀, 一息四至的, 就叫做缓脉, 这是正常的脉象, 不能算是病;不外在湿邪症候上, 也可以见到此脉象.脉细迟而短, 艰涩不顺畅的称为涩脉, 主病是血少精伤之症.脉来迟速, 见一止, 没有定命的叫做结脉, 主病是积滞内凝之症;脉来更代, 止有定命, 不能自还而且良久才复动的叫代脉, 这是脏气衰败, 病势危急之兆(孕妇及跌打重伤者除外).由于缓、涩、结、代四种脉象至数都不快, 接近于迟脉类型, 因此, 被归入迟脉一纲中.数脉:(附滑脉、紧脉、促脉、动脉、疾脉)数脉的脉象, 是指脉来次数增多, 一息六至以上, 主病为府病阳热之症.数脉的相类脉象中, 包括滑脉、紧脉、促脉与动脉凡是脉形往来流利圆滑的称为滑脉;这种脉象一般主痰主食;可是如果滑利冲和, 又无具体症状的, 就属于无病之脉;脉来紧张有力的叫紧脉, 主病为寒症与痛症.脉来急促, 数中时有一止的叫促脉, 主病是阳邪内陷的火症.滑数的脉, 见于关上, 其形如豆, 短而摆荡的叫动脉, 主病是崩中脱血, 或受惊而病.由于滑、紧、促、动这四种脉象, 至数比力快, 接近于数脉, 因此乃归于数脉一纲.另外, 脉来急疾, 一息七八至, 脉形十分躁急者, 称为「疾脉」.有此脉象, 暗示阳盛阴竭, 是生命弥留的征兆.细脉:(附微脉)细脉的像是脉来细小如线, 或如蛛丝, 主病是诸虚缺乏之症.在细脉相类的脉象中, 包括微脉、濡脉、弱脉.微脉更甚于细脉,它的脉象极细微、模糊且软, 似有若无, 多见于亡阳之症, 是气血年夜衰的凶兆.濡脉与弱脉分别为浮细与沈细, 已在浮脉与沈脉中谈过, 不外其共同点是细, 故在此处再提一次.年夜脉:(附实脉)年夜脉是年夜而有力的脉象, 主病是阳邪实症;年夜而浮的是洪脉, 已在浮脉中提及.年夜而坚实的是实脉, 主热结于内的实症.短脉:这是一种脉短而涩小, 不能满部的脉象, 年夜都见于身体衰弱的病人;在其它脉象中有此脉时, 是诸虚缺乏的病症.短而摆荡的称为动脉, 已在数脉中提过了.长脉:(附弦脉)长脉是脉来迢长, 过于本位的脉象.它的脉位, 上至鱼际, 下至尺泽.如果长中带缓, 暗示体力强盛, 健康无病.长而坚实, 恐怕是火热壅实的实脉.如果脉象如按琴弦, 端直而长则是弦脉, 多见于肝风或气郁之症, 以及痰饮、疼痛等疾病.其次, 对以上八纲的罗列, 除明白其脉象外, 尚须掌握各种脉象相兼的情况.例如浮主表、沈主里、迟主寒, 数主热.如果浮迟兼俱, 就是表寒, 浮数兼见, 就是表热;沈迟兼见, 就是里寒;沈数兼见, 就是里热.其它的各种脉象也可照此类推.如此一来,各种疑难杂症皆可识别清楚.◎怪脉怪脉是一种生机已绝, 病人即将死亡的脉象, 又称为「绝脉」.古人将此怪脉分类为七年夜种, 称之为「七怪脉」:雀啄:脉在筋肉间, 连连凑指, 顿有顿无, 如雀啄米的感觉.屋漏:脉在筋肉中, 如屋漏滴水, 良久一滴, 溅起无力的现象.弹石:脉在筋肉间, 急促而硬.解索:脉如解绳索之状, 散乱无序.鱼翔:脉在皮肤, 头定尾摇, 浮浮泛泛.虾游:脉在皮肤, 如虾游水面, 忽然一跃.釜沸:脉在皮肤, 如汤涌沸, 三部脉有出无入.只要有这七种怪脉呈现, 就暗示生命弥留, 是无法治愈的绝症.另外, 在问诊时, 如果难以判定症状时, 就必需以切诊来作最后的决定, 叫做「凭脉辨证」.例如一位病人发高烧, 面红气粗, 概况上看起来似乎是热症, 可是切脉却细沈而微, 或者虽浮年夜而豁然空虚, 就可得知在现象上虽然是热象, 实质上却是真寒,也就是「真寒假热」的病症.如果只凭问诊来判断, 就很可能会误诊了。
28种病脉详解
脉
洪脉主热证,通常是由于阳热亢盛至极,或是由于脏腑间有火热内蕴,所产生如烦渴、面红身热等症状,因而会出现如波涛般汹涌,来盛去衰的洪脉。
洪脉的脉体浮大,有如波涛般汹涌,来势强而有力,之后就逐渐衰减,因此脉象在去时比来时显得势缓而力弱。
当人体内的邪热炽盛时,由于邪热会灼伤阴液,以至于阳气独盛而冲击血脉,此时因脉管中的血液远远不及阳气的强盛,因此导致脉管扩张,出现脉来洪大,脉去稍减的洪脉
伏脉位于筋骨内,即使重按也不可得,必须贴着筋骨才能诊到脉象。
1.当体内的邪气炽盛时,容易阻遏气血的运行,以至于脉气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会出现脉象深伏的伏脉。2、如果因久病不愈而正气衰微时,阳气不足以鼓动血脉也会出现伏脉。
伏脉与沉脉类似。脉象的差别:1、伏脉比沉脉的脉位更深沉,几乎时贴着筋骨。2、沉脉在浮位和中位都不明显,只有重按到筋骨时才能感觉到搏动。
弱
脉
弱脉主气血亏虚,如果因久病不愈而耗伤元气,或是因失精亡血,虚劳久咳,或是因脾虚泄泻,胃弱纳呆,筋骨萎弱等症候都会出现弱脉。
弱脉轻取不得,必须重按才诊得,并且显得柔软无力。
当体内的气血不足时,由于血液不能充盈脉道,阳气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因此会出现沉而细软的弱脉。
弱脉与濡、微脉类似,都是细软而无力。脉象的差别:1、弱脉在沉位。2、濡脉在浮位。3、微脉可以出现在浮位或沉位,脉象却模糊不清,若有若无,欲绝非绝。4、细脉的脉形细长却应指明显,不似微脉的体像模糊不清。
迟脉与缓脉、涩脉相类似,三者的脉律都比正常脉稍慢。脉象的差别:1、迟脉一息只有三至。2、缓脉比迟脉略快一息四至。3、涩脉的脉形偏细且短促,往来艰涩,因此脉率比正常脉稍慢。
缓
脉
缓脉主里有湿邪积滞,或是主脾气虚损。
缓脉比迟脉略快,一息四至,缓脉的脉位,浮取或是沉取都可得。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诀国学医养堂2020-05-10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
现代医学利⽤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段越来越多了。
但在古代,医⽣诊病主要靠眼望、⼝问、⽿听、⿐闻、⼿摸等⽅法。
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乎都是这样,⽽且各国都有⾃⼰丰富的经验。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采⽤的脉诊,是⼀项独特诊法。
脉诊⼜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也是辨证论治的⼀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图⽂解释脉象: 脉诊歌 1、浮脉:浮在⽪⽑,如⽔漂⽊;举之有余,按之不⾜。
【主病】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浮伤风,头疼⿐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便不利,⼤便秘涩。
【兼脉】⽆⼒表虚,有⼒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浮短⽓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伤,浮濡⽓败。
2、沉脉:沉⾏筋⾻,如⽔投⽯;按之有余,举之不⾜。
【主病】沉脉为阴,其病在⾥。
⼨沉短⽓,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与⾎。
关主中寒,因⽽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虚,有⼒⾥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3、迟脉: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息。
【主病】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迟上寒,⼼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衰,溲便不禁,或病腰⾜,疝痛牵阴。
【兼脉】有⼒积冷,⽆⼒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寒;迟涩⾎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4、数脉:数脉属阳,象为太过;⼀息六⾄,往来越度。
【主病】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数喘咳,⼝疮肺 ;关数胃热,邪⽕上攻;尺数相⽕,遗浊淋癃。
【兼脉】有⼒实⽕,⽆⼒虚⽕。
中医28种脉象动态图
中医28种脉象动态图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称平脉或缓脉。
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息(⼀呼⼀吸)脉搏四或五常脉脉象⾄,每分钟约60~90⾄,且应指有⼒。
中医认为常脉⼀般都有胃⽓(从容和缓、节律⼀致)、有神(脉⾄数来去清楚,⽆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有胃⽓脉:从容和缓、节律⼀致。
有胃⽓脉有神脉:脉⾄数来去清楚,⽆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
有神脉有根脉: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有根脉⼿指以浮中沉三个等级压⼒取脉1、沉脉脉象:脉象沉⾏筋⾻,如⽔投⽯;按之有余,举之不⾜。
主病:主病沉脉为阴,其病在⾥。
⼨沉短⽓,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与⾎。
关主中寒,因⽽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兼脉⽆⼒⾥虚,有⼒⾥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诊断:诊断沉脉须与近似脉伏脉伏脉相区别,沉脉与伏脉都位于⽪下深部,需重按触及,但沉脉部位近于筋⾻,在肌⾁中部,跳动均匀;⽽伏脉必须推筋着⾻始得。
浮脉为相反的脉象。
沉脉与浮脉临床上沉脉常同数、迟、滑、弦、虚、缓等脉兼见。
2、迟脉脉象:脉象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息。
主病:主病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迟上寒,⼼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衰,溲便不禁,或病腰⾜,疝痛牵阴。
兼脉:兼脉有⼒积冷,⽆⼒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寒;迟涩⾎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诊断:诊断迟脉须同近似脉(缓脉)相区别,迟脉来去较慢,脉率⼩,缓脉从容和缓,脉率正常。
3、促脉脉象:脉象促为急促,数时⼀⽌;如趋⽽蹶,进则必死。
主病:主病促因⽕亢,亦由物停。
左⼨见促,⼼⽕炎炎;右⼨见促,肺鸣咯咯。
促见左关,⾎滞为殃;促居右关,脾宫⾷滞。
左尺逢之,遗滑堪忧;右尺逢之,灼热为灾。
4、代脉脉象脉象:代为禅代,⽌有常数;不能⾃还,良久复动。
中医二十八脉象与主病(分类对比表)
脉纲
共同特点
脉名
脉象
主病
浮脉类
浮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轻取
洪
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
热盛
即得
濡
浮细无力,而软
虚证,湿困
散
浮取散慢而无根,至数、脉力不均
元气离散,脏腑将绝
芤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失血,伤阴
革
浮而搏指,中空边坚
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沉脉类
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气虚两虚,诸虚劳损,主湿
代
迟而中止,止有定数
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扑损伤
弱
柔细而沉
气血不足
短
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实脉类
实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证,平人
应指
滑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痰饮,食滞,实热,青壮年,孕妇
有力
紧
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
实寒、疼痛、宿食
长
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阳气有余、阳证、热证、实证、平人
里证
重按
伏
重按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邪闭,厥证,痛极
始得
牢
沉按实大弦长
阴寒内积,疝气,徵瘕
迟脉类
迟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亦可见邪热结聚
一息
缓
一息四至
往来艰涩,迟滞不畅,如轻刀刮竹
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痰食内停
四至
结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
阴盛气结,寒凝血瘀,气血虚弱
弦
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肝胆病,痛证,痰饮,老年健康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之欧阳育创编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
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
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
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浮脉(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
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
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格。
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
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
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
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
(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
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
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
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
脉诊图文详解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
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
虚阳外越。
相类脉——浮
(1)散脉
脉象特征: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
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
切 诊
《濒湖脉学》:“至数不齐,涣散不收。”
(二 )
脉诊的部位
切 诊
2、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趺阳、太蹊
意义: 寸口——候脏腑病变。
趺阳——候胃气。 太溪——候肾气。
3、寸口诊法: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切 诊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1)寸口为脉之大会。全身脏腑气血皆通过百脉朝 会于肺,将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反映于寸口脉象。 (2)寸口脉气明显。寸口是手太阴经经穴和输穴, 其经气流注最旺盛之处,脉气搏动显著。 (3)可反映宗气盛衰。寸口亦太阴,肺脾关系密切, 脉气相通。脾胃吸收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化生宗气, 布散全身,脉气变见于气口。 (4)寸口位置固定,部位表浅,便于诊察。 故通过切寸口脉可了解全身气血盛衰变化。
寸关尺的定位
2、再定寸、尺: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
切 诊
1、先定关: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3、脏腑划分——寸关尺分候脏腑
左手 心 右手
寸
统括胸以 上及头部
肺 脾 (胃) 肾
(命门)
肝(胆)
心 肝 肾
关
统括膈以 下至脐上
肾
尺
统括脐以 下至足部
肺 脾 肾
(二)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平息和体位
切 诊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切 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
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
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
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浮脉(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
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
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格。
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
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
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
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
(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
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
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
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
如脉浮兼迟,为胸阳不足,风寒外袭,宜温散寒邪,宜麻黄附子细辛汤。
如浮而兼濡,多为伤暑。
浮而兼数,多为风热。
久病见浮,为阴气过伤,无以维阳,致虚阳上泛,而脉现浮象。
另有久病体虚,脉多沉细,如突变浮脉,多因正气虚损,外邪内犯所致,故久病见浮,病多反复。
(五)浮脉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亦流通。
(六)浮脉辨证分析表浮脉主表(1)外邪侵袭一实证①浮而有力——表实②浮而无力——表虚③浮而兼迟——表寒④浮而兼洪——表热⑤浮而兼缓——中风风湿⑥浮而兼濡——伤暑⑦浮而兼实——阳胜⑧浮而兼滑——风痰(2)里证内伤--虚证①浮而兼散——极虚②浮而兼细——气虚③浮而兼涩——血虚┌──┬────┬─────┬─────┬────┬────┬─────┐│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伤风发│皖满胁│膀胱风热、│感冒风│腹胀皖满│淋浊便血、││主病│热,头痛│胀、恶│便赤涩淋│邪、咳嗽│不能食、│关节肿痛,│││目眩。
│心、烦│痛、下肢│痰多、胸│灼心胃痛│风热客于││││闷、厌食。
│肿痛等。
│满气短。
│等│下焦。
│└──┴────┴─────┴─────┴────┴────┴─────┘2.洪脉(一)脉象:洪脉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如洪水之洪,大而且数,上涌有力。
(二)洪脉体状诗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
(三)图解:洪脉浮取脉力超过正常,常见之浮脉,浮取脉力一般多在5个脉力单位,而洪脉多在6—7个脉力单位,而脉形宽阔,正常脉宽度,以升波基底部表示为2格,洪脉为3格,表示洪脉宽度超过正常1/3以上。
其脉力突出在浮取力猛,中取和沉取一般皆在5个脉力单位,而浮取脉力较猛,有时患者浮取可至6—7脉力单位,形成上泛有力,波涛汹涌之势,即形态较正常为宽,上泛较正常有力,至数亦较正常为快。
(四)主病:病现洪脉,多为热邪炽盛,深入阳明之候,其脉多右大于左。
证状多为身发高热,汗出而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质红绛,而苔黄燥。
在热性病,洪脉多现于右关,当脉洪大,身热不退,宜重用清热解毒之剂,以白虎汤清解气分之热毒。
临床凡各种急性传染病,在热深陷气分时,右关脉多见洪大滑数,高热持续不退,此时应放胆重用清热解毒,生石膏有时用1—2两或3—4两,务使洪脉脉力减至5个脉力单位。
脉形渐细,而数象渐减,身热下降为度,须使热毒由气分透卫外达,防其深陷营分,缠绵不愈。
总之药量大小,须视脉象变化,而斟酌增减。
洪脉象征毒热炽盛,机体为抗御大敌,而气血涌腾,以抗御之。
由其脉象洪大,知其毒热炽盛。
若病后久虚,或虚劳失血,而现此脉,为阳盛阴竭之凶象。
由于邪盛正虚,机体的阴阳不能维持平衡,而现阴阳行将离决之象。
另有洪脉浮取虽猛,而脉力仍在5单位之间,而中取重按,则较正常脉力为弱,脉形略宽,亦形成上涌之势,但身不大热,心不烦,多为阴虚火盛,而非阳明经实热。
可以脉浮取脉力未超过正常,中取重取均较正常为弱以资鉴别。
(五)洪脉主病诗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踌躇。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六)洪脉辨证分析表洪脉为热邪燔灼(1)洪而有力——实热(2)洪而无力——虚热(3)洪而兼浮——表热(4)洪而兼沉——里热(5)洪而虚软——热盛阴虚表四洪脉分部主病表3.虚脉(一)脉象:虚大而软,按之不足.凡脉重按无力为虚。
寻按脉浮中沉力量的对比,如重按之力弱于浮取或中取即谓之无力。
(二)虚脉体状诗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
(三)示意图解:虚脉宽度和正常相同,而脉力浮取略弱,一般在4—5个脉力单位,中按脉力弱于浮取,重按更弱,一般多在2—3个脉力单位,差距愈大,则阴虚愈甚。
如浮取为5个脉力单位,中取4个脉力单位,重取为2个脉力单位则阴虚较轻。
若浮取4个脉力单位,中取2个脉力单位,重取1个脉力单位则阴虚为重。
本图浮取脉力为3个脉力单位,中取重取皆为1个脉力单位,表明阴虚为重。
(四)主病:虚脉为正气之虚,临床常见的虚脉,有阴虚阳虚两种,诊脉时须审清。
阴虚之脉,虚大中空重按无力;阳虚之脉,细弱无力,多表现为浮取无力,脉象偏沉;阴虚无力皆为沉取无力,脉象偏浮。
《脉经》云:“浮以候阳,沉以侯阴”。
治疗时应根据阴阳之偏胜,制订益阴补阳的法则,决不可反其道而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这是辨证治疗的关键,应格外注意。
辨证的方法,浮而无力为气虚,沉而无力为血虚,数而无力为阴虚(数而无力,临床称为虚数脉),迟而无力为阳虚。
阳虚之脉,舌质多淡,便溏肢冷;阴虚之脉,舌质偏红,阴虚的伴有阴虚之证,而阳虚的亦具有阳虚之证,二者综合辨证,方能得其真象。
通过临床的体验,凡气血虚弱的,其脉必虚,如虚而浮细,每为卫气之虚,必有恶风自汗,心悸气短等证,虚而细数,为肾阴不足,必有心烦失眠,腰酸痛等证。
(五)虚脉主病诗: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
(六)虚脉辨证分析表虚脉多见于气血虚弱(1)虚而兼浮——表虚自汗(2)虚而兼沉——里虚多泄(3)虚而兼迟——多为虚寒(4)虚而兼数——阴虚劳热(5)虚而兼大——阴虚不敛(6)虚而兼细——气弱血虚(7)虚而兼涩——心血之虚(8)虚而兼小——脾阳不振表五虚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心悸气│血虚不│腰腿酸│自汗咳喘、│脾虚食少、│食少便溏,│││短、惊悸│荣、胁胀│痛,下肢│气短不足以│皖满腹胀、│小便清长,│││头眩、耳│痛不适、│痿痹不│息、虚咳、│消化迟钝、│少腹胀痛,││主病│鸣胸闷,│心烦喜│仁、遗精│面色苍白等│浮肿便溏、│遗精,月事│││心烦热、│怒、食欲│早泄、月│证。
│气短等。
│不调等.│││舌尖红。
│不振、头│事不调等│││││││眩耳鸣等││││││││证。
│││││└──┴────┴────┴────┴─────┴─────┴─────┘4.散脉图4 散脉示意图(一)脉象;散脉浮大而散,举之散漫,按之全无,形如羹上肥,即浮取散漫无纪,中取重取皆无,这就是说浮取散漫节律不齐,而中取重取,则脉象渺然无踪。
(二)散脉体状诗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仔细医。
(三)示意图解:散脉浮取脉力很弱,多在3个脉力单位或更少,而脉搏节律不整,时有间歇,中取重取脉搏渺无踪迹,仅浮取,脉浮泛无力,而脉律不齐,形如汤中上浮之油,泛泛于表面之上,而中按重取,则指下感空空无物。
(四) 主病:散脉多见于心肾阴虚,不能维阳,形成阴阳离决之候,为一种病势危笃不易治疗之险证,在心脏病垂危时往往见之。
(五)散脉主病诗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软散,右关软散胫(月+行)跗肿,散居两尺魂应断。
5.芤脉图5 芤脉示意图(一)脉象:指下浮大无力为芤,凡脉浮取有力,而中取重按皆无力为芤。
(二)芤脉体状诗芤形浮大软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阴络下流红。
(三)示意图解:芤脉浮取脉力正常,一般为5个脉力单位,中取脉力则显著减弱,临床常见者多在1—2脉力单位。
重按较好,每在2—3单位,以中取脉力最弱,为与虚脉不同之点。
虚脉浮取有力,而中按重按皆无力,芤脉浮取有力,中取重按虽皆无力,而中按无力更为突出。
(四)主病:芤脉多为失血亡阴,阴气损伤,阳气浮散之象,如因突然失血过多,为阴气损伤,阳气偏胜,阴虚则无以维阳,致阳现浮散之象。
凡失血过多,及产后多见此脉。
如小量出血或慢性出血,临床一时见不到芤脉,若时间较长,虽小量出血亦往往呈现芤脉。
宜养阴止血,补血法治之。
芤脉除失血伤阴外,在热性病,灼津铄液,热邪不解,临床亦可见到芤脉。
(五)芤脉主病诗寸芤失血在于胸,关里逢芤肠胃痈,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六)芤脉辨证分析表芤脉(1)芤而寸盛:多为吐衄上焦的出血。
(2)芤而尺盛:常见漏崩尿血便血等证。
(3)芤而上泛有力:多属热邪内犯。
(4)芤而虚数:阴血两虚。
表六芤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心血妄行│胁间血气│小便下│咳嗽吐血、│肠痈下血、│大便下血、│││为吐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