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1101-全国-教育学(一)总分:98.0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科学家是()(2分)A:洛克B:培根C:斯宾塞D:卢梭2、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小学的六三三学制是历史上哪个学制系统规定的()(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3、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2分)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亚里士多德4、暗示教学方法是()首先创立的。

(2分)A:卢扎诺夫B:沙塔洛夫C:布鲁纳D:巴普洛夫5、“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这是哪一位教育家的言论()(2分)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卢梭D:杜威6、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的测验是()(2分)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7、我国当前是由()来负责教师的培训、教师资格认证等事务(2分)A:教师专业自治团体B:教育行政部门C:教师所在的学校D:社会与教育相关的公共事业机构8、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2分)A: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B:集体形成的初步建立阶段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和和谐的阶段D:以上都不是9、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2分)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B: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C:发挥德育的教育功能D:注重个体的享用性10、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提出了四类教学模式,其中个人类的教学模式不包括()(2分)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B:认知发展模式C:群辩法模式D:意识训练模式11、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来自()(2分)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12、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类似于各种执照考试,如驾驶执照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0904-全国-教育学(一)总分:11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属于()(2分)A:教育法B:教育行政法规C:部门教育法D:地方性法规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一名言的提出者是()(2分)A:蔡元培B:徐特立C:陶行知D:黄炎培3、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2分)A:欧洲B:亚洲C:美洲D:非洲4、在教育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2分)A:康德B:赫尔巴特C:培根D:夸美纽斯5、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2分)A:《论语》B:《孟子》C:《学记》D:《说文解字》6、主张课程应当突出学科基本结构,强调让学生通过发现去学习的教育家是()(2分) A:赞科夫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7、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2分)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8、卢梭主张的教育目的论属于()(2分)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论C:神学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论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2分) A:遗传B:成熟C:教育D:环境10、在学校咨询中,模仿学习主要属于()(2分)A:训练行为的方法B:调整情感的方法C:改变认知的方法D:激发动机的方法11、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评定主要属于()(2分)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预测性评价12、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学派是()(2分)A:实验教育学B:马克思主义教育学C:制度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13、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2分)A:协调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B: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C:定期与家长沟通D: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14、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是()(2分)A:艺术美育B:自然美育C:社会美育D:生活美育15、强调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这一要求体现的是()(2分)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量力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二、文字题(共12题,共65分)16、名词解释:学校(3分)17、名词解释:体育(3分)18、名词解释:教师聘任制度(3分)19、名词解释:效度(3分)20、名词解释:学校事故(3分)2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2024年汉语言专科-教育学一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教育学一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教育学一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要求学生通过亲身经验来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广域课程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3.现代教育是促进国际理解、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和平理念,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工具。

此表述体现了现代教育具有()。

A.科学性B.公共性C.国际性D.未来性4.衡量与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是()。

A.教育目的是否达成B.教育任务是否完成C.教育效率是否较高D.教育内容是否恰当5.德国教育家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创立的教育学是()。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6.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规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B.教科书C.课程标准D.教学参考资料7.简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

8.联系实际阐述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

9.可信度10.简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11.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问题课程D.经验课程12.教师聘任制度13.教育的人口功能属于教育的社会功能。

14.联系实际阐述教师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5.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多种多样,一下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是()。

A.深入共感B.过度泛化C.行为契约D.模仿学习16.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是()。

住在富人区的她A.系统脱敏B.身体放松C.行为契约D.模仿学习17.教科书18.简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

19.罗杰斯将心理咨询的临床疗法引入教学领域而创立的教学模式是()。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B.指导性教学模式C.范例教学模式D.发现学习模式20.生活中人们常说“身残志更坚”反映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演示教学

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演示教学

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绝密★考试结束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封羊,无血C.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D.“诗者,志之所之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D)A.国别体 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A.微言大义 B.辩丽恣肆C.质朴平实D.详赡生动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A.气势磅礴 B.铺张扬厉C.奇幻诡谲D.冷峻峭拔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A.论体 B.赋体C.骚体D.七体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C.离,犹遭也;骚,忧也D.离,别也;骚,愁也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A.刘向 B.刘歆C.桓宽D.桓谭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A.笔法谨严 B.气盛情切C.各篇相对独立D.前后连贯成篇10.“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B)A.切实诚挚,抒情言志 B.阿谀颂德,游戏文字C.长篇巨制,偶含劝诫D.愤世嫉俗,质朴自然11.王褒咏物赋的代表作是(C)A.《鹏鸟赋》 B.《杨柳赋》C.《洞箫赋》D.《鹦鹉赋》12.下列汉代文人中最早从事五言诗写作的是(C)A.枚乘 B.苏武C.班固(《咏史》)D.张衡13.《古诗十九首》中感慨人生失意、功业迟滞的是(C)A.《涉江采芙蓉》 B.《迢迢牵牛星》C.《迥车驾言迈》D.《明月皎夜光》14.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为(B)A.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魏明帝太和六年(233)B.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C.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D.刘宋泰始二年(466)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15.被钟嵘《诗品》批评为“过为峻切,讦直露才”的作家是(D)A.阮籍 B.何晏C.应璩D.嵇康16.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被誉为(D)A.“弘丽妍赡” B.“文采高丽”C.“缛旨星稠”D.“文典以怨”17.“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C)A.曹植 B.郭璞C.陶渊明D.谢灵运18.“竟陵八友”的主要活动时期是(B)A.元嘉时期 B.永明时期C.建安时期D.正始时期19.齐梁诗坛首屈一指的诗人是(C)A.江淹 B.沈约C.谢胱D.王融20.“北地三才”中除了邢劭、魏收外还有(C)A.庾信 B.宇文毓C.温子升D.徐陵21.叙事长诗《木兰诗》属于(D)A.吴歌 B.西曲C.南朝乐府D.北朝民歌22.下列反映作品归属的各项中,正确的是A.曹植《登楼赋》(王粲) B.王粲《洛神赋》(曹植)C.左思《三都赋》 D.江淹《芜城赋》(鲍照)23.骈赋成熟定型的时期为(D)A.东汉 B.建安C.西晋D.南朝24.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作者郦道元(杨炫之) B.属于历史笔记(是集历史、地理、佛教为一体的名著)C.属于地理著作D.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兴间(东魏孝静帝时期)25.隋代聚集在炀帝身边的南朝文士的诗风特点是(C)A.重气质 B.重骨力C.重文采D.重思理26.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B)A.“六对”、“八对”说 B.提倡风骨和比兴C.要求诗歌补察时政D.“象外之象”说27.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C)A.初唐四杰 B.文章四友C.吴中四士D.大历十才子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D)A.清稳闲适 B.刚健爽朗C.平淡自然D.奇崛幽峭29.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B?)A.山水游记 B.讽刺小品C.变文D.俗讲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B)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菩萨蛮》)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李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1004-全国-教育学(一)总分:11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直线式班级组织结构的图式通常是()(2分)A: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B: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C:教导主任—班主任—班长—组长D:班主任—班长—组长—学生2、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其突出的教育特征是()(2分)A:宗教性B:生产性C:普及性D:等级性3、我国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是()(2分)A:教师资格制度B:教师任用制度C:教师培训制度D:教师考核制度4、直接影响测验区分度的测验指标是()(2分)A:实用性B:有效性C:可信度D:难度5、咨询者用各种方式鼓励来访学生充分表达对引起情绪困扰的事件的感觉,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2分)A:调整情感B:改变认知C:训练行为D:磨炼意志6、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2分)A:梅伊曼B:拉伊C:杜威D:狄尔泰7、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或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2分)A:复式教学B:小组合作学习C:分层教学D:小班教学8、我国首次颁布“六三三”学制是在()(2分)A:1902年B:1903年C:1911年D:1922年9、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这表明了体育具有()(2分)A:社会功能B:娱乐功能C:教育功能D:健体功能10、“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种观点属于()(2分)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教育无目的论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2分)A:备课B:作业布置和批改C:上课D:课外辅导12、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其典型表现形式是()(2分)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13、职业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体系中属于()(2分)A:教育法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教育行政规章14、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2分)A:《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15、“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完整版)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考试结束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8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封羊,无血C.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D.“诗者,志之所之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D)A.国别体 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A.微言大义 B.辩丽恣肆C.质朴平实D.详赡生动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第1页共9页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A.气势磅礴 B.铺张扬厉C.奇幻诡谲D.冷峻峭拔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A.论体 B.赋体C.骚体D.七体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C.离,犹遭也;骚,忧也 D.离,别也;骚,愁也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A.刘向 B.刘歆C.桓宽D.桓谭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A.笔法谨严 B.气盛情切C.各篇相对独立D.前后连贯成篇10.“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B)A.切实诚挚,抒情言志 B.阿谀颂德,游戏文字C.长篇巨制,偶含劝诫 D.愤世嫉俗,质朴自然11.王褒咏物赋的代表作是(C)A.《鹏鸟赋》 B.《杨柳赋》C.《洞箫赋》D.《鹦鹉赋》12.下列汉代文人中最早从事五言诗写作的是(C)A.枚乘 B.苏武C.班固(《咏史》)D.张衡13.《古诗十九首》中感慨人生失意、功业迟滞的是(C)A.《涉江采芙蓉》 B.《迢迢牵牛星》C.《迥车驾言迈》D.《明月皎夜光》14.正始诗歌的时间断限为(B)A.汉献帝建安元年(196)至魏明帝太和六年(233)B.魏明帝青龙元年(233)至魏元帝咸熙元年(26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第2页共9页C.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D.刘宋泰始二年(466)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15.被钟嵘《诗品》批评为“过为峻切,讦直露才”的作家是(D)A.阮籍 B.何晏C.应璩D.嵇康16.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被誉为(D)A.“弘丽妍赡” B.“文采高丽”C.“缛旨星稠”D.“文典以怨”17.“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C)A.曹植 B.郭璞C.陶渊明D.谢灵运18.“竟陵八友”的主要活动时期是(B)A.元嘉时期 B.永明时期C.建安时期D.正始时期19.齐梁诗坛首屈一指的诗人是(C)A.江淹 B.沈约C.谢胱D.王融20.“北地三才”中除了邢劭、魏收外还有(C)A.庾信 B.宇文毓C.温子升D.徐陵21.叙事长诗《木兰诗》属于(D)A.吴歌 B.西曲C.南朝乐府D.北朝民歌22.下列反映作品归属的各项中,正确的是A.曹植《登楼赋》(王粲) B.王粲《洛神赋》(曹植)C.左思《三都赋》 D.江淹《芜城赋》(鲍照)23.骈赋成熟定型的时期为(D)A.东汉 B.建安C.西晋D.南朝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第3页共9页24.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作者郦道元(杨炫之) B.属于历史笔记(是集历史、地理、佛教为一体的名著)C.属于地理著作 D.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兴间(东魏孝静帝时期)25.隋代聚集在炀帝身边的南朝文士的诗风特点是(C)A.重气质 B.重骨力C.重文采D.重思理26.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B)A.“六对”、“八对”说 B.提倡风骨和比兴C.要求诗歌补察时政D.“象外之象”说27.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C)A.初唐四杰 B.文章四友C.吴中四士D.大历十才子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D)A.清稳闲适 B.刚健爽朗C.平淡自然D.奇崛幽峭29.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B?)A.山水游记 B.讽刺小品C.变文D.俗讲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B)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菩萨蛮》)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李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1410-全国-教育学(一)总分:11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2分)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强调义务教育服务于所有国民的发展需要,说明义务教育具有()(2分) A:公共性B:科学性C:国际性D:终身性3、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学制是()(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4、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2分)A: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交往文化5、主张“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观点的是()(2分)A:遗传决定论B:辐和论C:环境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6、人们常说“生活教育了我”,这里的“教育”是指()(2分)A:正规教育B:学校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正规教育7、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这是教师聘任制中的()(2分) A:招聘B:续聘C:解聘8、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学要求是()(2分)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的9、中小学教师编写的“教案”称作()(2分)A:课时教学计划B:课题教学计划C:单元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10、学生通过书本认识世界,其认识特点是()(2分)A:认识的直接性B:认识的间接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交往性1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2分)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12、确认学生享有按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权利的法律是()(2分)A:宪法B:民法C: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13、17世纪,德意志的某些公国开始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这一时期教育立法处于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2分)A:零星立法阶段B:专门立法阶段C:广泛立法阶段D:综合立法阶段14、将教师任务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家是()(2分)A:孔子B:董仲舒C:韩愈15、同样的试卷先后两次测查同一批学生,其测验的分数比较接近,说明该项测验具有()(2分)A:实用性B:可信度C:有效性D:区分度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教师(3分)17、教学模式(3分)18、学校咨询与辅导(3分)19、学生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智育(3分)2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大专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复习题附答案(1)教学教材

大专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复习题附答案(1)教学教材

大专古代汉语试题(A)(吉林师范大学昆明函授站09(秋))试题设计林若寒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 A、《词诠》 B、《辞通》 C、《十三经索引》 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

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

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 ( )( )( )( )( ) A、春 B、朝 C、孟 D、鼎 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 )( )( )( )( ) A、炫黄 B、匍伏 C、披靡 D、辟易 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 ( )( )( )( )( ) A、草创未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04-全国-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因而他主张()(2分)A:普及教育B:强迫教育C:民主教育D:自然教育2、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身残志更坚”反映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2分)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3、就教师职业素质而言,中小学教师所学习的西方教育思想属于()(2分)A:学科专业知识B:基础文化知识C:教育理论知识D:职业道德素养4、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是教育目的,因而教育目的具有()(2分)A:导向功能B:调控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5、我国中小学体育的根本任务是()(2分)A:传授体育知识B:增强学生体质C:培养体育兴趣D:锻炼学生意志6、在东城中学,教师与学生互敬互爱,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种学校文化属于()(2分)A: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教师文化7、将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间知情意行相互作用过程的教学本质观是()(2分)A:认识观B:发展观C:实践观D:交往观8、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和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2分)A:讨论法B:练习法C:讲授法D:参观法9、我国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2分)A:共青团B:少先队C:学生会D:学生集体10、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是()(2分)A:深入共感B:过度泛化C:行为契约D:模仿学习11、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王老师非常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从不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

这说明王老师()(2分)A:恪守学术道德B:没有问题意识C:固守个人意见D:不断充实自己12、我国唐代官学设有“二馆六学”,规定不同官职人的子弟上不同的学校。

这体现了我国封建教育具有()(2分)A:阶级性B:等级性C:宗教性D:同一性13、在欧美国家中,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强调的初等教育三大主题是公共性、免费性和()(2分)A:发展性B:宗教性C:基磁性D:强制性14、在教育思想史上,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2分) A:布鲁纳B:赫尔巴特C:赞可夫D:夸美纽斯15、在教学过程中,旨在调整教学而不在于评定学生的测验是()(2分)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名词解释:教育影响(3分)17、名词解释:教师聘任制度(3分)18、名词解释:教科书(3分)19、名词解释:学生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德育(3分)2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5分)22、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分)23、简述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5分)2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分)25、联系实际阐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0分)26、联系实际阐述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

(10分)27、联系实际阐述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10分)28、某小学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片段。

老师:雪化了会变成什么?学生:雪化了变成水。

老师点头表示肯定。

老师:雪化了还会变成什么?学生:?老师:雪化了天气变得一一学生:越来越暖和了。

老师:人们穿的衣服一一学生:越来越少了。

老师:小草一一学生:开始发芽了。

老师:小燕子一一学生:从南方飞回来了。

……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雪化了就变成了春天!老师:对了,雪化了变成水,也会变成春天。

问题:该老师采用了哪一种教学方法?结合案例阐述运用该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5分)1704-全国-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考点】卢梭答案:D解析: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①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进行②教育不要从过去的惯例或习俗出发,因为那些都是压抑人性扼杀人性的,而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

《爱弥儿》开篇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2、【考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答案:C解析: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成熟,虽然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特点,以协调人的各种能力,使其及尽可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

这种协调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使这些儿童不至于因某种生理机能的缺陷而阻碍其整体水平的发展。

这一规律,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身残志更坚”反映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的特点。

3、【考点】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答案:C解析:作为中小学教师,主要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教法知识。

教师应该不断学下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便正确地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掌握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就教师职业素质而言,中小学教师所学习的西方教育思想属于教育理论知识。

4、【考点】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答案:C解析: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教育目的,这是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

5、【考点】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中小学现行体育大纲,中小学体育要从增强学生的体质出发,将传授体育活动知识同锻炼身体结合起来,精选那些符合中小学生年龄实际,增强体质效果好,简便易行,同时为儿童和青少年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做为体育的主要内容。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主要内涵有三: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要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体能;要提高学生身体的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6、【考点】什么是学校文化答案:A解析: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

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师生关系属于精神文化,故选择A。

7、【考点】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答案:D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往活动。

(1)教学时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师生交往过程。

(2)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最早在国内提出了教育形态交往起源说。

(3)交往说阐述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交往关系,并且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和论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进步性,不仅对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现代化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今天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不足之处是交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普遍地存在于人类不同活动当中,用来作为教学过程本质的概括,难以揭示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所在。

8、【考点】讨论法答案:A解析: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要求:(1)选好讨论题目(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3)善于引导9、【考点】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答案:D解析:学生集体是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10、【考点】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答案:A解析: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1)鼓励表达。

人们在遇到情绪上困扰时,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把它倾诉出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慰。

(2)深入共感。

在鼓励来访学生表达感受的同时,咨询者也要传达出自己在分担来访学生的感受。

共感的特点是咨询者觉得好像来访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一样。

(3)身体放松。

对情绪压力有比较直接的作用。

如呼吸调整法,肌肉深度放松法、冥想法等。

11、【考点】要恪守学术道德答案:A解析:要恪守学术道德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一样,从事教育学研究也要遵循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如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不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使用的资或数据要准确可靠,不一稿多投,不在观点讨论中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人身攻击,不使用一些夸张性的语句来误导公众舆论,尊重研究对象的私权,对于可能的研究成果的不当使用应进行有效阻止,等等。

12、【考点】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答案:B解析:教育的等级性就是指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官职出身的人的子弟接受不同等级的教育。

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二馆六学”,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官职不同的人的子弟分别上不同级别的学校。

13、【考点】专门对普及义务教育进行立法阶段答案:D解析: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初等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的。

涉及通过法律确立的有关普及教育的各项重要问题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14、【考点】课程论与心理学答案:B解析:与心理学的结盟是课程论形成独立科学的主要条件。

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赫尔巴特。

15、【考点】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答案:B解析: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考点】教育影响答案:是指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客,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17、【考点】教师聘任制度答案: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8、【考点】审定和使用制度答案:是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简称课本。

19、【考点】学生申诉制度答案: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

20、【考点】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答案:(1)教育水平低;(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21、【考点】德育的定义答案: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22、【主考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副考点1】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副考点2】创造美的能力答案:(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23、【考点】职业道德素养答案:(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4、【主考点】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副考点1】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副考点2】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答案:(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