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人民健康现状数据

合集下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与奋斗目标的解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与奋斗目标的解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状与奋斗目标的解读前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

本文将综合分析当前小康社会的现状和未来的奋斗目标,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展望。

一、小康社会的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就业等指标上,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元,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明显提高。

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同时也要面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问题亟待解决。

2. 教育与科技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均衡地配置。

科技创新也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然而,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育公平性不足,科技创新仍需要加大投入和提高质量。

3.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中国推行了全民医保、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国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保障。

同时,中国也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扶贫力度,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

然而,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养老、医疗等方面,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4. 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气、水质等方面的改善有目共睹,生态环境治理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然而,环境问题仍然很严峻,包括土壤污染、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着挑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改善。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 经济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具体来说,包括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

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选摘)

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选摘)

32 《 质量与认证》2020·11关注Focus 编辑 王思童本报告强调健康老龄化是全球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战略对策,是我国积极、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期挑战的坚实基础,是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银发新经济的主要动力。

本报告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老龄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目标,只有实施积极的“健康老龄化”,才谈得上抢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研判及其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人口老龄化国情高度概括为“三最”,即“数量最多、速度最快、应对任务最重”。

具体而言,今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呈现“四大特征”。

第一阶段,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00~2022年)。

这一阶段内老年人口由1.31亿增加到2.68亿,老龄化水平从10.31%提高到18.5%。

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是“底部老龄化”显著,儿童人口数量和比例不断减少,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足,社会抚养负担相对较轻。

第二阶段,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2022~2036年)。

老年人口的数量将从2.68亿增加到4.23亿,老龄化程度将《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是“健康老龄化”蓝皮书系列的第三部成果。

该报告于10月16日,在“美好老龄 领见未来”高峰论坛暨最佳思想与实践成果发布会上发布。

本文是报告内容选摘,并经作者授权刊发。

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选摘)文/杨一帆 张雪永 陈杰 钱磊从18.5%提升到29.1%。

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是,随着生育率的不断走低,我国总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随即进入负增长,但是老年人口数将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井喷式显现。

第三阶段,老龄化深度发展阶段(2036~2053年)。

老年人口规模从4.23亿增加到4.87亿,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从29.1%提高到34.8%。

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是,人口总数一直呈现负增长且速度在加快,人口老龄化越发显著且呈现高龄化的现象,社会抚养比将达到最大值(103%)。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人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了解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和相关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健康调查。

本报告将对这项调查的结果进行详细叙述,并为了更好地传达信息,采用了调查报告的格式。

I.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情况和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等,以期为制定健康政策和改善公众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II.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城乡居民。

我们共发放了10000份问卷,并获得了9487份有效回收问卷。

数据收集和处理使用了专业的统计软件,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查,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III. 调查结果1. 健康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一般。

约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人表示存在睡眠问题、消化系统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

此外,老年人和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好,而年轻人和农村居民则存在一定程度的健康问题。

2. 饮食习惯调查发现,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够均衡,存在着过多摄入盐分和油脂的问题。

大多数人在日常饮食中缺乏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导致了维生素和纤维素的不足。

此外,快餐和加工食品的消费呈现上升趋势,而传统的粗粮和均衡饮食习惯逐渐被忽视。

3. 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体育锻炼情况普遍较差。

仅有30%的被调查者进行定期的体育锻炼,而多数人表示缺乏时间和兴趣。

此外,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参与度较低,需要加强相关宣传和教育工作。

4. 医疗资源利用情况中国人民对医疗资源的利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

城市居民普遍享有较好的医疗资源,但农村居民则面临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此外,调查还发现一部分人存在滥用药物和过度就医的现象,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IV.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2. 加强体育锻炼的推广,建立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健身活动机制,提高人们的运动参与度;3. 加强基层医疗资源建设和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就医便利性;4. 加强对药物滥用和过度就医现象的管理,推广合理用药和健康就医观念。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及原因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预期寿命的期望也随之增长。

然而,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癌症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的情况,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总体情况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城市地区的死亡率为X‰,农村地区的死亡率为Y‰。

与上一年相比,城市地区的死亡率下降了Z%,农村地区的死亡率下降了W%。

二、癌症是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1. 癌症在死亡原因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据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以癌症为主的比例持续攀升。

尤其是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成为人们健康的威胁。

2. 癌症的高发原因癌症的高发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不规律的饮食、缺乏锻炼等不良习惯会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

(2)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可能引发癌症的发生。

(3)遗传因素:某些癌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存在家族中的患病情况会增加个体罹患癌症的风险。

(4)老龄化人口增加: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三、缓解癌症对健康预期寿命的制约为了缓解癌症对健康预期寿命的制约,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健康的认知和重视,加强对癌症的预防知识普及,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完善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机制提高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的覆盖率和准确性,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3.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控制空气、水、土壤等污染源,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自“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健康中国,推进健康扶贫,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健康环境。

基于此,我国于2019年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旨在实现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展,实现健康扶贫和健康产业发展,大力推进“预防为主”的核心思想,加强社会福祉体系建设,构建和谐和共生的健康生活文化,并实现2030年的健康中国发展目标。

一是建立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规划体系。

要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发展健康教育促进机制,建设公共卫生和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多学科抗疫机制,提高社会关注健康状况,以改善基层健康服务二是加强健康资源配置。

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抓好城乡健康共享的实施工作,加强健康促进,推进预防医学,开展疾病调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支持信息技术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利用智能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大力推进健康服务转型升级。

三是完善与内外环境的关系。

要宣传健康新理念,弘扬人与自然亲和共生的文化理念,坚持生态建设与发展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改善市容环境,健全治理市容噪声的监督机制,加强环境卫生评价管理,并建立环境卫生档案制度。

四是补齐预防与保健扶贫短板。

以预防为主,注重提高民众健康水平,以医学预防为重点,重点加强特殊人群,包括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开展重点领域科学防护控制;发展线下远程诊疗服务,协助贫困地区加快城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扶贫,加强医药服务配套,改善贫困地区的健康贫困状况。

五是建立智能健康生活文化体系。

要通过普及健康促进与管理知识和技能,建立完善的,合理的健康体系,推广健康的传统文化,倡导新型的健康养生方式,加强社会文化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开展新闻健康宣传、电子健康广告宣传,建立健康养生网络。

未来,在健康中国行动见到成效,中国将更加关注与健康有关的社会问题,推进健康扶贫、促进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并实现宏伟的“健康中国”目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解决方案,为世界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健康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健康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健康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引言健康产业是指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目标,以医疗、保健、养老、健身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分析健康产业。

二、现状分析1. 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收入达到了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保健品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19年达到了1.5万亿元。

2. 健康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我国健康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

以医药行业为例,传统药品销售增速放缓,而创新药物和生物制品销售持续快速增长。

同时,在保健品领域,传统营养保健品销售增速也在放缓,而功能性保健品、保健食品等新型保健品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3. 健康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健康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医疗机器人、智慧医疗等新兴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三、发展趋势分析1. 个性化定制将成为主流未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和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个性化定制将成为健康产业的主流。

通过对个体基因信息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每个人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2. 科技与医疗融合加速推进科技与医疗融合是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疗服务模式也将从传统的“看病”向“预防和健康管理”转变。

3. 健康产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产业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我国的健康产业企业也将加快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

四、结论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科技的发展应用,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未来,个性化定制、科技与医疗融合以及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等趋势将推动我国健康产业持续发展。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7.09•【文号】•【施行日期】2019.07.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2019年7月9日)引言 (7)一、总体要求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路径 (8)(三)总体目标 (9)二、主要指标 (10)三、重大行动 (23)(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23)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60%。

本行动旨在帮助每个人学习、了解、掌握有关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增强自我主动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

(二)合理膳食行动 (29)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

研究结果显示,饮食风险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行动旨在对一般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贫血与消瘦等营养不良人群、孕妇和婴幼儿等特定人群,分别给出膳食指导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三)全民健身行动 (34)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

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3.9%,缺乏身体活动成为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行动主要对健康成年人、老年人、单纯性肥胖患者以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分别给出身体活动指导建议,并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四)控烟行动 (38)烟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缩短10年。

本行动针对烟草危害,提出了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五)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42)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抑郁症患病率为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

中国人均寿命变化

中国人均寿命变化

中国人均寿命变化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中国人民的寿命也在不断增加。

人均寿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医疗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情况。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均寿命的变化情况及背后的原因。

中国人均寿命的变化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寿命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均寿命得到了快速提升。

例如,1978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仅为67岁,而到了2019年已经增加到了77岁。

这段时间内,中国人均寿命增长了10岁之多。

原因分析1.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随着中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得以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法。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原来无法治愈或难以治愈的疾病变得可控或可治愈。

同时,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也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有助于控制传染病的爆发。

2. 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大米、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逐渐演变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多样化饮食。

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认识也逐渐提高,更多人开始注重均衡饮食和营养搭配,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这些改变对于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提高人均寿命。

3. 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福利和休闲活动。

如今,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这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较为宽松,工作压力得到减轻,这也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人均寿命的增长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长寿的人口增加了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在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养老金制度的建设,以满足长寿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全民体检报告数据分析(3篇)

全民体检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国民健康状况,国家启动了全民体检工程,旨在通过大规模的体检活动,掌握国民健康状况,为健康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通过对全民体检报告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我国国民健康状况,为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全国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提供的全民体检报告,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 数据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全民体检报告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结果1. 体检人数及体检率根据数据分析,2019年全国共有1.2亿人参加了全民体检,体检率为37.3%。

其中,城市体检率为41.2%,农村体检率为33.5%。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体检率最高,为43.5%,中部地区为37.8%,西部地区为35.2%,东北地区为34.9%。

2. 健康状况总体评价(1)慢性病患病率:根据数据分析,2019年全国慢性病患病率为23.4%,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3.2%,糖尿病患病率为11.2%,冠心病患病率为6.2%。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慢性病患病率最高,为25.1%,中部地区为23.7%,西部地区为22.6%,东北地区为22.1%。

(2)健康素养水平:2019年全国健康素养水平为17.2%,其中东部地区为19.6%,中部地区为16.9%,西部地区为15.6%,东北地区为16.3%。

从健康素养水平来看,东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

(3)心理健康状况:2019年全国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占42.1%,一般者占46.3%,较差者占11.6%。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西部地区较差。

3. 体检项目及结果(1)体检项目:全民体检主要包括一般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11项内容。

(2)体检结果:根据数据分析,2019年全国体检异常率为49.5%,其中男性异常率为50.3%,女性异常率为49.0%。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年鉴所载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

2019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全国各级卫生机构共有床位数达到了近900万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超过了1000万人。

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国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了98%,计划生育宣传和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卫生领域,中国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卫生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断提升,有效应对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计划生育领域,中国不断完善生育政策,积极引导人口结构优化。

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服务,为夫妇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生育健康服务。

同时,加强了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保障了夫妇的生育权益。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的进步,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将继续努力,推动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记录了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点点滴滴,是我们不断前行的见证和动力。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共有民族医医院312个,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均逐年增加

中国共有民族医医院312个,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均逐年增加

中国共有民族医医院312个,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均逐年增加一、发展现状1.民族医医院民族医医院是中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服务不可或缺的主阵地。

《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条件,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医药医疗服务能力。

改革30多年来,中国中医、民族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小康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中医类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且医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2019年中国共有中医类医院5232个,中医类门诊部3267个,中医类诊所57268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2个。

近年来,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进一步加大了民族医药工作力度,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民族医药发展的法规、规划和政策措施。

民族医院比较集中的内蒙古、西藏、新疆、四川、青海、宁夏等地都进一步加强了对民族医的扶持。

民族医医院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独特作用。

2019年中国共有民族医医院312个,与2018年持平;2019年民族医医院床位数共有41380张,整体呈增多走势。

2013-2019年民族医医院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均逐年增加;2019年民族医医院诊疗人次达到1451.5万人,较2018年增加了60.4万人;2019年民族医医院出院人数为96万人,较2018年增加了4.2万人。

2.民族医门诊部及诊所国家经济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为中医民族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和民族医医院的战略发展问题已越来越得到重视。

2019年中国共有民族医诊所619个,较2018年增加了11个;2019年共有民族医(药)学研究所7个。

2018年民族医门诊部诊疗人次为6.2万人,民族医诊所诊疗人次为122.8万人次;2019年民族医门诊部诊疗人次为5.3万人,较2018年减少了0.9万人,民族医诊所诊疗人次为119万人次,较2018年减少了3.8万人。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报告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报告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报告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报告根据我国卫生和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9年,我国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已经接近100万。

肺部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成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报告旨在总结近年来我国成人肺部健康的研究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研究表明,我国成人肺部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危害和结核等因素。

吸烟是导致肺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家,吸烟人口众多。

吸烟不仅会导致肺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还会增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风险。

同时,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肺部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职业危害也是影响成人肺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长期暴露在粉尘、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中的工人。

其次,研究还发现,我国成人肺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水平还有待提高。

我国成人肺癌的治疗水平相对较低,早期诊断率不高,大部分患者在晚期发现时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肺结核的治疗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多药耐药的情况较为严重。

此外,我国成人肺部疾病的预防工作仍然存在不足。

除了加强吸烟控制和空气污染治理外,还应加大对职业健康的监管力度,保护工人的肺部健康。

针对以上问题,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吸烟的干预和控制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烟草税、加强吸烟宣传和教育等措施来减少吸烟人口。

其次,要加强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的健康。

此外,应加强职业健康监管,规范危害工人肺部健康的行业和工作环境。

最重要的是,应加强对肺部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高治疗水平和预防效果。

总之,我国成人肺部健康问题仍然严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人民的健康。

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该共同努力,加强肺部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成人的肺部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2019-2020年整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汇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人口概况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全国人口601,912,371 人。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7月1日,全国人口694,580,000 人。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7月1日,全国人口1,008,180,000 人。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89年7月1日,全国人口1,133,680,000 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7月1日,全国人口1,242,600,000 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1,339,724,852 人。

一、人口总量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三、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个百分点,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关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建议

关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建议

关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建议作者:陈剑毛雪峰来源:《养生大世界》2020年第12期陈剑健康中国50人论坛执行主任毛雪峰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秘书长一个国家居民的健康水平,不仅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也与一个国家的制度文明、社会和谐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状况和营养水平持续改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国在健康领域取得的进步和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应给予高度评价。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9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从1990年的0.501跃升至2018年的0.758,增长了近51.1%。

这是联合国自1990年引入人类发展指数以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

其中,出生时预期寿命是构成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综合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健康指标。

报告数据显示:从1990年至2018年,中国人预期寿命从69岁提高到76岁。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比2018年的76岁提高了1岁多。

这体现了中国民生、医疗等诸多领域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全民族健康水平提升提供了强大支撑。

以农村居民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以医疗救助和健康扶贫政策来托底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通过减轻农村居民医疗负担、提升农村居民健康水平而发挥了巨大作用;减贫脱贫运动又对提升全民族的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0年至2018年,中国收入最底层40%人口的收入以263%的惊人速度增长1。

全民健康的现状和问题

全民健康的现状和问题

全民健康的现状和问题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然而,目前我国全民健康仍然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现状首先,我国全民健康的整体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健康促进措施,例如“健康中国行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我国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据统计,2019年,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平均水平。

其次,我国医疗健康服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了公立医院改革,实现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推行医师绩效考核等,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

同时,我国还实施了分级诊疗制度、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然而,我们要看到,我国全民健康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

问题首先,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平衡分布是我国全民健康存在的严重问题。

在东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充足,而在中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医疗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分布导致了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条件比较差,群众最需要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服务没有得到满足,这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百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我国的医疗成本依然较高,给许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医疗资源不足使得就医难、看病贵的情况比较普遍。

同时,医疗机构和医生之间的收费机制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经常出现用药过度、超医等现象,导致了医疗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最后,我国人们健康水平和健康行为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长时间久坐不运动等生活习惯不良,导致了身体健康状态的下降,增加了罹患慢性病等疾病的风险。

此外,现代社会压力大,精神压力病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同时出现,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

对策解决全民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医疗机构、个人都有其分内之责。

中国大健康数据分析报告(10篇)

中国大健康数据分析报告(10篇)

中国大健康数据分析报告中国大健康数据分析报告是一份关于中国医疗健康的数据分析报告。

该报告利用大数据银行、智能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医疗健康状况、疾病高发情况、互联网医疗市场等多方面内容,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该报告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医疗健康状况。

据统计,中国的疾病负担已经高于发达国家,常见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在人口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因素都是导致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因此,报告提出了应加强公共卫生意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素质等建议,以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其次,报告分析了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市场飞速发展,很多医疗机构和企业都纷纷涉足这个领域。

然而,互联网医疗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医疗信息安全、医疗服务质量等问题。

因此,报告建议这个市场应该加强管理,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行业标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报告提出了关于医疗数据的管理建议。

作为一份数据分析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医疗数据开放、共享、安全”三大原则。

医疗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可以为医疗机构和企业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推动医疗服务的优化和升级。

安全是保障医疗数据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制度,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和保护。

总之,中国大健康数据分析报告是一份全面分析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状况的报告,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疾病高发情况、互联网医疗市场、医疗数据等方面的分析和建议,可以为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和实用性的参考。

中国大健康数据分析报告随着医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健康产业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7年5月19日,商务部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中,公布了《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6)》。

这份报告对中国大健康领域的市场发展、政策引导、技术创新、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分析。

其中,数据分析成为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

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

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一、引言中国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这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疾病负担情况,本报告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未来趋势进行了预测。

二、疾病负担研究现状近年来,中国的疾病负担研究主要集中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对医疗资源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

此外,由于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也日益成为的焦点。

三、影响因素分析1、人口老龄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群的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也相应提高。

2、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3、生活方式改变: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普及,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生和传播。

四、未来趋势预测根据现有的研究数据和趋势判断,未来中国的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预计未来将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社会支持来应对日益增长的疾病负担。

五、政策建议为减轻中国的疾病负担,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3、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包括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

4、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包括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和提高医疗救助力度。

5、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六、结论中国的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揭示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为了有效应对日益增长的疾病负担,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中国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发病预测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中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预测未来发病率将持续上升。

2019年中国人民健康现状数据

2019年中国人民健康现状数据

2019年中国人民健康现状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指与健康医疗相关,涉及生命全周期、生活全方位、生产全过程中所产生、发生及交互产生的有关生理、心理、生产、生活、道德、环境,以及社会适应、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方面形成的数据,正快速发展成为人人可享有的个性化、专属化、科学化、可视化、实时化和智能化的全时全程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在实践中,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需要把握三个方面的着力点,而这三个着力点也突显了应用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重要意义。

1、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工程,“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随着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和完善,大数据技术与健康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应用,能够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服务落实,加快远程医疗普及,促进互联网健康咨询、预约就诊、预约挂号、诊间结算、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移动支付等服务应用的推广,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逐步实现,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2、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规范发展,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3、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是数字健康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发展,将带来医疗模式的深刻变革,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居民健康管理产生深刻影响,提升健康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培育新业态和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医药、金融、物流、养老、保险、教育、健身等产能释放,带来健康产业加快升级。

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发展空间无限。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将紧密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以信息安全和法规制度为基础,以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疾病防控、科技引领、文化发展的融合创新为动力,运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助力深化医改和健康医疗服务,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业态,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中国人健康数据分析报告(3篇)

中国人健康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人健康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我国国民健康状况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公众提供参考。

一、引言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民健康问题,不断加大投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大量健康数据的分析,全面梳理我国国民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健康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公开数据。

数据包括人口结构、疾病谱、健康指标、医疗资源分布等方面。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统计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中国人健康现状分析1. 人口结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11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亿,占总人口的18.9%。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2. 疾病谱我国主要疾病谱包括慢性病、传染病和肿瘤三大类。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传染病主要包括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结核病等。

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3. 健康指标我国国民健康指标整体呈现改善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为部分健康指标分析:(1)人均预期寿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较2010年提高了3.5岁。

(2)婴儿死亡率:2021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5.4‰,较2010年降低了48.3%。

(3)孕产妇死亡率: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6.9/10万,较2010年降低了68.8%。

4. 医疗资源分布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城市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同时,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近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心血管疾病在中国成为一种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心血管健康状况以及相关疾病的发展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在2019年发布。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报告首先指出,心血管疾病在中国是导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心血管疾病占据了中国所有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的近40%。

而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也在不断上升,成为世界死亡原因的主要之一。

这一状况引发了全社会对心血管健康的高度重视。

报告进一步分析了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

据统计,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由于男性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所导致。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中老年人群中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很高,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报告还对心血管健康的保护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首先,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均衡的营养摄入、适度的体力活动和良好的休息习惯,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在全社会层面,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心血管健康的认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医疗机构应提供高质量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服务,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

报告还深入分析了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一些重要因素。

其中,高血压和高血糖是两个主要的危险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显著增加。

这些风险因素与肥胖、高盐摄入、高脂饮食、缺乏锻炼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最后,报告提出了一些关于心血管健康的政策建议。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心血管健康的投入,建立完善的防治体系,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此外,应强化心血管健康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健康知识普及。

同时,鼓励医疗机构加强合作,推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创新。

综上所述,揭示了心血管疾病成为中国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人民健康是民族富裕和民族富裕的重要标志。

预防是最经济和有效的健康策略。

最近,国家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等相关文件。

国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个核心,提出要实施十五项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从以疾病治疗为重点向以人民健康为重点的转变,努力使群众病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变得非常紧迫。

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大型卫生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大型保健行业包括许多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例如医疗服务,医疗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设备,休闲保健服务,保健咨询和管理。

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学产业的发展方式,是一种从单一治疗方式到“预防治疗维持”的整合方式。

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将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致命因素
10秒
平均而言,每10秒就有一个人得癌症
30秒
平均而言,一个人每30秒患有糖尿病
30秒
每30秒至少有1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数据源:公共数据整理
70年代后和80年代已成为癌症的最爱靶标。

保险业的数据显示,重大疾病的平均索赔年龄为42岁!
年轻疾病
数据源:公共数据整理
青年和中年妇女容易患妇科疾病;中青年男子面临猝死和劳累;慢性病的患病率已达到20%,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3%。

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40%:常见疾病的误诊率高达27%;重大疾病误诊率高达40%。

85%:英国的研究已经证实85%的药物无效,对患者最好的措施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医疗干预。

患者死亡原因比例
数据源:公共数据整理
青少年健康数据
数据源:公共数据整理
青少年近视率
数据源:公共数据整理
2019年,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加剧,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长率将位居世界第一!对于当今中国,人口基数较大,经济发展迅速,但人均占有量较小的国家,也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2014-201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
数据源:公共数据整理
2,伟大的健康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
根据数据,2014年中国IVD市场规模达到31.1亿美元,2018
年达到63.36亿美元。

2014年至2018年,中国IVD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9.46%,远远超过了全球市场的平均水平。

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19年中国IV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68亿美元。

预计中国大型健康产业的收入规模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数据源:公共数据整理
当前,中国大型卫生产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Paul Pilzer)曾将其称为IT行业之后的“第五波财富”。

特别是对中国而言,当前的“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产业的地位,大健康产业的未来是光明的。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推广,健康产业在顶层设计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成为所有资本追求的朝阳产业。

目前,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有三种类型的企业:1.以康美药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领先医疗健康企业,主要以原油为核心业务,打造大健康产业。

态度,完善行业整体布局。

2.以万达和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试图通过合作,并购,自建等方式快速进入大健康领域,以抓住未来发展的机遇。

3.以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希望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术与大型医疗行业整合,以创造一个新兴领域。

2,安娜对行业健康发展趋势的分析
1.高科技。

未来,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监控,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技术将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精确,标准化和专业化。

未来,我们将通过准确的检测,治疗
和保健,实现个性化和专业的全生命周期保健管理系统。

3.智能化。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型医疗行业带来变化。

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智能诊断和治疗水平。

4.整合。

未来的大型健康产业将与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

5.国际化。

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一条皮带,一条道路,卫生站的建设将为中国与世界卫生保健行业的合作搭建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