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课程15)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15篇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15篇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15篇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摘要: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的行为有关的学科知识,系统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认识、预测、引导甚至控制或改变个体或群体的行为,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加快组织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课程课程论文课程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略论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探索摘要:阐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新的理念及目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建设综合型教学资源。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模式新探索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它通过系统分析、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探索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提高各级管理者预测、引导员工的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笔者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对该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一、确立教学新理念、新目标教学理念是实施教学的前提。

基于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其教学的新理念是研究、融合、实用:既要将研究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又要使组织行为学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加以运用。

这就要通过对学生思考、研究、探索的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

实施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必须确立这一明确的教学理念,并将“研究、融合、实用”教学理念全面落实到课程教学要素中,并在设计教与学的全过程贯彻始终。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组织行为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个性方面达到有机统一,特别强调提高学习、应用和研究能力,具体包括:获得亲身探索研究行为体验的能力、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或工作中分享与合作的能力。

行政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lBehaViOr)课程编号:00405029学分数: 3 (其中讲授学分:3 实践学分:0)学时:48 (其中讲授学时:48 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行政管理先修课程:管理学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二、课程说明本课程是的一门基础课,主要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这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是多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科学。

三、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人才。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L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以下4个层次的知识: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中知觉、价值观、个性和态度的认识,以及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窕;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等方面的研究;对组织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并应用这一理论对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进行研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研究组织与社会的交换关系,社会环境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等。

(对应毕业要求:5、6)课程目标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形成以下三个层次的能力:能分析人类在工作中的行为;能评价个体的差异、激励和授权、管理组织中的群体;能考察工作设计、目标设定及工作压力。

(对应毕业要求:7、8、9、10、11)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2.0
2.1 2.2 2.3 2.4 2.5
个体行为
个性与能力 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知觉与个体行为 工作压力与疏导 激励理论与实践
4
3.0
3.1
3.2 3.3
团队行为
团队建设
团队管理 领导与权力
4.0
4.1
组织行为
组织发展
4.2
组织文化
5
讲师简介
廖勇凯 1971年生,台籍,目前长居上海。 专攻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毕业于复旦管理学 院,取得博士学位。 已发表17篇文章,出版12本书,译著2本。 在企业与机构单位工作资历超过10年,已咨询过20 多家企业与医疗机构。
2
特质论
3 4
基于词汇研究 的五因素 基于问卷研究 的五因素
高尔顿 大多数的个性特质会归类到自然语言当中。 考斯塔与麦格雷 编制五因素NEO PI-R人格量表
29
研究方法 不同
(2)个性的分类
类型论:外向型与内向型
外向型 1. 2. 3. 4. 5. 总是注意外界所发生的事情,追求 刺激,勇于冒险 无忧无虑、随和、乐观、爱开玩笑 、易怒也易平息,不假思索的行动 有与别人谈话的需要,好为人师, 容易冲动 喜欢变化,有许多朋友 善于交际,不喜欢独自学习 内向型 1. 2. 3. 倾向于事前计划,三思而后行,严 格控制自己的感情 性情孤僻,内省,生活有规律 对书的爱好胜于人的交往,除亲密 朋友外,对人总是冷漠,保持一定 距离 很重视道德标准,但有些悲观 安静,不善交际
Q
应变数:产量
Q
L
L
实验失败
结果:无论工作条件/环境的改变与否,实验组 与对照组的产量都在上升。
14
霍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ment)

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斯蒂芬.P.罗宾斯-第14版)

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斯蒂芬.P.罗宾斯-第14版)

四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 华盛顿大学弗伦奇依据历史背景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 为六阶段
科学管理运动,重点关注职位分析、人员选拔和报酬方案制定 工业福利运动,主要关注员工待遇和报酬问题 早期工业心理学时代,关注个人的心理特点与工作绩效关系。 人际关系运动时代,以工作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劳工运动,雇佣者和被雇佣者关系 行为科学与组织理论时代,强调文化和团队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 (第14版)
背景
› “人”是构成生产的五要素之一(人、机、料、法、环),人力资源管理是 企业职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技术、生产、物资、财务、人力资源 )。
› 有效管理的核心在分解与综合 - 分解:物的分解(工作分析)、人的分解(角色) - 综合:物-人的综合(工作任务分配);人与人的综合(群体与组织)
16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简化理论
❖X理论 ❖社会理论 ❖Y理论 ❖Z理论
17
人力资源研究框架
› 身处于一个变动的环境里,面对的变化数不胜数,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因 素可归为四大类:
18
人的因素
› 核心特性(Core Characteristics) › 知识和技能(Knowledge, Skills and Abilities) › 激励特性(Motivational Characteristics) › 信仰和价值观(Valve)
动力。 › 劳动力却因为目前的教育形态而减少,等于是绑住自己的手脚。 › 日本可说是世界上资源最富有的国家,但要依赖于建立亲密的伙伴

› 敬天爱人! › 至诚!
9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公司成长了,员工福利待遇环境就 好了,并且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加 入公司。但只有员工进步了,勤奋 了,公司才有好的发展,才有上述 的一切。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二、能力目标
1.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规律性,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控制能力。
2.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素质目标:
1.培养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系统思考、持续学习、为社会服务的价值观念;
2.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3
重点:组织设计的方案;
难点:组织结构的差异
课堂讲授
15
组织文化
3
重点:组织设计的特点;
难点:如何创建积极的组织文化
课程思政融入点:倡导和热爱中国文化
课堂讲授
校园文化建
设小论文
16
复习
3
重点: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
难点:培养积极的组织行为学视角观察日常生活与工作
课堂讲授
合计:
48
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考核形式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专业选修课
课程英文名称:OrganizationBehavior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48/3/3
其中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心理学
授课时间:周二,周三,5-7节
授课地点:莞城6208
授课对象:2018级会计学1、2、3、4班
难点:组织行为学模型
课堂讲授
2
组织中的多元化
3
重点:组织多元化特征;
难点:多元化管理
课堂讲授
3
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3
重点:态度工作满意度内涵外延;
难点:工作满意度如何影响工作
课程思政融入点: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
课堂讲授
压力及A型人格测试

2023年10月00152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00152组织行为学真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25分。

1.基于人际关系学说的人性假设是A.经济人假设B. 社会人假设C. 自我实现人假设D. 复杂人假设2. 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可用公式 B=f(P·E)表示,其中E表示A. 个体行为B. 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C. 个体的内部驱动力D. 个体的心理状态3. 产生于有机体组织需要状态的内驱力是A. 原始性内驱力B. 继发性内驱力C. 目的性内驱力D. 情境性内驱力4. 归因三要素是共同性、一贯性和A. 一致性B. 目的性C. 决定性D. 特殊性5. 态度的 ABC模型中,A 指的是A. 态度情感成分B. 态度行为意向成分C. 态度行为成分D. 态度认知成分6.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并作出最为合理的说明,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样的特性是知觉的A. 整体性B.恒常性C. 选择性D.理解性7. 直接对某主管负责,向某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同其主管之间构成的群体是A. 利益型群体B. 任务型群体C. 命令型群体D. 友谊型群体8. 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力量感与A. 归属感B. 参与感C. 幸福感D. 获得感9. 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 传递B. 编码C. 译码D. 反馈10. 若要在组织中营造一种高昂的士气氛围来鼓舞员工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最行之有效的沟通网络方式是A. 轮式B. 环式C. 全通道式D. Y式11. 群体成员之间心理上的相互理解、容纳和协调的社会心理现象是A. 从众效应B. 协同效应C. 共生效应D. 心理相容12. 团队工作的主旨是委托与A. 命令B. 协调C. 授权D. 赋能13. 破坏性冲突的典型特征是A. 关心胜负B. 关心目标C. 对事不对人D. 促进沟通14. 按照组织的社会功能分类,政府部门属于A. 以经济生产为导向的组织B. 以政治为导向的组织C. 整合组织D. 模型维持组织15. 下列不属于组织结构设计古典原则的是A. 分工原则B. 统一指挥原则C. 制约性原则D. 控制幅度原则16. 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士气,并使组织成员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这体现的是组织文化的A. 导向功能B. 约束功能C. 凝聚功能D. 激励功能17.企业家的基本精神是A. 创新B. 学习C. 进取D. 坚韧18. 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者能够形成组织机构、组织政策和策略以及组织发展的理念。

精品课程 《组织行为学》 什么是组织行为

精品课程 《组织行为学》 什么是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Chapter 1什么是组织行为
1-34
基本的OB模式
组织行为学Chapter 1什么是组织行为
1-35
1-3
管理功能
控制
规划
领导
组织
组织行为学Chapter 1什么是组织行为
1-4
管理功能:规划
控制
规划
组织
领导
界定组织目标,建立全盘性 策略来完成目标,以及发展 各种计划来整合及协调组织 活动 当管理者从第一线主管往中 阶晋升时,这个功能增加的 最为明显 行政人员升等考企画书
组织行为学Chapter 1什么是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Chapter 1什么是组织行为
1-26
OB中少有绝对的事物
情境因素会影响两个变量之间的主要关系—e.g., 在某情境下成立的关系,在另一个情境下可能就 不会成立。
情境变数(Z) 美国文化 伊朗或 澳洲文化 自变数 动作(X) 老板对你 竖大姆指 老板对你 竖大姆指 依变数 意涵(X) 赞美 侮辱
组织行为学Chapter 1什么是组织行为
1-7
管理功能:控制
控制
监看、比较,并且可能需 要实行必要的矫正行动
规划
领导
组织
组织行为学Chapter 1什么是组织行为
1-8
管理功能
管理者所执行的工作可归纳为四大功能:规划(planning) 组织 (organizing)、领导(leading)和控制(controlling)。
1-5
管理功能:组织
控制
规划
领导
管理者要决定组织中有哪些工作 要做、由谁去做、工作任务如何 分群,还要界定部属与上司之间 的关系,以及组织中的决策权要 如何分配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罗宾斯版)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罗宾斯版)

组织行为学的权变性
自变量
因变量
中介变量
人是错综复杂的,所以解释人的活动的理论也应该是复杂的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理论必须反应情景和权变条件
例1:当家长(自变量)叫小孩子做作业(因变量 )时,可能没有任何效果(直接影响),于是家长 提出,只要做作业就给玩电脑(中介变量),这时 候小孩子可能就会去做作业(间接影响)
研究发现,个体的工作结果和绩效不仅仅取决于个 体的行为,更取决与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决定。因 此,在研究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把组织行为作为 基础。人为什么在组织中会有这样的行为?如果你 能理解、诊断和分析与人相关的问题,你其实就已 经具备了一个优秀管理者的潜质。
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经常不是个体的内心表现。如果你认 为应该按照“本心”来指导行为,那么你在组织当中基本上 活不下去,你需要调整个人行为来应对组织对你的要求 。
工作生活质量 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家庭冲突 绩效评估 态度 员工选聘 工作设计 工作压力 态度改变
群体动力学 工作团队设计 沟通 权力与政治
冲突 群体沟通 群体过程 群体决策
正式组织理论 组织变革 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 比较价值观 跨文化分析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整体模式
课程论文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综述
(任选组织行为学中你比较感兴趣的某一个 分支,比如工作态度、群体沟通、领导艺术 ……….)
在火警面前: 甲说:“我们赶快离开这里再想办法。” 乙一言不发,马上跑到屋角拿出灭火器去寻找火源
。 36
丙坐着不动说:“这里很安全,不可能有火警。”
老板通过三位助手各自的行为表现,找到了满意的 答案。他认为甲首先离开危险区,立于不败之地,
3
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 人们有目的地组合起来的社会单元。

52206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52206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15-18
4-(8)
第五章 领导
第一节 经典领导理论
第二节 新型领导理论
第三节中国情境下的领导实践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解释领导活动及其规律的领导理论有初步的认识,了解领导活动四要素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导理论的基本内涵。
了解各种领导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时代背景。
理解领导理论的学习意义、经典领导理论和新型领导理论的内涵和适用情境。
掌握组织学习的定义。
熟悉组织学习层次及组织学习过程。
了解组织学习的内外部影响因素。
掌握学习型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了解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积极作用。
掌握组织创新的定义。
了解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内外部提升途径。
了解中国的学习型组织研究及其建设情况。
课后习题:1、3、4、5
讨论:
课后习题第2、6题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分类与测量
第三节 组织文化建设
第四节 中国组织文化建设的实践
本讲要求学生了解组织文化的含义、内容、结构、功能和影响因素。
了解组织文化的主要分类方法和主要的测量方法。
了解组织文化建设的含义、步骤和实施艺术。
了解中国组织文化建设的一般模式、理论特色和发展趋势。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中国情境下的领导实践的主要观点和成就。
掌握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来提炼中国本土领导构念。
课后习题:1,2
讨论:本章案例
19-20
2-(5)
第六章 沟通
第一节 沟通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组织沟通的种类
第三节 组织沟பைடு நூலகம்的障碍与克服
第四节 跨文化沟通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沟通的基本原理,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组织沟通方式,掌握组织沟通可能面对的障碍及克服方法,明确跨文化沟通的概念、影响因素及策略:

《组织行为学》课程说明

《组织行为学》课程说明

《组织行为学》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组织行为学》是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统设必修课程,也是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的入门必学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理论基础,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共4学分,72学时。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及最新发展动态,使学员对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解决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地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学习本课程,要求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

在学习与理解过程中,还要注意本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现代管理中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构架,并能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当中。

三、教学媒体本课程有四种学习媒体供学员自主学习之用。

1.文字教材:约51万多字,《组织行为学》,孙成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2.音像教材:15学时,其中录像教材6学时,录音教材9学时;3.网上IP课件:9学时;4.网上视频或文本答疑辅导。

四、课程主要内容以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第一节组织的类型与作用一、组织的概念二、组织的要素三、组织的一般性质(特征)四、组织的分类五、组织的功能(基本作用)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三、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四、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二、模型三、行为变量的测量四、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组织理论或组织思想发展史二、管理科学的发展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三、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基础四、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新发展五、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动向第二章个体行为第一节人的行为分析一、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特征二、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第二节关于人性假设的研究一、在管理工作中的人的因素二、关于人性的假设三、对人性假设理论的分析四、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第三节知觉一、知觉的概念二、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三、知觉错误四、管理者知觉与管理方式第四节个性理论一、个性的概念与特点二、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三、个性理论四、个性理论的应用第五节气质、能力和性格一、气质差异与应用二、能力差异与应用(注意IQ和开发培养创造力)三、性格差异与应用第六节价值观与态度为一、价值观二、态度三、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第七节情绪与情感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二、情绪情感的理论研究(EQ)三、情绪与情感的管理实践第三章激励第一节激励概述一、激励的含义二、激励机制三、激励的作用四、激励理论的发展五、激励的基本模式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一、需要层次论二、双因素论三、ERG理论四、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第三节过程性激励理论一、期望理论(弗鲁姆、波特和劳勒的理论)二、公平理论第四节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一、强化理论二、归因理论与轨迹控制三、挫折理论(包括压力)第五节综合激励模式一、综合激励模式的内容二、综合激励模式对我们的启示第六节如何提高激励水平一、进行有效激励的要求(一)奖励组织所需要的行为(二)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别(三)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力度(四)激励时要因人制宜(五)系统设计激励策略体系二、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一)思想工作(二)奖惩(三)工作设计(四)参与管理(五)培训(六)榜样第四章群体行为第一节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一、群体的概念与类型: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三、群体的发展阶段四、群体的规模五、群体的结构六、群体规范第二节群体互动一、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二、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三、群体的内聚力四、群体冲突第三节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内容二、人际关系的类型三、人际关系的特点、功能和研究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四、人际关系的确立和发展五、人际交往的原则第四节沟通一、信息沟通二、谈判第五节工作团队一、工作团队的类型和作用二、工作团队的管理第六节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一、弱势群体的概念与成因二、弱势群体的保护与管理的意义三、弱势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四、弱势群体的保护与人本管理思想五、弱势群体保护与管理的措施第五章领导行为第一节领导的概述一、领导的概念二、领导的实质与作用三、构成领导的要素(权力与政治行为)第三节领导理论的研究一、领导特性论1.对伟人论的否定2.国外对领导者特性的研究3.我国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二、领导行为论(一)三种领导方式理论(二)领导连续流(三)管理系统理论(四)四分图理论(五)管理方格图理论三、领导权变论(一)菲德勒模式(二)“途径-目标”理论(三)领导规范模式(四)生命周期理论(五)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四、领导理论新发展第三节领导决策一、领导决策心理特征二、领导决策的误区三、领导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包括群体决策)第四节领导效能一、领导者的标准与自身素质二、领导者选聘三、领导班子结构四、领导者的责权利五、领导艺术第五节领导行为的评估一、领导行为的监控(问责制、弹劾制)二、领导行为的评估方法(奖惩)第六章组织行为第一节组织理论一、古典组织理论二、行为组织理论三、现代组织理论第二节组织设计一、组织设计概述(一)组织设计的概念和作用(二)组织设计的要素(三)组织设计的原则(四)组织设计的程序二、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的概念(二)组织结构的内容与形式(三)组织结构设计的理论(四)组织结构设计的方法三、工作设计(一)工作设计的概念(二)工作设计的发展过程(三)工作设计的原则(四)工作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第三节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与作用二、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三、组织文化的功能四、组织文化建设五、跨文化研究取向与作用第四节组织环境一、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二、组织环境的特征三、组织内部环境四、组织外部环境五、营造适合组织发展的环境第五节组织变革与对策一、组织变革的基本动因二、组织变革的内容三、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四、组织变革的基本模式五、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环节的选择和措施第六节组织发展一、组织发展的概念二、组织发展的趋势(分立化、扁平化、柔性化、虚拟化)三、科学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2.工作生活质量3.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4.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四、组织发展战略措施第七节组织行为的评估一、组织结构的合理化二、组织运行要素的有效性三、组织气氛的和谐性2.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它既要以一定前期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国开电大2023秋《组织行为学》课程模拟试题

国开电大2023秋《组织行为学》课程模拟试题

组织行为学课程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请在给出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动荡的环境使管理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管理特点是长期稳定伴随着短期的变革,而今天的情形正好相反,即长期的变革伴随着短期的稳定,这体现了组织行为学面临的哪一项挑战:()。

【A.】提高生产率和改善质量【B.】全球化与管理劳动力多元化【C.】临时性【D.】激发创新与变革2. 今天的管理者需要为员工创造一种健康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员工可以全力从事自己的工作,尽量减少碰到那些难以判断行为对错的模糊情景,组织行为学对此应有所帮助,即组织行为学面临哪一项机会:()。

【A.】全球化【B.】管理劳动力多元化【C.】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冲突【D.】改善道德行为3. 组织成员之所以能够聚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相近的价值观或共同的兴趣爱好,或有切身的利害关系等,这些都会使其成员产生较为一致的“团体意识”。

这体现了非正式组织的哪一特性:()。

【A.】内聚性【B.】有明确的目标【C.】不稳定性【D.】领袖人物作用较大4. ()是指测量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所要测定的行为特征。

【A.】效标关联效度【B.】内容效度【C.】构思效度【D.】等值性效度5. 薛恩关于经济人的假设中,不正确的是()。

【A.】员工基本上都是受经济性刺激物的激励的【B.】员工本质是主动的,不受组织的左右、驱使和控制【C.】感情是非理性的,因此必须加以防范【D.】组织能够且必须按照能中和并控制人们感情的方式来设计6. 1974年,()提出了“社会知觉”的概念。

【A.】布鲁纳【B.】艾森克【C.】薛恩【D.】阿尔波特7. 个性是带有个体的主观意识成分的,特别是在个性中反映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价值观等核心成分,更是能代表个体的()。

【A.】社会性【B.】组合性【C.】独立性【D.】倾向性8. 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表述,正确的是()。

【A.】情感比情绪更为广泛【B.】情绪是人类主体所特有的【C.】情感较少受具体情景的影响,较为稳定而持久【D.】情绪与情感是人的客观体验9. 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中,()属于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

组织行为学课程练习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程练习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程练习及答案组织行为学课程练习及答案一、单选题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C)。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组织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D)。

A.泰勒B.韦伯C.勒温D.明兹伯格3.通常我们所说的管理者的四大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A)。

A.控制B.沟通C.谈判D.监督4.体现团队资分配的管理者角色是(A)。

A.决策者角色B.信息传递者角色C.人际关系角色D.监督者角色5.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C)。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6.(B)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

A.认知B.价值观C.态度D.兴趣7.强调技术并不断成长,职业发展围绕自己所擅长的技术或专业能力而进行的,如工程或金融分析^p ,这种“职业锚”叫(C)。

A.管理型职业锚B.创造型职业锚C.技术型职业锚D.安全型职业锚8.霍兰德认为(B)中的人适合从事思考和理解的科学研究活动。

A.艺术型B.研究型C.社会型D.传统型9.(A)是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A.动机B.需要C.激励D.目标10.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D)。

A.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ERG理论11.以下哪些因素不属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子(B)。

A.成就感B.工作条件C.个人成长D.工作的主动性12.下列哪些不属于ERG理论的需要层次(D)。

A.生存B.相互关系C.成长D.自我实现13.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D)。

A.尊重需要B.成就需要C.权力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4.通过撤销有利的刺激来减少某种行为是(D)。

A.惩罚B.正强化C.负强化D.消退15.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设置有三个基本点,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适当反馈和(A)。

2020.10月西工大课程考试《组织行为学》答案

2020.10月西工大课程考试《组织行为学》答案

1.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C.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D.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答案:BDE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A.个体B.群体C.组织D.集体E.环境答案:ABC3.行为测量量表有()。

A.名称量表B.等级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E.等值量表答案:ABCD4.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

A.职位权力B.任务结构C.上下级的关系D.个性结构E.环境结构答案:ABC5.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A.管理的两重性B.人的两重性C.组织的两重性D.多学科性E.多层次性答案:ABD6.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

A.贫乏型B.任务第一型C.俱乐部型D.团队式E.中间型答案:ABCD7.以媒介划分,信息沟通可以分为下列几种:()A.书面沟通B.口头沟通C.非语言沟通D.垂直沟通E.平行沟通答案:ABC8.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A.气质绝对原则B.气质互补原则C.气质合理安排原则D.气质发展原则E.阈值原则答案:ABD9.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

A.理性型B.政治型和审美型C.社会型D.宗教型E.经济型答案:ABCDE10.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

A.改变行为B.改变态度C.引进新的知元素D.不予理E.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答案:ABC11.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

A.置之不顾B.随机化和不加控制C.保持衡定D.匹配E.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答案:ABCDE12.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A.心理学B.社会学C.人类学D.政治学E.生物学答案:ABCDE13.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方式有()。

A.思想政治工作B.奖励C.积极强化D.工作内容丰富化E.职工参加管理答案:ABDE14.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有,神经过程的()。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习题(含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习题(含答案)

1、什么是组织?答: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1、是由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2、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面各包括哪些内容?答:第一:把组织看成是个人的集合: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绩效的。

对诸如价值观、知觉、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这些因素也予以考虑,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第二:把重点放在组织成员的小组、群体上,研究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常规方式是小组、部门、委员会这些组织形式。

因此,在组织行为学中,一个可选择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分析工作群体的功能,如规范、凝结力、士气、沟通、人际、合作与竞争等. 第三: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如何影响组织效率温和氛,如何影响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认识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尽可能提高组织的有效性,改进组织气氛。

1、组织行为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主要学说?受到哪些学科发展的影响?答: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管理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一)古典理论时期(1900—1930 年) ,受管理科学发展的影响; (二)人力资源理论,受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三)权变理论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受哲学思想发展与社会学发展的影响; (四)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行为科学发展的影响。

2 、21 世纪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答:一、经济全球化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二、高新科技,特殊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 (网络化、扁平化、灵便性、多元化、全球化)1、行为研究中的原则?答:1949 年,行为科学命名大会上的四项决定: 1、理论的肯定和证明必须靠公众都能够观察了解的客观事实,不能单凭学者个人的经验;2、尽量使用数理化的方式来说明假设,以便精密地测试和修正;3、尽量使各种论述精确,以便能用严密的试验予以肯定或者否定;4、使用自然科学所惯用的“厘米—克—秒”制作为度量工具。

2023年04月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23年04月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广东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可用公式表达为B=f(P·E),其中B指的是A.个体的内部驱动力B.个体行为C.群体环境D.目标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A.记忆过程B.思维过程C.意志过程D.学习过程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成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和A.行为意向成分B.思维成分C.意志成分D.记忆成分4.心理学家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分为目标行为和A.动机行为B.需要行为C.目标导向行为D.个性行为5.人们在知觉过程中,常从局部印象出发,进而扩展到全部整体印象,这种现象称为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6.为了寻求友谊、感情,得到社交上的满足,群体成员以亲密的感情为基础而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是A.利益型群体B.情感型群体C. 爱好型群体D. 信仰型群体7. 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A. 角色认同B. 角色直觉C. 群体规范D. 心理契约8. 处于不同层级且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沟通是A. 上行沟通B. 下行沟通C. 水平沟通D. 斜向沟通9. 当组织规模很大并且需要进行分层授权管理时,最好的沟通网络形式是A. 倒Y式B. 轮式C. 环式D. 链式10. 每个团队的建立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组建期、激荡期和A. 信任期B. 磨合期C. 规范期D. 衰亡期11. 被称为“团队之魂”的是A. 共同的目标与价值观B. 充分的授权C. 平等的交流D. 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12. 托马斯的冲突管理二维模式中的二维是: 合作性与A. 关心员工B. 关心工作C. 相互依赖性D. 坚持己见性13. 管理者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倡导这种理念的是A. 传统观念B. 人际关系观念C. 组织发展观念D. 相互作用观念14. 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是A. 直线制B. 职能制C. 直线-职能制D. 事业部制15. 在运用合法权威的同时,实行经济和物质奖励的组织属于A. 功利性组织B. 规范性组织C. 强制性组织D. 混合性组织16. 组织文化制度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是A. 组织环境B. 组织领导者C. 组织制度规范D. 组织文化创新17. 在组织文化创建程序中,既是解决文化问题阶段,也是确定新文化阶段的是A. 调查分析阶段B. 论证实验阶段C. 传播执行阶段D. 评估调整阶段18. 学习型组织中的领导者能够自觉接受愿景的召唤,这体现的是A. 设计师角色B. 协调者角色C. 仆人角色D. 教师角色19. 组织全面分析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境中的机会和威胁,根据抓住机会、避开威胁所需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的学习类型是A. 适应型学习B. 经验型学习C. 自主型学习D. 预见型学习20. 领导者能够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解决组织内部存在的矛盾,这体现的是领导的A. 指挥作用B. 协调作用C. 激励作用D. 控制作用21. 在传统领导权力观看来,有效领导的关键因素,也是唯一因素是A. 领导者的素质B. 领导方式C. 领导者的职权D. 被领导者的能力22. 由外酬引发的、与工作任务本身无直接关系的激励属于A. 内激励B. 外激励C. 正激励D. 负激励23. 在公平理论中,奖酬和满足需要之间存在的中间变量是A. 报酬的公平性B. 报酬的数量C. 报酬的类型D. 报酬的频率24. 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A. 梅奥B. 马克斯·韦伯C. 亨利·法约尔D. 泰勒25. 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科学的著作是A.《科学管理原理》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C.《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D.《经理人员的职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00152自考组织行为学-试卷(答案全面)

00152自考组织行为学-试卷(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组织行为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0152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目标管理的说法中最不妥当的是( )A 、目标管理中要注意吸纳员工参与决策B 、绩效反馈的及时性会影响目标管理的效果C 、目标的具体性会影响到目标执行的效果D 、目标管理强调职能分权制的作用 2、管理方格理论是谁提出的( )A 、布莱克和莫顿B 、费德勒C 、赫塞-布兰查德D 、弗罗姆3、以下关于情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语调等是情绪体验的外部表现B 、情绪感受和情绪表达总是一致的C 、情绪有可能会产生生理唤醒D 、情绪是一种主观意识体验4、知觉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个方面?(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无常性D 、理解性5、以下关于目标设置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能够提高工作绩效B 、中等难度的目标会比非常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C 、有反馈比无反馈更容易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D 、目标越简单越容易产生激励6、下面关于人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高自我监控的人善于根据外部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B 、内控型的人认为通过自己而非外界力量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C 、特定的人格比其它的人格类型更优越,从而更适合一般工作D 、A 型人格的人常常处于中高度的焦虑状态之中7、下列关于权力种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专家性权力是基于对拥有令人期望的资源或个人特质的人的认同B 、奖赏性权力是基于个人控制资源和奖赏他人的能力之上的C 、法定性权力是通过组织中正式层级结构中的职位所获得的权力D 、具有强制性权力的人有能力和机会对另外的组织成员施加惩罚或给此人造成不良的后果8、 是指对专家的意见进行多轮的收集、整理和分别反馈,专家彼此是匿名的,并可以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正,直到找到大家意见一致的解决方案为止的一种群体决策技术。

( ) A 、头脑风暴法 B 、名义群体法C 、德尔菲法D 、 电子会议技术9、“双因素”动机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A 、马斯洛 B 、亚当斯 C 、麦克里兰 D 、赫茨伯格 10、以下关于组织行为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对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B 、组织行为学从分析层次上可以有个体层次、群体层次、组织层次C 、行为科学的发展对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有非常关键的作用D 、组织行为学只研究组织层面的行为,不研究个体和群体行为 11、以下关于知觉相关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知觉的防卫机制是指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的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的知觉和反应的倾向B 、错觉是指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的知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供人人参与、集体协作、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
➢ 肯定个人尊严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
✓ 捍卫个人自由选择(吸烟、购买想买的东 西)的权利
✓ 争取胜利:追求至善与击败别人 ✓ 鼓励个人首创精神 ✓ 根据能力给予员工达成成就的机会,不
以性别、种族或阶级为根据 ✓ 努力工作,不断自我提高
迪斯尼公司
✓ 狂热地注意一贯性与细节 ✓ 以创造力、梦想与想像力不断追求进步 ✓ 狂热的控制与保存迪期尼的 “魔力”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一套意义共享的体系,它使组织 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
文化是描述性概念 大型的组织中存在一个主文化和亚文化
➢主文化:核心价值观,绝大多数人认可的 ➢亚文化:部门文化
强文化和弱文化 文化和正规化 组织文化和民族文化
作为一种新的高效的企业管理理论,缘起于七十年代美日企业对比研究
➢ 变革的障碍 ➢ 多样化的障碍 ➢ 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组织文化的创建与维系
➢ 组织文化如何开始 ➢ 保持组织文化的活力
➢ 甑选 ➢ 最高管理层 ➢ 社会化
➢ 原有状态 碰撞 调整
海尔的文化管理
海尔哲学——海的文化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海尔愿景——进入世界500强 海尔故事:砸冰箱,罚款,吃休克鱼
卢因的三步模型
➢ 解冻 移动 重新冻结
科特的八步计划模型 行动研究
➢ 系统地收集信息,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选定变革行为。 ➢ 诊断 分析 反馈 行动和评价
组织发展
➢ 重视人员和组织的成长、合作与参与过程以及探索精神 ➢ 组织发展技术: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过程咨询、团
队建设、群体间关系的开发、价值探索
海尔20/80原则,少数的领导人要负大的责任
摩托罗拉的企业文化
企业基本目标——顾客完全满意 主要处事信念——一贯的处事原则
➢ 尊重个人,以礼待人 ➢ 操守完美,诚信不渝
主要进取精神——达到同业之冠
➢ 坚持6个西格玛质量标准; ➢ 全面缩短运转周期; ➢ 成为产品和制造技术的领先者; ➢ 增进企业利润。
形象 ✓ 带给千万人快乐、并且歌颂、培育、传
播健全的美国价值观
文化的形成
➢ 组织创建者 的经营理念
➢ 高级管理层
➢ 甑选标准
➢ 社会化
➢ 组织文化
员工怎样学习组织文化
故事 仪式 物质象征 语言
第16章 组织变革与压力管理
变革的动力
➢劳动力的性质 ➢技术 ➢经济冲击 ➢竞争 ➢社会潮流 ➢世界政治
序、形式
后“4S”:管理的软件,即企业文 ➢ 人员:指企业的人化力资源状况;
➢ 作风:指企业领导者、管理人员的 行为方式和企业的传统作风
➢ 技能:指主要人员或整个企业的独 特能力
➢ 共同价值观:指能够激励人心、将 职工个人追求与企业组织目标很好 结合起来的价值观念或最高目标
组织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 文化成为一种束缚
标准线
软性引导 刚性约束
死亡线
长青线: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准
标准线:同行业平均水准
死亡线: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准
东南亚企业所倡导的柔性管理认为,以强权来达到管理目标的刚性管理是迫不得已的下 下策,企业更应该倡导一种文化管理,以员工内在自省、自觉、自律作为内心的激励力, 让员工忘记制度的束缚,促使员工超越标准、超越自我。
技能 SKILLS
结构 STRUCTURE
共同价值观 SHARED VALUES
人员 STAFF
制度 SYSTEMS
作风 STYLE
前“3S”:管理的硬件
➢ 战略:包括计划、措施,指一个企 业如何获取和分配有限的资源以达 到预定的组织目标
➢ 结构:指一个企业的组织方式 ➢ 制度:指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送的程
第15章 组织文化和变革
组织文化
➢制度化:组织文化的前奏
➢制度化—组织有了自己的生命力 ➢制度化—组织本身有了价值 ➢组织的制度化,使组织成员对行为有了共同
的理解
制度强制人达到标准,文化引导人超越标准
猎人与猎狗
渐进式管理 跳跃式管理
文化管理
自觉与自律 作为牵引力
制度管理
监督与控制 作为推动力
长青线
工作压力及其管理
压力
➢ 压力是一种动态条件,在这种条件中,个体要面对与自 己所渴望的目标相关的机遇、限制及要求,而且个体感 觉到的是其结果非常重要却又不确定。
压力的来源
➢ 环境因素 ➢ 组织因素 ➢ 个体因素
压力的后果
➢ 生理症状 ➢ 心理症状 ➢ 行为症状
管理压力
个人解决途径 组织解决途径
考试要求
考试范围
➢讲过题 简答题(含名词解释) 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注意:卷面成绩不得低于40分,否则总评不 及格
The End
Thank You! ☺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的作者(理查德帕•斯卡尔和 安东尼•阿索斯)指出,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 硬管理与软管理的有机结合。作者还中书中提出了
一种框架性管理模型,即“7S”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的成功因素是重视三个 硬性S的同时,更加重视四个软 性S;而美国企业在管理中过分 偏重三个S,忽略了四个软性S
战略 STRATEGY
变革的阻力
个体阻力
➢ 习惯 ➢ 安全感 ➢ 经济因素 ➢ 对未知的恐惧 ➢ 选择性信息加工
组织阻力
➢ 结构惰性 ➢ 群体惰性 ➢ 对专业知识的威胁 ➢ 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 ➢ 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
克服变革的阻力
➢教育与沟通 ➢参与 ➢促进与支持 ➢谈判 ➢操纵与收买 ➢强制
推进组织变革的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