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李金昌课后简答题
(完整word版)统计学课后简答题答案
![(完整word版)统计学课后简答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125a8b8f67c1cfad6b88f.png)
第一章思考题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第二章思考题2.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应注意什么问题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为“二手资料”。
使用时要进行评估,要考虑到资料的原始收集人,收集目的,收集途径,收集时间使用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指出各自适用情况概率抽样: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每个单位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到的概率。
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
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李金昌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李金昌](https://img.taocdn.com/s3/m/a75abd0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2.png)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李金昌第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l )数据( Data ) :叙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作数据。
数据的种类存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数据与其语义就是不可分的。
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就是广义的。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作科学计算,处置的数据就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
现代计算机能够存储和处置的对象十分广为,则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繁杂。
数据与其语义就是不可分的。
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 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 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 500 克。
( 2 )数据库( DataBase ,缩写 DB ) :数据库就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存有非政府的、可以共享资源的数据子集。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非政府、叙述和储存,具备较小的冗余度、较低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向各种用户共享资源。
( 3 )数据库系统( DataBas 。
Sytem ,缩写 DBS ) :数据库系统就是所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导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形成,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领域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形成。
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就是两个概念。
数据库系统就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就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缩写为数据库。
期望读者能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发混为一谈。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 的主要功能包含数据定义功能、数据压低功能、数据库的运转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创建和保护功能。
解析 DBMS 就是一个大型的繁杂的软件系统,就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4b9bad3f90f76c661371a89.png)
练习与思考答案第一章一、判断题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1.B2.C3.B4.D5.D6.C三、简答题(略)第二章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项选择题1.C2.A3.B4.A5.C三、简答题(略)四、计算题(4)钟型分布。
五、实践题(略)第三章一、判断题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1.B2.C3.C4.B5.C6.D7.A8.C9.C 10.C 11. D 12.D三、简答题(略)四、计算题1、平均时速=109.09(公里/时)2、顾客占了便宜,因为如果两条鲫鱼分开买,则平均价格为16.92元/公斤。
在这次买卖中,顾客所占的便宜是11元-10.4元=0.6元。
原因是鲫鱼重量有权数作用。
3、(1)平均每个企业利润额=203.70(万元);(2)全公司平均资金利润率=13.08%。
4、(1)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2.17%、97.32%和2.68%;(采用几何平均法)(2)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1%、97.31%和2.69%;(采用调和平均法)(3)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8%、97.38%和2.62%。
(采用算术平均法)5、(1)算术平均数x =76.3043;四分位数L Q =70.6818,M Q =75.9091和U Q =82.5;众数o m =75.38;(2)全距R=50;平均差 A.D.=7.03;四分位差d Q =11.82,异众比率r V =51.11%;方差2s =89.60;标准差s =9.4659;(3)偏度系数(1)k S =0.0977,(2)k S =0.1154,(3)k S =0.0454; (4)峰度系数β=2.95;(5)12.41%12.5%s s V V ==乙甲;。
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e6de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e.png)
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统计学习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模式识别、预测和决策等任务。
而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则是许多学习者在学习统计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以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为主题,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份答案。
首先,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统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和疑惑。
而这份答案提供了一种参考和解答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学习的知识点。
通过对答案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其次,正确使用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使用这份答案时,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不是简单地抄写答案。
首先,我们应该先自己思考和尝试解答问题,然后再对照答案进行对比和分析。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答案的学习,了解不同解题方法和思路,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正确使用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统计学习的知识。
除了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外,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对于教师和教育机构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师可以通过这份答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育机构也可以根据这份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的局限性。
这份答案只是一种参考和解答方式,并不能代替学习者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理解能力都不同,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份答案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为错误的答案而产生误导和困惑。
综上所述,统计学习题集李金昌答案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学习的知识。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275dd19e8b8f67c1cb96e.png)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简述总体、样本、个体三者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答:(1)所谓总体就是统计研究客观现象的全体,它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为母体。
(2)所为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为子样。
(3)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与个体的关系:1.总体的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变小。
2.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以发生变化。
3. 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和个体的角色可以变换。
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2.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答: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1)说明的对象不同。
标志说明个体的特征,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
(2)表现形式不同。
标志既有只能用文字来表现的品质标志,又有用数量来表现的数量标志,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
联系也有两个方面:(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标志与指标与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可加性;(2)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连续统计的方式获得。
时点指标的特点:(1)不可加性;(2)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一般没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间断统计的方式获得。
4.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答:数量指标也称总量指标,它是反映现象总体某一方面绝对数量特征的指标,表明现象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
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内在对比关系或总体间对比关系的指标,表明现象所达到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工作质量或相互依存关系。
5.如何设计统计数据收集方案?答:一般而言,统计数据收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收集目的(2)数据及其类型(2)数据收集对象和观测单位(3)观测标志和调查表(4)数据收集方式与方法(5)数据所属时间和数据收集期限(6)数据收集地点(7)数据收集的组织6.什么叫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应遵循什么原则答: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事物本身的特点,选择一定的标志(一个或几个)将研究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的一种统计研究。
李金昌统计学第四版复习资料
![李金昌统计学第四版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ed94e3f84254b35effd34c0.png)
(李金昌)统计学(第四版)复习资料此为整本书的复习资料,若应对期末考试,则不再考试范围内的请自动忽略。
第一章:总论统计含义:统计数据、统计活动、统计学统计学: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古典统计学时期国势学派——德国政治算术学派——英国统计学发展历程近代统计学时期社会统计学派——德国数理统计学派——比利时现代统计学时期:推断统计统计学研究对象: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数据定性数据定类数据计量尺度定序数据定量数据定距数据统计数据定比数据表现形式: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来源:观测数据、实验数据加工程度:原始数据、次级数据时空状态:时序数据、截面数据总体: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全体,也称母体。
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个体数量:有限/无限总体存在形态:具体/形象总体总体分类:个体计数:可计数/不可计数总体人为判定个体:自然/人为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也称总体单位。
总体与个体关系:1.总体随个体数量可变大变小;2.研究目的不同,总体中个体可改变;3.研究范围不同,总体和个体角色可变换。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字样。
其不具唯一性,除非其实总体本身。
样本数:总体中最多可抽取的不同样本数量。
样本与总体关系:1.总体是研究对象,样本是观测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2.样本用来推断总体:观测样本的目的是对总体数量特征作出判断。
3.总体和样本角色可改变标志:描述或体现个体特征的名称,标志在每个不同个体的结果为标志变形表示方式品质标志:表明个体属性特征数量标志:表明个体数量特征表现结果是否相同不变标志:每个个体上表现完全相同分类可变标志:每个个体上表现不同表现个体直接程度直接标志(第一标志):直接表明个体属性或数量特征间接标志(第二标志):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计算后(通常对比)变量:狭义: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是可变数量标志的抽象化;变量的具体数值—变量值(标志值)。
广义:可变标志(可变数量/品质标志)。
统计学(李金昌)复习题题库
![统计学(李金昌)复习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bbafbdd31b765ce0408144a.png)
《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B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2、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 )。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3、从理论上说,抛一枚硬币可以无穷尽地重复进行,其正面或反面朝上的结果所组成的总体属于(B )。
A、有限总体B、抽象总体C、具体总体D、不可计数总体4、对教师按职称进行分组,则适合采用的测定尺度是( B )。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5、以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运用的方法是( B )。
A、演绎推理法B、概率估计法C、数学分析法D、主观判断法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B )。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8、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9、为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原始资料以取得大量统计指标,在统计整理时关键是要( C )A、进行各种汇总B、进行各种计算C、充分利用分组法D、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10、将次数分布数列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的依据是( D )。
A、分组的方法B、分组的组限C、分组的组距D、分组标志的特征11、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D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D、众数和中位数12、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是( C )A、意义有本质的不同B、适用条件不同C、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D、反映的变异程度不同13、抽样推断的目的是( A )A、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B、取得样本指标C、以总体指标估计样本指标D、以样本的某一指标推断另一指标14、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 C )A、估计标准误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相关系数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15、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D )A、都是随机变量B、关系是对等的C、都是给定的量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16、回归估计标准误是反映(D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序时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C、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指标D、回归直线代表性的指标17、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 B )A、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D、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小。
统计学简答题及课后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d9f8cba1c7aa00b52acbae.png)
统计学简答题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它有以下的特点:(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4)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5.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包括的基本内容答: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是全部调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
是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的保证。
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的内容有:调查目的与任务、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项目与调查表、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答:统计分组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征和研究要求,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部分的一种方法。
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举”和“互斥”的原则。
“穷举”是指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可能被归入某一组。
“互斥”是指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一个组,而不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统计分组方法因选择的分组标志及其组合形式不同而异。
常用的有按一个品质标志或一个数量标志所作的简单分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重叠起来所作的复合分组等。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06ad3ffa8114431b80dd849.png)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详解练习与思考答案第一章一、判断题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1.B2.C3.B4.D5.D6.C三、简答题(略)第二章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项选择题1.C2.A3.B4.A5.C三、简答题(略)四、计算题(4)钟型分布。
五、实践题(略)第三章一、判断题1.×2.√3.×4.×5.×6.×7.×8.×9.× 10.√ 二、单项选择题1.B2.C3.C4.B5.C6.D7.A8.C9.C 10.C 11. D 12.D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1、平均时速=109.09(公里/时)2、顾客占了便宜,因为如果两条鲫鱼分开买,则平均价格为16.92元/公斤。
在这次买卖中,顾客所占的便宜是11元-10.4元=0.6元。
原因是鲫鱼重量有权数作用。
3、(1)平均每个企业利润额=203.70(万元); (2)全公司平均资金利润率=13.08%。
4、(1)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2.17%、97.32%和2.68%;(采用几何平均法)(2)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1%、97.31%和2.69%;(采用调和平均法)(3)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8%、97.38%和2.62%。
(采用算术平均法)5、(1)算术平均数x =76.3043;四分位数L Q =70.6818,M Q =75.9091和U Q =82.5;众数o m =75.38;(2)全距R=50;平均差 A.D.=7.03;四分位差d Q =11.82,异众比率r V =51.11%;方差2s =89.60;标准差s =9.4659;(3)偏度系数(1)k S =0.0977,(2)k S =0.1154,(3)k S =0.0454;(4)峰度系数β=2.95;(5)12.41%12.5%s s V V ==乙甲;。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5bc2307e21af45b307a870.png)
练习与思考答案第一章一、判断题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1.B2.C3.B4.D5.D6.C三、简答题(略)第二章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项选择题1.C2.A3.B4.A5.C三、简答题(略)四、计算题(4)钟型分布。
五、实践题(略)第三章一、判断题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1.B2.C3.C4.B5.C6.D7.A8.C9.C 10.C 11. D 12.D三、简答题(略)四、计算题1、平均时速=109.09(公里/时)2、顾客占了便宜,因为如果两条鲫鱼分开买,则平均价格为16.92元/公斤。
在这次买卖中,顾客所占的便宜是11元-10.4元=0.6元。
原因是鲫鱼重量有权数作用。
3、(1)平均每个企业利润额=203.70(万元);(2)全公司平均资金利润率=13.08%。
4、(1)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2.17%、97.32%和2.68%;(采用几何平均法)(2)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1%、97.31%和2.69%;(采用调和平均法)(3)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8%、97.38%和2.62%。
(采用算术平均法)5、(1)算术平均数x =76.3043;四分位数L Q =70.6818,M Q =75.9091和U Q =82.5;众数o m =75.38;(2)全距R=50;平均差 A.D.=7.03;四分位差d Q =11.82,异众比率r V =51.11%;方差2s =89.60;标准差s =9.4659;(3)偏度系数(1)k S =0.0977,(2)k S =0.1154,(3)k S =0.0454; (4)峰度系数β=2.95;(5)12.41%12.5%s s V V ==乙甲;。
统计学李金昌课后简答题
![统计学李金昌课后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df491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9.png)
统计学李金昌课后简答题统计学简答题第一章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含义: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
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
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统计学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特点:分类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用文字表述,结果均表现为类别。
数值型数据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用数值表现。
分类数据: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无法区分优劣或大小,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顺序数据: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别之间可以比较顺序,比分类数据精确;数值型数据:数据表现为具体的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按收集方法可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
特点:观测数据: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特点:截面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4.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描述统计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而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项内容。
推断统计是和假设检验联系在一起的,这只是简单的描述现象,并没有进行假设,再利用数据检验,得出推断的结果。
统计学简答题及课后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96fe2efab069dc512201c9.png)
统计学简答题1、简述描述统计学得概念、研究内容与目得。
概念:它就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得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与描述性分析得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得:描述数据得特征;找出数据得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得概念、研究内容与目得。
概念:它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得统计学分支。
研尢内容: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得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得: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3、什么就是总体与样本?总体就是指所研究得全部个体(数据)得集合,其中得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有限总体得范鬧能够明确确圭,且元素得数目就是有限得,可数得。
无限总体所包括得元素数目就是无限得,不可数得。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就是从总体中抽取得一部分元素得集合。
构成样本得元素得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4、什么就是普査?它有哪些特点?普查就就是为了特定得研究目得,而专门组织得、非经常性得全而调查。
它有以下得特点:(1)通常就是一次性或周期性得(2)—般需要规定统一得标准调査时间(3)数据得规范化程度较高(4)应用范比较狭窄。
5、简述统计调査方案得概念及包括得基本内容答:统计调査前所制订得实施计划,就是全部调查过程得指导性文件。
就是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得保证。
统计调査方案应确定得内容有:调査目得与任务、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项目与调查表、调查时间打调查时限、调查得组织实施计划。
6、简述统计分组得概念,原则与具体方法答:统il•分组就是根据事物得内在特征与研究要求,将总体按照一是得标准划分为若干部分得一种方法。
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举”与“互斥”得原则。
“穷举”就是指总体中得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可能被归入某一组。
“互斥”就是指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一个组,而不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得组。
统计分组方法因选择得分组标志及其组合形式不同而异。
常用得有按一个品质标志或一个数量标志所作得简单分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得分组标志重叠起来所作得复合分组等。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说课材料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说课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c0e1da219e8b8f67c1cb9d7.png)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简述统计的概念以及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
答: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
统计研究对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与变异性的特征。
2、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答:(1)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2)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是总体单位。
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差别。
3、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
答: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无法量化。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可以量化。
4、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答: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表现为:(1)概念不同。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5、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可加性;(2)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连续统计的方式获得。
时点指标的特点:(1)不可加性;(2)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一般没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间断统计的方式获得。
6、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答:抽样调查的特点有:(1)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2)用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7、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不同?答:(1)典型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的,抽样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出的(2)典型调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推算总体,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算总体(3)典型调查若用于推算总体,无法计算和控制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机械工程李金昌统计学试题
![机械工程李金昌统计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3a414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7.png)
机械工程李金昌统计学试题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B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2、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 ) 。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3、从理论上说,抛一枚硬币可以无穷尽地重复进行,其正面或反面朝上的结果所组成的总体属于( B)。
A、有限总体B、抽象总体C、具体总体D、不可计数总体4、对教师按职称进行分组,则适合采用的测定尺度是( B ) 。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5、以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运用的方法是(B)。
A、演绎推理法B、概率估计法C、数学分析法D、主观判断法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7、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B).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8、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9、为充分利用所得到的原始资料以取得大量统计指标,在统计整理时关键是要( C)A、进行各种汇总B、进行各种计算C、充分利用分组法D、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10、将次数分布数列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的依据是(D)。
A、分组的方法B、分组的组限C、分组的组距D、分组标志的特征。
统计学(第三版)李金昌课后简答题
![统计学(第三版)李金昌课后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37ff09cc175527072208d1.png)
统计学简答题第一章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含义: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
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
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统计学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特点:分类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用文字表述,结果均表现为类别。
数值型数据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用数值表现。
分类数据: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无法区分优劣或大小,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顺序数据: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别之间可以比较顺序,比分类数据精确;数值型数据:数据表现为具体的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按收集方法可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
特点:观测数据: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特点:截面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4.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描述统计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而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项内容。
推断统计是和假设检验联系在一起的,这只是简单的描述现象,并没有进行假设,再利用数据检验,得出推断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简答题第一章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含义: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
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
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统计学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特点:分类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用文字表述,结果均表现为类别。
数值型数据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用数值表现。
分类数据: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无法区分优劣或大小,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顺序数据: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别之间可以比较顺序,比分类数据精确;数值型数据:数据表现为具体的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按收集方法可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
特点:观测数据: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特点:截面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4.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描述统计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而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项内容。
推断统计是和假设检验联系在一起的,这只是简单的描述现象,并没有进行假设,再利用数据检验,得出推断的结果。
5.统计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统计设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与解释(核心、最终目的)6、总体、样本、个体三者关系如如何?试举例说明。
答:所为总体,就是统计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有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
有时也称为母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个体。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的集合,也称子样。
总体与个体的关系:1、总体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变小;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发生变化;3、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与个体的角色可以变换。
样本与总体的关系: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2、样本使用来推断总体的。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7.如何理解总体的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大量性是指总体中的个体数量必须是充分多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差异性是指个体的属性或特征在某些方面又必须存在一定的差异。
统计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大量性是条件,同质性基础,差异性是前提。
8.如何理解标志、指标、变量三者的含义?试举例说明。
标志是用于描述或体现个性特征的名称,如某人是男性,教师。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以及数值,如09年全国人口13亿。
从狭义上看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从广义上看变量不仅指可变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因此可变标志就是变量。
9.品质标志、数量标志、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四者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1)品质标志:表明个体属性特征,其结果只能用文字表述。
即只能表现为定性数据。
例如:个人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民族等。
2)数量标志:表明个体的数量特征,其结果要以数值来表示。
即表现为定量数据。
例如:个人的身高、年龄、收入等。
3)数量指标:(绝对指标或总量指标)反映现象总体某一方面绝对数量特征的指标,表明现象所达到的总体规模、总水平或总工作量。
例如:人口数、总产量、土地面积、投资质量指标:包括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它是反映现象总体内在对比关系或总体间对比关系的指标,表明现象所达到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工作质量或相互依存关系。
例如:人口性别比例、职工平均工资、产品合格率、人均土地面积、产值增长速度。
资金利润率等。
10.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试举例说明。
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统计指标构成,但并不是单个指标的简单组合,而是各个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表现形式: 1.数学等式关系 2.相互补充关系 3.相关关系 4.原因、条件、结果关系11.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区别:1.标志的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联系: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2.统计指标的分类?1)按其计算范围不同:分为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2)按其反映现象的内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3)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13.统计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派别和观点?第二章1、如何设计统计数据收集方案?试举例说明。
方案内容包括:1)确定数据收集目的;2)收集的数据及其类型;3)数据收集对象与数据观测单位;4)观测标志与调查表5)数据所属时间和数据收集期限;6)选择数据收集方式;7)数据收集组织。
2.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有什么本质区别?试举例说明。
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已知的、非零的概率被抽取到样本中。
非概率抽样是凭人们的主观判断或根据便利性原则来抽取样本,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是难以用概率来表示和计算的。
3.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有什么区别?试举例说明。
相同点:它们的第一步都是依据某一标准将总体分为不同的层次或群体。
不同之处:①划分的依据不同;②抽样的方法不同;③适用范围不同。
4.什么是重点调查?有什么特点?定义:为了解总体基本情况,在数据收集对象总体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个体,进行观测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
特点:1)客观原则选取观测单位;2)是范围较小的全面调查;3)目的是了解总体基本情况,为主观部门指导工作服务;4)重点调查结果一般不用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5.在统计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误差?试分别举例说明。
1、登记(观测)性误差:调查观测的各个环节因工作粗心或被观测单位不远配合而造成的误差。
包括记录误差、抄录误差、汇总误差、计算误差和认为误差。
2、代表性误差:只有在抽样调查中存在,系统误差、偶然性误差(在抽样中不可避免,但可以计算和控制,如实际误差、抽样平均误差)6.统计数据整理有哪些基本步骤?1)整理方案的设计;2)数据预处理;3)统计分组和汇总;4)整理数据的显示;5)整理数据的保存和分布。
7.如何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和性质?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事物本身的特点,选择一定的标志,将研究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和类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
性质:1)统计分组有分和合的双重功能,是分与合的对立统一。
2)统计分组必须遵守“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即现象总体中任何一个个体都必须而且只能属于某一个组,不能遗漏或重复。
3)统计分组的目的是要在同质性的基础上研究总体的内在差异性,即先出份额组标志的组间差异而缩小组内差异。
4)统计分组在体现分组标志的组间差异的同时,可能压盖了其他标志的组间差异,因此,任何统计分组的意义都有一定的限定性。
5)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如果分组标志选择不当或分组界限不合理,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难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特征。
8.试举例说明J型分布、U型分布和钟型分布。
正J型商品供应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反J型商品需求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U型如人口死亡率的年龄分布9.数据收集对象、观测对单位、填报单位概念,的概念及种类?数据收集对象:所要研究的现象总体观测对象:观测标志的承担者填报单位:负责报告收集到的数据内容的单位调查表:把所要观测的标志按逻辑顺序列在一定形式的表格内种类:单一表和一览表。
10.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作用?概念: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以样本推断总体。
特点:经济节省、时效性强、准确度高、灵活方便作用:1)用于认识那些不能呢个或难以进行全面调查的总体的数量特征2)用于认识那些发展变化比较稳定,有规律而不必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总体的特征3)用于收集灵敏度高,时效性强或时间要求紧迫的统计数据4)用于与其他数据收集方式相结合相互补充和核对5)用于对总体特征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判断这种假设的真伪,决定方案的取舍,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
11.统计表的概念、作用与构成?概念:是一种用以表现统计数据的重要形式。
经过汇总整理的统计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相应的表格内所形成的。
作用:它是统计描述的重要工具,可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便于计算、分析和对比。
构成:从统计表的形式来看,主要是由总标题、横行标题(横标目)、纵栏标题(纵标目)和指标数值(数字资料)四个部分构成。
从统计表的内容来看,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
主词就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或总体,即被研究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通常列在表的左下方。
宾词就是用来说明主词的统计指标,通常列在表的右上方。
12.分布数列的概念,构成?概念:将各组的频数或频率按分组的一定顺序加以排列所形成的。
分布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统计分组所形成的各个组和各组的频数或频率。
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
13.变量数列、单项式、组距式变量数列概念及适用范围?变量数列:按照数量标志分组形式的分布数列称为变量分布数列。
变量数列按形式不同,可分为单项式分组的变量数列和组距式分组的变量数列。
(1)单项式数列。
它是指数列中每一组的变量值都只有一个,即一个变量值就代表一组。
(2)组距式数列。
即以一个变量区间表示一个组的变量数列,变量值处于同一个区间范围的个体属于同一个组,区间的长度就是组距。
第三章:1、什么是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分布形状?变量分布所呈现出向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态势就称为集中趋势。
离中趋势就是变量分布中的各变量值远离中心值的倾向。
分布形状就是反映变量分布的偏斜程度和尖陡程度。
2、什么是平均指标?有什么?常用的平均数有哪些?平均指标是将变量的各变量值差异抽象化,以反映变量值一般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指标,即反映变量值中心值或代表值的指标。
作用:1)通过反映变量分布的一般水平,帮助人们对研究现象的一般数量特征有一个客观认识2)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对某一现象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说明这种现象变化的趋势或规律性3)利用平均指标可对不同空间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反映他们总体水平之间的差异,进而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4)利用评价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或进行数量上的推算5)平均指标还可以作为研究和评价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3.在实际应用中,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有什么联系?调和平均数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区别在于两者所掌握的原始资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