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爱的感觉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歌曲《我爱你》的歌词内容,知道歌曲表达的是爱的情感。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合唱能力,训练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爱的理解,学会分享爱的感觉,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我爱你》的歌词,并能进行合唱。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中的爱的情感,并能够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我爱你》的歌词,乐器(如鼓、铃等),爱心道具。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足够的空间进行合唱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入课堂,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我爱你》的歌词,讲解歌词中的爱的情感,并教授歌曲的旋律。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和节奏。
4. 情景演绎:教师创设一个情景,让幼儿用歌曲《我爱你》表达对自己的家人、朋友的爱。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合唱和演绎过程中的感受,让幼儿理解分享爱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合唱过程中的发音、节奏准确性,以及情感表达的充分性。
2.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他们对歌词中爱的情感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分享爱的行为。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爱的分享”主题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朋友的爱。
2.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创作一首关于爱的歌曲或舞蹈。
七、教学资源推荐:1. 推荐幼儿阅读关于爱的故事书籍,如《爱心树》、《我爱你,小熊》等。
2. 推荐家长观看关于爱的家庭教育视频,如《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定期收集家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2. 教师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改进计划:1. 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反思,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教案:中班教案爱的感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礼仪》的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关于爱的感觉。
我们将讨论如何理解和感受爱,以及如何表达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的含义,感受到爱的存在。
2.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爱,关心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爱的含义,学会表达爱。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温馨的故事,引入爱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
2. 新课导入:讲解爱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爱是一种关心、尊重和付出的情感。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爱和如何表达爱的经历。
4. 实例分析:通过图片和PPT,展示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爱。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爱的表达场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爱的感觉关心尊重付出七、作业设计:答案:略2. 请学生设计一个爱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和目标。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引入环节中的故事选择是关键,它需要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具有启发性和情感共鸣性。
故事书应选取那些能够明显展示爱的人物行为和情感反应的案例,以便学生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感受到爱的存在和重要性。
新课导入部分,对于爱的含义的讲解需要深入而具体,不能仅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
教师应当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爱的多维度含义,如家庭中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师生之间的互助等。
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分享个人经验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讨论问题,这些问题应能引导学生深入反思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爱,以及如何回应和表达这些爱。
实例分析环节,图片和PPT的选用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展示不同背景和情境下的爱。
大班爱的语言教案反思

大班爱的语言教案反思教案标题: 大班爱的语言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理解和表达关于爱的情感和概念。
2. 提供多种语言学习机会,包括听、说、读和写。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资源:1. 图书: 《爱的小猪》、《爱的颜色》等。
2. 卡片或图片: 描述不同爱的表达方式的图片。
3. 音乐: 《爱的真谛》、《爱的故事》等。
教学活动:1. 热身活动:- 通过播放一首关于爱的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舞动身体,激发学生对爱的情感的兴趣。
-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爱”这个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爱的感觉。
2. 听力活动:- 教师朗读或播放相关爱的故事,鼓励学生仔细倾听并回答相关问题。
- 学生分组听取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然后互相分享他们所听到的内容。
3. 口语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表达爱的对话。
- 学生分享他们对爱的理解,可以使用图片或卡片来帮助他们表达。
4. 阅读活动:- 教师朗读爱的主题图书,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问并讨论故事中的爱的概念。
- 学生在小组中阅读和分享关于爱的简短故事,然后互相提问和回答。
5. 写作活动:- 学生在绘本中找到关于爱的图片,然后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内容。
- 学生使用自己的话写一封给家人或朋友的感谢信,表达他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在这个教案中,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和表达关于爱的情感和概念。
通过听、说、读和写的活动,学生得到了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
同时,合作和参与的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互动游戏,如爱的表情游戏或爱的猜谜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调整教学资源和活动的难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
幼儿园爱的感受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在本节幼儿园教学内容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发展积极的情感和感性智力,通过感官体验和体验活动来加深爱的感受,培养他们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通过与他人合作实现自己的目标等。
1.2 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将以下内容引入:1.感受爱:通过音乐、游戏等活动引导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体验爱的感觉,进而养成自己爱的能力和体验爱的澎湃。
2.表达爱:在活动过程中,将通过绘画、手工、模仿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爱和需求,并让他们体验到爱被接受的喜悦。
3.合作与共享:通过团队游戏、合作匹配、形象故事、戏剧表演等建立起幼儿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意识,让他们从小完成团队合作,分工合作等任务。
1.3 教学步骤1.主题介绍:引用精美的课程计划,以游戏方式介绍今日主题-感受爱。
2.爱的体验:播放爱的歌曲,给孩子的每个人体验爱、享受爱的感觉。
3.爱的表达:带领孩子进行绘画表达、模仿表达、言语表达、动作表达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表达自己的信心。
4.爱的互动:带领孩子进行结对活动、合作游戏、分享故事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接受和彼此之间的交流。
5.活动总结:回顾今日活动、鼓励幼儿发言普及今天的收获、积极的发言。
二、实施反思在实施教学活动后,我们必须认真反思,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活动后的反思记录。
2.1 正面反思1.通过音乐、游戏等活动引导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体验爱的感觉,进而养成自己爱的能力和体验爱的澎湃再点评:这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全班幼儿积极参与,收获了充足的爱的情感。
2.带领孩子进行绘画表达、模仿表达、言语表达、动作表达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表达自己的信心再点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表现非常出色,他们非常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爱和情感,这为他们以后自然而然地表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带领孩子进行结对活动、合作游戏、分享故事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接受和彼此之间的交流再点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运用协作、分享等方法,互相交流,活动效果非常好,导致他们受到鼓舞,提高了自己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第一章:课程介绍一、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分享爱的感觉为主题,通过学习《我爱你》这首歌曲,让大班幼儿体验到爱的力量,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课程结合音乐、舞蹈、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爱的美好。
二、课程目标1. 学会演唱《我爱你》这首歌曲,感受歌曲中爱的情感。
2. 能够通过舞蹈、游戏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的爱。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舞台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1. 学习《我爱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3. 开展爱的主题游戏,体验分享爱的感觉。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幼儿跟随学习。
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 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否熟练演唱《我爱你》歌曲。
2. 幼儿在舞蹈、游戏中的表现及团队合作精神。
3. 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及自信心。
第二章:歌曲学习一、教学目标1. 学会《我爱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对家人、朋友的爱。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我爱你》的歌词。
2. 学习歌曲《我爱你》的旋律。
三、教学方法1. 领唱法: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引导幼儿跟上节奏。
2. 接龙法:教师与幼儿相互接龙,熟记歌词和旋律。
四、教学评价1. 幼儿能否准确地唱出《我爱你》歌曲。
2. 幼儿在唱歌过程中的表情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舞蹈学习一、教学目标1. 学会《我爱你》歌曲的舞蹈动作。
2. 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的爱。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我爱你》歌曲的舞蹈动作。
2. 练习舞蹈,熟练掌握动作。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展示舞蹈动作,幼儿跟随学习。
2. 练习法:幼儿反复练习,掌握舞蹈动作。
四、教学评价1. 幼儿能否熟练地完成《我爱你》舞蹈动作。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材《爱的种子》第四章《感受爱的温暖》第三节《爱的感觉》。
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体验爱的情感,通过故事、讨论、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学会表达和感受爱的不同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爱的含义,认识到爱是无处不在的。
2. 培养幼儿表达爱、感受爱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爱,感受爱的不同方式。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体验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爱的种子》,PPT课件,爱心卡片。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爱心表现,让幼儿初步感知爱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PPT,展示不同场景下表达爱的方式,如拥抱、微笑、分享等,让幼儿观察并讨论。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爱心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感受到的爱,或者画出自己表达爱的方式。
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感受。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一个“传递爱心”的游戏,让幼儿通过拥抱、击掌等方式传递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爱的感觉2. 内容:爱的含义表达爱的方式感受爱的不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爱要求:用彩笔画出自己感受到的爱,或者表达爱的方式,并在旁边简单描述。
2. 答案示例:画一个拥抱的两个人,旁边写:“妈妈抱抱,我很开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达和感受爱。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爱心墙”,展示幼儿的爱心作品,营造充满爱的氛围。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爱的感觉

少儿园大班语言:爱的感觉设计思路:《大纲》的语言领域中提到“创建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舞、吸引少儿与教师、伙伴或其余人谈话,体验语言沟通的乐趣”、“鼓舞少儿勇敢、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此刻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儿女” ,他们更多地是理所自然地去接受“爱” ,却很少听孩子们表达“爱” ,也不擅长用适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
爱是互相的,爱也是美好的,因此我们想经过活动让孩子学会用语言及其余方式表达,创建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爱说的环境,促使其在感情、思想、社会交往等方面发展。
活动目标: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感觉作品中爱的感情。
2、学会运用语言和其余方式进行表达,分享“爱”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摇篮曲》、故事图画、爱心粘贴。
活动过程:1、赏识乐曲①播放乐曲,发问:请小朋友听首曲子,听到这首曲子,你们想到了什么?②分小组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如何爱自己的。
③每组请个别少儿说一说。
2、赏识并理解故事――爱的感觉①第一遍赏识,教师在在乐曲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读。
发问:小兔子和兔妈妈在干什么?②第二遍赏识,借助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觉故事中“爱”的感情。
发问: a、小兔子和兔妈妈她们怎么说“爱”的?(逐一出示图画,教师边叙述,少儿可自由表现故事的内容。
)(借助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让少儿感觉“爱” 是没法权衡的,倒是能够表达的。
)b 、她们都在说自己“爱”这么多(高、远),她们为何这样说? c、假如你是小兔子和兔妈妈,你会怎么说?③指引少儿用多种方式表达爱,充足调换孩子内在的感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发问: a、你最爱谁?你用什么方法让爸爸妈妈知道你爱他们? b、爱是什么感觉?你感觉爱像什么?(丰富少儿的感情,把爱的表达方式还能够说给其余人听。
)3、爱的游戏――我的爱在这里:模拟幸福拍手歌,少儿边创编边用动作表现。
延长活动:在活动区创建一个爱意浓浓的气氛,少儿能够持续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大班爱的语言教案

大班爱的语言教案教案标题:大班爱的语言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大班学生理解和表达关于爱的情感和概念。
2. 提高大班学生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
教材和资源:1. 绘本:《爱的种子》、《爱是什么》等2. 卡片或图片:展示不同表达爱的方式和场景的图片。
3. 音乐:适合大班学生的爱的歌曲。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 引导学生回顾和分享他们对爱的理解和经历。
- 播放一首爱的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或跳舞。
2. 词汇学习:- 准备卡片或图片,上面写有与爱相关的词汇,如“爱心”、“拥抱”、“友谊”等。
展示卡片并解释每个词汇的含义。
- 与学生一起朗读和模仿这些词汇,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和用法。
3. 绘本阅读:- 选择一本适合大班学生的绘本,如《爱的种子》。
与学生一起朗读故事,强调故事中的爱和友谊的重要性。
-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行为,帮助他们理解爱的表达方式。
4. 制作情景卡片:- 将不同表达爱的方式和场景制作成卡片,如拥抱、分享、帮助等。
展示卡片并解释每个场景的含义。
-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场景,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它。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选择和描述。
5. 创作爱的诗歌:-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爱的感觉和意义,并帮助他们将这些词语组织成诗歌。
- 鼓励学生朗读他们创作的诗歌,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6. 结束活动:- 回顾今天学到的关于爱的词汇、绘本故事和创作诗歌。
- 让学生用简短的句子总结他们对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词汇学习和绘本阅读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制作的情景卡片和创作的诗歌,评估他们对爱的表达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的行为,如帮助同学、尊重他人等。
2. 继续阅读和讨论与爱和友谊相关的绘本故事。
3. 组织学生参与爱心公益活动,如制作贺卡送给孤寡老人或慰问弱势群体。
教案撰写的指导:1. 在教案中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与目标一致。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情感教育教材第四章《感受爱,表达爱》的内容,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如家庭之爱、朋友之爱、大自然之爱等;学会表达自己的爱,感受爱的温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爱的多种形式,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2. 培养学生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爱的能力,增强同伴间的友谊。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生命,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表达爱的技巧,感受爱的温暖。
重点:认识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培养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故事书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爱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之爱。
2. 讲解爱的表达方式(10分钟)教师通过教材、图片、故事书等,讲解家庭之爱、朋友之爱、大自然之爱等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举例说明如何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爱,如给家人一个拥抱、对朋友说一句鼓励的话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爱的表达场景,如给朋友制作贺卡、给家人画一幅画等。
6. 感受爱的温暖(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温馨的歌曲,引导学生闭眼感受爱的温暖,让学生在心中默念对家人、朋友的爱。
六、板书设计1. 爱的感觉家庭之爱朋友之爱大自然之爱2. 爱的表达方式语言表情动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爱心贺卡,送给家人或朋友。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发挥创意,制作贺卡。
2.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爱”的短文。
答案: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文字表达出心中的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爱的力量。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优秀篇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爱的感觉》这一主题,教材来源于《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爱的含义,学会表达和传递爱,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爱的含义,能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会通过行动和语言传递爱,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爱的深层含义,学会表达和传递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PPT、爱心卡片、故事书、音乐CD。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爱的奉献》歌曲,引导学生感受爱的氛围。
学生分享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例如:父母关爱、同伴帮助等。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爱心树》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爱的含义。
学生讨论故事中表现出的爱心行为,如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PPT,讲解如何表达和传递爱,如:送爱心卡片、帮助他人等。
学生模仿教师,尝试用语言和行动表达爱。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并制作爱心卡片,表达对父母、同伴的关爱。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表达爱的方式,给予鼓励和表扬。
学生展示制作的爱心卡片,分享表达爱的过程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爱的含义:关心、关爱、帮助、支持等。
2. 表达爱的方式:语言、行动、礼物等。
3. 关爱他人:尊重、理解、帮助、鼓励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爱心卡片,送给想关爱的人。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设计制作爱心卡片。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表达爱的方式,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如拥抱、送礼物、说谢谢等,每种方式都能传递温暖和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将爱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的分享。
大班幼儿爱的表达教案5篇

大班幼儿爱的表达教案5篇> 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指的就是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好,这种好所持续的过程也就是爱的过程。
通常多见于人与人或人与物。
爱是宠爱的最终升华目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幼儿爱的表达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大班幼儿爱的表达教案1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观看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生疏;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
2、为幼儿创设多项沟通活动,进展幼儿的口语表达力气。
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育幼儿的审美力气。
活动预备: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
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
活动过程:一、感受爱。
1、情景设置:我来关怀你。
老师提问:“小伴侣,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关怀朱老师呢?”老师:“你们还没有诞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
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
老师提问:(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诞生?(3)你为她预备了什么?二、体验爱。
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
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幼儿分成四组体验:(1)小伴侣在座位上脱鞋、穿鞋。
(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
(3)请幼儿关怀整理衣物、图书、玩具。
(4)请幼儿扫地。
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沟通活动。
(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便利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老师与朱老师、幼儿沟通体验后的感受。
(2) 幼儿与四周的老师进行沟通,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
(3) 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
三、表达爱。
1、向妈妈表达爱。
老师:“小伴侣的妈妈是很辛苦的,妈妈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的爱,那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出示说的图画)表达爱除了可以用嘴巴说,还可以用行动来表达你的爱,你们会在什么时候(出示时钟的图画)为妈妈做什么事呢?”幼儿一边说一边进行情境表演。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我爱你》这首歌曲,让孩子们理解和体验分享爱的感觉,培养他们的社交情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1.2 适用年龄:5-6岁的大班儿童1.3 教学材料:音乐CD或音响设备歌词heet画笔、画纸或其他绘画材料爱的象征物品(如心形贴纸、小礼物等)1.4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或活动室第二章:歌曲介绍2.1 歌曲背景:《我爱你》是一首简单而富有感染力的歌曲,表达了对家人、朋友和世界的爱。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易于理解,适合儿童学唱。
2.2 歌曲歌词:"我爱你,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世界。
我爱你,你的笑容,你的善良,你的温暖。
我爱你,我们一起,手牵手,分享每一天。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拍手、跺脚等。
引导孩子们用身体动作表达爱的情感,如拥抱、亲吻等。
3.2 歌曲学习:教师播放《我爱你》歌曲,让孩子们聆听并感受旋律。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孩子们跟唱。
教师解释歌曲中的爱与分享的概念,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分享自己的爱的经历。
3.3 创意活动:教师分发歌词heet和绘画材料,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绘画出歌曲中的爱。
教师鼓励孩子们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爱,可以使用色彩鲜艳的画笔和贴纸。
第四章:分享与交流4.1 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自己对爱的理解和体验。
4.2 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彼此的爱和关怀。
4.3 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小游戏,如“传递爱”的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动作传递爱的情感。
5.2 教师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爱,关心他人,并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关怀。
第六章:歌曲实践6.1 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歌曲实践,分为三个步骤:步骤一:教师带领孩子们跟唱《我爱你》歌曲,注意指导孩子们的音准和节奏。
步骤二:教师引导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家人、朋友、世界),分别演唱歌曲中的相应部分。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我爱你》这首歌曲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让大班幼儿体验分享爱的感觉,培养他们的社交情感和合作精神。
课程结合了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爱的力量。
1.2 课程目标1. 熟悉《我爱你》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参与合唱和舞蹈表演。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我爱你》教学歌词:我爱你,我的朋友,就像蓝天爱白云,就像大海爱小鱼,我爱你,我的朋友。
2.2 舞蹈动作结合歌曲,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在演唱过程中进行表演,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2.3 绘画活动引导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爱,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演唱、舞蹈动作和绘画创作的示范,引导幼儿跟随模仿。
3.2 互动法通过分组合作、同伴互助等形式,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互相交流、互动,共同完成任务。
3.3 游戏法将音乐活动融入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热身活动:唱歌曲《我爱你》教师带领幼儿唱歌曲《我爱你》,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4.2 学习舞蹈动作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幼儿跟随模仿,学会用动作表达爱意。
4.3 绘画活动:我的好朋友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对好朋友的爱,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第五章:课程评价5.1 幼儿在合唱、舞蹈和绘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5.2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力、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5.3 幼儿对歌曲《我爱你》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爱的表达和分享。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爱的主题讨论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爱的主题,让幼儿分享自己身边的爱的故事,培养幼儿关爱他人、感受爱的情感。
6.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创作一首关于爱的歌曲或舞蹈,培养幼儿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体验分享爱的感觉。
2. 技能目标:能够用自然的音量和表情演唱歌曲《我爱你》。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朋友和老师的爱,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我爱你》,并能用自然的音量和表情演唱。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体验分享爱的感觉。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歌曲、舞蹈、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我爱你》乐谱、音响设备、相关图片、手工材料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音乐播放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温馨的故事导入,引导幼儿谈论家人、朋友和老师之间的爱。
2. 新歌学习:向幼儿介绍歌曲《我爱你》,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音准和表情。
3. 歌曲练习:分组练习歌曲,让幼儿在小组内互相纠正、鼓励,培养团队精神。
4. 歌曲展示:让幼儿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所学歌曲,给予肯定和鼓励。
5. 情感体验:通过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体验分享爱的感觉。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理解爱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对歌曲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以及演唱表现。
2. 终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组织一次歌曲演唱比赛,评价幼儿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家庭音乐会,让幼儿与家人一起演唱《我爱你》,分享爱的感觉。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向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爱意,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 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在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爱的感觉教案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爱的感觉教案反思大班语言活动爱的感觉教案反思大班语文活动爱情教案反思主要包括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可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工作中的爱情,学会用语言等方式表达,分享“爱”带来的快乐,适合幼儿园教师来大班语文活动课,过来看看爱情教案设计理念:《纲要》中提到的在语言领域创造一个自由的: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和吸引幼儿与老师,同龄人或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今天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接受爱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他们很少听孩子表达爱,也不擅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爱。
爱是相互的,爱是美丽的,所以我们想让孩子们通过活动学会用语言和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创造一个能让他们想说的环境:敢于说,喜欢说,促进他们在情感、思维、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活动目标:256以上1: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作品中的爱2:学会用语言和其他方式来表达和分享爱情带来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的结合,充分感受儿童对故事的兴趣。
4:引导儿童通过故事和游戏学习和感受生活5:鼓励孩子大胆猜测、说话和行动。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摇篮曲》:故事图片,爱情贴活动流程:1:享受音乐(1)播放音乐并提问:请听一段音乐。
当你听到这首音乐时,你会想到什么?(2)告诉我父母是如何在小组中爱我的。
3各组请个别儿童说2:欣赏和理解故事-爱的感觉(1)第一次欣赏时,教师有感情用音乐伴奏背诵问题:兔子和兔子妈妈在做什么?②第二次欣赏,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借助图片感受故事中的爱情。
问题199:兔子和兔子妈妈是怎么说他们相爱的?(逐一展示图片。
老师告诉他们,而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故事的内容借助兔子和它妈妈之间的对话,我们无法测量,但却可以表达出孩子们的爱的感觉。
) b:他们都说他们爱得很深(无论多深)。
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你是兔子和兔子妈妈,你会说什么?③引导幼儿以多种方式表达爱,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心感受和现有知识经验你最喜欢谁?你如何让你的父母知道你爱他们?爱情是什么样的?你认为爱情是什么样的?(丰富幼儿的情感,向他人表达他们的爱。
大班语言活动爱的感觉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爱的感觉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情感交流能力,感知“爱”的内在涵义;
2.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3.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
1.爱的图书、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2.包括“爱”的单词在内的语言卡片或素材;
3.涂鸦纸和彩色笔、蜡笔等。
三、教学过程
1. 爱的故事分享
1.展示爱的图片或读一本关于“爱”的图书,激发幼儿对爱的情感共鸣;
2.鼓励幼儿分享与“爱”有关的经历,比如父母的爱、朋友之间的友爱等;
3.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开展情感表达,包括表情、动作、语言等。
2. 爱的语言游戏
1.准备“爱”的语言卡片或素材,包括“爱”的单词、同义词、反义词等;
2.贴在墙上或教室前方,并邀请幼儿依次选择、读出、解释语言卡片上的单词;
3.通过听和说的互动,让幼儿感知“爱”的内涵,拓展语言视野。
3. 爱的艺术涂鸦
1.发放涂鸦纸和彩色笔、蜡笔等,让幼儿创作自己心目中“爱”的样子;
2.引导幼儿结合语言游戏中的符号和单词,创造性地表达爱的情感;
3.鼓励幼儿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情感交流、语言游戏和创意艺术等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对“爱”的体验和感知,并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中,幼儿参与积极,表现出较好的情感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发现有些孩子对“爱”的真正内涵不是很理解,需要多轮的情感引导和交流,这也进一步指导了教师在今后的语言活动设计中,注重对幼儿情感诉求的关注,增强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

中班教案:爱的感觉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爱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爱的概念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爱的表现形式。
•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爱的概念。
爱的表现形式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家长、老师等身边成人的关心和爱护行为。
•给学生分组,让他们彼此表达对自己小组成员的关心和爱护。
•利用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爱的表现形式。
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授简单的情感表达语言,例如“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吗?”等。
•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每日情感表达训练,增强情感表达的能力。
教学方法
•组织观察、互动、小组活动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通过感知环境、亲身体验、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学习爱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通过激活情感教育、情感管理等方面,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社会行为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记录、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对于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给予肯定、鼓励和帮助。
•对于集体表现进行评价,以提高集体发展的质量为目标。
总结
本次中班教案以“爱的感觉”作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感知爱的表现形式、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授课过程中,教师将直接关注学生的情感感受,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体验过程,全面提升教育效果。
2024年中班教案爱的感觉

2024年中班教案爱的感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单元“情感小天地”中的第二章“爱的感觉”。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情感,学会表达和传递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爱是无处不在的。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传递爱的美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爱的内涵,学会表达和传递爱。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书、爱心卡片、音乐CD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爱的表达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爱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PPT,展示不同的爱的表达方式,如拥抱、微笑、帮助等,引导幼儿讨论并学会识别。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爱心卡片,让幼儿画出或写出自己感受到的爱,并分享给大家。
4.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表演一个关于爱的场景,让其他幼儿猜猜他们表达了哪种爱。
六、板书设计1. 爱的五种表达方式:拥抱、微笑、帮助、分享、关心2. 幼儿作品展示区:贴上幼儿画的爱心卡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爱答案:幼儿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爱,如拥抱、微笑等。
2. 作业题目:写一写你感受到的爱答案: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爱,如“妈妈给我做好吃的,我觉得很幸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爱的认识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中也感受到爱的氛围,将爱的教育延伸至家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爱的内涵,学会表达和传递爱。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引发幼儿对爱的关注和兴趣。
大班主题爱的语言教案及反思

大班主题爱的语言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大班主题爱的语言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理解爱的概念,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父母、家人和朋友的爱。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交流和表达技巧。
3.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图书:《爱的语言》等与爱相关的绘本。
2. 爱的图片或卡片。
3. 彩色纸、彩色笔、胶水等制作爱的手工材料。
教学活动:活动一:爱的概念介绍1. 与幼儿一起看绘本《爱的语言》,引导他们谈论书中的爱的概念。
2. 通过问题和回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爱的含义。
活动二:爱的表达方式1. 展示爱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表达爱的方式。
2.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父母、家人和朋友的爱,例如:“我爱妈妈,因为她总是给我做好吃的。
”3. 分组让幼儿互相分享自己对爱的表达方式,鼓励他们用语言交流。
活动三:制作爱的手工1. 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彩色笔、胶水等材料。
2. 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制作表达爱的手工作品,例如爱心贺卡或爱的折纸。
3. 鼓励幼儿在手工作品上写下对家人或朋友的爱的话语。
活动四:爱的表演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爱的场景进行小剧场表演。
2. 引导幼儿在表演中用语言表达爱的情感,例如表演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朋友之间的关心等。
3. 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鼓励幼儿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赞美。
反思:1. 教案设计中的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爱的概念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师在活动中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教师应注意每个幼儿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爱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实施教案时应注重引导幼儿参与活动,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

分享爱的感觉:《我爱你》大班音乐教案教程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歌曲《我爱你》,帮助大班幼儿体验和表达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2 课程内容学习歌曲《我爱你》的歌词和旋律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利用创意表达,让幼儿体验分享爱的感觉第二章:教学资源2.1 教学材料音乐CD或音响设备歌谱或投影仪彩色纸张、画笔、画材等创意表达材料2.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或音乐活动室适合幼儿身高的音乐器材(如钢琴、鼓等)第三章: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他们的热情。
3.2 歌曲学习(5分钟)向幼儿介绍歌曲《我爱你》的歌词和旋律。
分组学习,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唱。
3.3 创意表达(5分钟)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张、画笔等材料,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歌曲中的爱。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小组合作(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歌曲旋律进行合作表演。
4.2 分享表演(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幼儿和教师给予鼓励和赞美。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回顾活动(5分钟)与幼儿一起回顾课程内容,引导他们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5.2 总结强调(5分钟)强调爱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爱意,关心他人。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标准观察幼儿在歌曲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在创意表达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评价幼儿在小组合作和分享表演中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6.2 评价方法观察记录幼儿作品展示小组讨论和分享第七章:家庭延伸活动7.1 活动建议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在家中唱歌《我爱你》,培养家庭音乐氛围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创作歌曲,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家长可以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爱意,如给家人送上一份小礼物等7.2 注意事项家长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幼儿的参与和表达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第八章:课程反思与改进8.1 反思内容思考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思考课程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是否能有效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8.2 改进措施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第九章:课程实施注意事项9.1 安全事项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和舒适,避免幼儿受伤注意幼儿的音量控制,避免噪音伤害9.2 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和能力,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速度和能力完成任务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强调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10.2 课程展望探索更多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资源,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的未来音乐之路打下基础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堂以歌曲《我爱你》为主题的音乐教案教程,旨在帮助大班幼儿体验和表达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爱的
感觉
设计思路:
《纲要》的语言领域中提到“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地是理所当然地去接受“爱”,却极少听孩子们表达“爱”,也不善于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爱是相互的,爱也是美好的,所以我们想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用语言及其它方式表达,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促进其在情感、思维、社会交往等方面发展。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作品中爱的情感。
2、学会运用语言和其它方式进行表达,分享“爱”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摇篮曲》、故事图画、爱心粘贴。
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
①播放乐曲,提问:请小朋友听首曲子,听到这首曲子,你
们想到了什么?
②分小组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③每组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欣赏并理解故事——爱的感觉
①第一遍欣赏,教师在在乐曲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
提问:小兔子和兔妈妈在干什么?
②第二遍欣赏,借助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爱”的情感。
提问:
a、小兔子和兔妈妈她们怎么说“爱”的?(逐一出示图画,教师边讲述,幼儿可自由表现故事的内容。
)(借助小兔子和兔妈妈的对话,让幼儿感受“爱”是无法衡量的,却是可以表达的。
)
b、她们都在说自己“爱”这么多(高、远),她们为什么这样说?
c、如果你是小兔子和兔妈妈,你会怎么说?
③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爱,充分调动孩子内在的情感和
已有的知识经验。
提问:
a、你最爱谁?你用什么方法让爸爸妈妈知道你爱他们?
b、爱是什么感觉?你觉得爱像什么?(丰富幼儿的情感,把
爱的表达方式还可以说给其他人听。
)
3、爱的游戏——我的爱在这里:模仿幸福拍手歌,幼儿边创编边用动作表现。
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营造一个爱意浓浓的氛围,幼儿可以继续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如,建立一个倾诉角、爱的小屋等,幼儿通过语言、手工、表演等形式进一步表达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