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2单元 4《物体传声》说课稿2 翼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传声》
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物体传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一知识基础之上,关于声音传播途径的探究,为了探究“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一问题,教科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识声音是通过木头、水、空气等媒介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着这一理念,我按照“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总结交流—应用拓展”这一发现式探究程序组织教学,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更注重适时指导,力争使学生的探究有的放矢,从自发的行为到井然有序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发现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
2.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自己的猜想验证,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能结合身边事例解释物体传声现象,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传播的途径。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物体传声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发生芯片、玻璃钟罩、抽气机、水槽、石块、纸杯、学生身边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新课开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几种学生熟悉的声音(如鸟叫声、琴声、锣鼓声、上课铃声等)并引出问题:这些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我这里通过直观的感受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大胆猜想、激发深入探究欲望,为新课教学做好情绪上的准备]。这时学生可能会说声音是被风带过来的,也可能说声音是通过空气传过来的,也可能说声音是自己传过来的。在学生发言后,我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传声”
从而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观察实验,寻找答案
首先我说:“同学们刚才的猜测真是五花八门,那么,谁猜得更准确呢?下面仔细观察老师的实验,我相信细心的同学一定会从中找到正确的答案的”。
我先给学生介绍实验器材,然后,开始实验:我将一个发生芯片(从贺卡中取来)放入玻璃钟罩中,随后用抽气机将玻璃钟罩中的空气抽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听到芯片的声音由大变小,直到听不到声音,只看到芯片指示灯闪烁。
在学生满腹疑问时,提示学生:我做了什么使芯片声音听不到了?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回味实验程序后,发表各自看法。”[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抽气机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来了;或者说因为玻璃罩中除了发生芯片没有其他物体了;或者说因为没有空气了,所以听不到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没有空气,声音就听不到了,说明气体能传播声音。那么,很自然就解释了前面听到的多媒体中的声音是由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的。然后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空气传声的例子,以巩固新知识,举一反三。[这部分通过他们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就会很轻松地获得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这一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 三、自主猜想,拓展思维
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声音传播的其它途径,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猜想、自主实验的空间,我提出问题:你认为声音还能在那些物体中传播呢?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我想知识是从生活中来,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说出一些物体传声的实例],学生可能会说铁管可以传声;可能说木头可以传声;也可能说水可以传声。对于学生的大胆猜想,我及时给予印的话评价,营造一种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兴奋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
四、自主探究、设计方案
猜想是需要用实验来验证的,但在实验之前,一定要设计好实验方案,这一环节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措施,根据三年级的学生能力,我提醒学生:可根据教室里的材料和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要想好用什么材料?干什么?怎么干?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织交流,并讨论出小组的人员分工,实验步骤,从中选一个最佳方案。此时我加入学生
中并给予指导和提示,增强可操作性。最后,我让学生跟全班同学交流方案,争求建议。学生在讨论交流后,我加以总结概括:研究物体传声实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要有传生物体,如桌、椅、地面、黑板、铁管、水等②要让物体发声如:敲、摩擦、说话、振动等。③要用耳朵听声音,如用耳朵贴在物体上听,或用纸杯罩住耳朵听,在同一物体不同地方听等。[这里我并没有单一指导书上实验,而是把研究液体、固体传声实验设计成综合实验活动,凸显灵活使用教材的思想,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发挥、创新的余地,学生在交流中有很多想法,这是由扶到放的过渡,我就引导他们去试一试。]
五、动手实验,验证设想
实验是检验设计方案是否可行的唯一标准。因此,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去做,我只要求学生:(1)小组成员,轮换操作;(2)试验中不要喧哗以免影响效果;(3)挠桌面或发声音时用力要适中;(4)做好实验记录。学生对固体传声、液体传声的实验是同时进行的,这是前面讨论的结果。由于实验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而这两个实验又很简单,学生可能做得都会比较好。即使有个别学生做得不太成功,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能给他指出错误并纠正。[在实验中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养成,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六、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这一环节我让各小组代表把本组的实验结论跟大家汇报,通过汇报总结出: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向四面八方传播。[汇报能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在汇报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实验结论是经过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的,提高了思维能力。最后,教师相应板书。]
七、理解应用,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是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最后,我让学生用本课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如书上“科学在线”中所说的月球上宇航员问什么要用特殊装置才能交流,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是如何听到音乐进行表演等,[这一环节把学生的探究热情延续到了课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巩固、深化了声音的传播知识,促进了潜能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