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浪漫主义概况

浪漫主义的起源——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其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前30年代的欧洲。

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洛夫乔伊《观念史论文集》。

一、产生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心理基础

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动荡和不安,其他国家也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民族性)

(2)哲学基础

1.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哲学领域的浪漫主义。

康德: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天才、灵感,强调绝对自由和“自我”的地位。

费希特:人在一系列创造性的活动中存在。

2.空想社会主义:对现实的批判和某种理想的社会模式。

(3)文学自身的渊源

前浪漫主义——中世纪富于幻想、情结离奇的传奇文学(歌德《威廉·曼斯特的漫游时代》);感伤主义文学(多愁善感,如《项迪传》);卢梭等启蒙作家的文学创作;狂飙突进运动。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赫尔德:表白主义。认为人最基本的欲望在于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主张文化多元性。

1.注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个人感情;

2.赞美大自然、厌恶和诅咒城市文明;

3.重视民间文学;

4.发挥想象与幻想,运用夸张手法,追求离奇环节,塑造非凡人物。怪诞和反叛。

第二节德国浪漫主义(怪诞)

1.早期:耶拿派

施莱格尔兄弟、《雅典娜神庙》

文艺应从“对无限的渴望中产生。

●诺瓦利斯(1772-1801)

把死亡作为浪漫主义的无限——《夜的颂歌》、《断片》:“死亡是我们生活的浪漫化原则。”长篇小说《亨利希·冯·奥弗特丁根》

2.中期

3.后期

●霍夫曼(1776-1827)

神秘主义、颓废派的始祖,“自我的分裂”

●柯勒律治(英国,1772-1836)

仅有三首诗歌。《克利斯托贝尔》——哥特式传奇的风格,天真与邪恶的主题,道德危机。《忽必烈汗》——异国情调的梦。《古舟子咏》

——探索了人的罪与罚的问题,表现自我叩问之困惑与迷茫。

音乐性与奇异色彩的有机结合。

第三节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自然)

先驱: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

两种分类方法:积极浪漫主义(拜伦、雪莱)和消极浪漫主义(华兹华斯);湖畔派和

1.第一代(湖畔派)

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厌恶都市,向往中世纪的宗法制乡村生活,到英国西北部的湖畔隐居。

●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原则: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但要由沉思引导(运用理性主义将自然自我化);想象力“是诗的灵魂”。平静的自然。

代表作:《水仙》《致布谷鸟》。

核心诗论:“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2.第二代诗人

●拜伦(1788-1824)

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也引起了一定的变化。

代表作:《唐璜》、《曼弗雷德》。

“拜伦式英雄”——个人主义反叛者形象。

●雪莱(1792-1822)

“天才的预言家”

第一个表现出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诗人。

创作特点:1.叛逆精神和乐观精神。有颠覆力的自然。

济慈

英国最短命的诗人。全面的感觉主义者。《秋颂》。

创作特色:对美的事物特别敏感;风格精巧清澈,柔美入如水;“色香味俱全”的预言;“包罗万象的感觉主义”。

诗歌观念:“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诗人应该是无自我的;诗人应该具备“消极的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