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艾略特小说《米德尔马契》情节及心理分析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研究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研究本文研究对象是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
这部小说讲述一个位于英格兰中部的外省城镇里发生的故事。
艾略特将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为1829年9月到1832年5月。
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
米德尔马契镇封闭保守,保留了许多工业革命前的观念。
镇上居民无知愚昧,各个系统和个体为了私利固步自封,拒绝新的科学知识与发明。
然而存在一批思想先进与外界紧密联系的个体,他们将小镇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
在追寻个体理想或者自我的过程中,体现了现代观念,传播了新的科学知识,推动了社会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不免有不解、无知与冲突。
传统社会认为女性只有情感,没有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以财富和职业为基础而划分的等级观念森严,人们缺乏科学实验精神,地方保守势力排外。
而现代社会提倡性别平等,自由和科学精神。
本文通过分析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冲突来描写性别,阶级以及科学技术三个方面的现代性转向。
在性别方面,女性展示了自己的头脑,对自我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家庭内部而是伸展到了公共领域。
小镇里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根深蒂固,绝大多数女性也对自己的性别持否定态度。
多萝西娅是觉醒女性的代表,她崇拜科学知识,热心于公共事业,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的偏见。
在阶级方面,主要表现在婚姻与职业选择上打破了等级观念。
小镇上仍然残留着工业革命前的社会等级制度,严重束缚了青年们的婚姻与职业选择。
在科学技术方面,封闭腐朽的医学制度与以利盖特为代表的现代医学技术和科学实验精神之间的冲突十分激烈。
利盖特与布尔斯宙德联手试图改良小镇的医学生态,使小镇居民逐渐摆脱愚昧无知。
《米德尔马契》体现的圣女神话
《米德尔马契》体现的圣女神话摘要: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在《米德尔马契》中女主人公多萝西娅·布鲁克形象上与圣女形象层层叠照。
通过对多萝西娅的婚姻选择进行分析,多萝西娅在以圣德雷莎为中心的神话原型的影响下,与圣女形象在融合与游离的过程中不断发生改变。
最终多萝西娅否定了神话中圣女的婚姻模式,放弃了心中的圣父形象,重建了符合现实生活的男女婚姻关系。
关键词:《米德尔马契》多萝西娅圣女神话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米德尔马契:外省生活研究》是她的巅峰之作。
《米德尔马契》作为时代的镜子,反映出了当时欧洲的生活人文。
乔治·艾略特本人是一个迷离的文本,她承受了女性双重边缘身分的艰辛与困苦。
她和著名评论家乔治·亨利·刘易斯的合情而不合法的婚姻,使得她被逐出了伦敦体面的社交圈外,在不得已的形势下,乔治·艾略特自我放逐,游历欧洲;她换掉了自己的真实的姓名玛莉·安·伊文思,而用男性笔名乔治·艾略特进行创作。
作为一个在男权文化主宰中突围而出的非凡女性,她在追求幸福婚姻的过程中体现了离经叛道的女性自主意识与奋斗精神;她更是通过《米德尔马且》诉说着女性的理想觉醒与幻灭,掺杂着对处于父权文化规定的边缘地位的无奈和痛斥,表明了回归女性附属位置依附男人统治的凄凉。
艾略特在文本上的精雕细琢,使文本细致的展现出了维多利亚时代女人、上帝、男人之间的关系。
《米德尔马契》中女主角多萝西娅·布鲁克的结局在表明了女性尴尬地位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多萝西娅·布鲁克在神话的迷幻状态和现实处境交替中深受圣女神话的影响,因此她的择偶观在文本中显得格外离奇。
《米德尔马契》这部小说的文本从女性的视角出发,透视在强势的男权文化压迫下,女性对理想、情感与婚姻的诉求,对丧失自我的焦虑以及进行内心探索的不断尝试。
小说的序言就定下了圣德雷莎神话的基调。
《米德尔马契》体现的女性观
烈: “ 一想到乔治 ・ 艾 略特将她 的主人 公 塑造 的远
不 如她 自己本人在 生 活 中那 么大胆就 不 由得感 到 愤怒 。 ” E 2 ]
男 性世界 中充 当引导 者 的形 象 , 利用 其 独特 的女
性 魅力对周遭 的男 性 产生 影 响 , 在一 定 程度上 体 现出女性对男 性命 运产 生 引 导作用 , 并 以间 接 的 方 式引导男性 主人公建 立起完 整 的 自我。关 于女
Fe mi n i s t Pe r s p e c t i v e i n Mi d d l e ma r c h
YE Me i
( C o l l e g e o fA r t s , A n h u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1 V u h u 2 4 1 0 0 8 , A n h u i , C h i n a )
“ f e ma l e i n s p i r a t o r s ”i n Mi d d l e ma r c h:Do r o t h e a.M a r y Gr a t h a n d Mr s B l u s t r o d e .T h e y g u i d e me n t o r i g h t d e e d s
艾略特小说《米德尔马契》的心理描写艺术
、
《 米德尔马契》的创作背景
说 的一种 表 现方式 。艾 略 特在 塑造 人物 时 ,对人物 的 内心世 界进 行观 察 ,也就 是对 人 物 内 的思维 变化 和情感 活动进 行 观察 。心 理描 写也 就是 对环 境 中故 事人 物所产 生 的一 系列 思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 国最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 ,不仅仅 想活动进行观察 ,这是作家塑造小说中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 在政治 、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都位于世界各 国之前 ,并在 的主要方式 。当人物的心理世界被描绘时,读者可以更加清
( 郑 州升 达 经 贸管 理 学 院 基础 部 , 河 南 郑 州 4 5 1 1 9 1 )
摘 要 :英 国作 家乔治 ・ 艾略特的 小说 《 米德 尔马 契》,深受读者喜爱。艾略特对作 品的构成进 行 了巧妙 的安排 ,特别是在 故 事情 节设 计以及心理描 写 两方面。故事情 节过 渡非常平缓 ,人物 内心世界相 当的真 实和 细腻 ,使得这部作 品更加 具有 艺术魅 力和 感染力。其话语描 述深刻反 映人 物的 内心 变化 。巧妙采用话语模式和非叙事性话语 的模 式 ,将人物 的心理 变化展 示 出来,多角度
黑 河 学院 学 报
2 0 1 7 g第2 期 ( 2 0 1 7 g0 - 2 4)
J O U R N A L O F H E I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0. 2 2 01 7
艾 略特 小说 《 米德尔马契 》的心理描写艺 术
徐 来 永
反 映 了1 9 世 纪 英 国社 会 的 真 实 情 况 。
关键词 : 《 米德 尔马契 》;心理 艺术效果 ;乔 治 ・ 艾略特
中 图分 类 号 :1 0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9 4 9 9 ( 2 O 1 7 ) O 2 — 0 1 9 5 一 O 2
论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人物悲剧
论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人物悲剧作者:桑士林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21期摘要:乔治·艾略特在名著《米德尔马契》中描写人物众多,形象各异,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
本文分析了卡苏朋、多萝西娅和利德盖特三个人物的悲剧命运,她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成为一个个有思想有呼吸的人物,在命运的长河中挣扎起伏,人物的悲剧性格与悲剧命运紧紧相连,即使在现代也依然具有启迪意义。
在此书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乔治·艾略特对普通小人物的人性关怀。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人物性格悲剧弗·雷·利维斯博士曾高度评价乔治·艾略特说:“她最好的作品里有一种托尔斯泰式的深刻和真实。
”(利维斯,2002:163)此评语用于评价乔治·艾略特后期经典作品《米德尔马契》并不为过,《米德尔马契》清晰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末英国中部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人文风貌,并传神刻画了数个真实自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本文试图分析《米德尔马契》中卡苏朋、多萝西娅、利德盖特的性格缺陷和他们的社会环境,从而揭示他们悲剧命运的必然。
一、卡苏朋的人生悲剧(学术生涯与情感生活)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马新国,2008:34)所谓“严肃”是指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主人公为某种正义事业进行合理斗争,由于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使其受难、失败或牺牲。
(马新国,2008:35)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这就是“过失说”。
(马新国,2008:39)所以据此标准,卡苏朋只是令人生厌,算不上悲剧人物。
然而,乔治·艾略特并不要写英雄伟人的悲剧,她更看重与怜悯的是普通小人物的命运。
爱德华·卡苏朋牧师在米德尔马契是上层人物,在当地“以学问渊博著称”,(乔治·爱略特,2006:8)多年来他殚思竭虑想写一部《世界神话索隐大全》,(终未成稿),45岁依然孑然一身,这样一个“学术派人物”当然令人钦佩,所以尽管他长相难看、皮肤蜡黄,出身名门、年轻漂亮、拥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多萝西娅还是立刻把他看作“当代的奥古斯丁”,倾心相许,希望能助他完成宏大的志向。
《米德尔马契》中的日常生活批判
批评家乔治·斯坦纳在论及托尔斯泰时,曾评 论道:“我们不能以理解《米德尔马契》或者《巴马 修道院》的方式去解读他们(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作品。我们面对不同的技巧,不同的 形而上学理念。可以这么说,《安娜·卡列宁娜》和 《卡拉马作夫兄弟》是精神小说和精神诗歌,他们 的核心目的是别尔嘉耶夫所说的‘对人类救赎的 追求’”①。斯坦纳将乔治·艾略特与陀思妥耶夫斯 基、托尔斯泰并列,在高扬后者小说“对人类精神 世界进行救赎”的形而上学理念时,却有意无意地 降格了乔治·艾略特的创作成就。那么,在肯定地 谈论两位俄国文豪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救赎时,我 们又该赋予乔治·艾略特何等品质?相较而言,乔 治·艾略特所关注的,是对人类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的批判与救赎,通过检视日常生活而发出苏 格拉底式的拷问:人目前的生活状态是合乎理性
状态,高悬着对于“神性”的求索,艾略特追问的 以来日渐细化的学科分工与专业化进行戏仿,她
是:人应该如何生活?如何超脱于日常生活的琐屑 深切地察觉到,发生在上层领域的分工与专业化
平庸,走向自由澄明之境,让日常生活的神圣性朗 最深切地侵蚀了最基层的人的日常生活, 使人陷
照遍体?
入琐屑教条的知识碎片场域,把具体的现实生活
艾略特运用似褒实贬的话语策略模仿着卡苏 朋的生活样态,她对卡苏朋不吝赞词,称其“学识 渊博”、“心灵深不可测”。实际上,这种表面上不动 声色的语调其实是指向了这位老学究真实的日常 生活状态:沉醉于专业化状态,任由没有灵性的枯 燥研究抽空了生命的欢乐与感受能力,连甜美的 爱情都无法感受丝毫。借此,作者意在对19世纪
使我确信人性是如此可爱的那种生活道路,正是 大多数人过的生活,他们多多少少都很平凡,甚至 粗俗。”②
《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1874)正是这样 一幅日常生活的全景图。这部小说在广阔的社会 批判视野中,以三条普通人的爱情婚姻情节为主 要线索,同时又涉及医疗农业改革、议会竞选、遗 嘱篡改、工业化侵袭、阴谋的酝酿与败露等支线, 显得庞杂凌乱,缺少戏剧冲突。对这一结构,历来 的评论不乏微词,连自诩为艾略特崇拜者的亨 利·詹姆斯在肯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成功的人 物形象塑造时,也批评道:“作者想要表达太多东 西,又想把它们给说得圆满,想把自己向那些具有 科学精神的听众推荐,结果我们只发现一大堆模 棱两可的篇章……《米德尔马契》是一座细节的宝 库,但那些细节都是无关紧要的”③。实际上,这种
《米德尔马契》读后感
《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是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杰作,首次连载于1871年至1872年。
这部小说以其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洞察、对社会阶层的细致描绘以及对道德和情感冲突的探讨而著称。
它不仅是19世纪英国社会的一幅缩影,也是对人类经验的一次全面审视。
在阅读《米德尔马契》后,我被这部小说中所展现的复杂人物关系和丰富的情感层次所吸引。
小说通过对几位主要人物的生活轨迹的描述,展现了个体在社会和道德约束下的挣扎与成长。
这些人物包括有抱负的医生特洛普(Tertius Lydgate)、理想主义者多萝西娅·布鲁克(Dorothea Brooke)、她的丈夫、富有的商人卡苏朋(Casaubon)以及他们的家庭和朋友。
特洛普的故事是关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典型。
他有着改善医学和人类生活的崇高理想,但最终却因为债务和个人道德的失败而失败。
特洛普的经历反映了个人抱负在现实世界中的脆弱性,以及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保持道德纯洁的困难。
多萝西娅·布鲁克则是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
她是一个充满理想、渴望做出一番事业的女性,但她的婚姻和个人生活却充满了挫折。
多萝西娅的故事探讨了女性在19世纪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她们在追求个人幸福和实现社会价值之间的冲突。
多萝西娅的坚韧和最终的自我实现,展现了女性在逆境中的成长和自我发现。
卡苏朋的形象则代表了知识和学术的局限性。
他是一个沉迷于自己研究的学者,但他的冷漠和自私最终导致了他与多萝西娅婚姻的失败。
卡苏朋的故事提出了关于知识和情感、理性与人性之间关系的问题。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罗莎蒙德(Rosamund)、弗莱德·文西(Fred Vincy)和玛丽·加雷思(Mary Garth),也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罗莎蒙德的美丽和虚荣、弗莱德的不成熟和玛丽的诚实与坚韧,都为小说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最新 浅论《米德尔马契》的情节设计的理念和特征-精品
浅论《米德尔马契》的情节设计的理念和特征作者简介:侯智慧,女,1967—,山西介休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心,工作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小说家。
小说《米德尔马契》的题目是作者虚构的英国省城,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情节结构布局精巧,非常成功地设计了情节的转折、并置、线索。
她用形式对心理深层意识作理性分析,探索复杂的人心,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灵魂深处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
一《米德尔马契》中巧妙的情节设计情节是小说的基本骨架,它体现人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生活逻辑,并通过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揭示人物性格和思想,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事件、人物和场景。
作家将《米德尔马契》的情节结构安排得错综复杂,在女主人公多萝西亚结婚前,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未来的美好前景,而婚后又转折为夫妻的隔阂和猜忌,围绕他们的生活又穿插了利德盖特和罗莎蒙德矛盾和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悲欢离合,各种人物、事件和关系被作家安排在特定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小说通过作家在细节上的精心设计,最后将小说高潮推到全书的结尾,使故事中相关人物和事件巧妙地联系起来,个性分明的人物跃然纸上,从外部的观察到内心的省视,独见作者深厚的人物刻画功力。
1 网状情节的设置《米德尔马契》是艾略特较成熟的一部长篇小说,她在小说中把一系列人物、事件以及道德、宗教等各种内容进行融合,通过虚构的洛姆郡的米德尔马契镇作为故事的背景,为读者充分再现了19世纪中期英国乡村风土人情和生活内容。
故事通过布鲁克小姐和利德盖特医生两个人的爱情与理想矛盾进行情节设计,全方位地反映了当时英国改革前外省乡村真实的生活形态以及他们内心理想主义的消亡。
作家通过五彩缤纷的生活画面、采用多种矛盾、充满微妙关系的情节、多个人物和中心人物、多种线索以及与中心线索纵横交错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而这网状结构中的结点形成了故事中的重要情节,故事中几个重要的结点是这网状情节的枢纽,每个交叉点都是一个不同的人物,它们将整个小说的其它部分联系起来,使小说内容在具有丰富性的同时,大大增加了阐释的张力,充分彰显出小说艺术构思的整体性。
重新解读《米德尔马契》中多萝西娅的形象
重新解读《米德尔马契》中多萝西娅的形象摘摘要:乔治?爱略特是一位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女小说家,《米德尔马契》是她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多萝西娅的行为,动机以及言语等的分析从而说明多萝西娅是一个有着很强独立性及控制欲望的女性。
关键词:多萝西娅控制欲望乔治?爱略特是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不但以其有悖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其读者惊讶而且以其博学多才闻名于世。
爱略特并没有把其关注的焦点仅仅放在女性身上,而是向读者展示了维多利亚文化下的众生之态。
《米德尔马契》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叙事手法及细腻的人物心理分析成为爱略特小说的颠峰之作。
自从《米德尔马契》诞生之日起,批评家们就从哲学思想,宗教问题,女性主义,道德伦理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许多女权主义者们都为女主人公多萝西娅伸冤叫屈并且把她婚姻的悲剧归结为神权和父权社会的压制。
然而,多萝西娅并非一个被动的牺牲品,而是一个固执的虚荣的甚至有着很强控制欲的女性,她的自主决定权和驾驭局面的能力使她得以修正错误,争取实现自己的理想。
她个人理想是否能得到实现,完全取决于她自己的决定。
本文将从如下几点对多萝西娅进行分析。
一、多萝西娅对西莉亚的控制在多萝西娅朴实的外表掩盖下是一颗有着极强控制欲的心。
她是西莉亚惟一的姊姊,但她却总是试图把自己的思想信仰强加到西莉亚身上。
当西莉亚小心翼翼地提起母亲留下的珠宝时,多萝西娅用一种不容拒绝的语气告诉西莉亚“算了,亲爱的,你知道,我们是永远不会戴它们的。
”这句话显示了多萝西娅通过话语对妹妹的左右,试图把自己清教徒式的思想强加到妹妹身上。
然而她自己也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不可能对美丽的珠宝视而不见但她在自己的亲妹妹面前也要伪装也要处处表现出她的圣洁高尚。
当她情不自禁为漂亮的指环和手镯着迷时她还念念不忘“想为她的爱好色彩寻找理由,使这种快感与神秘的宗教情绪统一起来。
”多萝西娅试图在姐妹间建立自己的权威,她总是把西莉亚当作一个宠物来驯服如“小松鼠”、“小猫”等,甚至一贯“在妹妹的话里找岔子”。
米德尔马契
《米德尔马契》是艾略特较成熟的一部作品,也被许多批评家认为是她的代表作。
小说塑造了约一百五十个"圆型"或"扁平"人物,并将他们安排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再现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
由于作家的成功塑造,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组人物群像,既栩栩如生,又有小说人物的独特艺术魅力;读者仿佛能看见他们,听见他们说话,感受到他们的生活状态,但同时又能感觉到他们那来自艺术世界的特殊韵味。
作为一名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的小说创作才华不仅倍受她同时代同行的赞誉,也是各个时代的批评家热衷的话题.小说家狄更斯在给她的信中这样写道:"海蒂的性格刻画不同凡响,非常深刻而真实,让我不下五十次放下该书,闭上眼睛来想象她这个人……作为故事背景的乡村生活也被描写得有声有色,既可信,真实,兴味盎然,又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Chen Jia,1986: 265)狄更斯提到的海蒂是艾略特的另一部力作《亚当·贝德》中的人物.这位文学泰斗在盛赞艾略特成功的人物塑造的同时,还对她艺术地再现了现实生活给予了肯定.在这两点上,中外批评家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小说《米德尔马契》有一个副标题——当地生活研究,在米德尔马契这个充满了"喧嚣"与"骚动"的地方,当地人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上演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因此这部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物塑造的成功.在世界小说史上,刻画有血有肉的小说人物一直是摆在小说家面前的一大挑战.许多小说家,从理查德逊(Samuel Richardson)到伍尔芙(Virginia Woolf)都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艾略特在创作技巧方面可能不像乔伊斯(James Joyce)和伍尔芙那样特立独行,但我们在阅读《米德尔马契》时,能明显领略到成功的人物塑造给小说带来的熠熠光辉.对小说家的人物塑造策略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对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以及小说主旨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体验小说的艺术魅力.基于此,本文将从戏剧化策略,作者"插话"策略,描写策略和话语策略几个方面对乔治·艾略特在《米德尔马契》中的人物塑造策略进行探讨.情节介绍小说的题目米德尔马契是作者虚构的英国省城。
《米德尔马契》叙事技巧研究
《米德尔马契》叙事技巧研究
《米德尔马契》是芬林著名的悬疑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一个古老的大洋航行的耸人听闻的故事,这艘船的人马上被夺走了一部分,一位残留的海员受到残忍杀害,另外一个有着神秘结局的惊人故事。
本研究将重点深入研究芬林在构思,写作和把握这部成功的小说的叙事技巧。
首先,芬林把故事从海员萨米尔媞德(Samuel Riddel)的角度开始安排,他把叙述权权衡向海上航行者萨米尔维拉特(Samuel Verlato)转移,因为萨米尔维拉特深入了解了整个发生的事情。
这种叙述视角的变换有效地构成了一种故事说明技巧,有效地调动了读者的完整看法。
同时,在故事的叙事中,芬林运用了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讽刺话语和新闻采访的媒介,使叙述更加丰富。
芬林在这本小说中的叙事风格也值得一提。
他把叙述技巧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用捕捉和复杂的词句来描述事件,这种复杂性对于故事叙述和色彩描绘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建立浓厚的叙事氛围,并激发读者的想象。
同时,芬林在叙述中针对道德的考验也非常重要,他展示了人们在道德的考验中的支离破碎,也更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两面性。
《米德尔马契》的叙事技巧为芬林著名的悬疑小说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从故事的表达技巧到文学特点的把握,芬林完全地把握了这部小说的技巧。
同时,芬林也创造性地展示了悬疑小说叙述技巧的新进步。
因此,研究芬林叙事技巧在《米德尔马契》中的表现有助于深入理解小说的成功的原因,也能够启发当今小说作家对于叙事技巧的运用。
乔治艾略特对《米德尔马契》中伦理自我主义
乔治艾略特对《米德尔马契》中伦理自我主义在《米德尔马契》中,爱略特揭示虽然伦理自我主义者的行为违背道德原则,爱略特却在小说中倡导对其投去同情的一瞥,因为在同情的作用下会对为恶者进行宽容的道德评判,使他们的灵魂在爱的感召下得到救赎。
标签:爱略特;《米德尔马契》;道德;自我主义;同情爱略特在《米德尔马契》这部小说中探讨了自我主义、同情、互助与责任等道德问题,表现了道德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是乔治·爱略特的道德理念的又一重要内容。
《米德尔马契》中所描述的伦理自我主义者违背道德的行为虽然是罪恶的,但爱略特以心理现实主义的手法引领我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关注到他们的进退两难的处境,使我们对这些人也能产生同情共感。
一《米德尔马契》中的伦理自我主义的表现乔治·爱略特重视小说的道德作用,她在《米德尔马契》中尽现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伦理自我主义,以揭示伦理自我主义在道德冲突中的强大的负作用力。
在《米德尔马契》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曾被伦理自我主义的阴影所笼罩。
年轻的医生利德盖特有丰富的学识,先进的思想,要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他过激的自负行为使自己的成果陷于被传统和守旧所吞没的境地,以致最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出卖自己的良心,和唯利是图的银行家布尔斯特罗德同流合污,遭到群众的唾弃。
利德盖特事业的失败由于其一系列的错误选择,具有偶然性,然而促使其做出如此选择的动因却是他过于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孤高自负的性格,因而他的挫败是必然的。
小说另一主人公多萝西娅善良无私,自制自律,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奉献精神,她渴望可以像英雄一样自我牺牲,她自我牺牲的想法太过强烈以至于根本没有考虑到卡苏朋是否愿意接受她的帮助。
卡苏朋本已为他这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心力憔悴,多萝西娅却无视丈夫内心的感受,为卡苏朋迟迟不开始他的著作而对他一再地逼问斥责,多萝西娅过分的自我牺牲的热忱,这种不尽情理不合时宜的献身精神导致她的灾难性的婚姻。
米德尔马契上读后感1000字
《米德尔马契》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讲述了一个被极权主义统治的未来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个人失去了自由,思想受到严密的监控,政府通过对人民的洗脑和操控,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的控制。
这部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极权主义的恶果,对于我们理解现实世界中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这部小说让我们看到了极权主义对人的精神和思想的压迫。
在小说中,政府通过对人民的洗脑,使他们相信自己的生活是被安排好的,从而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种对思想的控制使得人们变得麻木,不再关心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的真实状况。
这种对人的精神和思想的压迫使我们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网络舆论的控制、言论自由的受限等。
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这部小说展示了极权主义对社会的严密控制。
在小说中,政府通过对人民的监视和操控,使整个社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这种严密的控制使得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无法放松,长期处于恐惧之中。
这种情况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恐怖主义、校园欺凌等。
这些问题都源于对他人的不信任和对社会的恐慌,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此外,这部小说还让我们看到了极权主义的虚伪和自相矛盾。
在小说中,政府一方面宣扬着平等、自由、博爱的理念,另一方面却对人民进行严密的监控和操控。
这种做法使得政府失去了公信力,人民对其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例如一些政治家、企业家等人物的言行不一,导致人们对他们的信任度降低。
这种现象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最后,这部小说还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在小说中,虽然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但他也有自己的软弱和妥协。
他在面对政府的严密监控和操控时,曾经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
《米德尔马契》中绅士的身份困境
《米德尔马契》中绅士的身份困境在英国文学史上,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讲述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巨大的社会变化对小镇居民生活和观念的影响。
本论文以《米德尔马契》为研究对象分析在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中产阶级跻身绅士行列的过程中面临的身份困境,剖析新兴中产阶级绅士和传统贵族绅士面对社会变革的不同态度的缘由,并探讨维多利亚时代绅士身份的新准则。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乔治·艾略特生平和《米德尔马契》以及《米德尔马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梳理了绅士的定义并追溯了英国绅士准则的发展过程,指出维多利亚时期绅士准则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对《米德尔马契》中的四位绅士形象进行阐释,依据其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将他们分成三类:保守型绅士詹姆斯·彻泰姆爵爷、开明型绅士威尔·拉迪斯拉夫、矛盾型绅士泰乌提斯·利德盖特医生和弗莱德·文西。
第四章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维多利亚时期绅士们的身份困境。
其一,崛起的中产阶级新“绅士”试图打破传统的“绅士即贵族”的界限,传统的贵族绅士难以接受新的绅士观念因而盲目采取排斥和抵制态度面对新事物和社会变革;其二,中产阶级绅士提倡以道德为核心的新绅士准则,这与传统根深蒂固的以世袭和血统为标准的贵族绅士观念相悖,面对新、旧两种绅士观念,部分中产阶级绅士们感到困惑而难以抉择。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总结了上述章节的内容,指出在维多利亚时代,绅士的范畴扩大到贵族之外的阶层,并且传统的绅士观念受到冲击,进而形成新的英国绅士准则;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的绅士准则成为社会变革时期人们所找寻的精神向导,也促进了英国绅士文化的发展。
荐书《米德尔马契》
荐书《⽶德尔马契》荐语★ BBC“最伟⼤的英国⼩说”榜⾸★《时代周刊》“史上最伟⼤的100部长篇⼩说”第8名作者简介乔治·爱略特(1819—1880)英国⼩说家、诗⼈。
本名玛丽·安·伊凡斯。
从⼩受良好教育,先从事翻译活动,后凭《教会⽣活场景》成名,代表作有《⽶德尔马契》《亚当·⽐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马南》等。
爱略特以对⼈物⼼理细致⼊微的描写著称。
书中⾦句1、“向往伟⼤的⽬标,企图达到它,可是仍以失败告终,这是最⼤的不幸。
”2、真正幸福的婚姻,必须是你的丈夫带有⼀些⽗亲的性质,可以指导你的⼀切,必要的时候,甚⾄可以教你希伯来⽂。
3、我们应该有思想,要不然我们就会退回野蛮时代了。
4、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的不幸,我过于重视精神⽅⾯,因为我终⽇跟精神世界打交道,⽣活在古⼈中间。
我的⼼有点像古代的幽灵,在⼈间游荡,竭⼒要设想⼀个它⽣活过的世界,尽管那个世界只剩了⼀堆废墟,早已⾯⽬全⾮。
5、她的整个⼼灵已陶醉在⼀种前景中,仿佛更丰满的⽣活向她敞开了⼤门,她即将作为⼀名新的信徒,⾛进这更⾼⼀级的天地,开始新的道路。
她的精⼒在她⾃⾝的⽆知造成的⿊暗和压⼒下,在庸俗猥琐的社会风⽓的限制下,本来⼀直找不到出路,但现在她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6、如今她可以致⼒于伟⼤⽽明确的责任,可以⽣活在她所崇敬的⼼灵旁边,不断靠它的光芒照亮⾃⼰了。
这希望中间也掺杂着⾃豪的喜悦⼼情——这位欢乐的少⼥感到惊奇,想不到她所崇拜的⼈正好选择了她。
多萝西娅的全部热情⼀直倾注在对理想⽣活的追求上,现在她那圣洁的少⼥时代的光华照到了第⼀个闯⼊这天地的⼈⾝上。
这⼀天发⽣的那些⼩事,激起了她对⽣活中现实状况的不满,这更加强了她那种盲⽬的信念,使她的倾向变成了决⼼。
7、⼈们应该按⾃⼰的意愿⾏事,只要不越出⼀定的范围。
8、我们这些俗物,不论是男⼈还是⼥⼈,在早餐和晚餐之间总要咽下不少失望的苦⽔,但我们还是忍住眼泪,带着有些发⽩的嘴唇,对别⼈的问询回答道:“哦,没什么!”骄傲帮助了我们,但在骄傲只是使我们隐藏⾃⼰的创伤,⽽不是去伤害别⼈的时候,这种骄傲还是不坏的。
米德尔马契的主要内容与写作背景是什么介绍
米德尔马契的主要内容与写作背景是什么介绍(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米德尔马契的主要内容与写作背景是什么介绍【导语】:米德尔马契是乔治·爱略特所著长篇小说,关于米德尔马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大家关注,来了解一下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吧。
米德尔马契读后感
米德尔马契读后感【中英文版】Diary of a Middlemarch Reader阅读《米德尔马契》是一次丰富而复杂的心灵之旅。
This journey through "Middlemarch" has been a rich and complex one for my soul.作为一部描绘英国乡村生活的史诗级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种生活。
It is not just a book that depicts the life in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but also an era, a history, and a way of life.作者乔治·艾略特的笔触细腻而深刻,她通过对人物的深入挖掘,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George Eliot"s writing is delicate and profound.Through her in-depth exploration of characters, she reveals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human nature.尤其是对于女性角色的刻画,让我深感共鸣。
Her portrayal of female characters resonated deeply with me.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Each character has their own story, and their fates intertwine to create a rich and vibrant world.阅读《米德尔马契》,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Reading "Middlemarch" allows me to feel the reality and beauty of life.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从《米德尔马契》看乔治·艾略特的婚姻观
从《米德尔马契》看乔治·艾略特的婚姻观摘要: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女作家,《米德尔马契》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讲述了多位女性的婚姻生活,刻画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风貌,也体现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
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的婚姻生活,从理想婚姻、世俗婚姻和婚姻的社会属性三个方面探讨乔治·艾略特的婚姻观。
关键词:《米德尔马契》;乔治·艾略特;婚姻观On George Eliot’s Views of Marriagefrom MiddlemarchAbstract:George Eliot is an outstanding female writer in 19th-century England. Middlemarch, as one of her masterpieces, through complex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structures, shows all kinds of marriage life. This novel fully portrays the social landscape in the Victorian era, and also reflects the author’s own view of marriage.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in characters’ marriage life, explores the author’s views of marriage form such three aspects as ideal marriage, secular marriage and social attribute of marriage.Key Words:Middlemarch; George Eliot; Views of Marriage引言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语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小说充满了真挚的道德与人性关怀,关注社会状况和政治趋势,把当时英国大的社会环境融入到小说中。
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探析
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探析摘要《米德尔马契》被大多数的评论家认为是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牵涉的人物众多,塑造了超过150个或“扁平”或“圆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穿梭在各种复杂错综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对完整社会结构的一种生动展现。
道德与宗教一直是贯穿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主线,小说《米德尔马契》也不例外。
本文试从作家个人及小说《米德尔马契》入手,对乔治·艾略特文学作品的道德性进行探析。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道德性解读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作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坛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乔治·艾略特为了能够进入男性主流话语权内,给自己起了一个男性的笔名,披上男性的外衣来给人们叙述故事,吸引了大批读者。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文斯,她的创作生涯晚于同时期的很多英国作家,直到37岁,艾略特才真正开始小说创作,但她却凭借为数不多作品的高质量和高感染力,顺利跻身于19世纪英国最伟大、最著名的文坛大师行列。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主要包括七部长篇小说和由三部中篇组成的《教会生活场景》。
正像《教会生活场景》这本书的名字一样,乔治·艾略特的很多小说都带有浓厚的宗教和道德因素,几乎渗透到其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身上。
因此,在作品多如牛毛的英国文学史长河中,乔治·艾略特被人称为是,“英国最诚恳和最具探索才能的伟大作家”。
此外,由于乔治·爱略特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伦理道德关注,她又被弗·雷·利维斯评论为对英国传统传承最有力的五大作家之一。
以艾略特最负盛名的小说《米德尔马契》为例,最能体现她的道德性观念。
《米德尔马契》这部小说的名字可谓是野心勃勃,米德尔马契是英国的一座虚拟小镇的名字,艾略特要写的就是整个米德尔马契小镇人民在19世纪30年代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治·艾略特小说《米德尔马契》情节及心理分析摘要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所创作的《米德尔马契》倍受读者青睐。
在这部小说中,艾略特巧妙地安排了作品的构成,尤其是在情节设计和心理描写方面:情节转折上不着痕迹,人物内心世界真实细腻,从而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米德尔马契》人物形象内心世界塑造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出生于1819年,是英国第一流的小说家,她创作的《米德尔马契》在情节转折、并置、线索等方面设计非常成功,在心理描写上为小说艺术创造了新高度,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真正的代表作。
艾略特采用多种技巧使小说情节设计严谨连贯,用艺术形式对心理深层意识进行理性阐述,充分展现了作家艺术构思的独具匠心和卓越超群的艺术才华。
一乔治·艾略特对《米德尔马契》的情节设计情节是小说的基本构架,是承载小说意义的载体。
《米德尔马契》所设计的情节布局如一直延伸、盛大壮丽的大山脉,展示了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此起彼伏,由此及彼,浑然一体,以此展示了人物性格、思想等生活事件的演化。
小说在情节编排上非常完美,作家用极其细腻的情节描写了理想主义少女多萝西娅结婚前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而夫妻蜜月归来后产生的距离和彼此怀疑直到花园里卡苏朋的暴毙,交叉着利德盖特和罗莎蒙德矛盾越来越突出、以及其他人物的悲欢离合则是整部小说的精华,各种人物、事件和关系使读者目不暇接。
作家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胸有成竹,使其所设计的每一位人物的出现和暂时谢幕顺理成章地自然发展,使小说中全部人物和事件通过或真或假的关系相联。
而对于人物的塑造发展,艾略特运用不同的视角,将个人和社会生活,将外部与内心紧密融合,组建成纵横交错、只有细心体会才能觉察的网状情节结构,把小说的每一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悬念叠加中紧扣读者的心弦,使小说更加耐人寻味。
1 关于小说网状情节的设计在《米德尔马契》中,乔治·艾略特将各种人物、事件和道德、宗教以及职业等内容联系到一起进行叙述,通过虚构的洛姆郡的米德尔马契镇为背景,完整周密地表现了英国19世纪中叶乡村的地方习俗及其生活气象。
小说情节通过布鲁克小姐和利德盖特医生两个人的爱情与理想进行叙述,再现了英国在18世纪中期政治改革前外省乡村的生活情形和理想主义的希望毁灭。
小说通过多彩的生活场景、富于变化的情节、众多的人物和主人公、多种线索和主要线索错综复杂的组成网状构架,多条关系的线索相互交错,使小说内容极为多彩,充分表现了作家艺术构思的整体性。
《米德尔马契》的情节线索表现了时代变化动荡的局势以及平凡人物的生活故事,将各种故事线索紧密结合,在故事发展中相互作用,组合成独特、完整的网结结构,使“每个人都处于一个庞大复杂的因果关系的中心”。
《米德尔马契》中所有人物在故事中都站在自己世界的绝对中心位置,因此看待别人时所选取的视角有很大差别,即彼此独立又彼此联系。
故事中的人们会经常在休息或空闲的时候闲聊,有时会一起周末聚会,有根据或无根据地讨论各种飞短流长、风言风语,甚至决定性地干涉到别人的生活。
就如故事中多萝西娅与卡苏朋的订婚成了这个教区的头条新闻,还有人亲自出面干涉。
本来布尔斯特罗德太太在不知丈夫丑闻时生活得很开心,但就是由于她那帮家庭主妇“朋友们”的好心“暗示”才知道不开心的一切。
在作者精心构思的这张网中,信息飞快而敏感地传递着,这种“丝线一般的压力”使每个人的命运无时无刻地受到影响。
而作家也在小说中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劝告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千万不可轻易做出解释,否则只会引起更多的误解”,但结果是倘若你不跟人解释,人们根据自己的猜测主观轻率的判断会致你于死地。
就如同故事中的利德盖特在选举新建热病医院的牧师时进退两难,不得不在众人的嘲笑下把票投给了大股东推荐的泰克先生。
为了勒索钱财,拉弗尔斯再次来到米镇,却不幸病倒,利德盖特给他看病后,说遵照医嘱正确用药就能够治好,但拉弗尔斯却不知所以地死了,这让全镇人说长道短,而布尔斯特罗德早年霸占财产的丑闻曝光,利德盖特竟然成了百口莫辩的帮凶,所有人都对他进行斥责,连妻子都不相信他的清白,只有勇敢的多萝西娅为他清洗冤名,镇上这种妄下定论的习惯,使利德盖特不得不远走高飞。
作家以此说明了各种关系网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主要人物的命运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网状结构,使每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都产生了影响。
《米德尔马契》每个部分之间都暗伏了千头万绪的联系,小说社会背景对所有人的约束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它们之间既互相牵涉,又互相制约,每个人在网上的行动都会理所当然地影响到他人,人际关系网络的没有边际的流动性、扩延性和开放性使每个人都无法完全按照自由的意志行事。
在小说的最后,作家严肃地警告我们:“每一个界限既是结尾,又是开端……一段生活绝非整齐匀称的网状标本……”。
其实,作家旨在给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画下个停顿分号符,使各种千头万绪的关系、各种意犹未尽的发展、所有人物及其事件在不相同中构建了网状情节结构。
换句话说,作家为追求网状情节的艺术效果设计了无限复杂和多样的人类关系,并通过整体的情节构思来通盘筹划,使全景式的描写“悄然集中于一点”,从而完美建筑了“网状的”情节结构,有条不紊地铺叙了交叉发展的故事情节,使文章的主题一清二楚。
也就是说,社会中的所有都在互相影响,不能完全独立,正如作家自己所言:“多线索的网状情节并不是各个独立的……是各个不同部分具有相互吸引特性形成网状的结构”。
2 情节转折小说情节的完整性与连贯性是判断其价值的基本要素,《米德尔马契》中讲述的故事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平凡事件,为了使构思的故事更具生活的合理性,乔治·艾略特塑造的人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她巧妙地安排了故事情节,故事的起承转合遵循现实的逻辑规律发展,非常完美地完成情节转折的过渡,恰到好处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尤其是作家自然巧妙地衔接故事的每个环节,在故事渐渐展开中塑造出鲜明人物形象,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进入故事的情境里,揭示出“社会挫败人”的主题。
《米德尔马契》故事情节的发展连接紧密,依照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进行自然叙事,循序渐进、松紧有度,并且主人公情感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体验相符,富有舒缓流畅的艺术节奏,使小说充满了强大的感染力。
如在小说中主人公多萝西娅下嫁给拉迪斯拉夫的转折让读者不能一下子判断出她是否幸福或不幸,读者在感到意外之后,经过思考才体味到小说精心设计的合理性,强化了小说的表达效果,使小说展示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
故事一开始多萝西娅、布鲁克和卡苏朋等的故事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而在故事发展中利德盖特、罗莎蒙德等人的故事更让读者发生了兴趣,比如利德盖特与罗莎蒙德相爱的趣味,弗雷德对老费瑟斯通财产的朝思暮想,利德盖特打理新医院的困难重重,多种人物的所发生的事情穿插在一起共同前进,而多萝西娅的活动经常穿插在故事中,使小说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小说情节按照合乎逻辑的顺序平稳地向前推进,使主人公多萝西娅和利德盖特以及次要人物间具有很大范围的联系,其情节转折的最完美之处是主要人物和读者一起产生了共同的期望,并巧妙地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效果以及叙述的连贯性,对于揭示作品的主题起着关键作用。
情节转折的载体是利用人物在特定场合的集体出场,如故事中作家布置的各种晚会、集会、葬礼、拍卖会,从而实现从一个人物到另一个人物的过渡,从一组交谈画面切换到另一组交谈画面,通过人物焦点的转移来实现整个故事的连续性。
在这部小说中,艾略特充分运用铺垫的手法安排情节,将叙述者镜头从一个角落移动到另一个角落,叙述了几位太太、夫人们唠唠叨叨的没有中心的随意说词和男士们小声嘀咕的生意客套或放荡的生活话题,各种社会场合为人物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环境,从侧面将气氛烘托出来。
当焦点转移到利德盖特身上时,叙述者又极其自然地将情节转折到罗莎蒙德和文西家,然后又极其自然地将叙述话题从多萝西娅转到罗莎蒙德,……情节转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表达艾略特的写作意图,使一个人物连接另一个人物,从而引发出一个故事紧接另一个故事,层层衬托为主要情节的展开提供了条件,形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潺潺流动的画面。
二乔治·艾略特对《米德尔马契》的心理描写艾略特力求忠实地再现外部现实,善于刻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她认为人的本性丰富多彩,通过对人物心理世界的真实细腻描写,充分展示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情感,通过小说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作家利用全新的手法深入发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前进的视觉书写人物形象性格的变化,于各种人物的关系交叉中,把握多萝西娅心灵发展的脉络,展示深藏在人物心灵深处的感情风暴。
如在故事中,主人公多萝西娅把“心灵的饥渴”和追求知识的理想寄托在对老学究卡苏朋的婚姻无拘无束的尽情想象中,她始终坚信“卡苏朋会教给她一切”,主人公带着天真浪漫的幻想和热情嫁给了卡苏朋,然而现实面对她的是失望和空虚,艾略特对多萝西娅内心活动的精彩刻画是对她充满浪漫情调的自我中心的讽刺,并引用了堂·吉诃德与桑丘的对话,暗示主人公会如堂·吉诃德一样遇到阻碍和遭到拒绝,最后幻想破灭。
当主人公意识到从前对婚姻的想法只是天真少女的美好愿望时:“在惨淡的灯光下,多萝西娅看到自己和丈夫孤独寂寞的身影——俩人各走各的路。
”艾略特对人物心理的认识比较复杂,着重表现人物心理的多变性,真实地展示出人物活动的直接动机,并以她独特的艺术敏感,精彩地再现了人物变化无穷的心理状态。
如故事中当詹姆士爵士听说多萝西娅订婚后,他的心理变化产生很多戏剧性“转折”。
当卡德瓦拉德太太跑到爵士府说有一个惊人的消息要告诉他,詹姆士爵士“隐隐感到一种不祥的预兆”。
卡德瓦拉德太太故意卖关子,谈到布鲁克先生荒谬的政治论调,这使得“詹姆士爵士松了口气”。
接下来没想到她突然声色严厉地指责布鲁克小姐,这让詹姆士爵士很不安。
当卡德瓦拉德太太告诉他布鲁克小姐已经订婚的信息时,詹姆士爵士勉强装出笑容,当他得知是嫁给年老的卡苏朋牧师时,向卡德瓦拉德太太爆发出内心难以忍受的愤怒:“这太可怕了!……他的一只脚已跨进了坟墓”,作家如抽丝剥茧般描写了詹姆士爵士得知心上人和年老区牧师订婚后内心世界千变万化的剧烈活动,为小说的阅读增加了无限的乐趣,产生了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艾略特生动细腻地描写人物心理的深层活动,描述的虽说是普通人的平凡事,却真实表现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能够在读者的内心深处引起共鸣。
如《米德尔马契》中描写的布尔斯特罗德,对权力有着吸血鬼一般的嗜好:“尽可能扩大自己的权力”,他利用手中的钱财兴办各种事业,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自己,尽管对自己的过去感到罪孽深重,却坚持上帝虔诚奴仆的形象,在其慈善形象背后却是生活在罪孽与孤独、矛盾中的阴暗灵魂:“梦中那些可怕的印象仍留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一条条粘滑的污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