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游憩空间开发要点【湿地公园景观打造、湿地旅游项目案例分析】
湿地公园案例研究分析——经典
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 设工程
规划在奥运湖西北侧建设生态自然净化系统,也就是人工湿地,面积约10公顷。 规划在清河污水厂内建设8万t/d的再生水处理厂,采用膜处理工艺,其出水水质基 本可达到Ⅳ类水体标准(总氮指标达不到Ⅳ类水体标准),大部分常规指标接近Ⅲ 类水体标准要求。该部分再生水通过市政再生水管道向南通过清河后沿白庙村路入 奥运公园生态自然净化系统净化,补入奥运湖。
三场九园、步道网络编织交通体系
设计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既确保了场 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了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很好的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的分流问题。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 在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空间的同时,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等候、疏散的场地。
设计特色:
一条蓝带串起的四种文明,并对与6大问题做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 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4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蓝带:三带一区建构湿地基底
设计以“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4个部分组 成。其中滨江芦荻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主要指与黄浦江直接相邻的外水滩地,而内河净化湿地带主要是指场地中部的人 工湿地系统。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它们息息相关,一同营造着 具有地域特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后滩湿地生态系统。
图1
人工湿地工艺流程
图2
人工湿地剖面图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 工程”即将动工。这个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 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 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北区以自然生 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奥林匹 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和绿色 生态带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一个污水处理 系统,使清河再生水厂提供的中水经过湿地 的处理,达到森林公园用水的标准。
湿地公园优秀设计案例
湿地公园优秀设计案例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保护、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
优秀的湿地公园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其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湿地公园优秀设计案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该案例位于某市郊区,占地面积约为100公顷,设计围绕着当地的湿地资源展开,充分利用湿地生态环境,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设计方案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充分保护湿地生态。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尊重并保护了湿地原有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植被配置,最大限度地还原和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为湿地中的各类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次,注重科普教育功能。
设计中设置了生态科普展示区、湿地生态保护区、环境教育中心等功能区域,通过展示馆、信息栏、标识牌等形式,向游客介绍湿地生态环境、湿地保护知识等相关内容,提升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再次,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设施。
公园内设置了湿地步道、观景平台、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区等休闲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
同时,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主题展览等,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最后,合理的管理运营模式。
公园采取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流程,保障了公园的良好运营。
同时,注重与当地社区的合作,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
综上所述,这个湿地公园设计案例充分体现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理念,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展示了湿地公园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此案例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推动湿地公园建设朝着更加生态、美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湿地公园文旅综合体打造案例
湿地公园文旅综合体打造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为核心景观要素,结合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公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湿地公园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湿地公园的吸引力和综合利用效益,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探索将湿地公园打造成文旅综合体。
本案例分析将以某个具体的湿地公园文旅综合体项目为例,探讨其背景、过程和结果,并总结出相关经验和启示。
2. 案例过程2.1 背景介绍本案例所涉及的湿地公园位于某省会城市郊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湿地资源,但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有效开发利用手段,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为了提升该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其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文旅综合体。
2.2 规划与设计阶段在规划与设计阶段,政府组织了专业的团队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首先,团队对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文化遗产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同时,还考虑了周边交通、酒店、商业配套等因素。
最终,团队制定了一个全面而可行的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 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建设湿地公园生态中心,并推行科学管理措施。
- 旅游设施建设:修建游客中心、观景台、步道等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服务。
- 文化展示与体验:利用湿地公园所在地区的文化资源,打造传统手工艺展示区、民俗表演区等。
-娱乐休闲项目:引入水上运动项目、露天剧场等娱乐休闲设施。
2.3 建设与运营阶段根据规划方案,政府进行了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
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专业公司合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政府还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并邀请知名旅游企业参与投资和运营。
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后,政府与专业运营团队合作,开展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
运营团队负责景区门票销售、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工作,并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主题推广活动。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明西岛沙湿地公园班级:姓名: 学号:老师:上 海 崇湿地公园案例分析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体现了“在保护中利用, 在利用中保护”的生态思想,其中植物景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对湿地植物的选择也尤其重要。
上海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是一个以自然保护为主的主体性公园,其保留了大部份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的构建模式, 在保留层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不足,希翼通过对其优劣势的分析,对今后的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有更多的借鉴。
1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本质是在城市或者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者已退化的湿地, 通过人工总平面图恢复或者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 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份, 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湿地公园兼具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 体现“在保护中利用, 在利用中保护”的一个综合体系,是湿地与公园的复合体。
国内湿地公园的研究刚开始, 主要集中在湿地公园概念功能研究、生态湿地栖息地的修复、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人工湿地的水处理、景观价值的评价等,这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 如杭州西溪湿地,镜湖国家湿地公园、香港湿地公园、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等。
2湿地公园的建设有两个主要的目的:其一是通过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改善湿地生物的生长条件, 为其创造适宜的生存、繁衍空间, 从而保护和恢复已遭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结构;其二是在湿地不受破坏的前提下, 为参观者提供游憩和近距离观察湿地野生生物的场所, 体现湿地文化。
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如何开辟并保护城市湿地的生态景观, 充分发挥湿地潜能, 体现湿地景观特色是整个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
在对湿地进行开辟设计时, 应根据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 在整个规划设计中以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为根本, 以保护性设计、恢复性设计等先进的规划设计理论为指导, 合理利用和保护湿地的自然资源, 以蜿蜒有致、动态连接的水系及生态廊道构成完整的生态景观体系, 以至少化的人为干扰充分发挥湿地的自然潜能,展示湿地自然的景观能动性。
湿地公园案例
湿地公园案例湿地公园是一个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公园,其设计建设需要考虑湿地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游客体验、文化传承等综合因素。
以下是一个湿地公园案例的简要介绍。
该湿地公园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较大,周边环境自然环境较好,有一片较为欠发展的湿地。
设计团队在规划时将湿地生态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并结合湿地生态特点和本地区的文化背景,打造了一个具有独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湿地公园。
首先,湿地公园的设计以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为主线。
在湿地公园内设置了众多湿地植被,如芦苇、蒲草等,以及植物园和水生动物展示区,以展示湿地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公园内设置了生态保护区,禁止游客入内,确保湿地内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生态环境得以保护。
其次,湿地公园注重科普教育。
公园内设置了湿地生态展示馆和科普教育中心,向游客介绍湿地生态的重要性和价值,让游客了解湿地的生态系统、植物和动物,以及湿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公园还定期举办生态讲座和研讨会,吸引学校和社区组织参与,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科学素养。
此外,湿地公园还将游客体验融入设计中。
公园内设置了多条生态步道和观景台,游客可以沿着步道欣赏自然景观,观察湿地植物和水生动物,领略湿地的美景。
公园还设有湿地体验区,提供钓鱼、划船等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湿地的魅力。
此外,公园还设置了休闲娱乐设施,如户外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最后,湿地公园注重文化传承。
在公园内设置了文化展示区,展示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
公园还举办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会、民俗表演等,让游客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
公园还合作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和展示,提供给游客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总的来说,湿地公园案例是一个兼顾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游客体验和文化传承的综合规划。
通过保护湿地生态,向公众传递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同时展示本地的文化遗产,湿地公园在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一、湿地景观的特点1. 生态环境功能显著。
湿地景观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稀有濒危物种等,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功能。
2. 观赏价值丰富。
湿地景观以其独特的地形、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成为园林设计中的观赏亮点,能够吸引人们观赏和游憩。
3. 资源利用效益高。
湿地景观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的生产力,对于资源利用效益具有显著的优势。
1. 城市公园湿地景观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
湿地景观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效益,还能够丰富公园的景观特色,增强公园的观赏性和游憩价值。
在公园中设置人工湿地景观,利用湿地植被和水生动物,打造出一个具有自然生态特色的水景区,让市民能够在其中享受自然的美好。
湿地景观还可以用于雨水的收集和处理,起到净化环境、保护水资源的作用。
在现代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设置人工湿地或水系景观,不仅能够提升居住区的生活品质,还能够改善居住环境,增加自然元素的渗透,提高居住区的生态效益。
在现代居住区中,湿地景观不仅可以用于雨水收集和处理,还能够打造出多样化的自然景致,吸引居民休闲游憩,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居住乐趣。
3. 商业综合体湿地景观设计三、湿地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运用湿地景观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尽可能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空间规划和景观结构问题。
在湿地景观的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景观空间,合理布局景观元素,使其与园林环境的整体结构相协调,创造出更加和谐的园林景观。
3. 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问题。
在湿地景观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问题,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并对湿地水体进行定期保养和管理,以保证湿地景观的健康生长和永续发展。
贵州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部,澄澈的湖水和西侧的自然山体相连。
公园控制范围为1200亩,建设面积474亩,其中人工湖占319亩。
项目将河道生态改造、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整合与城市滨水用地价值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 了河道景观做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恢复生态的同时,尊重场地、传承文脉;
4、美化环境的同时,增加市民的游憩空间,使生态恢复、观光休闲并举; 4、提升城市滨水用地的价值,改善城市用地环境;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四十六分。
现状图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四十六分。
平面图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四十六分。
贵州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优点总结: 1、增加水域面积,增强河道的蓄水功能,根据水流方向布置岛屿,增加植物、水、土壤的接 触面积,提升生态弄能;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四十六分。
重新规划水域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四十六分。
将 农 田 改 为 水 体 净 化 池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四十六分。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四十六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四十六分。
现状:场地内多为农田、工业废弃地、部分农村自建房屋和田埂路。水城河从场地内穿过, 河道收到城市发展的影响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成为市区的泄污通道。
需要解决的问题: 1、恢复河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完善城市生态基础建设; 2、场地南北高,中间低,北面临近城市道路,处理好农田、河流、城郊废弃地、城市建成区 的关系;
2、利用高差,将农田改造为具有净水功能的梯田。不但增加了有赏线路,而且对水体具有一定的净化功 能;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精选)(二)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精选)(二)引言概述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的全面规划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以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和教育需求。
本文将就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的五个主要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湖泊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动物景观设计、游园路径设计和设施配套设计。
正文一、湖泊景观设计1. 设计多个大小不同的湖泊,形成错综有致的水系网络。
2. 增加湖泊边缘的湿地植被,提供栖息地给水生植物和鸟类。
3. 布置景观岛屿和人工小半岛,增加景观层次和观赏性。
4. 设计湖上的小型游船码头,提供市民游玩的机会。
5. 在湖泊周围设置游步道,方便市民观赏湖景和生态环境。
二、植物景观设计1. 采用湿地适应性植物种植,如芦苇、香蒲等,形成湿地特有的植被景观。
2. 设置花坛和草坪,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和视觉效果。
3. 设计观景台和休憩亭,提供市民休息和观赏植物的场所。
4. 布置花廊和藤蔓植物,美化路径和景观空间。
5. 在指定区域种植果树和草药植物,增加公园的实用性。
三、动物景观设计1. 设计鸟类观察点和观鸟塔,方便市民观赏丰富的湿地鸟类。
2. 布置小型动物园区,展示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常见野生动物。
3. 设计人工栖息地吸引蝴蝶、蜜蜂等昆虫类动物。
4. 布置水生动物孵化区,呈现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
5. 增设野生动物保护区,提供安全的栖息地给湿地野生动物。
四、游园路径设计1. 设计主干路径和分支路径,将湿地公园的各个景点连接起来。
2. 使用自然材料,如木质板材和沙石铺地,增加自然的观感。
3. 布置景观桥梁和栈道,增添游园的趣味性和景观性。
4. 设置凉亭和休息区,方便市民休息和观赏。
5. 安排信息牌和导览图,提供游客导引和信息介绍。
五、设施配套设计1. 设计入口广场和停车场,方便市民进入和停车。
2. 布置公共卫生间和便利设施,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3. 设计露天剧场和活动广场,用于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活动。
4. 安排儿童游乐区和运动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需求。
湿地公园优秀设计案例
湿地公园优秀设计案例湿地公园是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独特景观,其设计案例也有许多优秀的范例。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某个湿地公园的优秀设计案例。
该优秀的湿地公园位于一个城市的郊区,占地面积较大,设计面积约为100亩。
设计旨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设计师充分利用了湿地的自然特点,将公园规划为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域。
首先是生态区,这个区域通过保护湿地植被和水源,还原了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
公园采用了相对自然的布局和设计,如湿地景观观赏、湿地生态小道和野生动物观察区等。
这些设计不仅提供了人们观赏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机会,还能增加公园的生态功能。
其次是休闲区,这个区域主要提供人们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设计师在公园中设置了宽敞的草坪、休闲长椅和供人们玩耍的水域等。
在休闲区中还设有咖啡厅、餐厅以及供人们野餐的区域,方便人们在公园中享受休闲时光。
另外,公园还设置了运动区,供人们进行体育锻炼。
这个区域内设有跑步道、健身器材等,人们可以在湿地公园中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除了常规的运动设施,公园还设有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所,为人们提供广泛的运动选择。
此外,公园还设置了教育区,这个区域内有儿童乐园、湿地科普馆等。
儿童乐园设有多个儿童游乐设施,供孩子们玩耍和学习。
湿地科普馆则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湿地生态知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
在湿地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还注重公园的绿化和景观美化。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和乔木,形成了美丽的景观。
设计师还利用水资源设置了喷泉和水景等,为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的来说,这个湿地公园的设计案例充分结合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实现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运动锻炼和教育宣传等多种功能。
公园的设计不仅提供了一个美丽的休闲场所,还能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湿地公园改造优化案例
湿地公园改造优化案例咱今儿个就来说说那个超酷的湿地公园改造案例。
这个湿地公园啊,以前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有点小可怜。
一、发现问题。
1. 生态失衡。
首先呢,原来这公园里的水生植物种类越来越少。
你想啊,就像一个班级里的同学,本来热热闹闹的,结果好多同学转学了,只剩下几个,那多冷清。
比如说那些睡莲,以前大片大片的,后来因为水质有点污染,都变得病恹恹的,面积越来越小。
鱼类的数量也不对劲儿。
有些外来的鱼类不知道咋的就混进来了,把本地小鱼的食物都抢光了,本地鱼的日子可不好过,就像家里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把好吃的都吃光了。
2. 设施破旧。
公园里的步道那叫一个破,坑坑洼洼的。
就像走在月球表面一样,一不小心就会崴脚。
还有那些供游客休息的长椅,好多都缺胳膊少腿的,看着就闹心。
标识牌也不清楚,游客进去就像进了迷宫一样,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那些好玩的景点在哪。
就好比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但是路标全是乱的,肯定会晕头转向。
3. 游客体验差。
因为生态环境不好,风景也就大打折扣。
水不清了,植物也不茂盛了,来游玩的人自然就少了。
而且公园里也没什么互动性的项目,就只能走走看看,特别无聊。
就像去参加一个派对,结果既没有音乐又没有好玩的游戏,谁还想待啊。
二、改造措施。
1. 生态修复。
针对水质污染和水生植物减少的问题,那些聪明的改造者们先对水质进行了治理。
他们就像一群超级英雄,采用了生物净化的方法。
放了一些专门吃污染物的微生物进去,就像派了一群小清洁工。
同时呢,还重新引入了多种本地的水生植物,像菖蒲、芦苇这些,给它们打造了一个舒适的家,让它们能茁壮成长。
对于鱼类的问题,他们可是费了一番心思。
把那些外来的坏家伙们清理出去一部分,然后重新调整了鱼类的种群结构。
让本地的小鱼们有足够的食物,就像给每个孩子都分好了糖果一样公平。
2. 设施更新。
步道全部重新铺了,现在走在上面就像走在红毯上一样平坦舒服。
长椅也都换成了新的,而且还很有设计感,坐在上面休息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在度假胜地一样惬意。
城市湿地公园的游憩意义及开发要求
城市湿地公园的游憩意义及开发要求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大地风景旅游研究院院长方起东城市湿地公园是对城市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与综合利用的极好形式,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以下从游憩的角度谈谈城市湿地公园的意义及开发要求。
一、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便捷性、游赏性、康健性、教育性四大基本特征,是城市市民高品位的游憩场所,直接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城市湿地公园因处于城市中或城市边缘,市民可快捷进入。
这种便捷性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把市民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直接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城市湿地公园的第一意义。
城市湿地公园的游赏性主要表现为生态性的游览与观赏的特点,湿地公园的河、湖、沼泽等水景观,各种陆生及水生植物,鱼、蛙、鸟、昆虫等动物的生物多样性的观赏使湿地公园成为游憩者的乐园。
尤其是观鸟,鸟的栖息、觅食、飞翔更令人欣喜振奋。
观鸟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的康健性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由于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以及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养生已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重要需求。
湿地公园可以成为人们追求自然、放松、宁静的生活空间,可以成为养生的重要场所。
湿地公园的康健性主要表现为自然的生命的环境、负离子的含量、植物芬多精、舒适小气候等方面。
绿色的森林植被、流动的小溪、荡漾的湖泊、鸟语花香、蛙叫虫鸣、变幻奇特的云雾等,可使人获得生态的构图美、色彩美、音响美、动感美等全方位的美的享受,十分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空气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湿地负氧离子含量其浓度比城市街区高得多,对健康十分有利。
一般认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在700个/cm3以上可以满足人体生理需求,1000个/cm3以上对健康有益,10000个/cm3以上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湿地的负离子浓度一般均在1000个/cm3以上,在密集的植被、溪流、跌水、瀑布处,负氧离子浓度可达到每立方厘米数万个。
湿地公园案例
湿地公园案例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湿地面临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建设了湿地公园,将湿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同时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
以南京的双龙湖湿地公园为例,其总面积达到58.5公顷,由湿地保护区、湿地景观区、休闲娱乐区等组成。
公园内有着丰富的植被,数百种鸟类和水生动物栖息其中,成为了城市里的一片天然氧吧。
同时,公园内还设有各种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供游客们进行休闲活动。
在建设湿地公园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保留湿地原有的自然状态。
同时,也要考虑公园整体的设计和规划,使其符合城市景观和市民的休闲需求。
湿地公园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未来,湿地公园建设将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出更多的贡献。
- 1 -。
城市湿地公园栖息地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栖息地设计湿地公园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注重营造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休闲娱乐空间。
以下是一个城市湿地公园栖息地设计的详细方案。
1.地理位置选择选择城市周边地势较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作为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如河口、湖泊周围等。
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性,方便市民前往。
2.湿地类型选择根据当地地理特点和水资源情况,选择适合的湿地类型,如湖泊、河流、沼泽等,并在规划时考虑生态补偿,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3.植被规划湿地公园植被的选择应注重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和环境特点,尽量选择能适应湿润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莲花等。
同时考虑到季节变化对植被的影响,选择一些四季常绿的树木作为湿地公园的主要植被。
4.栖息地保护在公园规划设计中,设置自然保护区、动物栖息地和鸟类观察区,为湿地生物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
同时,设立生态通道,使湿地公园和周边自然景观相连,便于动物迁徙。
5.水体保护与利用湿地公园的水体是其核心元素,要加强对水体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污染和过度开发。
同时,可以设置部分水域供游客娱乐和水上运动使用,但要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生态系统。
6.休闲设施规划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公园还应提供给市民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可以设置散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供人们观赏风景、休息和放松身心。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教育展示设施,向游客普及湿地保护的意义和知识。
7.道路和交通规划湿地公园的道路和交通设计应符合人们的出行需求,同时要避开敏感生物栖息地,减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干扰。
选择适当的停车场位置,方便游客停车。
8.管理与维护湿地公园的管理与维护非常重要,要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巡查和监测,确保湿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鼓励市民参与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并加强对相关法律的宣传与执行。
综上所述,城市湿地公园栖息地设计应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休闲娱乐空间。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使湿地公园成为城市绿肺和生态教育基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与自然亲近的场所。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1)
伦敦湿地公园
设计手法
水域和陆地之间均采用自然 的斜坡交接。陆地上建立了 一个复杂的沟渠网将水引入, 沟渠之间是平缓的丘陵和耕 地,精致的地形设计使得水 位稍微提高一点,就能产生 一大片浅浅的湿泥地。
设计手法
因为各种生物的饲养和繁殖对环境的要求不同, 伦敦湿地公园设计的关键点,就在于让每一个区域都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为水文学上的“孤立湿地”⑤。 这个难点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的:通过在原有5 m的混凝土坝上加筑一道泥堤以提 高最高水位的办法,水库原有的水得到了保留。通过 保留和扩展堤坝,以及在一些区域使用泥墙,让每个 栖息地区域达到了完全的水域隔绝,成为水文学上的 孤立湿地;再加上从北到南的几个水域之间都设有操 作杆、使得各个栖息地都具有精确地控制水位能力, 能不受季节限制地达到必须的水位变化。
访客中心具体设计
①屋顶的建造形式,加上细微的旋转角度,从而减少太阳辐射,使得这座 建筑的热传导总值非常低; ②通过采用高效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量交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 免了排风孔、冷却塔和其他设备的使用; ③大量采用木制百装置,制造遮阴效果,并起到噪音和视觉屏障,以尽量 减低对湿地生物的影响; ④贯穿整个展廊的环形坡道既方便了残疾人的使用,也减少了对机械搬运 的需要; ⑤洗手间采用6 L的低容量水厕,减少了水的使用。消
散布在公园中的人流在这些点上聚集起来游客的观测活动都在建筑物内部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这些湿地生物的打伦敦湿地公园设计深入分析了在这个特殊而复杂场所解决人与自然基本矛盾的方法对水体和人流都作出了妥善而精巧的处理从而成功地将原先废弃的水库恢复成了城市中心的美丽公园成功地让自然和人类活动在此达到了和谐的平衡在提供给野生生物一个舒适庇护所的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了解和欣赏湿地的机会
湿地公园案例
湿地公园案例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为主题,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展示湿地文化、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公园。
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以某湿地公园为例,介绍其建设与管理情况。
该湿地公园位于某市郊区,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其中湿地面积占到了70%以上。
公园内有多个湿地景观区,包括湿地植被区、湿地动物区、湿地水域区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
同时,公园内还建有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方便游客观赏湿地景观、休闲游玩。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了生态保护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通过合理规划,保留了大片湿地原始植被,还引入了部分湿地植物,增加了湿地生物多样性。
同时,在湿地公园的管理中,采取了定期清理、监测水质、加强巡逻等措施,保障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湿地公园不仅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场所,也是湿地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
公园内设有湿地科普展览馆,展示了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动植物、湿地保护知识等内容,吸引了大量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此外,公园还定期举办湿地科普讲座、生态保护志愿者活动等,提升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在湿地公园的管理中,也注重了与当地社区的合作。
公园管理方与周边村镇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参与湿地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等工作。
通过开展湿地公园周边的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等项目,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了他们对湿地保护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该湿地公园在建设与管理中注重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社区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希望这样的湿地公园案例能够为其他地区的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湿地公园旅游规划
湿地公园旅游规划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城市湿地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初探姜健 12S034062摘要: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国际上通常把它与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公园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蓄洪防早、调节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物种库等。
在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城市湿地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湿地不仅具有维持区域水文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提供野生物种的栖息地及娱乐、教育和美学欣赏场所。
这些功能在城市这个鲜有自然栖息地的地方显得特别重要。
通过保护和建设,城市湿地可以产生类似于的大自然的环境。
城市湿地景观往往会成为城市中最让人流连忘返地方,让人有一种复得返自然的诗意和情趣。
关键字:湿地;城市湿地;景观;生态1绪论研究背景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它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它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蓄洪防早、调节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湿地公园因其公园的特殊属性,使其比一般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功能定位上更加强调休闲游憩等功能。
科学合理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能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湿地公园游憩观光,接受科普教育,提升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湿地保护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的探索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湿地公园(图1)游憩空间设计是寻求湿地保护、开发、利用的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动态的平衡点的过程,需从景观设计、环境科学、生态学多方面探索和研究,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湿地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保存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地球上独特而难得的优美景观,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典型案例分析
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典型案例分析∙作者:陈江妹陈仉英肖胜和刘伟斌来源: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浏览:2123∙摘要:梳理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及景观美学、休闲娱乐、康体健身、自然教育、民俗体验价值的内容。
以伦敦湿地中心、香港城市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案例,分析城市湿地公园在基础构成要素不同的背景下确立自身的规划设计和理念、开发模式、游憩产品策划。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模式;规划设计游憩价值是指由游憩资源提供的,集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1]。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构成要素是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资源基础。
以此开发利用的游憩价值包括景观美学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康体健身价值、生态教育价值[2]。
纵观国外的研究进程可以看出,在理论方面,对游憩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估方法,如首先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TCM)被广泛应用于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中[3]。
在此,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开发提供借鉴。
1 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分析1. 1 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构成要素是城市湿地公园藉以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的资源基础,也是确保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具体地说,城市湿地公园游憩功能地发挥受到景观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的影响(见附表)。
1. 2 游憩价值的内容城市湿地公园游憩价值构成要素是湿地游憩价值的资源基础。
以此可开发利用的游憩价值包括景观美学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康体健身价值、自然教育价值、民俗体验价值。
1. 2. 1 景观美学价值湿地景观的美学价值是基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及生境的多样性。
既有大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协调美,也有小到一草一木、一鱼一鸟的形态美、色彩美,以及各种水声、风声、鸟声、虫声等声音美,都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让人感觉舒适怡然、赏心悦目。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湿地公园是一种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公园类型,它依托于湿地这一自然生态系统,以建设、开放、管理为手段,兼顾人类文化社会需求和生态保护的综合性园林公园。
下面将对国内某个湿地公园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其特点和成功因素。
建设背景该湿地公园位于一个发达城市的市区边缘,前身为一个已经退化多年的湿地。
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原有的湿地面积和生态环境遭受了较大的破坏。
政府引入生态修复理念,成立了湿地公园建设计划,旨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市民的生态素质和娱乐需求。
构建策略该湿地公园的建设经过了长达3年的时间,分为综合规划、生态修复、建筑设计、景观营造和开放运营五个阶段。
其中,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在综合规划阶段,政府就制定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娱乐休闲等三大板块的发展策略,以满足不同的市民需求。
核心特点该湿地公园的核心特点是以湿地生态系统为基础搭建的多功能公园。
在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方面,公园特别注重湿地原有生态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同时选择了一些地方性植物和动物,增加了公园生态的多样性。
在开放运营方面,公园既有广阔的开放空间,供人们日常散步、健身和嬉戏,也有餐饮、娱乐项目和科普教育活动,让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增进生态知识和环境意识。
成功因素该湿地公园的成功建设离不开以下的一些因素:•完善的规划设计。
政府在开展该项目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规划设计,使整个湿地公园建设得以系统、有序地推进,并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重视生态保护。
公园在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过程中,注重保护和恢复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增添多样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为市民提供生态价值和环境教育。
•丰富的娱乐和文化服务。
公园在满足市民观赏自然、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需求方面做得非常好,通过丰富的娱乐和文化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居民前来。
该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开放运营成功,归功于完整的规划设计和有限的生态保护思想,同时也得益于政府的投入和市民的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构造
一、湿地旅游概述
根据湿地开发的目的,湿地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目前主要分为保护型湿地旅游、城市型湿地旅游和功能型湿地旅游。
由于湿地公园的特殊性,其功能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生态维护、物质生产和社会京津三大功能。
其中,湿地生态维护是构成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保护历史文化、发展科普教育、休闲游览是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
二、游憩空间打造要点
1.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进行湿地公园的建设首先必须明确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核心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在湿地公园的打造中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和游客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a.以湿地保护优先的规划布局:知名的香港湿地公园和伦敦湿地中心均设置了生态
保育(封闭)以及湿地内部观光游览(半开放区)的湿地体系,且生态保育面积
过半。
b.生物多样性设置:选择本地苗圃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物种以及引进城市不常见
的野生动物,通过土壤实验和水位设置等手法,可以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构
建本地生物系统的稀缺性和多样性是湿地公园吸引游客的手段之一。
c.动静分区的功能设置:兼顾生态保护和科普需求,在尽量减少对湿地核心区人为干
扰的前提下满足游客游览和活动需求,游客活动空间相对组团聚集在远离湿地核
心区的区域或呈线状轻介入的穿插在湿地中,访客中心和公众性较强的参与活动
一般放置入口。
2.步行道路设置
一般湿地公园内采用全步行系统,步道是游客观光的重要动线。
a.生态基本原则:步道贯穿于整个公园,再加上施工建设,势必会对道路周边环境
产生影响,在步道的类型尺度等方面特别重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最好采用
的全木制,如需硬质铺装道路,则设有水流涵洞或排水涵管,在涵洞、管底堆放
中小型碎石,增加动物通过速度和局部隐秘性。
b.步道设计的协调性:游步道的设计应与环境相融合。
湿地公园游步道的环境融合
性主要体现在路面的材质、色彩以及路形等方面,尽量遵循历史条件,仿环境设
计
c.栈道的亲水性:可以通过台地、临水挑台等设计,在保证游客的安全基础上,可
以尽量与水特紧,让游客近距离观察和了解湿地。
d.造型上的多样性:多样化的步道和栈道设计是湿地公园的特色亮点,通过多变的
设计或达到移步换景的观赏效果,巧妙的串联景区的各大节点。
以邛海湿地为例。
其通过在材质和造型上的变化,实现了景观带多元化。
3.建筑设计
建筑的构造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一般在湿地内部的建筑较少,而在进口处会设置游客中心。
在设计和规划方面,目前较为典型的是香港湿地公园的隐形建筑设计,其凭借其优
秀的建筑设计,获城市土地学会颁发2007年全球卓越奖。
a.屋顶草坪:整个基地约八成以上的用地都覆以草地,尤其是建筑物的草坪屋顶,
为公众提供一处休憩的好地方,同时又能令建筑物在外观上更能融入大自然之中;
b.循环再用建筑物料:①建筑物主要以清水石建成;②可再生木材也广泛地被应用
③从流浮山拾得的蚝壳也被用来建造铁笼墙壁。
④其它建筑物拆卸工程所剩余的
建筑物料;
c.各种细节的环保设计:如①收集雨水冲洗厕所;②建筑依靠自然通风,通过天窗
的巧妙设计使太阳辐射降至最低,减少制冷设备的使用;③木质观鸟屋的双层天
窗设计和芦苇编制的围墙;
4.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的景观是在满足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基础上,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湿地资源优势,创造出的适宜公众游览的以湿地为主题的游憩空间。
a.原生态:湿地之美,美在自然,美在生物多样性,尽可能的保留湿地原有的自然
风貌,尽量减少人工痕迹、避免形式化。
b.层次感: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深浅搭配。
c.丰富性:同形态、不同规模、不同颜色的湿地景观。
d.协调性:在周围的建筑群、雕塑等设计上要体现出时代质感和传统意境。
5.生物观察
湿地公园的生物观察主要两个目的:一是生态保护:尽量不打扰湿地生物系统,让多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限度的饲养、栖息和繁殖机会;二是科普教育,参观者在不被破坏湿地价值的前提下、近距离观察野生生物,并在游憩之余学习更多有关的知识。
因此,为了达到以上两个目的,在动物观测时可以:
a.隐蔽观测:观测点尽可能的隐秘,可设置定点观测屋
b.观测方式的多样性:可采用降梯、望远镜、玻璃窗等方式进行观测,在不打扰生
物系统等前提下,可多样化。
c.参与体验: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设置少量的体验项目,如打捞生物
活体进行显微镜观测,喂鸟等。
以伦敦湿地中心为例,近距离观察主要有定点观测点、静态观测、动态体验三种形式。
其中定点观察点主要置于湿地的隐秘之处,通过升降梯、望远镜、玻璃窗等形式进行,设有水下观测窗,透过水下摄像头观察沼泽水底生态;另外,设置部分的体验项目,如喂食飞鸟、园艺等。
6.小品打造
湿地公园小品文化体现在小品的材质、造型方面。
在材质上,以生态材料为主,不宜采用混泥土、金属等人工痕迹明显的材料;在造型上,湿地公园的小品空间在造型多生动活波,源于湿地动植物造型。
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香港湿地公园处于高楼大厦的包围中,因此湿地公园内部的小品大多都与周边分为相一致。
大部分的小品都采用了钢材、玻璃与石材、木质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形式及具备现代化也具备乡土气息,同时在材料选择上遵循环保优先、可持续、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