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百科 军事 台湾军事战略

合集下载

台湾对国防的重要意义

台湾对国防的重要意义

台湾对国防的重要意义
1. 要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保卫台湾就等于保卫中国的领土完整。

台湾地理位置重要,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意义。

2. 提供战略位置优势:台湾位于第一岛链的末端,对于控制进出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交通具有战略性意义。

如果台湾失去控制,敌对势力很容易通过控制台湾和其周围海域进一步侵占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3. 维护海峡稳定: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存在一定的政治分歧,但保持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对于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至关重要。

只有保持台湾的和平稳定,才能避免可能的军事冲突和地区动荡。

4. 给予国内发展空间:台湾本身是一个具有发达经济和先进科技的地区,与台湾的经济交流合作对中国大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台湾作为中国大陆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对于中国大陆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台湾对于中国的国防具有重要意义,保卫台湾也是保卫国家整体利益和安全的重要一环。

同时,保持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对于地区安全与稳定也至关重要。

台湾空军情况

台湾空军情况

台湾空军情况台湾空军情况分析一、台湾空军总体情况1973年美国停止对台军事援助后,台湾当局开始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军事工业。

近几年来,台湾军事科研投资强度很高,武器装备自给率不断上升,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能生产坦克、火炮、中小型舰艇、战斗机、战术导弹等陆、海、空主战装备,基本上改变了过去90%的武器装备依赖进口的状况。

但是,由于台湾地区技术储备不足、资金和人力有限、试验手段缺乏,某些关键技术仍然依赖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少武器装备还需外购。

台湾空军总司令部是台湾空军部队的最高领率机关,设在台北市仁爱路,其主要任务是依据台湾军队的建军方针、原则和军事战略,拟制空军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防空作战计划,指挥空军部队的战斗行动;组织各种技术、勤务保障;制订训练大纲,组织部队训练。

台湾空军现在兵力5万多人,由飞行部队、地面技术勤务保障部队和防空炮兵部队组成。

地空导弹部队归陆军建制。

飞行联队是空军的主体,原有8个联队,实施“精实案”后撤销了第8飞行联队,整编为7个作战飞行联队,其中战斗机联队6个,反潜运输机联队1个。

6个战斗机联队中,3个装备F-16型机,1个装备幻影2000-5型机,2个装备IDF型机。

战斗机联队下辖1个飞行大队、1个维护补给大队、1个基地勤务大队;反潜运输机联队下辖2个运输机大队,1个反潜机大队,1个维护补给大队和1个基地勤务大队。

飞行大队是台湾空军的基本战术分队,战斗机中队编制飞机18—22架,运输反潜机中队编制飞机16架。

台湾空军的各飞行联队分别驻在桃园、清泉岗、马公、新竹、台中、嘉义、台南、花莲、台东、高雄及屏东等基地,空军基地设有指挥部。

地面联队是台湾空军的技术、勤务保障部队,包括通信航管联队、战术管制联队、气象联队和电讯监测中心等,主要任务是实施技术勤务保障。

松山、金门、马公和花东所设的4个指挥部,为空军驻该地区的辅助指挥、管理机构。

花东指挥部(东指部)成立于1992年,第8飞行联队撤销后,其所属的第8飞行大队隶属“东指部”。

台湾军队政战工作的基本制度

台湾军队政战工作的基本制度

台湾军队政战工作的基本制度、特点及调整趋势分析来源:互联网责编:admin 作者:尚虞仁时间:2005-04-19 【大中小】一、台湾军队政战工作的基本制度台湾军队政战工作制度,是保障政战工作在军中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

并以此控制部队思想,提高士气,培养精神战力,解决“为何而战,为谁而战”问题。

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导下,开展“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安全工作、服务工作”(“四大工作”),实施“思想战、谋略战、组织战、群众战、心理战、情报战”(六大战法)。

从目前台湾军队政战工作制度来看,运作比较经常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政教制度可分为基本教育和时事教育两个方面。

基本教育以宣扬军人“五大信念”为主,包括学习三民主义理论、国父遗教、“总统”训词,以及忠孝、伦理、反共、保防、军纪、爱民教育等等。

时事教育,主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部队官兵的思想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包括台湾情势的认知教育、反“台独”教育、反“统战”教育等。

为使政治教育得以有效实施,政战部门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制度,形式也多种多样。

一是定期教育。

规定每周星期四为“莒光日”、每月最后一周为“莒光周”教育时间,一年中各个月份分别进行诸如保防(一月)、忠孝(四月)、爱民(五月)、军纪(九月)等专项教育内容。

二是在职轮训。

规定所有的在职人员必须带职参加政治轮训。

三是定期考核。

规定每年定期对官兵分别进行政教“月考”、“季考”、“不定期抽考”和“年终大考”。

此外,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有奖问答”等活动,对积极参加者进行奖励。

(二)监察制度。

监察工作是负责监察军队的作风和纪律,防止官兵贪渎腐化,保障统帅权的贯彻,建立军队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

依任务区分为行政监督、战术监督、技术监督。

监察人员除了由政战人员担任外,还包括陆、海、空三军不同专长的专业军官。

监察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理申诉案件,制度规定官兵遇有不平等待遇,可向监察部门申诉。

二是掌握部队状况,强化官兵心理辅导。

台湾的战略价值

台湾的战略价值

环球网消息,台湾退役中将、台湾“中华战略学会”常务理事傅应川先生14日在台湾《旺报》刊文,他认为,在多方南海角力中,台湾与大陆对南海主权的主张是重迭、一致的。

大陆对南海现拥有的权益,不否认承袭1949年以前的“中华民国”,对台湾据有太平岛并没有争议。

诚如大陆国台办称:“维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

全文摘编如下:自今年3月初以来,越南及菲律宾藉南海问题动作频频,美国顺势以联合军演,升高地区的紧张情势。

大陆为维护其在南海权益,“首次出现由军方扮演执行外交政策的主导角色”,以军力展示及大型军演强烈回击各方压力。

此一情势的发展,亦使美、日在今年6月外长及防长(2+2)会谈时,一致认为“地区安全环境趋于严峻”。

在紧张情势中,解放军虽然一时成为要角,但外交斡旋亦同时进行,迄6月下旬情势缓和已见曙光。

25日越南特使副外长胡春山访北京,双方都表示,“健康稳定发展中越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越方表示诚意,亦于7月10日强力驱散因南海局势,抗议中国的游行活动。

而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出访北京,亦使紧张的南海局势降温。

“南海是‘中华民国’固有疆域”,在此波南海角力中,台湾立场应属低调,除重申“主权”及和平处理原则外,并派遣船舰前往南海巡逻,包括台海军太平岛运补的碧海操演,以示巩固台湾在南海权益的决心。

此一动作虽然不大,但在地缘战略上极富意义。

基本上,南海情势的升温,系地缘战略情势发展使然。

虽然学界不认为西太平洋的冷战架构,已逐渐成形。

但历史告诉我们,全球军事对抗形势,不会一日终止。

二战之后,东西方冷战兴起,冷战结束又进入波斯湾、科索沃等局部战争时代。

继之发生“911事件”,美国主导了全球“反恐战争”。

2009年美国宣布结束在伊拉克军事行动,将于今年底前撤回全部部队。

5月基地组织首领本拉登,被美军击毙身亡,反恐战争势将进入尾声。

代之而起的是,另一个对抗形势在西太平洋形成中。

全文摘编如下:自今年3月初以来,越南及菲律宾藉南海问题动作频频,美国顺势以联合军演,升高地区的紧张情势。

台湾百科 军事 台军特点

台湾百科 军事 台军特点

-台湾百科-军事-台军体制台湾军队建设的特点几十年来,台军经过不断整编,其结构与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与台湾当局的政治、军事战略目标密切相关。

纵观台军发展历程,呈现以下特征:第一,推行精兵政策,由实战型向威慑型转变。

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就开始强调精兵政策,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一直处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之中,兵力达五十多万。

由于人员维持费用高,军队现代化进程较缓慢。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的政治目标发生了变化,军事战略也随之发生转变。

为了适应军事、政治战略的改变,以及适应现代军事技术的潮流,台军建军思想朝着“精小强”方面发展,注重质量建军,先后制定了“兵力十年整建计划”和“精实案”,改革军事指挥体制,调整军事院校、精简兵力,台军总兵力下降到四十万左右,军队编制开始趋向“小型化”、“合成化”、“技术化”,军队的结构改变了过去的“大陆军主义”,强调三军协调发展,陆军比例开始下降,海空军比例开始上升。

与此相适应的是军队由实战型转向威慑型。

蒋介石退守台湾保持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始终围绕“反攻大陆”或“有朝一日反攻大陆”做文章,因此,军队特别强调实战能力,强调增强武器的打击能力和机动性。

自从李登辉上台后,台军开始转变战略思想,认为必须改变过去单纯的军事斗争的观念,应确立“总体力量”角逐的新思维,强调建立“有效吓阻”战力,做到“防卫固守”。

因此,在军队建设中着重突出官兵的素质,提高官兵的技战能力。

武器装备方面,强调系统性、整体性,要充分发挥武器系统的作用。

在作战指导思想上,突出“反制”、“先制”作战,总之要增强军队的威慑力度。

第二,大力发展高技术兵器,增强反导反潜力量。

台军从败退台湾一直到现在,无论是“反攻大陆”,还是建立“有效吓阻”力量,也不论“决战境外”,一直把制海、制空武器装备作为其发展的重点,通过向外购买、自制、与外国联合生产等方式,大力发展、装备新技术武器。

台军每年开支巨额军费采购、研制、生产高技术武器。

台湾百科 军事 军中文化 留洋文化

台湾百科 军事 军中文化 留洋文化

台湾百科-军事-台军体制台湾军中“文化”系列谈之三:独特而危险的“留洋” 文化陈水扁上台后,为了加速掌控台湾军队,把台军打造成维护“台独”路线的工具,在台军将领的升迁方面,有两种人特别受到青睐,一种是本省籍人;另一种则是有留学美国经历的人。

尤其是台湾当局把“留美”经历做为台军官升迁的重要指标,引起了台军军官的留美兴趣,形成了台湾军营特有的“留洋”文化。

“本省籍”人在军中受到当局的青睐,这种现象的出现好理解。

在“台独”分裂势力看来,外省籍将领不但与中国大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反“台独”思想根深蒂固。

因此,选拔重用“本省籍”将领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当年,李登辉早就想这么做,只是“本省籍”人才青黄不接,加上军方反“台独”力量的强大阻力,效果不理想。

李登辉现在每当想起此事,还耿耿于怀,觉得很丢人。

不过,让李登辉倍感欣慰的是,他把政权和平转移给了追求“台独”的民进党,他培养的接班人陈水扁当政后,完成了李登辉没能实现的愿望。

上台不到一年的时间,在陈水扁的积极推动下,台湾当局立法部门通过了所谓的“国防部组织法”确定军政、军令大权统归所谓“国防部长”。

改制后的首任所谓“国防部长”由汤耀明担任,康宁祥、陈肇敏出任其副手,他们都是本省籍,这样本省籍将领完全掌控军权。

可是,陈水扁加速台湾军队“本土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大批优秀的外省籍将领由于受到排挤,得不到升迁,纷纷流失,由此影响了台军的素质和战斗力。

但陈水扁认为,台湾军队的战斗力目前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真正让这支军队发挥作用,成为维护“台独”的工具,最重要的是山姆大叔美国的帮助。

因此,陈水扁上台后,基本上实行的是一边倒的亲美政策,说得贴切些是“媚美”政策,全方位加强了与美国的联系,尤其在与美国的军事联系方面更为突出。

陈水扁上台后,除了继续引进美国的先进军事装备外,台湾军方还致力加强与美国的“软件交流”,如引进美军的军事思想、定期召开美台军事合作会议、派相关人员赴美培训等。

台湾的战略地位

台湾的战略地位

台湾的战略地位在茫茫的西太平洋中,地处东经124°34′30″至119°11′03″、北纬21°45′25″至25°56′30″之间的台湾及其属岛决不是“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的无用之岛。

当年收复台湾的施琅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即认为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中国:国家安全之扼“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台湾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它牵涉到民族情感,领土主权,政权合法性,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等许多生死攸关的战略利益。

首先,中国一个多世纪来一直在追求独立自主和领土完整,主权完整的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这也是为什么台湾问题是中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其次,台湾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的意义非常重大。

可以想像,目前面向太平洋方向,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几乎没有盟友可言,美国舰队也时时监视着台湾海峡,这样广阔的海域暴露在意识形态不友好的国家军事力量之下,当然会造成很大的军事压力。

其实,即使是意识形态没有差别,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争斗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因此台湾在这个方面的意义不能忽视。

位于大陆的东南海边的台湾,对大陆东南各省具有良好的掩护作用,是大陆东南各省的屏蔽。

第三,中国虽然“永远不称霸”,但如果想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台湾的归属也极其重要。

统一台湾不仅将在经济上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实力,而且中国主权海域将扩大,海洋资源和能源将更加丰富,制海权也将得到重要拓展,在未来对海洋的争夺中,中国将拥有一个坚实的基地和跳板。

台湾海峡控制在中国的手中,对未来必定要进口大量原料和能源的中国来说意义自然非常重大。

台湾掌握着中国两大海域的战略联系,台湾海峡是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道,中国东部、北部近海与南部近海间的联系,完全依赖于此。

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总体战略调整角度来看,台湾关系到大陆生存、两大海域连系、走出太平洋与经济安全。

台军的“先制”与“反制”作战

台军的“先制”与“反制”作战
主 动 权 ;从 而 把 “ 有效 吓 阻 ” 作 为 实
机反 攻大陆” 的战 略 目标 ,转而 图谋
维 持 两 岸 “ 裂 分 治 ” 随 后 ,台 湾 分 。
当局 提 出 的 “ 卫 固 守 、有 效 吓 阻 ” 防
的重点演训内容之一。在台军的“ 汉光
2 . 习 中 , 势 作 战 思 想 占据 了 主 导 1演 . 攻
7 6周年的校庆上 ,提出了所谓 “ 境外
决 战 ” 的 战 略 新 构 想 ,将 军事 战 略 方
针 由李登辉时期的 “ 防卫固守 、有效 吓 阻 ”调 整 为 “ 效 吓 阻 、防卫 固 有 守” 。这个 调整 表面 上 只是两个 词语 前 后顺序的颠倒 ,实际上却标志着台 湾 的 军 事 战 略 方 针 发 生 了 重 大 转 变——认为 只有 “ 以攻 为守 ,制敌于 先” ,增强 威慑 作用 ,才 能争取 战争
击 、再 攻 击 。才 能 限 制 对 方 的 战 术 运
用与主动袭击 、摧毁 对方的正规与非 正规 作 战 。 因此 ,台 湾 当局 提 出 的 “ 守势战略” ,从一开始就孕 育了 “ 积 极防御” “ 、 以攻辅守”的作战理念 。
脱 胎 千 李 登 辉 执 政 时 期
19 90年 ,李登 辉上 台 后 ,政 治 上逐 步背离 “ 一个 中国 ” 的政 策 ,军 事上 加快调整 战略 方针 、大 力整 军备
的 机 械 化 部 队 。 但 是 , 受 到 几 十 年 “ 势 战 略 ” “ 防 并 霞 战 略 ” 的惯 攻 、 攻
“ 先制” “ 、反制 ” 等攻 势行动 , 争取最大
限度地将 对方 有生 力量拦 阻在出发 前
或歼灭于海 上 , 力避 将 战 火 延 至 本 岛 , 达 成 “ 卫固 守 ” 防 的最 终 目标 。

外军及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简介

外军及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简介

外军及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简介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外军的一些常识。

外军对指挥自动化极为重视。

美、俄等国从50年代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了整套的国家级的自动化指挥系统。

北约各国以及日本等国近年来也急起直追,取得了可观的进展。

一、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美军首脑认为:“三位一体的战略进攻力量中,一个有足够抗毁性的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本身和洲际导弹、舰载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一样,都是国家威慑力量的一部分”,“不保持对核攻击部队的指挥与控制,威慑力量就是一句空话。

”可见美军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是非常重视的。

目前,美国军队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技术最先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

按美军的指挥体系,分为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

(一)、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

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是用来指挥控制战略部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全称是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

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多层次系统,它部署在全球各地,而且延伸到外层空间。

美国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包括战略探测预警系统、指挥中心(国家级指挥中心和各联合司令部及特种司令部、各军种所属主要司令部的指挥中心)和战略通信系统。

主要任务是:供国家指挥当局(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平时、危机时和全面战争的各个阶段都能不间断地对全球的美国战略核武器系统进行指挥和控制。

美国总统利用它逐级向第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分钟。

如采用越级指挥,向该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1分钟。

美国战略指挥网的组成如图7—2所示。

(二)战略探测预警系统战略探测预警系统提供攻击警报,以防止战略突袭,对己方战略部队的生存至关重要。

探测预警系统可分为: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和轰炸机预警系统。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由预警卫星、弹道导弹预警、潜射弹道导弹预警、空间探测和跟踪系统等组成。

其中“674”预警卫星系统,是美国战略预警的主要手段,它能在导弹发射30秒后探测到目标并进行跟踪,与大型相控阵雷达为主的陆基雷达系统互相配合,实现对发射区域和来袭方向的全面覆盖,整个系统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可提供25分钟的预警时间,对潜地弹道导弹可提供15分钟的预警时间。

台湾百科 军事 台军体制 战略规划司

台湾百科 军事 台军体制 战略规划司

台湾百科-军事-台军体制战略规划司“国防部”战略规划司于2002年三月一日正式编成,配合台湾军队的组织调整与再造,整合产、官、学、研等各界的思想,研析整体的“国防”战略环境,策订“国防”政策,精进军事战略计划。

一、编组:战规司下辖“战略研析”、“国防政策”、“建军规划”与“军制编装处”等四个处。

二、业务职掌:(一)战略研析处:以执行“‘国防’安全战略研析”,完成“国防”安全战略环境评估报告,提供制定“国防”政策及军事战略参考为主要任务。

(二)“国防”政策处:负责军事政策的研拟与建议、远程军事战略计划作业、台军计划预算制度研修与推动及危机预应建立等事宜。

(三)建军规划处:依据台军建军构想及战略指导,考虑军事威胁演变及可获的“国防”资源状况,研订五年兵力整建计划,备战计划、战时施政计划,结合“三军”均衡发展的原则,适切合理分配军事投资预算;扩展与岛外的军事交流,提升军队武器装备性能;建立科技化、专业化的吓阻战力。

(四)军制编装处:负责研订军制、“国防”组织规划、台军总员额分配、兵力结构调整、人力编设规划及任业务职掌与权责划分,以持续推展“精兵政策”,构建现代化的军队为主要任务。

后备司令部后备司令部隶属于“国防部”,其主要任务是〈一〉平时:策划执行动员、管理、服务、民防工作,建立后备潜力。

〈二〉战时:指导地区及县、市后备司令部,遂行警备作战,维护社会安定,并持续动员作业,确保三军后续战力,以利全般防卫作战。

宪兵司令部宪兵司令部:台湾当局主管军队纪律、协助治安之警察、特工机构。

其职权是:主管宪兵警备,统一指挥台湾地区宪兵,协调督导军事宪兵,执行联合勤务、军事和军中司法警察勤务,维护军纪,协助治安,支援作战。

内设主要机构与直属单位有:政治作战部、办公室、研究发展室、人事室、情报处、训练处、警备处、后勤处、计划处、主计处、军法处、总务处、通信处、补给处、勤务中心、宪兵训练中心等。

并设有宪兵指挥部、宪兵营、调查组、机动组、宪训中心、军人监狱等业务机构。

解密台湾军事死角

解密台湾军事死角

长期以来,一个最著名的“童话”广为流传。

台湾军方特别强调:大陆只有迅速消灭了台湾海空军,掌握了制空制海权,才能实施登陆作战。

否则大陆将无法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而台湾空域一次最多只能容纳400架战斗机,所以在台湾空战中大陆台湾只能每次各出动200架空战,结果大陆空军战机数量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而台湾守势作战,飞机和防空导弹配合占据优势,最后大陆空军折机400架损失重大,台湾空军越战越强,大陆无法在台湾登陆势在必得,最后台湾军队胜利“台独”成功。

这个“童话”较专业,但毕竟还是“童话”。

台湾军方能骗过台湾平民,但能骗过他自己吗?台湾前“总参谋长”刘和歉极度反对李登辉挑起对抗,他固执地告诫李登辉,台湾根本没有力量同大陆对抗,结果触怒李登辉而被剥夺军权。

那么台湾当局是否能够象它讲得那样赢得它挑起的战争呢?有人也许认为,台湾可以将战斗机分散部署在许多简单公路机场上,从而保存其战斗力。

然而现代战斗机如F-16出动一次仅航空油料就要6吨之多,而它复杂的机械及电子设备,则更离不开大量复杂专用的特种地面设备的维护。

再加上导航和通讯问题,使现代战斗机分散部署在简易机场上,虽然可能保存??其飞机本身,却根本不能保持其战斗力。

假如台湾的250驾F-5E战斗机散部署而保存下来,但在以后的空战中只能起到原来15架战斗机的作用,那么战斗机本身保存下来有什么意义?难道是为完整地交给大陆?再则台湾岛太小,它全部处于大陆雷达的监视下。

因此台湾任何机场只要使用一次,就没有秘密可言。

再者台湾平原极少,能做机场的更有限。

因此台湾方面机场无论再分散、再保密,即使不使用,大陆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并将其摧毁。

台湾拦截大陆的导弹也是不可能的,大陆海军也可以逼近台湾海岸,对台湾空军目标进行炮击。

由于台湾地形限制,台湾空军的全部机场--包括临时机场全部靠近海边,尽在大陆海军炮艇的射程之内。

总之,因为台湾过小和过于靠近大陆,这一不可改变的地理特点使得台湾的全部空军基地处于大陆强大的重重火力打击范围内,极度脆弱。

台港澳概论

台港澳概论

台湾战略地位1.地理位置:地处中国海区东南部前沿,又位于亚洲东部岛链中环,为中国东南沿海和近海交通线侧翼的海上屏障,是维护中国在东海、南海和太平洋海上权益的战略要地。

2.文化历史:远古时期,台湾与大陆便有密切的文化渊源。

1895年被日本强行割占。

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中国政府收回。

1949年国民党军队退踞至今。

有丰厚的中华文化传承。

3.军事政治地位: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台湾是我国直接面向太平洋的唯一门户,对我国长远发展意义深远,台湾居我国南北两大战略海域的中间,是我国“南下之门户”,对我国经济贸易影响较大。

台湾位于西太平洋“岛链”的中心,是美国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对美国称霸亚太遏制我国作用明显。

台湾处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中心,是日本“海上生命线”的要冲,对日本的国家利益生死攸关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关系到中国的民族尊严和国家的主权,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在中美交往关系上,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其他国家建交也一样),可见,处理和维护中美关系良好稳定发展,台湾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核心问题。

理解弱国无外交跟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一样,帝国主义掌握着会议的主动权,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强权政策,中国在会议上没有决定权,此之谓弱国无外交,所以现在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3)1997年香港回归前不是英国的殖民地×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英国在香港实行的是典型的殖民式统治,但这并不等于香港就是殖民地。

因为,通常意义上的殖民地主要是指因外国统治、管辖而丧失了主权的国家,是要使其获得独立的问题。

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中国要对被占领的领土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

所以,殖民地概念不适用于香港。

(4)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英国于1950年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最早公开承认新中国政府为唯一合法政府的西方大国。

2014年台湾军事情况综述_瞿定国

2014年台湾军事情况综述_瞿定国

2014年台湾军事情况综述□瞿定国摘要:2014年,在两岸关系赓续和平发展中,台湾当局仍然视大陆为“主要威胁”,并以解放军为“假想敌”。

马英九强调,台湾建军备战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台军要贯彻“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军事战略,打造小而精、小而巧、小而强的武力。

本文从台军推行募兵制完成“精粹案”、实施以“汉光30号”为主要内容的年度军演和政军兵推、通过“采购”及“自制”等方式更新武器装备、举办历史上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缅怀先烈等四个方面,对台湾2014年军事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募兵制;汉光演习;“潜舰国造”;南海诸岛2014年,在两岸关系赓续和平发展中,台军高层仍然以“大陆威胁论”为借口,要求台军“居安思危”,秉持“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军事战略,持续推动“国防”组织、兵力结构调整及兵役转型;以“创新、不对称”及重点建军模式,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建构“小而精、小而强、小而巧”的精锐武力。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台军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绩效。

一年来,台军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扩大多元招募宣传,积极启动配套措施台军推动募兵制以来,进展并不顺畅。

马英九和军方高层将领亲自参与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募兵制的优越性。

台“国防部”制作关于募兵制文宣说帖,针对民众关切议题,包括役男兵役义务、是否恢复征兵、预算、调薪、兵力精简等问题,予以适当说明,并通过各传播渠道发送,使民众了解募兵制推动进度,吸引适龄青年从军。

后备指挥部走出营区、迎向人潮,在全岛主动举办招募活动。

从2014年起,台“国防部”启动了以下相关配套措施:鼓励官兵参与公余进修;强化战备训练发挥募兵优势;合理管教优化服役环境;加强技职教育发挥专业专长;赓续精进待遇、尊严及出路配套,等等。

此外,台“国防部”还参照世界募兵制国家或地区转型过程,分析“待遇”、“尊严”及“出路”为青年从军与留营重要诱因,又在发挥调薪效益长留久任、推动军人安家政策、提升从军“报国”尊荣、鼓励企业录用退伍军人、优先修正“退除役官兵辅导条例”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进一步激励青年入伍。

台湾海军战略实力剖析

台湾海军战略实力剖析

近年来,台湾当局在军队建设方面加强了力度,但侧重点还是海军与空军,陆军则居于次要地位。

台湾海军的具体构想是,以海军制海为主,空军、陆军协同制海为辅的策略,夺取制海权。

集中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潜艇、反潜机,在空军战斗机和岸对舰导弹等的配合下,对对方实施海上封锁作战的舰艇进行多方位的立体攻击;以水面舰艇或潜艇引导反潜机协同作战,力求控制台湾岛周围50海里的海域。

台湾海军实力与战略台湾海军规模虽不大,每年却耗费岛民数十亿美元的巨额军费。

台湾海军目前总兵力大约68000人,其中海军陆战队3万人;总吨位20万吨左右,水面战舰36艘,潜艇4艘,两栖战舰23艘,海上作战飞机31架,武装直升机21架。

由于台湾四面环海,台湾军备发展的重心逐渐向海军倾斜。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深具“台独”野心的李登辉,为了借军事力量实现其“台独”目的,开始在台军中推行“十年兵力调整计划”,同时也加紧了第二代武器的换装。

该计划从1993年~2003年分3个阶段进行兵力改造。

1998年3月,台军又开始实施“精实案”。

李登辉把海军的建设放在“精实案”的首要位置。

在“精实案”之前,台当局对海军的建设一直非常重视。

早在1967年6月30日,台湾当局颁布的(海军作战纲要)论述台海军战略时指出:“为控制作战所需之海洋区域,……制海权建立后,须随时采取反击对方企图,重获制海权的必要行动。

”由此可以看出,台湾海军对制海权的获得与维持相当重视。

从近年台湾海军希望能采购到大型驱逐舰和先进潜艇,均可见一斑。

此外,台海军总部于1991年6月20日颁布的(海军作战纲要释要)也明确指出:“海军基本任务在制海。

平时从事兵力整建,提升战备;战时遂行海上作战,以争取并确保制海权的获得与维护。

”饶有意味的是,台《海军作战纲要》在1991年再版时,将台海军分为优势与劣势两种,他们的作战任务与指导原则各不相同。

优势海军的作战原则主要是:主动出击,海上封锁,两栖作战,支援友军;劣势海军则严密监视与侦察,与空军配合,海上袭击,反封锁作战,反登陆作战及非正规战法等。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_普通班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_普通班
把握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 以及新时期坚持这一战略思想的意义。 深刻领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精神实 质,明确其在新时期反“台独”军事斗 争准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学员 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部队各项建 设和一切工作的自觉性。
1、坚持战略上后収制人
2、坚持持久作战的思想
3、坚持人民战争
44.74万平方公里 14.51万平方公里 2032万人 55.1万人
台湾海峡军事演习示意图
4、从作战类型和作战样式看,作战类型:未来进行 的主要是统一祖国或收复失地的战争(战役战斗主 要是进攻战;把攻势作战摆在突出的位置) 。 作战样式:陆、海、空、天诸军兵种联合进行的立 体战、电子战、导弹战(一体化联合作战)等。一 定的条件下也不放弃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
5、从战争手段看,采用高新技术兵器和其它 技术幵用的空前激烈的军事较量。把未来战 争的基点,放在立足现有武器装备战胜优势 装备的敌人,放在打赢可能収生的信息化条 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美国军事思想界认为:动用国家的武装力量,通 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国家政策的各项目 标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前苏联军事界认为: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和最高 领域,它包括国家和武装力量准备战争、计划和进行 战争的理论和实践。
(二)军事战略方针的主要的内容
1、判断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对象 2、确定战争或军事斗争的目标与性质 3、明确战略的主要方向 4、提出武装力量建设的要求
(3)1998我军提出“两个历史性课题”:打 得赢和不变质
(4)十六大提出“双重历史任务”(机械化 和信息化),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収展 (5)2003年中央军委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 变革 (6)2004年中央军委提出军事斗争准备把基 点放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最佳攻台方案

最佳攻台方案

最佳攻台方案1. 背景攻台是指敌对国家或组织使用军事手段,力图夺取岛屿或扩大领土范围的行为。

对于拥有岛屿或离岛的国家来说,制定一套最佳攻台方案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国家领土的安全和完整。

本文将探讨最佳攻台方案的要素和执行步骤。

2. 最佳攻台方案的要素2.1 情报收集与分析在制定最佳攻台方案之前,必须首先对目标岛屿的情况进行充分的情报收集和分析。

这包括岛屿的地理环境、防御设施、军事力量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详细的情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岛屿的防御能力,为制定攻台方案作出准确的评估。

2.2 军事力量准备制定最佳攻台方案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军事力量的准备。

这包括兵力、武器装备、战术和战略计划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合理配置军事力量,确保兵力充足且武器装备先进,提升攻击的实施能力。

同时,制定详细的战略计划,确保攻台行动的顺利进行。

2.3 指挥与协同在最佳攻台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指挥与协同的能力至关重要。

指挥官必须能够合理调度各个部队,确保协同作战的效果。

同时,指挥官还需要有良好的指挥决策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3. 最佳攻台方案的执行步骤3.1 制定作战计划在制定最佳攻台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应包括行动目标、兵力配置、作战路线、攻击阶段等内容。

通过制定作战计划,可以确保整个攻台行动的有序进行。

3.2 部署军事力量在作战计划制定完成后,需要根据计划的要求,将军事力量按照预定的部署计划进行调动和配置。

兵力的合理配置是攻台行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同时,还要确保军事力量的装备和补给充足。

3.3 实施攻台行动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实施攻台行动。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作战计划的要求进行行动,确保各个部队的协同作战效果。

同时,还要及时进行情报的收集和分析,根据最新情报调整攻台方案。

3.4 控制作战进展在整个攻台行动中,必须保持对作战进展的控制。

指挥官应随时了解各个部队的动态,掌握战场局势,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百科-军事-台军体制
台湾军事战略
1949年以来,台湾的军事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大致经历了"攻势作战"、"攻守一体"和"守势防卫"三个时期。

陈水扁上台后其战略思想又作了调整。

"攻势作战"时期(1949-1969年)。

国民党当局退踞台湾初期,为防范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积极谋求美国的军事保护。

美国出于围堵新中国的需要,派兵协防台湾。

1954年,美台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即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1955年,美国会又通过了《台湾决议案》,授权总统在必要时可动用武力保卫台湾和澎湖。

美台协防的目标达成后,台湾当局遂在军事上提出了"确保台澎金马,伺机反攻大陆"的战略方针,并在军事上积极进行各种准备。

多次派遣小股部队和特务入窜大陆东南沿海,为其"反攻大陆"创造条件。

在这一时期,台湾当局基本奉行"依美求存、伺机反攻"的"攻势作战"战略。

这在60年代初期表现得十分明显。

后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使得其"反攻复国"的图谋未能得逞。

"攻守一体"时期(1969-1979年)。

1971年台湾当局的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中国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

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虽未放弃"反攻大陆"的幻想,但也意识到依赖美军防卫台湾和武力"反攻大陆"已不切实际。

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谋求长期生存,台湾军事战略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战略思想由"以攻为主"转向"以防为主",二是战略立足点由"依美协防"转向"独立防御"。

在此时期,台湾军队虽未彻底放弃"反攻"念头,但其建军备战的重点已经转到加强防御作战准备方面。

70年代后期,台湾军队在台湾海峡地区的军事活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逐步停止了对大陆的武装袭扰和飞机入陆侦察活动。

"守势防卫"时期(1979年至20世纪末)。

1979年1月中美建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被废止。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随着这一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虽口头上仍表示奉行"攻守一体"的军事战略,但实际上已被迫实行"守势防卫"战略。

1991年5月1日中止"动员戡乱时期",表示台湾不再试图以武力收复大陆。

这项举动的军事意义并不大,但是确定了台湾大陆政策的基本转变,配合和平共存和通过谈判达到新的政治目标。

台湾"国防"政策中的战略构想是从"攻守一体"转向"守势防卫",提出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军事战略,也就是不再对大陆采取挑衅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

其基本立足点是企图通过建立一支强大的"吓阻力量",慑止两岸战争的爆发,达到"不战而胜"、维持两岸分裂局面的目标。

这一战略思想是为李登辉的分裂路线服务的。

1999年,台湾当局又将"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战略调整为"有效吓阻、防卫固守"。

陈水扁上台后,台湾的战略思想又作了新的调整。

2000年6月16日陈水扁在主持台"陆军官校"校庆典礼上提出了"决战境外"的作战指导思想,强调要将"守势防御"调整为"攻势
防御","积极筹建源头打击力量","建构瘫痪敌人发动战争的能力","优先强化海空军力","发展深入敌境的精确打击能力","将防卫纵深前推至敌人领土上"等等。

台军方称,"决战境外"是指决战要在"作战地境之外","选择台海有利的海空域","以空海战力为优先的三军联合作战","积极争取战略主动权,避免将战争带入本土,以达成拒敌彼岸、击敌海上、毁敌水陆、歼敌滩头"的用兵目标,也就是"积极防御、守势决战",实现"吓阻"与"固守"的战略构想。

据此,台湾当局在2002年7月21日公布的"国防报告书"中,首次将台军长期坚持的军事战略由"制空、制海、反登陆"调整为"制空、制海、地面防卫"。

自2003年初开始,台"国防部"正积极推动"军事事务革新",其内容包括:防卫战略、战略指导、兵力结构、组织调整,预计至2011年使台军全面转型为"联合部队"编组形态,未来的军事战略将调整为"资电先导、遏制超限、联合制空制海、地面防卫"。

同时,将陆军导弹指挥部扩编成"导弹司令部",采取攻势作战,主张"阻敌彼岸、滞敌攻势"。

而且首次提出"防卫国土"的战略构想。

为了全面落实"制空、制海、地面防卫"的军事战略构想,未来三军的整建目标:陆军将以指挥管理自动化、作战主体化、装备机械化为主要整建目标,筹建以直升机与装甲车为组合的陆空一体化战力。

海军以指挥管理自动化、反潜立体化、武器导弹化为整建目标,将筹建新一代作战舰艇、近海巡防舰、大型导弹快艇,筹建潜舰、潜射武器,充实空中反潜及扫布雷兵力,加强岸置火力部署。

空军则以指挥管理自动化、防空系统化、打击精确化为主要整建目标,建立远距离侦搜能力,争取地对地导弹早期预警及反制能力,建立防空精准接战作为,以战管复式自动化指管系统为中枢,整合侦察机、预警机、电战机、高性能战机及地面防空武器系统等兵力;空军也将建立战术空军形态,遂行制空任务,配合友军实施反封锁、地面防卫作战。

为控制制空权,台将重建"擎天计划",研制开发战术弹道导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