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4章--5章----课标)期末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第四章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期末复习提纲1.我国古代的学习观学------获得知识和技能习------形成能力和德行2.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形成或改变,它是通过刺激—反应来实现的,即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
3.什么是小学数学学习?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于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
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形成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
4.儿童数学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儿童数学学习的起点是他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儿童的数学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化特征;⏹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
5.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一、按学习的深度划分,可以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二、按学习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三、按学习的内容划分,可以分为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技能学习和数学问题解决学习6.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四个阶段是什么?⏹感知阶段--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知觉选择)。
⏹领会阶段--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比、推理等(理解、领会内涵)。
⏹习得阶段--梳理提炼、辨析、尝试运用等(最终掌握知识)。
⏹巩固阶段--交流分享、自主作业、反思评价等(巩固演绎知识获得问题解决)。
7.数学技能的学习过程三个阶段是什么?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8.小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按认知学派的观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
即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9. 什么是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复习资料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 小学数学课程应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P102. 数学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既反映了小学教育目标的要求,又体现了国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P113. 数学的基本特点: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P124.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P125. 新的数学课程目标的特点(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P146.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总体目标进行具体阐述。
P157. 在发展形象思维方面,主要在于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够借助图形去进行思维,这也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首要目标。
P178. 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的主要区别:P22第一,科学数学是对数学原理与方法的系统阐述。
一般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出发,完整地、系统地表述某一个数学领域的问题与方法。
而作为学科的数学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可能出发,安排和呈现有关的内容和方法。
因此,学科数学一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内容。
第二,作为科学的数学,对所有的定理、公式、法则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推导,以保证其逻辑性和严谨性。
而作为学科的数学,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出发,往往不做严格的论证,更多地通过列举的方式,用归纳的方法得出结论。
让学生具体地认识有关的原理。
第三,作为科学的数学,可以完全按照数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安排,尽量使内容完整、系统和科学化。
而作为学科的数学,在不影响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儿童的认知规律,一些内容的呈现顺序和编排方式可作适当的调整。
9. 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原则:1依据数学课程目标;2满足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3反映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法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教学法》复习提纲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1.什么是科学的数学?答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作为科学的数学有哪些基本的性质与特征?答案:①抽象性②严谨性③广泛的应用性3.课程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和恰当的评价方法。
4.5.《标准》确定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6.《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总体目标进行具体阐述,每一个方面都规定学生所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表1-2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7.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①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儿童发展的影响③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8.我国面向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基本理念:①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②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③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9.国际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方面?①注重问题解决。
②注重数学应用。
③注重数学交流。
④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⑤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
10.数学课程十大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二章小学数学教材1.“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六部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比和比例;探索规律。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提纲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提纲1.什么是小学数学学习?2.小学数学学习有什么特点?3.小学数学学习是怎样分类的?4.什么是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5.什么是接受学习与有发现学习?6.什么是数学认知结构?7.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是什么?8.什么是同化和顺应?9.什么是小学学习过程?分几个阶段?作用是什么?一般模式是什么?10.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1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13.什么是数学概念?属性特有〔共同〕属性本质属性a固有属性b偶有属性c属性:性质和关系统称属性特有属性:在一类事物具有的属性中,有些是这类事物都具有的,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
偶有属性: 有些不是这类事物都具有的,而仅仅是某些事物具有的。
本质属性:对事物存在具有决定作用的特有属性。
固有属性:有本质属性派生出来的其他特有属性。
在平行四边形中,“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条对角线相互平分”在平行四边形中,“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条边相等”在平行四边形中,“两组对边分别平行”a在平行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相互平分”b例以下各种属性中,那些是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固有属性,偶有属性。
(1)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2) 由一个角是直角,(3)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4)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5)三边相等14.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外延: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集合。
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一类事物的特有属性的集合。
例“质数”外延:{2,3,5,7…}内涵:(1)是大于1的自然数,(2)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
例“18和24的正公约数”外延:{1,2,3,6}内涵:{是18的约数,是24的约数}15.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与那些?16。
数学概念学习有哪些形式?17.什么是概念的形成?一般过程是什么?举例说明。
18.什么是概念的同化?一般过程是什么?举例说明。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提纲2.1.《九章算术》的问世年代和涉及内容。
2.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中央政府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试行的学制。
2.3.尝试教学法及其创立者。
2.4.我国第一次把“小学算术”改为“小学数学”的时间及大纲名称。
2.5.数学双基教学的界定。
2.6.数学双基教学的心理学特征。
2.7.将“双基”发展为“四基”。
3.1.国际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4.1.弗赖登塔尔的“现实数学教育”理论及其基本特征、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原则”。
4.2.波利亚的主要成就。
4.3.斯托里亚尔《数学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4.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认知发展过程理论。
4.5.布鲁纳的四条数学学习原理。
6.1.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
6.2.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
6.3.小学生建构数学认知结构的一般过程。
6.4.构成数学概念的基本成分。
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
影响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
6.5.小学数学命题学习的基本形式。
6.6.小学数学学习的分类:按学习方式划分;按学习深度划分;按学习内容划分。
6.7.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含义和基本条件。
6.8.接受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6.9.探究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6.10.小学数学学习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7.1.儿童几何概念发展的特点。
7.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7.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7.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7.5.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应注意的问题.课标1.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课标2.数学课程总目标及其四个方面。
课标3.数学课程内容。
讲义1.数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
讲义2.数学的发展过程。
讲义3.数学的主要内容。
讲义4.数学思维的分类:按思维活动的形式划分;按思维指向划分;按思维的智力品质划分。
讲义5.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直觉思维的基本形式。
讲义6.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讲义7.数学思维的品质。
《小学数学课程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小学课程数学:文化课——基础课——工具课一、数学的产生:1、以实际问题为起点 2、以理论问题为起点二、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简单地说,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
”“数量关系”是算术、代数等领域研究的内容,用来表现现实世界各种数量及其关系。
“空间形式”是几何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关系。
三、数学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除此之外,数学还具有形式化、简单化和符号化等特征。
四、数学科学:是以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规律为目的,具有严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的系统方法。
数学学科:数学学科是以培养学生,使学生了解数学,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生活性、现实性、体验性六、数学素养的两个内涵:一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运用数学技能的能力,能够满足个人每天生活中实际数学需要,二是能正确理解含有数学术语的信息,如阅读图表和表格等,这表示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应该能正确理解一些数学的沟通方式。
七、数学素养的基本内容:1、懂得数学的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八、数学素养的基本特征:发展性、过程性、实践性九、思维与数学思维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活动。
具体来说,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一种思维。
十、数学思维的分类●按思维活动的形式来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按思维的指向来分: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按智力品质可以分成: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十一、课程目标的特点的具体表现1、注重问题解决;2、注重数学应用;3、注重数学交流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5、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十二、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P29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一、传统的课程内容结构与呈现方式的特征1、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2、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 3、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二、小学数学教材教材的基本构成1、教材:是根据一定的学科任务而编选和组织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含有一定能力要求的内容体系。
小学数学教学论 复习提纲
2
A.数学概念 B.数学命题 C.数学公理 D.数学定理
26.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者是(B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克伯屈 D.卢梭
27.复合应用题教学的中心环节是(A )
A.解析应用题 B.列出方程 C.解答应用题 D.检验答案
28.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 C )
A.载体 B.展现 C.工具 D.根据
10.在教师指导下,以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C) A.演示法 B.操作实验法 C.练习法 D.谈话法
11. 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C ) A.《周髀算经》B.《孙子算经》C.《九章算术》 D.《几何原本》
12.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 C )
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 5.教学评价 答:教学评价是反映根据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的诸因
素进行综合的、全面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教育评价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6.认知结构
答:认知结构就是人的大脑中整体性相对完整的组织良好的知识单元或信息结构。 7.数感 答:数感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五、简答题 1.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答:(1)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如感知新内容时,以演示法、 操作实验法为主;在理解新内容时,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在形成技能技 巧时,练习法又成了必要的方法。
4
C.认真审题的习惯 D.独立思考的习惯 E.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16.小学生数学学习迁移的特点主要有( CDE ) A.对相似的学习材料易形成负迁移 B.已有知识概括程度低 C.实现数学思考方法的迁移较难 D.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较易 E.易受狭隘的思维定势的干扰 17.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 ABCDE ) A.专心听讲的习惯 B.认真阅读的习惯 C.认真审题的习惯 D.独立思考的习惯 E.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18.在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方法有( ABCDE ) A.比较 B.分析 C.综合 D.抽象 E.概括 19.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包括( ABCDE ) A.观察与实验 B.分析与综合 C.比较与分类 D.抽象与概括 E.归纳与演绎 20.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ABDE ) A.切实掌握有关计算的知识 B.加强逻辑分析 C.弄清算理,以理驭法 D.加强口算,重视笔算,学点估算 E.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21.学生理解应用题的途径主要有(ABCDE ) A.演示 B.模拟 C.图示 D.图解 E.复述题意 22.下列属于小学数学操作技能的是( ABCDE ) A.数字的书写 B.利用工具作几何图形 C.利用工具测量角度 D.测量物体的长度 E.测量物体的重量 23.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内容有( ABCD )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①小学数学课程应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②小学数学课程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③小学数学课程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3.①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②数学的基本特点: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4.《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数学的“课程目标”,将课程目标以“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俩个层次给出,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全程,因此将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细化为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和第三学段(7-9年级)三个学段目标。
具体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领域目标(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和实践)——详细的见书13页的图1.15.《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2010.1一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沿革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八次):第一次(1949—1952年):统一课程,制定《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教学方法:主要受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的影响:准备阶段;自学阶段;讨论阶段;练习阶段。
第二次(1952-1957年):学习和模仿苏联教学方法:基本采用凯洛夫教育学中倡导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其基本步骤是: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新课教学——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第三次 (1957—1961年) :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内容下移小学,小学阶段学完全部算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转折点第四次(1961—1966年):初步构建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建国以来我国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开始好转的时期,一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关肇直、丁尔陞等开始担任数学教材编写顾问第五次(1966—197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课程惨遭破坏第六次(1976—1986年):拨乱反正,课程教材重建1978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了全新的关于课程教材内容改革的原则:“精选传统的算术内容;适当增加代数、几何的部分内容和渗透一些现代数学的思想”。
第七次(1986—2001年):构建适应义务教育的小学数学课程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在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八次(2001年—至今):颁布并实施新课标,编写和实验新教材二我国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实践与发展A.数学双基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1.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更多地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而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的数学教学,当以中国大陆最为典型。
中国大陆实行“双基”数学教学的一个直接效果是,在许多国际数学测试中名列前茅。
例如,在《教育进展的测试与评估》(IAEP,1989)中,以及在历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都是如此。
小学数学教学论复习大纲
①数学的特征:抽象性、逻辑性、运用的广泛性②小学数学的特点:生活性、现实性、体验性。
(成人数学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校数学与街头数学,学校数学与数学科学)③学校数学与科学数学的区别:目的不同、形式不同、顺序不同、认识的起点(或基础)不同。
④新课程提倡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有价值”的数学应该表现在:1.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的。
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
适合在有限的时间里接触掌握。
2.“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包括数学内容本身的价值,还包括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
它体现在过程之中。
3.“有价值”的数学还体现在有助于学生自信、自尊、合作、责任等健康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形成。
⑤国际数学改革的发展趋势1.强调数学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2.重视以学生为主的活动3.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育4.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5.数学与其它学科的综合⑥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1)注重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2)注重继承和发扬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加强“双基”。
(3)加强数学建模的教学,加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素质。
(4)“大众数学”和“英才数学”结合,既注重培养有数学素养的普通公民,又注意为培养“抢占制高点”的未来的数学和高科技专家打下基础。
⑦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
如果说,标准是课程的“灵魂”,那么教材是课程的“肉体”。
因此,改“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的意义,在于引导教师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反对“教比不教好,教多总比教少好,教得越多越好”的经验注意做法。
⑧小学数学教材的作用(1)教材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2)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教材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源泉(4)教材是检查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的依据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1)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2)注重情境创设(3)应用题和计算题整合(4)加强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⑩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
(完整版)⼩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第⼀章关于⼩学数学课程⼀、⼩学数学学科的性质(⼀)数学的产⽣及其研究对象1、数学的产⽣2、数学的研究对象(⼆)⼩学数学的学科性质1、⽣活数学观2、⼉童数学观3、现实数学观⼆、⼩学数学学科的任务(⼀)发展公民数学素养精英数学⼤众数学数学素养:⼀是指个⼈在⽇常⽣活中具有运⽤数学技能的能⼒,能够满⾜个⼈每天⽣活中的实际数学需求;⼆是能正确理解数学术语的信息。
(⼆)培养数学思维(三)将数学运⽤于现实情景的能⼒⼆⼩学数学课程⽬标课程⽬标:是对某⼀阶段学⽣所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阶段的教育⽬的。
⼩学数学课程⽬标:回答⼩学数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影响⼩学数学课程⽬标的因素(⼀)社会发展因素1、⽣活的变化2、社会发展对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童发展因素:(三)数学科学的发展经典数学现代数学三、我国⼩学数学课程⽬标的演变与分析(⼀)问题辨析1、“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与“培养初步的思维能⼒”,两个⽬标是否⼀样?有何区别?现在:培养学⽣基本的数学思想⽅法和必要的应⽤技能;初步学会运⽤数学的思维⽅式,增强运⽤数学的意识。
2、“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两个⽬标有何区别?(1)强调学⽣解决问题是⼀个探索的过程(2)探索的过程是⼀个数学化的过程。
(⼆)我国数学课程⽬标的演变1、清末算学的⽬标1903年《奏定初等⼩学堂章程》:算学,其要义在使⽇⽤之计算,与以⾃谋⽣计必需之知识,兼使精细其⼼思。
1912年《⼩学校教则及课程表》2、1920—1948年五次修改《⼩学算术课程标准》3、1949——现在:九次修定⼩学教学⼤纲(课程标准)(三)⼩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过程与⽅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章⼩学数学课程内容⼀、⼩学数学课程内容⼆、⼩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数学课程⽬标(⼆)满⾜学⽣需要,促进学⽣发展(三)反映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的发展三、我国⼩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2001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全⽇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数学课程内容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复习提纲绪论1、数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发展。
数学科学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数学的研究对象: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学的特征:抽象性、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萌芽时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和现代数学时期。
数学科学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作为学科的小学数学,是从数学科学中选择而形成的,但小学数学学科内容并不是将数学科学某些内容简单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小学数学学科有自己的目的、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
区别:第一,数学科学要对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一般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出发,全面完整地、系统地表述某一个数学领域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数学科学对所有的定理、公式、法则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论证与推导,以保证其逻辑性和严谨性。
第三,数学科学可以完全按照数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安排,尽量使内容完整、系统和科学化。
2、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学习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③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评价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与规律⑥小学数学具体内容的分析与教学(2)学习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①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②提出和思考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1、课程、课程目标的含义。
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
课程: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取向,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方案。
课程目标: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
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目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目标的共同特点:(1)数学课程目标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2)数学课程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精英转向大众(3)数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而不是统一的模式(4)数学课程目标更加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问题解决(2)注重数学应用(3)注重数学交流(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5)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3、2001年《标准》的目标体系是什么?数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方向有哪三性、三句话?总体目标从哪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每一个方面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是什么?具体表现出哪几个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哪几个学段?2001年《标准》的目标体系是:数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方向:为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体目标从以下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对总体目标进行阐述,每一个方面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要求: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字、字母、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具体表现出几个特点:第一,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第二,从单一的结果性目标转变为结果性、体验性目标的融合第三,设立过程性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第四,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第五,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学段(1至9年级)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1、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含义。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1)数学课程目标(2)学生发展的需要(3)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2、课程内容结构的含义。
数学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理念。
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含义。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变革。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征。
课程内容结构:一个学科内容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数学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理念:(1)向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内容(2)学生不仅要学习结果性内容,也要学习过程性内容(3)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课程内容的组织:对选择和确定的课程内容的组合与编排的方式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的变革(P82):(1)数学课程内容组织价值取向上的变化(2)数学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征(P87):(1)内容选择的多样性a、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b、教材内容体现与社会现实的联系c、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样(2)呈现方式的灵活性a、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叙述模式b、为学生留有探索空间c、插图、文字与图表的新颖活泼(3)为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空间3、新中国成立以后到2001年,我国经历了几次课程改革,先后颁布了几个算术(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新中国成立以后到2001年,我国经历了次课程改革,先后颁布了9 算术(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理论及学习过程1、数学学习。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1)数学学习: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
(2)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①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②小学生数学学习是进行初步逻辑思训练的过程③小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形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④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着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哪四个主要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有哪三个方面的指导意义?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哪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有三个方面的指导意义:(1)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2)必须重视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3)学习是发展、是改变观念3、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哪三个阶段?举例说明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哪三个环节?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为迁移而教应注意哪些教学原则?怎样帮助学生形成与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1)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
(2)举例说明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哪三个环节?(感知、理解、掌握)(3)影响数学学习迁移的因素有:a、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b、对材料的理解程度c、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d、定势作用e、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4)为迁移而教应注意哪些教学原则:a、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b、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编排c、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d、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帮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5)怎样帮助学生形成与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a、恰当给予辅导与提示b、减缓心理压力c、满足成功的体验d、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鼓励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第四章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特殊性各表现在哪些方面?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矛盾各有哪些?(1)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是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建构自己的理解,形成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
(2)教学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特殊性各表现在:认识活动的特殊性:a、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b、学生的认识条件经验特殊性;c、学生的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
实践活动的特殊性:a、实践目的具有特殊性;b、实践环境具有特殊性;c、实践的方式、方法具有特殊性。
(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矛盾:基本要素:小学生、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主体地教学中介。
主要矛盾: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矛盾;c、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水平与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含义。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主要掌握讲解法、练习法、发现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和启发式谈话法、探究-研讨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3、什么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变革中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自主学习——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从相关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教学方式变革中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变革教师施教方式,力求施教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最佳组合(2)强调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交叉使用、互相配合,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3)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4)关注从现实情景和学生的直观感受、亲身体验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4、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做到哪几点?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4)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必须做到几点:(1)要熟悉各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运用其中每种教学方法,掌握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2)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先按教学目的和任务将教学内容具体化,找出重点、难点,并将教学内容划分为逻辑上完整的几个部分,(3)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考虑教学过程效率的高低第五章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1、班级授课的两种分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类型及结构。
(1)班级授课的两种分类:a、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学b、大班教学、小班教学(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类型及结构:①新授课讲练结合型课基本结构:基本训练—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尝试练习—阅读课本—独立练习探究性课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巩固内化②练习课: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③复习课:归纳整理—重点讲述—总结—布置作业④讲评课⑤考查课⑥实践活动课2、备课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