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的解剖
一、三叉神经解剖:三叉神经:含有躯体感觉纤维和躯体运动纤维,由较粗大感觉根和细小运动组成。
感觉根上感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前面三叉神经压迹处,叫做三叉神经半月节。
自节发出三大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运动根紧贴三叉神经半月节深面,进入下颌神经。
故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属感觉性,而下颌神经则为混合性。
三支神经感觉纤维分布于面部皮肤,运动纤维则主要支配咀嚼肌。
1.眼神经:ophthalmic nerve自半月节发出后经眶上裂入眶,分为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等三支。
(一)额神经frontal nerve最粗,在上睑提肌上方向前行,在眶中部分为二支,较大外侧支为眶上神经;较小内侧支为滑车上神经。
滑车上神经经眶上孔内侧额切迹,眶上神经经眶上孔(切迹)出眶,布于额部皮肤。
(二)泪腺神经Lacrimal nerve较细小,沿外直肌上缘向前至泪腺(三)鼻睫状神经nasociliary nerve在上直肌下面斜越视神经上方至眶内侧,分出睫状节长根和2-3支睫状长神经等。
分布于眼球、眼睑、泪囊、鼻腔前部粘膜和鼻下部皮肤。
2.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经园孔出颅至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区,经眶下沟、管,出眶下孔称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分布于眼裂和口裂之间皮肤、上颌牙齿以及鼻腔和口腔粘膜。
上颌神经主要分支有:(一)上牙槽神经superior alveolar nerve该神经分为前、中、后三支。
上牙槽后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主干发出,在上颌骨体后方入骨质;上牙槽中支和前支分别在眶下沟和眶下管内由眶下神经发出。
上述神经分布于上颌牙齿及牙龈。
(二)蝶腭神经为两根短小神经,在翼腭窝内分出,向下连于翼腭神经节,由节发出分支布于鼻腔和腭部粘膜。
(三)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erve为上颌神经本干延续,眶下裂入眶,行经眶下沟、眶下管,再经眶下孔出眶,分布于眼睑鼻外侧部,上唇和颊部皮肤,在沿途发出上牙槽中支和前支。
三叉神经的名词解释_功能形态_主要病症_预防护理
三叉神经的名词解释_功能形态_主要病症_预防护理三叉神经的名词解释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为混合神经,也就是既含有运动神经又含有感觉神经。
感觉部分收集来自面部和头部的信息,运动部分则控制咀嚼肌。
三叉神经节又分出三条分支(这也就是它叫三叉神经的原因),第一分支为眼神经(Ophthalmic branch),第二分支为上颌神经(Maxillary branch),第三分支为下颌神经(Mandibular branch)。
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
三叉神经的主要功能此神经分为两部分,较大的一部分负责面部的痛、温、触等感觉;较小的一部分主管吃东西时的咀嚼动作。
大的感觉神经又分为三支:第一支叫做眼支,主要负责眼裂以上之皮肤、粘膜的感觉,如额部皮肤、睑结膜、角膜等处的感觉。
第二支叫做上颌支、主管眼、口之间的皮肤、粘膜之感觉,如颊部、上颌部皮肤、鼻腔粘膜、口腔粘膜上部及上牙的感觉.。
第三支叫做下颌支,主管口以下的皮肤、粘膜之感觉,如下颌部皮肤、口腔粘膜下部及下牙的感觉。
三叉神经的主要形态三叉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始于三叉神经运动核,其轴突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自脑桥腹侧面与小脑中脚移行处出脑,位于感觉根的前内侧,随下颌神经分布至咀嚼肌等。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结内,此结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前面。
三叉神经结有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中枢突聚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由脑桥腹侧面入脑后,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其周围突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和眼、鼻及口腔的粘膜。
三叉神经的主要病症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
三叉神经痛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率1.8‰,70-80%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高峰年龄为50岁组,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右侧多于左侧,5%以下为双侧。
三叉神经痛症状
2、三叉神经痛症状容易触发,存在扳机点,亦叫做触发点,常位于上唇、 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导致疼痛发作。生活 中通常可因洗脸、刷牙、说话、吃饭时,甚至微风拂面,均可诱发。
3、三叉神经痛症状呈周期性发作,间歇期长短因人而异,但一般是初期发 病次数少,间歇期长,随着病情加重,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 痛也加剧。
极为少见。生活中,三叉神经痛容易被误诊为偏头痛、牙痛,这是因为三叉
神经痛有三个分支,主要管颜面、牙齿、角膜、鼻腔、口唇、大部分头皮和 脑膜的感觉。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发(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 科)——
1、三叉神经痛症状发作骤发骤停,疼痛剧烈,形容如闪电样、刀割样、针 刺样等,呈反复阵发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钟,然后停止,停止 后也无任何不适症状。
三叉神经痛发病多在40岁以后发生,主要是些中老年人,发病率可随年龄而 增长,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右侧对于左侧。病情发作受季节以及患者心情影
响也很大,因此,若出现以上症状,患者尽量平复心情,不要过于焦虑,以
免加重病情。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症状其实也不难诊断,最怕的是患者疾病乱投医,这样很
容易误治,若对照上述症状,怀疑是三叉神经痛,请及时到当地三甲医院神 经科挂号,请专家确诊与治疗。
目前三叉神经痛有方法治愈,治疗的方法也很多,但其中有很多方法只是暂 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如药物、针灸、封闭针、伽马刀等,从一开始, 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就要进行正确的治疗,避免有些治疗方法,造成严 重后遗症,如面瘫,在治愈就很难了。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
三叉神经痛症状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三叉神经痛为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但是很多老百姓对三叉神经痛还是不甚 了解,患者经常会描述,不明原因出现脸痛,或是认为偏头痛,牙痛,疼痛 一阵一阵的,反复发作,很难受。甚至误认为偏头痛的吃了很多种止痛药物, 牙痛的拔了一两颗牙后,才被确诊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镇静剂:如地西泮(Diazepam)等,用于缓解疼痛引起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用于改善患者情绪,增强疼痛阈值。
-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促进神经修复。
2.物理治疗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针对疼痛区域进行电刺激,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
-镇静剂:如地西泮(Diazepam)等;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等;
-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
2.物理治疗
(1)经皮电刺激: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对三叉神经痛部位进行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2)针灸治疗:根据中医理论,选取相应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每周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本方案旨在为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一种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第2篇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一、方案概述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euralgia,TN)是一种慢性疼痛疾病,表现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全面、科学的治疗策略,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发作频率、药物副作用和生活质量。
2.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长期跟踪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五、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1.教育患者了解三叉神经痛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3.疼痛性质:疼痛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 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种。发作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逐 渐加重。发作频繁者可影响进食和休息。
4.诱发因素及“扳机点”: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洗 脸等动作诱发,甚至风吹或响声也能引起发作。有些病人触摸鼻旁、 口周、牙龈、眉弓内端等区域即可引起疼痛发作,这些敏感区域称为 “扳机点”或“触发点”。麻醉“扳机点”常可使疼痛发作暂时缓解。 因此病人为了减免发作常常不敢洗脸、大声说话、甚至不敢进食。
感谢您的关注
技术支持
LOGO
1.神经扩展面部。三叉神经痛症状的疼痛部位常常起始于三叉神经的 一个分支,然后之间扩展。疼痛跟随神经,整个面部最终出现剧烈疼痛。 一般来说,会跟着神经,扩展到这个面部。
2.分泌系统变化。会有脸红、皮肤温度增高、肿胀、出汗、流泪、 鼻粘膜充血、唾液分布增多等症状。
3.面部出现突然发作的剧痛。而且没有发病的前兆,让人难以忍受, 有像撕裂的疼,有像火烧灼的疼,有刀割或者炸裂的疼。疼痛的类型很 多,疼痛的表现也很多。
4.发病时间不固定。说发作就发作了,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作一次, 但是周期也不固定。所以这种病症很难控制和监测,根本就好像莫名其 妙的疼痛。
LOGO
1.体征: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面部潮红、流泪和流涎, 故又称痛性抽搐。疼痛发作时病人常用手揉搓同侧面部,久而久之面 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眉毛脱落,再因不敢吃饭、洗脸、不修边幅, 病人往往显得消瘦、面容憔悴、蓬头垢面、情绪抑郁。客观检查多无 三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及其他局限性神经体征,但有时由于面部皮肤 粗糙、增厚或已作过封闭治疗,面部痛觉、触觉可有减退。
三叉神经手术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手术治疗方法三叉神经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三叉神经疾病的方法,包括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半月板、三叉神经瘤等相关疾病。
在这种手术中,外科医生通过切除或改变三叉神经的部分或全部来缓解或消除疼痛和相关症状。
三叉神经手术主要有微血管减压术、传统开颅手术和射频消融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适应症、手术过程和并发症等内容。
1. 微血管减压术: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最常用的三叉神经手术方法,适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
该手术通过手术放大镜下,在颅底部分解或切断压迫三叉神经的微血管,从而释放神经压力和恢复神经功能。
该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特点。
手术后疼痛缓解率高,但可能会有少量术后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
2. 传统开颅手术:该手术通常适用于三叉神经半月板或三叉神经瘤等需要精确定位和切除的情况。
手术过程中将头骨打开,暴露出三叉神经的位置,然后通过切除半月板或瘤体来减轻或消除症状。
由于手术范围较大,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一般只适用于疾病较严重且无其他手术方法可行的患者。
3. 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也可以作为微血管减压术的替代方法。
手术中,医生会通过电热靶向消融技术切断或损伤导致疼痛的神经。
患者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恢复快,但部分病例可能会出现术后疼痛复发或感觉减退。
在进行三叉神经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疾病的类型、临床表现、疼痛程度以及影响生活质量的程度等。
同时,医生还会通过神经影像学检查来确定疾病的位置和性质,以更好地规划手术方案。
三叉神经手术风险较小,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
术后可能会出现面部和口腔感觉减退、面瘫、听力障碍等,但这些并发症较为罕见,并且大部分在一年内可以自行恢复。
总的来说,三叉神经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疾病的方法。
具体的手术方法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疾病类型和个人情况来综合考虑,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详细了解各种手术方法的优劣势,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以便作出适合自己的治疗决策。
三叉神经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治疗方法三叉神经(也称为三叉神经副神经节)是人体中最大的脑神经之一,它包含了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主要控制头部和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三叉神经疾病是指与该神经相关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剧烈而频繁的面部疼痛,可能导致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
治疗三叉神经疾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痉挛药物(如卡马西平、卡马西丁和加巴喷丁)、神经痛药物(如阿米替林和伊曲康唑)、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等。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微血管减压术、激光治疗和射频消融术等。
微血管减压术是通过减压和解除三叉神经受到的外界压力来缓解疼痛。
激光治疗和射频消融术则是通过破坏疼痛来源的神经纤维来缓解疼痛。
3.其他辅助治疗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措施可以帮助缓解三叉神经痛。
其中包括物理治疗、针灸和神经调节疗法等。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理疗师的手法和设备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身体的平衡。
神经调节疗法则是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来减轻他们对疼痛的恐惧和焦虑。
总之,三叉神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例如病情的严重程度、疼痛的持续时间和患者的个人意愿等。
在进行治疗之前,建议患者先咨询专业的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同时,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压力和接受心理辅导等。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豆丁网
目录•三叉神经痛概述•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预防与康复措施•总结与展望三叉神经痛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压迫、局部炎症、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疼痛部位疼痛性质触发点分型临床表现及分型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多为单侧,右侧多见面部或口腔内某些区域特别敏感,轻微触碰即可诱发疼痛,如上下唇、鼻翼外侧、舌侧缘等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可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疼痛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性质为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持续时间短暂,突发突止;存在触发点鉴别诊断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牙痛、鼻窦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偏头痛等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物选择原则及常用药物药物选择原则根据疼痛程度、发作频率、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
常用药物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神经传导来缓解疼痛。
0102 03疼痛缓解程度通过疼痛评分量表等工具,评估患者疼痛缓解的程度。
发作频率减少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发作频率,观察药物治疗对发作频率的影响。
生活质量改善了解患者用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睡眠、饮食、情绪等方面。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副作用与注意事项常见副作用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严重副作用包括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过量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副作用,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止痛的目的。
常用穴位包括合谷、太冲、颊车等。
针灸治疗理疗按摩如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因子治疗,可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三叉神经是人体头部的一条重要神经,负责面部、口腔、咽部感觉的传导。
如果三叉神经发生异常,可能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和其他不适。
对于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来进行综合考虑和制定。
一、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三叉神经疾病,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方法。
其中包括以下几种:1. 疼痛管理:对于三叉神经疼痛,可通过服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抗痉挛药等。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热敷、冷敷、按摩等物理疗法来缓解疼痛。
2. 物理治疗:利用物理因素对病患进行治疗,例如电疗、热疗和冷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改善神经传导,减少疼痛。
物理治疗同时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
3. 康复训练:针对三叉神经功能障碍造成的面部肌肉功能受损等情况,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通过进行定向的功能训练,帮助病患重新恢复面部肌肉的协调运动,促进面部功能恢复。
二、药物治疗:对于部分症状严重的三叉神经疾病,常常需要药物干预来控制疼痛和症状。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 抗抑郁药物:三叉神经疼痛常伴随着负面情绪,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痛苦感。
2. 抗惊厥药物:三叉神经痛有时会伴随着痉挛性发作,此时可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等来控制痉挛。
3. 神经病理疼痛药物:神经病理疼痛药物是一类专门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包括氨氟地平(Gabapentin)、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等。
注: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和病患定期复诊调整剂量。
三、手术治疗:对于严重且无法通过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控制的三叉神经疾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介入。
1. 微血管减压术:对于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切除或减压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压迫,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
2. 毁损术:毁损术是通过利用化学药物或热能等手段对三叉神经进行部分破坏,以减少其对痛觉信号的传导。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痛的护理常规一、概念:是脑部第五对颅内神经,是管理面部、口腔等部位的感觉和运动混合性神经。
三叉神经又分为粗的感觉神经根和较细的运动感觉神经根。
感觉神经主要分布于面部的皮肤、口腔、鼻腔、鼻旁窦的黏膜和牙齿、脑膜等处。
运动纤维主要支配三叉神经分为三支,在面部的分布区域以眼角和口角为界。
三叉神经是主要支持面部感觉的神经,一旦三叉神经受损可能导致面瘫、面部麻木等情况发生。
如:微血管减压术、射频热凝等治疗可能会损伤三叉神经功能。
二、病因:脑神经共有12对,三叉神经是第五对脑神经,它支配同侧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运动,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
三叉神经损害后可出现面部感觉和咀嚼运动的障碍。
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
三叉神经痛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率1.8‰,7 0-80%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高峰年龄为50岁组,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右侧多于左侧,5%以下为双侧。
疼痛多由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均受累。
病因⑴中枢性病因三叉神经痛的阵发性提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的放电,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或中枢其它部位。
三叉神经痛的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有扳机点、抗癫痫治疗有效、加之在疼痛发作时中脑处记录到局灶性癫痫样放电均支持中枢性病因学说。
但此学说难以解释临床所见的许多现象。
⑵周围性病因即病因在半月节到桥脑之间的后根部分,文献报告多倾向于周围病变,有以下学说:①机械性压迫或牵拉三叉神经根,主要是临近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
②动脉硬化引起三叉神经的供血不足。
③多发性硬化或自发性脱髓鞘疾病。
④家族性三叉神经痛。
多数临床资料表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
三叉神经痛名词解释 医学教育
三叉神经痛名词解释医学教育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一种疼痛性神经疾病,也被称为颜面痛。
三叉神经是头部和面部感觉神经的主要供应者,它分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当三叉神经的其中一支或多支受到损伤或受到刺激时,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发作。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通常是突发性的、发作性的、短时间的剧烈疼痛,主要位于面部的一侧。
这种疼痛经常被触发或加剧,例如咀嚼食物、说话、刷牙、洗脸或面部触摸。
发作期间,可能伴随着面部肌肉痉挛、眼睑抽搐和流泪。
三叉神经痛通常由血管压迫或损伤引起,这可能是由于血管与三叉神经的异常交叉或压迫引起的。
其他原因包括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症或颅神经创伤等。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术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癫痫药物和镇痛药。
神经调节术是通过电刺激或化学刺激来尝试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减轻或解除对三叉神经的压迫来缓解疼痛症状,包括微血管减压术、消融术和切除术等。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疼痛症状,其诱发因素和治疗方法可能因个体而异,医学教育是了解和学习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的重要途径。
三叉神经痛病因和护理
三叉神经痛病因和护理一、病因分析三叉神经痛,也称为三叉神经疼痛,是一种剧烈的面部疼痛,以痛发作突然、短暂、剧烈为特点。
其病因较为复杂,以下是常见的病因分析:1.神经病变:三叉神经在其传导途径中可能发生了病变,如三叉神经根部的压迫、损伤等。
2.血管压迫:血管或血管瘤的压迫会导致神经受到刺激,引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
3.感染炎症:例如耳痛、鼻炎等感染炎症也会引起三叉神经痛。
4.创伤性因素:手术、外伤等因素有时也可引起三叉神经痛。
5.其他因素:如口腔疾病、颌关节紊乱等都可能是三叉神经痛的诱发因素。
二、护理建议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综合治疗:1. 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病情及病因,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可以减少神经冲动传导,缓解疼痛症状。
•镇痛药物:如非那西丁、曲马多等药物,可缓解疼痛症状。
•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帕罗西汀等药物,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进神经的康复。
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热敷可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紧张肌肉按摩:通过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减轻神经压迫。
•相应脸部按摩: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脸部按摩可缓解神经疼痛。
3. 心理支持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对疾病的信心。
4.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三叉神经痛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姜蒜等。
•多摄入维生素:适当增加维生素B群的摄入,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
•均衡饮食:保证饮食的均衡,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 避免诱因避免可能触发三叉神经痛的诱因,如寒冷刺激、口腔感染炎症等。
6. 定期复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及时评估疗效和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
北京嘉泽东博医院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最顽固的、最 痛苦的疼痛性疾病有 些人患病数十年不得治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患者可在内科、外 科等多个科室求治。本病诊断较容易,但治疗困 难,是多学科临床研究的热点疾病
1.概念
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 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
END! 谢谢大家!
点可引起疼痛发作,但发作刚过去,再刺激“扳机点”则 不引起发作。
4.95%以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为一侧性。 5.疼痛发作时不合并有恶心、呕吐。 6.对此病一般镇痛药物完全无效经痛 颞颌关节病 非典型性面痛 鼻窦炎 MS,延髓空洞症,原发性/转移性颅底肿
▄机械压迫学说
硬膜鞘或岩骨嵴的压迫:三叉神经节及后根 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或后根 通过硬膜孔时在高起的岩骨嵴处成角扭曲 受压而致病 .有人检查了130例三叉神经痛患 者的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 侧发病率高3倍。
▄缺血学说
见于中老年人,易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及 脑缺血缺氧,反复发作 ,血循环阻断后产生的 致痛物质而致三叉神经痛。
脉或动、静脉混合压迫三叉神经高达95%;Zorman 报道 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见90例(72%)神经根部有血 管压迫。见图。
三叉神经 血管
②颈内动脉压迫 : Kerr提出颈内动脉 管的骨顶部常可缺如由筋膜组织替代, 故半月节腹面根及其分支与下面的颈 内动脉紧密接触,颈动脉的搏动使半 月节及后根髓鞘崩解而引起疼痛。
无痛介入疗法:
疗法介绍: 在影像可视系统引导下,利用美国进口高频热凝治疗技术
到达神经根部,精确定位病变神经并进行治疗,是目前国 际先进的治疗技术,治疗过程没有任何疼痛感。
三叉神经痛诊疗常规
三叉神经痛诊疗常规【概述】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疼痛,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
若无特别说明,通常是指前者。
三叉神经痛指的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性、短暂性的剧痛。
疼痛每次可持续数秒,每日发作数十次至数百次,痛如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或针刺样。
三叉神经痛以第二支和经三支分布区的疼痛较为多见,大多为单侧性的,双侧性的较少,不足发病人群的5%o本病多发于成年和老年人,40岁以上的患者可达70%-80%,女性略多于男性。
【病因】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指的是有明确原因造成的三叉神经痛,它可以因桥脑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部的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病引起。
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指的是病因不明的三叉神经痛。
但是,随着近年来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大量开展,这类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也基本弄清。
其主要原因是邻近血管,如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等压迫三叉神经根所致。
【临床表现】(一)症状: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突然出现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
疼痛发作前常无先兆,突然发作,突然停止。
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钟至1-2分钟。
间歇期常无任何疼痛,一切如常。
发病早期,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较长,可以数日发作1次。
大多数病人病情会逐渐加重,疼痛发作次数会逐渐频繁,以致于数分钟1次,甚至终日不止。
疼痛可以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缓解期可由数天至数年不等,很少有自愈者。
部分病人发作似与气候有关,冬、春季较易发病。
疼痛可以呈针刺样、刀割样、撕裂样、烧灼样的剧烈跳痛。
发作时病人表情痛苦,常以手掌或毛巾紧按病侧面部或用力擦面部,以期能减轻疼痛。
有的病人还可以出现痛性抽搐。
患者的疼痛常先起始于三叉神经的一个分支,逐渐扩散到其他两支。
触碰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某些敏感点,即可诱发三叉神经痛,该处即为三叉神经痛的〃触发点〃,亦称〃板机点〃,因此,咀嚼、刷牙、洗脸、打呵欠、说话、饮水、剃须及冷、热刺激皮肤、转头等均可诱发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课件PPT课件
运用推、拿、按、摩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
其他非侵入性操作
如拔罐、刮痧等,通过刺激皮肤、肌肉等组织,达到缓解疼痛的 效果。
局部封闭、射频等微创技术
局部封闭
将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阻断神经传导,达到止痛效果。常用药物 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射频治疗
通过射频电流刺激神经,产生热效应,破坏痛觉神经纤维,达到止 痛目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对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使用止痛药或调节神经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 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经验分享
处理方法总结和经验分享
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是关键,患者应密 切关注自身状况。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配合医生治疗,有 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 ,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以便医生调整治疗 方案。
CT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CT检查可见神经根部增粗、扭曲,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时 可见骨质破坏累及神经孔。
MRI检查方法及表现
MRI检查方法
采用高场强MRI扫描仪,对三叉神经进行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可准确评估神经 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MRI表现
三叉神经痛患者MRI检查可见神经根部信号异常,呈高信号或等信号,有时可见 神经周围水肿或血管压迫。
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 神经压迹处
周围支分布
额部、面部、口腔及鼻腔 的粘膜、牙齿、脑膜等
生理功能及传导通路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传导头面部痛、温、触等 浅感觉及深感觉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支配咀嚼肌和鼓膜张肌, 主要司咀嚼运动和张口运 动
传导通路
三级神经元传递,最终到 达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产生感觉
相关神经核团和联系
三叉神经结的名词解释
三叉神经结的名词解释三叉神经结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神经中枢。
它位于脑干底部,主要由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组成,分别为眼眶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这个结构对于人类的感觉功能和咀嚼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三叉神经结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和探讨。
三叉神经结又被称为三叉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
它是一种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结构。
其中,神经细胞起到传递神经信号的作用,而神经胶质细胞则参与细胞代谢和支持神经细胞的功能。
这些细胞组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将三叉神经的信息传递给大脑。
三叉神经是颅神经中的第五对,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控制头部、面部和口腔区域感觉和咀嚼运动的神经。
三叉神经的主要分支依次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眼神经分布在头部和面部的眼睛周围区域。
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眼睛的触觉信息和调节眼睑的运动。
眼神经还负责感知温度、压力和痛觉等感觉信息。
当我们碰到眼睛时,眼神经会将这些刺激信号传递到大脑,我们才能感受到疼痛或察觉外界环境变化。
上颌神经分布在颜面部的上颌区域,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上颌区域的感觉信息。
这包括嘴唇、鼻子、牙龈和面颊等区域的触觉和温度感知。
上颌神经还负责控制面部肌肉的运动,以及控制上颌区域的血管收缩和扩张。
当我们吃东西或感受到触碰时,上颌神经的传递信号,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食物的味道、温度和质地。
下颌神经分布在头部和颜面的下颌区域,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下颌区域的感觉信息和控制下颌肌肉的运动。
下颌神经是人体中最大的颅神经分支之一,它在咀嚼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咀嚼食物、张口说话或感觉到下颌区域的刺激时,下颌神经会传递相应的信号到大脑,以进行相应的运动调节和感知功能。
三叉神经结的功能与人体的正常生活息息相关。
任何对这个结构的损伤或疾病都可能导致感觉异常、面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甚至影响咀嚼功能。
有些常见的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和三叉神经麻痹,都与三叉神经结的健康有关。
三叉神经结的研究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叉神经痛ppt课件
三 叉 神 经 痛 trigeminal neuralgia,TN
治疗
继发性TN的治疗: 对因治疗
原发性TN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首选,无效时再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首选药物:
卡马西平
药理作用:为抗癫痫药,作用于网状结构-丘脑系统,可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
-丘脑的病理性多神经元反射,对约70%的病例有效。
三 叉 神 经 痛 trigeminal neuralgia,TN
病因
❖ 原发性TN的病因学说:
中枢病变学说
①认为三叉神经痛是属于一种感觉性癫痫发作,其发放 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 ②病变在脑干; ③病变在丘脑。
周围病变学说
认为病变在周围部,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半月神经节 或其周围支及末梢。
三 叉 神 经 痛 trigeminal neuralgia,TN
TMD
一般无自发痛,其临床表现为在张大口及咀嚼时诱发颞下颌关节区及 其周围肌群出现疼痛,常伴有关节弹响、开口型偏斜歪曲等症状,并 在关节后区、髁突部及相应肌群和骨质破坏区有压痛。
(三)与鼻窦炎的鉴别:
急性上颌窦炎、 额窦炎等
疼痛呈持续性,不如TN剧烈;多在感冒后发生,可伴有嗅觉障碍、 流脓性鼻涕、鼻阻塞等症状,局部皮肤可有红、肿、压痛及其他炎症 表现;X线可见鼻窦腔密度增高,呈普遍性模糊阴影,有时可见液平 面。
三 叉 神 经 痛 trigeminal neuralgia,TN
鉴别诊断
(一)与牙源性疼痛的鉴别:
临床上有不少TN患者误认为牙痛而要求拔牙,此时必须认真鉴别。
牙髓炎
疼痛呈持续性,对冷热刺激敏感,夜间疼痛加剧,有病灶牙存在。
髓石
疼痛多在体位改变时或睡下后发生,无扳机点,无周期性,X线查见 牙髓腔内有结石。
三叉神经
非药物治疗
封闭治疗 三叉神经封闭是注药于神经分支或半月节上,使之 破坏,阻断其传导作用,从而获得止痛效果. 常用药物: 酒精 热水 酚类 甘油
• 指征:
• • • • 1经药物治疗无效 2拒绝手术治疗,而服药有反应者 3身体健康情况不适应手术者 4因剧烈疼痛影响进食及休息,致身体极度衰弱 者,可作为过渡性治疗,为手术创造条件. • 5术前作普鲁卡因封闭,可使病人习惯于术后的 面部感觉异常. • 6作鉴别诊断用,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可作普鲁 卡因封闭与其他面部疼痛相鉴别.
• 3氯硝安定: • 6~8mg/d口服,40%~50%的病例 可完全控制,25%明显缓解. • 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态不稳,老年患者可见短暂 性精神错乱,停药后消失;卡马西平或苯妥英 钠无效时可试用.
• 氯苯氨丁酸: • 起始剂量5mg,3次/天,常用剂量30~ 40mg/d. • 副作用:有恶心,嗜睡等,大约30%的病例 不能耐受副作用.
疼痛和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常合 并其他颅神经麻痹,如面神经,外展神
经以及前庭神经受损.年轻患者的典型 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性应高度怀疑 MS.
• 2牙痛: • 本病常误诊为牙痛,有些患者拔牙后疼 痛不止才确诊.牙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 局限于牙龈部,可因进冷,热食物加 剧.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 主要行程 脑桥延髓间沟出 脑 内耳门 内耳道 面神经管 出茎乳孔 穿腮腺分五大 支
脑桥延髓间沟出脑 内耳门 内耳道 面神经管 出茎乳孔 穿腮腺分五大支
• 分支与分 布
1. 鼓索:面神经出
茎乳孔前约6mm 处发出 经鼓室到颞下 窝 入舌神经(V) • 分布: 舌前2/3味 觉; 颌下、舌下 腺(一般内脏运 动纤维,经下颌 下神经节换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海绵窦综合征
侵及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其中外展神经多首先
受侵。
根据病变的都位与范围分为前、中、后三型:这种分型多 见于海绵窦动脉瘤时出现。 (l)前型 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受侵。 (2)中型 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受侵。
(3)后型 颅神经Ⅲ、Ⅳ、Ⅵ及三叉神经三支全受侵。
5、眶上裂综合征
(1)Ⅲ、Ⅳ、Ⅵ颅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眼支损害, 以动眼神经瘫痪最显著。
(2)同侧眼球有可能出现轻度外突(因静脉受压、 眼球后水肿所致)。 (3)眼交感神经受侵--何纳氏综合征);
注: 因有动眼神经瘫痪出现眼睑下垂及瞳孔散大,因 有球后水肿出现眼球外突,故何纳氏征多不显著。
6、三叉神经旁综合征(Raeder氏)
二、三叉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
(一)周围性病变
1.
2. 3.
三个分支
半月节 三叉神经根
(二)核性病变 (三)传导束病变
(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
1. 三个分支的病变
①
感觉障碍---相应分布区
刺激性症状:三叉神经痛;
破坏性症状:感觉迟钝或消失。
② ③
同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 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小结:
(一)三叉神经功能丧失
1.
2.
3. 4.
感觉消失 分泌物减少 角膜反射消失 咀嚼肌功神经 同时受损的常见综合征
1、岩尖综合征
2、破裂孔综合征
3、海绵窦综合征
4、眶尖综合征
5、眶上裂综合征
1、岩尖综合征
多因急慢性中耳炎及乳突炎引起,在颞骨 岩部的尖端硬脑膜外间隙引起局限性脑膜 炎。 病灶侧外展神经瘫痪以及三叉神经眼支甚 至上颔支受侵; 首先出现眼支甚或上颔支的三叉神经痛, 继之出现三叉神经Ⅰ、Ⅱ支配区的感觉障 碍及角膜反射障碍。
海绵窦内较大的病变也可出现后型的症状与体征。
3、破裂孔综合征
该综合征与海绵窦后部的综合征相似 除了损伤Ⅲ、Ⅳ、Ⅴ、Ⅵ颅神经外,还侵 及交感神经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如果为占位性病变还可能闭塞颈内动脉而 出现脑症状。最常见于鼻咽癌转移。
4、眶尖综合征
视神经孔在眶上裂之内侧,眶尖病变可同时损害 眶上裂通过的神经(Ⅲ、Ⅳ、ⅥI及三叉神经之眼 支)与视神经孔通过的视神经。 (1)Ⅲ、Ⅳ、Ⅵ损害 眼外肌瘫痪及瞳孔散犬, 对光反射及凋节反射皆发生障碍。 (2)三叉神经眼支病变 首先出现眼内及额区痛, 继之感觉迟钝或消失,同侧直接角膜反射减弱或 消失及对侧间接角膜反射亦减弱或消失。 (3)视神经损害 同侧视力障碍,久之出现原发 性神经萎缩。 (4)有时可出现眼球突出。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3.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核上部----面部中央痛温觉 核下部----面部周围痛温觉
(二) 三叉神经的运动通路
中央前回下1/3 内囊 脑干 同侧 三叉神经 对侧 运动核
下颌神经
卵圆孔
咀嚼肌
运动核在桥脑 位于感觉主核的内侧 支配咀嚼肌。 受双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
第五章
颅神经的定位诊断
第四节
三叉神经
一、三叉神经的解剖及生理基础
混合神经 感觉神经--面部、口腔
及头顶前部的感觉
运动神经--咀嚼肌
三叉神经(视频)
头面部痛温觉传导路
(一) 三叉神经的感觉通路
眶内结构 额部皮肤 眶 眶上裂
眼神经
上颌牙齿及牙龈、鼻腔、 口裂之间的皮肤
圆孔 卵圆孔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鉴别: 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与核性损害
周围性损害 1
感觉障碍性质 各种感觉均障碍 三分支
核性损害
分离性 葱皮样
2 感觉障碍区分布
3
其他症状
Ⅵ、Ⅷ、Ⅷ
长传导束
(三) 传导束性病变
感觉方面:
对侧面部、各种感觉均感觉障碍; 多合并运动障碍的症状及体征。
运动方面:
单侧皮质脑干束病变不出现明显瘫痪; 可出现下颌反射活跃或亢进。
下颌牙齿及牙龈、舌前2/3 粘膜、口裂以下的皮肤
三叉神经 感觉核
半 月 神 经 节
丘脑(腹后 内侧核)
中脑核(深)
脑干 感觉主核(触) 脊束核(痛温) 内囊 中央后回下1/3
第1支:眼神经 ophthalmic nerve
泪腺神经: 泪腺、上睑
眼神经
海绵窦外侧壁
额神经
眶上裂
眶
额顶部皮肤 额神经:
鼻腔.筛窦.泪囊. 鼻睫神经: 眼球.眼眶.结膜. 眼睑.鼻背
鼻粘膜和 鼻背
卵圆孔
口裂和 眼裂之间 皮肤 及深面结构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
口裂以下和 颞区皮肤 口底结构
三叉神经
分三支
第一支 第二支 第三支
眼神经------眶上裂出颅 上颌神经---圆孔出颅 下颌神经---卵圆孔出颅。
Ⅴ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 性质 — 混合性 一般躯体感觉性 → 头面部皮肤及粘膜 特殊内脏运动性 → 咀嚼肌
该综合征是由于三叉神经节附近的局限性病变引 起,如动脉瘤、骨折、梅毒及局部骨炎引起。
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及交感神经障碍。
出现三叉神经痛;继之出现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及 角膜反射障碍,也可出现咀嚼肌瘫痪; 何纳氐综合征; 多伴有动眼神经麻痹。
Ⅴ
脑桥
基底部 小脑中脚
交界处
圆孔
眶上裂
眶内结构和 眼裂以上 皮肤
眼神经 三 叉 神 经 节 鼻睫神经 泪腺神经
一 般 躯 体 感 觉
第2支: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
下睑、鼻翼、上唇
上颌N
海绵窦外 侧壁
眶下神经 圆孔
翼腭窝
上牙槽前中支
上颌、牙、齿龈
上牙槽后支
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
上牙槽后支
第3支: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
分支:
1. 耳颞神经 ——— 颞部皮肤,并将舌咽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导入腮腺。
(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
2. 三叉神经节的病变
① ② ③ ④
可出现带状疱疹(特点) 三叉神经痛、感觉迟钝或消失; 同侧直接及对侧间接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嚼肌瘫痪。
(一)三叉神经周围性病变
3. 三叉神经根的病变:
① ② ③ ④
三叉神经分支损伤的症状(感觉\运动\反射) 常合并有第7、第8颅神经的损伤 同侧小脑症状及体征。 病因:听神经瘤、脑膜炎、蛛网膜炎
眼神经
•三叉神经诸感觉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中枢突 三叉神经节 周围突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中央后回 下1/3
Ⅲ 丘脑
腹后内侧核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内侧丘系 背侧 Ⅰ 三叉 神经节 Ⅱ
三叉神经 感觉核
三叉 丘系
头面部
(深)浅感觉
传导路
(二) 三叉神经核性病变
①分离性感觉障碍
A.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痛、温觉消失; B.主核---同侧面部的触觉障碍, C.三叉神经中脑核---同侧面部的深感觉障碍
②感觉障碍分布特点—“葱皮样”
上端病变----同侧面中心部痛、温觉障碍; 下端病变----面部之周边部出痛、温觉障碍。
2. 舌神经 ———— 舌前 2/3 粘膜、司一般躯体感觉并有面神经的鼓索加入。 3. 下牙槽神经 —— 下颌牙齿,终支为颏神经——口裂以下皮肤。 4. 咀嚼肌神经 —— 运动性,支配 4 块咀嚼肌。 颊 神 经
混合神经
颏 神 经
三叉神经感觉核
1. 三叉神经中脑核----深感觉 2.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