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度
镇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三篇

镇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三篇1.及时发现、上报和抵制危害国家安全、宣扬邪教迷信、破坏民族团结、低俗色情演出等有害思想和文化在基层的传播渗透。
2.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查处非法或违禁图书、报刊、光盘以及印刷品、宣传品的销售传播。
3.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查处非法或违禁出版物的编辑、制作、印刷、仓储窝点。
4.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查处非法电视台、非法电台和非法销售、擅自安装使用卫星电视设施行为。
5.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以及新闻敲诈等活动。
6.及时发现涉及本地区、本单位妨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上信息和舆情,积极举报"黑网吧",积极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
7.对辖区内文化市场及"扫黄打非"重点部位进行巡查。
8.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宣传工作,包括"扫黄打非"知识、未成年人保护常识、专项行动进展、大案要案及打击查处成效等。
9.发动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工作,鼓励群众举报,参与"扫黄打非"群防群治。
镇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二一、领导小组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
根据工作需要,经组长同意后,可临时召开。
主要讨论本镇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的政策、工作目标、措施以及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项,并由镇"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记录。
二、会议议题由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各方情况,按程序呈报主要领导审定后决定。
三、领导小组例会由镇主要领导召集主持,也可以由主要领导委托其他副职召集主持,各"扫黄打非"成员单位的相关人员,因工作需要可邀请非成员单位人员列席会议。
四、召开领导小组例会研究决定问题,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领导小组成员到会,方可举行。
因故不能到会的,需向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说明情况,会后由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向其通报会议内容和有关事项五、领导小组例会研究确定的有关事项,按照部门职能,由各成员负贵具体落实,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定期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关于“扫黄打非”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

制定方案
组织实施
总结评估
根据上级部署,明确“ 扫黄打非”工作任务, 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
对涉及“扫黄打非”的 问题进行调查,收集相 关信息,分析问题的性 质、成因和涉及的范围 。
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 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责任 和时间要求。
按照方案开展工作,加 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 合,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挑战
当前,“扫黄打非”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 断发展,网络“扫黄打非”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需要不断加强技术手段和创 新能力。
问题
同时,部分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和支持。此外, 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业务水平不高,影 响了工作效果。
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
协作与沟通机制
信息共享
各部门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交流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 法。
联合行动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行动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打击“扫黄打非”的态势 。
沟通反馈
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或专题会议,交流工作进展,反馈问题,研究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措施。
工作成效
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中,各级部门积极行动,重点打击非法出版物和网络有 害信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典型案例
例如,某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公安、文化等部门,破获了一起涉及淫秽色 情出版物和网络赌博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十余名,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这一案件的成功破获,彰显了“扫黄打非”工作的成效和决心。
案件线索整理
整理分析案件线索,为查处工作 提供有力支持。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为了维护乡村社会的良好风气,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打击和预防乡村地区的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和盗版物品等违法犯罪行为而建立的一套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一、制度目标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目标是保护乡村社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打击和预防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和盗版物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制度内容1.组织机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由乡村综合管理委员会牵头负责,设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2.宣传教育:加强对乡村居民的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抵制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和盗版物品的能力。
3.监督检查:建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乡村地区进行扫黄打非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举报奖励:鼓励居民积极参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举报人赋予一定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5.执法力量:加强乡村地区的执法力量建设,提高扫黄打非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6.宣传媒体:充分利用乡村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加大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参预度。
三、实施情况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乡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得到了提高,对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和盗版物品的抵制能力明显增强。
监督检查机制的建立,使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检查,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举报奖励制度的实施,激励了乡村居民积极参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有效提高了举报率,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珍贵线索。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执法力量得到了加强,执法人员的数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指为了维护社会风气、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打击非法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等目的,建立起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规范。
下面将详细介绍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目标是清除乡村地区的淫秽色情物品和非法出版物,净化社会风气,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其工作原则包括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全面覆盖、严格执法、公正公平、宣传教育等。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1.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等。
2. 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工作落实、案件调查和处理、宣传教育等。
3. 监督检查部门:负责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实施。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1.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2. 监测排查: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信息采集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排查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
3. 处理案件:对发现的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进行查处和销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4. 建立举报渠道:建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鼓励群众积极参预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
5. 加强协作:与公安、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推进乡村扫黄打非工作。
四、工作成效评估1. 定期评估:每年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绩效考核: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对相关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
五、工作保障1. 经费保障:确保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2. 人员培训:加强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扫黄打非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工作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泛博群众对该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预的良好氛围。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为了保护乡村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打击和预防乡村地区的黄色、淫秽、非法出版物和非法传媒活动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管理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清朗的乡村社会环境,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工作原则包括依法治理、综合治理、预防为主、打击为辅、源头治理、群众参与等。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机构由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和各村居扫黄打非工作组成。
具体职责包括:1.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和政策,组织协调相关工作。
2. 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
3. 村居扫黄打非工作组:负责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巡查、检查、取证等。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1. 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抵制黄色、淫秽、非法出版物和非法传媒的能力。
2. 监测检查: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监测检查机制,定期对乡村地区的出版物、传媒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举报投诉: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建立举报投诉渠道,对举报线索进行认真调查,并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4. 打击整治:对发现的黄色、淫秽、非法出版物和非法传媒进行严厉打击,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5. 培训培育:加强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工作评估和奖惩建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评估机制,定期对工作进行评估,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失职失责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批评和问责。
五、工作保障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应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文化、教育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村扫黄打非工作。
乡镇2023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

乡镇2023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2023年乡镇扫黄打非行动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娱乐活动也日益丰富多彩。
在这背后,也伴随着一些不良的文化现象,如色情、赌博、毒品等。
这些现象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身心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防治。
作为基层单位,乡镇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乡镇2023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进行探讨。
一、加强乡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要做好乡镇扫黄打非工作,首先需要加强领导和组织。
乡镇政府应当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负责扫黄打非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督导检查工作的实施。
二、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是预防和打击黄赌毒的重要手段之一。
乡镇政府和媒体应当广泛宣传扫黄打非的意义和目的,倡导创建文明和谐的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给予犯罪嫌疑人以警示和震慑。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发挥扫黄打非作用的重要力量。
乡村干部和村委会要加强对扫黄打非的组织和领导,积极参与宣传和预防工作。
同时督促各村组织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构建共建治理共享的社区安全格局。
四、建立扫黄打非联合执法制度要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建立起联合执法制度,鼓励警方、文化部门、社会工作部门等多部门机构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检查和办理与扫黄打非有关的案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提高执法的效率和力度。
五、加强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干部和村民们的法律意识和扫黄打非工作能力。
同时,也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协助基层干部和村民了解扫黄打非技巧和方法,提升扫黄打非的实际效果。
六、完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要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监管和检查,完善工作机制。
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工作档案,并确定岗位职责和任务,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和任务,确保扫黄打非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七、注重扫黄打非工作成果的宣传在扫黄打非工作中,我们要及时宣传工作成果,交流优化工作经验,引导村民和居民积极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是指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以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整治的一项工作。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建立旨在保护农村社会的文化环境,维护农村社会的良好秩序,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明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1. 打击淫秽色情行为:加大对农村地区淫秽色情场所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淫秽色情演出、制作、传播等违法犯罪行为。
2. 管控非法出版物:加强对农村地区非法出版物的查处和销毁工作,维护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3. 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
三、工作机制1. 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政府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和单位参预,形成合力。
2. 工作责任:明确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责任分工,各级领导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
3.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工作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信息报送:各乡镇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相关情况。
四、工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村居民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增加巡查力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巡查力度,发现淫秽色情场所、非法出版物等问题,及时采取行动。
3.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淫秽色情演出、制作、传播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惩罚违法犯罪份子。
4.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对举报人进行保护,保障其合法权益。
五、工作成效1. 淫秽色情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社会的文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 非法出版物得到有效管控,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 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4. 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得到推动,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得到保障。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引言概述: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农村社会的文化环境,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的传播,保障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而建立的一套工作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风气、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1. 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目标和原则1.1 扫黄打非工作的目标: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的生产、销售和传播,保护农村社会的文化环境。
1.2 扫黄打非工作的原则:依法管理、综合管理、精准管理。
依法管理要依法打击违法行为;综合管理要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精准管理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扫黄打非措施。
2. 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2.1 组织架构:设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
2.2 职责分工: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扫黄打非工作计划,各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执法、宣传教育、社会服务等具体工作。
3. 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执法手段和措施3.1 执法手段:依法查封、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依法追究违法人员的法律责任。
3.2 执法措施:加强巡查和监督,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的生产、销售和传播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
4. 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4.1 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
4.2 社会服务:提供咨询和援助服务,匡助受害者恢复心理健康,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
5. 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意义和成效5.1 维护社会风气:通过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维护社会风气的清纯和健康。
5.2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减少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5.3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社会凝结力,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农村地区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物品以及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整治而制定的一套规范性文件和程序。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旨在维护农村社会风气,保护泛博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1. 打击非法出版物:严厉打击农村地区非法出版物的制作、发行、销售等环节,保护农村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
2. 打击淫秽色情物品:加大对农村地区淫秽色情物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 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坚决打击农村地区盗版、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工作内容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推动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宣传车、宣传片等形式,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引导他们远离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物品。
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农村地区书店、文化娱乐场所、互联网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农村地区的文化市场秩序良好。
4. 加大打击力度:配合公安机关,开展集中行动,加大对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物品、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震慑效应。
5.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及时处理举报线索,打击违法行为。
6. 加强协作配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进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形成合力,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工作效果评估1. 统计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物品、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的发案数量和处理结果,分析工作发展和成效。
2. 调查研究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和社会风气,了解农民群众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扫黄打非”工作制度职责等

“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传达贯彻上级“扫黄打非”工作精神要求,筹划组织辖区“扫黄打非”工作,确保意识形态安全。
2.按照上级部署,及时安排并抓好“扫黄打非”各个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协调督促成员单位和村(社区)工作站履行职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3.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扫黄打非”宣传,引导辖区群众自觉抵制各类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发现印刷、仓储、销售、散发、运输非法出版物及传播有害信息行为及时举报。
4.定期分析辖区文化市场形势,掌握市场动向和问题苗头,发现非法出版活动及时向上级“扫黄打非”办公室汇报,积极协助上级执法部门抓好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和各类案件的查处。
5.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和村(社区)“扫黄打非”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交流工作经验,提高业务素质。
6.建立“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估各成员单位和村(社区)“扫黄打非”工作开展情况,奖励先进,对重大失职、渎职行为实施责任追究。
7.完成上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交办的其它任务。
村(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工作制度一、宣传教育制度。
广泛运用板报、专栏、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扫黄打非”的政策、法规、信息动态;定期公布案件查办情况和优秀书刊目录,引导广大群众不买、不看政治性、封建迷信、“法轮功”等邪教以及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物,引导教育未成年人远离淫秽色情、宣扬凶杀、暴力等不健康读物。
二、巡查报告制度。
建立一支以保安、党团员等为骨干的巡查队伍,加强巡查,禁止游商、地摊等进入本辖区(单位)兜售非法出版物,禁止未成年人购买传阅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出版物,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禁止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在本辖区(单位)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联防协作制度。
主动与“扫黄打非”、公安、工商、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协助配合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查办案件。
四、举报奖励制度。
广泛宣传许昌市“扫黄打非”举报奖励规定内容,对外公布“扫黄打非”举报电话,协助落实对举报有功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奖励。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是指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淫秽色情、盗版侵权等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打击和整治的工作。
针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保护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1. 打击淫秽色情行为:通过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合法权益。
2. 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打击盗版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传播,保护知识产权。
3. 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对淫秽色情和盗版侵权行为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
三、工作内容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
2.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工作机制,包括线索收集、案件查处、宣传教育等环节,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3. 加强执法力量建设:加强对乡村扫黄打非执法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专业素质。
4.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加大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
5. 加强协作配合:加强与公安、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村扫黄打非工作。
四、工作流程1. 线索收集:建立线索收集机制,鼓励农村居民积极举报淫秽色情和盗版侵权行为,对线索进行核实和筛选。
2. 案件查处:对核实的线索进行调查取证,依法查处淫秽色情和盗版侵权案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 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农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
4. 效果评估:定期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
五、工作保障1. 资金保障:确保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2. 法律保障:依法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法律依据和权责。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引言概述: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指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打击和整治乡村地区存在的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等问题而建立的一套工作机制。
该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乡村社会文明建设、保护农村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内容。
一、制定扫黄打非工作规范1.1 确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1.2 制定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1.3 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
二、加强扫黄打非宣传教育2.1 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2.2 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传播扫黄打非知识,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
2.3 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宣传进乡村、进校园的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三、加强扫黄打非力量建设3.1 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3.2 加强与公安、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村扫黄打非工作。
3.3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扫黄打非力度4.1 加强对乡村地区的扫黄打非行动,严厉打击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等违法行为。
4.2 完善扫黄打非的举报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格局。
4.3 加大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的执法力度,形成震慑效应,净化乡村社会环境。
五、加强扫黄打非成果评估5.1 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成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
5.2 加强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5.3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效果。
结语: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的实施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引言概述: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指针对农村地区开展打击黄赌毒、传销和非法出版物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对于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机构1.1 设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负责人和成员。
1.2 设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1.3 建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二、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2.1 制定乡村扫黄打非宣传计划,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2 组织培训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人员,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2.3 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扫黄打非政策法规和举报方式。
三、加强执法力量和技术支持3.1 配备乡村扫黄打非执法人员,加强执法力量。
3.2 提供执法设备和技术支持,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3.3 加强与公安、文化、新闻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四、建立举报奖励机制4.1 设立乡村扫黄打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预。
4.2 审慎处理举报信息,确保举报者的合法权益。
4.3 加大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力度,提高社会监督和参预度。
五、加强督导检查和评估5.1 建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督导检查制度,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5.2 制定乡村扫黄打非工作评估标准和指标,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5.3 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结语:建立健全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扫黄打非工作,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一、背景介绍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是指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盗版侵权等问题,制定并实施相关工作制度,加强对乡村地区的扫黄打非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维护社会风气良好,保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2. 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3. 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和取缔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物品等违法行为。
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工作内容1. 宣传教育(1)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文艺演出等形式,向农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2)制作宣传资料,如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广泛发放到农村地区,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3)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开展青少年扫黄打非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引导他们远离淫秽色情物品的侵害。
2. 工作机制建立(1)成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责任,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
(2)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及时记录和统计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成果。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如公安、文化、教育等部门,共同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形成合力。
3. 执法力度加大(1)加强对乡村地区的巡查和监督,发现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物品等问题,及时依法进行查处。
(2)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农村群众积极举报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物品等违法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3)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提高他们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4. 监督检查(1)建立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地区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加强对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督导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3)加强对乡村地区的督促检查,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工作效果的达到。
四、工作保障1. 加强宣传经费的拨付,确保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扫黄打非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 镇扫黄打非工作制度3篇

扫黄打非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镇扫黄打非工作制度3篇扫黄打非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镇扫黄打非工作制度1各乡镇、街道办党委、*~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县委各部门~县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团体~*、省、市驻平各单位~武装部:为全面贯彻落实十x届x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领导~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打造幸福平原。
鉴于人员变动和工作需要~经县委、县*研究~决定对平原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予以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组*员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通知如下:一、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根据国家、省、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委、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工作的指示精神~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按照“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分兵把守”的工作机制~现将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明确如下:,一,县委办公室、县*办公室代表县委、县*领导和部署全县扫黄打非工作。
,二,县委宣传部1.把握全县扫黄打非工作的新闻宣传基调~指导和掌握重大扫黄打非行动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导向。
2.把扫黄打非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内容。
协调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地宣传扫黄打非工作的意义、知识和成果。
,三,县委政法委、县维稳办及综治办1.将扫黄打非工作列入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内容。
2.配合县扫黄打非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协调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对案件的处理。
3.协调对扫黄打非工作中出现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县公安局1.参加全县扫黄打非统一行动~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具体工作。
2.负责扫黄打非工作中有关盗版、淫秽、*性非法出版物大案要案的侦破。
3.协助配合市扫黄打非办、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文化、工商等部门组织的扫黄打非工作和执法行动。
,五,县检察院、县法院大力支持和配合各部门、单位的扫黄打非工作~积极给予法律指导和咨询,按法律规定审查批捕、起诉犯罪嫌疑人员,对该类案件的刑事立案进行监督,查处在扫黄打非过程中涉嫌构成*、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行为。
【完整】XX镇“扫黄打非”工作职责及工作站八项工作制度

【完整】XX镇“扫黄打非”工作职责及工作制度目录一、什么是“扫黄打非”? (2)二、什么是违禁出版物? (2)三、什么是非法出版物 (2)四、“扫黄打非”的意义? (3)五、“扫黄打非”我们该做什么? (3)六、“扫黄打非”工作职责 (4)七、“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4)1、职责分工制度 (4)2、信息收集上报制度 (5)3、协调联动制度 (5)4、例会制度 (6)5、宣传教育制度 (6)6、工作台账制度 (7)7、举报奖励制度 (7)8、经费管理制度 (7)一、什么是“扫黄打非”?答:扫黄打非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执法活动。
“扫黄”指清理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就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
“打非”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二、什么是违禁出版物?答:违禁出版物是指以否定党的领导,颠覆国家政权为最根本目的的国家严禁出版的非法出版物。
主要包括: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三、什么是非法出版物答:非法出版物是指不是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出版的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出版物,以及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出版物。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1.盗用、假冒正式出版单位或者报纸、期刊名义出版的出版物;2.伪称根本不存在的出版单位或者报纸、期刊名称出版的出版物;3.盗印、盗制合法出版物而公开销售的;4.公开发行的不署名出版单位或署名非出版单位的出版物;5.承印者以牟利为目的擅自加印、加制的出版物;6.被明令解散的出版单位的成员擅自重印或以原单位名义出版的出版物;7.未经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8.买卖书(刊、版)号出版的出版物;9.擅自印刷或复制的境外出版物;10.非法进口的出版物。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

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一、引言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是为了保护乡村社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风气,防范和打击乡村地区的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盗版、非法传媒等违法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建立健全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机制,净化乡村社会环境,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 任务:a. 完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的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分工。
b.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
c. 加大扫黄打非力度,严厉打击乡村地区的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盗版、非法传媒等违法行为。
d.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
e.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村扫黄打非工作。
三、组织体系1. 中央层面:a. 国家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国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b. 国家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协调各地扫黄打非工作的推进。
2. 地方层面:a. 省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省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b. 县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县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c. 乡镇扫黄打非工作组:负责具体的乡村扫黄打非工作,包括宣传教育、巡查检查、举报处理等。
四、宣传教育1.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
2. 制作宣传材料,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群众普及乡村扫黄打非知识和法律法规。
3. 组织扫黄打非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演出等,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五、扫黄打非行动1. 加大扫黄打非力度,严厉打击乡村地区的淫秽色情、非法出版物、盗版、非法传媒等违法行为。
2. 加强巡查检查,对乡村地区的娱乐场所、书店、印刷厂等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大沥扫黄打非办工作制度

大沥扫黄打非办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扫黄打非工作,维护良好的社会文化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扫黄打非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第三条大沥扫黄打非办公室(以下简称“扫黄打非办”)是大沥镇人民政府负责扫黄打非工作的常设机构,承担扫黄打非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等职责。
第四条扫黄打非办工作制度旨在规范扫黄打非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扫黄打非工作落到实处,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扫黄打非办设在大沥镇人民政府,主任由大沥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宣传、文化、公安、市场监管、教育、新闻出版、网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扫黄打非办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协调全镇扫黄打非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提出扫黄打非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二)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扫黄打非工作的政策和法规,组织制定全镇扫黄打非工作的具体措施;(三)指导、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对重大案件进行联合查处;(四)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法治意识;(五)收集、整理、上报扫黄打非工作的相关信息,建立健全扫黄打非工作档案;(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扫黄打非工作事项。
三、工作程序第七条信息收集:扫黄打非办要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渠道,广泛收集涉黄涉非信息,包括举报线索、媒体报道、网络舆情等,并进行分类整理。
第八条线索核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核实,对重要线索要组织力量进行深入调查,确定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第九条案件查处:对核查属实的违法行为,扫黄打非办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查处,依法严厉打击涉黄涉非行为。
第十条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镇“扫黄打非”工作,根据省、市“扫黄打非”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特制定大慈岩镇“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度。
第二条“扫黄打非”工作的主要范围:
(一)书报刊市场:包括各类图书、报纸、期刊、图片的出版、印制、进口、批发、零售、出租等活动;
(二)音像制品市场: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唱片、激光唱盘、激光视盘(含LD、VCD、DVD等)的出版、制作、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出租、放映等活动;
(三)电子出版物市场:包括软磁盘、只读光盘、交互式光盘、照片光盘、集成电路卡等的出版、制作、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出租等活动;
(四)印刷业市场:包括制版、排版、印刷、装订、打字、复印等活动。
(五)娱乐市场:歌舞娱乐场所的曲目和屏幕画面、游艺娱乐场所电子游戏机内的游戏项目、网吧营业时间、场所消防等活动。
第三条“扫黄打非”工作原则:
(一)讲政治。
顾全大局,坚持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二)讲法制。
严格管理,严肃执法。
(三)讲责任。
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谁主管,谁负直接责任。
(四)明奖惩。
表彰先进,批评后进
第四条“扫黄打非”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扫除市场上各类内容有害的出版物和非法出版物,最大限度地净化出版物市场;
(二)依法查处制黄贩黄、非法出版活动案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三)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管理,促进出版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章镇党委、政府的责任
第五条“扫黄打非”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镇党委、政府对辖区内的“扫黄打非”工作负总责。
要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有领导分工,有专门部门负责。
第六条镇党委、政府要设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
第七条镇党委、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辖区“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度。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关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或
主要领导的责任:
(一)辖区出版物市场发生重大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二)对发生的制黄贩黄、非法出版活动查处不力的;
(三)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对制黄贩黄、非法出版活动不进行打击、查处的。
第三章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
第九条有关职能部门是指与“扫黄打非”工作有直接责任的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包括镇党委政府办公室、纪检委、文化处、广播电视站、综治办、电信局、教育机构、邮政所、交通、等部门。
第十条“扫黄打非”工作实行部门管理责任制,根据责任分工,各有关职能部门对所管理的系统以及所分工的工作负总责。
要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有领导分工和专门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有关职能部门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应担负的主要责任:
(一)镇党委、政府办公室: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关于“扫黄打非”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贯彻落实;协调解决“扫黄打非”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制定、转发年度“扫黄打非”工作行动方案等有关文件;督促有关部门抓好“扫黄打非”
工作;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在文明单位评选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组织新闻单位做好“扫黄打非”工作的宣传报道。
(二)镇纪委:会同有关部门检查、监督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扫黄打非”工作中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按照党纪政纪,对在“扫黄打非”工作中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的党政机关干部和执法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镇文化处:依法对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和放映娱乐场所实施经常性管理;依法查处音像制品非法经营活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取缔音像制品无证无照经营活动。
(四)镇广播电视站:加强对本系统内部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使用及经营活动的管理;及时报道宣传“扫黄打非”工作。
(五)财政办公室:将“扫黄打非”工作的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按时拨付;对“扫黄打非”工作经费和举报奖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六)综治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检查、规范出版物市场,查处内容反动、淫秽色情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的经济犯罪案件;查禁、取缔各类制黄贩黄、非法出版活动。
(七)电信局: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把好审批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的营业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及时依法清理互联网上的各种有害信息。
(八)教育机构:加强对学校教材、教辅采购、使用的管理;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本系统非法购销、印制和使用盗版教材、
教辅活动。
(九)邮政、交通、铁路部门:分别负责所辖行业出版物的运输和传递管理,严格执行准运、准邮的有关制度,把好运输和传递关口;会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出版物等各类非法出版物的查堵工作;加强辖区内出版物经营活动的管理。
(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协调“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研究提出我镇“扫黄打非”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集中行动”、“专项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采取巡查、暗访、监测等方法,对出版物市场实行动态监控;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查处重大案件,督促解决重点问题;加强“扫黄打非”信息和宣传工作,筹备全市“扫黄打非”的有关会议;总结“扫黄打非”工作经验,组织评选“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承办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全省“扫黄”办交办的有关事宜。
第十二条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分别追究有关部门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批发放有关经营证照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采取部门保护主义,对本部门、本系统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不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包庇、袒护或者为其说情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归口管理的出版物市场出现严重混乱,没有及时发现,没
有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在市内外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四)对重大案件查处不力,玩忽职守,失职和渎职的;
(五)对出版物市场某一环节或者行为负有管理和处理责任的,而因疏于管理出现严重漏洞,发生严重问题的;
(六)在管理工作中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的。
第四章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的责任
第十三条主办单位是指从事各类出版活动的法人实体和非法人实体及承办出版物经营场所的单位,主管部门是指主办单位的直接上级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主管部门要对其所属经营单位的经营情况、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加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五条主办单位要自觉遵守国家和省、市法律法规,守法经营。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分别追究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的责任:
(一)对违法违规经营单位,不按有关规定落实处罚的;
(二)不按规定申办有关手续和经营证照,或超范围经营的;
(三)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而不能主动管理解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采取部门保护主义,对经营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庇护纵容,隐情不报或不据实报告的。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十七条对在“扫黄打非”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做出优异成绩的,由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表彰奖励主要包括:(1)通报表扬;(2)授予“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十九条追究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包括:(1)通报批评;(2)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对领导责任问题的党纪、政纪处分,由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经过核实,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镇“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并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修改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