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的造理念

合集下载

从大观园探曹雪芹的造园思想

从大观园探曹雪芹的造园思想

从大观园探曹雪芹的造园思想曹昌彬曾庆华曹雪芹何时撰写红楼梦?说法不一。

有人说是乾隆九年至十九年(1744-1754),也有人说是乾隆十四(1749)年至二十四(1759)年。

我们若将两说综合合并,谓红楼梦写于乾隆九年至二十四年之间,该不会有人反对吧!?乾隆九年至二十四年,是北京城区和西郊一带园林建设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

乾隆在位六十年,搞了五十年的园林建设。

头十年主要搞皇宫内苑的修缮,接下来便是乾隆十年至二十四年。

他集中力量在北京城区和西郊一带大造园林,一气搞了十五年。

乾隆二十四年以后,才把建设的重点移往承德、东北及江南等地。

在皇帝大力倡导下,朝庭的王公贵族们便尾随其后,西郊一带的王公园、贝子园、公主园……等纷起效尤,一时在北京掀起一个声势浩大的造园高潮。

其建设规模之大,景点数量之多,建筑质量之好,在我国造园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红楼梦的问世和北京园林建设高潮同步,很难说这是偶然的巧合。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写得那么逼真传神,不可能完全出自作者的臆造。

它必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多年来,红学界从文学、史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研究曹雪芹,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里,我们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建筑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因是一条新的探索之路,出现失误,易于取得人们的谅解,故不辞鄙陋,撰写此文,希望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

一、大观园探胜我们询问不少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问大观园里哪一处的景色最好?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回答都差不多--稻香村。

这也难怪,在花簇绵锈的大观园中,倏尔出现一片田园风光,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为之耳目一新。

请看:“……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的矮墙,墙头皆用稻草掩护,有几百株杏花,若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拓,各色树雅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

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古典园林的空间思维意识——大观园景象构成解析

古典园林的空间思维意识——大观园景象构成解析


断。这时,“与谁同坐轩”作为游园活动的凭借,是观赏的 草仙藤异香扑鼻,到了秋天愈冷愈苍翠,凸显了宝钗恪守
基点,以其突出的性质为导引,而周边的清池、小山作为 人情礼教、八面玲珑却又冷情寡欲的修为,生命力强韧的

观赏的客观对象,其突出的性质为景象要素。当游者立 藤草又表明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理想;怡红院

作用于游者,发挥其艺术感染力。
内美景,这也是利用码头让整个园子相联系。
2.景象要素与导引的对立统一
(2) 植物

景象要素与导引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统一在于双
《红楼梦》中对植物的描写可谓精彩,曹雪芹不仅通
方互相依赖、互为前提;对立在于相对并非绝对,根据游 过有明有暗、有开有败、因时而变的花木展现园内风光,
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自然要素决定着景象的自然
曹雪芹将植物拟人化,在造景中尽量突出其寓意,使
特征,是主导方面;人工要素指建筑物和一切建筑处理, 植物在大观园的整体布局乃至整部小说的发展中起到至
体现园林的实用价值。决定自然特征的自然要素,唯有 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工要素才能发挥其作用,人工要素也应以接近自 然、顺应自然的准则处理,二者相互衬托、相互融合。
足于清池对岸远望“与谁同坐轩”时,岸边一带发挥导引 花团锦簇,突出宝玉与各位姐姐妹妹同处于大观园中,才

的作用,“与谁同坐轩”则成为观赏对象一一景象要素。
是他心中的理想状态;稻香村里漫然无际的分畦列亩、佳

二、 景象要素 景象结构基础
蔬菜花表现了李纨贞静淡泊、处事明达,却又超然物外的
景象要素包含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这二者是互相 品格。

园活动的条件,双方不时地互相转化。如游苏州拙政园, 而且通过植物展现了书中不同的人物性格和生命脉络。

盛唐大观园北阳台设计理念

盛唐大观园北阳台设计理念

盛唐大观园北阳台设计理念
盛唐大观园北阳台,是一处充满着古典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园林建筑。

其设计理
念融合了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精髓,展现出了古代中国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

北阳台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古代建筑风格。

北阳台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其建筑结构、装饰图案和色彩
搭配都充分展现了盛唐时期的建筑特色。

通过对古代建筑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设计师们成功地将古代建筑的精髓融入到了北阳台的设计之中,使其成为一处真正意义上的盛唐园林建筑。

2. 融合自然与人文。

北阳台的设计理念注重融合自然与人文,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

在北阳台的设计中,可以看到各种自然元素的巧妙运用,比如水池、假山、花木等,这些元素与园林中的文化景观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3. 体现文化内涵。

北阳台的设计理念还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建筑结构、装饰图案和文化
元素的运用,展现了盛唐时期的文化底蕴。

在北阳台中,可以看到许多古代文学、诗词和绘画的元素,这些元素为园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盛唐时期的文化盛景之中。

总的来说,盛唐大观园北阳台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古代建筑风格和文化精髓的
传承与发扬,同时也注重融合自然与人文,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设计理念使得北阳台成为了一处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充满现代魅力的园林建筑,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北阳台将继续为人们带来无尽的美好体验和文化享受。

大观园的园林艺术和植物景观

大观园的园林艺术和植物景观

大观园的园林艺术和植物景观前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中所描写的大观园更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

大观园以其精美的园林艺术和丰富的植物景观而闻名,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本文将着重探讨大观园的园林艺术和植物景观。

园林艺术大观园的园林艺术精湛,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园林构思和意识形态。

它以小见大,局部强调整体,压缩时空,收纳山水,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建筑构造大观园的建筑构造非常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大观园内的各种建筑包括亭、阁、楼等都极具特色,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园中游览,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悠然自得。

造园方式大观园以“变幻无穷”为主题,以山水风光、建筑精美为主线,大胆使用暗网、景穴、环状路径等造园方式,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大小不一、种类各异的亭台楼阁和水池长河。

从而形成了一种意境深远、调调悠扬、让人赏心悦目、又叫人陶醉的园林空间。

意象在大观园中,除了丰富的建筑、水池、花草林木构成的景观之外,还有许多精于意象的构想。

例如景芸楼的翠阴,绣榻边红杏伸枝,墙上的花犁书,等等。

这些景象散发着浓郁的诗意,让游客们沉醉其中。

植物景观大观园的植物景观极其丰富多彩,包括各种具有代表性的花卉、灌木和树木等。

这些植物中有些既具有观赏价值,还有一些被广泛包含在医药和烹饪中。

松柏园内大量的松柏树,壮丽雄浑,令游客们心旷神怡、精神振奋。

这些高大的松柏树是大观园的一个亮点。

在南园,两进云堆,第三进为海棠香,第四进是蝴蝶冢,每迈一步都是不同的景观,都有着壮观的松柏树。

春花秋月大观园充溢着温馨的春日气息和秋日情调,无论是春日的繁花似锦,还是秋日的落叶红枫,都让人陶醉不已。

其中,春日的推幽横舟涧、芭蕉轩弄珠、缀锦楼相送等地方,是赏花的最佳去处。

果实和药材园内的植物景观中还包括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植物,例如草本茶叶、水果、木材等等。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供游客们欣赏,还能够被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比如:金钩桂、菖蒲、知母、橘子等等。

清代文化大观园的设计理念与文化价值

清代文化大观园的设计理念与文化价值

清代文化大观园的设计理念与文化价值清代文化大观园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园林之一,位于江苏苏州市区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被誉为“东方园林之冠”。

文化大观园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历时长达400年,是清朝时期修建完成的。

一直到现在,文化大观园都是各地旅游者的必到之处,这座明清风格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建造文化大观园的原因,是匠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美的追求。

文化大观园建造的理念是“迷宫式”的,它拥有着一个又一个的迷宫,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大的迷宫。

匠人们将自然山石以及水流,结合艺术和自然,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空间。

园林建筑是高度的智慧结晶,是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体现。

文化大观园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回雁翠岩”、“漪芙亭园”、“凌云书院”和“七十二景”。

园内的迷宫溶入山水田园之中,呈现出完整的山水境界,每一个景观中都可以看到匠人们的巧思。

整座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让人心生惊喜之感、敬畏之心。

文化大观园里还拥有一些独特的景观,如“会馆清远景”、“雪藏斋”以及“花月香”等。

这些景观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而创造出来的,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大观园每一个景点的名字都拥有深刻的寓意,它们的命名与中国家国情怀息息相关。

园内摆放的石雕,也常藏有深意,表现出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文化大观园是一座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于一体的园林,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园林、山水、建筑、文物、艺术”综合性大园区。

园内的建筑多以古典文化为主,其精美的华堂、高大的亭阁、假山、天然洞穴等都代表着古时的建筑风格。

文化大观园不仅是园林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体现,它的价值在于将“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做到了极致。

文化大观园是一个独特的文化载体,在中国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造福天下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初衷,文化大观园也是如此。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推广了中国古代文化。

因此,它的文化价值与建筑价值同样重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上海大观园平面设计原理

上海大观园平面设计原理

上海大观园平面设计原理
上海大观园是一座历史文化名胜,作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它的平面设计至关重要。

在平面设计中,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上海大观园平面设计原则的介绍。

1. 简洁明了
上海大观园平面设计要简洁明了,以便游客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各个景点、服务设施等信息。

简洁明了的设计可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使他们更愿意回访。

2. 统一性
在上海大观园的平面设计中,统一性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的标识、字体、图标等都应该在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保持一致,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使游客更容易理解。

3. 易于辨认
上海大观园的平面设计应该易于辨认,各个景点、服务设施等信息要以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式呈现,使游客能够轻易地识别和辨认。

4. 导向性
上海大观园的平面设计应该具有导向性,即要能够引导游客前往目的地,例如指示牌、路标等。

导向性的设计可以减少游客的迷路和浪费时间的情况。

5. 与文化相关
上海大观园的平面设计应该与该地区的文化相关。

例如,可以使
用传统的文化元素,如颜色、图案等,以便游客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

总之,上海大观园的平面设计原则是简洁明了、统一性、易于辨认、导向性和与文化相关的。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同时也可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上海大观园平面设计原理

上海大观园平面设计原理

上海大观园平面设计原理上海大观园是一座集园林、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景观,其平面设计原理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上,上海大观园注重了空间的布局、景观的构成、建筑的风格等方面,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自然、美丽的氛围。

上海大观园的平面设计注重了空间的布局。

整个园林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主要景区,北部为次要景区。

南部景区主要包括大观园、花园、水景、建筑等,而北部景区则主要包括山林、草地、湖泊等。

这种空间布局的设计,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层次感和分区感,同时也方便游客的游览和观赏。

上海大观园的平面设计注重了景观的构成。

整个园林景观由多个小景点组成,每个小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意义。

例如,大观园中的“翠香楼”、“翠香亭”等建筑,都是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而花园中的“花海”、“花坛”等景点,则是以花卉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美的魅力。

这种景观构成的设计,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美的魅力。

上海大观园的平面设计注重了建筑的风格。

整个园林中的建筑都是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如明清建筑、园林建筑等。

这种建筑风格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让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

同时,这种建筑风格的设计也与整个园林景观的主题相呼应,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自然、美丽的氛围。

上海大观园的平面设计原理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空间布局、景观构成、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设计,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呈现出一种和谐、自然、美丽的氛围,同时也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美的魅力。

游览北京大观园领略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力

游览北京大观园领略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力

游览北京大观园领略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力北京大观园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园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魅力的景点。

游览大观园,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力,感受到传统建筑的精华和智慧。

下面将带领大家一同游览大观园,探索其中的建筑之美。

【第一段】北京大观园概述北京大观园是一座集中国古代文化和建筑精华于一体的园林景区。

它坐落在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广阔,是一处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园内建筑风格各异,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无论是庭院、殿堂还是廊桥,都展现出精致的雕刻和布局,让人惊叹不已。

【第二段】参观大观园的古建筑在大观园内,有许多古建筑值得参观。

比如,延禧宫就是一座按照明清宫殿建筑风格修建的建筑,它展示了明清时期皇家建筑的典型特征。

庭院内的石雕、木雕和彩绘装饰都精美绝伦,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此外,还有仿制的汾阳楼、连廊和后苑,每座建筑都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

【第三段】建筑的布局与意义大观园的建筑布局极为精巧,每个庭院和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途。

比如,延禧宫内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彰显了皇家权力的威严。

同时,园内的山水景观和元素运用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和崇拜。

整个建筑群落以精致而和谐的方式融入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第四段】建筑的装饰与细节参观大观园时,我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古建筑的精细装饰和细微之处。

带状龙纹的瓦当、木雕、石刻和彩绘都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家的精湛技艺。

这些细节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精雕细琢的传统,也展示了对细节的追求和品味。

细心欣赏这些装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

【第五段】建筑的传承与创新尽管大观园是一处充满古色古香的景点,但它不仅仅是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创新和发展。

在修复和重建过程中,专家们融入了现代科技和建筑理念,以保证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梦幻红楼项目之《大观园》设计思考

梦幻红楼项目之《大观园》设计思考

梦幻红楼项目之《大观园》设计思考作者:张鹏来源:《市场观察》2017年第06期《红楼梦》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正是中国造园史上的黄金时代,园林建设和园林艺术进入了一个高度繁荣的阶段。

书中描写的大观园,无疑是这部传统文化瑰宝为世界园林提供的一个“美的理式”。

在后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已不仅仅是东方文化精神的致高追求,而早已是全人类共同的生活向往。

大观园以文学的、建筑的、甚至哲学的形式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伊甸园。

《大观园》之“大观”二字,顾名思义有规模宏大,内容齐备之意思。

《红楼梦》中贾府为元妃省亲而造别墅,元妃题诗命名:“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文学描写为我们去创造一个超凡脱俗的人间仙境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余时英在《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说“大观园不在人间而在天上,不是现实而是理想。

”而在《汉书·贾谊传》中“ 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

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其中之达人大观,又为园林的设计创作提供了视觉以外的一种精神境界。

非达人无以大观,大观之意远不只是规模宏大,内容齐备的意思。

在大观园的深层概念里具备了双重含义:一个是视觉的,可观看的大观园。

美轮美奂,人间仙境;一个是作者内心的大观园,是人生,是血泪,是一个个鲜活人物生命的印迹。

“观”字,在这里照见的是作者的内心,是作者明心见性的觉悟。

非达人无以大观,达人大观看到的当是作者宏大的世界观,是曹雪芹内心悲天悯人的情怀。

大观园是曹雪芹心中世界的理式。

园林的创作者需站在作者的高度,达到达人的境界,去认识内心之中的“大观”。

只有二者的高度统一,才能构成大观园设计理念之核心。

在中西文化冲突了百年之后,中国民族文化最终在困境中找到了自己。

随着时代的进步,西方学者们不约而同地领略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他们的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都在东方文化的影响下渐渐转变。

这个时代是我们重新找回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

北京大观园

北京大观园

秋爽斋门前的蜂腰桥,
小巧精致的拱桥造型,圆润而富
有动感,既丰富了水面的立体景
1
观,又可沟通园路,驻足赏景。
3
藕香榭 缀锦楼
1
对景1
缀锦楼是 《红楼梦》中贾 迎春的住所,其 西侧临水,东部 靠山,与藕香榭 隔水相望,形成 对景。
3藕香榭在这个建筑群由
水榭、小亭子、曲廊和曲折 竹桥所共同构成。曲廊使空 间产生一种延伸感,整个亭 子突出水面,凭水而借,与水 景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随处可见,主要以矮篱为主,被用来做花坛、
3
花镜、花坪的镶边。在园中以绿篱作为防范的
边界,不让人们任意通行,可以起到分隔空间
的作用。同时,用其来组织游人的游览线路,
起导游作用。
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
对景3
凸碧山庄是 《红楼梦》中秋夜
3贾母赏月的去处。 因建在山高脊,故 名凸碧,与进水低 洼处的“凹晶溪馆” 形成对景。
格,使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景观再现人间。

运用因时而借的造景手法,借园 中一年四季中春、夏、秋、冬自然景 色的变化或一天之中景色的变化来丰 富大观园景象,整个园子随着景色的 变化更加美丽生动。


3

黄昏时的大观园
3 北京大观园造园手法总结
一、模山范水的布局
山水在我国园林建筑中是构成自 然美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观园充 分体现了传统园林的布局特点模山范水、 效法自然。整个园中山环水绕,从沁芳 闸引进园外河水,贯穿整个园中。整个 园中的理水,既有粼粼波光流动,又有 潺潺泉声人耳,达到了山穷水不尽的意 境。假山则进大门起,稻香村的青山斜 阻、大观园后的主山、蓄芜园的假山余 脉等若隐若现。作者布置曲折深邃的山 涧、盘旋错落的瞪道、叮咚作响的溪流, 形成明暗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 使园中景色富于变化,主境突出,更富 吸引力。

红楼梦大观园建筑特点介绍

红楼梦大观园建筑特点介绍

红楼梦大观园建筑特点介绍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一个极具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在描述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大观园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的精髓。

在建筑形式上,大观园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庭院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大门、主厅、后花园等建筑。

同时,大观园还融入了南方园林的特色,如水池、假山、曲桥等,使整个园林显得更加秀美和宜人。

这种南北建筑风格的融合,使大观园的建筑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和艺术价值。

大观园的建筑材料精选,造型精美。

大观园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了传统的木材和砖瓦,并且经过精心雕刻和装饰,使得建筑物的外观更加精美和华丽。

在建筑造型上,大观园的建筑呈现出典雅、庄重的风格,每个建筑物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细节,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工艺和精湛技艺。

大观园的建筑布局合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水理念。

大观园的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水理念,注重均衡和协调。

整个园林的建筑物和景观都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布置,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同时,大观园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使人在其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大观园的建筑还体现了社会地位和审美追求的象征。

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作为贾府的私家花园,是贾府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大观园的建筑宏伟壮观,装饰华丽,体现了贾府主人对于美的追求和享受。

同时,大观园也是贾府主人展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场所,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美装饰彰显了贾府主人的财富和权势。

总的来说,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场景,它的建筑特点和风格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大观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北建筑的精髓,材料精选,造型精美;建筑布局合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水理念;同时也是贾府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大观园的建筑特点和魅力使其成为红楼梦的重要元素,也为读者带来了极大的观赏和欣赏价值。

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构建及其艺术意蕴

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构建及其艺术意蕴

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构建及其艺术意蕴关键词:《红楼梦》;大观园;理想世界;悲剧意蕴在《红楼梦》中,大观园是贾府大型私家园林,又包括怡红院、潇湘馆等几个园中园。

作者对大观园倾注了深厚的思想和感情,且将其视为与主人息息相关的有着生命与情感的园林,正所谓“园如其人”。

大观园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味和艺术意蕴。

一、大观园的人格化及其寓意大观园首先是人格化的存在。

它的江南建筑风格与主人的性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谓其主人的性格和情感影射。

所以,园林中的具体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有着直接或间接作用。

譬如潇湘苑:“有千百竽翠竹遮映。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

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此为黛玉住所,黛玉选定潇湘馆是因为“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

她在这院中读书、写字,幽怨、孤独和泪水伴随着她左右。

可是,潇湘馆中又以竹子最盛,个中有无深意呢?有的。

原来,翠竹,自古以来象征的就是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

黛玉诗号“潇湘妃子”,正体现了她那种孤傲清冷、高洁坚毅、自然脱俗的性格魅力。

又如怡紅院,气势宏阔,华丽堂皇,有山有巨石,有各种珍贵、高寿植物种植其间。

当然,柔情的植物及“怡红”两字,其实也标示了此处的柔情和善感。

因为这是小说主人公宝玉的住所。

从小说的细致和不遗余力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怡红院落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是大观园中最为华丽的房屋。

怡红院所种植物为海棠、芭蕉、松树等,象征着富贵。

与此同时,怡红院也是贾宝玉人物形象和性格的象征,有着人间贵族家的大富大贵气象。

也呼应了贾宝玉“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的别号。

再看蘅芜苑描绘:“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大观园的造园理念(三)

大观园的造园理念(三)

⼆、建筑美与⾃然美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论多寡,也⽆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求与⼭、树、花⽊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的组织在⼀系列风景画⾯之中。

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积极的⼀⾯,限制消极的⼀⾯,甚⾄把后者转化为前者。

⼤观园的建筑便是如此,不但能很好的融合与周遭的⾃然景物中,还各具特⾊,很好的诠释了这个景区的主题。

⼤观园中的建筑主要分两部分,即供元妃省亲的宫殿式建筑与供宝⽟和众姐妹⽣活的其他建筑群。

其中,供元妃省亲的建筑主要有:省亲别墅牌坊、⾏宫、⼤观楼、体仁沐德厅、补仁谕德厅以及缀锦阁、含芳阁等。

这些建筑⽓势宏⼤:崇阁巍峨,层楼⾼起,⾯⾯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栏绕砌,⾦辉兽⾯,彩焕螭头。

(第⼗七回)就连贾政和元妃本⼈也感叹:“太果富丽了”这些建筑本是作者想象中的太虚幻境,是天宫与皇宫的结合,因⽽既有皇家之富丽,⼜有仙境之脱俗。

除此之外的其他建筑可谓争奇⽃艳,各有千秋。

第⼆⼗回,元妃题诗有:衔⼭抱⽔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

天上⼈间诸景备,芳园应赐⼤观名。

如果说宫殿式建筑是天上景,那么余下各处就是对⼈间诸景的概括了。

体现乡村式建筑的有稻⾹村,庙宇式建筑由栊翠庵;富贵华丽的有怡红院,清静朴素的有凹晶馆;⼩巧精致的有潇湘馆,⼤⽓开阔的有秋爽斋;奇特巧妙的有蘅芜院,简单雅致的有芦雪厅;临⽔⽽建的有藕⾹榭,依⼭⽽筑的有凸碧⼭庄… … 除⼤致的风格外,曹雪芹还⼗分注重建筑的细节问题。

⽐如,在潇湘馆外特地⼀⽯⼦铺成甬路,以突出其建筑之⼩巧。

怡红院的构建更为别致:只见这⼏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

原来四⾯皆是雕空玲珑⽊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物,或翎⽑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雕镂,五彩销⾦嵌宝的。

⼀格⼀格,或有贮书处,或有设⿍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

其格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

北京大观园一睹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北京大观园一睹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北京大观园一睹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北京大观园,位于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座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园林。

它是一座规模庞大、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游览北京大观园,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精美的传统建筑,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一、园林布局北京大观园的整体布局以自然景观为主线,充分融合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和生活方式。

整个园林被精细地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风景和主题,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丰富的园林体系。

游客可以漫步于精心设计的花园小径,领略不同景致。

二、建筑风格北京大观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园中的建筑多为仿古建筑,力图再现古代中国建筑的风貌。

建筑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屋顶则采用黄琉瓦覆盖,整体设计风格古朴典雅。

在大观园的建筑中,可以看到典型的宫殿、亭台楼阁、廊桥流水,以及雕梁画栋、雕刻细节等精美之处,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三、园内景点北京大观园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九龙壁、寿山石、琉璃瓦、明碑等。

九龙壁是大观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玉壁,上面有不同姿态的九条龙,栩栩如生。

寿山石是一种特殊的石材,被誉为“石中奇迹”,在大观园中可以欣赏到各种形态的精雕细琢的石雕艺术品。

琉璃瓦则是园内建筑的瑰宝,瓦片上的彩绘图案丰富多彩,精细细腻。

明碑是一座建于明朝的碑亭,保存完整,并刻有精美的书法碑文,代表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高度成就。

四、文化内涵北京大观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园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如京剧、传统音乐演奏、书法艺术等。

游客可以欣赏到京剧表演,领略京剧艺术的魅力;还可以亲身参与传统音乐演奏,体验古乐之美;在园内的书法活动中,感受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总之,北京大观园是一座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园林。

它以其独特的园林布局和卓越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

神奇的大观园苏州园林

神奇的大观园苏州园林

神奇的大观园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之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观园。

作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大观园以其精致的建筑、独特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被誉为神奇的苏州园林。

大观园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是苏州古代园林的代表之一。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红楼梦》,在园内可以看到许多与小说情节相关的景点和建筑。

大观园的布局结构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思想,以中轴线为主线,呈现出一幅宏大而有序的景观画卷。

进入大观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草如茵、花木葱茏的草坪,这是园内的中轴线,连接着各个景点。

沿着中轴线,游客可以先到达位于园林中心的主体建筑“大观楼”,这是大观园的核心景点之一。

大观楼是一座三层的建筑,每层都装有精美的木雕和瓷砖,展示着明代的工艺和艺术水平。

从大观楼的顶层可以俯瞰整个园林,景色十分壮观。

大观园的另一个亮点是其中的各式建筑,这些建筑以其精细的雕刻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众多游客。

比如常春桥、碧水廊、少年游等建筑,它们各具特色,相互交相辉映。

其中,常春桥是大观园最著名的桥梁之一,桥下是一片碧绿的水草,沿着桥边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除了建筑,大观园的景观也是其特色之一。

园内的湖泊、假山、花草树木等景观点缀其间,形成了一幅优美而和谐的自然画卷。

尤其是园内的假山,它们以其巧妙的设计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了大观园的标志之一。

假山在园林中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不仅增添了景观的层次感,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观赏园景、休憩的场所。

大观园不仅具有美景,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园中,游客可以了解苏州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建筑风格以及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

此外,大观园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展览、音乐会和戏曲演出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总之,大观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以其美丽的景色、精致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园林的魅力,感受到苏州的独特风情。

上海大观园:园林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上海大观园:园林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上海大观园:园林与文化的完美融合上海大观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景点,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

它是中国现代园林文化的典范,也是上海市的文化名片之一。

上海大观园将传统园林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上海大观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

大观园最初是建于1905年的一个私人庭园,由上海著名的富商刘墉委托设计和建造。

当时,园林文化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上海大观园则成为中国现代园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上海大观园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理念,主要运用了"山、水、草、木"四大要素,以及"曲线、对称、变化、秩序"的园林空间布局原则。

园内结构层次分明,景色独特,既有广阔的湖泊和池塘,又有婀娜多姿的假山和花木。

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精致、雅致的美学风格。

大观园的建筑群亦是园林与文化完美融合的体现。

园内有多座精美的古建筑,包括传统的亭台楼阁,如问安亭、听雨轩、游舫等,这些建筑不仅是园林的点睛之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位于园中心的大观楼,它是大观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喜爱的拍照胜地之一。

大观楼高耸入云,气势宏伟,是欣赏整个园林景色的最佳位置。

在大观园内,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到中国传统园林的瑰丽景色,品味到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园内种植了各种名贵花卉和盆景,每到春天和秋天,花开如海,景色迷人。

游客可以在繁花似锦的园内漫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还有传统的曲桥、回廊、廊桥等,让人仿佛置身于古典诗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园林景观,大观园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例如传统的戏曲演出、书画展览、茶艺表演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园内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让游客可以在欣赏园林的美同时,还能够领略到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近年来,上海大观园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还成为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的热门场所。

大观园的造园理念

大观园的造园理念

大观园的造园理念之所以要写大观园是因为对于《红楼梦》的喜欢,我虽然在过去旅游时曾游览过一些我国的古典园林,但都是走马观花,没有认真留意过,因而现在回想起来大多没什么印象了。

只有《红楼梦》,因为是从小熟读的,所以对书中的大观园印象深刻,且书中景点描绘之细致,园林布景之精美,丝毫不亚于游览真实的古典园林。

当我再次翻开《红楼梦》细细玩味时,不禁惊叹于曹雪芹的“造园”理念与审美情趣。

大观园不同于其他中国古典园林,它没有特定的实体,而是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

既然是想象中的园林,就不会受到空间、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完全按照作者的喜好来构建。

然而,大观园的设计又丝毫不显得脱离实际,只要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曹雪芹在许多细节问题上的安排都是十分合理的。

当然,大观园一定有它的参照原型,但绝不是仅仅参照一家。

曹雪芹是生活在清乾隆年间的人物,在他所处的年代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皇家园林于私家园林的构建艺术已达到顶峰。

清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乾隆在位六十年,搞了五十多年的园林建设。

在其大力倡导下,王公贵族们竞相模仿,一时间,北京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造园高潮,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规模大、质量高的园林,同时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理念与技巧大量传入北方,这对于大观园的创造的影响是极大的。

但大观园不同于一般的私家园林,它是在城市或是平原地区建造大型园林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完美继承和重大创新。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位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

山、水、植物乃是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便是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大观园很好的利用了山、水、植物的构建,使之虽为人工却融于天然。

(一)山《红楼梦》对于大观园的第一个场景描写便是山。

贾政刚至园门前,只见贾珍带领许多执事人来,一旁侍立.贾政道:“你且把园门都关上,我们先瞧了外面再进去。

大观园建筑的特色与建造技术

大观园建筑的特色与建造技术

大观园建筑的特色与建造技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珍品,它不仅因其独特的情节和深刻的剖析人性而蜚声中外,更因其内容丰富,描写细腻,而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小说中,折射出了清朝时期一些富豪豪门家族在京城的生活。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莫过于被称为大观园的庭园建筑,这一景观不仅代表了那个时期的一种北京园林建筑风格,而且也是中国传统建筑史上的一部分。

那么,大观园建筑的特色和建造技术又是什么呢?一、大观园建筑的特色大观园是清代著名文人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中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被誉为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典范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大观园的园林特色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因地制宜大观园的地形复杂,泥泞泥痕,修筑园林很有难度。

但曹雪芹在修建大观园时,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形中获得了灵感,将绿荫、前后无穷,拐弯抹角的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景点设计到园中。

大观园于平面分布上融自然和人工的构成方式而成,使得整个大观园局面非常和谐。

2. 布局紧凑大观园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出了丰富的景致和多元化的文化内涵。

曹雪芹在布局上采用了许多紧凑的手段,比如通过将多个景观组合成一个整体,或利用相似的殿堂相互支撑,从而将大观园的面积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3. 独特的装饰艺术大观园不仅在设计上颇具特色,同时在装饰艺术上亦有独特之处。

其中,后期加建的梦茅词馆、智荷斋和木石亭等建筑,都采用了的挂轴、勾选、镂雕等装饰手法,这一手法使得大观园整体充满了文化气息。

二、大观园建筑的建造技术大观园的设计和建造都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高度水平。

大观园的设计和建造有其自身的特殊之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石雕工艺大观园建筑中以石料制成的雕刻和雕花形象极多,其石雕工艺较为突出。

不仅如此,雕刻内容上还充满了文化底蕴。

这些石雕包括道教和佛教的神灵形象、三白题材故事表现等,这些石雕的立体感和虚实搭配,为大观园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大观园介绍[001]

大观园介绍[001]

大观园介绍大观园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重要场景,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顶峰之一。

该园位于中国扬州市境内,面积达1.25万平方米,由清代大名士贾雨村所建。

大观园的设计思想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文化,它融合了中国南方园林和北方官式园林的特点,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其中前部分是官式园林的布局,中部分是南方园林的风情,后部分兼顾南北两种风格,集二者之大成。

大观园的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建筑,以华丽、精致、各具特色而闻名于世。

大观园的园林精髓,在于它的布局和手法。

它巧妙运用水、靠山、造山、林木、花草等自然元素,将绘画、诗词、音乐等文学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生动、自然、神秘的自然山水景观,为传统园林艺术注入了令人瞩目的活力。

而它园林中的一些景观,也经常被引用或仿效,在现代园林中也有所体现。

除了园林,大观园中还有许多经典文化和人文景观,例如恭喜发财铜像、二泉映月文化广场、豆腐脑食品广场等,这些都是中国园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大观园吸引各方游客的重要景点。

在现代社会,大观园除了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和众所周知的旅游景点外,对于园林设计师和爱好者而言,它更成为了逐步了解、探寻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它传承、继承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宝贵财富,深刻影响着现代园林的发展,也是体现中国文化、丰富中国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之一。

总之,大观园以其自然、美丽、典雅、巧夺天工的园林风光,和博大精深、生动细致、广阔博大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园林和文化瑰宝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需要以大观园为代表的园林文化遗产,来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中华民族其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观园的造园理念之所以要写大观园是因为对于《红楼梦》的喜欢,我虽然在过去旅游时曾游览过一些我国的古典园林,但都是走马观花,没有认真留意过,因而现在回想起来大多没什么印象了。

只有《红楼梦》,因为是从小熟读的,所以对书中的大观园印象深刻,且书中景点描绘之细致,园林布景之精美,丝毫不亚于游览真实的古典园林。

当我再次翻开《红楼梦》细细玩味时,不禁惊叹于曹雪芹的“造园”理念与审美情趣。

大观园不同于其他中国古典园林,它没有特定的实体,而是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

既然是想象中的园林,就不会受到空间、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完全按照作者的喜好来构建。

然而,大观园的设计又丝毫不显得脱离实际,只要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曹雪芹在许多细节问题上的安排都是十分合理的。

当然,大观园一定有它的参照原型,但绝不是仅仅参照一家。

曹雪芹是生活在清乾隆年间的人物,在他所处的年代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皇家园林于私家园林的构建艺术已达到顶峰。

清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代,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乾隆在位六十年,搞了五十多年的园林建设。

在其大力倡导下,王公贵族们竞相模仿,一时间,北京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造园高潮,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规模大、质量高的园林,同时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理念与技巧大量传入北方,这对于大观园的创造的影响是极大的。

但大观园不同于一般的私家园林,它是在城市或是平原地区建造大型园林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完美继承和重大创新。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位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

山、水、植物乃是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便是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大观园很好的利用了山、水、植物的构建,使之虽为人工却融于天然。

(一)山《红楼梦》对于大观园的第一个场景描写便是山。

贾政刚至园门前,只见贾珍带领许多执事人来,一旁侍立.贾政道:“你且把园门都关上,我们先瞧了外面再进去。

”贾珍听说,命人将门关了.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

”众人道:“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

”(第十七回)此处的山障主要起的是园内和园外的分割作用,没有此山,进入园中,天上区及中央水池四周之景,均可一览无余,毫无余味。

起到分割作用的山还有稻香村外的“青山斜阻”。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第十七回)稻香村是大观园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景点,依照的是普通农庄的风格,因而与其他的景点分割迥异,虽然按宝玉的说法,此山是“无脉”之山,水是“无脉”之水,不得“天然”,但若无这“无脉”之山,就不能把稻香村与其他景点分开,使之于整个大观园的布局协调。

同样,葬花处后的大山也起着与大门分割的作用。

山除了还可以跟好的营造景点的特色,园后方的大主山便是如此。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

(第十七回)大主山支脉从蘅芜院中间穿插而过,再加上园外各种奇花异草,形成了蘅芜院独特的风格。

此外,大观园东边的凸碧山庄建在有一座大山上。

此山庄特为赏月而建,以取得“山高越小”的效果。

第七十六回,贾母就曾带众人至凸碧山庄赏月。

同时它又与山下凹晶馆“近水楼台”的月景形成对比。

(二)水水既有静止状态的美,又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因而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有山必有水,“筑山”和“理水”不仅构成造园的专门技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如果说大观园中的山起的主要是分隔景点的作用,那么水则是起了连接各景点的作用。

园中的重要景点几乎都是用水连接。

同时,水又成了构成这些景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中,除了中央水景外,由水景作为主要构成部分的还有这样一些景点:的还有这样一些景点:1藕香榭藕香榭是书中惜春的住所,完全被水包围,很有特色。

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第三十八回)贾母曾在藕香榭中宴请众人,当时正值秋天,山坡下桂花香随着水飘过来,河水碧清敞亮,用凤姐的话说“看看水,眼也清亮。

”古时候很多戏台都是临水而建,藕香榭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第四十回中,贾母吩咐十来个唱戏的女孩子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排练,自己则带着众亲眷和刘姥姥在不远处的缀锦阁吃酒,当时唱的应为昆曲,笛声悠扬,曲声“借着水音更好听”。

2沁芳溪为了克服“宽阔水面”联系景区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除中央水池外,作者还设计了一条沁芳溪。

这是进入大观园后的第一处水景,它是一条可行船的水道,且贯通了大半个园林。

溪上改建了一座沁芳亭桥,风景怡然。

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原从那闸(沁芳闸)起,流至那洞口(萝港北面入水口),从东北山坳里(花溆所在地)引到那村庄里(稻香村),又开一条岔道引到西南上,总共流到这里(葬花处),仍旧合在一起,从那墙下出去。

”(第十七回)活水越沁芳闸后,经中央水池又流回省亲别墅前,入洞口,出花溆,过花圃区流到稻香村处,然后分为二支,经园前部,在葬花处汇合后流出墙外,先后穿越五个景区。

纵有山相隔,水却将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中央水池和沁芳溪的双重联系,游人可乘船沿沁芳溪穿行各景区,看着两岸风光的不断变换。

至中央水池后,又豁然开朗,园内景色尽收眼底。

3凹晶溪观凹晶溪馆与凸碧山庄相对,都以月景为主题。

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在凹晶馆赏月联句,对其有具体描写: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因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

可见,凹晶馆的景观设计比较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其最大的妙处便在于近水赏月。

黛、湘二人的联句中有以下的描写: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

宝婺情孤洁,银蟾气吐吞。

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

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

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

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其中,“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与“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两句最为绝妙,形象生动地对水与月作了描绘。

4其他景点大观园中有水景构成的景区很多,其他较有特色的有:紫菱洲、滴翠亭、芦雪厅、蓼汀花溆、暖香坞、荇叶渚、蜂腰桥等。

(下图为滴翠亭)大观园中既然多水景,就一定要解决好码头与桥高的问题。

曹雪芹对这几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到,仅书中提到的码头就有以下几处:A.怡红院,潇湘馆----沁芳亭前元妃上船的码头。

B.探春院----荇叶渚。

C.稻香村,惜春院----柳叶渚。

D.迎春院----芭蕉坞。

E.蘅芜院----云步码头。

可见,在沁芳溪主流靠近园内主要庭院处,都可找到上下船的码头。

至于桥梁,大观园中除沁芳闸和沁芳闸桥外,另有:沁芳桥、翠烟桥、蜂腰桥、蜂腰板桥、朱栏折带板桥和藕香榭外竹桥。

蜂腰桥和蜂腰板桥是石拱桥,下可行船。

竹桥是用于连接河岸与藕香榭的,用于通行,不可行船。

朱栏折带板桥是木制桥,只有在两岸较高时,可以行船。

书中在桥旁边设有云步码头,可见桥身较高,是可以行船的。

从码头和桥梁的规划可以看到,曹雪芹对于大观园的水路设计是十分周全合理的。

(三)植物园林观赏树木和花卉不但在园林整体布局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按其形、色、香而进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寓意。

而且,植物可以随着季节,时间的变化而对景物作出最佳的衬托。

大观园中利用植物来构景的例子很多,几乎每一处景点都有其特色植物。

一进院门,便可见一堵翠障,其后的“曲径通幽”处,“苔藓成斑,藤萝掩映”。

到了潇湘馆,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第十七回)而后的稻香村,竹篱茅舍,又是另一番风味。

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第十七回)稻香村东面是芦雪厅,原来这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第四十九回)过芦雪厅后是秋爽斋。

顾名思义,秋爽斋就是以秋景见长,斋中的梧桐和芭蕉都很有名。

主人探春的号“蕉下客”便是由芭蕉树而来。

再往后走,有荼蘼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

其中芍药圃是湘云卧药的所在。

过了蓼汀花溆,再穿过柳荫下的折带朱栏板桥,便可通蘅芜院了。

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第十七回)蘅芜院的奇花异草到了秋天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第四十回)至衡芜院,大观园西半部分的景点已全都游览了。

过了大观楼等省亲的正殿,为东半部分的景区。

首先是沁芳闸、沁芳闸桥一带,此处桃花甚好,就是宝黛同读西厢和黛玉葬花的所在。

在往东是栊翠庵,冬天梅花盛开,甚是好看。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写的就是宝玉前往栊翠庵向妙玉“乞梅”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