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 《针灸推拿学》
【A型题】
1.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3.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7.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9.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10.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11.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1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3.三阴交位于
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
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
14.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
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
15.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
1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
1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
18.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
A.至阳 B.至阴 C.会阳 D.肩井 E.昆仑
19.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
20.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21.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
22.腕横纹上3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
23.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
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
24.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25.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
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
26.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
A.肝 B.耳 C.胆 D.胃 E.胁
27.八会穴中的脏会在
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
E.手太阳小肠经上
28.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
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
29.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
30.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
31.心的募穴是
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
32.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
33.手厥阴经的络穴是
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
34.任脉起于
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
35.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
36.两眉头的中间是
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
37.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38.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
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
39.天灸又称为
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
40.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
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
41.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42.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
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 C.大血管部位
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
43.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
A.每秒50~100次 B.每秒50次以上 C.每秒100
次以上
D.每秒2~5次 E.每秒10~20次
44.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
45.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
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
46.标准头穴线一共是
A.15条 B.18条 C.10条 D.14条 E.16条
47.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
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
48.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
A.耳垂 B.耳舟 A.对耳轮体 D.三角窝 E.耳甲
49.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
A.耳垂 B.耳舟 C.耳甲艇 D.耳甲腔 E.耳甲
50.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51.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
A.丰隆 B.光明 C.飞扬 D.大钟 E.商丘
52.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
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
【B型题】
A.《针灸逢源》 B.《针灸问对》 C.《针灸甲乙经》
D.《外台秘要》 E.《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1.确定了349个腧穴的著作是
2.列出了361个经穴的著作是
3.主要内容设有80多条问答的著作是
A.徐凤 B.何若愚 C.窦默 D.李梃 E.高武
4.创子午流注针法的作者是
5.著《针灸大全》的作者是
6.撰写《针灸聚英》的作者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 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
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 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
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
7.心中是
8.胸中是
9.鼻旁是
A.手三阴经 B.足三阳经 C.属六脏的阴经 D.手三阳经 E.足三阴经
10.上肢内侧分布有
11.下肢外侧分布有
12.四肢内侧和胸腹分布有
A.阴脉之海 B.阳脉之海 C.十二经之海 D.气海 E.水谷之海
13.冲脉为
14.督脉为
15.任脉为
A.臂厥 B.踝厥 C.骭厥 D.阳厥 E.骨厥
16.足阳明胃经病候有
17.足太阳膀胱经病候有
18.足少阴肾经病候有
A.任脉 B.阳维脉 C.督脉 D.冲脉 E.阴维脉
19.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20.有调节六阴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21.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
A.前额痛 B.巅顶痛 C.左侧头痛 D.后头痛 E
.右侧头痛
22.阳明头痛表现为
23.厥阴头痛表现为
24.太阳头痛表现为
A.16寸 B.17寸 C.18寸 D.19寸 E.13寸
25.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的骨度分寸是
26.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27.胭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阳胆经
28.胃的下合穴位于
29.小肠的下合穴位于
A.12个 B.15个 C.16个 D.18个 E.20个
30.络穴共有
31.郄穴共有
A.16个 B.15个 C.8个 D.12个 E.10个
32.八会穴共有
33.八脉交会穴共有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4.阴经的井穴在五行属
35.阳经的井穴在五行属
A.曲池 B.合谷 C.偏历 D.手三里 E.养老
36.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是
37.手阳明大肠经的络穴是
38.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的穴位是
A.募穴 B.合穴 C.郄穴 D.经穴 E.原穴
39.孔最属性为
40.经渠属性为
41.太渊属性为
A.石门 B.条口 C.天枢 D.丰隆 E.解溪
42.大肠的募穴是
43.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是
44.足阳明胃经的经穴是
A.足阳明胃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阳膀胱经
45.“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的经脉是
46.“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的经脉是
47.“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各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的经脉是
A.大横 B.中脘 C.梁门 D.天枢 E.中极
48.膀胱的募穴是
49.属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是
50.大肠的募穴是
A. 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B. 肘横纹下7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C.腕横纹上3寸 D.腕掌横纹的中点处 E.手掌心
51.郄门位于
52.曲泽位于
53.大陵位于
A.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B.足背侧,当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C.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D.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E.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54.大敦穴
55.期门穴
56.行间穴
A.膀胱的募穴 B.大肠的募穴 C.三焦的募穴 D.胃的募穴 E.心的募穴
57.巨阙是
58.天枢是
59.中脘是
A.脐上3寸 B.脐上4寸 C.脐上5寸 D.脐上6寸 E.脐上7寸
60.鸠尾位于
61.巨阙位于
62.中脘位于
A.偏历 B.外关 C.飞扬 D.光明 E.公孙
63.足太阳经络穴是
64.足少阳经络穴是
65.足太阴经络穴是
A.蠡沟 B.鸠尾 C.
长强 D.大包 E.丰隆
66.脾之大络是
67.任脉络穴是
68.督脉络穴是
A.中极 B.关元 C.膻中 D.巨阙 E.神阙
69.心包募穴是
70.小肠募穴是
71.膀胱募穴是
A.心肺疾患及上肢疾患 B.头面五官疾患 C.胃肠疾病
D.腰腹及下肢疾患 E.全身疾患
72.夹脊穴中上胸部穴位主治
73.夹脊穴中下胸部穴位主治
74.夹脊穴中腰部穴位主治
A.仰卧位 B.俯伏坐位 C.侧卧位 D.侧俯坐位 E.仰靠坐位
75.针刺环跳时,体位宜为
76.针刺单侧听宫时,体位宜为
77.针刺双侧风池时,体位宜为
A.晕针 B.滞针 C.弯针 D.断针 E.血肿
78.留针后行针提插、捻转,出针困难
79.针刺中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汗胸闷
80.出针后皮下出血,肿胀疼痛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灸 E.细辛灸
81.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宜选
82.治疗未溃疮疡宜选
83.治疗疮疡久溃不敛宜选
A.隔附子灸 B.非化脓灸 C.化脓灸 D.隔蒜灸 E.灯火灸
84.治疗皮肤疣常选
85.治疗小儿痄腮宜选
A.温和灸 B.温针灸 C.雀啄灸 D.直接灸 E.间接灸
86.将艾条点燃一端在施灸部位皮肤上下活动施灸的是
87.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皮肤腧穴上施灸的是
88.在施灸腧穴上放置药物,然后在其上放艾炷施灸的是
A.煮罐法 B.走罐法 C.刺血拔罐法 D.闪罐法 E.药罐法
89.在面积较大、肌肉丰厚处拔罐时,多选用
90.在肌肉松弛,吸拔不紧处或留罐有困难者以及局部皮服麻木、功能减退的虚证患者拔罐时多选用
A.点刺法 B.散刺法 C.刺络法 D.埋针法 E.挑刺法
91.若需要在十宣、十二井穴、耳尖等部位放血时,多选用
92.用三棱针针法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时,多选用
93.对于临床上一些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多选用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94.针刺麻醉应选择的波型是
95.痿证、瘫痪应选择的最佳波型是
96.刺激膈神经、抢救呼吸衰竭应选择的波型是
A.0.1ml以上 B.0.3~0.5ml C.0.5~1m1以内 D.1~2m1 E.2~5ml
97.四肢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98.头面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99.腰臀部作穴位注射的一般剂量为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100.动力作用较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的波型是
101.能降低神经的应激功能,对感觉和运动神经均能起抑制作用的波型
为
102.动力作用较大,治疗兴奋效应占优势,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的波型为
A.耳垂 B.耳舟 C.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 D.耳甲 E.耳轮脚
103.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104.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105.与内脏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交感 B.内分泌 C.肾上腺 D.皮质下 E.脑干
106.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的耳穴为
107.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的耳穴为
A.耳垂 B.耳舟 C.耳轮脚周围 D.耳甲 E.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的上、下脚
108.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109.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A.对耳轮 B.耳轮结节 C.耳甲腔 D.耳甲艇 E.耳轮脚
110.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是
111.耳轮深入耳甲的横行突起部分是
112.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是
A.天枢 B.中脘 C.期门 D.章门 E.京门
113.肾之募穴
114.肝之募穴
115.脾之募穴
A.丰隆 B.光明 C.公孙 D.通里 E.偏历
116.手少阴心经络穴
117.足阳明胃经络穴
118.手阳明大肠经络穴
A.本经配穴 B.表里经配穴 C.上下配穴 D.前后配穴 E.左右配穴
119.太溪配飞扬属
120.申脉配后溪属
121.尺泽配列缺属
A.子母补泻法 B.荥主身热 C.阴经郄穴治血 D.合治内腑 E.相交经脉病证
122.孔最治疗咯血属
123.肺经实证取阴谷穴为
124.鱼际治疗咽喉肿痛为
【X型题】
1.与十二经脉相同分手足三阴三阳的经络组织有
A.十五络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2.手三阴经是指
A.手太阴肺经 B.足厥阴肝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太阴脾经
E.手厥阴心包经
3.下列针灸治疗体现循经取穴的是
A.肚腹三里留 B.头项寻列缺 C.面口合谷收 D.多汗取复溜
E.乳少取少泽
4.十二经筋维持人体功能的作用是
A.输布气血 B.约束骨骼 C.屈伸关节 D.协调阴阳 E.联系表里
5.腧穴的分类可分为
A.交会穴 B.经穴 C.奇穴 D.特定穴 E.阿是穴
6.有固定名称和固定位置的是
A.奇穴 B.阿是穴 C.募穴 D.十四经穴 E.交会穴
7.太渊属
A.荥穴 B.输穴 C.原穴 D.八会穴 E.八脉交会穴
8.既是募穴,又是八会穴的是
A.中脘 B.阳陵泉 C.委阳 D.膻中 E.太渊
9.与口唇相联系的经脉有
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任脉 D.足阳明胃经 E.督脉
10.足阳明胃经上的下合穴有
A.手三里 B.足三里
C.上巨虚 D.下巨虚 E.委中
11.足阳明胃经联络的脏腑器官有
A.耳 B.胃 C.心 D.口 E.鼻
12.循行至鼻及鼻旁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督脉 E.足阳明胃经
13.足太阴脾经联络的器官有
A.咽喉 B.舌 C.鼻 D.目 E.耳
14.环绕口唇的经脉有
A.足太阴脾经 B.任脉 C.足少阴肾经D.足厥阴肝经 E.足阳明胃经
15.与心有联系的经脉有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D.手太阳小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6.与目有联系的经脉是
A.任脉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D.足厥阴肝经 E.手少阴心经
1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器官有
A.耳 B.口 C.鼻 D.目 E.齿
18.与脑发生直接联系的经脉有
A.足少阴肾经 B.督脉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阳胆经
19.下列各穴中,平第4肋间隙的穴位有
A.膻中 B.中庭 C.天池 D.乳中 E.天溪
20.下列穴位中,平肘横纹的穴位是
A.少海 B.小海 C.少府 D.曲池 E.曲泽
21.下列穴位中,应开口取穴的有
A.耳门 B.听宫 C.听会 D.上关 E.下关
22.下列各穴中,既在足厥阴肝经上,又是募穴的是
A.日月 B.期门 C.京门 D.天枢 E.章门
23.与肝发生联系的经脉的
A.手太阴肺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少阳胆经
24.与目系发生联系的经脉有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厥阴肝经
25.到达头面部的奇脉有
A.阳维脉 B.阴维脉 C.阳蹻脉 D.阴蹻脉 E.冲脉
26.十宣主治
A.昏迷 B.癫痫 C.高热 D.腰腿痛 E.咽喉肿痛
27.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有
A.腧穴特性 B.施术手法 C.患者功能状态 D.施术时间 E.针具的种类
28.针刺基本手法有
A.提插法 B.仰卧法 C.捻转法 D.震颤法 E.迎随法
29.隔盐灸可以治疗
A.痢疾 B.阳痿 C.吐泻 D.痿证 E.瘰疬
30.艾灸的作用为
A.温和散寒 B.温通经脉 C.消肿散结 D.回阳固脱 E.泻热启闭
31.拔罐法的作用有
A.通经活络 B.行气活血 C.消肿止痛 D.祛风散寒 E.清热泻火
32.常用的三棱针的操作方法指
A.点刺 B.散刺 C.络刺 D.挑刺 E.横刺
33.电针法中兴奋作用为主的波型是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34.电针有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A.止痛 B.镇静 C.促进气血循环 D.调整肌张力 E.改善组织营养
35.直接与头部有联系的经脉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足厥阴肝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阳膀胱经
36.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多分布在
A.对耳轮体部 B.对耳轮上脚 C.对耳轮下脚 D.耳垂 E.耳甲
37.分布于耳根部的耳穴包括
A.上耳根 B.内耳根 C.下耳根 D.耳迷根 E.外耳根
38.分布在耳屏部的穴位有
A.外耳 B.外鼻 C.肾上腺 D.皮质下 E.咽喉
39.胃俞加中脘治疗胃痛,属于
A.本经配穴法 B.前后配穴法 C.表里配穴法 D.俞募配穴法E.左右配穴法
40.根据八脉交会穴理论,应该是
A.后溪通督脉 B.照海通阳跷脉 C.外关通阳维脉 D.临泣通冲脉E.列缺通任脉
41.桥弓穴在临床上,推拿常治疗
A.落枕 B.肌性斜颈 C.颈椎病 D.高血压 E.前斜角肌综合症
42.运用介质,适用于小儿推拿的手法为
A.推法 B.拿法 C.运法 D.摩法 E.捣法
43.脊柱后关节紊乱症,推拿主要运用的手法
A.一指禅推法 B.滚法 C.拿法 D.按法 E.拨法
44.小儿腹泻,推拿时主要取穴为
A.脾经 B.大肠 C.肚角 D.龟尾 E.七节骨
【填空题】
1.手法作用层次分三步骤完成。第一步手法力的发动,第二步手法力的_______,第三步组织接受力后产生的_______。
2.推拿的复合手法,包括按揉法,_______和_______。
3.强直性脊柱炎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早期以和营通络_______为主,后期以舒筋通络,_______为主。
4.项背肌筋炎推拿治疗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_______,滚法,点压,_______,叩击等法。
5.胃脘痛症,推拿治疗取穴:_______、_______、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膈俞、肝俞、胆俞、_______、_______、内关等穴。
6.近视推拿治疗原则是:舒筋通络,_______。常用手法有_______,揉法,抹法,拿法,按法等。
7.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推拿治疗原则是通筋活络_______。常用手法有掐法,揉法,按法,_______摇法,_______等。
【名词解释】
1.小儿疳积 2.推拿功法 3.保健推拿
【病案分析题】(要求回答:诊断,治则,取穴,手法,注意事项)
李某,男性,23岁,未婚,体育工作者。
主诉:腰部及左下肢疼痛2天。
现病史:患者前集训时不慎扭伤腰部,当时即感腰痛,并活动不利,行走困难,晚上卧床翻身不便,次日晨起床更觉困难,腰痛加剧,左下肢麻木,由同伴送医务室诊治,经理疗等效果不明显,苔白,脉弦。
检查:腰椎生理曲线稍变
平,并向左侧弯,腰部肌肉紧能度增强,L4—5棘突问有压痛,挺腹试验(+),压顶,叩顶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30°,右70°胟趾背屈试验:左(+),X线拍片,见L4,5椎间隙稍变窄。
建议:作CT进一步检查。
三、自测试题答案
【A型题】
1.A 2.C 3.C 4.C 5.B 6.C 7.C 8.D 9.E 10.C
11.C 12.C 13.D 14.D 15.A 16.C 17.A 18.B 19.B 20.E
21.E 22.B 23.C 24.A 25.B 26.D 27.A 28.D 29.B 30.D
31.A 32.C 33.C 34.B 35.D 36.B 3 7.C 38.D 39.B 40.A
41.B 42.B 43.D 44.A 45.B 46.D 47.C 48.B 49.E 50.C
51.E 52.C
【B型题】
1.C 2.A 3.B 4.B 5.A 6.E 7.B 8.C 9.A 10.A
11.B 12.C 13.C 14.B 15.A 16.C 17.B 18.E 19.A 20.E
21.C 22.A 23.B 24.D 25.C 26.E 27.A 28.C 29.C 30.B
31.C 32.C 33.C 34.A 35.D 36.A 37.C 38.C 39.C 40.D
41.E 42.C 43.D 44.E 45.B 46.D 47.C 48.E 49.A 50.D
51.B 52.A 53.D 54.C 55.E 56.B 57.E 58.B 59.D 60.E
61.D 62.B 63.C 64.D 65.E 66.D 67.B 68.C 69.C 70.B
71.A 72.A 73.C 74.D 75.C 76.D 77.B 78.B 79.A 80.E
81.C 82.B 83.D 84.B 85.E 86.C 87.D 88.E 89.B 90.D
91.A 92.C 93.D 94.A 95.D 96.E 97.D 98.B 99.E 100.D
101.A 102.C 103.C 104.A 105.D 106.D 107C 108.E 109.C 110.D
111.E 112.C 113.E 114.C 115.D 116.D 117.A 118.E 119.B 120.C
121.A 122.C 123.A 124.B
【X型题】
1.CDE 2.ACE 3.ABC 4.BC 5.BCE 6.ACDE 7.BCD 8.AD 9.BCD 10.BCD 11.BCDE 12.ACDE 13.AB 14.BDE 15.ABCD 16.ABCDE 17.ACD 18.BD 19.ACDE 20.ABDE 21.ABC 22.BE 23.BCE 24.BE 25.ABCDE 26.ABCE 27.ABC 28.AC 29.AC 30.ABCD 31.ABCD 32.ABCD 33.BCDE 34.ABCDE 35.BDE 36.ABC 37.ACD 38.ABCE 39.BD 40.ACE 41.BDE 42.AC 43.ABE 44.ABDE
【填空题】
1.传递;生物效应 2.拿揉法;牵抖法 3.活血止痛;滑利关节 4.拿揉;弹拨
5.中脘;建里;脾俞;胃俞 6.解痉明目;一指禅推法 7.行气活血;拿法
【名词解释】
1.指小儿由于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而不行所行成的一种慢性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肚腹胀满,大便不调为特征,若积滞日久,延误失治,可转化为疳,故有“无积不成疳”的说法。
2.推拿功法是推拿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推拿医生增
强上肢,下肢和腰腿等身体多部位力量,提高手法技巧动作的主要方法,也是患者达到扶助正气,强壮身体的方法。推拿功法动作明确,锻炼全面,动静结合,意气相随,医练结合,可以增强疗效。
3.保健推拿是指对健康人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而施行的一种推拿方法,保健推拿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观点,包括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发。可分为他人推拿和自我推拿。
【病案分析题】
诊断:腰4—5椎间盘突出症。
治则: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
取穴:肾俞,大肠俞,承扶,殷门,风市,委中,承山,昆仑等及腰背部。
手法:揉法,按压法,滚法,弹拨法,运动关节类手法等。
注意事项:
(1)本病容易反复,推拿治疗效果明显,要配合功能锻炼,增加腰腿部肌肉力量可获得
较好疗效。
(2)患者宜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对中央型病例,推拿治疗宜慎重。
(3)嘱患者作腰背部背伸和双下肢后伸及倒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