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一:图表类试题
(完整)初中化学图表型计算题+答案

图形类计算题1、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
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第2题3、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1g/cm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下图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第3题4、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0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2323(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在2外,还含有;(2)计算NacO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23第4题5、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桶中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
云南中考化学专题一 图表题

专题一图表题类型一函数图像题(1)反应过程的判断1.(2018·新疆,10,2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B.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2.(2018·湖南衡阳,23,2分)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 2NaCl+CaCO3↓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3.(2018·广东,13,2分)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4.(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9,2分)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5.(2018·江西,15,3分)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B.通电分解水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向一定量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则图中物质R是6.(2018·江苏宿迁,9,2分)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7.(2018·广东,16,5分)下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
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
则:(1)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九年级化学表格综合计算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表格综合计算测试题-中考复习(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K-39 Na-23 S-32 Fe-56 Ca-40 Cl-35.5)【一】1.常温下,向盛有100.0g K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2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pH计(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表: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60.0 80.0 100.0 120.0烧杯中溶液的pH 13.7 13.3 7.0 0.7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g。
(2)求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取8.5g铁,放到含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最终得到9.2g固体。
为测定所得固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同学们将62.5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到该固体中,得到数据如表:次数 1 2 3 4 5 加入盐酸溶液质量/g 12.5 12.5 12.5 12.5 12.5剩余固体质量/g 8.5 7.8 a 6.4 6.4 请分析计算:(1)表中a的值是。
(2)9.2g固体中铁的质量是。
(3)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4)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是多少?3. 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注射器水平放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他在试管中加入lg石灰石样品和足量的稀盐酸(石灰石中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快速将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实验结果如下表。
(忽略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及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活塞对应的刻度/mL 0 98 152 176 176(1)实验中判断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完的依据是。
(2)当时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g/L.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某石灰厂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往盛有3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粉碎后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石灰石样品/g 25 15 1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316.2 326.8 m请回答:(1)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比)(2)表中m=;(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化学中考试题中图表类题型例析

1
2
3
4
5
丝状 粉末状 丝状 丝状 丝状 5 5 1 0 l 0 1 5
中筛选 出解 题信息 , 再利用 有关 知识进 行解 答 。首
先 , 据质量守恒 定律 , 出 反应后 M 的质 量 x= 依 求 1 +l 2—2 —1 =1 ( ) 8 +3 6 2 3 g 。该 变 化 中 M 的 质 量 减 少 5 , 反应 物。N的质 量增 加 2g 为 生成 物。P g为 5, 的质 量 减 少 2 g 为 反 应 物 。 由 此 得 出 该 反 应 为 化 0, 合反应 。反应 中 N、 P的质量 比为 2 :0 :。反应 5 2 =54 前 后 Q 的 质 量 保 持 不 变 , 明 Q 要 么 没 有 参 加 反 说 应 , 么 是 催 化 剂 。 由此 得 出 A项 错 误 。 要 答 案 : A 二、 填空类图表题 例 2 (o9年 广 溶解度/ .2o g 西贵 港 ) 图 是 甲 、 右 5 o 乙、 三种 固体 物质 丙 的溶 解 度 曲 线 , 根 请 据 图示 填 空 :
溶液温 反应前 2 0
度/ 反应后 3 4
2 0
2 0
3 丢失 5 数据
5 0 5 5
3 5
3 5
金属消失 的 时间/ s
5O 0
5 0
15 5 2 0
3 0
分析上述数据 , 回答 下 列 问题 : () 1 比较 实验 ( 实 验 序 号 )表 明 反 应 填 , 物 浓度 越 大 , 学 反 应 越 快 。 化 () 2 比较 实 验 1 2表 明 和 , , 学 反 应 越 化 快。 () 3依据 实验规律 , 推测表 中“ 丢失数 据” 的值 约 为 。 解 析 : 比较 出反应 物 的浓 度对 化学 反应速 率 要 的影 响 , 就要控制金属状态相 同 , 反应前 溶液的温度 相 同 , 稀硫 酸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 不 同 , 以 比 较实 验 而 所 1 3可 以得 出反应 物浓度 越 大 , 学反应 越快 的 和 化 结 论 。 实 验 1 2经 比 较 可 以 看 出 , 验 控 制 了 稀 和 实 硫酸溶质 的质量 分数相 同 , 反应前溶液的温度相 同 , 而金属状态不 同 , 因此 根据题 干可 以得 出固体反 应 物 的表 面 积 越 大 , 学 反 应 越 快 的 结 论 。根 据 前 四 化 组实验 反应前后 的温度 变化可以得 出 , 中“ 表 丢失 数 据” 的值约为 4 。 0 答案 : 11 3 ( ) () 和 2 固体反应 物的表面积越 大 ( )0 3 4 ( 作者单位 : 河南省开封 市第二 十七 中学)
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图像图表题

题型复习(一)图像图表题一、题型简介图像图表题是近几年常考的一类化学试题 ,常以图像、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从题型结构看,图表题主要由“题干”、“图表”和“问题”三部分组成。
从试题内容看,该类试题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题干和图表相互补充,题干是图表的解释说明,图表是题干的直观表现。
二、方法指导解答图像图表题时,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题型之一 函数图像型解题技巧:该题型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曲线图直观地表示出来。
解答此类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做到“五看”,即看坐标、看起点、看交点、看拐点、看比例;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交点和拐点。
(2015·玉林)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NaCl 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 固体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C .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思路点拨:在温度不变和溶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溶质不会溶解,溶液的质量不变。
往等质量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在金属反应完之前,二者消耗等质量的HCl ,生成的H 2质量相等。
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
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
1.(2014·贺州)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BC D2.(2015·柳江二模)如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 1 ℃时,a 、b 的溶解度都为20 gB .t 2 ℃时,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C .a 、b 的溶液都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D .a 、b 的饱和溶液从t 2 ℃降到t 1 ℃时,都有晶体析出第2题图 第3题图3.(2014·贵港)某固体由NaOH 、Mg(NO 3)2、BaCl 2、K 2SO 4、CaCO 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2024年中考化学满分锦囊:常见的酸碱盐——图表题

1.4常见的酸、碱、盐专题1.4.4图表题一、考查酸碱盐之间反应引起的溶液pH、质量(生成气体、溶液、固体)等变化曲线。
如第1、2、3、4题1.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013年] 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C.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D.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2015年] 3.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19年]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B.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021年]二、考查中和反应过程中溶质成分的判断及验证。
如第5(c)考查了碱过量时溶质的成分;第6(②)、8题考查了酸过量时溶质的成分;第7题考查酸过量时溶质成分的验证。
5.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
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c.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016年]6.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中考化学专题揭秘:物质的分类图表题

物质的分类图表题例1 学习化学时可用右下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解析 根据图示,Y 包含在 X 之内,属从属关系。
A 中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因此单质从属于纯净物;B 中碱和氧化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都是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 中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属于包含关系;D 中复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 A例2 (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①单质、②化合物B.②碱、⑤氧化物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解析 根据物质的分类和题意,图示中的①应表示单质、②应表示化合物、⑤应表示含氧化合物、③和④对应的是碱和氧化物,碱和氧化物都属于氧化物。
答案 AC例3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概念X 概念Y X 与Y 的关系 A 酸碱性 酸碱度 相同关系 B 酸式盐 碱式盐 并列关系 C 化合物 氧化物 包含关系 D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交叉关系解析 酸碱性不能准确表示溶液酸性、碱性的强弱程度,而酸碱度则可以;盐可分为正盐(NaCl 、CuSO 4等)、酸式盐(NaHCO 3等)、碱式盐[Cu 2(OH)2CO 3等],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氧化物包含在化合物;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2H 2+O 2===2H 2O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CH 4+2O 2===CO 2+2H 2O ,只是氧化反应。
答案 A例4 请用短线将下图中左右对应的关系连接起来。
概念间关系 基本概念解析 化合物和单质是并列关系;化合物中包括氧化物、酸、碱、盐,因此化合物与氧化物是包含关系;有些盐含氧元素,如:KNO 3、CuSO 4、CaCO 3等,而有些盐则不含氧元素,A B C D X 纯净物 碱 石油 复分解反应 Y单质氧化物化石燃料化合反应点燃点燃如:NaCl、K2S等,二者是交叉关系。
中考化学常考的图表图像题.doc

中考化学常考的图表图像题图表图像题常考分析图像题主要涉及:一、“元素格”信息认识;二、粒子(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三、粒子微观示意图;四、溶解度曲线图;五、反应过程(进程)相关量变化图即“坐标图”;六、环保、安全图标等。
表格题主要涉及:一、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情况数据表格;二、溶解度数值、pH数值表。
策略攻略一、图像类(一)“元素格”信息认识周期表中元素位置信息主要包括“四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二)粒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关注“三区别”:1.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的区别:一是从“汉字”的偏旁来识别;二是看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目,当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时为金属元素,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时,为非金属元素。
2.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原子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不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弧线上的数字之和(即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离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与弧线上的数字不相等,当里大于外时,为阳离子,当外大于里时为阴离子。
3.原子稳定结构与离子的区别: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时(第一电子层是2电子)为原子稳定结构(里外数目是相等的);离子时,“里外不等”,其示意图中最外层仍为稳定结构。
(三)粒子微观示意图涉及反应过程微粒示意图,主要从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角度考查。
(四)溶解度曲线图:详见第十单元核心知识(五)反应过程相关量变化图可分为气体图、沉淀图、稀释图、pH值变化图、质量分数变化图、反应速率图等。
(六)环保、安全图标二、表格类(一)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情况数据表格“比较前后质量差,质量减少反应物、质量增加生成物,质量不变催化剂,或是反应不参加;反应类型看种类,多变一来是化合,一变多来是分解;质量变化是定比,前后总和必相等”。
(二)溶解度数值、pH数值表主要是作为信息给出,考查对信息解读和处理,及运用数值表的能力等。
【注意事项】1.要看清图像属于何种类型,认真读清图像中各种信息。
中考化学备考之图像图表类题(附解析答案)

中考化学备考之图像图表类题(附解析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19·达州)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 B.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 D.在密闭容器中,引燃镁条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答案】C【解析】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pH减小直至小于7,图像正确;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图像正确;反应的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图像不正确;在密闭容器中,引燃镁条,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容器中镁元素质量不变,图像正确。
2.(2019·通辽)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描述一致的是()A.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D.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答案】A【解析】由于原杯中是稀硫酸,没滴氢氧化钡前有溶液质量;当滴入氢氧化钡刚反应完硫酸,其反应为:H 2SO4 + Ba(OH)2 BaSO4↓+ 2H2O,则液体中只有水,则溶液质量为0;继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则溶液质量增加,从图看符合实际;浓硫酸有吸水性,则敞口放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硫酸不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从图看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由于2KClO3MnO22KCl + 3O2 ↑,反应后有氧气放出,则剩余固体质量减少;因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从图看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等质量镁、铁分别加足量的硫酸反应,因H 2SO4+ Mg MgSO4+ H2↑其每98份质量硫酸与24份质量镁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氢气,,H 2SO4 + Fe FeSO4 + H2↑其每98份质量硫酸与56份质量铁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氢气,则足量硫酸将等质量镁、铁反应完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铁产生氢气质量,从图看两者产生氢气相同。
中考化学专题一:图表类考试试题

专题一图表类试题1.(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B.溶液的pH:C.氮元素的化合价: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 B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CO2<O2<N2;溶液的pH:H2SO4<NaCl<NaOH;氮元素的化合价:NH3(-3价)<N2(0价)<HNO3(+5价);硫元素的质量分数:Na2S>Na2SO3>Na2SO4。
故选B。
2.(2018贵州贵阳中考)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答案 C 根据步骤①中固体部分溶解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步骤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固体部分溶解,说明该固体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因此原白色固体中还含有硫酸钠。
A项,A→B段表示稀硝酸与碳酸钡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错误;B项,B→C段不发生化学反应,随硝酸的加入,对应溶液的pH逐渐变小,错误;C项,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硝酸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硝酸钡,正确;D项,由以上推断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错误。
3.(2018广东中考)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答案 D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随着氧化钙的不断加入,水的质量会减小,但溶液质量逐渐增大,当溶液恰好饱和时,溶液质量最大;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使溶剂质量继续减小,而由于溶液饱和,故会有溶质析出,导致溶液质量减小,当水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为0,水的质量为0,故A、C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随着氧化钙的不断加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会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当水反应完后,溶质质量分数为0,故B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温度升高,当氧化钙恰好与水完全反应时温度最高,此后温度开始降低,但不会低于反应前的温度,故D错误。
初中化学中考图表数据分析与计算专题

5.(2014•南宁)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 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反应时间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 、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 、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 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 、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例题讲解
例:向装有50 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 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 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B )
发生的反应为: H2SO4 + Ba(OH)2 BaSO4 + 2H2O
实战演习
1、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 3NaOH + AlCl3 = Al(OH)3↓+ 3NaCl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NaAlO2易溶于水。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A C)
实战演习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协助老师清
理实验储备室时,发现一批存放多 年的氢氧化钙。为检验其变质情况, 进行了如下探究:取氢氧化钙样品 11.4g于锥形瓶中,加入38.6g水, 振荡形成悬浊液,放在电子天平上, 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14.6%的稀 盐酸,振荡后读取质量(如图甲所 示)。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 示。求:11.4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 质量。
/g
/g
/
实战演习
4、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 准确的是( C )
A.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 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中考化学图表题题型归类例析

一、叙述型图表题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说明化学现象或规律,考查学生仔细观察图表,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化学现象或规律的能力.例1 (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表1是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水中的溶解度,根据表1回答:表1(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g.(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和乙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 g.则x 取值范围是____.(4)某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图1①烧杯中加入的是乙;②w取值为50;③4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甲;④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解析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2)30℃时,甲的溶解度是35g,该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溶解35g即可形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35g=135g.(3)分析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是33g,乙的溶解度是31g,甲的溶解度大于乙;30℃时甲的溶解度是35g,乙的溶解度是45g,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在20~30℃范围内甲、乙有相同的溶解度,x的取值范围是33g<x<35g.(4)50℃时,在100g水中加入46.5g固体,全部溶解,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41g,乙的溶解度是88g,加入的物质是乙,①正确;20℃时加入w g水,固体全部溶解,20℃时乙的溶解度是31g,46.5g乙全部溶解至少需要150g水,所以w≥50,②不正确;4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该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但没有确定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的多少,③不正确;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中,如果都完全溶解,则所得溶液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如果两种物质溶解的量不同,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答案:(1)乙(2)135 (3)33<x<35 (4)②③④二、归纳总结型图表题这类试题通过图表反应形式提供信息,这些信息一般以数据形式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比较、判断和对结论的归纳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定量分析和定性概括能力.例2(2020·四川乐山)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表2(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2(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氟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2)写出该结构简图的微粒符号____.(3)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Be和MgB.C和NeC.Al和SiD.F和Cl解析 (1)从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氟元素的原子序数是9,元素符号是F,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等.(2)由图示可知,该元素的质子数是12,电子数是10,是镁离子.(3)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分别是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铝显+3价,氯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故氯化铝化学式为AlCl3.(4)根据题意,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e和Mg 属于同一族(纵行)、F 和Cl属于同一族(纵行),化学性质相似.答案:(1)元素符号F或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答对一种即可) (2)Mg2+ (3) AlCl3 (4)AD三、推理型图表题这类试题要求挖掘图表中隐含的内容,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推理来比较有关化学量的大小,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要求涉及知识面广,分析推理能力强.例3 (2020·湖北武汉)实验室有一包久置的生铁粉末(成分为碳、铁和氧化铁).为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小怡取两份质量均为m的生铁粉末样品,分别进行下述实验.(1)测定碳的含量(如图2所示)图2已知: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1)步骤①的具体实验操作中包括过滤,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2)生成滤渣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测定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图3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样品2,打开止水夹K,在球形干燥管出口处检验氢气纯净后,点燃酒精灯,待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关闭止水夹K.图3(3)打开止水夹K,观察到装置甲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4)若无装置乙,会导致测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实验过程中无污染性气体生成,且实验结束,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为单质铁,丁装置中浓硫酸质量比实验前增重了0.54g,则m=____g(结果精确到0.01).解析 (1)玻璃棒在过滤时的作用是引流.(2)根据题图可知,滤渣丙是硫酸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 6NaOH2Fe(OH)3↓+ 3Na2SO4.(3)打开止水夹K时,稀硫酸会流下来浸没锌粒,稀硫酸与锌粒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粒逐渐减少,产生大量气泡.(4)该实验是通过测定装置丁质量的变化来确定反应生成水的质量,进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若无装置乙,氢气中会混有水蒸气使装置丁中浓硫酸吸收的水的质量偏大,从而使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偏大.(5)根据题意可知,实验I中得到的0.36g滤渣甲即为生铁样品中的碳,这部分碳即为实验Ⅱ中的无污染性气体中的碳,说明碳与氧化铁完全反应了,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还原的氧化铁的质量.设碳还原的氧化铁的质量为x,则36 3200.36g x36∶320=0.36g∶xx=3.2g实验中生成水的质量为0.54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氢气还原的氧化铁的质量.设氢气还原的氧化铁的质量为y,则160 54y 0.54g160∶54=y∶0.54gy=1.6g样品中氧化铁总质量=3.2g+1.6g=4.8g根据铁元素守恒可得,样品中铁的质量=17.12g×56/107×100%-4.8g×112/160×100%=5.6g样品质量=0.36g+4.8g +5.6g=10.76g.答案: (1)引流(2)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3)液体浸没锌粒,固体逐渐减少,产生大量气泡(4)偏大(5)10.76。
最新初三化学图像图表专题训练

图像图表专题训练化学图表题在历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机率很高。
其特点为利用有限的文字信息,将化学知识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较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解好图像题呢?首先要读懂题目中有限的文字信息,弄清考查的是哪方面的化学知识,对物质的量作了哪些说明,实验进行的程度如何等等;其次要看清横纵坐标轴(也称x 、y 轴)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再有就是对整个函数图像进行多角度认真地分析,这是解好图像题的关键环节。
考点一:金属与酸反应【例一】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图中横坐标表示与酸反应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能正确表示两种金属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斜线越陡,相同质量的Al 和Mg 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铝生成的氢气比镁多.【例二】如图示出的是将铁、锌、铝、银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 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图中直线a 表示( ) A 、锌 B 、铁 C 、铝 D 、银解析:根据金属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与图象的对比得出正确答案. 【练练】1、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 、金属活动性甲比乙强B 、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 、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氢气的质量/g反应时间/s甲 乙D 、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都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一定比乙多2、相同质量的M 、N 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 、N 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 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江苏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1图表类试题试题

题型突破(一) 图表类试题类型一坐标曲线类|针对训练|1.[2017·淮安]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CuFe2O4-x作催化剂,光分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B.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水2.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T1-3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T1-3A.a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B.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C.c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锌D.d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3.[2018·河北]图T1-4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图T1-4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4.[2019·湘潭]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图T1-5A.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B.相同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固体反应C.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5.[2018·重庆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像(如图T1-6所示)正确的是 ( )图T1-6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6.[2017·镇江](双选)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CuSO4、H2SO4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T1-7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T1-7A.a点对应溶液pH>7B.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2种C.m=3.31D.取c点对应溶液,滴加NaOH溶液,立刻产生沉淀7.[2018·徐州节选]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T1-8甲)。
中考化学图表题常见题型及实例分析

中考化学图表题常见题型及实例分析化学图表题是近几年来常考的一类试题,它常以图象、图片、表格、标签、模型等形式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像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图表题形式敏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通过读图识图,主要考查同学提炼和应用信息的力量及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力量等。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化学图表题常见题型及实例分析,盼望大家喜爱!一、推断型图表题这类试题是将有关化学现象或规律绘成图表,要求同学依据所学学问推断其正误,考查同学用图表定性分析问题的力量。
例1(2023年河南)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顶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肯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B.向肯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肯定量铝C.向肯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肯定量过氧化氢溶液D.向肯定量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解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被稀释,碱性渐渐减弱,pH渐渐减小,但只能接近于7,不行能等于或小于7,A错误;由铝与氯化铜的反应2Al+3CuCl22AlCl3+3Cu可知,溶液的质量会渐渐减小,B错误;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做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C正确;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因此图像中不行能一开头就生成沉淀,要反应一段时间后才能生成沉淀,D错误。
答案:C。
二、叙述型图表题这类试题要求同学依据图表说明化学现象或规律,考查同学认真观看图表,用精确的语言表述化学现象或规律的力量。
图1例2(2023年泰安)食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2)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
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t2℃时,MgCl2的溶解度为g;将t2℃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是(填物质化学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图表类试题1.(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B.溶液的pH:C.氮元素的化合价:D.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 B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CO2<O2<N2;溶液的pH:H2SO4<NaCl<NaOH;氮元素的化合价:NH3(-3价)<N2(0价)<HNO3(+5价);硫元素的质量分数:Na2S>Na2SO3>Na2SO4。
故选B。
2.(2018贵州贵阳中考)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答案 C 根据步骤①中固体部分溶解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步骤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固体部分溶解,说明该固体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因此原白色固体中还含有硫酸钠。
A项,A→B段表示稀硝酸与碳酸钡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错误;B项,B→C段不发生化学反应,随硝酸的加入,对应溶液的pH逐渐变小,错误;C项,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硝酸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硝酸钡,正确;D项,由以上推断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错误。
3.(2018广东中考)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答案 D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随着氧化钙的不断加入,水的质量会减小,但溶液质量逐渐增大,当溶液恰好饱和时,溶液质量最大;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使溶剂质量继续减小,而由于溶液饱和,故会有溶质析出,导致溶液质量减小,当水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为0,水的质量为0,故A、C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随着氧化钙的不断加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继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继续反应,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会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当水反应完后,溶质质量分数为0,故B正确;氧化钙与水反应温度升高,当氧化钙恰好与水完全反应时温度最高,此后温度开始降低,但不会低于反应前的温度,故D错误。
4.(2018山东泰安中考)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 Mg(OH)2↓+2NaCl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答案 D a点时,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变红,A正确;bc段(不含b点)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 Mg(OH)2↓+2NaCl,B正确;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和其他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因此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C 正确;d点时,氢氧化钠恰好和盐酸、氯化镁完全反应,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D不正确。
5.(2018内蒙古包头中考)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答案 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A错误。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质量不断增加,增加量为加入的稀盐酸和反应的氧化铁质量之和;当恰好完全反应后再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增加的量只有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B正确。
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锌粉,析出固体质量开始为0,C错误。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不断加入,生成氧气的质量一直增大,D错误。
6.(2018重庆中考)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C 起始溶液为稀盐酸,溶液质量大于0,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增加,直至稀盐酸反应完,溶液质量达到最大,之后不变,图像①正确;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不断升高,待反应停止后,溶液温度逐渐下降至常温,图像②错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开始前氢气体积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体积不断增大,直至稀盐酸反应完,氢气体积达到最大,之后不变,图像③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氯元素质量不变,图像④正确。
7.(2018重庆中考)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D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CuCl2固体,开始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根据CuCl2+2NaOH Cu(OH)2↓+2NaCl和题意判断溶液的质量先减小但不能减小到0,当溶液中氯化铜恰好反应完,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的质量开始增大;根据CuCl2+Zn Cu+ZnCl2判断开始时溶液中固体的质量为0,随着锌粉不断加入生成铜的质量不断增大,直至锌粉过量,溶液中固体质量一直在增大;根据CuCl2+2AgNO3Cu(NO3)2+2AgCl↓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从0开始增大,直至氯化铜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之后沉淀质量不变。
故选D。
8.(2018新疆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B.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答案 D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A错误;硫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不断加水稀释,溶液pH增大,但不可能等于或大于7,B错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质量从0开始增加,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氧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C错误;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氢氧化钠消耗完后,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碳酸钠完全反应后CO2质量不再增加,D正确。
9.(2017四川眉山中考)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C.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答案 C 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a点硫酸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硫酸、硫酸钠、硫酸铜三种溶质,A错误;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复分解反应,B错误;由沉淀的质量可计算出100 g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C正确;d点硫酸铜和硫酸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硫酸钠,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S-,D错误。
10.(2017山东滨州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是利用二氧化锰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B.图②是向一定温度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C.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D.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答案 C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A错误;向一定温度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溶剂不断减少,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少当氧化钙与水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变为零,B错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酸性减弱,pH变大,逐渐趋近于7,但不能大于或等于7,C正确;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溶液由稀硫酸变为硫酸锌溶液,质量变大,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D错误。
11.(2017江西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 C 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总质量减小,A图像错误;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反应前的镁条也是固体,图像走势正确但起点不能从原点开始,B图像错误;石灰石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固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固体的总质量减小但最终不为零,C图像正确;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固体的总质量增大,D图像错误。
12.(2017广西贵港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答案 B A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稀盐酸,溶液的pH不能小于2,A 错;B中加入生石灰后,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温度恢复至原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和原来一样,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开始时一样,B正确;C中烧碱要先和盐酸反应,盐酸反应完后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开始一段无沉淀生成,C错;D中开始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时生成的氢气质量应该一样多,只是最后镁反应生成的氢气多,在锌反应完之前生成氢气的质量应该是一样的,D错。
13.(2017广东中考)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D.发生的反应为:2KNO32KNO2+O2↑答案 D 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完成的时间缩短,故A错误;B项,对于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的反应,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B错误;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然后再逐渐恢复到室温,故C错误;质量减小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大的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硝酸钾分解生成亚硝酸钾和氧气,配平可得方程式:2KNO3 2KNO2+O2↑,故D正确。
14.(2017湖南郴州中考)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答案 C 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因此把氯化钡溶液滴入稀硫酸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A 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因此把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当氯化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B选项对应关系正确;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因此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时,不能立即产生沉淀,C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把稀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时立即产生气体,D选项对应关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