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游戏实验

合集下载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精选五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精选五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实验一:“啤酒游戏”实验1.实验目的(1)帮助学生认识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2)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滞延、资讯不足的现实约束条件对供应链系统运营的影响;(3)帮助学生理解“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表现和根源;(4)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突破习惯思维方式,以系统性的思考寻求最优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

2.实验内容在确定每位同学扮演的角色之后,分角色模拟供应链的订货过程20周以上,按要求作记录,并对订货结果进行分析。

3.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计算机,安装Windows2000及以上系统和“啤酒游戏”实验软件。

4.实验原理通过观察供应链管理中典型的“牛鞭效应”现象,认识到如何保证整条供应链的成本最小化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研究问题。

即使一个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后,如果不注重供应链管理,在市场环境中仍然无法立于不败之地。

5.实验步骤(1)收货:将运输延迟的库存收到当前库存中;(2)发货:按上期收到的订单发货,按照订单量将库存中的货放入与下游间的运输2周延迟中。

发货后做缺货量记录和库存记录;(3)发订单:下游向上游发订单,作记录;(4)收订单:收下游的订单,并作记录;(5)实验结果分析。

6.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名称、学生姓名、班号和实验日期;(2)实验目的和要求;(3)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4)实验原理;(5)实验步骤;(6)实验原始记录;(7)实验数据计算结果;(8)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思考题,写出总结及心得体会。

7.实验结果8.思考题当价格随需求变动或生产提前期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会产生怎样的波动?如何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现象?答:当价格随需求变动或生产提前期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会产生需求逐级放大的情况,俗称“牛鞭效应”。

缓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现象的主要方法如下:(1)缩短供货时间供货时间长短影响到销售商的安全库存的多少,也影响到销售商的订货量的增加。

啤酒实验

啤酒实验

目录1、啤酒游戏实验简介2、沙盘简介和游戏规则简介3、游戏过程4、游戏结束及分析5、游戏心得和建议6、附件一、啤酒游戏实验简介啤酒游戏,是 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

游戏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通过不同条件下的仿真模拟,使学生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决策和“牛鞭效应”,这种贴近现实环境的库存决策模拟实验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决策思维,更好地理解减缓“牛鞭效应”的一些具体措施。

假设供应链由4个环节构成——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且每个环节只有单一的下游客户,相邻环节之间存在物流(啤酒)和信息流(订单),上游环节根据下游相邻环节发来的订单安排生产或订货。

“啤酒游戏”的供应链只涉及一种商品:啤酒;游戏假设:1、供应链节点:共5个。

上游4个节点,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企业;a)最终消费者Consumerb)零售商Retailerc)批发商Distributord)分销商Wholesalere)生产商Manufacturer2、各决策主体(零售商、批发商、经销商和生产商)基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来确定自身每周的定购量。

3、供应链为直线型供应链,商品(啤酒)与订单仅仅在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传递,不能跨节点。

4、供应链最上游是生产商,其原材料供应商视为供应链外部因素,并假设原材料供应商的供应能力无限大。

5、生产商的生产能力无限制,各节点的库存量无限制。

6、不考虑供应链的设备故障等意外事件。

7、时间单位:周。

每周发一次订单。

8、订货、发货与收货均在期初进行。

9、本期收到的货能够用于本期销售。

10、供货期(提前期):a)零售商―――消费者:0周b)批发商―――零售商:4周(订单响应期2周,送货时间2周)c)经销商―――批发商:4周(订单响应期2周,送货时间2周)d)生产商―――经销商:4周(订单响应期2周,送货时间2周)e)生产商制造周期:2周除了下游节点向相邻上游节点传递订单信息之外,供应链节点之间信息隔绝。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NANCHANG UNIVERSITY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啤酒游戏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啤酒游戏.二、实验目的、要求:一目的:掌握多级库存管理中的库存成本、库存控制的概念以及供应链一体化决策的思想,了解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知道信息共享、缩短订货提前期、及时配送等消除牛鞭效应的方法.二要求:1假设只经营一种产品:啤酒.啤酒由制造商生产出来,先卖给批发商,然后再由批发商卖给零售商,最后在零售商的店里卖给最终消费者.现实的情况当然要复杂得多,但这里只是游戏,就只有零售商、批发商、啤酒制造商、游戏记账员担任顾客四个角色,4人组成游戏的一个小组.按游戏规则完成游戏,并填制表格.游戏成员之间不得互相透漏其客户需求.2按游戏数据制作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的订购量曲线图及制造商的生产量曲线图.3分析牛鞭效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可解决的办法.4分析需求的随机性、延迟供应、在途时间等对订货决策和库存的影响.5假定上下游之间可以交流信息,模拟得到实验结果,分析信息共享的作用.6假定整条供应链决策者一起制定决策,以最大化供应链整条利润,模拟实验后分析集中式决策以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统一决策和分散式决策各成员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各自为政的决策的优劣.7提交实验报告.四、实验道具:点数在1到13之间的纸团13张;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的实验记录表各一张及实验结果数据汇总表一张,共四张;游戏规则表两张;铅笔若干.五、实验内容和步骤:游戏规则说明略六、第一次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结果:1、零售商表格2、批发商表格3、生产商表格4、利润汇总表001659191009397171供应链总利润=++=七、第一次实验总结:1、牛鞭效应一牛鞭效应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制作了以下图表进行分析从以上图表可看出从消费者到制造商这一过程中需求的变异程度不断放大,牛鞭效应明显.二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在实验中组员之间严格按照游戏规则不与上一层商家交流信息,需求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信息透明度不够,这是产生牛鞭效应的最主要原因.同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生牛鞭效应是因为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但是经济生活中导致牛鞭效应的原因不仅于此,它更加多元化.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需求扭曲而造成,而造成需求扭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供货时间供货反应的时间是产生牛鞭效应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供货反应时间与需求的扭曲主要反映在安全库存上.供货时间是下级企业向上级供应商订货后,货物送达之前的时间.如在这段时间内下级企业接到意外客户的订单,就可能出现缺货,为快速满足客户的需要就会增加这种货物的库存量,即安全库存.安全库存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货时间内发生的需求变化.需求变化越大,要求的安全库存就越多,供应时间越长,要求的安全库存也越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下级企业向上级供应商加大订货量.安全库存会沿着供应链向上,在各级供应商那里不断累积,这就是造成需求扭曲的主要原因之一.2、预测误差预测误差是由于需求的随机性造成的.需求预测误差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利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息和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通过研究发现,零售商往往根据历史销售量及现实销售情况进行预测,确定一个较客观的订货量.为了保证这个订货量能及时可得,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进行一定数量放大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由于同样的原因,也会在汇总零售商订货量的基础上再进行一定数量的放大向销售中心订货.因此,虽然顾客需求量并没有大的波动,但经零售商和批发商的层层放大,供应商特别是越往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的订货偏差就越来越大.如零售商正常的最高月销量是100台电视机,如临节假日,可能销售量会增加,为保证不断货,他会在月最高销售量的基础上加10%,于是他向上级供应商上订单是1001+10%台,如上级批发商总汇该地区的零售商的订货量后为1000台,他为保证零售商的需求,在1000台的基础上又增加5%向生产商订货,于是他向生产商下的订单是10001+5%台.生产商为了保证批发商的需要,虽然他明知其中有夸大成分,但由于他不知实际需求情况,于是不得不按10001+5%台生产,并且在考虑到货损等情况,又加量生产,这样一层一层地增加预订量,引起了需求的扭曲,导致理了牛鞭效应.3、恐慌性购买当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通常是供应商按订货量的比例分配,订货量大的客户相对多分配一些,订货量小的客户少分配一点,此时零售商或客户为了得到更大份额的配给量,一般会加大订货量.如果每个客户都这样做,供应商从客户订单获得需求信息将会被夸大.这种短缺情况下的恐慌性购买会导致需求信息的扭曲,由此可见,恐慌性购买也是产生“牛鞭效应”的一个原因.4、订货策略不同在供应链中,各企业都会向上游企业订货,一般情况下,销售商在考虑库存和运费的基础上,不会来一个订单就向上级供应商订货一次,而是在一个周期式汇总到一定数量后再向供应商订货.为减少订货频率,降低成本,销售商会在汇总的数量上加量订货.同时供应商为减少频繁订货的工作量和成本,也会要求销售商订货量在一定数量以上,或在一定的时间内订货.这时销售商为及时得到货物或为急需之用,往往人为提高订货量,这样的订货策略导致了“牛鞭效应”.5、供应链的多层次性由于在供应链的各个层次,经营者都会设置安全库存,多层的累积,乃至同一层次中多个仓库库存的累加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库存产品量的数倍增加,进而导致企业对市场波动的反映速度减缓,再促使企业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现货供应水平和提高安全库存,形成“牛鞭效应”.6、信息沟通不顺畅由于缺少信息交流和共享,企业无法掌握下游的真正需求和上游的供货能力,只好自行多储备货物.同时,供应链上无法实现存货互通有无和转运调拨,只能各自持有高额库存,这也会导致牛鞭效应.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牛鞭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间缺乏沟通和信任机制,而每一个企业又都是理性人,有各自的利益,由此造成需求资讯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地被扭曲.2、需求随机性,延迟供应,在途时间影响详见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1,2.八、第二次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结果信息可以交流:1、零售商表格2、批发商表格3、生产商表格4、利润汇总表供应链总利润=++=九、第二次实验总结:1、信息分析的作用由于参与游戏的人少,所以将上下游信息沟通和整体供应链决策者一期制定决策合并为同一个实验.通过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信息交流下的实验,供应链的总利润变大,各级分销商的利润也变大了,虽然考虑到第二次实验的顾客需求较第一次有所增加,利润并不是相较于订货量同比增长,而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可以说明,信息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牛鞭效应.2、集中式决策和分散式决策的优劣集中式决策优势: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利润以及各级分销商的利润.集中式决策劣势: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在做决策之前要花大量的时间讨论和分析,现实可行性不大.分散式决策优势:决策快速,节省时间.分散式决策劣势: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往往会损坏他人的利益,最后导致整条供应链的利润大幅下降.十、游戏策略说明详见各销售商的记录表十一、游戏总结1、啤酒游戏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暗藏玄机的游戏,在每次的游戏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记录混乱以及沟通障碍等,这源于我们对规则的理解不透彻.2、游戏的轮数以及顾客需求的限定都对游戏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还可以继续进行更进一步的讨论研究.3、在游戏过程中,各成员能够相互配合,为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或自身利润最大化而积极讨论.十二、游戏收获通过这几次的啤酒游戏,我们不仅学习了相关理论,感受了企业的运行机制,体会了牛鞭效应会带来的影响,还明白了团队合作与信息沟通的重要性,受益匪浅.。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总结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总结

总结
批发商拥有大量的货物,只进行批量出售货物,但不提供 零售业务,而且出售的物品的价格会比市场零售价格低。
批发商通过广泛地接触不同的生产商,可以高效率地采购、 配置多种产品;迅速把产品供应给零售商和生产企业,提 高顾客的采购效率。同时由于批发商备有充分的库存,可 以迅速发货,并提供相关的运输服务保证。批发商购进产 品后,承担了经济风险。如生产供求和价格变动带来的风 险,产品运输和保管中的风险,预购和赊帐中的呆帐风险。 夹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两者之间,能有效的提供有关竞争者 的产品、服务以及价格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批发商
汇总表(不包含利润)
批发商1汇总表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订货总量 发货总 初期库存 期末库存 订货量
数据分析
我们制定的新单轨迹与接收下游的新订单基本相符。 没有期初缺货现象,期末库存和期初库存从第五周开 始便大幅度下降,但能够及时向下游按订单发货。从 第十二周开始,库存无法满足下游的订货量,导致缺 货现象的产生。作为批发商,我们的决策第一个失误 在于第一天由于害怕过少的库存成本而急切制定新订 单,没有估计到顾客的需求量,大批量的订货造成库 存成本增加,也没有考虑到从订单的发出到接到货物 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而后半时期,为了降低库存成 本的持续增加,向上游发放的订单急剧减少,又造成 了一度的缺货现象的发生,没有从库存与下游需求量 两者供求关系中思考问题。
将零售商 批发商 制造商 各自相对应的时期的 期末库存放在一起对比
将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同时期各自的利润 进行对比
将市场需求与零售商订货 批发商 订货 制造商计划生产值进行对比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结论(3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达成1. 通过模拟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参与者充分了解了供应链系统的组成、供应链系统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供应链中库存的特点、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的知识。

2. 参与者通过实训,充分理解了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3. 实验扩大了参与者的思考范围,使他们了解到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刻认识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4. 参与者突破了固有的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找到了问题,并找到了改善的可能。

5. 实验使参与者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牛鞭效应的影响1. 实验结果显示,牛鞭效应对整个供应链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增加。

2. 由于信息不对称,下游厂商在需求变化时,为了减少缺货风险,往往选择多订货,导致上游厂商生产过剩。

3. 牛鞭效应使得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库存水平波动加剧,增加了供应链的成本。

三、抑制或消除牛鞭效应的关键因素与方法1. 加强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透明度。

2. 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如需求预测、库存优化等。

3.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作。

4. 实施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如采用安全库存、经济订货批量等。

5. 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四、实验总结啤酒游戏实验是一项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供应链管理培训工具。

通过实验,参与者深刻认识到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牛鞭效应的危害。

同时,实验也为参与者提供了抑制或消除牛鞭效应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在今后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啤酒游戏实验的经验,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水平。

第2篇一、实验概述啤酒游戏实验是一项经典的供应链管理模拟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供应链的运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库存特点以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知识。

本实验分为多个阶段,参与者分别扮演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等角色,通过订单送货程序进行沟通,最终实现供应链的运作。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引言:啤酒游戏是一种流行的派对游戏,参与者需要按照规则进行喝酒和互动。

本实验旨在探究啤酒游戏对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随机对照组设计,共有40名参与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

实验组参与者进行了一轮啤酒游戏,而对照组则进行了一轮普通的聚会活动,没有涉及饮酒。

实验过程:实验组的参与者聚集在一个室内场地,每人分发一瓶啤酒,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了一轮游戏。

游戏规则是,在每个人的回合中,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喝完自己的啤酒,并完成一项任务,如说出一个单词的同义词或做出一个表情。

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参与者需要喝下额外的一杯啤酒。

对照组的参与者则进行了一轮普通的聚会活动,如聊天、玩卡片游戏等,没有涉及饮酒。

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参与者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和行为测量。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兴奋和愉悦情绪,与对照组相比,他们更加活跃和开放。

此外,实验组的参与者在完成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他们更容易想出新颖的解决方案或做出有趣的表情。

然而,实验组的参与者也出现了更多的失误和错误决策,可能是因为酒精的影响导致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啤酒游戏对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饮酒可以增加参与者的兴奋和愉悦情绪,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和表达能力。

然而,酒精也可能导致参与者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增加错误决策的风险。

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关于酒精对决策的影响相吻合。

结论:啤酒游戏作为一种派对娱乐活动,对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饮酒可以增加参与者的兴奋和愉悦情绪,提高他们的社交互动和创造力。

然而,酒精也可能导致参与者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增加错误决策的风险。

这一实验结果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饮酒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实验局限性:由于实验样本数量有限,实验结果可能受到样本偏差的影响。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引言:啤酒游戏是一种受欢迎的社交游戏,通常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本实验旨在探究啤酒游戏对参与者的行为和情绪的影响,并分析游戏中不同因素对游戏体验的影响。

方法:本次实验采用随机对照组设计,参与者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的参与者们将进行啤酒游戏,而对照组则不参与游戏。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参与者在进行游戏前和游戏后都需填写问卷,以评估其情绪和自我感觉的变化。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参与啤酒游戏的实验组在游戏后的情绪上有所改善。

他们报告称感觉更为放松、愉快和开心,与参与者在游戏前相比有较显著的积极变化。

另一方面,对照组中的参与者的情绪变化不明显。

讨论:通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啤酒游戏对参与者情绪的积极影响可能与游戏中的社交因素密切相关。

在游戏中,参与者们可以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加强社交互动,并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获得情绪的积极变化。

然而,尽管参与啤酒游戏可能对情绪产生积极影响,但我们也要注意其中的潜在风险。

酒精是啤酒游戏的一部分,可能会对参与者的判断力和协调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啤酒游戏时,参与者需要谨慎饮酒,并确保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啤酒游戏可以积极影响参与者的情绪状态,提供放松和开心的体验。

然而,在享受游戏的同时,我们还要警惕潜在的酒精相关风险。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游戏获得积极情绪的人们,啤酒游戏可能是一个有趣的选择,但我们也要建议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保持适量的饮酒,并及时面对酒精可能带来的风险。

总体而言,本实验为啤酒游戏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游戏对参与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并为游戏设计和社交互动提供更细致的建议和指导。

参考文献:1. Childs, E., de Wit, H. (2009). Alcohol-induced place conditioning in moderate social drinkers. Addiction, 104(12), 2013–2020.2. Schmidt, L. A., Burns, M. M. (2019). Drinking gam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alcohol use and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BMC public health, 19(1), 540.。

啤酒游戏

啤酒游戏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实验报告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及要求】1. 能够模拟供应链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2. 认识供应链中需求异常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3.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4. 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5.每个角色根据客户需求和经营数据,制定订货策略,向供应商订货6.每个角色计算自己的经营业绩7.画出订货需求变化曲线图,揭示“牛鞭效应”8.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9.分析策略改进后“牛鞭效应”的变化10.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对策【背景设置】1、随机需求:均值=15,标准差=22、角色:Distributor3、其他角色的策略:order to S【实验原理】1、牛鞭效应原理介绍“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企业可以从6个方面规避或化解需求放大变异的影响:即订货分级管理;加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缩短提前期,实行外包服务;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参考历史资料,适当减量修正,分批发送;提前回款期限。

2、S策略介绍如果库存水平低于s,那么我们生产至S水平。

S是再订购点,S是最大库存水平。

3、如何制订自己的订单数前两次试验尽量趋于平均值,第三次试验按照消费者需求。

4、第i+1周初的分销商库存、第i周初的分销商库存、第i周初的分销商延迟交付数、第i周初的批发商订单数、第i-1周的分销商delay1数、第i+1周初的分销商延迟交付数之间的关系第i+1周初的分销商库存=第i周初的分销商库存+第i-1周的分销商delay1数-第i周初的批发商订单数-第i周初的分销商延迟交付数第i+1周初的分销商延迟交付数=第i周初的分销商延迟交付数-(第i周初的分销商库存+第i-1周的分销商delay1数-第i周初的批发商订单数)【实验环境】(使用的软件)供应链实验模拟软件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设计】1.设置相关背景,第一次游戏的第一轮开始。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充分认识牛鞭效应的原理并深刻体味其对于供应链的影响。

(2)通过实训充分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3) 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刻认识信息沟通的必要性。

二、实验原理1、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指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浮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这是营销过程中的一种高风险现象,它直接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甚至扰乱生产商的计划安排与营销管理秩序,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解决“牛鞭效应”难题是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的必要前提。

2、“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是需求信息在沿着供应链向上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曲解。

企业的产品配送成为被零售商所夸大的定单的牺牲品;反过来它又进一步夸大了对供应商的定单。

其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

试着想象客户手中拿着一根鞭子,同时购买心理不停的改变,鞭子也不停的跟着摆动,鞭子越长摆动的越大。

解决长鞭效应最好的方法是将这个鞭子缩得越短越好,这样引起的变化也会很小。

三、实验结果分析(一)角色分配(二)数据计算说明:(单位:元/瓶 )(三)结果分析及体味1、消费者——xx(1)实验数据表注明:作为消费者,每天都需要喝啤酒,影响我购买啤酒数量的因素工作日 晴雨表 实际需求量 实际可买到量 短缺数量 1晴 27 26 1 2 晴 32 20 12 3 晴 25 25 0 4 多云 19 18 1 5 阴 16 14 2 6 阴 14 14 0 7 下雨 10 10 0 8 多云 13 12 1 9 晴 18 12 6 10 晴 19 5 14 11 晴 23 8 15 12 多云 14 14 0 13 多云 13 13 0 14 阴 10 10 0 15下雨9929 3524 2920 2435 4515 20买进价 卖出价也有不少,在本例中,我们只简单地选择了天气变化这个因素对于实验所造成的影响。

实验名称:啤酒游戏

实验名称:啤酒游戏

实验名称:啤酒游戏一、实验目的熟悉啤酒游戏基本流程,理解各角色库存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啤酒游戏供应链各环节库存变化,探索降低波动放大的措施。

二、实验设备各类卡片道具三、实验步骤1.对人员进行分组,有零售商、批发商、生产商、和顾客(由老师担任)。

各零售商初始库存为16箱,每次批货应为10的倍数。

每箱啤酒毛利润为10元,库存费为每天3元/箱。

2.游戏从“第1天”开始,共进行“13天”。

3.每天由老师分配给各零售商一个需求量,并告知后面几天会有演唱会,啤酒需求量将会增加。

4.各零售商进行决策,决定给批发商的订货量,由批发商在第二天发货给零售商。

5.批发商进行决策,决定给各零售商的发货量,再从生产商批货。

6.记录顾客从零售商处实际购买到的啤酒数量。

7.顾客重新向零售商要货,循环13次。

8.记录结果,统计净收入。

四、实验感想我在这个游戏中作为零售商,刚开始进行游戏时,第一次顾客需求量较少,仅有12箱,我们有16箱库存,能直接销售给顾客,。

此时存货量仅剩个位数,向批发商订货时,我们担心顾客下次的需求量会有比较大的波动,所以第一次我们进货量为20箱,加上上一次4箱的剩余,一共剩余24箱。

第二次顾客需求量仍然很平稳,而后问题出现了,每天的库存大概有10箱左右,消耗大量的费用,我们在库存较高时变减少了订货量,甚至出现了一次因为库存太多,订货量为0的情况,可见库存费用之大严重影响了利润。

过了几天演唱会就开始了,顾客需求量一下猛增到18箱,我们的库存又不够了,于是开始加大订货量到30箱,以适应演唱会需求并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

顾客在看到我们能满足其需求量的情况下继续要18箱,在此情况下我们将库存量控制到20箱左右以备顾客下次需求。

而后情况在此突变,为期10天左右的演唱会进入高潮阶段,顾客需求量在此猛增到22箱,超出了我们的库存,我们只能给顾客20箱的啤酒,而后向批发商订了30箱。

但是下次顾客觉得不满意,又降低了从我们这里的需求量,只要了20箱,决策再次出现失误,库存量达到了10箱之多。

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报告范例

情景模拟: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通过本模拟,了解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假设我们的供应链由4个环节构成——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且每个环节只有单一的下游客户(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相邻环节之间存在物流(啤酒)和信息流(订单),上游环节根据下游相邻环节发来的订单安排生产或订货。

订单和啤酒在相邻两个环节之间需要经过两周时间才能到达,也即发出的订单最早也要4周后才可能到货(如果上游环节无货可发,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假设与目标
假设各环节上1瓶啤酒存货的成本都是1元,延期1瓶啤酒的成本是2元(这时意味着下游不能及时喝到啤酒),销售1瓶啤酒可获利5元。

我们制定各自的订货策略,使得自己所在的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

三、实验模拟数据
表格说明:发货、库存、利润为负数的请用红色标出。

对上述表格进行简要分析。

画图,例子如下:
来源于课件。

将客户需求、零售商订货量、批发商订货量与制造商生产量画图。

进行简要分析,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
五、附录。

啤酒游戏实验100327

啤酒游戏实验100327

三、角色说明


1.模拟供应链系统的基本结构 2.座次说明 3.消费者角色 4.零售商角色 5.批发商角色 6.生产商角色
1.模拟供应链系统的基本结构
零售商111
零售商112 生 产 商 1 批 发 商 11 批 发 商 12 零售商113 零售商114 零售商121 零售商122 零售商123
利润统计


利润统计是学员根据各自存货、欠货、 销量情况,利用给出的利润公式来统计 自己的利润。 对不同的小组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对 整个供应链的需求、库存、缺货、利润 等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探讨


可以分为小组讨论,小组发言和教师点 评等几个环节来进行。 讨论的内容可以写成游戏体验(实验) 报告。
库存人员填写制造商 情况表中的:制造产 出量F、期末库存量I
总结





啤酒游戏各角色的流程可以用几个字来表达: 卖(送)、收、买、转 卖(送):(零售商)将啤酒卖给消费者, (批发商或生产商)将啤酒按订单情况给客 户送货; 收:下游客户接收上游供应商的送货; 买:下游客户向上游供应商订货; 转:将本期期末库存结转为下期期初库存。
四、期初变量设定

消费者发布需求,零售商当期进行销售。 零售商向批发商订货或批发商向生产商 订货时,订货提前期为2周(回合)。如 第2周订的货在第4周收到。
四、期初变量设定
生产商的生产提前期为1周,如第3周做的生产 计划,第4周生产出产品。 生产商的生产能力: 在扩大规模前,最低生产水平为30箱,最高 生产生平为 60 箱, 在扩大规模后,最低生产水平为61箱,最高 生产生平为120 箱; (注意:扩大生产后,生产量不得低于相应的 最低生产能力)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实验名称:啤酒游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啤酒游戏对人们决策和行为的影响,了解酒精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过程:1. 实验设计:招募参与者,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人数大致相等。

2. 实验组:将实验组的参与者饮用一定量的啤酒,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决策和行为。

3. 对照组:对照组的参与者饮用非酒精性饮料,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决策和行为。

4. 游戏设置:使用一款常见的策略类游戏作为实验平台,该游戏中需要参与者做出一系列决策,以获取最终的游戏目标。

5. 数据记录:记录参与者在游戏中的决策、反应时间和游戏成绩。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得出了以下结论:1. 实验组参与者表现出较差的决策能力和反应时间。

在游戏中,他们更容易做出冒险和不理智的决策,导致游戏成绩相对较低。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参与者更容易出现错误选择和频繁的失败。

2. 在实验组中,参与者的行为更加冲动和不规则。

他们更倾向于采取高风险策略,更容易冲动地做出一些困境选择。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参与者更容易受到游戏中的压力和诱惑,做出不负责任的决策。

3. 实验结果还显示,参与者的酒精摄入量与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饮用更多酒精的参与者表现出更差的决策能力和更高的冒险倾向。

这与酒精对认知和决策能力的影响相符。

心得体会:通过实验,我体会到了酒精对认知和行为产生的明显影响。

在实验中,参与者们在饮用一定量啤酒后,决策能力下降,冒险倾向增加,导致游戏表现较差。

这说明酒精对人们的决策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实验结果还提醒我们注意酒精的安全使用。

酒精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还会对社交关系和工作表现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注意适量饮酒,合理控制酒精摄入量,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总结:啤酒游戏实验有助于我们认识酒精对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饮用适量酒精后,人们的决策能力下降,冒险倾向增加,导致行为更加冲动和不规则。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范文(3篇)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啤酒游戏(Beer Game)是一种经典的供应链管理模拟游戏,旨在通过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帮助学生和企业管理者深入了解供应链系统的组成、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库存特点以及牛鞭效应、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知识。

本实验旨在通过参与游戏,培养学生的系统化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供应链管理的深刻认识。

二、实验准备1. 实验人员:本次实验共分为四个小组,每组由销售人员、库存人员和经理各一名组成,共计12人。

2. 实验材料:啤酒游戏实验手册、计算器、纸笔等。

3. 实验时间:13周,每周进行一轮,每轮代表一周的供应链运作。

三、实验过程1. 游戏规则:- 零售商:负责接收消费者订单,并向批发商下单。

- 批发商:负责接收零售商订单,并向制造商下单。

- 制造商:负责接收批发商订单,生产啤酒。

- 原材料供应商:负责向制造商提供啤酒原料。

2. 游戏流程:- 第1周期初,零售商库存为12箱。

- 每周初期,零售商根据消费者需求情况,向批发商下单。

- 批发商根据零售商订单,向制造商下单。

- 制造商根据批发商订单,生产啤酒。

- 原材料供应商根据制造商订单,提供啤酒原料。

3. 数据记录:- 各小组需记录每周的库存量、订单量、缺货量、订货提前期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库存波动:实验结果显示,各小组在游戏过程中库存波动较大,尤其在第4、5周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这表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导致需求信息失真,进而引发库存波动。

2. 牛鞭效应:实验中,消费者需求波动较小,但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的订单量波动较大,呈现出明显的牛鞭效应。

这表明供应链中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导致需求信息被逐级放大。

3. 缺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实验过程中,各小组因缺货而损失了部分订单,同时也承担了较高的库存持有成本。

这表明在供应链管理中,需要平衡缺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以降低整体成本。

4. 团队合作:实验结果表明,团队合作对于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

实验六 啤酒游戏试验

实验六 啤酒游戏试验

实验六啤酒游戏试验1.实验目的(1)通过该游戏使学生们认识到时间滞延、资讯不足对产销系统的影响;(2)通过该游戏使学生们认识供应链牛鞭效应。

2.实验任务这个实验是一个生产和配销单一品牌啤酒的系统。

参加游戏的人,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使利润最大。

这四个主要角色是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生产厂家。

3.实验内容与步骤3.1实验内容:每个团队由四个角色组成: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生产厂家,每个角色由3个同学一起扮演。

在每个模拟周中,顾客向零售商直接买啤酒,零售商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向销售商订货,销售商向工厂订货,工厂购买原材料生产啤酒。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一周的运输时间(可以认为工厂买原材料和生产啤酒共需要一周时间)。

两个角色之间都有一个盒子,里面的硬币代表的是运输途中的啤酒。

在游戏过程中,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是通过订货卡片来进行的,每个角色只能得到自己直接客户的订单信息。

例如,销售商的直接客户为批发商,他的供应商为工厂。

3.2实验步骤对每个角色来说,1)接订单。

首先接受客户下订单,把客户的需求记录在案。

2)检查库存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能,则按订货数把硬币放在你和客户之间的盒子中,并记录剩余库存;如果不能满足,则把库存中的硬币放在你和客户之间的盒子中,并记录Backlog,即你缺了多少货。

注意:不可能同时出现库存和缺货的。

如果没有库存和缺货,则记录为0。

3)根据你对客户未来需求的预测,你要向你的供应商订货。

在下订单之前,检查一下你和供应商之间的盒子里是否有硬币,有的话,可以把这些硬币放在你自己的库存中,即你上周定的货已经送到你仓库中了。

然后根据对客户的需求预测和自己库存情况下订单。

初始状态:每个角色手头都有库存:12瓶啤酒,即12个硬币。

在最初的三周,每个角色面临的需求和自己的订货数都是4瓶啤酒。

在这三周中,大家要学会如何记录库存。

在此期间,交流和沟通是允许的。

从第4周开始,最终消费者顾客的需求开始变动。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啤酒游戏实验报告(第12组)【实验目的与要求】1、 能够模拟供应链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

2、 认识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

3、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

4、 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实验原理】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候, 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 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 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 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

【实验内容与步骤】1、 游戏中有三个角色: 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

每组三个人, 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

2、 游戏周期为30周, 每一轮就代表一周。

3、 零售商先向下游客户发货, 再向上游厂商订货。

4、 批发商的责任是卖货物给零售商, 同时每轮有一次向制造商订货的机会。

不过, 所订的货也要过两轮才会到达批发商的仓库。

5、 制造商发货给批发商, 同时每轮又一次机会下订单生产货物。

每轮下的生产订单也要等两轮才进入仓库。

6、 游戏结束后, 每个角色都会生成统计明细情况表和统计总情况表, 每个角色进行数据分析并画出相应折线图。

7、 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

所有角色都是独立的企业, 目标是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也就是收入和成本的差值最大化。

实验数据与记录:1反映市场客户的各期需求量, 零售商、批发商及制造商各期的订购量在一张折线图上。

啤酒 啤酒订单2.反映零售商、批发商及制造商各期的期末库存量一张折线图上, 以观察供应链库存的波动。

3、将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各自各期的利润反映在一张折线图上, 以观察供应链成员利益的波动幅度。

【实验分析】1.分析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数据分析可知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就是因为实验中组员之间不与上一层商家交流信息, 需求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信息透明度不够, 节点与节点之间(即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信息发生扭曲, 从而导致各环节出现问题, 最后各环节综合作用, 对供应链造成了消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啤酒游戏实验
实验背景
啤酒游戏源于麻省理工学院(MIT),用来模
拟供应链上简单的生产和分销系统,该游戏 通常用来说明简单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在由 多级节点组成的库存系统中,如果各节点以 分散独立决策的方式进行运作,即每个节点 决策的目标是使各自局部的利益达到最优, 此时系统整体并不一定处在最优的运作状态。
户的订单,然后考虑现有库存、安全库存、 采购提前期等制订自己的订单,向其供应商 发出订货。 根据游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思考题
问题1:时间滞延、资ຫໍສະໝຸດ 不足对产销系统的影响? 问题2:在本次实验中,你是如何使自己的利 润最大化的? 问题3:如果你来管理此供应链,你如何使整 个链利润最大化,请适当总结。
由7到11人组成,成员分别扮演(制造商、批 发商、零售商)不同的角色,每期完成收货、 订货和发货操作,每期通过控制订货数量来 控制库存量,在保证不欠货的情况下尽量降 低库存,使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利润最大化, 同时组员通过协作使整个(小组)供应链的 利润最大化。
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规则完成游戏,每个角色接收其客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
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通过本模拟,了解 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包括:
时间滞延、资讯不足对产销系统的影响。
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扩大思考的范围,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
认识到自己若想成功,必须其他人能成功。 突破一定的习惯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 思考才能找到问题并有改善的可能。
目标为制定各自的订货策略,使得自己所在 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
交易综合处理流程
角色关系图
业务流程图
订单和啤酒在相邻两个环节之间需要经过两周时间才能到达,也即发出的订 单最早也要4周后才可能到货(如果上游环节无货可发,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 间)。
实验内容
学生分组参加啤酒游戏,每组为一个供应链,
假设与目标:
假设我们的供应链由3个环节构成——制造商、
批发商和零售商,相邻环节之间存在物流(啤酒) 和信息流(订单),上游环节根据下游相邻环节 发来的订单安排生产或订货,且信息不共享。 假设各环节上1瓶啤酒存货的成本都是0.1元,除 了零售商外延期1瓶啤酒的成本是0.2元,而零售 商延期1瓶啤酒的成本是0.4元(这时意味着消费 者不能及时喝到啤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