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地理高考专题复习
四川2018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案:考点+练习题26含解析 精品
四川2018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案:考点+练习题(26)含解析高考链接(2017•新课标Ⅲ卷)42.(10分)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考点:旅游活动和旅游活动注意事项。
【点睛】解答该题关键是对新概念“负地形”的理解,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对旅游线路选择和旅游交通运输要求高,安全隐患多,所以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人口---考点复习】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关系如下表所示:【人口---考点复习】人口迁移的动因【人口---考点复习】我国的“农民工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形成“民工潮”现象,这一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具体分析如下:【人口---考点复习】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
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泛练题选编(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课件:题型二 分析、评价类
有利 农 条件 业 生 产 不利 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能源充足;交 有利 工 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消费市场广阔;技术力 条件 业 量雄厚;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国家政策的支持 生 产 不利 矿产资源缺乏,能源短缺,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等 条件
分析、评价内容 水域 条件 港 口 建 设 航行、停泊条件:河港 —— 沿河、水深、河宽、 流缓;海港 —— 沿海、水深、易停靠、避风的 海湾等
答案: (1)白昼短 (或近极夜 ),极为寒冷, (受低压控制 ) 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 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 )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 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 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 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 费用高。
[考题领悟] (2017· 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如图)宽 35~86 km,平 均水深 42 m,最大水深 52 m,海峡两 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 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 印第安人祖先由 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 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 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 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在解答该类试题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明确是 评价利还是评价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该从哪方面 进行分析、评价等,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①要从有利和不 利两个方面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②要从多 角度分析,如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③注意 限定条件,只能从所要求的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除此之外, 解答分析、评价类设问时,要充分利用题目材料信息,合理 迁移相关地理原理、规律,组织答案时一定要突出“关键 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
【地理】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精校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第Ⅰ卷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品质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答案 1.C 2.D 3.B解析第1题,C对:把工厂建在地下,是因为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对温度、湿度变化和振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地下空间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外界的振动也难传导到车间内部,非常适合这种高精度加工组装的要求,因此①④说法正确。
A、B、D错:储存原材料和产品的仓库完全可以建在地表,不用建于地面10米以下;与地面建设厂房相比,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非但不能降低生产成本,反而增加生产成本,故②③说法错误。
第2题,D对:与岐阜相比,大连远离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对稳定,因此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防地震。
A、B、C错: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两地都会面临渗水、坍塌问题,而噪声是导致两地将工厂建在地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3题,B对:由第1题可知,地下空间可以为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外界的振动也很难传导到车间内部,能够保证此类产品的质量。
A、C错: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数控机床加工企业并不属于军工企业,所以不需要考虑保密和战略问题。
D错:土地集约利用实质上体现的是土地投入产出的关系,即在土地上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产出,显然这不是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的直接目的。
【地理课件】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4.3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
【思维导引】第(1)题,岩层①位于岩层②之下,说明其 形成时间较早;河谷两岸相同岩层高度不同,说明河谷 形成于断层处。第(2)题,洪水的影响分析如下:
【尝试作答】(1)
A
,(2)
D
。
【通关题组】 (2017·三门峡模拟)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 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 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位于我国的 ( ) A.浙江 B.新疆 C.青海 D.吉林 2.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Q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 西南 B.若该河流下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可能 减慢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P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侵蚀类型
地
貌
向下侵蚀作用
加强 的侵蚀作用③_____
凹岸侵蚀 、 河流④_________
(B)
减弱 向河谷两岸 ⑤_________, 凸岸堆积 河流更 ②_____, 为弯曲,河谷拓宽
成熟期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 (C) 作用为主 而浅的槽型
2.河流堆积地貌:
结合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三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知识梳理】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结合河谷的演变图,回答下列问题。Βιβλιοθήκη 河谷发 展阶段 初期 (A)
侵蚀类型
地
貌
河流侵蚀作用以 向下和向源头 ①_____________ 侵蚀 为主 _____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 峭,横剖面呈“V”型
河谷发
展阶段 中期
4.影响聚落的分布: 线状 分布。 (1)平原低地:沿河成_____ (2)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2018高考地理(湘教版)大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讲
环境问题 荒 石漠 漠 化 化
成因
主要分布
危害
对策
地表土层薄,土 下基岩坚硬;地 石灰岩广 禁止陡坡垦 使山地成为荒漠,人畜 形坡度大;降水 布的高原 荒;实行封山 饮水困难,土地退化 多,冲刷作用 山地 育林 强;植被破坏
森林锐减;大量 气候变暖 燃烧矿物燃料
全球
全球变暖,极冰融化, 大力植树造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 林;减少矿物 低地;使全球各地降水 燃料的使用量 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物种加 速灭绝
环境问题
成因
主要分布
危害
对策 合理利用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 率;节约资源; 寻找替代品种; 加强综合利用等 控制城市中心区 的人口和用地规 模,合理规划, 加强管理;建设 卫星城和新区, 分散大城市职能
人类无计划、不 合理地大规模开 资源、能 采;资源、能源 源短缺 数量有限;浪费 严重
• (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 措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①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 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 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 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 ②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 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 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 ③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 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环境问题 被动地适应环境, 采集和狩猎, 对人类的 对人地关系认识肤 对环境的影响 威胁并不 浅 极为有限 严重
崇拜自然
人定胜天的思想观 大规模地开发 农业 不能正确认识人地 生产力有了 和利用资源, 出现各种 念、天人相关论和 社会 关系的协调性,但 较大发展 人与自然的对 环境问题 因地制宜思想萌芽 时期 开始探索人地关系 (改造自然) 抗性增强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1讲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射量变化的原因是纬度差异;在该图中,太阳辐射量与白昼长短、海陆位 关闭
置(1、)A天气(2状)C况无关。故C项正确。
解析 答案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备考点二
核心知识
中国的太阳能的分布
-10-
-11-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知识拓展正确认识、理解太阳能开发的优缺点
优缺 点 优点
缺点
具体特点
能量巨大。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可以说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 分布广泛。地球表面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 用,不存在运输问题 清洁能源。在开发利用时,不会造成污染和公害 能量密度较低,从而使采光装置占地面积大、用料多,成本增 加 受天气、气候和季节的影响较大。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 射强度,因受地区、气候、季节和昼夜变化等因素影响,时强 时弱,时有时无,给使用带来不少困难
日前A.后53,%此日昼夜平分,日照B.时62间%理论值是12时,3月份春分日之前每日的日 照时C.间70小%于12小时,春分D日.7之8%后每日的日照时间大于12小时,因此3月份日
照时间理论平均值约为12小时,总值约为372小时,然后用图中3月份的日 关闭
照(1)时A数(除2)以B 372可计算出大约为62%,故选B项。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17-
③等值线的闭合多与地势高低(如高原、盆地,图4中甲地为盆地 地形)、山脉走向(如迎风坡、背风坡)等有关。
④等值线的疏密更多与地势起伏大小有关。 【注意】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 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 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 弱,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2018版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19人口迁移学案
微专题19 人口迁移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一、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2.国内人口迁移(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a级知识归纳人口迁移的条件①首先要有空间位移;②要有居住地的变更,通常以跨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作为标准;③居住地要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通常在1年以上。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1)文化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2)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b 级知识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c 级特别提醒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也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
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例题结合我国人口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45亿。
材料二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各地区常住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变化图。
(1)造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3)分析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给流入地和流出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课件
资源 地盐碱化加剧、土壤污染
森林 资源 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锐减
源
缺;水源污染现象严重
对工业或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循环
利用 伏季休渔、禁止捕捞,防止过度开发;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治理海洋环境
海洋 过度捕捞、盲目围海造陆、 资源 毁坏滩涂、无节制排污污染等来自环经济含义特征
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
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考点一
1.概念(a)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必考)
[知识梳理]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基本内涵(b) (1)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 社会公正 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_________ 各种需求 得到满足 ,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 (2) 目标 : 既要使人类的 _________ 资源 和 _________ 生态环境 ,不对 _______ 后代人 的生存和发展构成 又要保护 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题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 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胁。
公平 的观念、______ 环境 的观念、权 (3)基本观念:发展的观念、______ 利的观念。
1.赏析漫画《四代人的营生》,漫画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 发展________和________原则。
山东省邹城市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水补给(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课件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 补给
一般以 夏秋两 季为主
①降水量的多 ①时间集中 少 ②不连续 ②降水量的季 ③水量变化 节分配 大 ③降水量的年 际变化
普遍,尤以 东部季风区 最为典型
补给类 型
补给 季节
补给 特点
主要影响 我国主要分布 因素 地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 给 永久性 积雪和 冰川融 水补给
①有时间 性;②有明 主要在夏季 显的季节 、日变化; ③水量较 稳定
西北和青藏高 原地区
总结:河流补给一览表
普遍松花江 湖泊水 补给 ①较稳定;② 全年 对径流有调 节作用 ①取决于湖泊 与河流的相对 位置;②湖泊水 量的大小 源头(调节 水量)、长 江中下游地 区的湖泊( 削峰补枯) ①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 ①稳定;②一 区降水量;②地 普遍西南的 喀斯特地区
11
12月
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
围湖造田是绝对的不对!填海造陆未必。 湖泊对河流的调蓄作用最明显的是:长江
长
洪水期
江
枯水期
洞庭湖
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 径流。 人工湖泊——水库更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 这种调节作用主要影响湖泊以下河段
河流的补给类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雨水补给 ②冰川融水补给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④地下水、湖泊水补给
河流补给:
------河水的来源
长江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源头有来源于高山上的冰川融水, 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湖泊与之相连,可以得到湖水的补给,长江大部分河段处于季风气 候区,有丰富的降水,所以还有大气降水补给. 冰雪融水补给(上游青藏高原部分)
2018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四十:地理信息系统(带答案)
2018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四十:地理信息系统(带答案)一、单选题(共29题;共60分)1.若要实时获取我国旱灾分布范围的信息,应选用()A. 地理信息系统B. 全球定位系统C. 遥感D. 数字地球2.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大水灾,为准确了解灾害,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
据此完成问题。
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长江水位宜采用()A. 人工拍摄B. 遥感技术C. 全球定位系统D. 多媒体技术3.关于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 遥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的空间定位B.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C. 遥感技术在灾害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优势,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空间分析方面具有优势D. 地理信息系统既可以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又可以对灾害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分析4.要实时监测火灾的扩散趋势及影响范围,且制作出电子地图供公众查阅以尽快了火情,主要采用的技术是()①GIS②GPS③RS④IT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5.读图1,现在许多城市110指挥中心为提高出警效率,配备了巡警车。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高出警效率,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
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A. RSB. GPS+GISC. GPS+RSD. GIS+RS6.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 进行图像处理的信息系统B. 进行动画设计的信息系统C. 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D. 进行地图制作的信息系统7.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如下图)。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 GPS—RS—GISB. RS—GPS—GISC. GIS—RS—GPSD. RS—GIS—GPS8.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四部分 考前静悟材料 材料18 选修3 旅游地理(含答案)
材料18选修3旅游地理[回顾核心知识]1.旅游资源的分类2.旅游景观的欣赏(1)选择观赏位置赞比西河上)、黄果树瀑布(2)把握观赏时机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资源价值资源是否值得开发,如何开发,必须先分析其具有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及表现如下表所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4.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旅游时间比值越小,则在旅游地游玩的时间相对较1.旅游资源的评价思路(1)评价某地的旅游资源,需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①游览价值;②市场距离;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④地区接待能力;⑤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
对其旅游地的评价当然不一定面面俱到,可选择对当地产生较大影响的方面展开。
(2)某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的状况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③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2.确定旅游线路的思路(1)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因素: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价值)、与旅游可达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费用、时间或距离)等。
(2)旅游线路的确定: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再悟高考真题]1.(2016·课标Ⅰ,42,10分)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
“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考点定位+名师助学+跟踪训练)核心专题攻略 地球运动课件
B.劳动节 D.元宵节
(3)在上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 是( )
A.日本春光明媚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B.北极出现极夜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解析:第(1)题,由曲线发现在秋分到来年秋分间,刚好一
年即12个月。第(2)题,由曲线发现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比较 接近赤道(过秋分日不久),故选C项;第(3)题,b点位于春分日 后不久,说明北半球处于春季。 答案:(1)D (2)C (3)A
为11小时,所以4月21日的昼长为13小时
答案:C
(2012年安徽文综卷)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 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
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1)~(2)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 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A.①
岸则刚好合适。第(2)题,考查地球运动(太阳视运动)造成日出、
日落方位的时空变化。直射点此时在北半球,故全球除极昼区 和极夜区之外,都应该是东北起、西北落。 答案:(1)B (2)C
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 E,假
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时间为(
考点定位二
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 (2012年山东基础卷)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
120° 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 绘成图如下。完成(1)~(2)题。
(1)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A.3个月 C.9个月
)
B.6个月 D.12个月 )
(2)上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端午节 C.国庆节
3.标准时间 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中国使用东八区区时,即东经1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地理高考小专题复习目录第一章:地理计算专题1.经纬度计算:①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②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③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④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 1°经线长=111km; 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流域面积的计算:⑴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⑵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4.有关时间计算:⑴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⑵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⑶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4)日期界线有两条:①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人为日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5)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5.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地面对应点大。
6.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A. 概念:①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锐角);②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B. 日影朝向与太阳光线方向(太阳方位)相反,影长与太阳高度呈反比,影长=h×ctga(h为物体高度,a为太阳高度)。
C. 太阳方位问题:①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南,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位;②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北,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位。
③太阳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位于天顶。
D. 日出日落方位问题:①春秋分日,各地均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② 3.21-9.23,各地均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E. 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太阳高度)、气候(影响日照时数)、地势高低。
F.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大兴安岭-兰州-昆明一线以西以北丰富。
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贫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G.太阳辐射的应用:①为了充分采光,一般民居门窗向阳敞开,北温带朝南,南温带朝北。
街道布局为了使所有房屋获得充分光照,一般与子午线呈30-60度夹角。
②喜光植物一般多分布于阳坡,喜阴植物多分布于阴坡或林荫之下。
树木向阳一面一般枝叶茂盛,生长快,年轮较宽。
③阳坡一般温度高,相同自然带(包括雪线)一般要比阴坡高。
在我国华北地区,阴坡(北坡)因温度低,蒸发弱,水分条件好,植物生长条件反而比阳坡要好。
④阳光能透射的最大水深是200米。
大陆架浅海阳光集中,多大陆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光合作用旺盛,渔业资源丰富。
⑤多数农作物(如棉花、瓜果)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故干旱半干旱地区如能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就能获得优质高产。
⑥农业生产把不同作物高低搭配,以及套种、间作等,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条件。
、⑦汽车尾气在强烈阳光照射下,会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
注:温室|阳光房改造的热量条件,而不是光照条件。
7.昼夜长短计算:①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②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③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④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⑤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⑥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⑦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⑧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8.温度计算: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②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9.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1)估算陡崖: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n-1)d≤ΔH<(n+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n-1)d<H<(n+1)d。
10.等值线判读1)水库坝址的选择: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同时还应考虑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2)公路、铁路线段设计的基本要求:应该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利用有力的地形优势,充分考虑路线长度、坡度,少过河桥,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3)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4)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的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5)等温线判断月份:一月:陆地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的等温线向北弯曲;七月份相反。
第二章:地质、地形专题(1)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主要地形种类分布、典型地貌来答。
(2)地表环境特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判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的两个原则第一:一般情况下,下面的岩层形成比较早,上面的岩层形成比较晚;第二:切断的岩层和被切断的岩层相比,被切断的岩层形成较早。
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⑵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注:1)物理风化的强度与湿度有关;2)化学风化的强度与湿度有关例1: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例2: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吐鲁番盆地、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例3: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冰川作用金字塔多年来不断遭受着破坏,遭破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风化与风蚀作用类比:长城西段多年来不断遭受着破坏,自然原因主要是:风化与风蚀作用例4: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地垒落基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形成安第斯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撞形成 -----(易与落基山混淆)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例5:日本(台湾)多火山地震,原因: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例6:东南亚(马来西亚)多火山地震,原因: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频繁。
例7: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③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人为原因:④对植被的破坏治理措施:恢复植被⑶开凿隧道问题: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
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⑷地质构造应用:①背斜:a. 储油、气构造(因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核心的上部,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b. 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 c. 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
②向斜:a. 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b. 水库坝址选择点。
③有色金属:内生矿床(岩浆岩)⑸板块边界:①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板块张裂――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红海、大西洋、模最大的海底山脉,冰岛位于大西洋海岭之上)。
②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板块挤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岛弧链((如西太平洋岛弧链)、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注意】全球消亡边界主要为两条: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全球高大山脉基本上位于此地,这里也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1)板块互相挤压,板块界线附近深处岩浆熔融; 2)岩浆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侵蚀成山岭。
1)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因此长江口岸侵蚀作用较强,而北岸则以沉积作用为主,河道总体上向南迁移;2)崇明岛北侧河道较浅,流速较慢,泥沙淤积较为严重;3)受泥沙沉积作用的影响,崇明岛总体面积在不断扩大。
➢河流两岸的侵蚀程度比较在比较河流两岸的侵蚀程度大小时,应该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①河道比较平直,一般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沉积;南半球反之;构造地震产生的机制?产生的原因:地壳活动剧烈。
地震是由于地壳中的内应力不断积累,超过岩层的承受限度,导致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使岩层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展震动。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震源浅;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附:七大洲地形地势特点:亚洲: ①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非洲: 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欧洲: 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北美洲: 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南美洲: 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大洋洲: ①地势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