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文化文学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常见文化文学常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高中常见文化常识
·字,古代男子成人不变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秦汉以来,皇帝所用的印章称为玺,臣民所用的印章只能成为印。
·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陈情表》、《出师表》。
·朔日,指中国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晦日,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荫,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子孙循例受封、得官的门荫制度。
·年号,始自汉武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年号,如咸平、康熙等
·纪,是古代一种记年代的方式,十二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纪,二纪一般指二十四年。
·上元节,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
·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和践祚等等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即为殿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至尊,是对皇帝的敬称,古代用来敬称皇帝的还有“陛下”“万岁”“主上”“圣上”等。
·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
·仆射,中国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
·别驾,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嫁。
·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任官者并须离职,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不可以强召丁忧的人为官(特殊原因国家强召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受禅,是指王朝代换,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源于上古时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常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不讳,是死亡的委婉表达,古人对不同的人的死有不同的委婉表达,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等。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
---《礼记·曲礼》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笞,指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棘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太常,官职名,是朝廷中专掌祭祀礼乐的官员,后代也称太常寺卿。
·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追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上谒,指求见辈分或地位高的人。
·乞骸骨,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古代官员告老还乡的还有致仕等等。
·考,在文言里指已经死去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的父母就合称“考妣”。
·庠序,指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泛指学校。·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为“孺人”,明清时“孺人”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给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上形成的凸起的文字或图案。(凹陷的为阴文)
·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升储,指升为太子。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随着朝代的更替,太子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
·手诏,帝王亲手写的诏书。得到帝王的手诏是无限的恩宠。手诏不用于一般的文书,意义非凡。然而,后期帝王的手诏常由人代笔,因此出现了御笔手诏之说。
·待罪,官吏供职的谦辞。意谓随时准备因失职而被治罪。
·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户部,中国古代管署名。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正妻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为庶出。
·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的形容皇帝即位,如: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庙,是古代供祀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因天子供奉七庙,所以有时用“七庙”代指国家。
·擢,是提拔的意思。古代官职的变动有些特殊称谓,如升官常用“升、擢、加、陟、拔”等,贬官常用“贬、谪、左迁”等。·龆龀,是指儿童换牙,也代指童年或儿童。
·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
·草制,草拟制书。制是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陪葬,臣子或妻妾的灵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坟墓的近旁。
·坟典,“三坟”“五典”的合称,指“三皇五帝”之书,后转为对古代典籍的通称。
·南郊,古代帝王于南郊祭祀天神,是神化王权、加强统治的一种国家宗教仪式。
·太庙,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也可以供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