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周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合集下载

35岁及以上患者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及以上患者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及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院内各科室要为当年度35岁及以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高危人群及患者的检出率。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

2、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全科等门诊科室,把35岁及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在电子病历(或门诊日志)中记录血压值。

3、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为患者提供面对面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患者到辖区镇(街)卫生院/卫生室建立高血压档案,接受规范的治疗和管理。

4、对发现的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及行为干预,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其每半年复查一次血压。

5、镇(街)卫生院根据网络直报系统,及时核实患者信息,对新发现的高血压患者纳入管理。

6、定期对各科室35岁及以上患者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列入责任奖惩范围。

7、定期导出首诊测血压名单存档。

每年1月15日前上报上年35岁及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年度报表至xxxxxxx。

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高家村卫生室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1.门诊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并做好登记;
2.门诊及随访时应备有立式水银血压计和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
3.接诊医生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应给予测量血压,并将测得的血压记录在门诊日志;
4.凡非同日三次测得收缩压方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纳入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并建议其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确诊;
5.每月将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情况进行汇总。

6.责任医生将确诊的高血压病人按照规范服务要求纳入慢病管理。

7.对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的,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版)》慢病规范要求,积极开展随访管理和健康评估。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表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120<80
正常血压<130<85
正常高值130-13985 - 89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 - 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 - 94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 -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理想血压<120<80。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
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医院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

3、发现高血压病人,首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管理卡,交给所属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基本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医院开展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我镇各卫生所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出率。

2、我镇各卫生所要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建立登记本及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各卫生所医生应建立高血压档案,建立管理档案,定期随访,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各卫生所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应该按照高血压管理的要求,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5、我院定期对各村卫生所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列入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奖惩范围。

许良镇卫生院。

35周岁以上首诊人群血压测量制度

35周岁以上首诊人群血压测量制度

35周岁以上首诊人群血压测量制度
35周岁以上首诊人群血压测量制度
为落实35周岁以上首诊人群血压测量工作要求,保证工作质量,及时上报,特制定本制度。

一、测量对象
对年龄≥35岁,就诊于我院内科、外科、中医科、妇科以及慢性病门诊的就诊者应进行血压测量。

二、责任人
所有临床医务人员。

三、血压测量及报告流程
内科、外科、中医科、妇科以及慢性病门诊分诊处护士常规为年龄≥35岁的就诊者进行血压测量,在挂号条上面记录血压值并交与病人;病人到诊室后将血压值交与接诊医生;接诊医生将血压值录入到门诊电子病历,对既往确诊高血压患者和初诊高血压的人群要进行高血压防控知识教育和指导;信息中心每月3日前汇总监测一览表,并上传到慢性病管理科;慢性病管理科填写《35岁以上门诊患者首诊测血压月统计表》,并于每月5日前上报至金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考核管理
首诊测血压工作纳入我院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要求内科、外科、中医科、妇科以及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血压测量率≥90%,对于测量率不达标的责任人将每月进行经济处罚。

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是为了确保35岁以上成人的健康,无论患有何种疾病或不适,接诊医生(包括护理人员、乡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都应该测量其血压并认真记录。

这项工作应逐步融入卫生室日常工作,成为常规制度。

医务人员应掌握测量血压的标准化方式。

被测者应该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优先使用水银柱血压计,也可使用最近校正的机械式血压表或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血压计。

在测量时,应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
30mmHg,然后以恒定速率(2-6 mmHg/秒)缓慢放气。

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以听诊第一音出现确定收缩压(SBP),以声音消失确定舒张压(DBP)。

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临床医生应向病人解释其血压的意义,依据最初血压测量结果作出随访建议,或作出高血压的报告。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管理高血压的效果。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2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2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为了做到本辖区内高血压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给予健康指导和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特制定工作制度。

1、首诊35岁以上病人必须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出率
2、全院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等门诊科室、乡村医生,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都必须专册登记,并建立高血压个人档案。

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每月蒋发行的高血压病人报公共卫生科。

5、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列入责任奖惩范围。

东观中心卫生院。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内科门诊要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

3、发现高血压病人,首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管理卡,交给所属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开展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我镇居民身体健康,我院按照《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对居民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我镇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院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特制定“漕河镇卫生院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工作目标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率100%。

二、测量对象所有35岁以上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者。

三、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按照《方案》要求,统一组织实施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卫生院、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定期督查,确保血压测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制度。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临床医护人员为责任人。

认真执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对就诊的35岁以上病人须在门诊日志和高血压病管理本上记录血压测量结果。

初诊为高血压的病人要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

镇卫生院要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的业务指导。

(三)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报告制度。

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35岁以上高血压首诊制度

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35岁以上高血压首诊制度

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35岁以上高血压首诊制度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35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为了提前发现高血压患者并做出恰当的干预措施,我们制定了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

该方案主要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通过测量血压来筛查潜在的高血压患者。

测血压工作方案目的测血压工作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提早发现35岁以上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以便及时采取控制血压的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测血压流程1.首次诊断:35岁以上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应该测量其血压。

医生或护士应该正确操作血压计,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测量。

2.测量间隔:若初次测量结果正常,可以每年进行一次血压检测作为随访。

若初次测量结果异常,则应该根据情况进行更详细的测量。

3.血压测量位置:血压应该在安静环境下进行测量。

患者应该坐在舒适的位置上,将袖带正确地绑在上臂上。

测量时,患者的手臂应该平放在桌子上,心脏水平位置。

测量过程中,患者应该放松身体,不要说话或活动。

4.血压测量设备:应该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进行测量。

5.血压测量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前期,以便决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血压测量标准血压测量的标准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血压范围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分类:•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20毫米汞柱(mmHg)且舒张压小于80mmHg。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

•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且/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测量记录每一次的血压测量结果应该被记录下来,并进行标注。

测量记录的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测量时间、测量位置、测量设备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跟踪患者的血压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结论通过35岁首诊测血压工作方案,我们可以提早发现3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及时采取控制血压的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5岁首诊测血压 (2)

35岁首诊测血压 (2)

蒙城县中医院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制度
1、所有诊治35岁以上人群的首诊医生为第一责任人。

2、所有诊治医生应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按照标准要求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进行免费测量血压。

3、医院各科室都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免费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4、全院内科、外科、妇产科、骨科、针灸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科等所有门诊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做好登记,登记内容要填写完整,不准漏项。

5、发现高血压病人,诊治医生要对病人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6、每月月底,由防保科对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的人数进行统计、上报,督导检查。

2014年1月。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
率。

2.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
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例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登记本,交给
该公共卫生管理医生,并向患者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
规范管理。

5.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检查,并列入考核范围。

张兰中心卫生院。

单位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试行)

单位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试行)

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试行)高血压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据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显示,在居民全死因顺位中,心脑血管疾病占第二位,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20% ,存在明显的“一高三低”(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现象,高血压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高血压早期常无自觉症状,因此开展首诊测血压制度,对于提高居民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都十分必要。

为落实政府推行的居民健康工程有关慢性病管理工作内容,特制定北城社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一、测量对象辖区内35周岁及35岁以上的内科、妇科等门诊首诊病人。

二、测量责任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责任测量单位,其所有的临床医生为责任人。

三、血压的测量方法1、被测量者稍作休息后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心脏同一水平。

如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双臂血压。

特殊情况下测量血压时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人及糖尿病病人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测立位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2分钟后。

2、使用大小适宜的袖带,袖带内气囊应包裹80%的上臂。

3、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 2.5cm;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4、使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

5、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气压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速率(2-6mmHg)缓慢放气。

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

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到零。

6、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和第Ⅴ时相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

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

妊娠妇女、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为舒张压。

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
高家村卫生室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1、门诊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并做好登记;
2.门诊及随访时应备有立式水银血压计和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
3.接诊医生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应给予测量血压,并将测得的血压记录在门诊日志;
4.凡非同日三次测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纳入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并建议其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确诊;
5.每月将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情况进行汇总。

6.责任医生将确诊的高血压病人按照规范服务要求纳入慢病管理。

7.对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的,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版)》慢病
规范要求,积极开展随访管理和健康评估。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表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120<80
正常血压<130<85
正常高值130-13985-89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
理想血压<120<80。

卫生院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卫生院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院内各科室要为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检出率。

2、全院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等门诊科室,把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量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接诊医生必须向就诊者说明血压状况,对高血压病人和血压偏高者应做好健康教育、低盐膳食行为干预指导、及时转诊,确定治疗方案。

高血压病人再次就诊时应给予常规测量血压和规范治疗。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高血压报病卡,交给该村卫生室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应该按照高血压管理的要求,纳入慢性病管理。

5、公共卫生科将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人群门诊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院内工作考核范围。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为做到本县区居民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1.所有诊治35岁以上人群的首诊医生为第一责任人。

2.所有经治医生,按标准要求对35岁的首诊人群进行血压测量,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3.凡35岁以上人群首次就诊者都必须测量血压,全科诊室、慢性病管理门诊、中医门诊等科室,把35
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4.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并告知患者去慢病管理门诊建立健康档案。

5.慢病管理门诊将高血压病人按照规范服务要求纳
入随访管理,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表。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1.各科室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
出率。

2.各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
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为病人填写城镇居民健康档
案,交给高血压患者管理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应该按照高血压管理的要求,
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5.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要进行督
导检查,列入责任奖惩范围。

梅华街道南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

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

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351、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

3、发现高血压病人,首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管理卡,交给所属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基本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我镇居民身体健康,我院按照《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对居民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我镇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院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特制定“漕河镇卫生院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工作目标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率100%。

二、测量对象所有35岁以上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者。

三、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按照《方案》要求,统一组织实施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卫生院、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定期督查,确保血压测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制度。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临床医护人员为责任人。

认真执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对就诊的35岁以上病人须在门诊日志和高血压病管理本上记录血压测量结果。

初诊为高血压的病人要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

镇卫生院要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的业务指导。

(三)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报告制度。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明确专人,每旬对35岁以上首诊人数、测血压数和高血压检出数进行统计,及时上报至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
1、根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辖区内35岁以上居民到卫生院及卫生室各门诊进行诊疗、咨询等服务时,医务人员要为其测量血压。

2、为村民测量血压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掌握要领,正确测量。

让居民安静休息15分钟后,采取坐位或卧位,血压计平心脏位置测量。

3、所测血压值要告知居民,并记录于门诊登记本。

如发现血压异常,要根据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监测、确诊,并将确诊者纳入规范管理。

如发现居民为高危人群,则纳入高危人群管理,并告知其定期测量血压,并给予健康指导。

35岁以上首次测高血压制度及工作总结

35岁以上首次测高血压制度及工作总结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1、各医务人员严格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2、门诊时应备有立式水银血压计和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

3、接诊医生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应给予测量血压,并将测得的血压记录在病历、门诊病人登记本及随访记录中。

4、凡测得血压在130-139/85-89mmHg者,应将其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高血压病史等内容记录到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并进行随访跟踪。

5、对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数据每半年分析一次。

6、对诊断为高血压病患者的,应将其纳入本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体系,实施动态管理。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1、院内各科室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出率。

并将血压检测结果记录于门诊日志和就诊者病历首页上。

2、凡测得血压在130-139/85-89mmHg者,应将其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高血压史等内容记录到首诊血压测量登记本,并嘱其随访登记。

3、门诊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接诊医生必须向就诊者说明血压状况,对高血压病人和血压偏高者应做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指导、及时转诊,确定治疗方案。

高血压病人再次就诊时应给予常规测量血压和规范治疗。

4、发现高血压病人,应该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5、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应该按照高血压管理的要求,及时和社区工作人员接洽,纳入社区管理。

6、定期对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列入责任奖惩范围。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总结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我院认真开展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对居民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提高我市居民健康水平。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按照《方案》要求,统一组织实施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定期督查,确保血压测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周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一、建立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并将血压值登记到“成人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和居民健康档案中。

二、通过电话通过电话预约,入户、流动测血压等方式,卫辖区35岁以上未就诊居民测量血压,并将血压值记录到居民健康档案中。

三、高血压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

四、通过居民健康体检,转诊等方式及早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五、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主动开展健康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