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全4册)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提纲【全套,4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提纲【全套,46页】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2019.7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是球体的有关证据:“站得高,看得远”;“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月食”;“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旅行。

二、地球仪(1) 经纬线和经纬度①经线与经度: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经线有无数条,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 °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经度的最高度数为180°。

②纬线与纬度: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

纬线也有无数条,到两极等距离的纬线叫0°纬线 (又叫赤道),纬度的最高度数为90°。

(2)经纬线的特点:(3)特殊经纬线: 名称 分界线 (1)东半球范围:20°W 以东到160°E 以西 (2)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极圈以内为寒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3)纬度在30°内为低纬度地区,在60°以上为高纬度地区,在30°到 60°之间为中纬度地区南北半球 赤道(0°纬线) 东西半球 20°W 和160°E 经线 五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高中低纬地区30°、60°纬线(4) 经纬网及其判读方法①经纬网判断方法: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经度向东增加是东经(E ),经度向西增加是西经(W );以赤道为起点,纬度向南增加是南纬(S ),纬度向北增加是北纬(N )。

②注意:(经度从左往右增加为东经,从左往右减少为西经,纬度向上增加为北纬,向下增加为南纬)③东西半球判断方法:经度少于20度在 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度在西半球;经度大于20度少于160度看字母,E 为东半球,W 为西半球。

人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一第四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

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二第五章:世界的居民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全四册复习提纲(背诵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全四册复习提纲(背诵版)

七上第一章默写试卷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2.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最大周长 4万千米3.初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 麦哲伦环球航行4.生活中能推测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 太阳、月亮的形状 月食 船来船去 登高望远5.6.特殊的经线、纬线:①特殊纬线: 赤道 是最长的纬线,也是纬度的起始点,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3.5° -回归线 66.5° -极圈 30° —低、中纬度的分界线;60° —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本初子午线 ,是经度的起始点,也是通过英国伦敦 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180°经线 —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7.8.10.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沿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 概括为 北逆南顺 )11. 范围 气候特点 特殊现象热带0°-23.5°终年炎热 太阳直射温带23.5°-66.5°四季分明寒带66.5°-90°终年寒冷 极昼极夜七上第一章默写试卷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表示方法: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4.比例尺小→ 表示范围大→ 内容略;比例尺大→ 表示范围小→ 内容详5.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常用图例(对应课本背诵)7.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封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8.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9.图中对应字母的地形名称A 鞍部 C-D 山脊 E-F 山谷 G 陡崖10.11.写出任意一个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1:10000012.画出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种地形简图:七上第二章默写试卷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 %,海洋面积占 71 %,概括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全4册)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全4册)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人教版初中地理全四册复习提纲(默写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全四册复习提纲(默写版)

七上第一章默写试卷 1.地球的形状:2.地球表面积 平均半径 最大周长3.初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4.生活中能推测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5.6.特殊的经线、纬线:①特殊纬线: 是最长的纬线,也是纬度的起始点,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回归线 -极圈 —低、中纬度的分界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是经度的起始点,也是通过英国伦敦旧址的那条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7. 8.10.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沿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 概括为 ) 11. 范围 气候特点 特殊现象 热带 温带 寒带七上第一章默写试卷1.地图三要素:2.比例尺=3.表示方法:4.比例尺小→ 表示范围→ 内容;比例尺大→ 表示范围→ 内容5.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6.常用图例(对应课本背诵)7.地形图的类型:8.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9.图中对应字母的地形名称A C-D E-F G10.11.写出任意一个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12.画出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种地形简图:七上第二章默写试卷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 %,海洋面积占 %,概括为“”2.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面积大于面积。

4.面积最大的大陆是;最大的岛屿;最大的半岛;最大的大洲;最大的大洋;5.六大板块:6.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7.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8.大洲分界线亚、欧:亚、非:南、北美:亚、北美:欧、非:南美、南极: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形状略呈S形的大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赤道穿越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太平洋周围的大洲:北冰洋周围的大洲:同时被赤道、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10.海陆变迁的原因有:11.德国科学家,根据洋两侧,洲和洲的轮廓,提出“”12.两大火山地震带:1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知识提纲(人教版)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知识提纲(人教版)

中国疆域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点:(1)东至点: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经度:135°E)(2)西至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上。

(经度:73°E)(3)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我国最北的乡——北极乡)。

(纬度:53°N)(4)南至点: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我国最南的城市——三沙市)。

(纬度:4°N附近)3、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4、国界线、海岸线:陆地国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⑴陆上邻国14个。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有2个,分别是朝鲜、越南。

6、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岛屿和海峡: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是台湾海峡;第二大岛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是琼州海峡。

8、我国的三大半岛: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9、34个省级行政单位:(1)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

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0、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2)临海省:(自北向南):辽、冀、津、鲁、苏、沪、浙、闽、台、粤、港、澳、桂、琼(3)有陆上邻国的省: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云、桂(9个省)简述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共4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共4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共,4册,初中,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 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东西方向赤道§1.2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全四册知识点汇编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全四册知识点汇编
5.地形:复杂多样,以__高原、山地__为主,是除__南极洲__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6.地势:起伏大,__中部__高,__四周__低。
7.河流
(1)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放射状__流入周边海洋。
(2)长江是亚洲干流最长、世界第三长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__湄公河__,在中国境内称__澜沧江__。
5.经、纬度
(1)经度的判读: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0°经线和180°经线无东西经度之分。
(2)高、中、低纬度的划分:__60°~90°__为高纬度地区;__30°~60°__为中纬度地区;__0°~30°__为低纬度地区。
6.半球划分
(1)东西半球划分:以__20°W和160°E__组成的经线圈为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160°E以东、20°W以西为西半球。
初中地理知识点(一)
七年级上册
一 经纬网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__两极稍扁、赤道略鼓__的不规则__球__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__6_371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4万__千米,表面积约__亿平方千米。
3.经线特点:南北为经线,__半圆均等长__,指示__南北__向。
4.纬线特点:东西为__纬线__,独成__平行圆__,__赤道__为最大的纬线圈,指示__东西__向。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__乌拉尔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__大高加索__山脉—黑海—__土耳其__海峡。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__苏伊士__运河。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__巴拿马__运河。
(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__直布罗陀__海峡—__地中海__。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__白令__海峡。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全4册)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全4册)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3.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A.形状:半圆状; B.长度:相等; C.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0度和180度除外)(5)几条特殊经线:A、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B、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过0度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过180度到160°E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切记:经度在0°--20°在东半球;160°——180°在西半球。

中考地理总复习四册书复习提纲

中考地理总复习四册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1.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2)生物因素: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2.设计实验的原则(1)对照实验原则:进行对照(2)单一变量原则:保证变量唯一(3)重复实验原则的目的:避免偶然性(4)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减小误差3.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①骆驼适于在荒漠中生活:尿液少,不易出汗;②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③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特别厚。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①植物增加空气湿度;②蚯蚓活动使土壤疏松;③“大树底下好乘凉”;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食物链书写规则(1)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2)终点为最高级消费者(3)食物链中不含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部分(4)→指向捕食者(比如:草→食草昆虫→青蛙→蛇)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有些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7.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如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等。

8.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能正确排序)②对光: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光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③观察:降镜筒时(眼看物镜)→防止压碎玻片(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越暗、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越亮、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4)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在玻片上写的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 d。

(5)显微镜物象移动规律,在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物像偏左,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标本应向左移动(6)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应是薄而透明的。

3.玻片标本的种类有切片、装片和涂片。

4.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

中考地理提纲(最新人教版)

中考地理提纲(最新人教版)

中考地理提纲目录P1地球仪和地球运动P2地图P3海陆分布P4天气与气候P5世界的居民、认识大洲P6-7认识地区P8-10认识国家P10-11中国的疆域P11-12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人口P13-15中国的自然环境P15-16中国的自然资源P16-17中国的经济P17-1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P18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P19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P20-22中国的区域P23福建乡土地理50分基础知识地球仪和地球运动1. 地球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口诀:地球是个椭球体,五点一亿表面积,六三七一是半径,坐地日行八万里)2. 地球仪(1)基本要素(2)经纬线特点:经线等长半圆,指示南北方向,交于极点;纬线独成平行圆,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最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重要的经纬线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②0°纬线(赤道): 南北纬度、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③23.5°纬线(南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移动最南和最北的界线。

④66.5°纬线(南北极圈):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⑤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 半球划分(1)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160°E~180°~20°W;(2)北半球:赤道以北(0°~90°N);南半球:赤道以南(0°~90°S)。

4. 低、中、高纬度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5.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为1天(约24小时)。

[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提纲]初中地理各年级复习提纲(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提纲]初中地理各年级复习提纲(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复习提纲]初中地理各年级复习提纲(人教版)篇一: 初中地理各年级复习提纲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经、纬线的特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本初子午线赤道4、利用经纬网定位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人教初中地理总总结复习提纲

人教初中地理总总结复习提纲

中考初中地理总复习纲要(人教版)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 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经线特点:全部经线同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 180°; 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 E 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好的圆。

纬度: 0°— 90°; 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 S 表示。

6、低中高纬的区分:南北半球,0°— 30°为低纬度, 30°— 60°为中纬度, 60°— 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区分:以 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为界; 20°W以东、 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立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址的地点。

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日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别。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日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区分:第二章:地图1、比率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率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率尺越小;分母越小,比率尺越大。

3、比率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尽;比率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率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超好人教版全四册地理复习提纲

超好人教版全四册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与纬度(1)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A.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C.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3.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A.形状:半圆状; B.长度:相等; C.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0度和180度除外)(5)几条特殊经线:A、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B、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20°W以东,过0度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过180度到160°E为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切记:经度在0°--20°在东半球;160°——180°在西半球。

经度在20°—160,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C、所有的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的纬线互相平行。

4.经纬网定位(1)经纬网是地球仪或者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经纬网的判读步骤:A:一般经纬网的判读:步骤一:分清经线和纬线步骤二:确定经纬度确定纬度的方法:1、赤道以北是北纬,字母代号是N;赤道以南是南纬,字母代号是S2、纬度数向南增加为南纬,向北增加为北纬确定经度的方法:1、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字母代号E;以西是西经,字母代号W2、经度数向右增加为东经,向左增加为西经B、有极点的经纬网地图的判读:(1)首先,确定南极还是北极。

(方法:根据自转方向:南顺北逆;地图中明显的标志,如:S或N;南、北极圈;)(2)其次,分清经线和纬线。

(通过极点成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表示南北方向;封闭圆圈是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判断东西经。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递增的为东经度,度数递减的是西经度。

)C、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1)同一条纬线上两点只有“东、西”之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前者为东,后者为西。

(2)同一条经线上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离北极近的在北方,离南极近的在南方。

(3)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首先应该找一个参照点,这个点与其中一个点在同一条经线上,与另外一点在同一条纬线上。

再判断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1)北半球的节气:春分日(3.21);夏至(6.22);秋分日(9.23);冬至(12.22)。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

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四季变化。

(3)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①地球公转至夏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球公转至冬至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②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从秋分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③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4)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越往北白昼越短。

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③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春分到秋分,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从秋分到春分,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3.地球上五带的形成与分布(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 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 66.5°S-90°S为南寒带。

(3)五带的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光热最多;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三、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④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2)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

采用“平移指向标”法。

如图1.3-1,AB的走向是西北一东南走向,BC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如图1.3-2,A位于B的西面,B位于C的北面。

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2.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2)等高线与等深线: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线同高”“同图同距”①判断地势高低:数值大,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海拔低,地势低。

②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等高线的稀疏,坡度缓。

③判断山地不同部位:a.顶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叫分水线或者分水岭)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叫集水线)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等高线重合处,用“(示坡线)”符号表示(3)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4)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岛屿是面积较小的陆地;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世界轮廓几何图:(在图上填出七大洲、四大洋)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与四大洋均按面积由大到小顺序排列)5.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黑海和里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6.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7.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8.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10.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主要集中在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1概念特点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短时间、多变、不稳定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长时间、相对稳定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层。

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变化)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

一年中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④分析某种气候的特点:a 根据气温曲线变化图判定气温的变化。

(“全年高温”“终年寒冷”“冬冷夏热”“全年温和”)b 根据降水柱状图判定降水特点。

(“全年多雨”“终年少雨”“夏多冬少”“夏少冬多”)c 结合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的特点,得出结论,进而判断出气候类型。

⑤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旱、雨季。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燥,降水稀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一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夏季较集中。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1.人口与人种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