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合集下载

专题一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专题一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伦理道德学说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华学术的 首要重心,“求真”、“求善”成为学术的旨 归,以至成为众多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和归宿。
宗法社会特定的伦理型文化,自有 其正面、负面的作用和影响(表现在哪 些方面呢)。
正面影响与作用
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人皆可以为尧舜”; 对包括君王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 力内在基础。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还表现在它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 力。这种凝聚力具体表现在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 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在以农业生产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农业生产的节奏 早已与国民生活的节奏相通。传统节日均来源于农 事,是由农业节气演化而成的,并不像其他民族,
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 识和总结,不同专家有不同的意见。而我们学习 中国文化概论,可以说就是从各个方面、各个角 度来认识中国文化的特点,把握它的民族性和特 殊性。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从其强大的生命力、务 实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家国一体的宗法集体 主义文专题一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目录
一、中国文化的类型 二、中国文化的特点 三、相关补充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 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集 中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 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一、何种类型:
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山脉河 流等地形地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自然资源 丰富,物产富饶;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 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诸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 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如佛教文化的传入 和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些基本的特点。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天地者,生之本也”的农耕型文化特点。

千百年来,人们生长作息于“黄土地”,把土地当作自己的命根子,在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悠悠岁月中,炎黄子孙养成了一种踏实诚恳敦厚笃实的性格。

土地观念是农耕型文化的核心,因此,在我国古代每个村社都有土地庙,都要敬奉土地神,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坛、地坛祭拜天地,象征性地躬耕,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农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规律,要求人们事事脚踏实地,不违农时,循序渐进,却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拔苗助长是不行的。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用文化的特色。

如在科技方面,最突出的是兵、农、医、艺四大实用文化;在人文方面,重视伦常日用,而不企求来世与天国;在思维方式方面,强调“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精神。

农耕型文化把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作为理想目标。

孔子高弟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在民族关系上,我们的祖先历来推崇文治教化,主张:“协和万邦”,形成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传统。

小农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市场需要而是为了自给自足。

为了保证这种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

因此,强调个人必须服从社会、群体的利益,否定个体的独立意识,将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

农业社会靠天吃饭,在天人关系上,不强调其对立的一面,而强调其同一的一面。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农生产所追求的是满足自身需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经商赢利的交换价值。

因此,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平均”思想。

儒家讲“不患贫而患不均”,墨家讲“兼相爱”、“交相利”,都符合小农的“平均”思想。

另外,小农生产规模小、狭,生产过程简单,生产秩序稳定,因而人们常常处于自我满足的状态,缺乏开拓精神与竞争意识。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第一篇: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

数千年来,它伴随着中国人的发展与进步逐渐成形,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

中国人的立身处世、言行举止,似乎无一不体现着中国文化;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每一件什物,几乎也都浸润着浓郁的中华文化。

但是一旦旁人问起来,要你用三言两语准确地概括一下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恐怕多数人都会瞠目结舌,不知从何说起。

毕竟,中华文化支脉太庞杂、流变太频繁,要想真的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是不容易办到。

不要说外国人不解,就连中国人自己,怕是也会觉得茫然。

前面那几位中国人在老外面前所遇到的尴尬,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正因为中华文化太丰富、太精深,所以我们觉得实在很难理出一个头绪。

而相对浅易的美国文化,就容易理解多了。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国人的一些日常行为中,提炼出中国文化的精髓。

比如说,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经权之道等等,就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

总体来看,中国文化有如下几点鲜明特征,值得我们注意:中庸,是圣人孔子所极力推崇的“至德”,孔子心目中的理想道德叫做中庸。

中庸之道,实在是中华民族累积凝成的民族智慧。

中庸的精义,似乎不出《论语》的一句话,那就是“过犹不及”。

就是说,万事都不要过分;如果做得过头了,那还不如不做。

然而时下许多人所理解的中庸,却成了做事无原则、无标准、和稀泥、不偏不倚、模棱两可、首鼠两端的代名词,似乎奉行中庸之道的人都是庸庸碌碌、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

这实在是对中庸真义的误解。

为人如果做到了“中庸”,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呢。

要身体力行“中庸之道”,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个“度”的把握。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如果超越了限度就不好了,哪怕是好事也会因此而变成坏事。

事情做得过了头还不如做不到,这就是“过犹不及”。

我们不妨拿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形容词来举例:“怯懦”是“不及”,“张狂”是“过”,而“勇敢”则是“中庸”;“吝啬”是“不及”,“奢侈”是“过”,而“慷慨”则是“中庸”;“自卑”是“不及”,“自负”是过,而“自信”则是“中庸”。

第4讲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第4讲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精品资料
• 人,出自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 (fùmǔ),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古人 称之为“气”)可以与天地相通,因此 可以说,人的“德”出自于天地自然, 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因此 中国古代有“天命有德”的观念。
精品资料
北宋(běi sònɡ)哲学家张载有一段 精辟的话
• 他说: 乾称父,坤称母;予 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 (tiāndì)之塞,吾其体;天地 (tiāndì)之帅,吾其性。民吾同 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 篇》)
精品资料
中国古代的知识论从未与 道德伦理学说明晰地区分开, 为学的目标主要固在于(zàiyú) 求“真”——探索自然奥秘, 而更在于(zàiyú)求“善”—— 追求道德觉悟。
精品资料
• 外在的自然界既未被当作独立的认知对象 (duìxiàng)与人伦相分离,以外物为研究对 象(duìxiàng)的科学便遭到冷遇和压抑,自 然科学、分析哲学因此难以获得充分的发 展。
精品资料
在社会心理方面 (fāngmiàn),中国人向 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 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 系统的庞杂精细。
精品资料
• 与此相联系,中国人往往怀有浓烈的 “孝亲”情感,这种情感不仅表现为对 死去先祖的隆重祭奠,更表现为对活着 的长辈绝对孝顺,所谓“百善孝为先”。
• “尊亲”成为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道德 传统。在中国文化系统内,孝道被视为 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mǔtǐ),忠 君、敬长、尊上等等,都是孝道的延伸。
第四讲
中国文化的类型(lèixíng) 和特点
精品资料
一 、 中国文化的伦理(lúnlǐ)类型
•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 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jiùshì) 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 会组织结构。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一、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半封闭的大陆型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不仅在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

如:孝亲敬祖、尊师崇古、修己务实、乐天知命等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之为“德性文化”,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几乎到了有一种伦理关系在其中的地步: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气”)可以与天地相通。

因此可以说,人的德出自于自然天地,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

“天地有德”1.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在社会根源上,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与世界各国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法体系。

与之相联系,血亲意识,即所谓“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九族”(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的观念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而且其形态在后来的发展中日益精密化。

经过历代统治者及其士人的加工,宗法体系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如不孝成为犯罪的“首恶”),更主要的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在社会心理方面,中国人向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庞杂精细。

不仅如同世界诸多民族一样纵向区分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长幼序等横向方面也有极严格的规定。

如英语中uncle和aunt的汉语对应词,竟有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等五种之多。

与此相联系,中国人往往怀有浓烈的“孝亲”情感。

这种情感不仅表现为对死去先祖的隆重祭奠,更表现为对活着的长辈绝对孝顺,所谓“百善孝为先”。

第四讲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第四讲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庄子 大宗师》 大宗师》 《庄子大宗师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并生,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齐物论》 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
(2)作为人格境界,道家主张应该贵 作为人格境界, "真"去"伪",它的旨趣在于尊重自 我人个性,并使之得到真实的流露. 我人个性,并使之得到真实的流露.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一)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1.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1.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 儒家对人类与个体超离自然状态, (1)儒家对人类与个体超离自然状态,不断 社会化的肯定 墨家也肯定人文, (2)墨家也肯定人文,人道的原则 ,不过墨 家强调人首先在能力的方面超越自然. 家强调人首先在能力的方面超越自然.在人 道方面与儒家不同的是, 道方面与儒家不同的是,提倡兼爱而不是有 等差的仁爱. 等差的仁爱.
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1.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 1.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 神. 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 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 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 3.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广泛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广泛的影响, 3.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 陶了大多数人民,对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陶了大多数人民,对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的特点. 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的特点.

中国文化主要特征..

中国文化主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中国文化的类型 2、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 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 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 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 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中国文化的类型

半封闭的大陆型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 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 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不仅在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而且还深刻影响着 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如:孝亲敬祖、尊师崇古、修己 务实、乐天知命等 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之为“德 性文化”,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几乎到了有一种伦理关系在其中的地 步: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 (“气”)可以与天地相通。因此可以说,人的德出自于自然天地, 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天地有德”


“民为邦本”、“使民以时”、“民贵君轻”等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 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反对“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 “仁政”、”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 民本主义同君主专制主义的关系是双重的,“尊君”和“重民”相反 而又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
一方面,以“爱民”、”重民”、“恤民”为旗帜的民本思想与专制 主义的极端形态——“残民”、“贱民”、“虐民”的暴政和绝对君 权论是对立的,历来抨击暴政的人几乎无一例外的提倡民本思想。另 一方面,民本主义又和君主专制主义的一般形态相互补充,构成所谓 “明君论”。这种明君“重民”、“惜民”,民众则将安定温饱生活 的希望寄托于明君。 民本主义与主权在民的民主主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民本主义严格划 分“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它是从治人者的长治久安出发,才注 意民众的力量和人心向背。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一方面强调“国以民为本”,另 一方面又强调“民以君为主”,在他们看来, “尊君”和“重民”是 统一的。

中国文化主要特征

中国文化主要特征
? 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样,在中国的远古时期,也产生过原始的宗教以及 对天命鬼神的绝对崇拜。直到殷商,仍然尊神重巫。西周时,中国人的 宗教观念产生了重要变化,开始“疑”天及“敬德保民”。从宗法中产 生道德,而道德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 使神学独断的观念削弱以至被摆脱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印度文化等相区别的一个突出之处。
? 农本商末、重农抑商的观念在中国式的农业社会可谓根深蒂固。 务实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耕生活导致的一种群体价值趋 向。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 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并不追求精密谨严的思辨体系,被西 方人称赞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物”的民族。
? “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更是直接从农业文明中生发出来的国民精神。 包含着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与农业文明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中 国人受到农 业生产由播种、生长到收获这一循环状况以及四时、四季周而复始现象 的启示,产生一种循环论的思维方式。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 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 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 袭故蹈常,好常恶变。
舜”;对包括君王在内的统治者也 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人格评判式的道德制 约在缺乏分权制的古代中国,所发挥的社会调节功能 不可低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能鼓舞人们自觉维 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 节。
负面: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以致在某种程 度上有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 中国伦理型文化还有一个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 特点,就是它的经学传统。所谓经学 传统,是指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 有着一以贯之的传统,形成了独自的特色。这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渗透 ②在经学的影响下,科学未能充分独立 ③经学对中国宗教的发展,也产生着一定影响, 制约了宗教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人都加强 道德修养;
孟子主张“人皆可以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 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可以通过首先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
2.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 制约和严格要求;
3.在特定的历史条件 下,还能鼓励人们自觉地 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 保持高风亮节。
.
德性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重德,以德摄智 的文化。
智性文化,是相对于德性文化而言的,即重智 的文化,是建立在西方宗教和哲学基础上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表现在:把人伦的观念, 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 天地合德的伦理型文化。
.
为什么会形成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呢?或曰为 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呢?
这就是《礼记·丧服小记》中所说的“亲亲, 以三为五,以五为九”,至九而“亲毕”。
.
四、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尊君思想: 韩非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 非子·扬权》) 孔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 人者天》)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春秋繁露·玉杯》)
.
消极作用是: 消极作用是: 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一定程度 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注意:三个积极,一个消极。三个积极是鼓励修养、道 德制约、维护正义)
.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具体特点有: 一是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五是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六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1、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 、 2、农业经济格局 、 3、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 、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伦理类型
中国文化的特点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 6、重人伦轻自然但学术倾向 、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
(一)天人关系上对人的充分肯定。 天人关系上对人的充分肯定。 天人合一之天已经是伦理化的天, 天人合一之天已经是伦理化的天,也就是天是 人的本质的某种反映。 为天地立心” 人的本质的某种反映。“为天地立心”云云就 是如此。 是如此。
(二)儒家强烈的无神论倾向(人神关系上的以 儒家强烈的无神论倾向( 人为本)。儒家学者一贯反对以神为本, )。儒家学者一贯反对以神为本 人为本)。儒家学者一贯反对以神为本,孔子虽 然承认天命,但对鬼神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 然承认天命,但对鬼神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他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 雍也》 他的弟子问如何事鬼神, (《论语 雍也》)他的弟子问如何事鬼神,他说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孔子是将现实的 人生问题、人的生命问题始终放在第一位。 人生问题、人的生命问题始终放在第一位。 这种思想从孔子开始,经过两汉魏晋的发展, 这种思想从孔子开始,经过两汉魏晋的发展,最 后在宋明理学中得到集中的体现。 后在宋明理学中得到集中的体现。中国文化在中 世纪诸大文明体系中是唯一一个世俗的文明, 世纪诸大文明体系中是唯一一个世俗的文明,与 此有直接关系。 此有直接关系。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的特点第一篇: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的特点黄河流域哺育了最初的中国大地,使其在茁壮成长的5000年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点,它所具有的强大的包容性及融合性在世界历史上也实属罕见。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延续精神,这与西方文化所具有的排斥性截然不同。

所谓包容性,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

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

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并沉睡千年。

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

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精神。

中国文化具有“实用—经验理性”。

黄河、长江哺育的亚洲东部这片肥沃的土地,为中华先民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主体——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再生产,成为国家服役的基本承担者。

这就铸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等等。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是财富的来源。

“不耕获,未富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又具有务实精神。

中国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条件。

中国文化具有宗法家族色彩,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中国古史的发展脉络,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代替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奴隶制度,形成一种“家国一体”的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承担起五伦的责任,就是尽到了基本的“礼”。
对情感和行为进行分辨、品定、规范,使之有
一定规矩,便是礼。
• 宗法制社会是那种以血缘的远近亲疏 来区分身份、等级高低的社会形式, 强调血亲意识、血缘关系,关注家庭, 尊亲忠君。
• 它以嫡庶为横线,父子为纵线,夫妇 为辅线,扩展而至家族、宗族乃至国 家,构成一个亲疏有别、等级有差的 社会。
• 3、延续力: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其内在基础, 在世界七个古代文化中,中国文化岿然独 存。原因是:
• (1)地理环境的封闭性;
• (2)先进文化征服落后文化;
• (3)军事被征服,文化反征服;
• 4、凝聚力: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文化 群体归属感(“根”、“家园”等说法在 文化学上的意义便在于此)。
• 伦理:事物的条理,亦谓安排部署有秩序。
• 中国伦理强调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 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伦理关系中的 道德因素,故而常称“伦理道德”,亦称人伦或 伦常。它有5种内容所组成,即所谓的“五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 友有信。五伦中,百善孝为先,强调孝亲敬祖, 这是伦理道德的核心。
• (3)变易观:带有循环论特点,变易、循环论、 恒久这三者统一在一起,寓变易于保守之中, “托古改制”。
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 1、氏族社会(以血缘纽带为联系)解体不 充分和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造成了社会 组织在父子、君臣、夫妇之间的宗法原则 下建立起来,形成家庭—家族—宗族—社 会—国家的链条。在这链条中,父为家长, 而君则是国父。
• 2、务实精神,尤其是农人的务实作风。农 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观念以及利无 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 做事必有所获等认识导致“大人不华,君 子务实”等意识的形成,形成国人较善于 处理实际事务,不太注重纯理论的玄想。
• 3、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农业劳动加土地, 区域性小社会加封闭性,导致国人起居有 定,耕作有时,安土重迁,安宁
2、正面作用:
• (1)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皆可以为尧 舜,有一种道德平等主义(而不是物质平 等主义);
• (2)对帝王有所限制和制约; • (3)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爱家爱国,
抵御外敌。
• 3、消极作用:伦理关系绝对化、凝固化,
是人身压迫、精神虐杀之源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
•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部结构和特 点,较为深入地把握古代文化的实质,提 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 1 、中国文化的类型 。 2、中国文化的特点 。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 一、伦理类型是中国文化的总特征
• 文化类型是文化模式的内在本质的反映,文化模 式则是文化类型在构成要素和方式上的集中概括。
• 2、村社(包含家庭宗族与邻里乡党两大网 络,实际上是中国农村的基层社会)构成 中国社会的细胞群
• 3、基本单元:宗族(九代而亲毕), 隐没个人,只有责任和义务,没有权 利。
• 4、核心观念:“义务”,如针对君臣、 夫妻、长幼 、朋友等的义务和责任。
• 5、影响: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 体(道德平等思想成为理想,法制难 以建立)。
• 表现在以下四种力之中:
• 1、同化力:外域文化逐步中国化,如佛教 至汉唐成为中国化佛教历经600多年,中国 佛教的形成是对印度佛教在尽孝尽忠的基 础上加以改造的结果,最后大部分消解于 宋明理学中;
• 2、融合力:融合各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 三晋文化,关越文化,巴蜀文化,台湾文 化,西域文化,徽州文化,荆楚文化,燕 赵文化,三秦文化,关东文化,岭南文 化);
• 宗法体系表现于血亲意识中,即六亲(父子、 兄弟、夫妇)和九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 二)的观念成为社会意识的轴心,并且由此转 化为法律条文和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 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三、影响
• 1、伦理道德学说成为中华学术的第一义 。 在这前提下,形成了:
• (1)自然科学、分析哲学不发达; • (2)政治学等同于伦理学; • (3)文学强调文以载道; • (4)教育注重德育; • (5)哲学是道德哲学。
四、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 1、尊君思想导致了专制主义,法、儒两家都力 倡君权神授观念;
• 2、民本主义:即“民为邦本”的观念。
• 荀子既有君舟民水、载舟覆舟之说,又认为: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 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 者亡而天下去之。”(《荀子·王霸》)孔子和 孟子在历史上都曾力倡“仁政”、“王道”学 说,他们的思想对历代均有影响。贾谊《新 书》:“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唐太宗有 言:“君富而国亡化形成“实用—经验理性”,这表 现在:
• 1、重农尚农的共识。 • (1)农业生产节奏与国民生活节奏相通
(四时八节如春节、中秋节等源于农事节, 而西方节日如复活节、感恩节等源于宗 教); • (2)农耕是财富的来源和富国强兵的基础, 故而历代统治者均重农抑末。
•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大陆民族文化,又是农业社会 文化,同时还是宗法制度的文化,这些因素促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是一种“求善”的伦理型文 化,它并非尊重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 而是将个体与类、将人与自然和社会交融互摄, 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因此,这是一种宗 法集体主义(或曰封建集体主义)的“人学”
• 中国文化中爱好和平、尊重他人的精 神,与此有着内在联系。
二、中国文化注重伦理道德的原因
• 1、在中国文化体系里,这是“天道”的体现。 张载 “民胞物与” 把天地看作是父母,
把百姓看作是兄弟,把万物看作是朋友。
• 2、源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中的农业社会及 其所导致产生的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 期存在。
• 和稳定,耕读传家,不希望变动和
• 战争。
4、包含着循环与恒久意识的变易观念。
•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加四季的周期性导致了:
• (1)循环论思维(出发点与归宿重合,如种子 →种子),促使政治上“分合”(盛哀治乱的周 期性演变),哲学上五行相克相生;
• (2)恒久意识: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再生产 的能力,促使恒久观的产生,不求变。如“天长 地久”、“经久耐用”等意识的深入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