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新】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

【新】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农村社会学1.农村:是指一个动态的历史性范畴,它与作为其参照面出现的城市紧密相联,农村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文明形态。

2.农村社会学:是指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3.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是指提倡用自然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来研究社会。

4.非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即人文主义研究方法,是指强调人文科学的特殊性及其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反对把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绝对化。

5.实地研究:也叫田野调查研究,是通过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是一种具有定性特征的研究方法。

6.调查研究:是指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7.文献研究: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探讨和分析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8.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理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是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部门。

9.农民:是指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传统定向的乡下人,他们一般比较谦卑,大多是自给自足的(虽然并非完全需要),就是说,他们生产的粮食和其他东西,大部分都是自己消费的。

10.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11.早期社会化:是指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

12.继续社会化:也称为发展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农村社会学主要内容

农村社会学主要内容

农村社会学主要内容
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群体特征、农村社会变迁及其影响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结构是指农村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农村社会结构有其独特性,包括农民、地主、务农工人等不同社会群体的组成及其地位、角色、权力等方面的研究。

2. 农民群体特征:农民群体是农村社会的主体,研究农民群体特征是农村社会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民群体特征包括农民的职业、教育水平、收入水平、文化观念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农民群体的组织形式、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

3. 农村社会变迁:农村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着深刻的变迁,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这种变迁的规律和影响。

农村社会变迁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迁对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4. 农村社会问题:农村社会学也关注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农村贫困、农民收入低、教育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社会保障薄弱等。

研究农村社会问题有助于制定政策和措施,改善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农村社会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群体特征、农村社会变迁及其影响,以及农村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这些内容对于了解和改善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社会学考点

农村社会学考点

农村社会学考点整理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国,首先由法国古典社会学家孔德《实证哲学教程》提出,由涂尔干发展到顶峰。

二、社会学:从变化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三、农村社会学:研究农村社会整体与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学科。

通过农村社会整体与格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农村社会的本质与其变迁规律,促进农村社会系统地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章农村社会学的简要历史一、农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标志是1908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下令成立农村生活委员会。

二、改良主义者的农村社会学实践—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实验”。

(1930-1936年)1、1923年与陶行知、朱其慧、蔡元培等成立“平教会”2、“平教会”认为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广大农村人口的“愚”、贫、弱、私。

3、采取的措施:a)以文艺教育治“愚”。

扫除农村青年文盲,开展乡村文艺活动;b)以生计教育治“贫”。

传授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组织农村合作社;c)以卫生教育救“弱”。

建立一整套医疗保障制度;d)以公民教育救“私”。

农村公民训练等。

4、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政富教合一”、“生活教育”第三章农村社会是主体—农民一、农民的定义:1、作为职业的农民:传统“士农工商”的延续,农民也可称为农业生产者、农业劳动力或农业劳动者。

2、体现居住空间的农民:从城乡地域分布来界定,农村人口,包括了居住在农村的所有人。

3、作为社会身份的农民:采取户籍意义上的划分,具有农业户口的都是农民。

4、从国情上看,单独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认识农民都是不全面的,当前中国农XX要是一种社会身份。

二、当代中国农民的特征:1、从人口数量看,农民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2、从文化素质看,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内部仍存在一个庞大的文盲、半文盲群体;3、从职业结构看,农民已经突破单纯的农业生产界限,几乎在社会各个生产、服务与管理部门都有农民就业;4、从生活状况看,农民生活水平由较大提高,但相对水平有下降趋势;5、从价值观念看,农民的价值观点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但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仍深深影响着农民的言行;6、从经济生产地位看,农业仍然承担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变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农民的经济生产地位不容忽视;7、社会地位上看,农民的实际地位与其应获得的社会地位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1.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或社会某一组织或群体为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生活和生活正常进行,运用社会力量影响、约束和规定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手段和过程。

社会控制——广义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农民:是指在农村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而组成的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社会组织的农村居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称。

4.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旨在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生活安全各种项目的总和。

5.农村社会问题:就是发生在农村社区内的各种社会问题。

二、单选1. 2007年,我国城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3%),农村占(87%)。

2. 国际上通行的绝对贫困线是以日平均消耗(2150千卡)热量来测定食物需求量,再换算成价格来测量贫困线。

3.(200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2007)年全面推广“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的生活费)4.探索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2009年9月)(年满60岁。

55元/月)5.改革开放后(陆学艺)6.(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2年)土改基本完成7.内卷化(吉尔茨)、“高水平均衡陷阱”(艾尔温)、“过密化”(黄宗智)8.(3.5)亿农民=(1.2)常年外出+(2.3)土地9.农村居民包括农民。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村社会学出生于美国,原因:(学术思想)(美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①美国实际问题—②建立学科理论—③城乡界限消逝)11.(1838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社会学)12.农村社会学传入中国式(20世纪20年代初)13.(1964年夏)第一届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在(法国)举行三、多选1.农村自治的特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村委会的性质(基层)(群众)(自治性)3.村民会议(重大事项)村民代表会议(日常工作)4.四荒地是指(山)(坡)(沟)(滩)5.三级所有是指(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6.土地所有制三个时期(建国初期-1963)(1963-1978)(1978-今)7.刘易斯--(二元结构)、拉尼斯-费景汉(三阶段)8.农业的贡献(产品)(要素)(市场)(外汇)9.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社区追踪调查)(问卷调查)10.农村社会学产生的两种不同途径:(非社会学者(贝利、巴特菲尔德))(专业学者(农学家、园艺学家、农业经济学家、其他人员)代表人物:亨德森、葛尔宾)11.(杨开道/湘)--(《农村社会学》&“农村生活丛书”)(李景汉)--(河北定县调查【最大、全、详尽、系统】的调查)(社区分析法)(费孝通/苏)--(小城镇问题的研究)12.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晏阳初/川【愚.文字贫.生活弱.体质私.不团结】全球十名最具革命性人物)(梁漱溟/桂【东西比较.近代社会问题】)13.家庭结构要素:(人口要素)(代际要素)核心家庭【爸妈我/爸妈/(爸)(妈)我】主干家庭【爸妈我老婆】联合家庭【(爸)(妈)我老婆+姐姐夫】14.两委(村委会)(村党支部委员会)15.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农村社会流动的5个发展阶段:A【完成/最高】B【基本完成】C【快速发展】D【起步】E【传统→现代[过渡]】16.社会控制的功能:(功能论)(冲突论)/社会控制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目标、工具。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

什么是乡村社会学?乡村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农村社会现象的学科,它是对农民、村庄和农村社会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和乡村生活及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乡村社会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乡村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乡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农民是乡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对象,乡村社会学研究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对认识和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和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村庄——乡村社会的社会组织村庄是乡村社会的基本单位,由于不同地区和社会条件、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我国的农村社会组织模式也十分复杂,乡村社会学研究村庄组织形式及其变迁对于了解乡村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十分必要。

3.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农村社会也在不断的现代化转型当中,乡村社会学研究农村生产方式、人口流动性、家庭生活、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有助于探讨我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之路。

4.文化差异与乡村社会乡村社会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社会学研究文化差异对于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乡村社会的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

5.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乡村社会学研究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于了解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和乡村社会的动态改变十分有益。

乡村社会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微观社会学科,在了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特殊性和规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乡村社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乡村社会学必将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村社会学的名词解释

农村社会学的名词解释

农村社会学的名词解释
嘿,咱来说说农村社会学哈!农村社会学那可是一门超有意思的学
问呢!就好比是一幅超级大的拼图,每一块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你想想看呀,农村不就是咱们生活中的一个大舞台嘛!在那里,人
们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比如说,农村的家庭,那可不是简单的几个人凑在一起,那里面有着浓浓的亲情和温暖呢!
就像我家隔壁的王大爷一家,他们每天一起劳作,一起吃饭,那种相
互扶持的感觉,真让人觉得暖心。

还有农村的社会组织,那也是五花八门的。

像村里的合作社,大家
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这不就跟咱在学校里参加社团一样嘛!大
家齐心协力,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再说说农村的文化,那可是有着深厚底蕴的呀!那些传统的习俗、
节日,不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农村的天空嘛!就像每年
春节的时候,村里那热闹的景象,舞龙舞狮,鞭炮声声,多有年味呀!
农村社会学就是要去研究这些,去了解农村的方方面面。

它可不是
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呢!它能让我们
更好地理解农村,更好地关心那些生活在农村的人们。

咱可别小瞧了农村社会学,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对农村
世界的认知大门。

通过它,我们能看到农村的美,也能看到农村的不
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农村发展呀!所以呀,农村社会学真的超级重要的,咱得好好去了解它才行呢!。

农村社会学钟涨宝考研知识点

农村社会学钟涨宝考研知识点

农村社会学钟涨宝考研知识点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问题。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社会,农村社会是指以农村地区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农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农村社会的组织结构、农村社会的社会关系、农村社会的社会变迁等方面。

首先,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农村社会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与农业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演变等因素密切相关。

农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农村地区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

其次,农村社会学关注农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农村社会的组织结构包括农村社会的组织形式、组织关系和组织机构等方面。

农村社会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农村社区、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家庭等。

农村社会的组织关系主要包括农民之间的互助关系、领导与群众的关系等。

农村社会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基层组织等。

研究农村社会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村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内部关系。

另外,农村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村社会的社会关系。

农村社会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农民之间的亲属关系、邻里关系、乡亲关系等。

农村社会的社会关系具有互助、互敬、互助等特点,这些社会关系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农村社会的社会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村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交往。

最后,农村社会学关注农村社会的社会变迁。

农村社会的社会变迁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的经济变迁、社会结构变迁、文化变迁等方面。

农村社会的经济变迁主要体现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民的职业转变等方面。

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变迁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的人口结构、职业结构、社会层次等方面。

农村社会的文化变迁主要体现在农村社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

研究农村社会的社会变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农村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亦称“乡村社会学”。

以农村社区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形成于20世纪初。

主要研究:农村人口、农副业、交通运输、居民生活、文教卫生等情况;农村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小城镇、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等,已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农村:一般指农业生产者的居住地。

多为人口聚居的村落,或是散居的田野。

起源于人类由采集、渔猎进入农耕阶段开始定居的原始农业时期。

生产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分工开始以后,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与城市产生差别。

其特征是:人口密度低,居住较分散;大多以农为业,家族聚居,成员间相互协作,多有血缘关系;工商业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相联系,经济文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兼业农户日见增多,农村与城市的区别逐步缩小。

农村人口:生活在农村社会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是构成农村社区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和体现生产关系的生命实体。

农村人口的状况影响着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农村生活:方式广义指农村居民的全部生活、活动方式,包括劳动、消费、闲暇、政治等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狭义专指消费、闲暇生活方式。

世界各地的农村社区因社会发展水平及生态环境等的不同,可概括为发达国家农村生活方式和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活方式。

农村社会保障:为改善和提高全体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由国家依法建立、政府主导的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农民生活保障性制度措施系统。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基本条件;是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是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及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村经济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村社会问题: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影响农村社区居民共同生活的,需经社会成员努力,依靠集体力量才能加以解决的问题。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名词解释农民:指在农村地缘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系而组成的农民社会各类的群体和社会集团以及农村社会群体组织的农村居民。

社会关系:人们在共同的社会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思想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关系的组成。

社会资源: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社会关系,并通过这些关系,人们能够获得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和帮助。

社会资本:行为主体所能动员的,并且有回报利息的社会接触资源,有助于实现目的性行为的工具和行为。

社会问题:指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失调影响到社会部分成员或全体成员的社会生活,破坏社会运行,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社会控制:(广义)指社会组织体系利用社会规范与之相适应的手段或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以及约束,对社会关系进行调解和制约的行为。

(狭义)对社会越轨者施以惩罚或重新教育的手段。

自然差别: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

社会差别: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境况差别。

社会分化: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为一身的社会地位发展为单一功能的多种社会地位。

社会分层:指由于社会分化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有序和等级不同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流动: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由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流动,可以表现为社会角色转变,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农村社会保障:指由民政部门组织实施情况下,以地方政府为主,一基层社区为依托,由国家社区公民群体以及个人合作兴办,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个人消费支出集中资金,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向农村社会成员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力者、遭受自然灾害者、经济收入低于贫困县者等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利于农村社会安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社会制度。

社会变迁:指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社会风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急剧的变化或者严谨的缓慢的变化,特别指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和结构的范畴。

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汇总

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序章1.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农村静态的社会结构、特征及均衡机制和农村动态的社会变迁特点及规律的科学。

2.社区研究:社区研究指的是通过研究社区的人口状况,特定生活环境和社会条件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研究某一社会问题的分布、状况、原因、沿革等,社区研究小可- -村一-居,大可一-省一市,重点放在整体研究上。

3.田野调查:被公认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

它是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

4.结构分析:强调分析的总体性,即一个社会每个生产生活的片段,都应回归到社会总体结构的基本特性上去强调构成结构的每个环节的特性,着力寻找总体结构的每个位点的分布及其相关特征。

5.机制分析:是指通过系统的思路或过程的思路来考察一个现象或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看它究竟是通过一种什么样的逻辑转化到另一种逻辑那里去,或从哪个点出发逐步过渡到其他的方向上去。

6.定性研究法:指的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

7.定量研究法:即采用问卷调查或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8.文献研究法:即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探讨和分析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1.农村生活委员会:1908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下令成立以贝利为首的农村生活委员会专门对农村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改委员会于1911年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包括教育、土地保护、劳动力、技术、妇女负担等内容的调查报告,提出改善农村状况的政策建议。

乡村社会学名词解释、问答

乡村社会学名词解释、问答

乡村社会学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变迁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以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乡村社会学是研究以农业或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居住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乡村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乡村社会学也称农村社会学。

3: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4:乡村社会是人们以农业活动为主、并以此为基础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5: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

6:社会群体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成了固定的社会关系,而具有社会关系的人们进行共同活动的社会体。

7:初级社会群体是指那些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

它包括家庭、邻里、朋友群体等。

8:科层制:是关于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9: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

10: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

11:乡村城镇化是乡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区经济运动,是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乡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的增长并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过程。

12: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方式是指生产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方式。

而广义生活方式则包括人们的各种活动方式,其中也包括生产劳动方式。

13:恩格尔系数是在人们的生活消费总支出中,用于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14:社会分层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

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

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规律性的社会科学。

2.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分析农村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研究农村社会的结构、过程以及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关系,从而揭示农村社会形成、发展、变迁的规律,最终推动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农村社会成员是在农村地缘关系基础上,通过农村社会各种社会关系而组织与构成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组织的农村居民。

4.社会身份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担任的职务或拥有的职位。

5.社会地位指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相互交往时所处的位置,也就是由人们的社会身份所决定的在特定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6.人的社会化,就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个体从自身的自然形态向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是社会把一个自然人转化为能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知识、能履行一定的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7.社会群体是二人以上有较为稳定的互动活动和相互关系有结构的人群共同体。

8.婚姻,即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男女两性的生理或生物结合,在本质上是男女两性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

9.家庭,是指通过婚姻、血缘以及收养等关系组成的社会群体。

其本质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关系。

10.农村邻里是农村居民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经久相处,友好往来而自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

11.社会组织,是人们依一定的章程、组织形式、管理机构而建立起来的,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的独立的社会群体。

12.社会是人们伴以一定的相互关系,依一定的行为规范,彼此结合,相互作用,10.社会角色扮演中的几种失调现象:角色不清、角色混同(自我混同、他人混同)、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11.少并消除失调现象:角色学习、角色整合、角色评价12.社会化的形式:有意的社会化、无意的社会化13.农村社会成员的社会化特点:封闭性和传统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农村社会学陆益龙考研笔记

农村社会学陆益龙考研笔记

农村社会学陆益龙考研笔记
1. 农村社会学的定义和领域: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主要关注农村地区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等方面。

2. 农村社会学的历史和发展:农村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相对较新,发展起步较晚。

在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新中国的农村改革和农村发展密切相关。

3.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化,包括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文献研究等。

田野调查是农村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获取农村社会的真实情况。

4. 农村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中涉及到许多重要理论,如乡村社会结构理论、农业经济与乡村发展理论、农民工问题理论等。

5.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关系、农村社会变迁、农村社会问题等方面。

这些内容与农村经济、教育、文化、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

6. 农村社会学的应用价值: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于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社会状况、加强农村管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参考,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提供指导。

7. 农村社会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农村社会学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农村地区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农村社会学将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问题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农村社会学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形成更全面的研究视野。

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

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

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2、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农村社会的个人、特定地域的农村社会、农村。

3、农村社会学最先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个国家?美国4、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梁漱溟5、“三农”的内容:农业、农村、农民6、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的生育观念方式发生了哪些了变化?答:在生育子女的数目上-----由多变少;对子女性别的选择上-----由注重生男孩子到生男生女都一样。

7、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包括哪些?政党组织、政权组织8、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生产发展(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生活宽裕(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业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村容整洁(村庄布局要合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实行清洁生产和生活)、管理民主(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我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9、农业生产经营者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多数,他们从事的是哪些农业劳动?农、林、牧、副、渔业10、贫困分为哪两种?其内容是什么?答: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

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1.农村:农村是指在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区域内,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的居民聚集地。

2.农业: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以取得适合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3.农民:农民是指那些在地缘基础上,通过农村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复杂的社会关系与联系而使之成了农村各种社会共同体成员的人们。

4.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指人类从事的一切生存活动或“生活活动”,既包括人们在一定物质生活资料基础上进行的消费活动、精神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又包括物质生产及交换活动。

5.生活方式:狭义的生活方式仅局限在消费领域及社会交往领域,即把它解释为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或者把它理解为日常生活的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等等。

广义的生活方式则不仅指人们的生活活动,而还包括人们的生产活动,不仅指怎样生活,还包括怎样劳动,等等。

6.家庭网络:是指由几个(或多个)彼此之间具有较经常、较固定的经济或生活方面的联系的家庭所组成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7.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则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单位劳动力为达到最佳投入产出的经营效益,所能够经营的最大土地面积。

8.土地规模经营:是指在既定的条件下,生产的组织者为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如何合理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9.耕地:所谓耕地,是指含有经过长期自然力和人力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壤,能够适合进行各种农作物栽培的土地。

10.城乡融合:指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的状况或过程。

11.农村社会现代化:是指农村居民利用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社会结构,逐渐缩小城乡差距,逐渐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

12.择偶标准:是指人们在择偶时会着重考虑的因素和条件,实际上是考察的是谁会和谁结婚,哪些人会选择哪些人的问题。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什么是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包括农村社会结构方面的研究、农村社会变迁方面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研究三部分内容。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三个层次。

(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社会学调查研究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究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是研究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是研究总结阶段实地调查,也称为田野调查,是农村社会学家最为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社区类型比较法,也称为模式比较方法)社区追踪调查,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

对同一对象的追踪研究可以是同一研究者,也可以是其他研究者,亦可以是二者交替进行。

问卷调查,即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而事先设计好的一份问题表格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问卷设计、抽样、调查实施、统计分析)问卷调查优点:1、问卷调查可不局限于对单个村落社区的个案研究,能够在更大范围的农村地区开展调查;2、其次,当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的时候,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总体情况具有更强的推论性;3、再次,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利于从中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最后,问卷调查所花费的时间一般来说也比实地调查短。

缺点:1、由于问卷调查采用事先编制的问卷来收集资料,因此问卷必须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这对前期的研究设计就有了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

2、问卷不是随意制定的,研究者应对研究主题有全面的深入的认识,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调查任务,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完成一项好的问卷调查。

3、由于调查问卷是结构化的,在此过程中难以对已经设置的问题加以更改,所以依靠问卷收集到的信息总是有限的,并且不恰当的提问和不准确的答案设置也会产生错误的调查结果,使研究者原本希望得到的信息被扭曲。

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意义:a\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b\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农村和谐社会;c\丰富了社会学本土化知识。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第一章何为农村社会学?第一章何为农村社会学一、农村社会学定义农村 + 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是一门区域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对应。

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二、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农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1894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C.R.亨德赫在校内开设“美国农村生活的社会环境”课程——前奏。

1908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下令组织以H.贝利为首的农村生活委员会,开展农村问题研究——它源于美国当时农村实际社会需要并完全由实践所定向的第一种研究途径。

被认为是农村社会学诞生的第一个里程碑。

1916年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G.M吉勒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农村社会学》教科书。

1923年吉勒特又出版了第二本——《农村社会学》,1929年,哈佛大学的P.索罗金和G.齐美尔共同出版了《乡村——城市社会学原理》一书,第一次明确提出应该在与城市相比较中研究农村社会的主张。

三、农村社会学的传播与发展农村社会学在美国诞生后,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亚洲如拉丁美洲、欧洲,农村社会学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乡村建设运动1、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1840年后,中国日益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国民族经济陷于停滞与破产的境地。

农村的自然经济逐步遭到破坏,农民不断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又不能被新的生产方式吸收,成为绝对贫困的一群。

代表人物陈翰笙(1897~2004),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

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以第一手的农村调查材料论证中国农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指明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2004年3月13日逝世。

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背景20世纪20-30年代,在农村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与苏区土地革命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民党统治区内不少不满于现状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不赞成对中国农村实行资本主义改造,另一方面又不赞同或不敢主张革命,他们希望通过改良,找到第三条路。

农村社会学重点整

农村社会学重点整

名词解释1.农村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与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与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2.农村社会网络是农村社会结构的概念, 是指由农村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农村社会就是由相互交织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一个大系统。

3.农村社会组织是农村中为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执行特定的社会职能并根据一定的规章、程序而进展活动的人群共同体;是农村社会从无序到有序开展的一种状态和过程,是一定社会成员所采取的某种社会生活方式。

4.农村社会流动是指农村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它既表现为农村社会成员地位的变动,也表现为农村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转换。

5.社会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以与与之相应的手段与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与其价值观念进展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展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或偏差行为进展预防和制约、对社会越轨者进展惩戒和教育的过程。

6.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依法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各种原因遭遇生活困难的农村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物质帮助或服务支持,以保障其根本生活需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种制度。

7.农村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脱离农业,逐步向城镇集中,从而使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产值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也是由传统农村社会的存在形态向现代城市社会的存在形态变迁的过程8.城乡融合就是指在科学技术开展的带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开展,城乡社区之间的本质差异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的状态和过程。

简答1.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非实证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A实证主义方法论〔孔德〕1.相信社会与自然的同构性,认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没有根本区别,社会开展过程在本质上与生物开展过程一样,只不过更为复杂而已。

2.相信科学的方法是统一的、同一的3.一切事实的知识都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证据,实证主义以观察和经验为证明的原如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
1、农民--从职业上讲是以土为谋生方式;从阶级上讲是“耕者有其田”的助人,解放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从户籍上看是户籍在农村的农民。

2、农业--狭义上讲是指种植业,广义上讲是农、林、牧、副、渔,指通过劳动实现动物、植物在生产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3、农村--指以农业为活动为主的地域社会,有同质性人口组成的,有一定地域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4、补贴政策--广义上讲是指政府对农业部门的财政性自己支持。

狭义上讲是指对农业领域中某中农产品的生产、交换、贸易等或对居民的某些辅助性的财政资金支持。

5、农村经济--指以农民和农村组织作为农村市场额主体,在生产、交换、消费、分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在农村地域空间中的工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也、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

6、农村经济制度--指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一整套农村经济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7、诱致性制度变迁--指人们争取获利机会,自发倡导与组织对现实制度安排的替换与变更。

创造新的制度安排是人们在追求由于制度不均衡而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的制度变迁。

8、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村现行经济制度结构的变化和替代。

或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安排。

9、土地股份合作制--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即在按照人口落实社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转变为股权,流转给经营组织经营,经营收入在扣除必要的集体积累以后按照社员的股份进行分配。

10、工业化--指农部门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降低,非农部门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升高,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变换的过程。

11、农村工业化--农业工业产值与就业上升,人口集中,城镇化,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力减少,非农劳动力增加;土地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就业结构变化,农民收入提高,导致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普及,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12、农民市民化--指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进农民工“个体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

13、城市化--指农村人口与社会职能想城市集中,城市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扩张,最终城镇一体化的过程。

14、城镇化--指农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向城市形态转变,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变的过程。

15、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
会与能力不同,在社会地位上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与过程。

16、人地关系--在基层上指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中层上
指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综合上讲指人口与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17、村民自治---指通过自治组织自己处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

18、农村文化--指在农村生产方式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并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是农民的价值观、交往方式、文化素质等深度心理结构的反映。

19、民间信仰--之形成于地方共同体的一般民众指中,逐渐培养与发展起来额信鬼神、崇拜等活动。

是社会底层人群的价值判断与信仰体系。

20、宗族文化--指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包括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与价值体系。

21、民俗--指以口头方式或未加深思而保留下来的生活知识与民间传承资料。

22、
23、
24、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5、
26、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