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合集下载

11实训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教案解读

11实训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教案解读

教案教师姓名耿姣姣课程名称康复评定技术班级13康复3班授课日期2014年 9月 25 日第 4 周授课顺序11 章节名称实训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教学目标掌握:掌握手法检查的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了解:摆动和屈曲维持试验、电生理评定、等速被动测试等评定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肌张力评定的操作程序、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肌张力评定的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其分类难点:肌张力评定的操作程序、分级标准教学资源1.教材:《康复功能评定》张绍岚主编2.参考书:《康复治疗技术临床操作规范》2012版3.教具:多媒体课件评估反馈1.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2.根据学生在实训课的反应及操作情况判断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作业1、简述肌张力评定的操作程序2、简述肌张力评定的分级标准课后记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实训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实训目的和要求】1.掌握手法检查的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

2.了解摆动试验和屈曲维持试验、电生理评定、等速被动测试等量化评定肌张力的方法。

【仪器设备】治疗床、量角器、叩诊锤等。

【实训步骤】1.检查方法主要是手法检查。

首先观察并触摸受检肌群在放松、静止状况下的肌张力状态,并观察主动活动进行判断。

(1)肌张力减低(迟缓)(2)肌张力增高(痉挛)2.临床分级(1)肌张力减低(2)肌痉挛①手法检查:手法检查是按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定的。

常用的评定方法有神经科分级和Ashworth分级,其他方法还有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Penn分级法和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Clonus(阵挛)分级法,但不常用。

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法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肌痉挛程度的评定方法,常在仰卧位进行检查。

②痉挛仪器评定法:常用方法有摆动试验测试、电生理测试、等速肌力测试及多通道肌电图测试等,可根据需要选用。

【注意事项】为了减少误差,应尽可能使检查操作规范化,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清醒受检者,评定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紧张。

肌张力的评定 ppt课件

肌张力的评定  ppt课件
40
伸展性检查
上肢: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
5
思考
如果是一块切下来的肉,是否会有牵张反射? 死人会不会有肌张力?有没有肌张力消失的说 法?
6
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久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 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发生微弱而持久的收缩,以阻止被拉 长。这可能是同一肌肉内的不同肌纤维交替收缩的结果, 因而不易疲劳。
意义:肌紧张是多突触反射,能对抗重力牵引,是维持人 体正常姿势和进行其他复杂运动的基础。
定义:是指肌张力低于正 常水平,被动运动相关、肌病、 上运动元损伤的休克期
22
肌张力障碍
表现:肌肉收缩或快或慢, 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肌张 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 高
定义:是一种以肌张力损 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 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 进性障碍
第六章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1
一、概论
➢ 肌张力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 续的、微小的收缩;
➢ 正常人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进行各种活动时,肌肉都 会处于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按压有弹力或抵抗), 肌肉的这种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2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坐、 站);
肌张力异常是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的 重要特征。
16
17
痉挛的临床意义
(1)益处: 借助伸肌痉挛可以帮助患者站立行走 可相对保持肌肉容积 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预防骨质疏松 降低麻痹肢体的水肿 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
18
痉挛的临床意义
(2)弊处: 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 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 有发生挛缩的危险 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 持续性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 增加骨折和异位骨化的危险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26
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评定
6、功能评定 对痉挛或肌张力异常是否干扰生活自理能力、 对痉挛或肌张力异常是否干扰生活自理能力、 坐或站立平衡及移行等功能能力进行评定 具体可以包括是否有床上活动、转移、行走和 具体可以包括是否有床上活动、转移、 生活自理能力的损害及其程度等 Brunnstrom、Fugl-Meyer、FIM等可间接提供 Brunnstrom、Fugl-Meyer、FIM等可间接提供 痉挛和其他肌张力异常改变的评定 Bathel指数等可能对评定与痉挛和肌张力过强 Bathel指数等可能对评定与痉挛和肌张力过强 相关的功能状态改变有价值
5
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 效的同时收缩 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 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 能力 肢体被动置于空间某 一位置时, 一位置时,具有保持 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 抗肌之间的平衡 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 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 程中变为固定姿势的 能力 具有完成某一肌群协 同运动或某一肌肉独 立运动功能的能力 被动运动时, 被动运动时,具有一 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 抗感
27
手法评定方法
定 义: 是一种根据关节进行 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 阻力来分级评定的方 法 在痉挛的量化评定中, 在痉挛的量化评定中, 手法评定方法在临床 上仍然为主要手段 方 法: 神经科分级方法 被动ROM检查法 被动ROM检查法 Ashworth分级法 Ashworth分级法 Penn分级法 Penn分级法 阵挛(Clonus) 阵挛(Clonus)分级 法
24
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评定
2、视 诊 刻板样运动模式( 刻板样运动模式(异 常协同) 常协同)常表明存在 肌张力异常 不自主的波动化运动 变化表明肌张力障碍 自发性运动的完全缺 失则表明肌张力弛缓 3、反射检查 应特别注意检查患者 是否存在腱反射亢进 等现象 在进行深腱反射检查 时,评定者可直接用 指尖或标准的反射叩 诊锤轻叩检查腱反射 导致的肌肉收缩情况, 导致的肌肉收缩情况, 并可以0 并可以0~4级予以评 分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标准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标准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标准表2 改良Ashworth量表(0—4级)痉挛的几种徒手检查表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和徒手肌力检查(MM—T)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号诊断:检查日期:评估者:平衡能力评估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号:诊断: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表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号:诊断:Barthel 指数(BI)Berg平衡量表记录表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注;低于40分表明有摔倒的危险结论Fim评定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类手法肌力检查(MMT)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部位功能检查评分标准上肢坐位1.上肢反射活动(1)肱二头肌肌腱反射(2)肱三头肌肌腱反射2.屈肌共同运动(1)肩关节上提(2)肩关节后缩(3)肩关节外展(至少90度)(4)肩关节外旋(5)肘关节屈曲(6)前臂旋后3.伸肌共同运动(1)肩关节内收和(或)内旋(2)肘关节伸展(3)前臂旋前4.伴有共同运动的活动(1)手触腰椎(2)肩关节屈曲90度(肘关节位0度)(3)肩关节0度时,肘关节90度前臂旋前、旋后5.分离运动(1)肩关节外展90度,肘关节0度位,前臂旋前(2)肩关节屈曲90度~180度,肘于0度位、前臂中立位(3)肩关节屈曲30~90度、肘关节0度位时前臂旋前旋后0分:不能引出反射活动2分:能够引出反射活动0分:完全不能进行1分:部分完成2分:无停顿充分完成0分:进行1分:部分完成2分:无停顿充分完成0分:没有明显活动1分:手仅越过髂前上棘2分:能顺利进行0分: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肘关节屈曲1分:肩关节外展及肘关节屈曲发生在较晚时间2分:能顺利充分完成0分:肘关节不能保持90度或完全不能完成该动作1分:肩肘关节正确位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完成该活动2分:完全旋前、旋后,活动自如0分:一开始肘关节就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1分:可部分完成或者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2分:顺利完成0分: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外展1分:在肩部屈曲时,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2分:顺利完成0分: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腕手6.反射亢进肱二头肌肌腱反射指屈肌反射肱三头肌肌腱反射7.腕稳定性(1)肘关节90度,肩关节0度伸腕(2)肘关节90度,肩关节0度时腕关节屈伸(3)肘关节0度,肩关节30度伸腕(4)肘关节0度,肩关节30度屈伸腕(5)腕环形运动8.手指(1)集团屈曲(2)集团伸展(3)握力1:掌指关节伸展、指间关节屈曲,检查抗阻握力(4)握力2:所有关节0度位时,拇指内收1分:能在要求肢位时部分完成旋前旋后2分:顺利完成(该阶段者要得2分,那么在第V阶段必须得6分)0分: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1分: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2个反射活跃2分:反射活跃不超过一个并且无反射亢进0分:患者不能伸腕关节达15度1分:可完成伸腕,但不能抗阻2分:有些轻微阻力仍可保持伸腕0分:不能随意运动1分:患者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2分: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性评分同(1)项评分同(2)项0分:不能进行1分:活动费力或不完全2分:正常完成0分:不能屈曲1分:能屈曲但不充分2分:(与健侧比较)能完全主动屈曲0分:不能伸1分:能够主动伸展手指(能够松开拳)2分:能充分地主动伸展0分:不能保持要求位置1分:握力微弱2分: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抓握0分:不能进行1分:能用拇、食指捏住一张纸,但不能下肢仰卧位坐位站位(5)握力3:患者拇、食指可挟住一支铅笔(6)握力4:患者能握住一个圆筒物体(7)握力5:握球形物体,如网球9.协调性与速度:指鼻试验(快速进行5次)(1)震颤(2)辨距不良(3)速度1.反射活动(1)跟腱反射(2)(髌)膝腱反射2.屈肌共同运动(1)髋关节屈曲(2)膝关节屈曲(3)踝关节屈曲3.伸肌共同运动(1)髋关节伸展(2)髋关节内收(3)膝关节伸展(4)踝关节跖屈4.伴有共同运动的运动(1)膝关节屈曲(2)踝背屈5.分离运动(髋关节0度)(1)膝关节屈曲抵抗拉力2分:可牢牢捏住纸评分方法同握力2评分方法同握力2、3评分方法同握力2、3、40分:明显震颤1分:轻度震颤2分:无震颤0分:明显或不规则辨距不良1分:轻度或规则的辨距不良2分:无辨距障碍0分:较健侧慢6s1分:较健侧慢2~5s2分:两侧差别〈2s0分:无反射活动2分:有反射活动0分:不能进行1分:部分运动2分:充分进行0分:没有运动1分:微弱运动2分:几乎与对侧相同0分:无主动运动1分:膝关节能从微伸位屈曲但不超过90度2分:膝关节屈曲〉90度0分:不能主动背屈1分:不能完全主动背屈2分:正常背屈0分:在髋关节伸展位不能屈膝坐位仰卧位(2)踝背屈6.反射亢进膝部屈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7.协调性和速度跟膝胫试验(连续重复5次)(1)震颤(2)辨距障碍(3)速度临床意义:简化Fugl-Meyer评定最高分100分。

第七章-肌张力评定技术 (2)全文编辑修改

第七章-肌张力评定技术 (2)全文编辑修改
➢被动运动检查可发现肌肉对牵张刺激的反应,以 发现是否存在肌张力过强、肌张力过强是否为速 度依赖,是否伴有阵挛,并与挛缩进行比较与鉴 别。评分标准最常用改良Ashworth分级。
①腕关节掌屈、背伸; ② 前臂旋前、旋后; ③ 肘 关节屈伸; ④ 肩关节外展; ⑤ 髋、膝关节屈伸; ⑥ 髋关节内收外展; ⑦ 踝关节背屈、跖屈; ⑧ 颈 屈伸、侧屈、旋转
2. 精神因素的影响——紧张和焦虑情绪以及不良的 心理状态都可以使肌张力增高
3. 并发症的影响——有感染、便秘、疼痛、关节挛 缩等并发症时,肌张力可增高
4. 神经状态的影响——中枢抑制系统和中枢易化系 统失衡,可使肌张力发生变化
5. 其他——如局部肢体受压、骨折等外伤或疾病、 烟碱等药物、气温剧烈变化、受试者对运动的主 观控制作用均可导致肌张力发生变化
3. 等速装置评定方法——用于测定肌肉在被动牵 张时所表现的阻力增高。
小结:
1.正常肌张力分类: • 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 2.异常肌张力分类: •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迟缓、肌张力增高(痉挛、 僵硬) 3.痉挛的特征: • 轻度(后1/4)、中度(1/2)、重度(前1/4) 4.僵硬的特征: • 铅管样、齿轮样
6. 可以维持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平衡;
7. 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 变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
8. 在需要的情况下,具有可以完成某肌群的协同 动作,也可以完成某块肌肉的独立的运动动能 的能力 ;
9. 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
(二)异常肌张力评定标准 1. 弛缓性肌张力评定标准
重点!
第二节 肌张力评定
一、肌张力检查方法
(一)肌张力弛缓
1. 检查者拉伸病人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 2. 病人不能自己抬起肢体,或当肢体运动时可感

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评定

式化(扭曲); 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 其中张力障碍性姿态(dystonia posturing)为一持续扭曲畸形,可持续 数分钟或更久。
4、肌张力弛缓(flaccidity)
当肌张力表现为降低和缺乏、被动运动
时的阻力消失、牵张反射衰减、肢体处 于关节频繁的过度伸展而易于移位(松 软)等现象时,则称为肌张力弛缓。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3级
4级
四、痉挛评定量表应用 注意事项
(一)评定的影响因素
1.痉挛的神经性因素;2.痉挛的速度依 赖
3.患者的努力程度;4.精神因素的影响 5.环境变化的影响;6.评定时患者的体 位
(二)评定纪录
需要记录:测试的体位、是否存在异 常反射、是否存在影响评定的外在因素、 痉挛分布的部位、对患者ADL等功能活动 的影响及所应用的药物、治疗技术是否 有效等
进一步引发协同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上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 进、阵挛、异常的脊髓反射、被动运动 的阻力增加和运动协调性降低;
痉挛特殊的表现
巴彬斯基(babinski)反射 折刀样反射(clasp-knife 阵挛(clonus) 去脑强直(decerebrate
reflex)
rigidity) 去皮层强直(decorticate rigidity)
2、僵硬(rigidity)
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使得
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 现象。 常为锥体外系的损害所致,帕金森病。
齿轮样僵硬(cogwheel rigidity) 铅管样僵硬(leadpipe rigidity)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肌张力低于正常

肌张力及评定PPT课件

肌张力及评定PPT课件
的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 Ⅱ--中度---在PROM的1/2时即出现阻力 Ⅲ--重度---在PROM的前1/4,即肌肉在其最
短的位置时已出现阻力,使PROM难以完成
25
(二)临床分级—按照肌肉硬度
0级-肌张力低 1级-肌张力正常 2级-肌张力稍高,肢体活动未受限 3级-肌张力高,活动受限 4级-肌肉僵硬,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
位)。
27
(2)改良的Ashworth法:
0级:无肌张力升高(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稍高,被动伸屈肢体时有“卡住”或
突然释放感,或在关节活动度的最后出现很小的 阻力。 1+级:肌张力轻度升高,被动屈伸肢体时有“卡 住”感,并在小于后1/2ROM内一直伴有很小的 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升高,在大于1/2ROM内有阻 力,但被动活动容易。 3级:肌张力显著升高,被动活动困难。 4级:受累肢体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18
4、被动运动检查 通过检查者的手来感觉肌肉的抵抗是最常用的 注意事项:
⑴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 ⑵所有的运动均应予以评定,且特别要注意在初
始视诊时被确定为有问题的部位
⑶评定者应保持固定形式和持续的徒手接触,并
以恒定的速度移动患者肢体。
19
肌张力正常时,肢体容易被移动,检查者可很 好的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而不感到异常阻力
3
肌张力的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周围神经和 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情况。一旦这种支配 情况发生改变,就可以导致肌张力过强、 过低或肌张力障碍等功能问题。
因此,肌张力异常是CNS损伤或周围神经 损伤的重要体征。
4
(一)正常肌张力分类
⑴静止性肌张力:如正常情况下的坐、站时能维持正常 肌张力的特征。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量表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量表

姓名:性别:年龄:岁评定日期:诊断:评定者:1.临床肌张力分级2.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SS)3.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一、肌张力分类1. 正常肌张力被动活动肢体时,没有阻力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2. 高张力肌肉张力增加,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3. 低张力肌肉张力降低,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4. 张力障碍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地交替出现。

二、临床肌张力分级根据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肢体反应或阻力,将其分为0~4级(表1)。

表1 临床肌张力分级等级肌张力标准0级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1级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2级正常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3 级轻、中度增加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4级肌张力高度增加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三、痉挛分级1.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SS,表2)表2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SS)等级肌张力标准0级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肢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1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肢在终末时有轻微的阻力1+ 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肢时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2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肢时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活动3 级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肢时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4级肌张力高度增加患肢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2. 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1)跟腱反射:病人仰卧位,髋外展,膝屈曲。

用叩诊锤叩击跟腱。

0分:无反射;1分:反射减弱;2分:反射正常;3分:反射活跃;4分:反射亢进。

(2)踝跖屈肌群肌张力:病人仰卧位,下肢伸直、放松,被动全范围屈曲踝关节(背伸),感觉所受到的阻力0分:无阻力;2分:阻力降低;4分:正常阻力;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可全范围活动关节);8分:阻力重度增加(不能全范围活动关节)。

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

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
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法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肌痉挛程度的评定方法,常在仰卧位时进行检查,评定标准见表1
痉挛仪器评定法:应用仪器评定痉挛的优点是较为客观,但实用性一般,临床应用较少。常用方法有摆动试验测试、电生理测试、等速肌力测试及多通道肌电图测试等,可根据需要选用。
3
2
4
1
测定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使患者了解测试全过程,消除紧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5
06
适应证
禁忌证
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定、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急性扭伤、骨关节肿瘤等。
仪器设备
肌张力的评定有手法检查和器械检查。在器械检查方面,有电生理测试仪、等速测力仪及多通道肌电图等,可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测定
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
2.临床分级 (1)肌张力减低: ①轻度:肌张力降低;把肢体放在可下垂的位置上,检查者松手时,肢体只能短暂地抗重力,随即下垂;同时有肌力下降,但有一定的功能活动。 ②中度到重度:肌张力显著降低或消失;若把肢体放于可下垂的位置上,检查者松手时,肢体立即下垂;同时有肌力显著丧失,不能产生有功能的活动。 (2)肌痉挛: ①手法检查:手法检查是按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定的。常用的评定方法有神经科分级和Ashworth分级,其它方法还有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Penn分级法和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clonus阵挛分级法,但不常用。 神经科分级:0级:肌张力降低;1级:肌张力正常;2级:稍高,肢体活动未受限;3级:肌张力高,活动受限;4级:肌肉僵硬,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 Ashworth分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轻度增高,被动活动时有一过性停顿;2级:较明显增高,活动未受限;3级:明显增高,被动活动困难;4级:肢体僵硬,被动活动不能。 Penn分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肢体受刺激时出现轻度肌张力增高;2级:偶有肌痉挛,少于1次/h;3级:经常痉挛,多于1次/h;4级:频繁痉挛,多于10次/h。 Clonus分级:0级:无踝阵挛;1级:踝阵挛,持续1~4s;2级:持续5~9s;3级:持续10~14s;4级:持续大于15s。

痉挛的评估与治疗

痉挛的评估与治疗

综述痉挛的评估与治疗盛兰娟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病损的主要表现之一,许多疾病如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都可以引起痉挛,是临床上多专业跨学科共同面对的问题。

而所谓痉挛就是指以速度依赖性的张力牵张反射(肌张力)增强,伴随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一种运动障碍,被认为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部分。

痉挛对运动功能影响极大,如不积极介入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高肌张力、关节挛缩、疼痛和运动模式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而痉挛的评估与治疗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1.痉挛的评估治疗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患者评估以制定治疗方案,目前痉挛的评定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主观与客观评定两大类。

以下简介常用的评定方法:一)主观的评定方法主观的评定方法依靠检查者徒手操作及观察来主观判断患者的痉挛情况。

目前常用的主观评定方法有以下两大类Ashworth量表法(Ashworth scale for spasticity ASS)及改良的Ashworth量表法(modified Ashworthscale,MAS)。

ASS是Ashworth于1964年提出的,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张痉挛肌进行全关节范围被动活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将痉挛分为0-4级共五个级别。

1987年,Bohonnan 和Smith在使用ASS时被评定为Ashworth1级的人太多,于是将1级重新划分,在原量表基础上增加了1级,并对6个级别重新描述,形成改良的Ashworth量表。

ASS和MAS均是徒手肌力痉挛检查法,用于评定四肢各肌群,操作简便,因此成为临床最常用的痉挛评定方法。

但其量化是以关节的被动活动感受到的阻力作为评定基础,因而评定的准确性受到一点影响,另外,评定时忽略了与痉挛关系密切的腱反射和阵挛等,故临床使用不太满意。

二)客观的评定方法应用仪器做客观评定可以克服主观因素对评定的影响,使结果更加可靠。

临床上常用肌电图检测F波与H反射,F波参数取决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H反射取决突触前抑制水平,因而了解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首选F波。

痉挛评定

痉挛评定
痉挛评定 (改良Ashworth 法)和Brunnstrom评定分期
痉挛定义

定义 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肌肉张力异常增 高的症候群,是一种由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 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功能障碍。
痉挛评定 (改良Ashworth 法) 级别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
一项充分 两项充分
Brunnstrom Ⅳ-1
Brunnstrom Ⅳ-2
8、踝关节背屈
作踝关节背屈动作 不能 不充分(能在柘屈范 围内) 充分(5度以上
9、踝关节背屈
髋关节屈曲60-90度 膝关节屈曲小于20度 做踝关节背屈动作 不能 不充分(小于5度) 充分(5度以上)
Ⅳ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 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 松开,手指能半随意、 小范围伸展 1.手能置于腰后 2.上肢前屈90°(肘伸展) 3. 屈肘90°,前臂能旋前、 旋后
痉挛开始减弱,开 始脱离共同运动出 现分离运动 1.坐位,足跟触 地,踝能背屈 2. 坐位,足可向后 滑动,使其背屈大 于0
上肢 1-12期评定方法
1、联合反应
触摸患侧胸大肌
有无收缩
无_不充分
(Brunnstrom Ⅰ ) 有_充分 (BrunnstromⅡ-1)
2、随意收缩
触摸胸大肌有无收缩
无_不充分
(Brunnstrom Ⅰ) 有_充分 (BrunnstromⅡ-2)
3、协同运动
观察指尖能到达何处 不能 不充分(乳-脐) 充分(脐以下)
5、手触后背
注意动作要一次完成,

《肌张力与痉挛评定》课件

《肌张力与痉挛评定》课件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复或改变与 肌张力和痉挛相关的基因,为治 疗带来新的可能性。
细胞治疗
使用干细胞或其他细胞类型来修 复受损肌肉,减轻肌张力和痉挛 的症状。
遗传学研究
通过研究肌张力和痉挛的遗传学 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结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在临床应用的前 景和展望
肌张力和痉挛评定在临床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还有很多新的研究和治疗方法正在不断发展。我们对未来在肌 张力和痉挛评定领域的进展抱有期待。
神经切断术
切断或阻断与痉挛相关的神经, 以减少痉挛的发生。
骨关节手术
对于与肌张力和痉挛密切相关 的骨关节问题,可以通过手术 来解决。
肌张力和痉挛的并发症及预防 措施
肌张力和痉挛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包括肌肉萎缩、疼痛和功能障碍等。 我们将探讨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肌张力和痉挛研究的新进展
基因治疗
《肌张力与痉挛评定》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肌张力与痉挛的定义、基本概念以及与肌肉的生理特征的关系。 还将探讨肌张力和痉挛的评定方法、分类和程度评估,以及治疗方法和预防 措施。
肌张力与痉挛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程度,痉挛是肌肉的突然且无法控制的收缩。了解肌张力与痉挛的定义和 基本概念对于进一步的评定和治疗至关重要。
肌肉的生理特征及其与肌张力 痉挛的关系
肌肉是身体的主要组织之一,其生理特征与肌张力和痉挛密切相关。了解肌 肉的生理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肌张力和痉挛的发生机制。
肌张力和痉挛的评定方法
1
物理评定
通过观察和测量肌肉的外观、弹性和反应来评定肌张力和痉挛的严重程度。
2
神经生理评定
使用神经电传导速度等指标来评定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是否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适应证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适应证如下:
1.失用性肌肉功能障碍由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导致肌肉功能障碍。

2.肌源性肌肉功能障碍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或肌力减弱。

3.神经源性肌肉功能障碍由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

4.关节源性肌肉功能障碍由关节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

5.其他肌肉功能障碍
禁忌证
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定、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急性扭伤、骨关节肿瘤等。

准备
肌张力的评定有手法检查和器械检查。

在器械检查方面,有电生理测试仪、等速测力仪及多通道肌电图等,可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的仪器进行测定。

方法
1.检查方法
主要是手法检查。

首先观察并触摸受检肌群在放松、静止情况下的肌张力状态,并观察主动活动进行判断。

(1)肌张力减低(弛缓):检查者推拉患者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患者自己不能抬起肢体,检查者松手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肌张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肌的外形与弹性,表现松弛软弱。

(2)肌张力增高(痉挛):肌腹丰满、硬度增高;患者在肢体放松的情况下,检查者以不同的速度对患者的关节做被动运动时,感觉有明显阻力,甚至很难进行被动运动;如检查者松手时,肢体被拉向肌张力增高一方;长时间的痉挛可能会引起局部肌肉和/或肌腱的挛缩,影响肢体运动;痉挛肢体的腱反射常表现为亢进。

2.临床分级
(1)肌张力减低:
①轻度:肌张力降低;把肢体放在可下垂的位置上,检查者松手时,肢体只能短暂地抗重力,随即下垂;同时有肌力下降,但有一定的功能活动。

②中度到重度:肌张力显著降低或消失;若把肢体放于可下垂的位置上,检查者松手时,肢体立即下垂;同时有肌力显著丧失,不能产生有功能的活动。

(2)肌痉挛:
①手法检查:手法检查是按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定的。

常用的评定方法有神经科分级和Ashworth分级,其它方法还有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Penn分级法和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clonus阵挛分级法,但不常用。

Ashworth分级:
0级:肌张力降低
1级:肌张力正常
2级:稍高,肢体活动未受限
3级:肌张力高,活动受限
4级:肌肉僵硬,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分级
0 无肌张力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即肌肉接近最长距离时)呈现出最小的阻
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肌肉在偏长的位置时)突然卡住,继续进行PROM始终有小阻力
II 肌张力增加较明显:在PROM的大部分范围内均觉肌张力增加,但受累部分的活动仍算容易进行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PROM检查困难
IV 僵直:僵直于屈或伸的位置,不能活动
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法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肌痉挛程度的评定方法,常在仰卧位时进行检查,评定标准见表1。

②痉挛仪器评定法:应用仪器评定痉挛的优点是较为客观,但实用性一般,临床应用较少。

常用方法有摆动试验测试、电生理测试、等速肌力测试及多通道肌电图测试等,可根据需要选用。

注意事项
1.测定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使患者了解测试全过程,消除紧张。

2.测试前摆放好患者的体位,充分暴露患者部位,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再检查患侧,以便两侧比较。

3.应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情绪激动时进行检查。

4.检查时室温应保持在2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