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删去的词语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表达效果)。 (2)句子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3)句中加点的词能否被某个词替换,为什么? (4)从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或生动性说明句子的
含义。 (5)特殊类型的短语的表达作用。
(4)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 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 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 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 常绿灌木小乔木,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分”一词 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讨论基本题型答题思路:
答: “常常”指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这里指 水在普通条件下,大多数时间表现为液态,但也不 排除特殊情况。“常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 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讨论基本题型答题思路:
典型试题 一: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解释加点词(从表推测、估计、强调、限 制等方面进行解释); (2)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严密性和科学性。
(2)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典型试题 二: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1)回答不能删去; (2)解释词语的意思和在句子中的意思; (3)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 ,所以不能去掉; (4)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
小结常见题型:
群文复习归纳综合课
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和严密性
寻找语言:
小组寻找《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 《故宫博物院》三课里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 ”和“严密”的例子(老师没有讲过的),选 1—2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记录在导学案上,并设 置成问题。
高考汉语中“找出句子中不能删去的词语”类型题的辅导方法
A
B
CD
12.“到”字前面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跟方位名词时,“到”子 不能省去。
如:昨天早晨,我们大家 坐车 来到了艾力家。
A
BC D
小 桃树到了秋天就长到了两尺多高。
A B
CD
13.句中“使、让、被、朝、向、在”等介词不能省。
如:你这样做不仅能使我高兴,还能让大家都兴奋起来。
五、目的关系复句中的表示目的的连词不能去掉
(为了)以便(我这样做以便给大家创造条件), 以,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我这样做以便给大家创造条件)
六、数词与量词组合时,有时数词可以去掉,但量 词不能。(数量可以去掉)动量词与数词组合时, 数词有时可去,但动量词不能,数量同时可以去掉, 动量词和数词两个同时可去。如:我买了一本书。 我去了一次北京。 我把词语抄写了三遍。
14、曾经…过 谓语+过+数量补语… 在这种格式中的“曾经”可以去掉,时态助词“过”不 可去掉。 他曾经来过两次。 15、谓语动词重叠时重叠的另一个部分不可去掉,如: 你们去考虑考虑然后再做出决定。
你先好好想想再答复我。 16、动词前面的“一”不可去。 如:我一看就明白了。 我一跳就过去了。
17、除了…以外:“除了”不可去。 谓宾词组做状语时必须有“地”,这个“地”不可去。 “罢”替代动词。 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18、使令动词不可去掉,如:让,使,另,叫 (1)你让他过来。
还有“能够”“能”这类词不能删,属于兼语使令 动词。
不能删除的部分(18分)
1.在……上(中)(里)(下):是介词结构,后面的“上、中、下、里”不能省略。
如:你怎么不在作品上标上自己的名字呢?
A
表示放弃的成语四字词语,形容放弃的名言句子
表示放弃的成语四字词语,形容放弃的名言句子表示放弃的成语四字词语,形容放弃的名言句子【小学而大遗】: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
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
【折券弃债】:券:票据、凭证。
撕毁凭据,放弃索债。
表示放弃的成语【昼夜不舍】: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逐本舍末】:逐:追求。
抓住根本,放弃次要的东西。
【弃文就武】: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弃德从贼】:放弃良好的德行,从事坏人所做的事。
比喻弃善从恶。
【撂挑子】:比喻放弃工作,推脱不干。
【寸利必得】:寸利:微小的利益。
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
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肉袒面缚】:肉袒:去衣露体,表示愿受责罚;面缚:两手反绑面对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
脱去上衣,反缚着手。
形容顺从投降。
【洗手不作】:洗手:比喻清白廉洁。
原是盗贼的行话,放弃盗贼的勾当,不再干了。
比喻对某项职业或事情不再继续干了。
【舍近务远】: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与羊谋羞】:谋:商量;羞:珍羞,精美的食物。
跟羊商量要它的肉。
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删华就素】:放弃荣华富贵而过简朴生活。
【孤蹄弃骥】:孤:单一;骥:骏马。
就因为一只蹄子有毛病。
而放弃骏马不用。
比喻在用人方面求全责备,过于挑剔。
【舍己就人】:舍:弃;就:顺。
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表示放弃的成语【有所不为】: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
【与虎谋皮】:谋:商量。
跟老虎商量要剥它的皮。
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德以报怨】:用恩德来回报怨恨。
指放弃旧怨,以德待人。
【司空不视涂】:司空:古代管理道路的官;涂:路;不视涂:不看道路。
司空不察看道路。
指放弃本职工作,玩忽职守。
【废耳任目】:废:放弃;任:信任。
放弃了耳朵,信任眼睛。
指不相信别人的意见,只凭信自己眼见的现象。
【贼心不死】: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2020统编-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二)附答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二)附答案(1)班级姓名成绩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yōng yǒu chí dùn miáo huì háo mǐbèn zhòng jí bìng bīng xiāng chú chòu二、给下面字加上不同的偏旁。
组成新字再组词(6分)方()()急()()屯()()隶()()内()()彭()()三、辨字组词。
(8分)疏()碳()吨()辟()蔬()炭()钝()僻()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6分)()的绿翅膀()的松脂()的海风()的家族()的生活()的技术五、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笨:①不灵巧;②粗重,费力气的③不聪明1、笨.重的马车轱辘轱辘地从街上驶过。
()2、要想力争上游,就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
()3、昨天晚上,一个汉子拄着粗笨.的双拐艰难的来到我们饭铺,就为吃一顿这里的甜食。
()六、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3分)1.纳米指的是在0.1纳米的尺度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2.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3.用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用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
(14分)1.按课文内容填空。
(10分)(1)《琥珀》一文中,被松脂包裹起来的动物是和。
(2)《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的后裔。
(3)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直达病灶,杀死。
(4)我国明代的,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
(5)我国自行研制的“”,飞船发射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向世界宣告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
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一)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类型表现手法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必须是针对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借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⑤送别类——借事抒情、借景抒情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二)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还有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1、象征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欲扬先抑是指作者故意先贬抑后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是上下文行程对比,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4、托物言志是指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是指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是指对所描写的对象既可以实写又可以借助合理的想象进行虚写,这样既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7、动静相衬包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是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联想与想象。
①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彼此有关联)。
说明文中表限制词
说明文中表限制词说明文中表限制词注意抓住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答题方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征)2、说明方法及作用:(1)举例子:(语言标志:例如、比如、据说、譬如)基本作用:具体形象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使人信服。
(2)列数字:(语言标志:数词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基本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3)打比方:(语言标志:像、仿佛)基本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4)分类别:(语言标志:一类(种)一类(种))基本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几种情况,便于读者理解。
( 5)作比较:(语言标志:也、而、相对于、较)基本作用:通过与比较,鲜明地突出了的特点。
(6)下定义:(语言标志:是,叫做)基本作用: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7)引用:基本作用: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使内容有依有据。
【答题方式】本句使用了的说明方法,(基本作用)地说明了。
3、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是指表限制性的词语、表估计和猜测的词语和表程度范围的词语。
如:大约、左右、主要、唯一、全部、所有、有些、经常、通常、只、仅仅、都、极、最、之一、一般、可能、几乎、也许、大概、据说、据统计(1)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能否替换),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能。
词表示(解释词语的意思),它表示(分析它在句中的作用),删去后变成,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的特征,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一)北京奥运建筑水立方附送:说明文作文600说明文作文600进了洞里,我们看到大人们划得那么轻松、熟练。
我们想,我们肯定也能划得那么轻松、熟练。
可是我们怎么也划不成,可真是眼高手低呀!好不容易进了山洞,但我们已累得是满头大汗,山洞里漆黑一片,只有几道微弱的光芒,还是彩色的。
这样的环境给游玩的人一种恐惧感。
旁边有几个车轮子,我们还以为是几条蛇呢,吓得“哇哇”直叫,最后知道那是车轮子的时候,我们又觉得不好意思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茅以昇(1896-1989)桥梁专家、教育家。
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他主持修建了以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著有《钱塘江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有《茅以昇文集》。
二、故事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我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反华势力加强对华经济制裁,叫嚣“红色中国不攻自倒”的反华论调极为猖獗的时代。
在经济贫困,自然灾害连续而至,以及反华势力猖狂叫嚣的情况下,有些人产生了前途渺茫的心理。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进步作家和知识分子写出了大量反映我国人民聪明智慧、坚强不屈精神的科普性文章,大大鼓舞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斗志。
这些文章先后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
茅以升以其对桥梁专业的深厚造诣,结合我国桥梁发展的悠久历史,写下了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茅以昇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从中可看出他写作本文的意图—传播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三、理解词义雄跨:气势雄伟地跨越。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和谐:配合得适当。
推崇:十分推重。
长虹卧波:拱桥像长长的彩虹一样横卧在波涛上。
雄跨:威武雄壮地跨越。
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巧妙绝伦:形容技艺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的。
初月出云: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一弯新月。
长虹饮涧:看起来好像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千态万状:形态多种多样。
惟妙惟肖: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②):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③-⑧):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第三部分(⑨):介绍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加点字能否删去的答题格式
加点字能否删去的答题格式,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解释加点词含义**: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和作用。
2. **明确观点**:明确表态,能否删去。
3. **具体分析**:如果不能删去,要说明这个词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不能删去;如果可以删去,也简要说明这个词的作用,证明这个词语不是必要的。
4. **举例说明**:必要时举例,说明某个词语在实际语境中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是否删除该词的结论,并重申该词在原句中的作用。
示例:
1. 解释加点词含义:这里的“加点词”指的是句子中需要判断是否可删除的部分。
2. 明确观点:我认为加点词不能删去。
3. 具体分析:加点词在句子中起到了重要的修饰或限定作用,如果删去它,句子的意思可能会发生变化,或者句子的表达会变得不准确、不完整。
4. 举例说明:例如,“他跑得非常快”中的“非常”,如果删去,句子就变成了“他跑得快”,虽然意思仍然通顺,但原句想要表达
的强调作用就消失了。
5. 总结:因此,我认为加点词不能删去,它对句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词语为何不能替换
词语为何不能替换语文中考为了考察考生对文本语言的表现力的理解,常常要求考生说明词句不能被替换或删除的理由。
这类题有一定难度,解答这类题目时,应紧扣以下几个方面来作答。
本栏撰文:记者李琼第一,从词义范围的大小上去分析。
如《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其中,"艺术"与"技术"能否互换?为什么?这两个词有关联,但词义范围大小有别。
"艺术"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范围更大;"技术"则泛指操作方面的技巧。
"艺术"体现了设计者的别具匠心,"技术"则体现不出,故不能互换。
第二,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去考虑。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
"句中的"踹"能不能换成"踢"?因为"踹"的力度比"踢"大得多,更能表现情况紧急和马玉祥心情的急切,所以不能换成"踢"。
第三,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方面去考虑。
例如,《一面》中"瘦得教人担心"若改为"非常的瘦"有什么不好?这就要体会作者用语中倾注的感情。
"瘦得教人担心"更能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健康状况的深切忧虑之情,而"非常的瘦"只是强调了"瘦"的程度,并不能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与爱戴的感情。
第四,从词的搭配上去辨析。
例如《纪念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句中画线的"医生"与"同志"能否互换?为什么?解答此题先要研究原句。
关于语文松鼠的改写说明文
关于语文松鼠的改写说明文1、总领全文,为后文总写松鼠的三个特征“美丽”“驯良”“乖巧”的描写打下基础。
2、不能。
由于三个词语概括了松鼠的三个特点,与下文一一对应,这是根据从形状到习性的挨次写的,符合人们的熟悉规律(规律挨次)。
3、不能删去,“从来”是确定语气,有强调意思。
强调说明松鼠与人无扰、秉性和善的习性、如删去,就表达不出这样的意思了。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
1.“它们经常直竖着身子坐着”。
句中的“经常”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删去。
“经常”是通常状况。
说明松鼠通常状况(大部分时候)是直竖着身子坐着,但也有例外的情形。
如删去,讲话就太肯定了。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
2.“松鼠不隐藏在地底下,常常在高处活动”。
体会句中“常常”的作用。
答:“常常”是大多数状况。
说明松鼠大多数状况(大部分时候)是在高处活动,但也有例外的情形。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
3.“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句中的“从来”能删去吗?为什么?答:不能删去。
“从来”是确定语气,有强调意思。
强调说明松鼠与人无扰、秉性和善的习性。
如删去,就表达不出这样的意思了。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
4.“它们似乎很怕剧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乘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出东西”。
句中“似乎”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删去。
“似乎”是的猜想和推断。
说明松鼠这样的生活习性是的猜想推断【体现严谨的科学态度】。
如删去,讲话就太肯定了。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
5.“松鼠不敢下水。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理解“有人说”的作用。
答:“有人说”表明这仅仅是听说而已。
说明松鼠过水用树皮当船,尾巴当帆和舵听说的,并非亲眼目睹。
【体现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同时也说明文中的其余内容是亲自观看所得】。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
6.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洁净又温和。
理解“通常”作用。
9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极简背诵版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极简背诵版)一、必背核心知识(一)文章顺序、结构、句段作用:(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游览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观察顺序:由远到近,如《观潮》,从上到下,如《草原》第1自然段。
(2)记叙顺序:倒叙、插叙。
(3)文章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4)中心句作用:总起句,总领全文;过渡句,承上启下;总结句,总结全文。
(二)文章要素、部分(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3)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写作手法(1)表现(写作)手法:对比、首尾呼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联想、想象、象征。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3)常见感情:赞美、歌颂、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憎恨、痛恨、痛苦、愧疚、伤心、悲痛......(四)描写事物角度(1)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2)描写事物角度:形状、声音、颜色、状态(动态/静态)、味道。
(3)词性:形容词、动词、叠词二、现代文阅读:◎六年级语文课内单元语文阅读要素梳理:1.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既能让读者感受到整体,又写出了个人的特点,让读者对细节有深刻的印象。
2.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浏览内容方法、勾画关键词句、提取关键信息、查找资料法、对比筛选法。
3.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4.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5.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一)文本概括:1.概括题:(1)谁+干什么。
或者(2)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
答案要简洁完整,小标题注意字数一致。
“2+1”法则:人物+事件+结果/环境。
2.文本题:问有哪些?哪几个原因?为什么?指什么?技巧:回文定位,就近原则。
划出答案涉及的原文内容,直接抄写或概括回答。
能否删除某个词
回答“去掉”或“替换”型题目的三个步骤:
这类题目一般都这样问:“某个词语能否删掉
(或替换为ⅹⅹ)?为什么?”
答题时按以下三个步骤表述:
(1)明确是否能删除或替换,这一步大多应答成
“不能”。
(2)对词语做点解释(包括词语本身的含义及其在句中表达的意思),如“必不可少”一词意为不可缺少,说明屋顶在体育场结构方面的重要性。
(3)从反面入手,即“删掉(或替换)后……”,解释句意的变化,比如:去掉之后反而不符合实际(或不准确)。
按照这样的解题步骤,本题可表述为:不能删去。
“必不可少”一词意为不可缺少,说明屋顶在体育场结构方面的重要性,去掉之后表意不够准确。
不能删去的词语总结
1、在…上(中)(里)(下):是介词结构,后面的“上、中、下、里”不能省去。
如:你怎么不在作品上标上自己的名字呢?A B C D2、“在”是介词结构,后面跟方位名词,“在”不能省去。
“在”字后面跟方位名词时,方位名词不能省去。
如:我们走在大街上常常看到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A B C D3、才:如果句中有“才”字,表达句中的关系是不能省去。
如:这份新计划还需要跟全班同学再商量商量才能决定。
A B C D4、句中介词“把”字不能省去。
如:妈妈把身上仅有的现金全都给我了。
A B C D5、是…的:这是固定结构,“的”不能省去,或“是”不能省去。
如:专心致志地听他人讲话这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对讲话人最大的尊重。
A B C D6、“从”是表示时间的介词后面跟方位名词或时间状语,“从”不能省去。
如: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在心里立下了一个伟大的理想。
A B C D7、“得”用在形容词和“很”字中间时,“得”字不能省。
如:漂亮得很、高兴得很、生意红火得很、池塘水深得很。
A B C D8、“对”字后面是名词、方位名词、代词时,“对”字不能省去。
如:对这件大家都伤脑筋的事情,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A B C D9、“了”在句中表示时间过去时,不能省去。
如: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才从教室里慢慢腾腾地走了出来。
A B C D10、在汉语中“是”字是判断词时,不能省去。
“是”字后面带有的词一般也不能省去。
如:他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A B C D爸爸虽然有时对我们很严厉,但心里毕竟是疼爱我们的。
A B C D11、“也”字后面跟的词时否定形式时,否定形式不能省。
如:走到天涯海角,我每天都想着你,一辈子也不会忘了你。
A B C D句中“也”字后面的“是”不能省去。
如:她不仅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你的好朋友。
A B C D12、“到”字前面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跟方位名词时,“到”字不能省去。
如:昨天早晨,我们大家坐车来到了艾力家。
A B C D小桃树到了秋天就长到了两尺多高。
说明文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一、限制性词语有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早已、一直、渐渐等。
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很、尤其等。
3、表示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4、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5、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屡次”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具体分析:1.“可能、大约、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xxxx只是估计,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2.“在当时”在限定时间,只说明了xx在当时是xxx,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 “几乎”限制作用,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xxxx差不多是xxxxx,这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xxxx差不多是xxxxx,这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xxx大多xxxxxx,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换成“总是”表明xxxx 一定表示xxxxxx,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5.“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xx是一般情况,表明还会有特别或例外的情况。
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一般”起限制作用,表示xx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6.“之一”限制作用,表明xx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去掉后,就成了唯一的,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据测定”限制作用,表明数据的来源,有科学依据。
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8.“按照他的计算”限制作用,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
9.“有些”是指“有一部分”的意思,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不是所有的xxxx,这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
最佳饮料白开水的阅读答案总结精选
最正确饮料——白开水③白开水是由自来水煮沸而来的,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还包含多种矿物质和一些人体需要量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锌、铁、铜、铅、氟、碘和硒等。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多。
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10,又是纯洁水的10倍。
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毫克/升,自来水为20~30毫克/升,而纯洁水只有2~3毫克/升。
有关研究说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⑤那么,如何科学地饮用白开水呢?首先要注意喝水时间。
饭前饭后半小时和餐中都不宜大量饮水,以免冲淡唾液、胃液,导致消化不良;最好在两顿饭中间适量饮用。
其次要掌握喝水的量。
成人每天需500~3000毫升,要一次性将一整杯水喝完,这样有利于身体真正吸收;最好每隔1~2小时喝一杯,不要等到有口渴感觉时才饮水。
再者要喝新鲜开水。
饮用水储存时间不宜太长,否那么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就会上升,可转换为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
将水加热到1000C并持续沸腾3分钟,等降温到300C以下后最适合平安饮用。
而生水、不开的水、重新煮开的水、千滚水〔反复煮沸的水〕、蒸锅水〔蒸馒头等的剩锅水〕和老化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等,是绝对不可饮用的。
16.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说明顺序是。
〔2分〕答案:最正确饮料——白开水逻辑顺序“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不利〞?〔3分〕答案:一是饮料中糖分和热量偏高过量饮用会引起肥胖或渐趋瘦弱;二是饮料中的色素、防腐剂在体内蓄积会引起消化不良;三是饮料中的电解质会降低食欲加重肾脏负担;四是长期饮用纯洁水会造成营养失衡;④段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并简述理由。
〔2分〕答案:不能删去,“一般〞是限制性词语,是说其他的饮料所含糖分和热量大多很高,并不是全部都高,去掉后与实际情况不符,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说明:〔2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答词意不得分〕,指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固定句式不能删除:
固定词组 (这里的所谓词组,指由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词紧密结合在一起,意思固 定,作为一个词使用,不能随便拆开的语 言单位。) 看不起/看得起来不及/来得 及 1.用不着/用得着2.不要紧3.说不定 4. 不敢当.5不用说6.不一定7.不得不 8.不一 会儿9.不好意思10.不是吗 11.算了12.得了 13.没事儿14.看样子 15.有的是16.了不起 17.没什么 18.感兴趣19.就是说20.越来 越 21.好容易(好不容易)22.哪知道 23. 谁知道24事实求是(成语)
29、“由于某种原因、由于种种原因、由于某些原因”, 这种句型的原因量词不能省去。
30、“对…来说、对…来讲”句式中两者都不能省去 例:对我来说一切都晚了。
31、句中表示数量的数词和量词不能省。量词后面的名 词也不能省。
例:经过几次谈判。
来了三个学生。 每一个民族。
32、“属于”该词后面的代词不能省去。 例:胜利属于我们自己。 33、句中“没”字后跟有动词、名词不能省。 例:这孩子真没礼貌。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上述介词中的 “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二、关联词的一个不能删除(多数是后面 部分)
三、部分的字结构中的“的”不能删除。 四、使令动词不能删除: 使 叫、 让、
令、要、请、劝、催、命令、派、禁止等。 五、时间动态助词“着”、“了”“过”
不能删除
什么叫语素?
省去。
10、“的”字前是动词、形容词时不能省去。 “的”字后面是动词、形容词、名词时,不能省去。
“的”字如果放在了句子的最后,不能省去。
“得”用在形容词和“很”字中间时,“得”字不能省。
如:漂亮得很、高兴得很、生意红火得很
11、通过、经过、随着都要放在句首。 12、“对”字后面是名词、方位名词、代词时,“对”
一、介词不能删除
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处所:从 自从 于 打
到 往 当 在Leabharlann 朝向 顺着 沿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
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为了 为着 (4)表示原因:因 由于 因为 (5)表示对象,范围:对 对 于 把 向
跟 与 同 给 关于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动:被 叫 让 给
固定格式 1.„„之前/之后/之上/之下/之 中 2.在„„方面„„3.从„„以后„„ 4.在„„以前 „„5.在„„上 6.在„„下7.在„„中8.从„„出 发 9.以„„为中心10.当„„的时候11.为„„而 „ 七、否定形式一般不能删除,双重否定句 也不能删除:1.“不得不”、2.“ 不能
例:我是学生。
他是你的教师。
爸爸虽然有时对我们很严厉,但心里毕竟是疼爱我们 的。
19、“和、与”是连词,“和”字前面的名词、代词或 后面的代词、名词不能省去。
例:鲜花和绿草几乎覆盖了整个山野。 20、“也”字后面跟的词是否定形式时,否定形式不能
省。 例:走到天涯海角,我每天都想着你,一辈子也不会忘
6、“给”字后跟指示代词或名词,在句中不能省略。 7、是…的:这是固定结构,“的”不能省去或“是”不
能省去。 8、“从”是表示时间的介词后面跟方位名词或时间状语,
从不能省去。
例:我从学校回来。 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开始了。 9、“以来”表示时间、形成时间的状语不能省去。 该词为联合词,因此该词中的“以”字不能省。 “以为”变成否定形式,“别以为”时,“以为”不能
不”、3.“ 难道”„„4.“不”„„ 5.“不可 能不”、6“ 不会不”、7“ 怎么
会”„„“ 不”、8“ 不是不” 等。
不能删除的词语——这类题目的技巧 1、才:如果句中有“才”字,表达句子的关系得不能省
去。
例:这份新计划还需要跟全班同学再商量商量才能决定。
2、连…都:这是固定结构,“连”可以省去“都”不能。 例:连医生都说没希望了,没想到他还… 3、在…上(中)(里)(下):是介词结构,后面的
“说起、做起、想起、跳起来、唱起来”中的“起”或
“起来”不能省去。还有“说起话来、唱起歌来、走起 路来、跳起舞来等”
27、“…一下”是固定句式,前面部分不能省。 如:想一下、考虑一下、回忆一下、看一下等,前面动
词不能省去。
28、“…不住”是固定句式,与前面部分连用,不能省 去。
如:拉不住、劝不住、看不住、看不下去、呆不下去、 说不过、打不过、离不开等。
字不能省去。
13、“当…时候”,或“当”字后面是动词时,“当” 字不能省去。
14、“过了”该词是联合词,因此该词中的“了”字不 能省去。
15、“不得了,了不得”都是联合词,所以任何一个字 都不能省。
16、“…说起”、“…做起”、“…走起”“…起来” 等这几个词中的“起”是趋向动词,不能省去。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结合体,是构词单位,也 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的语素大多数是单
音节的。构成一个语素一般要有一个音节, 但是看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一个语素,音节 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如“巧妙”中的“巧” 和“巧克力”中的“巧”都各是一个音节, 而且都念“巧”但前者有意义,是一个语素, 后者没有意义,只代表一个音节,不是一个 语素。因此,看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语素, 最根本的是看切分后有没有意义。
“向”字后带名词、方位名词时,“向”不能省。
例:他向母亲乞讨。
25、“会”字后面跟动词格式:“会…的”如会懂的、 会理解的、会去的、会明白的等。“会”字不能省去。
例:他虽然还不明白,但以后他会明白的。
26、汉语中“出来、下来、起来、出去、进来”这些词 不能分开用。
汉语中“看不见了、吃不下了、穿不上了、想不起来了 等”这种格式中的“不…了”中间的动词不能省去。
17、“比”字是比较来两个事物的。如果是事物进行比 较,选择其中一个时,这时不能省去。
“较”字后面跟有形容词时,该形容词不能省去。
如:较好、较高、较长、较短、较低、较坏、较齐全、 较全面等。
18、在汉语中“是”字是判断词。在句中起重要作用。 “是”字后面带有的词一般不省。“是”字后面是名词、 代词时,“是”本身也不能省去。“就是”判断不能省。
了你。 句中“也”字后面的“是”不能省去。 例:它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你的朋友。 21、“到”字前面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跟方位名
词时,“到”字不能省去。 例:昨天早晨,我们坐车来到艾力家。 小桃树到了秋天长到了两尺多高。
22、如果能愿动词“能”或“不能”后面根有“使、让、 被”等词时,“使、让、被”不能省去。能愿动词后面 的动词不能省。
例:你这样做不仅使我高兴,还能让大家兴奋起来。
23、“不”字是表示否定的,“不”字后面跟的词是不 能分开的。
句中“不”字后跟有动词时,动词后的名词不能省去。 “不”字后的词不能省去。
例:他不吃早饭。
24、“朝”字表示方向,后面跟方位名词、代词时, “朝”字不能省去。
例:老虎朝我猛扑过来。
“上、中、下、里”不能省去。
例:你怎么不在作品上标上自己的名字呢?
4、“在”是介词结构,后面跟方位名词,“在”不能省 去。“在”字后面跟方位名词时,方位名词不能省去。
例:我们走在大街上常常看到不文明的行为。
5、在“把”字句中谓语不能是单独的动词,动词必须要 加上其他成分。
A把B给C形式,“把”字不能省去。 例:妈妈把 身上仅有的现金给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