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rcGIS制作城市人口密度图步骤(精)

合集下载

基于ArcGIS的地理分布图绘制——以“人口分布”为例

基于ArcGIS的地理分布图绘制——以“人口分布”为例

基于 ArcGIS的地理分布图绘制——以“人口分布”为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人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ArcGIS作为重要的地理信息技术软件,为地理制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够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象,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本文以“人口分布”一课为例,介绍了利用ArcGIS绘制地理分布图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扩充地理教学资源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ArcGIS;高中地理;人口分布;影响因素近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地理教学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实施建议中强调要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ArcGIS作为重要的地理信息技术软件,为地理制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将其运用于地理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1.设计思路在利用ArcGIS绘制地图前,首先需根据需要确定绘制主题和成果目标,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应用,然后根据制图目标收集数据并制作图像,最后导出图像并应用于教学(图1)。

例如,在利用ArcGIS绘制人口分布等相关图像以辅助地理教学前,教师应先了解人口分布的特点,打下知识基础,收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制作不同尺度的人口数量分级设色图,然后结合教材“自学窗”栏目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仅利于知识掌握,也有利于技能提升,更能增强学生关注国家、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此外,还需让学生对人口分布特点有直观的认识,即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因此,还需制作影响人口分布因素的图像,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水源、地形等,人文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如各省的GDP,还包括历史、政治、文化、交通等。

图1 设计思路1.确定目标1、制图目标依据(1)课程标准从高中地理课程结构来看,“人口分布”的内容属于必修模块地理2,课标要求能够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描述”,这就要求学生会选择合适的地理要素作为位置参照,归纳不同尺度区域的人口分布特征,会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角度分析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思维能力。

密度分布变化指数 arcgis

密度分布变化指数 arcgis

在ArcGIS中,密度分布变化指数(Density Distribution Variation Index)是一种用于描述空间数据密度分布变化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我们定量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或时间段内的密度分布情况。

要计算密度分布变化指数,首先需要有一组空间数据,例如点、线或面要素。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打开ArcGIS软件,并加载你的空间数据。

2. 在ArcGIS工具栏中选择"Geoprocessing"(地理处理)> "Search for Tools"(搜索工具)。

3. 在搜索框中输入"Density"(密度)并选择相应的工具,如"Kernel Density"(核密度)或"Point Density"(点密度)。

4. 根据你的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密度分析方法,并设置相关参数,如搜索半径、分析单元等。

5. 运行密度分析工具,生成密度图或密度表格。

6. 对比不同区域或时间段的密度分布结果,观察密度值的变化情况。

7. 根据需要,可以计算密度分布变化指数。

通常,这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区域或时间段内的平均密度值、最大密度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密度分布变化指数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进行调整。

在ArcGIS中,你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功能来灵活地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以获得所需的结果。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1。

ArcGis制作云南省人口密度图

ArcGis制作云南省人口密度图
B:Editor下的save Edits保存,否则下次打开图形时会消。
E:画面时要足够放大,不然会留下间隙,要选择自动生成。
指导教师评语和实验得分:
实验得分:签名:年月日
2、分级统计图法中以等值区域图的应用最为广泛。由于这种面状符号必须铺满整个制图区域,表示的又是同一时间、某个单一指标的数值,因此在资料收集及地图制作过程中,必须注意数据在时间、质量上的一致及可比,认真分析数据的特征,以决定是否分级或分级的方法及数量;决定图例系统所采用的色系过渡方式等。
2、实验材料及相关设备:
指导教师及职称何云燕老师
开课学期2013至_2014学年_2学期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编印
一、实验准备
实验名称:云南省人口密度图
实验时间:2014年3月18号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
1、实验原理和要求:
分级统计图法是根据区划统计资料,将事物数量指标划分等级,染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或绘疏密不等的晕线,以表示各差别。
三:编辑点线面
启动ArcMap,点击Add Data,添加所要数字化图像:云南行政配准图,继续添加已经建立好的点、线、面,在标准工具条中点击Editor工具条,编辑点线所要选择的:
首先将整体画出第一个面,然后将这个面分割成各个小面编辑面所选择的!
在编辑好面时,右键点击点线面,打开Open Attribute Table,继续点击option,选择add file,建立name和fearture Type。并计算Area的面积,建立人口数,将各行政区域的人口总数导入,建立人口密度,点击Field calculator,点击yes,输入公式:人口数/Area!如图所示
三、实验小结
1、实验中出现过的问题(或错误)、原因分析

基于GIS的渭南市人口密度专题制图

基于GIS的渭南市人口密度专题制图

2 04 12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
中, 使用栅格配准工具, 通过添加控制点的方法, 将扫描好的 数字化地图与三河汇基础地理数据库中已具有地理参考信 息的地图配准, 从而使这个数字地图具有正确的地理参考信 息[ 12- 13] 。最后将这个数字地图另存为栅格图像 ( GR ID 格 式 )。地理参考信息的具体参数: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渭南师范学院研究生专项基金项目 ( 08YK Z019, 08YKZ020) 。 韩晨 ( 1981- ) , 男, 山西汾阳人, 讲师, 从事遥感与 地理信息 系统研究, E m ai:l hanchen1065@ sina. com。
2010 09 17
1. 2 数据来源 研究区是陕西省渭南市, 空间数据从 !中国
分省公路丛书 - 陕西省 ∀中获取, 这阶段主要获取行政边界 信息[ 10] 。统计数据为属性数据, 来源于 !渭南统计年鉴 ∀和 中国陕西网 ( http: / /www. shaanx.i cn), 包括各个县级单位的
面积和人口数量, 以 2006年数据为例[ 11] (表 1)。
表 1 研究区的面积和人口数量
图 2 新建字段 F ig. 2 New fields
图 3 输入属性数据 F ig. 3 Input a ttribute data
过软件运算后, 结果就会显示在这个字段之中。最后退出 编辑状态, 保存数据。这样所需的属性数据就计算完毕了 (图 3、4)。
图 1 空间数据矢量化 F ig. 1 Spa tial data vectorization
5 415 660
1. 3 软件准备 在构建三河汇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 使用目前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 rcG IS 9. 2 对数据进行 一系列的操作, 包括地理参考信息的确定、数据编辑, 数据库 管理, 地理计算、可视化显示以及出图。 2 制图过程 2. 1 地图扫描 对于普通的地图, 最为基础的是纸质地图。 虽然互联网上有许多地图的数字化产品, 但由于分辨率、时 效性和地理参考信息等问题, 使得大多数产品无法满足科研 的需要。所以有必要对原始地图进行扫描数字化, 从而得到 第一手的资料。使用扫描仪将纸质地图进行扫描, 生成初级 的数字化地图。扫描的具体参数一般为 400 DPI, 彩色模式, 并存储为 T iff格式。 2. 2 地理参考信息 在加载空间分析模块的 A rcG IS 9. 2

Arcgis作图方法

Arcgis作图方法

Arcgis作图方法2011-10-27 16:16:11| 分类:计量分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作图前的准备1、本区连同周围要有15个以上的点(15~20个),找出其经纬度和各种灾害数据。

2、资料可以到省局去拷。

(附:GS省(1991~2000)10年整编气候资料、GS省(1971~2000)30年整编气候资料)。

3、对于雷暴,利用一年的雷暴日数;对于雪灾,则应利用降雪日数和雪深分别作出图形,然后进行相加即可。

4、乡镇人口、GDP等数据可以向相关部门获取,资料最好是电子版。

乡镇的边界→测绘局。

5、在做第五章和第六章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好灾种分类,然后确定具体的点(需要多少点,有多少乡镇),并确定好灾种顺序。

6、根据选出的点确定好本地区最大和最小的经纬度,然后把本地区挖出来即可,做各个县的时候可以参考LN市的方法。

7、具体的站点可以从micaps上面选择。

8、第四章的等级分布图仅仅是考虑本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和海拔)和风雨雪等各类灾种大小程度的影响;第五章的等级区划图则还要加上本地人口、GDP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9、在找点的时候可以用google(或百度地图)找出经纬度,做到excel中,再转化成点文件。

10、安装软件的时候记得如果选定一些工具的时候可能不能用,记着在工具→扩展里面选定它就可以了。

二、如何做出本地相关的地图?1、根据整个省地图切割出本市地图,同理,可根据本市地图切割出本县地图,包括本地面、大边界线、界限和单一面。

2、面文件转化成线文件方法:date manager tools →features →要素到线。

3、然后做出一个大边界线,即把本地面放大,然后把小线段删掉,保存编辑,停止编辑,再要素到多边界,形成一个单一面。

三、在空间分析的时候,用栅格计算器进行计算要把公式复制到txt文档中,便于以后使用和出现错误时进行校对。

另外要把相关灾害点(如大风点)用shp格式导出来。

四、在残差分析和空间分析之后,完成相加计算,对于导出的图形要记得在显示里面选择→连续性数据(即第二个)。

在ArcGIS中利用“行政单元面积权重法”实现人口数据格网化

在ArcGIS中利用“行政单元面积权重法”实现人口数据格网化

(转)在ArcGIS中利用“行政单元面积权重法”实现人口数据格网化/html/30/34530-27398.html昨天在ArcGIS中利用“行政单元面积权重法”将人口数据格网化,现将方法提炼总结一下。

•在ArcGIS中,基于行政区划图建立一张Fishnet(注:格网大小应根据数据尺度确定,本例为1KM*1KM),具体方法见前一篇文章•将该Fishnet(为Polyline类型)转换为Polygon类型•将转换后的Fishnet按照行政区划裁剪(注:可利用Select by Location选择Fishnet图层中所有与行政区划图层的要素Intersect的要素,再通过反选,删除反选后的要素)•计算行政区划图层中各要素的面积,同时添加一字段Population_Density,用于存储各行政区划的人口密度,利用Field Calculator为该字段赋值(Population_Density=人口数/行政区划面积)•将裁剪后的Fishnet与行政区划图层Union操作,保留行政区划的ID(区划_ID)、Population_Density字段以及Fishnet的ID字段(Grid_ID)•计算Union后图层的各个要素的面积,存储在字段Area中•在Union后的图层中,添加新字段Population(人口数量),利用Field Calculator为该字段赋值(Population=Population_Density*Area)•对Population字段进行Summarize,对其中Grid_ID字段属性相同的各要素的人口数进行求和运算,从而得到计算后的字段Sum_Population,代表了每个格网内的人口数•将Summarize的结果与裁剪后的Fishnet图层通过Grid_ID字段进行Join操作,从而将格网与格网内的人口数连接到一起最后,在上述图层中按照人口数绘制专题图,可视化显示人口分布。

基于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图编制

基于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图编制

基于MAPGIS和ArcGIS的《湖南省人口分布图》或《湖南省农业图》编制一、实验学时4学时二、实验要求1、掌握基于ArcGISDesktop的《湖南省人口分布图》或《湖南省农业图》编制方法和步骤。

2、学会收集、运用和处理统计资料。

3、掌握分级统计图法的分级、设色原则;掌握分区统计图表法的分级、设色原则;学会处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4、掌握数据格式转换、符号库建立、数据符号化、图面整饰和图形输出等。

三、预习内容熟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四、实验设备序号 名称 型号与规格 数量 备注1 微机 P4 1.7G 256M 1台/人2 MAPGIS软件ArcGIS Desktop软件五、实验内容现场演示;现场答疑。

六、实验步骤湖南省人口统计数据总人口726.85 708.93 596.04 587.09 566.47 523.65 486.60 455.46 453.16 399.88 372.1 280.47 262.43 156.29人口密度娄底608.25 湘潭560.9 长沙469.67 衡阳466.40 益阳377.63邵阳351.13 岳阳349.1 常德331.13 株洲329.29 永州246.29郴州239.72 湘西172.65 张家界169.88 怀化146.481.数据转换1.1 空间数据转换:在MapGIS中,将《湖南省人口数据库》数据转换成*.shp格式(老师提供MapGIS原始数据,或者学生自备);要转换的文件有:面(市),线(省界、市界),点(省、市政论驻地)。

或在MapGIS中,将数据转换成MapInfo格式。

然后用ArcToolBox/Conversion/import to shapfile/mif to shapfile 将数据转换成shapfile格式。

(1)文件→装入区;窗口→复位窗口;输出→并分别输出shape文件。

(2)装入线文件并导出。

(3)装入点文件并导出。

ArcGIS专题操作之-土地分级

ArcGIS专题操作之-土地分级

实验六、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专业年级:地信071 姓名:王媛媛学号:06407024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了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利用GIS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要求(1)本次任务的目的及设计方案(2)方案的具体步骤及方法:A、单元图中每个单元各个因子值的求取方法及结果;B、单元图中各单元总分值的求取方法和结果;C、单元分级并进行修正。

二、实验原理(一)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根据国家2002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UDC城镇土地定级规程》的规定:1.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综合评定和划分城镇土地等级,为全面地、科学地管理土地,合理利用城镇土地,以及为有关部门制订规划、计划和有偿使用土地提供依据。

2.土地定级的原则(1)综合分析原则:定级应对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差异划分土地级。

土地级既要反映土地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也要反映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差异;(2)主导因素原则:土地定级应根据城镇内影响土地优劣的因素种类及其作用的差异,重点分析对土地级起控制和主导作用的因素,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评定土地级;(3)地域分异原则:土地定级应掌握土地区位条件和特性的分布与组合规律,并分析各个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形成的地域分异状况,将类似地域划归同一土地级;(4)级差收益原则:土地定级应在初步划分的土地级上对级差收益明显的有关行业进行级差收益测算,测算值作为确定土地级数目和了解行业级差收益的重要参考依据;(5)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土地定级应尽量把定性的、经验性的分析进行量化,以定量计算为主,必要时才对某些现阶段难以定量的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定性分析,以减少人为任意性,提高土地级精度。

3.土地定级的技术方法(1)因素的作用分计算采用相对值法和距离递减法,按0——100分封闭区间赋分,因素指标与作用分的关系按正相关设置,因素条件越好,距离越近,作用分越高;(2)单元划分可选用主导因素均值法、叠置法或动态网格法;(3)权重确定采用特尔菲测定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4)单元总分值计算采用因素加权分值和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ArcGIS制作城市人口密度图步骤
1、在“目录”中建立Polygon文件“行政区.shp”。

2、在ArcMap中加载“行政区.shp”文件及“城市行政区划图”。

启动编辑任务(Editor工具条。

3、选择“编辑器”下的“修改”,勾选捕捉项,再点击草图工具,在“行政区”目标层下,将“城市行政区划图”矢量化。

4、打开“行政区”图层属性表,添加“名称”为文本型,添加“人口”字段为长整型,添加“面积”字段为浮点型,添加“人口密度”为双精度型。

点击编辑器,启动编辑。

5、将城市各区域相应名称、人口和面积填入属性表,右键点击“人口密度”字段标题,打开字段计算器,输入公式计算人口密度。

(人口/面积
6、打开“行政区”图层属性,打开“符号系统”对话框,点击“符号”标签,在列表框中选择“数量”→分级色彩,在“值”列表框选择“人口密度”,在“归一化”下拉列表框选择“无”,在“色带”下拉框选择适当颜色,在“分类”处选择“10”作为分类数量,点击“分类,在对话框中设置分类界线。

7、打开“行政区”图层“属性’,点击“标注”,选中Lable features in this layer,在Lable Field中选择“名称”字段,设置文本符号,点击确定,则各区域的名称标注到图上。

8、将显示区从Data View切换至Layout View,点击菜单Insert→Title,插入图名;点击Legend,插入图例;点击Scale bar,插入比例尺;点击Text,插入文字,点击North Arrow,插入指北针。

9、保存地图:点击菜单File→Save,保存地图文档。

10、地图输出:点击菜单File→Export Map,设置输出路径和文件名,文件格式采用pdf或jpg格式,保存。

(注:若为了使图更美观,可在ArcCatalog中建立Polyline文件“各区界”与“行政界”,加载到ArcMap中,利用捕捉功能分别捕捉各区界和行政界,分别对其进行符号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