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的种类和优缺点
各种橡胶的优缺点

优点:丁基橡胶以其气密性而闻名,并经常用于空气密封方面。
它能具有很好的耐热、耐氧、耐臭氧、耐日光。
此外,它还能提供对碱、酸和含氧溶剂的优良抗性。
它具有很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可以是一种很好的电绝缘子。
缺点:丁基不推荐用于需要耐油、汽油和烃类溶剂的用途。
丁基橡胶加工性能不佳。
氯磺化聚乙烯(CSM)优点:CSM(Hypalon®,氯磺化聚乙烯)是公认的卓越的耐磨橡胶。
它能很好地抵抗臭氧、光照和氧化。
CSM对油类和腐蚀性化学品,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阻燃性。
缺点:CSM(Hypalon®,氯磺化聚乙烯)比大多数通用弹性体贵。
如需要与燃料、芳香溶剂和热油接触的产品,不建议选择的CSM。
通常CSM的回弹性和压缩变形不好。
优点:三元乙丙橡胶(乙烯丙烯二烯单体)弹性体可用于抗臭氧、氧、热降解,常被推荐用于户外应用。
它能对水、蒸汽、碱、酸和含氧溶剂表现出很好的抵抗力。
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低温柔韧性,可以使用硫磺和过氧化物硫化。
缺点:三元乙丙橡胶(乙烯丙烯二烯单体)不推荐用于需要耐油、汽油和碳氢化合物的用途。
三元乙丙橡胶压缩变形性能不佳,与织物和金属的粘合性也不好。
氯醇橡胶(ECO)优点:氯醇橡胶(ECO,CO)是一种特殊的弹性体,在耐溶剂性(优异的耐油、燃料和石油基液压液)方面可以与丁腈橡胶相比,具有良好的抗臭氧、光照和抗氧化的能力。
它有着非常低的透气性和良好的耐热性。
一般来说,氯醇橡胶化合物比丁腈橡胶贵。
不适用于蒸汽,酮类,酯类和氯化溶剂。
氟橡胶(FKM)优点:氟橡胶(FKM)是一种特殊的弹性体,能抵抗极端热、油、汽油、液压油和烃类溶剂。
对氧气、臭氧、阳光具有很好的抵抗力,对气体和蒸汽具有很好的抗渗性。
缺点:氟橡胶对含氧溶剂一般不具有抵抗力,并且抗撕裂能力表现比较差。
耐低温性能也不好,一般只能到-25度左右,价格昂贵。
氟硅橡胶(FVMQ)优点:氟硅橡胶(FSI,FVMQ)是一种特殊的弹性体,具有与硅酮相似的环境稳定性和优异的抗极端温度性能,而且有这优良的耐燃料、油、溶剂和耐化学介质性能。
常用橡胶的品种特性及用途

常用橡胶的品种特性及用途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常用橡胶的品种,特性,用途1、天然橡胶(NR)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
特性: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于其它材料粘合,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多数合成橡胶。
缺点:耐氧和耐臭氧性差,容易老化变质;耐油和耐溶剂性不好,第抗酸碱的腐蚀能力低;耐热性不高。
使用温度范围:约-60℃~+80℃。
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特别适用于制造扭振消除器、发动机减震器、机器支座、橡胶-金属悬挂元件、膜片、模压制品。
2、丁苯橡胶(SBR)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体。
性能接近天然橡胶,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特性:耐磨性、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然橡胶,质地也较天然橡胶均匀。
缺点:弹性较低,抗屈挠、抗撕裂性能较差;加工性能差,特别是自粘性差、生胶强度低。
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
主要用以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板、胶管、胶鞋及其他通用制品。
3、顺丁橡胶(BR)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结构橡胶。
特性: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老化性好,耐低温性优异,在动态负荷下发热量小,易于金属粘合。
缺点:强度较低,抗撕裂性差,加工性能与自粘性差。
使用温度范围:约-60℃~+100℃。
一般多和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并用,主要制作轮胎胎面、运输带和特殊耐寒制品。
4、异戊橡胶(IR)是由异戊二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顺式结构橡胶。
特性:化学组成、立体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性能也非常接近天然橡胶,故有合成天然橡胶之称。
它具有天然橡胶的大部分优点,耐老化缺点:由于天然橡胶,弹性和强力比天然橡胶稍低,加工性能差,成本较高。
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可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5、氯丁橡胶(CR)是由氯丁二烯做单体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常用橡胶分类及性能

、电线电缆、涂料、胶辊、胶带和多种衬里。也
气密性大,且耐天候、耐臭氧、燃烧自熄。
可用作玻璃、金属、弹性体及织物的黏合剂
氯磺化聚乙烯 橡胶(CSM)
抗臭氧,耐候、耐磨、耐化学药品、耐低温及耐燃。
不耐芳香族溶剂、压缩永久变形大、 汽车衬垫、胶管、胶带、金属与非金属的保护层
低温脆性差。
、制造各种胶布和电线电缆保护层
聚硫橡胶(ET 、EOT)
耐油、耐溶剂、耐天候、气密性的低温曲挠性都很好。它与其他 材料有良好的粘结性
但是它在加入碳黑是易变韧、加入硫 化剂后若辊筒冷却不当,会早期硫化 。若硫化剂选用不当,制品在使用中 会变色
聚硫橡胶用作汽车车身不干性腻子,汽车玻璃密 封条,大型汽油槽衬里,耐油管,地下和水下电 缆包覆层,各种耐油密封圈和薄膜制品
三元乙丙橡胶 (EPDM)
抗臭氧性、耐天候性和耐老化性能优异,居通常橡胶之首。电绝 缘性、耐化学性、冲击弹性都很好,耐酸碱,密度小,可进行高 填充配合
硫化时间很慢,难于同其他橡胶并 用,它的自粘性和互粘性很差,不易 粘合,给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轮胎胎侧、内胎、汽车门窗密封条、水箱胶管、 风扇带、耐热传输带、各种胶布、高低压电线电 缆、电气绝缘零件等。
轮胎胎面、胶带、胶管及其他要求耐磨、耐寒、 高弹性、生热小和耐曲挠的工业制品
氯丁橡胶 (CR)
氯丁橡胶的物理性能和天然橡胶相似,但耐天候、耐热、耐油及 耐溶剂性都优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阻燃性极好
但时它在低温时变硬,贮存稳定性 差,电绝缘性不好,密度大,且加工 不易控制。
耐老化的门窗密封条、电线电缆包裹层、轨枕垫 、耐油印刷胶辊、耐油胶管、石油钻探用零件、 耐化学药品的胶板、胶管等制品
工作温度高,丁腈橡胶不能满足要求,而使用硅
橡胶的种类(优缺点)和硫化

橡胶的种类(优缺点)和硫化橡胶的分类:天然胶与合成胶两种。
1.天然胶(NR):天然胶的原材料来源于橡胶植物树。
其优点为:弹性好、强度高、绝缘性好、变形小、加工方便。
其缺点为:不耐油、耐温性能差、易老化,一般都是并用掺合使用。
一般生产汽车轮胎和一些减震耐磨的橡胶件。
2.合成胶:合成胶有:丁苯胶(SBR)、丁晴胶(NBR)、顺丁胶(BR)、乙丙胶(EPDM)、丁基胶(IIR)、氯丁胶(CR)、丙烯酸脂胶(ACM)、氢化丁晴(HNBR)、氯磺化聚乙烯(CSM)、氟胶(FKM)、硅橡胶(MVQ)等。
2.1.乙丙胶(EPDM),本厂代号为(E)优点:耐老化性能非常优异、耐天候、电绝缘性较好、冲击弹性较好、耐油。
缺点:硫化速度较慢、自粘性能、热撕裂性能差、加工性能不好。
用途:制造耐热运输带、蒸汽胶管,耐化学药品的密封件、减震垫和防水材料及汽车用皮碗、皮圈等。
2.2.丁晴胶(NBR)本厂代号(N)优点:耐油性能优良、还具有较好的耐热、耐老化、耐磨、耐腐蚀等性能。
缺点:耐寒性、耐酸性、电绝缘性等性能较差、且抗力撕裂强度较差。
用途:主要用于制造油封、轴封及垫圈(O型圈)等制品,还可用于制造耐油胶管、运输带、胶辊、真空胶管、减震制品和纺织配件。
2.3丁苯胶(SBR)本厂代号(S)优点:耐热性、耐老化性和耐磨性较好。
缺点:耐寒性、弹性、耐屈扰、龟裂性、耐撕裂性等性能较差、且加工性能较差可塑度变化小,压延压出变形大,自粘性差。
用途:主要用于充气轮胎,其次用于胶鞋、胶管、胶带、胶辊、胶布及模型制品,吸尘器密封圈等如吸口密封圈等。
2.4氯丁橡胶(CR),本厂代号(C)优点:耐屈扰性、耐热性、耐老化性、耐酸碱性等较好,且弹性好,有良好的气密性。
具有耐寒性和耐水性。
缺点:储存稳定性较差,易结晶,电绝缘性较差用途:主要生产家电、空调里的橡胶件2.5顺丁胶或聚丁二烯橡胶(BR)优点:弹性、耐低温性、耐磨性较好。
缺点: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较低,抗湿滑性不好,粘性差。
常用橡胶的品种

常用橡胶的品种,特性,用途1、天然橡胶(NR)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
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于其它材料粘合,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多数合成橡胶。
缺点是耐氧和耐臭氧性差,容易老化变质;耐油和耐溶剂性不好,第抗酸碱的腐蚀能力低;耐热性不高。
使用温度范围:约-60℃~+80℃。
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特别适用于制造扭振消除器、发动机减震器、机器支座、橡胶-金属悬挂元件、膜片、模压制品。
2、丁苯橡胶(SBR)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体。
性能接近天然橡胶,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其特点是耐磨性、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然橡胶,质地也较天然橡胶均匀。
缺点是:弹性较低,抗屈挠、抗撕裂性能较差;加工性能差,特别是自粘性差、生胶强度低。
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
主要用以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板、胶管、胶鞋及其他通用制品。
3、顺丁橡胶(BR)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结构橡胶。
优点是: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老化性好,耐低温性优异,在动态负荷下发热量小,易于金属粘合。
缺点是强度较低,抗撕裂性差,加工性能与自粘性差。
使用温度范围:约-60℃~+100℃。
一般多和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并用,主要制作轮胎胎面、运输带和特殊耐寒制品。
4、异戊橡胶(IR)是由异戊二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顺式结构橡胶。
化学组成、立体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性能也非常接近天然橡胶,故有合成天然橡胶之称。
它具有天然橡胶的大部分优点,耐老化由于天然橡胶,弹性和强力比天然橡胶稍低,加工性能差,成本较高。
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 可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5、氯丁橡胶(CR)是由氯丁二烯做单体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这种橡胶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所以与其他通用橡胶相比:它具有优良的抗氧、抗臭氧性,不易燃,着火后能自熄,耐油、耐溶剂、耐酸碱以及耐老化、气密性好等优点;其物理机械性能也比天然橡胶好,故可用作通用橡胶,也可用作特种橡胶。
【橡胶的种类及性能】

【橡胶的种类及性能】1,天然橡胶(NR):化学组成: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另含少量蛋白质,树脂酸,无机盐与杂质。
优点:弹性高、抗撕性优良、耐磨性良好、加工性能良好、易与其他材料粘合。
缺点:耐氧及耐臭氧性差、耐油、耐溶剂性差、不适用于1000C以上。
用途:如轮胎、橡胶通用制品。
2,丁苯橡胶(SBR):化学组成:丁二烯(70~75%)和苯乙烯(25~30%)的共聚物。
优点:耐磨性较突出,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然胶,其他物理性能与天然胶相近。
缺点:加工性能较天然橡胶差,特别是自粘性能差,生胶强度低。
用途:如轮胎、胶板、胶布通用制品。
3, 异戊(1R)(又称合成天然胶):化学组成:聚异戊二烯。
优点:有天然胶的大部分优点,吸水性低,电绝缘性好,耐老化性优于天然胶。
缺点:成本较高,弹性比天然胶低,加工性能较差。
用途:如胶管,胶带。
4,化聚乙烯:化学组成:氯化聚乙烯。
优点;耐候、耐臭氧和耐热性卓越,耐酸碱,耐油性良好。
缺点:压缩变形较大,弹性差。
用途:电线电缆护套、胶管、胶带、胶辊化工衬里。
5,硅胶:化学组成:主链为硅氧原子组成的,带有机基团的聚合物。
优点:耐高温(3000C最高)及低温(最低-1000C)性能杰出,电绝缘性能优良,化学惰性大。
缺点:机械强度较低,需后硫化,价格较贵。
用途:耐高低温制品,耐高温电绝缘制品,印模材料。
6,氟(FPM):化学组成:由含氟单体共聚而得。
优点:耐高温可达3000C,耐介质腐蚀性高于其他橡胶,抗辐射及高真空性能优良。
缺点:加工性差,包括炼胶费时,需要后硫化,难粘价格较贵。
用途:耐化学腐蚀制品,如化工衬里、垫圈、高级密封、高真空橡胶件。
7,聚氨酸(UR):化学组成:聚氨基甲酸酯。
优点:耐磨性高于其他各种橡胶,抗拉强度最高可达34.3兆帕(350公斤/㎝2 ),耐油性优良。
缺点:耐水性差、耐酸、碱性差、高温性能差。
用途:胶辊、实芯轮胎、同步齿形带及耐磨制品。
8,顺丁(BR):化学组成:聚丁二烯(其中顺式1.4结构占90%以上)。
划重点:十种橡胶的性能及优缺点

划重点:十种橡胶的性能及优缺点优点:******缺点:******问题:******一.天然橡胶1.常温下带一定塑性,温度降低逐渐变硬。
-70℃变成脆性物质,玻璃化温度为-73℃。
2.弹性较好,弹性模量为2-4MPa。
3.纯胶拉伸强度17-25MPa。
4.500%定伸应力为42-4MPa。
5.耐屈挠性能较好,屈挠20万次才出现裂口。
6.较好的气密性,渗透系数为2.969*10-12H2(3·Pa)-1。
7.吸水性8.不耐老化性。
9.有较好的耐碱性,但不耐强酸。
耐一些极性溶剂,在非极性溶剂中膨胀。
故其耐油和非极性溶剂性很差。
二.丁苯橡胶(丁二烯、苯乙烯)乳聚丁苯像橡胶:1.溶解度参数为8.4(J/cm3)½能溶于大部分溶解度参数相近的烃类溶剂中。
2.被氧化作用比天然橡胶缓慢。
脆性温度为-45℃,玻璃化温度我-60℃。
3.纯胶强度低,加入配合剂分散性差。
4.收缩大,生胶强度低,粘着性差。
5.硫化速度慢。
6.耐屈挠龟裂性比天然橡胶好,但裂纹扩展速度快,热撕裂性能差。
7.胶料不易焦烧和过硫。
8.耐磨、耐热、耐油、耐老化都比天然橡胶好。
9.不易过炼,可塑度均匀,硫化胶硬度变化小。
10.充油丁苯橡胶加工性能好。
11.很容易与其他高不饱和通用橡胶并用。
与天然橡胶或顺丁橡胶并用,能够克服自身缺点。
溶聚丁苯橡胶:1.多数颜色浅。
2.胶料压出尺寸稳定性好,较快硫化速度。
3.耐屈挠、耐低温、耐龟裂、有较高回弹性,拉伸强度低。
4.加工性能差。
三.丁二烯橡胶高顺式丁二烯橡胶:1.高弹性高顺式在橡胶中弹性最高。
很宽的温度范围,在-40℃保持弹性。
与其他橡胶并用改善他们低温性能。
2.滞后损失和生热小。
3.低温性能好,玻璃化温度-105℃。
4.耐磨性能优异。
5.耐屈挠性优异。
6.填充性好与丁苯橡胶、天然橡胶相比,可填充更多操作油和补强填料。
使炭黑易分散,降低胶料成本。
7.混炼时抗破碎能力强。
8.与其他弹性体相容性好。
常用橡胶优劣势对比

常用橡胶优劣势对比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1、天然橡胶天然橡胶(NR)为异戊二烯聚合物。
具有优良的回弹性,拉伸强度、伸长率、耐磨性,撕裂和压缩永久变形性能都优于大多数合成橡胶。
适于制作轮胎、减震零件、缓冲绳和密封零件。
不耐油,耐天候、臭氧、氧的性能较差。
使用温度范围-60~100℃。
2、丁苯橡胶丁苯橡胶(SBR)为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
含10%苯乙烯的丁苯-10有良好寒性,含30%苯乙烯的丁苯-30耐磨性优良。
适于制作轮胎和密封零件,制品耐油、耐老化性能较差。
使用温度范围为-60~120℃。
3、氯丁橡胶氯丁橡胶(CR)为氯丁二烯聚合物,耐天候,耐臭氧老化,有自熄性,耐油性能仅次于丁腈橡胶,拉伸强度、伸长率、回弹性优良,与金属和织物粘结性很好。
适于制作密封圈及密封型材、胶管、涂层、电线绝缘层、胶布及配制胶粘剂等。
制品不耐合成双酯润滑油及磷酸酯液压油。
使用温度范围-35~130℃。
4、丁腈橡胶丁腈橡胶(NBR)为丁二烯丙烯腈的共聚物。
一般含丙烯腈18%、26%或40%,含量愈高,耐油、耐热、耐磨性能愈好,但耐寒性则相反。
含羧基的丁腈橡胶,耐磨、耐高温、耐油性能优于丁腈橡胶。
丁腈橡胶适于制作各种耐油密封零件、膜片、胶管和软油箱。
制品不耐天候、不耐臭氧老化、不耐磷酸酯液压油。
使用温度范围-55~130℃。
5、乙丙橡胶乙丙橡胶为乙烯、丙烯的二元共聚物(EPM)或乙烯、丙烯、二烯类烯烃的三元共聚(EPDM)。
耐天候、耐臭氧老化,耐蒸汽、磷酸酯液压油、酸、碱以及火箭燃料和氧化剂,电绝缘性能优良。
适于制作磷酸酯液压油系统的密封零件、胶管及飞机、汽车门窗密封型材、胶布和电线绝缘层。
制品不耐石油基油类。
使用温度范围-60~150℃。
6、丁基橡胶丁基橡胶(IIR)为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的共聚物。
耐天候、臭氧老化,耐磷酸酯液压油,耐酸、碱、火箭燃料及氧化剂,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和绝缘性能,透气性极小。
橡胶种类及各自特点

橡胶种类及各自特点1.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最早被人们发现和应用的橡胶种类之一,它是由橡胶树乳液提取得到的。
天然橡胶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它的机械性能优异,可以用于制造轮胎、橡胶鞋、密封件等。
然而,天然橡胶的产量有限,价格较高,同时易老化、耐油性较差,不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使用。
2.丁苯橡胶(SBR):丁苯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由丁二烯和苯乙烯两种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得到。
丁苯橡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耐油性和抗老化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硬度。
它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管、密封件等领域。
然而,相比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较差。
3.丁腈橡胶(NBR):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两种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得到的合成橡胶。
丁腈橡胶具有极好的耐油性,是一种优秀的油封材料。
它还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热性,可以用于制造密封圈、挡风玻璃密封条等。
但丁腈橡胶的弹性模量和耐撕裂性较差。
4.丁酮橡胶(NBR):丁酮橡胶也是一种合成橡胶,由丁二酮和丙烯酸酯两种单体通过共聚反应得到。
它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和耐油性,适用于高温和油脂环境下的使用。
丁酮橡胶通常用于制造液压密封件、石油管道等。
5.氯丁橡胶(CR):氯丁橡胶是由氯丁二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合成橡胶。
它具有很好的耐油性、耐溶剂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耐候性和耐热性。
氯丁橡胶广泛应用于制胶、建筑防水、电缆护套等领域。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橡胶外,还有丁基橡胶(BR)、乙丙橡胶(EPDM)、硅橡胶等等,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总之,橡胶种类繁多,每一种橡胶都有其特定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对于保证制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橡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将不断深入,未来橡胶材料的种类和性能将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各种橡胶的优缺点

橡胶的种类和优缺点大类橡胶品种化学组成优点缺点通用橡胶天然(NR)以橡胶烃(聚异戊强伸性高,抗撕性耐氧及耐臭氧性丁苯(SBR)丁二烯的质量分数(70%~75%)和苯耐磨性较突出,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加工性能较天然胶差,特别是自粘性异戊(IR)(又称合成聚异戊二烯,全为橡胶烃有天然胶的大部分优点,吸水性低,电成本较高,弹性比天然胶低,加工性能顺丁(BR)聚丁二烯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寒性较好,易加工性能、自粘性差和抗撕性差丁基(HR)异丁烯与异戊二烯的质量分数耐老化性、气密性及耐热性优于一般通弹性大,加工性能差,包括硫化慢、难氯丁(CR)聚氯丁二烯物理力学性能良好,耐氧、耐臭氧及密度大,相对成本高,电绝缘性差,加丁腈(NBR)丁二稀的质量分数(60%~82%)与丙耐油性及耐气体介质性优良,耐热性较耐寒性及耐臭氧性较差加工性不好聚氨酯(UR)聚氨基甲酸酯耐磨性高于其他各种橡胶,抗拉强度最耐水性差,耐酸、碱性差,高温性能差三元乙丙(EPDM)乙烯、丙烯及二烯类的三元共聚物耐臭氧性及耐候性都极好,耐热可达170℃左右,耐低温达硫化缓慢,粘着性很差聚硫三氯乙烷和多硫化钠的缩聚物耐油及耐各种介质性能特别高,耐老化、力学性能较差,变形大丙烯酸酯烷基丙烯酸酯与耐油性极好,耐老耐低温性能较差,氯醇(CHR,均聚)(CHC,共环氧氯丙烷的均聚物,或环氧氯丙烷与环氧乙烷的共聚耐脂肪烃及氯化烃溶剂,耐碱、耐水、耐老化性能极好,包强伸性能较低,电绝缘性能差,弹性差续表大类橡胶品种化学组成优点缺点通用橡氯磺化聚乙烯(CSM)氯磺化聚乙烯耐臭氧及耐光老化性优良,耐候性高于抗撕性差,加工性能差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耐候、耐臭氧和耐热性卓越,耐酸碱、压缩变形大,弹性差特种橡硅主链为硅氧原子组成的、带有机基因耐高温(最高300℃)及低温(最低机械强度低,需要后硫化,价格昂贵氟(FPM)由含氟单体共聚而得耐高温可达300℃,耐介质腐蚀性高于其加工性差,包括炼胶费时,需后硫化,衬里材料:超高分子聚乙烯代号:UHMWPE (FUH)耐磨、耐腐蚀化学性能表(供参考)化学物浓度 % 温度℃化学物浓度 % 温度℃硫酸≤60 ≤80℃氢氧化钠≤30 ≤80℃硝酸≤50 ≤80℃氢氧化钾≤25 ≤80℃盐酸≤36 ≤80℃氢氧化铵≤95 ≤80℃磷酸≤85 ≤80℃氢氧化镁≤100 ≤80℃氢氟酸≤50 ≤80℃氢氧化铝≤100 ≤80℃氢溴酸≤50 ≤80℃铵盐≤98 ≤80℃氢氰酸≤100 ≤80℃钠盐≤95 ≤80℃亚硝酸≤100 ≤50℃钾盐≤98 ≤80℃碳酸≤100 ≤80℃铝盐≤80℃铬酸≤30 ≤50℃漂白液C1=12% ≤80℃氟硅酸≤30 ≤60℃黑液≤80℃硫化氢+或湿≤60℃白液≤80℃溴酸≤20 ≤70℃醋≤80℃丙酸≤60 ≤80℃硝基乙烷≤100 ≤80℃混酸≤40℃乙二胺≤100 ≤80℃甲酸≤50 ≤75℃苯酚钠≤100 ≤80℃氯化锌≤100 ≤80℃硫酸锌≤100 ≤80℃硫酸铜≤100 ≤80℃所有盐类≤100 ≤80℃衬里材料:聚全氟乙丙烯代号:FEP (F46)耐腐蚀化学性能表(供参考)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乙醯胺25 苯醯氯75 醋酸50 过氧化苯醯75 醋酸10%水溶液110 苯甲醇120 醋酸50%水溶液95 苄基氯135 醋酸80%水溶液80 二苄醚40 丙酮10%水溶液50 苄胺水溶液或液25 乙腈50 黑液80 乙醯溴50 漂白剂135 乙醯氯50 硼砂135 乙炔120 硼酸135 丙烯腈25 三氟化硼25 己二酸65 盐水135 空气135 盐水,酸性135 酒精40%乙醇95 盐水,碱性135 烯丙醇50 盐水,氯化酸95 烯丙基氯100 溴酸水溶液95 醋酸铝水溶液或固135 溴,干气体65 溴化铝135 溴,液体65 氯化铝最高达40%水135 溴水100 氟化铝水溶液或固135 溴苯65 氢氧化铝135 溴仿65 硝酸铝水溶液或固135 间-溴甲苯80 氯氧化铝135 丁二烯120 硫酸铝水溶液或固135 丁烷120 醋酸铵水溶液或固80 丁二醇水溶液或液135 铵矾水溶液或固135 醋酸丁酯25 二氟化铵水溶液或固65 丁醇水溶液或液110 溴化铵水溶液或固120 另丁醇水溶液或液95碳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特丁醇水溶液或液95 氯化铵水溶液或固135 丙烯酸丁酯50 重铬酸铵水溶液或固120 丁基溴135 氟化铵水溶液或固135 丁基氯135 氢氧化铵最高浓度:110 丁基醚40 偏磷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丁基醇135 硝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硬脂酸丁酯40 过硫酸铵水溶液或固25 另丁胺水溶液或液20 磷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特丁胺水溶液或液20 硫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1-丁烯135续表1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硫化铵水溶液或固50 丁基苯酚110 硫氰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丁醛65 醋酸戊酯50 丁酸110 戊醇135 醋酸钙水溶液或固135 另戊醇50 硫酸氢钙水溶液或固135 戊基氯135 亚硫酸氢钙水溶液或固135 苯胺50 溴化钙水溶液或固135 盐酸苯胺水溶液或固25 碳酸钙135 王水25 氯酸钙水溶液或固135 砷酸水溶液135 氯化钙水溶液或固135 沥青120 氢氧化钙135 碳酸钡135 次氯酸钙水溶液或固95 氯化钡水溶液或固135 硝酸钙水溶液或固135 氢氧化钡135 氧化钙120 硝酸钡水溶液或固135 磷酸钙135 硫酸钡135 硫酸钙135 硫化钡135 蔗糖液135 啤酒95 辛酸80 甜菜糖液110 二氧化碳25 苯甲醛20 二硫化碳25 苯75 一氧化碳135 苯磺酸水溶液或固50 四氯化碳135 苯甲酸110 碳酸135 酪朊120 邻-二氟苯65 蓖麻油135 二氯二甲基硅烷50 水合三氯乙醛25 二氯乙烯110 氯化苯酚65 2,2-二氯丙酸50 氯5%CCL4液95 a,a-二氯甲苯65氯,气体95 柴油燃料135 氯,液体95 二乙胺水溶液或液25 二氧化氯65 二亚乙基三胺水溶液或液50 氯水110 二乙醇酸25 氯乙醯氯50 二己丁酮95 氯苯75 二己丁烯135 氯苯磺酸水溶液或纯95 二己丙酮20 氯苄基氯50 邻苯二甲酸二甲25 含氯氟烃11 95 硫酸二甲酯25 含氯氟烃12 95 二甲胺水溶液或气25 含氯氟烃13 95 邻苯二甲酸二辛25 含氯氟烃14 95 二丙二醇甲基醚25 含氯氟烃21 95 二甲基苯胺25续表2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含氯氟烃22 95 2,6-二甲基-4-95 含氯氟烃113 95 2,5-二甲基-1,5-己二120 含氯氟烃114 95 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或固95 氯仿50 二乙胺基苯50 6-氯己醇75 泻盐水溶液或固80 氯乙醇50 乙硫醇25 三氯硝基甲烷65 醋酸2-乙氧基乙水溶液或固95 氯三甲基硅烷50 乙醯醋酸乙酯25 铬矾水溶液或固95 丙烯酸乙酯25 铬酸最高达40%水溶液80 乙醇水溶液或液135 铬酸50%水溶液50 乙基氯135 铬醯氯50 氯醋酸乙酯25 苹果汁60 氯甲酸乙酯50 柠檬酸水溶液或固135 氰基醋酸乙酯25 煤气110 乙醚50 椰子油135 甲酸乙酯25 醋酸铜水溶液或固120 乙苯50 碳酸铜,碱性135 2-氯乙醇水溶液或液25 氯化铜水溶液或固135 1,2-二氯乙烷135 氰化铜135 乙二醇水溶液或液135 氟化铜135 乙二胺水溶液或液110 硝酸铜水溶液或固135 2-乙基-1-己醇120 硫酸铜水溶液或固135 脂肪酸类135 玉米油135 脂肪酸,磺酸盐80 玉米糖浆120 氯化铁水溶液或固135棉籽油135 氢氧化铁120 甲酚65 硝酸铁水溶液或固135 甲苯基酸65 硫酸铁135 丁烯醛50 硫化铁120 原油135 氯化亚铁水溶液或固135 冰晶石120 氢氧化亚铁120 氯化亚铜120 硝酸亚铁水溶液或固135 环己烷135 硫酸亚铁135 环己醇65 氟25 环己酮25 氟硼酸水溶液135 醋酸环己酯95 氟硅酸135 癸烷120 甲醛37%水溶液50 糊精水溶液或固120 甲酸水溶液或液120 双丙铜醇25 果糖水溶液或固135 对-二溴苯95 果汁、果肉95 1,2-二溴丙烷95 燃油135续表3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二丁胺水溶液或液20 富马酸65 二氯醋酸水溶液或液50 糖醛25 糖醇水溶液或液40 硫酸铅120 五倍子酸25 柠檬油120 工厂煤气135 亚油酸120 天然气135 亚麻籽油135 加铅汽油135 溴化锂水溶液或固110 含硫汽油135 氯化锂水溶液或固120 无铅汽油135 润滑油135 动物胶120 碳酸镁135 杜松子酒95 氯化镁水溶液或固135 葡萄酒水溶液或固135 柠檬酸镁120 胶水120 氢氧化镁135 谷胺酸95 硝酸镁水溶液或固135 甘油水溶液或液135 硫酸镁水溶液或固135 甘胺酸水溶液或固25 马来酐水溶液或固120 乙醇酸25 马来酐25 庚烷135 羟基丁二酸水溶液或固120 六氯-1,3-丁二50 硫酸锰水溶液或固120 己烷135 氯化汞120 己醇80 氰化汞120 肼水溶液或液95 硝酸汞水溶液或固135二盐酸肼水溶液或固25 汞135 水合肼水溶液或液50 己丁烯酸60 氢碘酸水溶液135 甲烷135 氢溴酸最高达50%水溶液135 甲磺酸水溶液或液95 盐酸最高为“浓”135 醋酸甲酯40 氢氰酸水溶液135 丙烯酸甲酯40 氢氟酸最高达40%水溶液120 甲醇水溶液或液135 氢氟酸41~100%水95 甲基溴135 氢135 甲基氯135 氯化氢135 氯醋酸甲酯25 氰化氢135 甲基·氯甲基醚25 氟化氢95 己丁烯酸甲酯50 过氧化氢最高达30%水溶液95 水杨酸甲酯65 过氧化氢90%水溶液20 三氯乙烷50 硫化氢135 二溴甲烷80 硫化氢水溶液110 二碘甲烷95 氢醌120 O-甲基硫酸水溶液或液50 次氯酸水溶液20 甲基三氯硅烷65 碘10%非水溶剂65 牛奶110续表4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碘,气体65 矿物油135 碘仿95 糖蜜65 己戊醚120 封氧氮己环水溶液或液25 己丁醇120 石脑油135 己辛烷120 萘95 己佛尔酮80 醋酸镍水溶液或固120 己丙醇水溶液或液60 氯化镍水溶液或固135 2-氯丙胺40 硝酸镍水溶液或固135 己丙醚50 硫酸镍水溶液或固135 己丙基苯40 菸碱20 喷气机燃料95 菸酸120 煤油135 硝酸最高达10%水溶液80 乳酸水溶液或纯50 硝酸11~50%水50 羊毛脂120 硝基苯25 猪油135 硝基乙烷20 月桂酸110 氮135 月桂醯氯120 二氧化氮75 月桂基硫醇95 硝化甘油50 硫酸月桂酯120 硝基甲烷50醋酸铅水溶液或固135 硝基甲苯80 氯化铅120 辛烷135 硝酸铅水溶液或固120 辛烯135 油酸120 铁氰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橄榄油120 亚铁氰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草酸50 氟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氧135 氢氧化钾最高达10%水溶液85 臭氧110 次氯酸钾水溶液95 棕榈油95 碘化钾水溶液或固120 棕榈酸120 硝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石蜡120 过硼酸钾135 石蜡油120 高氯酸钾95 花生油120 高锰酸钾水溶液或固120 高氯酸10%水溶液95 过硫酸钾50 高氯酸70%水溶液50 硫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全氯乙烯135 硫化钾135 全氯甲硫醇50 丙烷135 凡士林135 醋酸丙酯40 石油120 丙醇水溶液或液65 苯酚5%水溶液80 溴化丙烯95 苯酚50 氯化丙烯95 1-苯酚-2-磺酸50 丙二醇水溶液或液65续表5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苯基醚50 重铬酸钾135 苯肼50 连苯三酚水溶液或固50 盐酸苯肼水溶液或固50 水杨醛50 邻-苯基苯酚80 水杨酸95 碳醯氯80 硒酸水溶液或纯65 磷酸85%以下水溶135 四氯化硅50 磷酸85%水溶液110 硅酮油120 红磷25 氰化银135 五氯化磷95 硝酸银水溶液或固135 五氧化二磷95 硫酸银120 三氯化磷95 醋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邻苯二酸95 苯甲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苦味酸25 碳酸氢钠水溶液或固135 电镀溶液:黄铜95 硫酸氢钠水溶液或固135 镉95 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或固135 铬95 溴酸钠水溶液或固95铜95 溴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铁95 碳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铅95 氯酸钠水溶液或固120 镍95 亚氯酸钠水溶液或固120 铑95 铬酸钠水溶液或固95 银95 氰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制镜合金95 重铬酸钠水溶液或固95 锡95 连二亚硫酸钠水溶液或固40 锌95 铁氰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聚乙二醇95 亚铁氰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聚醋酸乙烯酯135 氟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聚乙烯醇135 氟硅酸钠95 醋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或固120 钾明矾水溶液或液135 氢氧化钠最高达10%水溶液85 氯化铝钾135 次氯酸钠最高达5%水溶液135 碳酸氢钾水溶液或固95 次氯酸钠6~15%水溶95 硫酸氢钾水溶液或固135 碘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硼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硝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溴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亚硝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溴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棕榈酸钠120 碳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高氯酸钠水溶液或固120 氯酸钾95 过氧化钠95 氯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磷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铬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硫氰酸钠水溶液或固120 氰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或固135续表6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氯化锡水溶液或固135 氯化锌水溶液或固135 氯化亚锡水溶液或固135 硝酸锌水溶液或固135 淀粉95 硫酸锌水溶液或固135 硬脂酸135 三氯乙烯135 1,2-二苯乙烯80 2,4,5-三氯苯酚65 苯乙烯85 三乙醇胺水溶液或液50 丁二酸65 三乙胺50 糖浆135 三氟醋酸50%水溶液95 硫磺120 三氟醋酸50 氯化硫25 三甲胺水溶液或气65 二氯化硫25 松节油135 二氧化硫80 尿素水溶液或固120 硫酸最高达60%水溶液120 清漆120硫酸80~93%水95 瓦索尔120 硫酸98%水溶液65 植物油135 硫醯氟25 醋110 妥尔油135 醋酸乙烯酯120 动物脂135 氯乙烯95 丹宁酸110 偏二氯乙烯95 焦油120 水135 酒石酸水溶液或固120 盐水135 1,1,2,2,-四溴120 阴沟水120 1,1,2,2,-四氯120 威士忌酒95 2,3,4,6,-四氯65 酒95 四乙基铅135 二甲苯95 四甲铵化氢氧最高达10%水溶液95 醋酸锌水溶液或固120 2-羟基乙硫醇25氢硫基醋酸80螺纹切削油95四氯化钛65甲苯80甲苯磺醯氯50茄汁95磷酸三丁酯25三氯醋酸最高达10%水溶液95三氯醋酸50%水溶液至纯产501,2,4-三氯苯951,1,2-三氯乙烷65酸性原油135豆油120溴化锌水溶液或固120续表7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需要特别说明的化学介质乙醛六甲基磷酸三醯醋酸酐甲乙酮丙酮甲基·己丁基酮乙醯苯二氯甲烷乙醯丙酮甲胺氨,气体硝酸“浓”氨,液体发烟硝酸丁胺水溶液或液一氧化二氮氯醋酸水溶液或纯发烟硫酸氯磺酸磷醯氯邻苯二甲酸二丁钾癸二酸二丁酯氢氧化钾50%以上水二乙醇胺水溶液或液丙胺丙二酸二乙酯氧化丙烯二甲基乙醯胺吡啶二甲基甲醯胺钠二甲亚砜氢氧化钠50%以上水1,4-二恶烷三氧化硫二氧戊环钠汞齐3-氧一1,2-环硫醯氯乙醇胺四氢呋喃水溶液或液醋酸乙脂四甲基脲环氧乙烷亚硫醯氯呋喃硫代磷醯氯富马酸磷酸三个甲苯酯己二胺磷酸三乙酯a.本公司的产品使用介质除了熔点锂、钾、钠及氟化氯、丁基锂、氯丙酮、三氟化氯、三氟化氧外,能耐所有化学介质。
橡胶种类及各自特点

橡胶种类及各自特点橡胶作为一种多用途的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可以抵抗腐蚀和紫外线,经过特殊处理可以改变橡胶的性质和特性,从而满足工业生产中高要求的应用需求。
橡胶的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天然胶乳胶和合成胶。
1、天然胶:天然胶是从植物的树脂中提取的,常用来制造橡胶制品,如轮胎、橡胶带、橡胶布等。
天然胶具有抗紫外线性能强,耐老化性能好,抗老化能力高,力学性能好,抗氧化性能强,伸缩性好,抗冲击性强等特点。
缺点是耐油性差,对温度和湿度敏感,夏天容易变软,冬天容易变硬。
2、乳胶:乳胶是从天然胶中提炼提取出来的一种胶类,乳胶可以用来制造橡胶制品,如汽车轮胎、鞋底等延伸性橡胶制品。
乳胶具有耐老化性能强,光黏性能佳,抗腐蚀性强,耐油性佳,抗氧化性能强,延伸性好等特点。
缺点是冷硬性差,耐冻性能差,容易失去光滑度,价格较高。
3、合成胶:合成橡胶也称为合成胶,是从新基体原料中或合成有机化合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复合材料,广泛用于各种橡胶制品中,如橡胶管、橡胶带、橡胶板等。
合成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抗老化性能、抗冲击性能和耐油性能等优点,适用于高温环境和耐油产品。
缺点是价格较高,容易变色,抗紫外线性能较差。
从以上三种常见的橡胶种类来看,每种橡胶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可以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以满足客户对于性能要求。
在橡胶制造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外,添加各种改性剂也能够改变橡胶的性能,提高橡胶的弹性和耐磨性,起到增强橡胶的特性的作用。
橡胶是一种百搭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其中各种橡胶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也必须引起重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从而选择合适的橡胶材料,从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橡胶制品。
橡胶种类介绍

橡胶种类介绍1.天然橡胶(NR)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
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于其它材料粘合,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多数合成橡胶。
缺点是耐氧和耐臭氧性差,容易老化变质;耐油和耐溶剂性不好,抵抗酸碱的腐蚀能力低;耐热性不高。
使用温度范围:约-60℃~+80℃。
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特别适用于制造扭振消除器、发动机减震器、机器支座、橡胶-金属悬挂元件、膜片、模压制品。
2.丁苯橡胶(SBR)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体。
性能接近天然橡胶,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其特点是耐磨性、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然橡胶,质地也较天然橡胶均匀。
缺点是:弹性较低,抗屈挠、抗撕裂性能较差;加工性能差,特别是自粘性差、生胶强度低。
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
主要用以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板、胶管、胶鞋及其他通用制品。
3.顺丁橡胶(BR)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结构橡胶。
优点是: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老化性好,耐低温性优异,在动态负荷下发热量小,易于金属粘合。
缺点是强度较低,抗撕裂性差,加工性能与自粘性差。
使用温度范围:约-60℃~+100℃。
一般多和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并用,主要制作轮胎胎面、运输带和特殊耐寒制品。
4.异戊橡胶(IR)是由异戊二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顺式结构橡胶。
化学组成、立体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性能也非常接近天然橡胶,故有合成天然橡胶之称。
它具有天然橡胶的大部分优点,耐老化优于天然橡胶,弹性和强力比天然橡胶稍低,加工性能差,成本较高。
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可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5.氯丁橡胶(CR)是由氯丁二烯做单体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这种橡胶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所以与其他通用橡胶相比:它具有优良的抗氧、抗臭氧性,不易燃,着火后能自熄,耐油、耐溶剂、耐酸碱以及耐老化、气密性好等优点;其物理机械性能也比天然橡胶好,故可用作通用橡胶,也可用作特种橡胶。
常用橡胶的性能与用途解析

常用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1.天然橡胶
主要性能=优点:弹性极大,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抗折、耐磨、耐挠曲,有较好的耐透气性,可塑性和工艺加工性能良好。
缺点:不耐老化,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差,耐碱但不耐强酸,耐油、耐溶剂性能差
用途=综合性能好,广泛用于轮胎、胶带、胶管、胶鞋及其他橡胶制品以及电线电缆的绝缘层
2.丁苯橡胶
主要性能=优点:耐热、耐油、耐磨、耐老化性能优于天然橡胶。
缺点:力学性能、耐寒性、可塑性和工艺加工性能较天然橡胶差
用途=主要用于制造轮胎、胶板、胶鞋等
3.丁腈橡胶
主要性能=有优异的耐油性,耐热性优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
用途=广泛用于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密封件、油槽衬里等
4.丁基橡胶
主要性能=优点:气密性极好,耐热性好,耐老化性好,减震性好,耐酸、碱和耐极性溶剂性强。
缺点:硫化速度慢,工艺性能较差
用途=用于制造轮胎内胎、水胎、耐热、耐水、耐老化垫片,化工容器衬里、减震制品、胶管、耐热运输带等
5.氯丁橡胶
主要性能=优点:耐老化性极好,耐热性、耐燃性好,耐油性仅次于丁腈橡胶而优于其他通用橡胶,耐酸碱性能好。
缺点:耐寒性差,储存稳定性差,加工不易控制
用途=用途极为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耐油、耐老化、耐热耐燃、耐化学腐蚀橡胶制品,电缆的护套包皮,密封圈、垫,粘胶剂等。
各种橡胶的优缺点

橡胶的种类和优缺点大类橡胶品种化学组成优点缺点通用橡胶天然(NR)以橡胶烃(聚异戊强伸性高,抗撕性耐氧及耐臭氧性丁苯(SBR)丁二烯的质量分数(70%~75%)和苯耐磨性较突出,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加工性能较天然胶差,特别是自粘性异戊(IR)(又称合成聚异戊二烯,全为橡胶烃有天然胶的大部分优点,吸水性低,电成本较高,弹性比天然胶低,加工性能顺丁(BR)聚丁二烯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寒性较好,易加工性能、自粘性差和抗撕性差丁基(HR)异丁烯与异戊二烯的质量分数耐老化性、气密性及耐热性优于一般通弹性大,加工性能差,包括硫化慢、难氯丁(CR)聚氯丁二烯物理力学性能良好,耐氧、耐臭氧及密度大,相对成本高,电绝缘性差,加丁腈(NBR)丁二稀的质量分数(60%~82%)与丙耐油性及耐气体介质性优良,耐热性较耐寒性及耐臭氧性较差加工性不好聚氨酯(UR)聚氨基甲酸酯耐磨性高于其他各种橡胶,抗拉强度最耐水性差,耐酸、碱性差,高温性能差三元乙丙(EPDM)乙烯、丙烯及二烯类的三元共聚物耐臭氧性及耐候性都极好,耐热可达170℃左右,耐低温达硫化缓慢,粘着性很差聚硫三氯乙烷和多硫化钠的缩聚物耐油及耐各种介质性能特别高,耐老化、力学性能较差,变形大丙烯酸酯烷基丙烯酸酯与耐油性极好,耐老耐低温性能较差,氯醇(CHR,均聚)(CHC,共环氧氯丙烷的均聚物,或环氧氯丙烷与环氧乙烷的共聚耐脂肪烃及氯化烃溶剂,耐碱、耐水、耐老化性能极好,包强伸性能较低,电绝缘性能差,弹性差续表大类橡胶品种化学组成优点缺点通用橡氯磺化聚乙烯(CSM)氯磺化聚乙烯耐臭氧及耐光老化性优良,耐候性高于抗撕性差,加工性能差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耐候、耐臭氧和耐热性卓越,耐酸碱、压缩变形大,弹性差特种橡硅主链为硅氧原子组成的、带有机基因耐高温(最高300℃)及低温(最低机械强度低,需要后硫化,价格昂贵氟(FPM)由含氟单体共聚而得耐高温可达300℃,耐介质腐蚀性高于其加工性差,包括炼胶费时,需后硫化,衬里材料:超高分子聚乙烯代号:UHMWPE (FUH)耐磨、耐腐蚀化学性能表(供参考)化学物浓度 % 温度℃化学物浓度 % 温度℃硫酸≤60 ≤80℃氢氧化钠≤30 ≤80℃硝酸≤50 ≤80℃氢氧化钾≤25 ≤80℃盐酸≤36 ≤80℃氢氧化铵≤95 ≤80℃磷酸≤85 ≤80℃氢氧化镁≤100 ≤80℃氢氟酸≤50 ≤80℃氢氧化铝≤100 ≤80℃氢溴酸≤50 ≤80℃铵盐≤98 ≤80℃氢氰酸≤100 ≤80℃钠盐≤95 ≤80℃亚硝酸≤100 ≤50℃钾盐≤98 ≤80℃碳酸≤100 ≤80℃铝盐≤80℃铬酸≤30 ≤50℃漂白液C1=12% ≤80℃氟硅酸≤30 ≤60℃黑液≤80℃硫化氢+或湿≤60℃白液≤80℃溴酸≤20 ≤70℃醋≤80℃丙酸≤60 ≤80℃硝基乙烷≤100 ≤80℃混酸≤40℃乙二胺≤100 ≤80℃甲酸≤50 ≤75℃苯酚钠≤100 ≤80℃氯化锌≤100 ≤80℃硫酸锌≤100 ≤80℃硫酸铜≤100 ≤80℃所有盐类≤100 ≤80℃衬里材料:聚全氟乙丙烯代号:FEP (F46)耐腐蚀化学性能表(供参考)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乙醯胺25 苯醯氯75 醋酸50 过氧化苯醯75 醋酸10%水溶液110 苯甲醇120 醋酸50%水溶液95 苄基氯135 醋酸80%水溶液80 二苄醚40 丙酮10%水溶液50 苄胺水溶液或液25 乙腈50 黑液80 乙醯溴50 漂白剂135 乙醯氯50 硼砂135 乙炔120 硼酸135 丙烯腈25 三氟化硼25 己二酸65 盐水135 空气135 盐水,酸性135 酒精40%乙醇95 盐水,碱性135 烯丙醇50 盐水,氯化酸95 烯丙基氯100 溴酸水溶液95 醋酸铝水溶液或固135 溴,干气体65 溴化铝135 溴,液体65 氯化铝最高达40%水135 溴水100 氟化铝水溶液或固135 溴苯65 氢氧化铝135 溴仿65 硝酸铝水溶液或固135 间-溴甲苯80 氯氧化铝135 丁二烯120 硫酸铝水溶液或固135 丁烷120 醋酸铵水溶液或固80 丁二醇水溶液或液135 铵矾水溶液或固135 醋酸丁酯25 二氟化铵水溶液或固65 丁醇水溶液或液110 溴化铵水溶液或固120 另丁醇水溶液或液95 碳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特丁醇水溶液或液95 氯化铵水溶液或固135 丙烯酸丁酯50 重铬酸铵水溶液或固120 丁基溴135 氟化铵水溶液或固135 丁基氯135 氢氧化铵最高浓度:110 丁基醚40 偏磷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丁基醇135 硝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硬脂酸丁酯40 过硫酸铵水溶液或固25 另丁胺水溶液或液20 磷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特丁胺水溶液或液20 硫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1-丁烯135续表1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硫化铵水溶液或固50 丁基苯酚110 硫氰酸铵水溶液或固135 丁醛65 醋酸戊酯50 丁酸110戊醇135 醋酸钙水溶液或固135 另戊醇50 硫酸氢钙水溶液或固135 戊基氯135 亚硫酸氢钙水溶液或固135 苯胺50 溴化钙水溶液或固135 盐酸苯胺水溶液或固25 碳酸钙135 王水25 氯酸钙水溶液或固135 砷酸水溶液135 氯化钙水溶液或固135 沥青120 氢氧化钙135 碳酸钡135 次氯酸钙水溶液或固95 氯化钡水溶液或固135 硝酸钙水溶液或固135 氢氧化钡135 氧化钙120 硝酸钡水溶液或固135 磷酸钙135 硫酸钡135 硫酸钙135 硫化钡135 蔗糖液135 啤酒95 辛酸80 甜菜糖液110 二氧化碳25 苯甲醛20 二硫化碳25 苯75 一氧化碳135 苯磺酸水溶液或固50 四氯化碳135 苯甲酸110 碳酸135 酪朊120 邻-二氟苯65 蓖麻油135 二氯二甲基硅烷50 水合三氯乙醛25 二氯乙烯110 氯化苯酚65 2,2-二氯丙酸50 氯5%CCL4液95 a,a-二氯甲苯65 氯,气体95 柴油燃料135 氯,液体95 二乙胺水溶液或液25 二氧化氯65 二亚乙基三胺水溶液或液50 氯水110 二乙醇酸25 氯乙醯氯50 二己丁酮95 氯苯75 二己丁烯135 氯苯磺酸水溶液或纯95 二己丙酮20 氯苄基氯50 邻苯二甲酸二甲25 含氯氟烃11 95 硫酸二甲酯25 含氯氟烃12 95 二甲胺水溶液或气25 含氯氟烃13 95 邻苯二甲酸二辛25 含氯氟烃14 95 二丙二醇甲基醚25 含氯氟烃21 95 二甲基苯胺25续表2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含氯氟烃22 95 2,6-二甲基-4-95 含氯氟烃113 95 2,5-二甲基-1,5-己二120 含氯氟烃114 95 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或固95 氯仿50 二乙胺基苯506-氯己醇75 泻盐水溶液或固80 氯乙醇50 乙硫醇25 三氯硝基甲烷65 醋酸2-乙氧基乙水溶液或固95 氯三甲基硅烷50 乙醯醋酸乙酯25 铬矾水溶液或固95 丙烯酸乙酯25 铬酸最高达40%水溶液80 乙醇水溶液或液135 铬酸50%水溶液50 乙基氯135 铬醯氯50 氯醋酸乙酯25 苹果汁60 氯甲酸乙酯50 柠檬酸水溶液或固135 氰基醋酸乙酯25 煤气110 乙醚50 椰子油135 甲酸乙酯25 醋酸铜水溶液或固120 乙苯50 碳酸铜,碱性135 2-氯乙醇水溶液或液25 氯化铜水溶液或固135 1,2-二氯乙烷135 氰化铜135 乙二醇水溶液或液135 氟化铜135 乙二胺水溶液或液110 硝酸铜水溶液或固135 2-乙基-1-己醇120 硫酸铜水溶液或固135 脂肪酸类135 玉米油135 脂肪酸,磺酸盐80 玉米糖浆120 氯化铁水溶液或固135 棉籽油135 氢氧化铁120 甲酚65 硝酸铁水溶液或固135 甲苯基酸65 硫酸铁135 丁烯醛50 硫化铁120 原油135 氯化亚铁水溶液或固135 冰晶石120 氢氧化亚铁120 氯化亚铜120 硝酸亚铁水溶液或固135 环己烷135 硫酸亚铁135 环己醇65 氟25 环己酮25 氟硼酸水溶液135 醋酸环己酯95 氟硅酸135 癸烷120 甲醛37%水溶液50 糊精水溶液或固120 甲酸水溶液或液120 双丙铜醇25 果糖水溶液或固135 对-二溴苯95 果汁、果肉95 1,2-二溴丙烷95 燃油135续表3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二丁胺水溶液或液20 富马酸65 二氯醋酸水溶液或液50 糖醛25 糖醇水溶液或液40 硫酸铅120 五倍子酸25 柠檬油120 工厂煤气135 亚油酸120天然气135 亚麻籽油135 加铅汽油135 溴化锂水溶液或固110 含硫汽油135 氯化锂水溶液或固120 无铅汽油135 润滑油135 动物胶120 碳酸镁135 杜松子酒95 氯化镁水溶液或固135 葡萄酒水溶液或固135 柠檬酸镁120 胶水120 氢氧化镁135 谷胺酸95 硝酸镁水溶液或固135 甘油水溶液或液135 硫酸镁水溶液或固135 甘胺酸水溶液或固25 马来酐水溶液或固120 乙醇酸25 马来酐25 庚烷135 羟基丁二酸水溶液或固120 六氯-1,3-丁二50 硫酸锰水溶液或固120 己烷135 氯化汞120 己醇80 氰化汞120 肼水溶液或液95 硝酸汞水溶液或固135 二盐酸肼水溶液或固25 汞135 水合肼水溶液或液50 己丁烯酸60 氢碘酸水溶液135 甲烷135 氢溴酸最高达50%水溶液135 甲磺酸水溶液或液95 盐酸最高为“浓”135 醋酸甲酯40 氢氰酸水溶液135 丙烯酸甲酯40 氢氟酸最高达40%水溶液120 甲醇水溶液或液135 氢氟酸41~100%水95 甲基溴135 氢135 甲基氯135 氯化氢135 氯醋酸甲酯25 氰化氢135 甲基·氯甲基醚25 氟化氢95 己丁烯酸甲酯50 过氧化氢最高达30%水溶液95 水杨酸甲酯65 过氧化氢90%水溶液20 三氯乙烷50 硫化氢135 二溴甲烷80 硫化氢水溶液110 二碘甲烷95 氢醌120 O-甲基硫酸水溶液或液50 次氯酸水溶液20 甲基三氯硅烷65 碘10%非水溶剂65 牛奶110续表4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碘,气体65 矿物油135 碘仿95 糖蜜65 己戊醚120 封氧氮己环水溶液或液25 己丁醇120 石脑油135 己辛烷120 萘95 己佛尔酮80 醋酸镍水溶液或固120己丙醇水溶液或液60 氯化镍水溶液或固135 2-氯丙胺40 硝酸镍水溶液或固135 己丙醚50 硫酸镍水溶液或固135 己丙基苯40 菸碱20 喷气机燃料95 菸酸120 煤油135 硝酸最高达10%水溶液80 乳酸水溶液或纯50 硝酸11~50%水溶50 羊毛脂120 硝基苯25 猪油135 硝基乙烷20 月桂酸110 氮135 月桂醯氯120 二氧化氮75 月桂基硫醇95 硝化甘油50 硫酸月桂酯120 硝基甲烷50 醋酸铅水溶液或固135 硝基甲苯80 氯化铅120 辛烷135 硝酸铅水溶液或固120 辛烯135 油酸120 铁氰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橄榄油120 亚铁氰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草酸50 氟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氧135 氢氧化钾最高达10%水溶液85 臭氧110 次氯酸钾水溶液95 棕榈油95 碘化钾水溶液或固120 棕榈酸120 硝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石蜡120 过硼酸钾135 石蜡油120 高氯酸钾95 花生油120 高锰酸钾水溶液或固120 高氯酸10%水溶液95 过硫酸钾50 高氯酸70%水溶液50 硫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全氯乙烯135 硫化钾135 全氯甲硫醇50 丙烷135 凡士林135 醋酸丙酯40 石油120 丙醇水溶液或液65 苯酚5%水溶液80 溴化丙烯95 苯酚50 氯化丙烯95 1-苯酚-2-磺酸50 丙二醇水溶液或液65续表5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苯基醚50 重铬酸钾135 苯肼50 连苯三酚水溶液或固50 盐酸苯肼水溶液或固50 水杨醛50 邻-苯基苯酚80 水杨酸95 碳醯氯80 硒酸水溶液或纯65 磷酸85%以下水溶135 四氯化硅50 磷酸85%水溶液110 硅酮油120红磷25 氰化银135 五氯化磷95 硝酸银水溶液或固135 五氧化二磷95 硫酸银120 三氯化磷95 醋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邻苯二酸95 苯甲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苦味酸25 碳酸氢钠水溶液或固135 电镀溶液:黄铜95 硫酸氢钠水溶液或固135 镉95 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或固135 铬95 溴酸钠水溶液或固95 铜95 溴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铁95 碳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铅95 氯酸钠水溶液或固120 镍95 亚氯酸钠水溶液或固120 铑95 铬酸钠水溶液或固95 银95 氰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制镜合金95 重铬酸钠水溶液或固95 锡95 连二亚硫酸钠水溶液或固40 锌95 铁氰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聚乙二醇95 亚铁氰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聚醋酸乙烯酯135 氟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聚乙烯醇135 氟硅酸钠95 醋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或固120 钾明矾水溶液或液135 氢氧化钠最高达10%水溶液85 氯化铝钾135 次氯酸钠最高达5%水溶液135 碳酸氢钾水溶液或固95 次氯酸钠6~15%水溶95 硫酸氢钾水溶液或固135 碘化钠水溶液或固135 硼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硝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溴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亚硝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溴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棕榈酸钠120 碳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高氯酸钠水溶液或固120 氯酸钾95 过氧化钠95 氯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磷酸钠水溶液或固135 铬酸钾水溶液或固135 硫氰酸钠水溶液或固120 氰化钾水溶液或固135 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或固135续表6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氯化锡水溶液或固135 氯化锌水溶液或固135 氯化亚锡水溶液或固135 硝酸锌水溶液或固135 淀粉95 硫酸锌水溶液或固135 硬脂酸135 三氯乙烯135 1,2-二苯乙烯80 2,4,5-三氯苯酚65 苯乙烯85 三乙醇胺水溶液或液50 丁二酸65 三乙胺50 糖浆135 三氟醋酸50%水溶液95硫磺120 三氟醋酸50 氯化硫25 三甲胺水溶液或气65 二氯化硫25 松节油135 二氧化硫80 尿素水溶液或固120 硫酸最高达60%水溶液120 清漆120 硫酸80~93%水溶95 瓦索尔120 硫酸98%水溶液65 植物油135 硫醯氟25 醋110 妥尔油135 醋酸乙烯酯120 动物脂135 氯乙烯95 丹宁酸110 偏二氯乙烯95 焦油120 水135 酒石酸水溶液或固120 盐水135 1,1,2,2,-四溴120 阴沟水120 1,1,2,2,-四氯120 威士忌酒95 2,3,4,6,-四氯65 酒95 四乙基铅135 二甲苯95 四甲铵化氢氧最高达10%水溶液95 醋酸锌水溶液或固120 2-羟基乙硫醇25氢硫基醋酸80螺纹切削油95四氯化钛65甲苯80甲苯磺醯氯50茄汁95磷酸三丁酯25三氯醋酸最高达10%水溶液95三氯醋酸50%水溶液至纯产501,2,4-三氯苯951,1,2-三氯乙烷65酸性原油135豆油120溴化锌水溶液或固120续表7化学物质浓度a温化学物质浓度a温需要特别说明的化学介质乙醛六甲基磷酸三醯醋酸酐甲乙酮丙酮甲基·己丁基酮乙醯苯二氯甲烷乙醯丙酮甲胺氨,气体硝酸“浓”氨,液体发烟硝酸丁胺水溶液或液一氧化二氮氯醋酸水溶液或纯发烟硫酸氯磺酸磷醯氯邻苯二甲酸二丁钾癸二酸二丁酯氢氧化钾50%以上水溶二乙醇胺水溶液或液丙胺丙二酸二乙酯氧化丙烯二甲基乙醯胺吡啶二甲基甲醯胺钠二甲亚砜氢氧化钠50%以上水溶1,4-二恶烷三氧化硫二氧戊环钠汞齐3-氧一1,2-环氧硫醯氯乙醇胺四氢呋喃水溶液或液醋酸乙脂四甲基脲环氧乙烷亚硫醯氯呋喃硫代磷醯氯富马酸磷酸三个甲苯酯己二胺磷酸三乙酯a.本公司的产品使用介质除了熔点锂、钾、钠及氟化氯、丁基锂、氯丙酮、三氟化氯、三氟化氧外,能耐所有化学介质。
橡胶选材知识点总结大全

橡胶选材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橡胶的种类1. 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由橡胶树分泌的乳液经过加工制备而成的橡胶。
它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但耐热性和耐油性较差。
2. 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橡胶材料,根据不同的合成方法和配方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合成橡胶,如丁腈橡胶、丁晴橡胶、丁苯胶、氯丁胶、硅胶等。
二、橡胶的性能1. 弹性: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可以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去除外力时又能恢复原状。
2. 耐磨性:橡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够在摩擦和挤压作用下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3. 耐老化性:橡胶在长期受热、受光、受氧化作用下会发生老化,使其性能下降。
4. 耐油性:橡胶在油品的作用下会发生膨胀、软化、断裂等现象。
5. 耐溶剂性:橡胶在有机溶剂的作用下会发生膨胀、变形、软化等现象。
三、橡胶选材的考虑因素1. 使用环境:不同的使用环境对橡胶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同,如室内、室外、高温、低温、潮湿、干燥等。
2. 使用介质:橡胶材料在不同的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耐磨性、耐化学性等性能。
3. 使用寿命:产品的使用寿命要求决定了橡胶的耐老化性能和耐磨性能。
4. 成本考虑:不同种类和品牌的橡胶材料价格、性能、品质等都不同,成本也是橡胶选材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橡胶选材的常用方法1. 实验室测试:通过拉伸试验、硬度测试、老化测试、耐油性测试等实验室测试方法,评估橡胶材料的性能指标。
2. 比对品牌资料:参考橡胶供应商提供的资料,了解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橡胶材料性能和适用范围。
3. 实际应用经验:借鉴行业内同行的经验,了解在具体应用领域中哪种橡胶材料表现更为优异。
五、橡胶材料应用领域1. 工程机械:橡胶轮胎、橡胶履带、橡胶密封件等是工程机械中常见的橡胶材料应用。
2. 汽车制造:汽车轮胎、汽车密封件、汽车减震器等都是橡胶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
3. 食品加工:橡胶输送带、橡胶密封圈等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广泛应用。
4. 医疗器械:医用橡胶手套、医用橡胶管等都是医疗器械中必不可少的橡胶材料。
5常用橡胶分类及性能

抗臭氧性、耐天候性和耐老化性能优异,居通常橡胶之首。电绝 硫化时间很慢,难于同其他橡胶并 轮胎胎侧、内胎、汽车门窗密封条、水箱胶管、 三元乙丙橡胶 缘性、耐化学性、冲击弹性都很好,耐酸碱,密度小,可进行高 用,它的自粘性和互粘性很差,不易 风扇带、耐热传输带、各种胶布、高低压电线电 (EPDM) 填充配合 粘合,给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缆、电气绝缘零件等。 具有优良的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氟橡胶。 随着丙稀晴含量愈高,丁腈橡胶可分为丁腈-18、丁腈-26及丁 但是它不耐臭氧,且不适宜作绝缘材 油封、O形圈等耐油密封件,输油胶管和耐油胶 腈-40等产品。丙稀腈含量的愈高,耐油性愈好,但耐寒性愈差 料 板等。 。丁腈含量愈高,耐油性愈好,但耐寒性愈差。丁腈橡胶的耐热 性优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的气密性及耐水性较好; 由于价格便宜,常作为天然橡胶的并用材料,轮 性能和天然橡胶相似,在光、热和氧的综合作用下,耐老化性能 耐臭氧比天然橡胶差,抗拉、伸长、 胎、机械隔振垫、密封垫片、电绝缘制品、运输 优于天然橡胶。 抗撕裂及耐寒性等都不如天然橡胶 带、胶管和海绵制品 顺丁橡胶在主体结构上与天然橡胶相似。弹性、耐候性及耐油性 拉伸和撕裂强度比天然橡胶和丁苯橡 优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滞后生热和永久变形小。脆 轮胎胎面、胶带、胶管及其他要求耐磨、耐寒、 胶低。湿态摩擦系数小,老化后易崩 性温度低。耐磨性优异,耐曲扰性好,易于填充油脂和碳黑,硫 高弹性、生热小和耐曲挠的工业制品 裂,加工时易脱辊,冷流动性打。 化时流动性好。 但时它在低温时变硬,贮存稳定性 耐老化的门窗密封条、电线电缆包裹层、轨枕垫 氯丁橡胶的物理性能和天然橡胶相似,但耐天候、耐热、耐油及 差,电绝缘性不好,密度大,且加工 、耐油印刷胶辊、耐油胶管、石油钻探用零件、 耐溶剂性都优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阻燃性极好 不易控制。 耐化学药品的胶板、胶管等制品
九大常用橡胶的性能优缺点对比及其应用

九大常用橡胶的性能优缺点对比及其应用1、天然橡胶(NR)①成分: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
②优点: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于其它材料粘合,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多数合成橡胶。
③缺点:耐氧和耐臭氧性差,容易老化变质;耐油和耐溶剂性不好,第抗酸碱的腐蚀能力低;耐热性不高。
④使用温度范围:约-60℃~+80℃。
⑤应用: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特别适用于制造扭振消除器、发动机减震器、机器支座、橡胶-金属悬挂元件、膜片、模压制品。
2、丁苯橡胶(SBR)①成分: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体。
性能接近天然橡胶,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
②优点:耐磨性、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然橡胶,质地也较天然橡胶均匀。
③缺点:弹性较低,抗屈挠、抗撕裂性能较差;加工性能差,特别是自粘性差、生胶强度低。
④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
⑤应用:主要用以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板、胶管、胶鞋及其他通用制品。
3、顺丁橡胶(BR)①成分: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结构橡胶。
②优点: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老化性好,耐低温性优异,在动态负荷下发热量小,易于金属粘合。
③缺点:强度较低,抗撕裂性差,加工性能与自粘性差。
④使用温度范围:约-60℃~+100℃。
⑤应用:一般多和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并用,主要制作轮胎胎面、运输带和特殊耐寒制品。
4、异戊橡胶(IR)①成分:由异戊二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顺式结构橡胶。
化学组成、立体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性能也非常接近天然橡胶,故有合成天然橡胶之称。
②优点:它具有天然橡胶的大部分优点,耐老化由于天然橡胶,弹性和强力比天然橡胶稍低。
③缺点:加工性能差,成本较高。
④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⑤应用:可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5、氯丁橡胶(CR)(R22截止阀O形圈)①成分:由氯丁二烯做单体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常用橡胶优缺点

氯丁橡胶 (CR)
氯丁橡胶的物理性能和天然橡胶相似,但耐天候、耐 但时它在低温时变硬,贮存稳定性差,
热、耐油及耐溶剂性都优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阻燃 电绝缘性不好,密度大,且加工不易控
性极好
制。
丙烯酸酯橡胶 (ACM)
聚氨基甲酸酯 橡胶(PUR)
丁基橡胶 (IIR)
耐高温氧化性和耐油性极好,在硫、磷、氯添加剂的 润滑油中性能稳定。耐臭氧,气密性和耐曲挠性优良 。 分为混炼型、浇注型、热塑型三类,通性是:拉伸强 度搞、伸长率大、弹性好、硬度范围窄、抗撕裂强度 高、耐磨、耐热、耐低温、耐老化、耐臭氧及耐油, 聚氨酯硫化胶的介电性能相当于天然胶,气密性相当 于丁基胶 气密性优异,耐热性、耐寒性、减震及电性能都很 好,耐酸碱和耐极性溶剂。
顺丁橡胶在主体结构上与天然橡胶相似。弹性、耐候 性及耐油性优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滞后 生热和永久变形小。脆性温度低。耐磨性优异,耐曲 扰性好,易于填充油脂和碳黑,硫化时流动性好。
硫化时间很慢,难于同其他橡胶并用, 它的自粘性和互粘性很差,不易粘合, 给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但是它不耐臭氧,且不适宜作绝缘材料
硫化速度慢,自粘性与互粘性差,由于 相容性不好,补强填充母炼胶通常需热 处理,才能提高硫化胶的物理性能 但是它在加入碳黑是易变韧、加入硫化 剂后若辊筒冷却不当,会早期硫化。若 硫化剂选用不当,制品在使磨
热稳定性很高、耐天候性和耐老化性性优异,耐臭 性差。通用型硅橡胶还存在压缩永久变
氟橡胶
氟-26消耗量最大。氟橡胶耐热、耐酸碱、耐油、耐过 耐寒性差,电绝缘性好,需要二段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 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电线电缆 的绝缘层和护套以及其他通用制品。特别 适用于制造扭振消除器、发动机减震器、 机器支座、橡胶-金属悬挂元件、膜片、 模压制品。
价格
主要用以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板、 胶管、胶鞋及其他通用制品。
(IIR)
丁二烯的共聚体。
酸(如硫酸、硝酸等)和一般有机溶剂,吸振和阻尼
特性良好,电绝缘性也非常好。
丁晴橡胶 (NBR)
丁二烯和丙烯晴的共聚体 。
特点是耐汽油和脂肪烃油类的性能特别好,仅次于聚 硫橡胶、丙烯酸酯和氟橡胶,而优于其他通用橡胶。 耐热性好,气密性、耐磨及耐水性等均较好,粘结力
特点是抗臭氧、耐紫外线、耐天候性和耐老化性优
氯丁橡胶 (CR)
它具有优良的抗氧、抗臭氧性,不易燃,着火后能自
由氯丁二烯做单体乳液聚 熄,耐油、耐溶剂、耐酸碱以及耐老化、气密性好等
合而成的聚合体。
优点;其物理机械性能也比天然橡胶好,故可用作通
用橡胶,也可用作特种橡胶。
最大特点是气密性好,耐臭氧、耐老化性能好,耐热
丁基橡胶 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或 性较高,长期工作温度可在130℃以下;能耐无机强
缺点是弹性差,加工性能差,硫化速 度慢,粘着性和耐油性差。
主要用作内胎、水胎、气球、电线电缆绝 缘层、化工设备衬里及防震制品、耐热运 输带、耐热老化的胶布制品。
缺点是耐寒及耐臭氧性较差,强力及 弹性较低,耐酸性差,电绝缘性不 好,耐极性溶剂性能也较差。
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耐油制品,如胶管、密 封制品等。
而得到的。
缺点
缺点是耐氧和耐臭氧性差,容易老化 变质;耐油和耐溶剂性不好,第抗酸 碱的腐蚀能力低;耐热性不高。
缺点是:弹性较低,抗屈挠、抗撕裂 性能较差;加工性能差,特别是自粘 性差、生胶强度低。 缺点是强度较低,抗撕裂性差,加工 性能与自粘性差。 耐老化由于天然橡胶,弹性和强力比 天然橡胶稍低,加工性能差,成本较 高。使用温度范围。
性能接近天然橡胶,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 胶,其特点是耐磨性、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然橡 胶,质地也较天然橡胶均匀。
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 优点是: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老化性好,耐低温性
结构橡胶。
优异,在动态负荷下发热量小,易于金属粘合。
由异戊二烯单体聚合而成 的一种顺式结构橡胶。
它具有天然橡胶的大部分优点。
缺点是自粘性和互粘性很差,不易粘 合。
主要用作化工设备衬里、电线电缆包皮、 蒸汽胶管、耐热运输带、汽车用橡胶制品 及其他工业制品。
缺点是价格较高。
主要用于耐油、耐高温的密封制品。
名称
天然橡胶 (NR)
丁苯橡胶 (SBR) 顺丁橡胶 (BR) 异戊橡胶 (I,含少量蛋白质、水 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 盐等。
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 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于其它材料粘合, 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多数合成橡胶。
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 体。
乙丙橡胶 (EPM\EPDM)
乙烯和丙烯的共聚体,一 般分为二元乙丙橡胶和三 元乙丙橡胶。
异,居通用橡胶之首。电绝缘性、耐化学性、冲击弹 性很好,耐酸碱,比重小,可进行高填充配合。耐热 可达150℃,耐极性溶剂-酮、酯等,但不耐脂肪烃
和芳香烃,其他物理机械性能略次于天然橡胶而优于
丁二烯和丙烯晴的共聚体 氢化丁晴橡胶 。它是通过全部或部分氢 其特点是机械强度和耐磨性高,用过氧化物交联时耐 (HNBR) 化NBR的丁二烯中的双键 热性比NBR好,其他性能与丁晴橡胶一样。
一般多和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并用,主要 制作轮胎胎面、运输带和特殊耐寒制品。
可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鞋、胶管、 胶带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主要用于制造要求抗臭氧、耐老化性高的 电缆护套及各种防护套、保护罩;耐油、 耐化学腐蚀的胶管、胶带和化工衬里;耐 燃的地下采矿用橡胶制品,以及各种模压 制品、密封圈、垫、粘结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