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叫咯咯》评课稿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名称:《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课时安排:每章45分钟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母鸡叫咯咯》这首儿歌,掌握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表演等途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儿歌《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和旋律。
2. 模仿母鸡叫声和动作。
3. 集体舞。
教学准备:1. 准备儿歌《母鸡叫咯咯》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 准备母鸡的图片或道具。
3. 准备舞蹈动作的教学视频或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儿歌《母鸡叫咯咯》的内容和旋律。
2. 播放儿歌的音频,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哼唱。
二、学习歌词和旋律(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儿歌的歌词,注意母鸡叫声的模仿。
2. 教师教授旋律,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出儿歌。
三、模仿母鸡叫声和动作(5分钟)1. 教师示范母鸡叫声和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评价。
四、集体舞(10分钟)1. 教师播放舞蹈动作的教学视频或示范。
2. 学生跟随音乐进行集体舞的学习和练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3. 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儿歌歌词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模仿母鸡叫声和动作、集体舞等方面的表现。
3. 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儿歌的歌词和旋律掌握得较好,但在模仿母鸡叫声和动作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困难。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母鸡的叫声和动作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后加强观察和练习。
在集体舞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动作不够协调,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舞蹈动作的掌握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对学生舞蹈动作的指导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母鸡叫咯咯说课稿

母鸡叫咯咯 说课稿一、说教材《母鸡叫咯咯》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以农村生活为背景,通过讲述一只母鸡辛勤孵蛋、呵护小鸡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可贵。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在课文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它既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又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重要篇章。
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母鸡孵蛋的情景,第二部分描绘母鸡呵护小鸡的情景,第三部分抒发了作者对母鸡的敬佩之情。
(1)第一部分:母鸡孵蛋文章开篇描述了母鸡孵蛋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到母鸡为了孵化小鸡,付出了很多努力。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体会到母鸡的辛勤,从而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2)第二部分:母鸡呵护小鸡接着,文章详细描绘了母鸡呵护小鸡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母鸡对小鸡的无私关爱。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学会关爱他人。
(3)第三部分:抒发情感最后,文章以作者对母鸡的敬佩之情作为结尾,让学生从心底里敬佩母鸡,从而培养他们的美好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3)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关爱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责任感。
(3)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聆听《我的小鸡》,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通过涂色、律动等方式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演唱及表演歌曲《下蛋啰》,分角色表演律动3、复习巩固歌曲《母鸡叫咯咯》,并自编律动进行表演。
教学设想:表演律动,感受歌曲情绪,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实验用具、教具录音机、磁带、电子琴、水彩笔、母鸡头饰若干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学生入室师生问好聆听《公鸡母鸡》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师生相互问好入室、律动唱《师生问好歌》二、寓教于乐:聆听《我的小鸡》初听,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内容复听,以动作表现歌曲1.完整地聆听童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小鸡的可爱处有哪些?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聆听,然后回答相应问题三、创造表现:熟悉歌曲学唱歌曲表演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下蛋啰》,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
3.用听唱法尽快学会歌曲。
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
4.边唱歌边表演。
四、复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复习巩固歌曲,并自编律动进行表演1、进一步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复习旋律和歌词。
3、巩固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完美结课:鼓励与表扬,做动作出教室教学反思:这一课我拟订的目标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动物”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让学生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设计1.1 课程名称:《母鸡叫咯咯》1.2 课程类型:绘本阅读与activity1.3 课时:25分钟1.4 年级:大班1.5 教学目标:理解绘本《母鸡叫咯咯》的故事内容,知道母鸡下蛋的过程。
能够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2.1 绘本《母鸡叫咯咯》的阅读与讲解2.2 母鸡下蛋声音的模仿与角色扮演2.3 自然现象的探索与讨论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动物和场景。
3.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母鸡叫咯咯》,讲解母鸡下蛋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母鸡的情绪变化。
3.3 模仿母鸡下蛋:教师示范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邀请幼儿一起模仿,感受角色扮演的乐趣。
3.4 探索自然现象:引导幼儿观察母鸡下蛋的过程,讨论母鸡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下蛋,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四、作业与评价4.1 作业: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家里的宠物或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并记录下来。
4.2 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准确度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讨论,评价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回顾课堂教学,评估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需求。
5.2 教学改进:根据幼儿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5.3 幼儿参与度: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幼儿的参与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5.4 教学目标实现: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得到有效实现,思考如何调整教学目标,使之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六、教学资源6.1 绘本《母鸡叫咯咯》若干册,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阅读。
6.2 母鸡下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讨论。
6.3 角色扮演道具,如母鸡头饰、鸡蛋道具等。
六、教学方法7.1 互动式阅读: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名称:《母鸡叫咯咯》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歌《母鸡叫咯咯》的歌词,能够流畅地演唱。
2. 让学生了解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歌《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及其演唱。
2. 教学难点:儿歌中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母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母鸡的外貌特征。
2. 新课教学:(1)教师播放儿歌《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听歌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逐句教唱儿歌,让学生跟唱,注意母鸡叫声的模仿。
(3)教师讲解儿歌中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母鸡的叫声进行模仿。
(2)教师组织“母鸡叫声大赛”,让学生展示所学。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儿歌《母鸡叫咯咯》,巩固所学。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3)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动物。
5.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儿歌《母鸡叫咯咯》。
2. 学生能够描述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学生表现出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在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运动会,让学生扮演不同动物,体验动物的生活方式。
2. 引导学生进行大自然观察活动,记录不同季节的自然变化。
3. 开展关爱动物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关于动物的知识和故事。
九、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2. 在实践环节,我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3. 在教学评价中,我是否全面关注了学生的表现,给予了他们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下有趣的瞬间。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母鸡叫咯咯》年级:一年级下册教材解析:歌曲《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
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
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表演,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等打击乐器,并通过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教学难点:“脖子伸伸两翼扑扑……”这一句的演唱,以及一个3度音准的把握。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段公鸡母鸡的叫声,让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2﹑请个别学生模仿公鸡,母鸡的叫声。
二、新歌教学1﹑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听一遍歌曲,师提出问题:(1)母鸡在干嘛?它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告诉大家的?(教师范唱)师:母鸡们在干嘛呢?母鸡是怎样叫的呀?(答案:叫咯咯)(2)打开书本朗读歌词,回答以下问题。
师:在跟读歌词之前,同学们先看看歌词,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让我们来熟悉“两翼”的“翼”,“添”快乐的“添”还有“报喜”写到黑板上)(3)按节奏拍手朗诵。
出示“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解释“两翼”。
边念边做动作。
请跟琴完整学唱,注意音高。
然后师生对唱,唱这一句。
(4)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小声的跟唱。
(拍手拍腿)(5)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唱词。
师:同学们,你们说刚才我们那样唱,能表达母鸡高兴的心情吗?(师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跟唱,一起分享鸡妈妈的快乐。
)(6)分组唱一组唱词,一组唱:叫咯咯) 还可自由带动作唱。
(7)师介绍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并示范演奏。
(8)学生选用自带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小结创编歌词:编一编,唱一唱小猫小猫叫喵喵,叫喵喵,叫喵喵,小猫小猫叫喵喵,老鼠已捉住。
小学音乐_《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可爱的德国民歌,歌曲巧妙地运用同音反复、小跳、变化重复等手法形象的模仿出母鸡生蛋的啼叫声。
歌词生动地描绘了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模样。
歌曲简单易学,富有童趣。
二、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和自律性稍差的特点。
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并通过学中玩、玩中学来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极大地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唱、说、演、画能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来表现歌曲《母鸡叫咯咯》,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并利用歌唱与乐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实践当中体验、感受音乐。
3、知识与技能:用轻松、自然地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能够建立音高概念,学会3、5两个音。
四、教学重点、难点能用充满快乐和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响板、钢琴、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律动体验:“今天呀,薛老师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农场的主人。
在我的农场里养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欢迎你们来做客,请跟着我一起去逛逛吧。
”改编《母鸡叫咯咯》歌词,演唱,带领学生律动。
(歌曲2遍)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受歌曲。
(二)新授1、母鸡去哪了?(1)初步感受魔法语旋律师:“想要管理农场可不是件容易事,幸好我有魔法语。
”分别以卡通形象小羊、小猪引入。
听辨33 33 35 5 这一句。
“瞧,那边有一群羊,我来让它们集合,请听我的魔法语”小羊集合了,顺势发问“小羊小羊怎么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小猪师:“猪宝宝跟猪妈妈走丢了,伤心的哭了起来。
别着急呀,我有魔法语。
(弹琴)咦,猪妈妈找到了猪宝宝这么神奇的魔法语,你想学吗?”课件出示魔法语旋律。
“你认识它们吗 33 33 35 5”全班一起唱魔法语。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儿歌《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及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学唱、表演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运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及旋律。
2. 音乐基础知识:节奏、音高、和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及旋律。
2.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儿歌《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模仿母鸡叫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歌教学:(1)教师讲解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及旋律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节奏和音高。
(3)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水平。
3. 歌曲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
(2)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 表演展示:(1)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兴趣和需求。
(2)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2. 反思教学效果:(1)学生对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改进措施:(1)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4. 总结经验:(1)关注学生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演唱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彼此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给出建议和鼓励。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母鸡咯咯叫》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
听完二年纪音乐课《母鸡叫咯咯》
李从容指导老师课后评价:
身为一个音乐老师,如何上好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学科,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音乐艺术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听了《母鸡叫咯咯》这节音乐课后,我感受颇深。
一、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师上好音乐课的前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三、语言符合孩子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易于被孩子接受。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利用舞蹈和肢体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情境,圆满为难成教学任务。
不足:教师选择伴奏调号有点高,应当根据学生的音域特点选择合适的调号伴奏。
2023年一年级音乐《母鸡叫咯咯》说课稿(精选5篇)

2023年一年级音乐《母鸡叫咯咯》说课稿(精选5篇)一年级音乐《母鸡叫咯咯》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其次册第六课。
是一首活泼好玩的德国民歌,2/4拍,歌曲节奏规整,旋律轻快,采纳同音反复、小跳等手法,形象生动地仿照了母鸡生蛋时啼叫的声音及向人报喜的可爱形象。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能用充溢欢乐、骄傲的情感演唱歌曲。
2、情感目标:通过倾听、演唱、表演,培育学生爱惜小动物的宠爱之情。
3、技能目标:通过创编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参加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2、教学难点:歌曲心情的正确表达,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创建实践活动。
多媒体、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等。
二、说教学方法1、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课以情感体验法为主,结合情景教学法、干脆导入法、探究探讨法、谈话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声像一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创建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2、针对学生的感知思维特点,我力求在教学中以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的方式,多渠道地调动学生主动参加音乐活动。
三、说学生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引导学生在多听、多看、多想、多动的氛围下学习音乐。
通过模拟法、视察法、创建法、合作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培育他们的创新思维实力,提倡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主动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四、说教学流程(一)教学意图:本课我将以帮助米老鼠邮递员送信笺到农场小动物家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开展音乐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发觉与感知、倾听与想象,创建与实践,将听辨、观赏、演唱、创建多种参加形式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
1、激发爱好,情景导入:(3分钟)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还能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工倍的效果。
因此在这一个导入环节里,我出示可爱的“米老鼠”,导言进入课堂:“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只可爱的邮递员米老鼠,今日,她要送很多信笺到农场小动物家里,让我们一起去帮助米老鼠的忙吧。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母鸡叫咯咯》这首儿歌的内容,认识母鸡的形象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母鸡叫咯咯》。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儿歌中母鸡的形象和特点,以及儿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母鸡叫咯咯》这首儿歌的内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儿歌,了解儿歌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母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母鸡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儿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解释儿歌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儿歌内容。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儿歌中母鸡的形象和特点,以及儿歌所表达的情感。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母鸡的认识和感受。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母鸡的行为和叫声,增强对母鸡形象的认识。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儿歌中母鸡的形象和特点,以及儿歌所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儿歌内容。
2. 学生反思: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真正理解儿歌中母鸡的形象和特点。
3.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如调整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活动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背诵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母鸡形象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
今天下午听了我校顾老师的一堂《母鸡叫咯咯》的音乐课,对于音乐知识,我是门外汉,但是当我置身于顾老师精心创设的美妙音乐氛围中时,深深地被陶醉了。
整堂课顾老师用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设计了趣味活动,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发生在农场里故事的音乐教学情境中,在欢快的游戏中蕴涵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如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学习多声部节奏;通过”接龙下蛋”的游戏感受节拍。
歌词“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很难记又拗口,为了解决这一音乐教学难点,顾老师先让全体学生跟音乐模仿母鸡下蛋时向人们报喜的样子(伸伸脖子,拍拍翅膀,叫咯咯);再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分角色边朗读边念歌词,使学生很快熟记了歌词。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顾老师利用各种手段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且安排了歌表演、创编歌词等教学内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热闹、欢快的气氛中。
多媒体的应用,让学生从视觉感官上更直接地体会了这种情绪。
在每个教学环节上的设计上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开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感受了音乐,表现了音乐。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课(歌表演)《母鸡叫咯咯》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课(歌表演)《母鸡叫咯咯》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第四课,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感强,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内容描绘了母鸡叫的场景,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歌曲篇幅短小,结构简单,便于学生掌握和表演。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同时,他们的自律性、集中力以及音乐基础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演唱,培养他们的音准和节奏感。
2.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演唱,节奏和音准的掌握。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跳音和休止符的演唱,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
3.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具,如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4.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六. 说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母鸡叫咯咯》的内容。
3.学唱歌曲: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演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歌曲表演:学生自主编排动作,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的才艺。
6.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二年级唱歌课《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唱歌课《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结构为带再现的两段体。
歌曲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形象、有趣地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
歌词生动地描绘了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
歌曲只有六度,也只用了六个音,易学易记。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抓住上述特点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学习、玩中创造。
六孔竖笛具有音色柔美、易于学习、携带方便等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识谱、稳定音高,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感受歌曲所表现出母鸡下蛋的欢快音乐形象,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歌唱与竖笛结合的学习方式,在聆听、模唱、表演、合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鼓励学生运用竖笛学习“、”两个音,并为歌曲的节奏编创旋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母鸡叫咯咯》,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运用竖笛学习“3、5”两个音。
教学用具:多媒体、竖笛、竖笛、钢琴、响板、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律动体验:教师以农场管理员的身份做自我介绍,并改编《母鸡叫咯咯》的歌词介绍农场,带学生律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歌曲。
二、新歌教学部分(一)找母鸡1.教师介绍魔法棒―竖笛。
2.“变魔法”、用“咒语”的方式介绍竖笛吹奏姿势。
3.听辨、模唱“咒语旋律”:“33 33l 35 5l”。
4.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提问:猜猜母鸡去干什么了?“咒语旋律”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5.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竖笛,通过聆听、模唱、律动等活动熟悉歌曲旋律,培养学生感受旋律重复与变化的音乐辨别能力。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母鸡叫咯咯》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母鸡叫咯咯》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属于湘艺版。
这首歌以生动的语言和活泼的旋律描述了母鸡叫的情景,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歌曲简单易学,旋律重复,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
通过这首歌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和节奏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母鸡叫咯咯》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准和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动、玩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母鸡叫咯咯》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准和节奏感。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以及在唱歌过程中保持音准和节奏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教学乐器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母鸡叫咯咯》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讲解歌词的含义和旋律的特点,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3.节奏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感。
4.创造性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创作类似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唱歌比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母鸡叫咯咯》、歌词、旋律图示、节奏示意图等,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课《母鸡叫咯咯》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课《母鸡叫咯咯》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第四课,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描绘了母鸡叫的场景,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教材旨在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和音高的感知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演唱,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演唱,歌词的记忆和节奏的掌握。
2.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音高的把握,以及对节奏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音乐。
2.运用分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母鸡叫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歌:讲解歌曲《母鸡叫咯咯》的背景,教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
3.练习演唱:分组进行演唱练习,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节奏训练: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演唱要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歌曲《母鸡叫咯咯》的主题和重点。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母鸡的叫声“咯咯”的发音和书写。
2. 通过学习,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母鸡的叫声“咯咯”的发音和书写,母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母鸡的叫声“咯咯”的发音和书写。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母鸡的图片、叫声、生活习性和特点等内容。
2. 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母鸡的叫声,引导学生说出“咯咯”。
2. 新课内容:教师通过PPT展示母鸡的图片,讲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学生跟读母鸡的叫声“咯咯”,并模仿母鸡的动作。
4. 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学生扮演母鸡,其他学生模仿母鸡的叫声和动作。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需要补充相关知识点。
4. 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母鸡叫声“咯咯”的发音和书写的掌握情况。
2. 通过练习环节,评估学生对母鸡生活习性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课堂作业,评估学生对母鸡叫声“咯咯”的书写是否规范。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鸡或农田里的鸡,记录它们的叫声和生活习性。
2. 请学生画一幅母鸡的图画,并在旁边写上“咯咯”两字。
八、课堂纪律与管理1. 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耐心和爱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设置明确的学习规则,引导学生遵守,维护课堂秩序。
九、教学延伸1. 邀请动物专家或农民来课堂,为学生讲解母鸡的养殖知识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实地观察母鸡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 开展关于鸟类保护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课时安排:25分钟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母鸡的叫声“咯咯”。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准备一张母鸡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一只玩具母鸡或录音机,播放母鸡的叫声。
3. 准备一些关于母鸡的书籍或资料。
教学内容:1. 母鸡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母鸡的叫声“咯咯”。
3. 观察和模仿母鸡的叫声。
教学步骤:1. 引入:向学生展示母鸡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母鸡的特点。
2. 讲解:简要介绍母鸡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重点讲解母鸡的叫声“咯咯”。
3. 示范:教师模仿母鸡的叫声“咯咯”,让学生听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学生扮演母鸡,其他学生模仿母鸡的叫声“咯咯”。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母鸡的叫声“咯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母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母鸡叫声的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模仿,让学生学会了母鸡的叫声“咯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母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表达。
在学生分组练习时,我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模仿母鸡的叫声。
我还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关于母鸡的书籍或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扩展活动建议1. 组织学生参观农场或动物园,观察母鸡的真实形态和生活习性。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家中的宠物或动物,并分享给同学们。
3. 开展一个关于动物的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学内容:1.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母鸡的叫声“咯咯”。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母鸡叫咯咯》评课稿教材分析:歌曲《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2/4拍,由带再现的两段体构成。
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
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
歌曲只有六度,也只用了六个音,易唱易记,是一首能博得学生喜爱的外国民歌。
教学目标:一、通过听、唱、说、演和游戏感受表现音乐《母鸡叫咯咯》,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能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来表现歌曲的情境。
三、能用响板为歌曲作简易、生动地伴奏。
四、通过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创编《小猫叫喵喵》、《青蛙叫呱呱》。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自编动作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可爱形象。
难点:“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舔快乐”的歌词石老师通过发声训练进行了学生的体态的教育:微笑、坐直、有精神。
对学生组织教学、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把养成教育有效地纳入教学工作中。
石老师在发声练习中,还加入小鸡和公鸡的叫声,对于新课的导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进入课堂中间部分的时候,石老师创设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听新歌找问题。
解决了学生不认识的字的读音翼(yi),再找出相同的旋律33 33 35 5,熟悉这一乐句;抓住了最能吸引学生的歌词:母鸡下蛋的动作和喜悦心情的歌词。
分组表演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教师从:唱、动作、打击乐等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和提示,使学生多角度地体验、感悟音乐,学生对表演兴趣盎然。
本课教师示范到位,教学设计规范、巧妙,教学重难点得到有效突破;教学组织能力强,学生学习积极,表演清晰饱满。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

------- 精选文档-------------《母鸡叫咯咯》评课稿铜厂小学许艳艳音乐源于于生活,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并创造音乐,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美。
期老师就是紧抓这点,在上《母鸡叫咯咯》一课时,让学生从音乐中找到母鸡生下蛋时得意的样子,再想想平时生活中小朋友所见过的情景,用动作表现出来。
本课的难点就在这一小段里,节奏密、歌词多;在设计教学方时,教师特意从学生生活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分析鉴赏音乐形象,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地扑捉音乐形象,让他们用动作和语言表现这一段,再读歌词,来加强对音乐的理解,效果不错!《母鸡叫咯咯》一课,期老师紧紧抓住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主线,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模仿,以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给学生提供自学、表演、创作、发展个性特长的时间和空间,与《新课程标准》相比,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整堂课实现了活泼、主动探究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音乐潜能,师生互动、融为一体。
如:教师扮演鸡妈妈,学生扮演小鸡,互对歌词,使学生情绪放松,敢想、敢说、敢做、敢演,激发了创新的火花,从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2、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设计了创编歌词,还是以“家”的氛围进行,教师扮演鸡妈妈,学生扮演小鸡,在教师的领引下进行创编,学生充分发挥想像,情绪高涨激烈、思维活跃、积极主动。
3、课堂上学生始终在参与体验、模仿、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的活动中进行,使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创,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新的教育思想。
在期老师的课堂中我收获不少,有在节奏练习环节如果能先放慢速度,再原速,突出强拍;二声部环节如果之前的练习落实地更加扎实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混乱了吧。
以上仅是个人不成熟意见,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
铜厂小学许艳艳
音乐源于于生活,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并创造音乐,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美。
期老师就是紧抓这点,在上《母鸡叫咯咯》一课时,让学生从音乐中找到母鸡生下蛋时得意的样子,再想想平时生活中小朋友所见过的情景,用动作表现出来。
本课的难点就在这一小段里,节奏密、歌词多;在设计教学方时,教师特意从学生生活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分析鉴赏音乐形象,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地扑捉音乐形象,让他们用动作和语言表现这一段,再读歌词,来加强对音乐的理解,效果不错!《母鸡叫咯咯》一课,期老师紧紧抓住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主线,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模仿,以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给学生提供自学、表演、创作、发展个性特长的时间和空间,与《新课程标准》相比,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整堂课实现了活泼、主动探究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音乐潜能,师生互动、融为一体。
如:教师扮演鸡妈妈,学生扮演小鸡,互对歌词,使学生情绪放松,敢想、敢说、敢做、敢演,激发了创新的火花,从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2、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设计了创编歌词,还是以“家”的氛围进行,教师扮演鸡妈妈,学生扮演小鸡,在教师的领引下进行创编,学生充分发挥想像,情绪高涨激烈、思维活跃、积极主动。
3、课堂上学生始终在参与体验、模仿、自主探究、师生合作的活动中进行,使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创,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新的教育思想。
在期老师的课堂中我收获不少,有在节奏练习环节如果能先放慢速度,再原速,突出强拍;二声部环节如果之前的练习落实地更加扎实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混乱了吧。
以上仅是个人不成熟意见,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