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河南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河南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5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 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
(3分)2. 作者在第二段中提到了哪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请列举并分析其作用。
(3分)3. 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3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4. 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3分)5.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6. 文章结尾部分有何深刻含义?请结合全文进行解读。
(3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7-9题。
7. 文本中提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分析这一问题的?(3分)8. 文本中引用的数据和事实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3分)9. 作者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哪些建议?请概括并评价。
(3分)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0. 请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3分)11. 文中“之”字的用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分)12.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3. 文章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效果。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1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3分)15.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作用?(3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8分)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
(《论语·学而》)(2),。
(《出师表》诸葛亮)(3),。
(《滕王阁序》王勃)(4),。
河南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
河南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躺平”是《咬文嚼字》评选的2021年度热词,它曾作为青年群体的症候引起广泛关注。
在早期研究中,学界对此尽管认知态度不一,但一致认为,“躺平”的“不思进取”甚至以“不思进取”为荣的表达,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对抗。
在其热度逐渐消退的今天,我们可以更从容地反思年轻人使用“躺平”时的心态。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躺平”在传播中变成了一个漂浮的能指,不再具备稳定的内涵,其使用既有基于自我保护或维系社交的实用需求,也有基于自我宣泄或自我激励的情感需求。
其对抗性也呈现出目标失焦的特征。
“躺平”一词确有对抗性,但其对抗目标十分模糊。
大多数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躺平”经历时表示“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很多”。
他们只是在社交媒体中分享和交换自己的主观经验,一旦被他人认可,受到社会证实,便会成为一种“共享现实”,产生“集体共鸣感”。
然而,正如陈龙在《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话语再生产》中所言,在新媒体空间中,所谓的社区认同实质上是一种高度抽象化、虚拟化的幻想,正因为如此,社交媒体中的对抗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话语上,并没有多少实际效应和明确所指。
部分“躺平”青年对主流价值表现出间歇性质疑的态度,他们在面对主流标准时,会有求之不得的挫败感和委屈感。
“在考研这条路上,我真的努力了,结果还是不如意,‘躺平’算了。
”“我不能‘躺平’下去了,我整个人都快废了,而且一点也不快乐,没有人喜欢我。
”从这些受访者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埋藏在“躺平”语录的表层对抗性之下的,是青年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踌躇与迷茫,以及渴望被社会主流认同的强烈欲求。
“躺平”是暂时性的“弱者”的话语反抗方式,有利于动员主流社会进行反思。
马中红在《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中将互联网中的亚文化实践视作弱势青年以文化资本撬动经济资本的途径。
“躺平”青年的这一话语实践也在遵循这种逻辑:一方面,他们借助话语中明确且强烈的对抗性来引起社会关注,从而试图打破自己当前的困局;另一方面,“躺平”青年在以反主流的姿态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又在努力地使自己的人生主流化。
2025届河南郑州登封市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河南郑州登封市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选项中,对寓言的寓意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边立了块碑,上面写着:“抛弃传统的禁锢。
不勇敢地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鹰?”接下来,黄鼠狼每天就在崖底吃着摔下来的鸡……A.结合自身实际,谨慎地对待励志之语。
B.世上很多谎言,总是披着美丽的外衣。
C.人生需要立志,更要勇敢地锤炼自己。
D.正确对待传统,不能盲目地追求突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窑汉刘泷路大理坐在窑前忙活。
土窑从日军打进来开始歇窑,已废弃好几年。
昨晚乍一启用,好像贫困潦倒的汉子肩上勒负了一辆重车,不是咳嗽就是喘,弱不禁风。
乌鸦乱飞,让暮色染上几缕凄迷。
乌鸦、暮色和浓烟滚滚袭来,铜台沟的天空泛滥着污浊的气息。
窑前荒芜的空场,堆满他准备的一垛垛榛柴、一捆捆干草、一摞摞劈柴,还有几堆牛粪,一堆黑褐色的煤炭。
窑塘里,烈焰熊熊、烟雾纵横,累累的砖坯高耸至窑口,接受着火舌灼热的烧制。
路大理有一千条理由拒绝烧制青砖。
因为日军的枪炮声在村外一响,他们猫腰撅腚呼扇着猪耳朵一样的帽子在村里一转,他豢养的两匹雪青马就被粗暴地赶走了。
他于是起誓发愿说,过日子,没有青砖不成,但日军来了,还过什么日子呀?这帮小个子不滚蛋,老子是不会烧窑的!但儿子路小虎的一条理由就让他的一千条理由如同纸糊的大厦,在飓风中轰然坍塌。
路小虎的理由是,有个姑娘答应当我新娘子,但人家要咱盖新房哩。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他就这么一个快四十的儿子,儿子不娶媳妇,就得打光棍儿啦!路大理是铜台沟乃至周围十里八村的窑汉,被誉为“窑把式”。
2025届河南省唐河一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唐河一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珍珠陈忠实不用收听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我已确信室内温度超过人体常温了。
墙壁是热的,桌椅是热的,窗户敞开着却没有一丝风,刚用新打的凉水洗浸了头脸,短暂的一阵舒适之后,热汗又涌流出来,胸膛里憋得人简直要窒息了,我关了电灯,锁上门,到河边上去,那儿也许有点夜风。
古老的乡村小镇南头儿,传来一阵弦索声。
我猜定是哪一户有丧事,请来了乐人。
一个沙哑的男声和一个清脆的女声正在对唱。
待走到跟前,一折戏刚刚唱完,围观者交头接耳,说那女的唱得美。
我的心里微微一动,从男人和女人的头上看过去。
她正好放下毛巾,抬起头来。
唔!珍珠,果然是她。
她坐在那里,坦然而又庄重。
我立即转身走开,许是不愿意在这样的场合听珍珠唱戏,许是怕珍珠偶然看见我会使她难堪。
心里却不知是一股什么味儿。
月色朦胧,我坐在柳树下,看着里光粼邦的河水,点燃一支烟……两条又粗又长的黑辫子,两只黑乌乌的大眼珠,活脱就是两颗晶尝的宝石,这是田珍珠。
她是班长,又兼着学校文艺演出队队长,舞蹈和歌唱,都是学校里拔尖的。
尤其是地表演的秦腔清唱,音色纯正,韵味悠长。
记得有一天放学,地抱着一摞作文本,放在我的桌案上,刚要出门,坐在门口的李老师挡住地:“珍珠,不要走!她站住。
宝石似的黑眼珠盯着李老师,“有什么事呀?“唱一段戏!”李老师笑着说。
珍珠唱起来:耳听得谯楼上起了更点,小舟内,难坏了胡氏凤莲。
……这样的事在我心里本来留不下任何记忆的。
河南省郑州市语文高考仿真试题及解答参考
河南省郑州市语文高考仿真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在广袤的草原上,一只雄鹰展翅翱翔。
它的视野开阔,俯瞰着大地,感受着自由的气息。
雄鹰的一生都在追求飞翔的极致,它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1)请概括雄鹰追求飞翔极致的几个阶段。
答案:雄鹰追求飞翔极致的几个阶段为:幼鹰阶段,雄鹰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会飞翔;青年阶段,雄鹰开始独自飞翔,不断积累飞行经验;壮年阶段,雄鹰达到飞行技巧的巅峰,成为草原上的霸主。
(2)文章中提到“它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雄鹰是如何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
答案:雄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首先,在幼鹰阶段,它通过父母的引导,不断学习飞翔技巧,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其次,在青年阶段,它独立面对各种挑战,如恶劣的天气、猎物的追逐等,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最后,在壮年阶段,它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飞行高度和速度,成为草原上的霸主。
(3)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雄鹰?答案: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雄鹰。
例如,“它像箭一样划破长空”使用了比喻,将雄鹰的飞行速度与箭的速度相比较,形象地描绘了雄鹰的迅猛;“它的目光如同利剑,锐不可当”使用了拟人,赋予雄鹰以人的特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
答案:文章的语言风格为雄浑、豪迈。
作者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雄鹰飞翔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雄鹰追求飞翔极致精神的赞美。
(5)阅读文章后,你有哪些启示?答案:阅读文章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首先,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其次,要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材料《秋日物语》秋风起,落叶舞,这是一年四季中最能触动人心的季节。
每当此时,我总喜欢独自漫步在林间的小径上,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2023届河南省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三)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去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在国宾护卫队护送下,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
看到电视屏幕上闪现“国家最高礼遇”那一瞬间,我们百感交集。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
一场场盛大庄严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的礼乐文化。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
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如今,在新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订梳理,去芜存菁,既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的思想资源,也警惕其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予以扬弃。
比如古代的礼制,过于强调人班级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
再如古时有很多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容易让人望而生畏。
其实,有些礼仪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下,是可以简化变通的。
总之,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宏观层面,我们应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模拟联考试卷(六)附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语文模拟联考试卷(六)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024.05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医药产业起步于20世纪初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科研、教育、生产、流通及各项相关领域相配套的完整体系,能够自主生产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生物技术药品、医疗器械及制药机械等一系列产品。
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药交流和医药对外贸易源远流长,较早的可以追溯到汉朝,特别是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对中国的医药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中国在整个世界医药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来看,其规模还是相当小的,产品结构也较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总体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使中国的医药对外贸易取得较大的发展和突破,任务还很艰巨。
国际医药研发向中国的转移,将提升中国医药的研发能力。
中国在承接研发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明显。
中国是世界少数几个能够生产全部化学原料药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且多个药物品种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
随着国际医药产业生产逐步转移到中国,中国医药生产能力和工艺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突破国外市场准入限制的能力将得到加强。
从中长期看,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工厂的地位不会改变。
中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加工能力,出口企业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
据医保商会介绍,在这种预期下,中国医药外贸有望进入一个相对较长的复杂时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将会增加。
国际市场的各种不利因素,倒逼中国医药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2024届河南省豫南五市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河南省豫南五市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统一,就是圣人。
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①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②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的“内圣外王”的人格③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④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领袖⑤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⑥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A.②①③⑥④⑤B.②①⑥④⑤③C.⑥②①④⑤③D.⑥②③①④⑤2、对下面这段话核心内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
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大师,是不是屋里大热?”大师说:“不热。
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
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了很多熟人。
”A.聆听高雅的音乐需要一个清凉舒适的环境B.遇到熟人脱帽致敬体现一个人的核心索养C.作品贵在创造而不要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D.只有适时向大师请教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2023届河南省高考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精品试卷(含答案)
2023届河南省高考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精品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沉郁顿挫”原是杜甫在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中对其诗文的概述,后代文论家认为这四个字能够表述杜诗的主体风格,遂成定论。
但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
我认为,“沉郁”与“顿挫”二者的内涵及成因,既都有内容层面的因素,也都有形式层面的因素。
杜甫信奉儒家思想,儒家的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深深刻镂在杜诗之中。
杜甫身经战乱,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
杜甫家世不幸、仕途蹭蹬,造成杜甫持重、忧郁的性格。
凡此种种,都促使杜诗形成沉郁的风格。
杜甫看问题总是比别人深入一层、慎重几分。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帝国的朝野上下沉浸在歌舞享乐之中。
只有杜甫感到了国家危机的来临。
天宝末年,唐玄宗兴兵讨伐南昭。
对这场不义之战,杜甫作了严厉的抨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兵车行》)而同时代的诗人,如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则为这场不义战争高声鼓噪。
高、储之辈只知道迎合当权者的心思,不顾及战争的危害,杜甫却能以国家安危为视点唱出反调。
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沉郁”风格之表现。
杜甫在一些描绘山川景物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在一联中,从时空两个角度下笔,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上兜率寺》)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
“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兵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高中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高中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学校开展以某位古代诗人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以下是会场悬挂的标语:①诗圣著千秋②民间疾苦,笔底波澜③未居广厦,犹忧天下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朗诵会会场标语的一项是A.龙蜷虎卧几诗客,渚清沙白一草堂B.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C.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D.才气昂然写相思,出水芙蓉洒深愁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
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
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
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
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
它___,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___的延展,更没有___的枯燥和___的迂腐。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危言危行喧宾夺主要言不烦食言而肥B.仗义执言虚张声势长篇累牍食古不化C.仗义执言喧宾夺主要言不烦食古不化D.危言危行虚张声势长篇累牍食言而肥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B.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C.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D.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B.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C.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D.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3、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虞奕字纯臣。
2024届河南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2024年河南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35分)1.(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最关切的是群体生存秩序问题。
群体生存秩序在观念领域中的反映。
即所谓的“人伦”或广义的“伦理”,其实就是一套社会规范及其制度。
这套制度规范,儒家称之为“礼”。
一部《周礼》,其实就是一整套社会规范建构和制度支配。
在这个意义上,儒学就是“礼学”。
对于儒家的“礼”,社会上甚至儒学界内部都存在着相识上的严峻误区,这导致当前儒学复兴中普遍存在着严峻的问题,就是往往用前现代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来评判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现代人的行为方式。
这是由于人们未能明白,在周孔孟荀的原典儒学中,作为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的“礼”既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又有特殊性和变动性。
一个简洁的事实是,任何社会群体都须要一套社会规范及其制度,都须要一套“礼”,就此而论,“礼”是普遍的、永恒的。
孔子指出:“无礼则乱。
” 荀子讲得更为详细:“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因此,孔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 ,即克制个体的情欲、而遵守社会群体的规范及其制度。
“不学礼,无以立” ,即是说,一个人假如不遵守社会规范及其制度,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必定为这个群体所不容。
这一点直到现代自由社会依旧是成立的,因为自由的保障是法治,而法治意味着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法律及其制度成为社会的最高规则,即没有任何人或组织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假如仅仅这样理解“礼”,那还是偏颇的,因为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生活方式须要不同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这就意味着“礼”具有特殊性和变动性。
《论语》记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夏、商、周三代的“礼”有所不同;都是依据当时的实际状况进行增加或删减的。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世纪30年代以后,一些艺术造诣深厚、具有_ 的艺术家,如侯宝林,致力于相声的净化和改革,使它从底层大众的通俗“玩意儿”变成全民雅俗共赏的喜剧艺术形式。
当下的相声渐渐回归市场运行的轨道,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恢复了“传统”,但是恢复传统并不意味着,也不意味着让已被否定的糟粕_ 。
令人遗憾并堪忧的是,在一些小剧场舞台、电视选秀节目的相声表演中,以低俗代替通俗,以欲望代替希望,使感官刺激代替娱乐享受的现象时有发生。
睿智和幽默是相声艺术的优秀品质,鞭挞讽刺丑恶现象、娱乐大众是相声的社会功能。
(),尤以从伦理抓哏为最常,见的低俗“愚乐”手段。
某相声社专场里,没有一段不包含“谁是谁爸爸,谁是谁孙子,谁媳妇跟人跑了”之类的伦理哏。
这使相声变成毫无美感的低级趣味的狂欢,此风决不可长!相声病了,病在对传统相声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却对糟粕的“痈疽”。
这些病症若不根治,早晚有一天会毁了相声。
我们应当加强文化批判意识,正本清源,激浊扬清,承接传统之精髓,不断提高相声的审美品位,创演出接地气的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艺术精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远见卓识循规蹈矩重整旗鼓趋之若鹜B.见多识广墨守成规卷土重来亦步亦趋C.见多识广循规蹈矩重整旗鼓亦步亦趋D.远见卓识墨守成规卷土重来趋之若鹜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遗憾的是,在一些小剧场舞台和电视选秀节目的相声表演中,观众常会看到低俗代替了通俗,欲望代替了希望,感官刺激代替了娱乐享受。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打开门,见是同事老王,他连忙说道:“快请进,你的光临使寒舍蓬荜生辉....。
”B.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五花八门....: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俗话说,名正则言顺.....。
当前,全国人民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言顺则事成入宪法是十分必要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①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③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
②貔(xiū)虎,貔和虎。
泛指猛兽。
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
B.“貔虎噪”“鱼龙怒”,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周瑜火攻曹军时排山倒海之势。
C.“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
D.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2.周瑜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诗歌形象,下列对这一人物的评价与本词一致的一项是A.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赤壁怀古》唐王周)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唐杜牧)C.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
(《赤壁》南宋岳珂)D.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
(《贺新郎》元邵亨贞)3.同样写赤壁之战,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间任何生命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一朵花,一棵草,一只蝼蚁,一缕残阳,都在天地光阴里默默生长,在风霜雨雪中让自己越来越丰盈饱满。
河南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
河南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5分)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中国画笔墨的发展与创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历史发展,各画科创造出丰富的时尚样式,创新层出不穷,但这些创新从来没有离开笔墨的核心价值。
每一个时代艺术风格的变迁或确立,都是由社会历史文化的合力所促成。
清代石涛作为当时最具创造力的山水画家,崇尚“笔墨当随时代......”和“我自用我法”,被后世冠以“革新派”的称号。
作为创新思想活跃的绘画大师,石涛论画思想中屡见讲求创新的论述,如《苦瓜和尚画语录·变化章》云:“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
”这确实有一反传统的气势,殊不知这一章的要旨却是“借古以开今”,强调“古”与“今”的辩证关系。
后来,无论傅抱石还是吴冠中,也深谙其中的理意,他们虽然都强调艺术的时代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始终坚守中国画笔墨的核心价值。
事实上,细读石涛绘画思想最主要载体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可以明白石涛反对仿古摹古之风,但他从没有反叛过笔墨审美本体。
石涛的艺术思想,更强调顺其自然、求真求美,而非一味求新。
只追求新颖面目的创新往往难登大雅之堂。
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六记载,唐代有个叫范阳山的人擅长“水画”,挖池灌水后,将墨和颜色准备好,纵笔在水中涂画,两天后用绢拓出,“举出观之,古松怪石,人物屋木,无不备也”。
这种运用材料在水上形成的“偶然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带有明显的“杂耍”意味。
大理论家和大鉴藏家张彦远对此类艺术似乎并不以为然,他说:“……沾湿绡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
此得天理,虽曰妙解,不见笔踪,故不谓之画。
”由此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对特殊笔墨之法的尝试和运用,所谓“水画”“吹云”虽有一定妙趣,却非中国画“正体”。
艺术的核心审美在于典雅规范,岂能仅仅依赖于这些异形的方法而得以实现?如今,中国画创新与发展面临的“选项”更多,审美视野和审美题材之广泛远超历史任何时期,随着东西方艺术的全方位交流、网络的普及以及方兴未艾的AI技术,中国画历经千百年形成的笔墨观念与技巧似乎已不再是“必选项”,甚至在“创新”旗帜下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新面貌。
2024年河南省百所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24年河南省百所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画的发展正在经历着由“境”到“景”的形态转移、由“虚”到“实”的转换。
以重彩为例,当代画家需要借古开今,在努力寻求色彩的表现性、装饰性和象征性的基础上开拓新局面,表达现代的观念。
用传统笔法表达现代状态。
“中国画所写近景一树一石也是虚灵的、表象的。
”(宗白华《艺境》)比如,画中梅花所现之处是实景,画笔未及的地方该是怎样美好的空间。
这种空间的营造使整幅画充满了“诗意”。
相对于实景再现,描绘一个空间、一种情境,都更使人流连忘返。
因为没有描绘出来的,恰恰是最完美无瑕的自然世界。
中国传统绘画传达的不仅仅是画面本身由“境”到“景”的形态转移,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上体现为由“虚”到“实”的转换。
对于“境”,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个体依据主观意念需要,形成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美感。
所以“境”在艺术表现上就是介于明晰与模糊之间的,是不可言说之美。
“景”则更注重物在统一空间中真实的再现,表达方式上偏向于叙述性与情节性。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在创作面貌上有所改变,即在追求“境”之美感的同时在中国传统绘画里,对空间的理解与处理有着一套独有的方式。
“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
神无可绘,无画处皆成妙境。
”(笪重光《画筌》)这种空间立场,去游走移动与俯瞰全景,最后结合想象描绘出“太虚之境”。
古人的审美经验体现为一种物我合一的状态。
“内美静中参”,中国画的灵魂就藏在这种“内美”之中。
画家于“静”中感悟,从“静”中创造。
我们并不想提倡一味地效仿古人之意,应物寄情”的方式与手段,通过现实场景化的具象视角,来构建微观、现实化的空间。
其中,在表现语言上适当地融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图式与色彩,探索一种自由的、个性的、实验的艺术创作方式,构建带有独特东方意味的精神空间。
赋予当代重彩绘画语言新生。
当代重彩以色彩为中心的笔墨语言观具有足够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新的理念推动下,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在这里可以实现对接与共存。
河南省三市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
河南省三市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学习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性。
王阳明的一生很短暂,仅有五十七年,但他留给世人的财富却是无穷的。
阳明心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四百年来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挺立道德主体。
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由其本身的特质决定的。
阳明心学本身就是自由活泼、积极主动的,极具创造性。
它的第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即道德自由。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人是有良知的,人应该不断地发明良知、实践良知,振起人的精神生命。
“致良知”是学问修养的灵魂与第一原则。
他告诉了我们一条道德人格的上升通道,彰显了人性本来的光辉,强调人性的光辉不仅要照亮我们自身,甚至还要照亮他人。
人不应该向下沉沦,不能为物欲所遮蔽,不能陷入异化之中而否定自我的人性。
这一点,可以唤醒现代人冷漠的、功利的、庸俗化的心灵,反抗当下社会拜金主义、权力崇拜、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拯救当下的生态危机、信仰危机、道德伦理危机。
提供生态智慧。
王阳明对自然万物,包括草木、鸟兽、山水、瓦石等,都有一种深厚的生命关怀,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他发挥了孔子的“仁爱”与孟子的“仁民爱物”思想,在他看.来,不仅是动植物等自然之物,甚至人造之物(如瓦),因其源于自然,又是人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品,也都有生命,都有存在权利,都要顾惜。
天地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虽然人类必须取用动植物,但动植物仍有自身的价值,体现了一种普遍的道德关怀。
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把“真诚恻怛”的仁爱之心发挥、扩充、实现出来,去应对万物,使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河南高三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道德理想是指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包括以下内容:一定社会阶级及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一定社会阶级的道德体系的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高的、还不能为当代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
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涉及到了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有联系的一面。
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它包含着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特征的要求和设想,广义上也包含着对即将到来的社会面貌的预见。
以恩格斯的观点来看,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本来就是一回事,道德理想是社会理想的、也是那些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未来社会观念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这也就是说,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必然有部分重合。
比如,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就不仅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而且是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
当然,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之间也还存在着差异。
其一是从内容上看,它们的着重点不同。
如果说社会理想更加注重勾画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话,道德理想则注重勾画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
其二,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最初往往是以道德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得很清楚的科学理想的。
在一种社会理想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制度未来的轮廓构想首先表现为一种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
虽然就准确性、严谨性、论证性而言,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不能和科学的社会理想相比,但它能动员广大群众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进步活动中。
比如,社会主义理想就首先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以道德预测和理想的形式得到了首次表现。
作为精神力量,它对当时人民群众和早期无产阶级自发斗争起了感奋作用,给社会的发展从道德上指明了方向,从而使它自己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
其三,一定的社会理想产生之后,只有被实践的人们所理解、接受,成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时,才会变成人们实践中的真实理想。
如果一种社会理想没有转化为该阶级成员的道德理想,那么这种社会理想还停留在认识领域。
道德理想使社会理想更接近于实践。
正因为如此,人类历革命阶级在斗争中追求奋斗的社会理想,有浓厚的道德理想色彩和丰富的道德理想内容。
道德理想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高的、暂时还不能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
例如,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由此产生的普遍道德要求是否定剥削、否定不劳而获等。
但是现实中还有更高的道德理想标准,如不计报酬、毫不利己、大公无私等。
道德规范准则具有规范的、现实的性质,是判断和评判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道德理想标准则具有崇高的、理想的性质,是判断和评判人们行为道德价值大小的标准。
在实践中,人们只有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准则,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理想标准。
可以说,道德规范则是道德理想标准的前提和基础:道德理想标准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反映了道德行为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肖群忠《道德理想新探》)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就是道德理想,它含有还不能被当代社会大多数成员遵照实行的比较高的道德要求。
B.道德理想包含着一定社会阶级和它的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它与一定阶级的社会理想相联系。
C.-定的阶级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个理想等同于社会理想,它包含着对未来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的预见。
D.恩格斯认为,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是一回事,它反映出的未来社会观念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一致的方面,和社会理想相吻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道德理想注重未来社会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而社会理想更注重未来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内容的构想设计。
B.道德理想能动员广大群众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进步活动中,而与科学的社会理想相比,它的准确性、严谨性、论证性都显得不足。
C.道德理想需要人们先理解接受,化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也就是说道德理想在现实中有一个转化为社会理想的过程。
D.道德理想标准高于道德规范准则,它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的性质,社会上多数人能接受“按劳取酬”却不能奉行“不计报酬”就证明丁这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在内容上着重点不同,在形成过程上有先后之分,在实践途径上道德理想更接近于实践。
B.革命阶级追求奋斗的社会理想,带有道德理想色彩,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奋斗就是明证。
C.既然空想社会主义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那么可以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有超前的科学预测,与科学社会主义重合度极高。
D.承认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联系,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前者代替后者;承认二者的差别,则要求人们注意发挥后者在实现前者中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汉乾佑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
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
宋初赴调,引对便殿。
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
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帝益知其强干。
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
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
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
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
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
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
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
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
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
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
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
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
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
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
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
其才干类此。
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B.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C.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于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D.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乾佑,指年号。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文中还有“显德”“开宝”等。
B.漕挽,“漕”指水路运输,“挽”指陆路运输。
“漕挽”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粮饷。
C.赐绯,赐给绯色官服。
指官员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以示恩宠。
D.权,暂时代理官职。
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仲宣才貌兼备,历仕数朝。
后汉时年仅十八岁的他就进士及第;后周时历任数职;宋朝初年赴朝廷听候调遣,受到太祖赏识,被提拔任用。
B.许仲宣精明强于,政绩斐然。
征伐并门和江南时,他负责钱财和粮食供应,能保障军需;曹彬需要数万陶器给士兵做灯具,他能预先料到,按数交付。
C.许仲宣审时度势,决策果断。
征讨交州,形势不利,他上奏请求罢兵;未得到朝廷答复就分驻军队,打开国库赏赐士卒,并起草文书晓谕交州。
D.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
在他掌管县印时,发现县印丢失,他从容处置,不仅逮捕县府所有小吏,而且把县令及自己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最终找到了县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2)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卢主簿王勃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①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②忽多违③o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注】①琴尊:琴与酒杯。
指古代文士悠闲的生活。
②分袂:指离别。
③多违:指久别。
8.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写到了“城阙”,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o(5分)9.本诗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o(6分)(1)庄子《逍遥游》中“ ,”两句,写出了大鹏徙于南冥时气势磅礴、高飞而起的壮观图景。
(2)杜甫《登高》中“ ,_ ___”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清香楼主聂鑫森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届半百的甄仁,称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个隶书大字。
一楼是门面,右边专卖名酒,漂亮的陈列柜里摆放着轻易不卖的名酒样品,如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五粮液、杜康等。
左边专卖纸、墨、笔、砚、印石、画框、笔洗……二楼三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
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家书写、名刻手雕刻的一副对联: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
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