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短跑技术分析
我国著名运动员苏炳添百米起跑技术分析

成都理工大学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可从教务处主页下载,A4纸张打印或手工誊写;
2、题目来源:“教师科研课题”、“教师拟定”、“学生自拟”、“其它”;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应用
研究”、“技术开发”、“其它”;
3、工作计划要真实具体,各阶段必须明确起止日期、工作地点,检查方式:现场、通信检查等;
4、本开题报告中所列主要参考文献目录不少于4篇;
5、开题报告一式三份,所在教学系、指导教师、学生各执一份,备查;
6、本开题报告适合本科生,专科生可参考。
中外男子短跑100米运动技术对比分析

中外男子短跑100米运动技术对比分析摘要:本文是以2009年博尔特在柏林世锦赛上的百米成绩和中国运动员张培萌2013世锦赛百米视频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方法,通过Internet下载视频,对所获取的影像资料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快速反馈系统dartfish软件获取途中跑支撑时期各阶段的时间和空间技术参数,通过数量统计法获得两位运动员步数、平均步频、平均步长,将各参数进行全面的比较,总结出中外男子在100米运动技术的差异,为我国培养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男子;100米;技术分析百米,作为田径比赛中最受世人关注的运动项目,田径运动是其他所有运动的基础,在比赛中,田径项目所占的金牌数最多,尔100是最具有观赏性的项目,每一次百米世界记录的打破,标志着人类的极限又上升新的一个高度。
本文主要以张培萌和博尔特的比赛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中西方在100米技术上的差异,希望为我国径赛项目提供一些有效的数据,改进径赛技术动作,提高我国径赛项目在国际上的地位。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博尔特在柏林世锦赛上的百米成绩和中国运动员张培萌2013世锦赛百米成绩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搜索出相关论文,通过Internet登入各体育官方网站,搜索运动员信息资料与参赛背景,用百度搜索引擎通过关键词检索有关内容,为本研究的顺利展开打下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信息技术法本文运用的信息技术法是:通过Internet下载2009年博尔特在柏林世锦赛上的百米视频和中国运动员张培萌2013世锦赛百米视频,运用dart fish软件获得运动员技术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1.2.3数理统计法平均步长=100米/步数;平均步频=运动员成绩/步数平均速度=100米/时间1.2.4途中跑空间特征参数的获取运用人体运动快速反馈系统dart fish软件,将博尔特和张培萌途中跑各时期的画面定格,利用其量角工具正面测量图片,来获取途中跑各段距离支撑时期各阶段的运动学参数。
一百米总结

一百米总结
一百米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的短跑项目,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
1. 技术要求:一百米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爆发力和速度,同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节奏。
起跑时,运动员需要迅速反应并施加足够的推力,以获得良好的初始速度。
在途中跑阶段,运动员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同时通过有效的摆臂和腿部动作来增加步幅和步频。
2. 训练重点:针对一百米的训练主要包括爆发力训练、速度训练和技术训练。
爆发力训练可以通过重量训练和爆发力练习来提高,如深蹲、跳跃等。
速度训练则可以采用短跑练习、间歇训练和速度耐力训练等方法。
技术训练主要关注起跑、加速、维持最高速度和终点冲刺等方面的技巧。
3. 心理素质:一百米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很高。
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克服紧张和压力,并保持自信和决心。
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比赛策略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4. 竞争激烈:一百米是田径比赛中备受关注的项目之一,吸引了众多优秀的运动员参与竞争。
世界各地的大型赛事中,一百米比赛常常是焦点,观众们可以欣赏到顶尖选手们的精彩表现。
总的来说,一百米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训练要求严格且竞争激烈的短跑项目。
它不仅考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比赛策略。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观众,都能从一百米比赛中体验到速度与激情的魅力。
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七年级(2023年新编) 田径100米短跑技术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体育《100米短跑技术》教案白朝小学张合教材分析: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跑的动作最容易形成,而错误的动作也最难改正。
因此在跑技术教学的开始阶段,要特别注意动作的正确性。
《100米跑技术分析》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因为通过反复的练习《100米跑技术分析》能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强身健体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虽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但他们理性思维不是很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太高,认识比较粗浅、情绪不太稳定。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2、通过讲解观摩,使学生进一步了解100米跑的基础知识,掌握100米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提高合作、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蹲踞式起跑技术、途中跑技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要求跑得平稳,放松自然。
难点:摆动腿充分前抬,积极下压,支撑腿充分后蹬,跑的步幅大,频率快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法和观摩为主:利用讲解和示范法,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及做法。
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生动、直观的方式和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学生虽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但他们理性思维不是很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太高,认识比较粗浅、情绪不太稳定。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观摩,不断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为下节课上课做好准备。
教学课时:共4课时教学过程:第3课时准备部分:一、介绍短跑技术的发展概况早在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有了赛跑项目。
跑的距离是一个‘‘斯太地亚''(古希腊的长度单位,600脚长,约相当176192公尺之间). 第十四届开始增加了第二个短跑项目一基阿络斯''(两个"斯太地亚”),约接近400 公尺。
短跑技术分析

正确和积极地完成起跑后的最初几步取决于较小的躯干前倾
角度和运动员动作的力量与速度。在加速跑的最初阶段,躯 干前顿较大,随着步长和跑速的增长,躯干应逐渐抬起直至 接近途中跑的姿势。在进入途中跑之前,运动员应顺惯性自 然放松跑2—4步,以消除人体在加速跑阶段肌肉的过分紧张 和疲劳,以及调整跑动的姿势。在起跑后的加速跑中,两臂 有力地前后摆动具有很大意义。两臂的动作与途中跑时基本 相同,但开始几步大腿前摆幅度较大,与此相应摆臂的幅度 也比较大。
在支撑腿着地缓冲过程中,摆动腿以大小腿折叠姿势迅速向前摆
动,直至摆过支撑腿的膝关节稍前部位,这时大小腿折叠角度最小,脚 跟几乎碰到臀部。大小腿折叠越好,越能缩短摆动半径,减小摆动时的 阻力、并加快摆动速度。为减少支撑腿的缓冲支撑时间,摆动腿应加快 其摆动速度,并与支撑腿做相向运动,使支撑腿尽早由缓冲转入后蹬。 (如下图)
图1:起跑器的安装
“普通式”起跑器的安装是:前起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处,后起 跑器距离前起跑器一脚半;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一45度 角和70一80度角,两个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为15厘米。“拉长式”前起 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两脚掌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器一脚长。起跑器的 支撑面与地面的夹角和两个起跑器的间隔,基本上与“普通式”相同。两 种起跑器安装方法各有优缺点。前、后起跑器的距离短,蹬起的时间间隔 短,后起跑器上的蹬力小,有利于前10米加速跑的速率提高;前、后起跑 器的距离长,蹬起的时间间隔长,后起跑器上的蹬力大,保证起跑时获得 较大的步幅并使步幅得到均匀地增长。前起跑器至起跑线后沿的距离与运 动员的身高、上肢支撑力量的大小有关,并且对双腿膝关节角度、髋关节 角度产生直接影响。前后起跑器抵足板与地面的夹角,不仅对膝、踝关节 角度有影响,而且对起跑后人体纵轴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也产生直接影响, 其大小取决于起跑器的位置,距起跑线越近,角度越小,距离远则角度大。 因此,应根据个人的身高、体形、训练程度和技术水平,选用和调整起跑 器。
百米跑动技术分析报告

百米跑动技术分析报告百米跑动技术分析报告百米跑动是短跑中的一项重要项目,技术要求高,对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节奏感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
下面对百米跑动技术进行分析。
首先,百米跑的起步非常关键。
起步时,运动员需要采取大角度弯曲起跑姿势,双手托举地,收缩腹肌,保持稳定。
然后,通过快速而有力的腿部推力,迅速将身体推离出起跑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起跑速度和爆发力。
起跑时,重心要稍微偏前,身体稍微低下,保持头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
起跑后,要迅速调整步幅和频率,尽快进入正常奔跑状态。
其次,百米跑的姿势和动作要流畅、协调。
在奔跑过程中,运动员要保持上半身稳定,双臂摆动要有力而不过分,肩膀要放松,保持整体的协调性。
重心要在脚掌之间移动,保持节奏的稳定。
跑道上的脚步落地要轻快、稳定,膝盖要稍微弯曲,减少对膝关节的压力。
同时,要注意掌握呼吸节奏,以保持正常的供氧和体能状态。
再次,百米跑的传动技术十分重要。
传动技术包括腿部的力量传递和摆臂的协调运动。
腿部力量的传递主要通过腿部肌肉的收缩和伸展来完成,要注意将力量传递到脚尖,保持腿部的灵活性和爆发力。
摆臂的协调运动是通过臂部的摆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提供额外的推动力。
摆臂幅度不宜过大,要和腿部的节奏相协调,以保持整体的流畅性和效率。
最后,百米跑的速度维持是关键。
在百米跑过程中,运动员需要通过有效的步幅和频率控制来保持速度。
步幅要有力而不失控制,频率要保持稳定而不过分,以保证自身速度的持久。
同时,要时刻保持专注和动力,不断调整呼吸和姿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
综上所述,百米跑动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需要运动员在起步、姿势、传动和速度维持等方面做到全面的掌握和协调。
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才能够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100米跑说课稿2024

快速跑教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短跑技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环节。
但要能做好每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速度,很多学生都难以做到,有些环节做得好,有些环节却有一定的缺陷。
或是身体素质的问题,或是学生缺乏果断、自信等心理品质。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多数短跑动作太没挑战性,速速快慢那是天生的。
所以练习积极性不够。
他们并不知技术动作的熟练、协调,良好的心理品质,顽强的拼搏精神等对100米成绩的好坏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学生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加上学生不知道100米跑得练习对人体发展的作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那么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参与。
三、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学练活动,张扬个性。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尝试性练习,补充教师的问题和自我评价或互评,进一步掌握100米跑得技术动作。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各种练习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和下肢爆发力,增强学生体质。
4、情感目标:通过快速跑的练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胜不骄、败不馁心理品质。
通过小组讨论、填充问题,提高学生探究、合作等意识。
5、社会适应:通过“警察抓小偷”让学生体会快速奔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提高其生活生存生活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有效的利用各种跑的专门技术练习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快速跑姿势五、教法设计重点:完整的100米跑技术难点:由体验、探究、合作、交流后得出结论六、学法设计本课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自学法、自练法、并辅与讨论法。
自学法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自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讨论法可以通过各种探讨交流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七、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给予了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空间及多种练习形式。
体育课件:短跑技术分析

安装起跑器的目的是使两脚有牢固的支撑、形成良好的身体预备姿势,为起跑后的加速创造有利条件。 第一步应尽可能快,着地点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 因项目不同,其要求也有所不同。 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 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距离一般约为25—30米,男子用l 3—15步,女子用15—17步跑完。 当身体重心移动支撑垂直面时,支撑腿开始积极有力后蹬。 途中跑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最高跑速,起跑后的加速跑结束即进入途中跑。 采用蹲踞式起跑,起跑时都使用起跑器。 (3)着地和缓冲:腾空结束后,摆动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有弹性地着地。 二、起跑后的加速跑 当身体重心移动支撑垂直面时,支撑腿开始积极有力后蹬。
(二)起跑过程
❖ 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呜枪”(或 “跑”)三个阶段
二、起跑有所不同。100米 第一步应尽可能快,着地点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
运动员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为了增大后蹬力,应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或略增大前倾角度,同时,加大摆臂的幅度和速度,在增 大步幅的同时,尽量保持步频。
❖ 起跑后的加速跑的任务是:充分利用起跑获 得的初速度,在较短距离内尽快获得更高的 速度。当后腿蹬离起跑器并结束前摆后,便 积极下压着地。第一步应尽可能快,着地点 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点,脚着地后迅速转 入后蹬。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 向前摆动。摆臂的方向应与人体运动方向一 致,臂前摆时,肘关节角稍小于90度,后摆 时肘关节角稍大于90度。
常见的起跑器安装方法有“普通式”和“拉长式”两种。 当身体重心移动支撑垂直面时,支撑腿开始积极有力后蹬。 起跑后的最初几步,两脚的着地点是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前进的,随着跑速的加快,两脚的着地点应逐渐靠拢人体中线,形成— 条直线。 (2)腾空:腾空是支撑腿结束后蹬离地面,进入无支撑状态。 途中跑的技术,跑的速度和体力分配等对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 支撑腿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正确完成蹬摆技术,对身体上下波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100米全程技术一般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4个部分。 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呜枪”(或“跑”)三个阶段 因项目不同,其要求也有所不同。 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 终点跑的技术基本上与途中跑相同。 起跑是全程跑的开始部分,起跑技术对起跑后加速跑有直接影响。 第一步应尽可能快,着地点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投点,脚着地后迅速转入后蹬。 支撑腿和摆动腿的协调配合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正确完成蹬摆技术,对身体上下波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跑的项目不同,起跑方法也有所不同。 二、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出发后的第一步不宜过大,一般为三脚半至四脚长。 终点跑的技术基本上与途中跑相同。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阶段。 短跑终点跑要保持途中跑的速度跑过终点 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呜枪”(或“跑”)三个阶段 腾空期是从足尖离地后开始,支撑腿的大腿随着蹬地后的惯性,使膝关节折叠屈曲,同时,还伴随着另一条腿抬大腿的屈髋关节动作, 形成前摆姿势。 前腿在蹬离起跑器后,也迅速屈膝向前摆动。 途中跑的段落比较长,要善于放松对抗肌和不参加工作的肌肉群,以节省能量的清耗。 当后腿蹬离起跑器并结束前摆后,便积极下压着地。 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距离一般约为25—30米,男子用l 3—15步,女子用15—17步跑完。 二、起跑后的加速跑 安装起跑器的目的是使两脚有牢固的支撑、形成良好的身体预备姿势,为起跑后的加速创造有利条件。 一个单步由后蹬和前摆,腾空,着地和缓冲几个部分组成。 起跑后的最初几步,两脚的着地点是沿着两条相距不宽的直线前进的,随着跑速的加快,两脚的着地点应逐渐靠拢人体中线,形成— 条直线。
博尔特与苏炳添100米技术分析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中文题目:博尔特与苏炳添100米技术分析外文题目:Analysis of Boulter and Su Bingtian's100meter running technology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专业学生班级学生承诺我承诺在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
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承诺我承诺在指导学生学士学位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经过本人核查,该生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该生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2研究综述 (1)2.研究内容、目的与方法 (3)2.1研究内容、目的 (3)2.2研究方法 (3)3.100米技术分析 (4)3.1速度分析 (4)3.2步伐分析 (5)3.3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7)4.结论与建议 (10)4.1结论 (10)4.2建议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本科毕业论文评审表 (13)博尔特与苏炳添100米技术分析XX(指导教师:XXXXX教授)(湖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黄石435002)摘要:本文以博尔特与苏炳添的100米跑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对两人的技术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从全程速度进行研究,将起跑、加速、最大速度和速度下降四方面进行讨论;然后对两人步长、步频指标进行了研究。
研究认为苏炳添在起跑和加速阶段已经具有世界水平,而后续降速明显,且步长不均,影响总体速度。
应该从后蹬膝关节角度、步幅等方面加强训练,看齐世界一流选手。
关键词:苏炳添;博尔特;100米;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G822.1Analysis of Boulter and Su Bingtian's100meter running technologyJIANG Qiao(Tutor:Professor WU Min)(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Hubei,435002) Abstract:In this paper,Boulter and Su Bingtian's100meter run technical indicato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technical data of two people were compared.First from the fullspeed of starting,acceleration,maximum speed and the speed of decline in fouraspects are discussed.Then the two step length,stride frequency index were studied.The research shows that Su Bingtian has the world level in the starting andaccelerating stage,and the subsequent drop speed is obvious,and the step size isuneven,affecting the overall speed.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from theangle of the knee joint after kicking,stride and so on,catch up with the world's topplayers.Keywords:Su Bingtian;Boulter;100meters’running;technical analysis;CLC:G822.1博尔特与苏炳添100米技术分析XXXX(指导教师:XXXXXX教授)(湖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黄石435002)1.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男子田径运动一直处于世界二流的水平。
浅议100米跑的技术分析

浅议100米跑的技术分析作者:许丽娟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21年第01期[摘要]体育训练是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必要的体育训练,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为此,在小学100米跑的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速度素质的敏感期,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各阶段跑的节奏,努力提高学生100米跑的速度。
提高学生的跑步成绩,能够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100米跑;速度素质;身体素质;节奏[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3-0023-02田径运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而100米跑又是田径运动的基础。
人体在快速奔跑时,生理负荷很大,供能方式以无氧代谢为主,因此,无氧训练无疑是提高100米跑成绩的有效方法。
但是,如果我们体育教师不明白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不了解其身体素质的增长特点,只顾一时提高运动成绩,进行大量无氧训练,将会导致不良后果。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能承受过大的专项负荷训练,只有注意全面增强学生各器官的功能,才能为他们以后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100米跑的成绩。
一、高度重视速度素质的敏感期100米跑的速度主要取決于步频与步幅。
而小学生短跑成绩的提高应重点放在提高步频上。
因为,少年儿童在10~13岁是步频与协调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大脑皮质兴奋性占优势。
教师抓住这一年龄阶段的关键时期来提高学生的步频,发展学生的速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错过这一关键期,以后即使经过专项训练,学生的步频提高也不会很大。
发展步频可通过上、下肢的协调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以达到高频率。
常用的方法是以最快的速度来重复进行摆臂、小步跑、高抬腿跑练习等。
一般每次进行10秒,间歇时间30秒左右,训练次数必须在少年儿童略感疲劳时适可而止。
《100米短跑摆腿技术训练要点的分析》

《 100米短跑摆腿技术训练要点的分析》摘要:田径短跑项目成为体育院校训练的重点,注重加强摆腿技术训练工作.本文将围绕田径短跑摆腿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详细的分析其具体的训练要点,旨在为日后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关键词:田径短跑;摆腿技术;大小腿折叠技术前言:田径短跑摆腿技术训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机体协调发展.其训练技术要点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大小腿折叠技术、屈膝前摆大腿技术以及伸髋下扒摆腿技术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助于提升短跑运动成绩.一、田径短跑摆腿技术的重要意义田径短跑项目中摆腿技术是提升短跑成绩的关键,从运动的协调性上来看,摆腿是训练的重点,在短跑的环节中,需要运动员身体保持协调,以此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注意手臂的摆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掌握好摆臂的规律,协调腿与腿、手臂与腿之间的活动范围,避免出现错乱的现象.在短跑过程中,只有身体协调了,才能保证机体的畅通.田径短跑项目强度较高,腿部的摆动至关重要,掌握好后蹬以及前摆的动作要领,总结摆动规律,根据短跑运动的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有助于提升运动员自身的摆腿技术,提升短跑成绩.从动力学的角度分析,当运动员处于站立的情况下,在蹬腿时,由于运动员没有移动,运动员此时只受来自地面向上的弹力,并没有向前的摩擦力.运动员在屈膝摆腿的环节中,需要掌握好平衡,避免摔倒.在蹬腿时,运动员此时会受到摩擦力以及向上的弹力,将二者相互结合,才会前进,蹬腿的速度越快,前进的速度也就越快,为此,摆腿技术已经成为提升短跑速度的关键.二、田径短跑摆腿技术训练要点(一)躯干摆腿技术躯干摆腿技术是田径短跑训练的重点.在实际的训练环节中,应该要求运动员进行提前摆动,通过加大步长的方式提升短跑速度.掌握好摆动的速度是前提,要求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环节中,尽量加快摆动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减少短跑时间,提升短跑成绩.躯干摆腿技术需要掌握好摆腿的技巧,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协调性,可以有效减少空气阻力的干扰,避免在短跑时产生的干扰.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的环节中,要掌握好大腿与躯干之间的角度,一般二者之间角度为90度为最佳,这时在短跑时可以有效的避免阻力对运行员短跑产生的影响.(二)大小腿折叠技术大小腿折叠技术的关键是要注重提升大小腿之间的折叠速度,有助于减少运动员在短跑环节中形成的阻力,提升短跑速度,提高短跑成绩.大腿与小腿之间的折叠速度越快时,将有助于提升腿部的前进速度.掌握好大腿与小腿之间的折叠角度,切记过大或过小.在实际的训练环节中,可以借助练习器的优势,将其中一条腿作为支撑点,保持在弯曲的状态,此时另一条腿可以进行摆动,向后摆动,将小腿靠近大腿,进行折叠,经过反复的训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小腿的灵活性.同时,还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以手臂作为支撑点,将双腿离地,保持在弓子步,并将小腿向后折叠,多次训练过后,用另一手作为支撑点,将另一只小腿向后折叠,反复训练,在具体的训练环节中,要适当的抬升小腿的高度,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协调性.例如:职业院校在训练运动员大小腿折叠技术环节中,要求运动员掌握好与肋木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米左右,双腿处于并拢的状态,此时双手需要扶住肋木,与肩部保持在同一高度,运动员此时利用一条腿作为支撑,另一条腿进行前后摆动,使小腿二头肌与大腿肌群得到协调训练[1].(三)屈膝前摆大腿技术屈膝前摆大腿技术仍然将双腿保持在并拢的状态,抬头挺胸,此时运动员身体处于前倾的状态,与肋木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米左右,掌握好躯体与斜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要保证二者处于同一斜面,仍然按照大小腿折叠技术的方式进行训练,以其中一条腿作为支撑,保持在弯曲的状态,另一条小腿向后摆动,与大腿折叠,使其达到最大的限度,保持大小腿处于折叠的状态,此时需要移动小腿,将膝关节与肋木之间的距离控制在最佳范围之内,膝关节以达到肋木位置为关键点,反复进行训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运動员肌肉的力量,与后蹬动作相互配合,借助臀部的带动来提升训练效果.例如:体育院校在训练运动员屈膝前摆大腿技术的过程中,保持腰部附近的肌肉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按照大小腿折叠技术进行训练,尽量将小腿摆动到最大的限度,要适当的增加之间的角度,有助于提升运动员的步长,有效降低在短跑过程中产生的阻力,提升短跑速度.(四)伸髋下扒摆腿技术伸髋下扒摆腿技术需要借助橡皮筋进行牵拉,运动员在摆腿的过程中,使腿部受到向后的牵拉力,并在实际的摆腿过程中尽量摆腿的速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摆动腿的伸髋幅度,帮助运动员提升自身的后摆力量, ,有效的提高摆动腿的伸髋速度,提升短跑成绩.伸髋下扒摆腿技术是借助橡皮筋向前牵拉或是向下拉,随后摆动腿,进行反复的联系,在实际的训练环节中,将脚跟抬起,借助橡皮筋绑在脚踝的部位,在前摆的过程中,要保证支撑腿处于伸直的状态,掌握好摆腿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将摆腿的高度保持在水平位置,此时要保证小腿处于下压的状态,掌握好小腿下压的速度,总结扒地规律.在训练过程中,将摆与蹬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后摆速度,增强摆动力量.例如:职业院校在伸髋下扒摆腿技术训练的环节中借助练习器的辅助作用开展训练,要求运动员以前臂作为支撑,将双腿处于前后摆动的状态,掌握好大腿与躯干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将二者保持在垂直的状态,并进行下扒动作的训练,在实际的训练环节中,引导运动员以髋部为轴进行训练,要使腿部摆动的速度与摆腿幅度之间处于协调状态,有助于提升髋关节的灵活性,可以缩短短跑时间,提升短跑成绩[2].结论:田径短跑摆腿技术涉及的训练要点较多,在实际的训练环节中,要注重从运动的协调性与动力学进行分析,合理掌握好大小腿之间的角度,根据运动员实际身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田径短跑水平.参考文献:[1]刘璐,于涛.田径短跑摆腿技术训练要点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 (20):38+40.[2]王学明.田径短跑摆腿技术训练要点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8 (06):106-107.。
100米跑四个基本环节技术分析

100米跑四个基本环节技术分析
100米跑四个基本环节技术分析:
1、发力阶段:这是100米跑比赛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
此阶段要求运动员以快速而强烈的动作来发力,由双脚逐渐发出跑步动作,使身体处于能够保持良好平衡及利用惯性力量的状态,以充分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尽可能的用更少的动作发力,尽快提升身体的速度。
2、加速阶段:在发力阶段之后,运动员要完成加速阶段。
这一阶段要求运动员将发力时所获得的惯性动力发挥出来,以达到最大的加速效果。
在加速阶段中,运动员除要注意动作的频率外,还要注意动作的宽度、腿部肌肉的收缩,以及上身姿势的稳定,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速度。
3、平衡阶段:在加速阶段之后,运动员要进行平衡阶段,以保持良好的姿势,减少动作的浪费,节省体力,提高行进的稳定性。
此阶段要求运动员保持一定的身体平衡,腿部肌肉要紧贴着地面,下蹲动作要轻柔,以便能够有效地控制身体的平衡,减少摩擦力,从而提高跑步的效率。
4、冲刺阶段:在平衡阶段之后,运动员要进行冲刺阶段,以获得最优成绩。
此阶段要求运动员以快速而有力的
动作,把剩余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以便在到达终点时获得最佳成绩。
同时,运动员还要注意姿势的稳定,身体的平衡,腿部的抬起,以及头部的撑起,以便在最后的瞬间获得最佳的冲刺效果。
体育课百米跑教案模板五篇

体育课百米跑教案模板五篇100米跑说课稿篇一100米跑说课一、说教材教材特征:跑是人体最根本的活动技能,跑的动作最简单形成,而错误的动作也最难改正。
因此在跑技术教学的开头阶段,要特殊留意动作的正确性。
《100米跑技术分析》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由于通过反复的练习《100米跑技术分析》能促进学生运动力量的提高,培育学生喜爱体育强身健体的意识。
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到达身心安康的目标。
(2)通过学生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100米跑的根底学问,把握100米跑的根本方法。
(3)培育学生顽强的意志,提高合作、竞争的意识和力量,勇于克制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途中跑技术,培育跑的正确姿态,要求跑得平稳,放松自然。
难点:摇摆腿充分前抬,积极下压,支撑腿充分后蹬,跑的步幅大,频率快二、说理念本节课以“安康第一”为新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能让学生在开心中学习,把握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全面的身体素养。
三、说教法以讲解示范法和竞赛法为主:利用讲解和示范法,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及做法。
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生动、直观的方式和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学生虽乐学、好动、爱仿照、喜爱嬉戏,但他们理性思维不是很强,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太高,熟悉比拟粗浅、心情不太稳定。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忱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长久。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纳嬉戏竞赛法,不断激发、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延长有意留意的时间,到达屡次重复,稳固提高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通过学习不同方式的跑,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学会100米跑的根本动作,而且尝试了很多种跑法,体验到了乐趣。
在教学中,我紧抓“主动、合作、探究”的六字方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实实在在把自己放在一个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位置上。
(1)课的导入阶段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忆2023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夺冠的情形,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情及学习兴趣,产生我要学的想法。
田径短跑摆腿技术训练要点的分析

田径短跑摆腿技术训练要点的分析田径短跑是指赛跑项目的短跑比赛,一般指以100米、200米和400米为主要比赛项目。
短跑的核心是摆腿技术,摆腿技术不仅决定着跑者的速度,还会产生一定的节奏感和旋转力。
因此,摆腿技术是短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受到重视。
下面,我们将分析田径短跑摆腿技术训练要点。
1.正确的起跑姿势起跑姿势对于后续的短跑非常重要。
一个正确的起跑姿势可以让跑者在短途内达到最大加速度,并且减少闪失。
在摆腿技术的训练中,起跑姿势的正确性尤为重要。
首先,两脚要与肩同宽,脚跟与脚尖呈45度角,前脚要比后脚稍微偏前一些,以便更好地控制跑步姿势。
还要注意身体的重心的位置,应该位于前面的一脚,以便在起跑时产生加速度。
2.强化膝盖泵动在短跑比赛中,膝盖泵动要比长跑更加重要,因为它可以在中短跑的短距离内形成更多的动能,从而提高速度。
在训练中,膝盖强度的泵动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增强此部分肌肉,可以通过跑步、弹跳等方式进行练习,同时合理配合不同的器材,如弹性带、弹簧等进行练习。
3.加强大腿力量训练大腿肌肉是短跑中产生速度的主要肌肉之一,因此,增强大腿的力量非常重要。
在训练中,可以使用哑铃、深蹲、腿举等方式进行大腿训练,以增强大腿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提高跑步速度和稳健性。
4.注意肌肉配合与协调短跑时,各个肌肉的协调和配合非常重要,摆腿时要尽可能让身体成为一个整体。
在训练中,通过多重训练模式让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如力量训练、柔韧训练、运动神经课训练等。
5.正确使用跑鞋和跑步方式正确的跑鞋和跑步方式可以帮助跑者更好地运用自己的肌肉和力量。
跑鞋的选择与跑步时的姿势和方式密切相关。
根据个人的步幅和姿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鞋,同时也要注意步幅和跑步姿势的调整,以减少腹肌的振动和摆动,提高速度和稳健性。
因此,跑鞋的选择和跑步方式的正确性是短跑中不可忽略的要素。
总之,田径短跑摆腿技术训练的要点是:正确的起跑姿势,强化膝盖泵动,加强大腿力量训练,注意肌肉配合协调,正确使用跑鞋和跑步方式。
短跑比赛中的技术战术分析与应对策略

短跑比赛中的技术战术分析与应对策略短跑是田径项目中最具观赏性和竞争激烈的比赛之一。
在这项项目中,选手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奔跑,技术战术的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短跑比赛中的技术战术,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起跑技术起跑是整个短跑比赛中最关键的环节。
选手需要在起跑线上获得最佳出发,以获得更快的出发速度。
首先,选手需要通过爆发力来迅速离开起跑线,在起跑过程中应保持身体的稳定。
其次,选手需要灵活运用起跑姿势,如前摇、后摇和半蹲姿势等,以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
应对策略:选手在起跑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以提高肌肉的温度和活动性,增强爆发力。
同时,反复练习起跑技术,熟悉起跑姿势,以确保在比赛中做到快速、稳定的起跑。
二、加速阶段在起跑后的加速阶段,选手需要迅速提高速度,争取在前方选手之前完成超越。
在这一阶段,选手主要依靠爆发力和步频来提高速度。
选手应采取腿部迅速腾跃、小步快跑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速度。
同时,选手应注重呼吸控制,保持平稳的呼吸,以确保供氧充足。
应对策略:选手在训练中应注重爆发力的锻炼,如弹跳训练、爆发力训练等。
同时,选手需要练习提高步频的技巧,如短步快跑、加速冲刺等,以提高速度和节奏感。
三、终点冲刺终点冲刺是短跑比赛中最具观赏性和决胜关键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选手需要全力以赴,用尽最后一丝力量冲向终点线。
选手应保持身体的前倾姿势,以充分利用地心引力和身体的前进动力。
同时,选手应注重手臂的摆动,以增加身体的推进力。
此外,选手需要保持专注和决心,坚持到最后一刻。
应对策略:选手在训练中应加强终点冲刺的特训,如增加终点冲刺的距离和次数,增加终点冲刺的强度。
此外,选手应训练耐力和坚持力,以提高在比赛中的持久战斗力。
四、竞争对手分析在短跑比赛中,了解竞争对手的特点和习惯是制定战术的关键。
选手应通过观察和研究竞争对手的比赛录像、训练状态和数据,了解其起跑技术、加速阶段和终点冲刺的表现。
在比赛中,选手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策略,如在起跑时紧跟对手、抢占领先位置,或者在终点冲刺时超越对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米短跑技术分析
摘要:为了提高运动员的100米成绩。
从分析短跑技术特点开始,提出了现代短跑技术起跑、快速有力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各个阶段的训练方法,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关键词:短跑技术;动作;频率;步幅
短跑技术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古时赛跑的动作是上体前倾较大,大腿抬得较高。
小腿前摆较大。
两臂前后有力地大幅度地摆动,手掌张开,后蹬腿有力地蹬地,整个身体表现出非常有力量的姿态。
20世纪橡胶跑道的使用。
使短跑技术和运动成绩产生了大的飞跃,短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现代短跑技术。
其特点是更加强调摆动腿、高抬膝,前摆大腿时积极送髋,支撑腿着地积极,脚掌“扒地”动作轻快柔和,后蹬动作有力,蹬摆配合协调。
摆臂动作幅度大而向前。
其优点在于身体各部分动作协调、自然、步幅大、步频大。
短跑全程技术可分为起跑、快速有力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
一、起跑
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的冲力,使身体摆脱静止状态。
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
短跑的起跑主要包括“各就位”“预备”和“鸣枪”三个阶段。
“各就位”时,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
两手撑地。
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收回紧靠起跑线后沿并撑地面。
两臂伸直。
两手间距离比肩稍宽,手指成拱形地做弹性支
撑,头与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身体重量均匀的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
“预备”时,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此时身体重心落在两臂和前腿之间,其重心投影点距起跑线15~20厘米,臀部抬起稍高于肩,使两小腿趋于平行。
“预备”姿势时,把身体重量移向两手是非常重要的。
膝关节角度有重要意义,适当增大膝关节角度有利于蹬伸。
大小腿之间的最佳角度,前腿膝关节角度约为90~100度,后腿膝关节角度约为110~130度。
“鸣枪”时,运动员应立即全速向前。
这个动作开始时两手迅速推地和两腿有力的蹬伸,而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随即转为非同步的动作。
两臂屈肘有力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躯干前倾与水平线成15~20度角。
后腿快速蹬离起跑器后,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腿前摆时脚掌不应离地过高,以利于摆动腿迅速着地和过渡到下一步。
前腿有力蹬伸,后蹬角约为42~45度。
二、快速有力的加速跑
快速有力的加速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的一个跑段。
任务是充分用向前的冲力,在起跑后的加速跑段距离内,尽快地达到自己的最快速度。
加速跑的第一步的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点在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后方,以前脚掌着地并迅速过渡到有力的后蹬结束,动作越快,越有利于下一步的快速有力地完成蹬地技术。
前几步躯干有较大的前倾,随着跑速和步长的增加逐渐地抬起上体。
这
段跑程两脚着地点的轨迹,应渐合拢到一条直线的两侧,这段距离大约25米左右。
三、途中跑
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展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
首先,上肢以肩为轴,以大臂为半径。
做前后有力而轻松的摆动。
摆臂技术要求是,两臂屈肘成90度角,手指自然成半握拳或自然伸掌。
前摆时手稍向内,高度达下颚。
后摆肘关节稍朝外。
它不仅能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加快步频和增大步幅。
其次,脚后蹬结束后大小腿迅速折叠前抬,加快腿部前后摆动的节奏,加快频率。
大小腿较好地折叠,使小腿肌肉充分放松,形成了运动肌的紧张与协调放松,有利于人体能量的恢复与供给。
另外,摆动腿折叠前抬又助于髋部的前移。
髋是人体重心所在,送髋动作是髋部绕纵轴做前后摆动,是在摆动腿前摆的基础上再增加的前摆,这样不但增加了前摆的幅度。
增大了步长,而且还加快了前摆的频率。
并且为形成前脚掌的远端快速鞭打和拔地动作,减小了脚前支撑的制动阻力。
折叠、抬膝、送髋使身体重心产生有效地前移。
再次,脚的拔地缓冲蹬伸动作,象车轮一样进行滚动式向前蹬伸过程。
在缓冲的开始阶段,髋关节就开始伸展,参于缓冲的就主要是膝关节和踝关节。
随着膝关节、髋关节角度的减小,取得较小的后蹬角,蹬离角越小获得水平分力就越大。
这种活动方式对减小着地时水平速度的损失及增大跑速有利,而此时即将完成基本动作的肌肉进行离心收缩,积累了弹性变势能与肌肉张力,因而为肌肉发力有利获得最
大的水平速度打下基础,从而为后蹬做好了准备,所以说缓冲蹬伸是产生水平加速度的重要阶段。
四、终点跑
终点跑的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
由于体力的消耗,出现了速度下降及动作变形现象,因此在此阶段应加大手臂的摆动和后蹬的力量,在距离终点一步时,上体以胸带肩急速前倾,使身体的某一部位快速通过终点,同时两臂后伸维持身体平衡,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近年来,世界短跑水平迅速提高,各国专家都在不断探索和寻找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新途径。
虽然场地、器材的改进也有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如何使专项技术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以及训练方法,提高短跑技术水平的因素很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跑技术也会更趋合理,更加完善。
我在这里仅仅是谈谈个人的认识,很肤浅,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