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孩子在进行社会化的时候,大人给灌输怎么样的观念,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小学生小学生对善恶和规则认知不全。所以,在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近,小学老师应当对道德与法治进行新的认识,做好孩子思想道德和规则教育的导师。

标签:小学道德与法治;重要性;改变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活动性评价

一、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古话说:“不成材,要成人”。教会学生做人比向他们传授知识要重要得多。在我刚参加工作时,我心里想得最多的是学生的成绩及排名,品德教育课也经常被占用,上成了文化科。可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发现班上个别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道德问题,渐渐引发了我的思考。我逐渐认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法制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材既是思想品德教材又是法治教材。改革后,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增强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为重点”,明确了学习要求。增強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2、规则教育是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重点。

美国现代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说过:“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一线老师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将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使用,循序渐进地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规则意识。

3、正确认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行合一”的重点,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在以往思想品德教育中,我偏重于对学生知识传递和记诵的技能的学习指导,往往应试的成分较重。《道德与法治》教材则实施开放性教学过程,创新调查研究、角色扮演讨论辨析等教学方法。老师应当正确把握重点,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二、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我曾经跟部分老师和学生的看法一样,觉得以前的“思想品德” 课不管是“教”还是“学”都特别简单,不需要花多少心思。这种错误思想不但要转变,而且必须要探索出适合小学生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

断地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增强法制意识。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变荣辱、明是非、知对错,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新时代培养出合格新型人才。

1、让《道德与法治》课回归小学生的生活。

社会生活实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蕴藏着实用的人生真谛。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儿童学会生活,生活化、实践化是此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师通过选取生活实事,可以让学生主动用眼看,用新心去感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辅,在教学中加入生活中的事例,让课堂回归社会。

记得去年我班有位学生的弟弟跑到雅西高速上玩耍,被过往车辆撞伤后,不幸身亡。我就结合此事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知识和交通相关法规的学习,同时我还和学生一起重温了遇到事情正确的处理方法。

2、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可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让学生由内而发地自主学习更为重要。在课堂生,老师不要一味的灌输学习内容,而是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最终在生活中落实,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情境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不是主科,在学习时也不怎么引起重视。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性”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好奇心特强,对故事情有独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基于对学生了解前提下,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情境的选择除了教师能够想到、了解到的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知书籍、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2016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这课时,我就将此课情境置于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

三、建立多元性的评价体系。

随着教学的变革,教学评价形式也逐渐多样化。曾经我只把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应用于语数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我则使用了单一的评价方式,渐渐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怎么觉得学生经常犯的一些错误,如:不讲卫生、对长辈没礼貌、忽视班规校规等都是我天天讲着的,学生行为习惯差,家长和我有时都感觉黔驴技穷。后来,在教学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发现道德与法治教育要想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跟教学方法有关系,还跟教学评价方式有关。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教学评价上,需要形成一种全新的活动化评价。以往的学习评价(考试)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在课程改革中,针对学科和学生特点,我们应采取一种全新的评价体系。

1、能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的评价。明确告知学生他哪方面好,哪方面还欠缺,学生也就知道应该朝哪方面努力。

2、能激励学生产生内在动力的评价。正确的评价,能够让学生产生心里上的动力和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促进学生内在需求从而主动做好。

四、总结。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全新的活动化评价方式,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有一定地法律知识,从而逐渐提升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海军、韩淑珍,道德与法制创新学业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2016(10)0017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