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声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关于声音的教案初中

关于声音的教案初中

关于声音的教案初中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原因2. 声音的传播条件教学难点:1. 声音的产生原因的理解2. 声音传播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尺子、桌子、气球、鼓、铃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音乐或掌声,引导学生关注声音。

2. 提问:你们听到什么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二、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15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用尺子敲击桌子,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的幅度。

2. 学生分组实验:用尺子、气球等器材,观察并记录声音的产生过程。

3. 讨论: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三、讲解声音的传播条件(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声音传播的原理。

2. 学生分组实验:用鼓、铃等器材,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讨论:声音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条件。

二、深入学习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声音传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声音在空气、水、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3. 讨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何不同?三、拓展学习声音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声音应用实例。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

《小酒窝》教案精选文档

《小酒窝》教案精选文档

《小酒窝》教案精选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第七册,《小酒窝》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学唱、乐理知识、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甜蜜的歌声”中的第二节“小酒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小酒窝》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并能在实际演唱中运用。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如高音区的处理;乐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歌曲《小酒窝》的学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歌词单、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有关小酒窝的有趣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歌曲学唱:(1)教师播放《小酒窝》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和情感。

(3)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交流,提高演唱水平。

3. 乐理知识学习:(1)教师简要讲解音符、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

(2)结合歌曲《小酒窝》,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运用所学的乐理知识。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让学生自由创作,用音乐表达对小酒窝的喜爱。

六、板书设计1. 《小酒窝》2. 内容:(1)歌曲旋律线条图(2)乐理知识:音符、节奏(3)实践活动:歌曲演唱比赛、自由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小酒窝》,并运用所学的乐理知识进行演唱。

2. 答案:(1)歌曲《小酒窝》的歌词和旋律。

(2)运用所学的乐理知识进行演唱,如音符、节奏的正确把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小酒窝》,并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

但在实践活动方面,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第3章文字与段落》教学指南

《第3章文字与段落》教学指南

《第三章网页设计简介》教学指南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掌握添加文字内容等常用标记。

2、掌握文字的格式化方法
3、掌握段落的格式化方法。

4、能够完成文本型页面的设计与实现。

二、本章提要
本章讲述文字与段落在网页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含文字内容标记、文字样式标记、文字修饰标记、段落修饰标记等,着重介绍文字的样式和修饰及其段落的格式化。

通过唐诗编辑案例的演示与分析,使学生掌握编写简单文字排版页面的方法,通过对文字与段落的设置,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内容页面,并显示出来。

三、本章重难点
理解使用文字与段落属性,提高文字可读性的方法。

掌握定义标题、段落及标记文字的显示格式等常用标记,能够掌握文字段落排版的基本规则,完成文本型页面的设计与实现。

*四、教学过程(可选)
包括内容、授课过程、课堂练习、教学总结、作业、预习。

五、教学参考内容
1、主教材第3章.
2、实验教材第3章理论解答题及学生实验作业
3、教材配套ppt、课后习题答案
4、唐诗宋词HTML页面展示代码案例一份
5、教学辅助材料包含主教材配套第三章ppt一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认识声现象 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认识声现象 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声是一种机械振动的传播,可以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了解声波的特性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如声源、介质、声速等。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声波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理解声波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声音的产生机制。

四、教学准备•教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课件、实验器材。

•学生:课本、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声现象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声音的思考,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你能列举几种常见的声音现象?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导入新概念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教师提到声源、介质和传播速度等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从声源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3. 实验探究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可以是让学生观察泡泡袋实验,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特点。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4. 概念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概念总结。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实验结果,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特点,以及声波的传播方式。

5. 深化学习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产生机制、传播方式和应用场景。

学生需要理解声波与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如何通过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等。

6. 小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练习题或实验报告撰写等,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问题回答等。

•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实验报告。

•学生对于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的理解程度。

•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

声音教案初中

声音教案初中

声音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声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音的关系,不同乐器发声的原理。

2. 声音的传播: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声音的传播特点。

3.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4. 声音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回声、隔音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运用讲授法,讲解声音的特性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声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利用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乐器,增强对声音的了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声音的产生:讲解振动与声音的关系,举例说明不同乐器发声的原理。

3.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不同乐器发声的原理,如吉他、鼓等。

4. 讲解声音的传播:介绍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声音的传播特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声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隔音、回声等。

6. 讲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7. 课后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乐器,如口琴、笛子等,增强对声音的了解。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课后实践:评价学生制作简易乐器的质量和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声音知识。

初中物理声音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声音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声音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教学难点:回声测距离。

三、教学工具1. 音叉、乒乓球、橡皮筋、刻度尺、纸屑或泡沫、土电话四、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2)学生回答:通过耳朵听到声音。

(3)教师总结:耳朵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呢?2. 知识讲解(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如,敲击音叉产生声音,音叉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3)回声现象:当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产生回声。

回声测距离:通过测量发出声音和听到回声的时间,计算距离。

3. 实验探究(1)声音产生的实验:让学生用音叉敲击桌面,观察音叉的振动,感受声音的产生。

(2)声音传播的实验:让学生用土电话传递声音,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3)回声测距离的实验:让学生在教室里测量墙壁到自己的距离,利用回声现象。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回声现象。

新课标初中物理声现象教案

新课标初中物理声现象教案

新课标初中物理声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声音现象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音的关系,固体、液体、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实例。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声速的概念。

3. 声音的接收:人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原理。

4.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5. 生活中的声现象:噪声控制、声音的利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噪声等声音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声音的产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探讨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3. 声音的传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声速的概念。

4. 声音的接收:通过观察人耳的模型,讲解听觉的原理,让学生了解耳朵如何接收声音。

5. 声音的三个特征: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6. 生活中的声现象:分析噪声的控制方法,探讨声音在生活中的利用,如回声定位、声波清洗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和分析声音现象,撰写观察报告。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来分析声音现象。

3.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生活中的声现象,提出合理的解释。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本章复习训练教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本章复习训练教案(新版)教科版

本章复习训练【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了解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3.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决定因素,能利用声音的波形图来区别不同的声音.4.知道噪声的定义和噪声的危害,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5.知道共鸣、回声这些声现象的原因,了解超声波、次声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运用比较法:区别音调、音色、响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乐音和噪声;区别超声波和次声波.2.运用归纳法:归纳控制噪声的途径、归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3.运用转化法:探究声的产生时,可以借助一些道具扩大实验现象.【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本章总结】1.知识结构(用多媒体展示并总结)2.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题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解析:扬声器播放音乐时,纸盆上的小纸片不断地跳动,说明发声时纸盆在振动,间接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选项A正确.答案:A例题2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___.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_m.答案:反射425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例题3如下图,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解析: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振动波形越密集说明其振动频率越大,所以本题应选B.答案:B例题4(南京中考)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解析:音色即声音的品质,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征,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和响度取决于不同的条件,它们之间没有联系.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小,低于20HZ,不在可听声范围内,所以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故B错.演员引吭高歌,发出的声音大,即响度大,故D错误.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动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正确.答案:C声音与现代科技例题5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解析:声音的频率范围很宽,20~20000Hz范围内的声音能引起人的听觉,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波,高于20 000Hz的称为超声波,人们虽然听不到超声和次声,但因它们具有特殊性质,因而有特殊用途.超声波方向性好,经常用来回声测距,另外超声波还可以做“B超”、清洗、碎石等.答案:D例题6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声音”交流“回声”定位“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解析:大象发出的声音有部分是我们可听见的声音,有部分是我们听不见的次声波,但大象不能发出超声波;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结石震碎,从而排出体外;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即回声与原声间隔不到0.1s,回声与原声混合,使原声加强.答案:B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题7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______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关闭窗户,阻断了蝉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振动传播例题8 贵阳市政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为改善环境,增大了城市绿化面积;为减少交通事故,开展“文明过马路”活动;为_________,禁止汽车在城区内鸣笛.解析:禁止鸣笛是阻止声音的产生,以减小声音对居民的干扰,减弱噪声.答案:减少噪声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

初中声音教案

初中声音教案

初中声音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理解音阶和和弦的概念。

4. 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3. 乐音和噪音的区分。

教学难点:1.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种类。

2. 音调和音色的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叉、鼓、铃等声音产生工具。

3. 声音传播的实验材料,如泡沫球、棉花等。

4. 乐音和噪音的音频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音叉、鼓、铃等声音产生工具,让学生听声音并猜测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

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0分钟)1.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讲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3. 利用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三、声音的三个特征(10分钟)1.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2. 响度: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3. 音色:声音的质地,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四、乐音和噪音的区分(10分钟)1. 讲解乐音和噪音的概念。

2. 利用音频素材,让学生区分乐音和噪音。

3. 讲解音阶和和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利用声音产生工具和音频素材,进行实践活动。

2. 让学生通过调整音叉、鼓等工具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产生不同的音调和响度的声音。

3. 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音阶和和弦。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三个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乐音和噪音的区分能力。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初中声音的教案

初中声音的教案

初中声音的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声音实验,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声音实验的操作和结果分析。

教学难点:1. 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

2.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声源(如扬声器)、接收器(如麦克风)、测量仪器(如计时器)、实验材料(如纸板、泡沫等)。

2. 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5分钟)1. 讲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如振动和声波。

2. 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如空气传播和介质。

3. 示例演示:使用扬声器和麦克风进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实验。

三、声音的特性(20分钟)1. 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和区别。

2. 讲解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3. 示例演示: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声音特性的实验。

四、声音实验(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数据测量。

3.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发现。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如声音传播速度的计算、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等。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实验结果。

2. 教师进行课程点评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延伸:1. 声音的应用:如音乐、通讯、噪声控制等。

2. 声音的进一步研究:如声音的合成和处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在实验环节,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教学反思-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教学反思-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教学反思1.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作为探究性课程,教材在结构上基本体现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通过四幅图画,教材试图展现的是生活中的声现象,教材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关注现象开始,学习发现规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避免机械使用教材的这种设置,而要充分理解教材结构所体现的“辨证否定”原理,要善于发掘生活,从中挑选能吸引学生的生动现象和事例。

对生活中的声现象的提示要能够为引入本节“声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教学主题服务,而不能在一般意义上作为过渡。

本节探究课能不能获得学生的全心投入,这个引导是极为重要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揭示两个具有规律意义的结论,使学生获得解释简单声现象的能力。

这两个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材为这两个结论的揭示提供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思路。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教学中以演示实验揭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结论的做法,必须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创造力和敏锐性,应当设置适当情境,让学生自己做必要活动,使物体发声,并通过观察、思考和有引导条件下的总结,揭示发声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得到这种结论。

教师在揭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规律时,必须充分估计到学生对于“介质”概念的认识模糊程度,必须放弃传统教学中试图让学生生硬而机械的记忆的模式。

作为对学科本位的一种挑战,教师可以才具形象化、具体化的方法,处理好“介质”概念。

如果学生能够理解介质的一般意义,本结论的教学将变得极为轻松。

本节是探究性质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处理好“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好学生的探究热情,明确使学生感觉到科学探究与一般意义上“做游戏”之间的本质区别,使他们在体验到探究乐趣的同时,保持对科学严谨性和严肃态度的矜持。

2.第二节“乐音与噪声”本节课的独特之处在于概念多、结论多,教材设置本身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后鼻韵母拼音教学课件完整版文档

后鼻韵母拼音教学课件完整版文档

后鼻韵母拼音教学课件完整版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后鼻韵母的拼音,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详细阐述后鼻韵母的发音要领、拼写规则以及在实际词语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后鼻韵母的发音要领,提高发音准确性。

2. 使学生熟练运用后鼻韵母的拼写规则,提高拼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后鼻韵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后鼻韵母发音要领的掌握,尤其是与相似韵母的区分。

教学重点:后鼻韵母的拼写规则及其在实际词语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学具:拼音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一段含有后鼻韵母的录音,引导学生注意听音。

(2)让学生模仿录音,练习发音。

2. 例题讲解(1)讲解后鼻韵母的发音要领,结合教材中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发音方法。

(2)通过对比相似韵母,让学生掌握后鼻韵母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拼音卡片上练习拼写后鼻韵母。

(2)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的成员拼写正确率最高。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后鼻韵母的发音要领2. 后鼻韵母的拼写规则3. 实际词语中的应用举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用后鼻韵母组成一个词语,并解释其意义。

2. 答案:(1)繁荣(fán róng)、光芒(guāng máng)、芬芳(fēnfāng)、苍茫(cāng máng)。

(2)示例:磅礴(bàng bó),意为气势磅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音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课后让学生收集含有后鼻韵母的词语,并进行分享。

(2)开展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录制自己朗读含有后鼻韵母的词语,提高发音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后鼻韵母的发音要领2. 后鼻韵母的拼写规则3. 实际词语中的应用4. 学生发音准确性的纠正5. 课后拓展延伸活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后鼻韵母的发音要领1. 声带的振动:后鼻韵母发音时,声带需振动,保持声音的连贯性。

(完整)声乐教学大纲Microsoft Word 文档

(完整)声乐教学大纲Microsoft Word 文档

《声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声乐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时:83学时考核方法:考试适用对象:专科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简介】《声乐》课程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为满足中小学校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习者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歌曲的能力,较准确地表达歌曲的艺术、思想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1、能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理解、掌握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风格,并具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活动辅导工作.2、能够发现声乐训练中的各种问题,辨别问题存在的根源并具有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能够做到较好的控制气息和声音,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歌曲的能力,并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涵.【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歌唱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理解和表现各类声乐作品。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技巧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声乐基础知识(集体大课2学时)1.歌唱发音的简单原理2.唱歌器官的构成和三种运用形式3.声音的性质和声区结构的关系4.呼吸是发声的动力5.怎样使声音产生良好的共鸣6.练习歌唱发声应注意的几点要点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歌唱器官的构成,发声的基本原理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怎样使声音产生良好的共鸣第二章正确姿势与歌唱呼吸方法(13学时)培养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逐步树立良好的歌唱习惯。

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及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作用,逐步训练对气息的控制能力.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音自如流畅.可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声部的不同而选择歌曲,每首1-2个学时中国歌曲:《花非花》、《二月里来》、《思乡曲》、《送别》、《长城谣》、《问》《康定情歌》、《茉莉花》、《踏雪寻梅》、《我爱我的台湾岛》、《塞外村女》、《月之故乡》、《渔光曲》、《茉莉花》、《铁蹄下的歌》、《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送我一枝玫瑰花》、《南泥湾》、《秋收》、《沂蒙山小调》《牧羊歌》、《嘎达梅林》、《牧羊姑娘》、《红豆词》、《伊梨河的月夜》、《春天年年来到人间》、《雁南飞》、外国作品:《摇篮曲》(舒伯特)、《喀秋莎》、《百灵鸟》、《土拨鼠》、《阿玛丽莉》、《我亲爱的》、《小路》、《莎丽楠蒂》、《摇篮曲》、《虽然你冷酷无情》、《尼娜》、《摇篮曲》(勃拉姆斯)、《在路旁》、《渴望春天》、《三套车》、《百灵鸟》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发声的基本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需要,巩固稳定的中声区.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牢固中声区基础,掌握发声基本方法。

后鼻韵母拼音教学精品课件.完整版文档

后鼻韵母拼音教学精品课件.完整版文档

后鼻韵母拼音教学精品课件.完整版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后鼻韵母拼音,内容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拼写规则以及在不同音节中的运用。

重点讲解ng和nɡ两个后鼻韵母的发音区别和书写规范。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后鼻韵母,掌握其拼写规则。

2. 学生能够区分后鼻韵母与其他韵母的发音,提高辨音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后鼻韵母,提高拼音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以及与其他韵母的区分。

教学重点:ng和nɡ两个后鼻韵母的发音和书写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音频播放设备、后鼻韵母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超市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找出其中含有后鼻韵母的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拼写规则,并通过音频播放设备让学生模仿发音,提高发音准确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后鼻韵母发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拿出后鼻韵母卡片,学生抢答,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拼写规则。

2. ng和nɡ的发音区别和书写规范。

3. 课堂练习例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后练习中的后鼻韵母词语,每个词语写5遍。

(2)用后鼻韵母组成一个词语,并造句。

2. 答案:(1)答案略。

(2)示例:商场(shāngchǎng);句子: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以及如何改进。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收集含有后鼻韵母的成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声的教案

初中物理声的教案

初中物理声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

2.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三个特征。

教学难点:1. 声音的传播原理。

2.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

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音叉、鼓、尺子、气球等。

2. 教学工具: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声音。

2.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0分钟)1. 实验一:将音叉放在桌子上,轻轻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2. 实验二:用手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3.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0分钟)1. 实验三:将鼓放在教室的一端,让学生在另一端听鼓声,观察声音的传播。

2.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是通过介质(如空气、水等)传播的。

四、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10分钟)1.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2. 响度: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3. 音色:声音的质感,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声现象。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

2. 提问:你们认为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和意义呢?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声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声
3.1 什么是声音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2.声的传播必需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

3.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学有所获:只要你付出,一定有收获!
(一)温馨提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二)课堂探究
1.自主学习
聚焦目标1:声源。

(1)实验探究:使刻度尺、橡皮筋、纸、塑料薄膜、小鼓等发声,仔细观察它们发声时都伴随着什么现象。

(2)阅读P36观察发声体在振动进行总结。

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的物体叫做声源,振动停止,也就停止。

聚集目标2:声的传播
(1)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靠传到耳朵里的。

(2)实验探究:把耳朵贴在课桌一端,让你同桌轻轻敲击课桌另一端,再将耳朵离开课桌,用同样力度敲击,你听到的两次声音第次更响些,说明能传声。

(3)观察图3-1-8进行总结。

结论:声音以的形式从声源向四周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能够传播声音的体、体、体都是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中不能传播。

(4)每秒钟声传播的距离叫做。

一般来说声音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

聚集目标3:人耳的听声能力
在物理学中,物质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人耳朵能听到的频率为 Hz至 Hz的声音。

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高于20000 Hz的声音称为。

2.展示讲解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出烛焰向喇叭的前方倾斜,说明声音可以传播;听广播可以了解很多国内外大事,说明声音
可以传播。

三、知识归纳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傣族乐器葫芦丝演奏时是靠振动发声的,蒙古族乐器马头琴演奏时靠振动发声的,新疆维吾尔族的手鼓是靠振动发声的。

四、巩固提升
家庭作业:P40发展空间
五、课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