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是指土质较为松软、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具有一定的工程特
性和处理方法。
下面将从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和处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可压缩性:软土地基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因为土壤颗粒间的相互
作用较弱,土壤中的空隙率较高,水分含量也较高,容易受到外界荷载的
压实。
2.强度低: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属于不稳定土,容易发生流变变形
和液化等现象。
3.渗透性差: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较差,由于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大,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排水处理:对于软土地基,排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可以采用表层
排水和深层排水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设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将土
壤中的过剩水分排除,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2.土体改良:通过加入改良剂,如石灰、水泥等,改变软土地基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其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3.加固和加筋:可以采用加筋土壤、挤密法、灰固法等方法加固软土
地基,增加土体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4.预压和加固: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加预压荷载,使其产生初始压实度,减小土体的压缩性,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5.地下排水系统:在软土地基下设置地下排水系统,通过排水井、排
水管道等设施引导和控制地下水的流动,减小地基的液化风险。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包括可压缩性、强度低和渗透性差等,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排水处理、土体改良、加固和加筋、预
压和加固以及地下排水系统等。
软土地基施工方案
软土地基施工方案标题: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引言概述:软土地基是指土壤质地松软,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土地基施工方案。
一、地基处理1.1 土壤调查: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土壤调查,了解软土地基的性质和特点,确定施工方案。
1.2 地基加固:采取合适的地基加固措施,如灌浆加固、搅拌桩加固等,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1.3 地基处理施工:根据土壤调查结果和地基加固方案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二、基础设计2.1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扩大基础、桩基础等。
2.2 基础设计参数:根据地基处理结果确定基础设计参数,如基础尺寸、深度等。
2.3 基础施工工艺:制定基础施工工艺,包括基础浇筑、钢筋加工等,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建筑结构设计3.1 结构类型选择:选择适合软土地基的建筑结构类型,如钢结构、框架结构等。
3.2 结构设计参数: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确定建筑结构设计参数,如结构尺寸、材料选用等。
3.3 结构施工工艺:制定结构施工工艺,包括结构搭建、连接等,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监测与控制4.1 地基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地基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4.2 结构监测:对建筑结构进行监测,确保其在软土地基上的稳定性。
4.3 施工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五、验收与保养5.1 工程验收: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工程验收,确保软土地基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5.2 建筑保养:建成后对建筑进行定期保养,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5.3 整改改进:根据验收结果和保养情况进行整改改进,提高软土地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结论:软土地基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建筑结构设计、监测与控制以及验收与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软土地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剖析软土地基基础设计要点
剖析软土地基基础设计要点软土地基是指土层的承载力低、变形大,水分含量高,具有较强的可压缩性和剪切变形性的土壤,因此在基础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就软土地基的基础设计要点进行剖析。
一、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软土地基具有以下特点:1.承载力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一般在5MPa以下,较差的软土地基甚至在1MPa以下。
2.变形大:软土地基的变形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一般会出现较大的沉降量。
3.含水量高:软土地基大多数含水量高,特别是在降雨季节时,含水量更容易增加。
4.压缩性强: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很强,因此需要控制压缩变形,避免对建筑物和其它附属设施产生影响。
二、软土地基基础设计要点软土地基的基础设计需要结合土壤的特性和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下面主要介绍软土地基基础设计的几个要点。
1.进行深基础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低,因此需要采用深基础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通常采用桩基和埋深较深的基础。
桩基的选择需要考虑土层的性质,采用钻孔灌注桩、钢桩、预应力桩、螺旋桩等。
2.加固软基软土地基需要做好加固处理,通过加固软基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提高基础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加固软基可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喷浆加固、挖土换土加固、加填垫层等。
3.控制建筑物的沉降为了减少建筑物的沉降,软土地基的设计需要控制压缩变形,通常采用压实或预压技术来控制沉降。
在预构造期间,建筑物需要进行预压,使软基在接受建筑物荷载时能够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4.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软土地基的基础形式应该采用适合的形式,比如采用块状基础、连续墙基础、沉井基础等。
5.合理设计排水系统为了控制软土地基中含水量的增加,需要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使地下水位得到有效控制。
排水方法可采用自然排水、引导排水、泵引排水等。
总之,软土地基的基础设计需要结合土层的特性和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采用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加固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软土地基基础工程典型案例
软土地基基础工程典型案例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组成的土地,这类土地承载力低,稳定性差,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在基础工程中,如何处理软土地基是一个关键问题。
以下是一个关于软土地基基础工程的典型案例:
某市一栋住宅楼因软土地基问题出现严重沉降,导致墙体开裂、地面塌陷等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这一问题,工程师们采用了桩基工程和注浆加固等方法。
首先,对沉降区域进行桩基工程,通过打桩、灌浆等方式提高地基承载力,抑制沉降。
同时,对周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土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土体侧移和滑坡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为了确保住宅楼的长期安全使用,工程师们还采用了地基土换填的方法。
具体来说,将沉降区域的软土挖出,填入强度较高的砂石或碎石等材料,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住宅楼的地基得到了有效加固,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消除了安全隐患。
同时,这一案例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机构。
软土地基施工方案
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引言概述: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的地基类型。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方案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包括地基处理、地基加固、基础设计、施工工艺和监测控制。
正文内容:1. 地基处理1.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适量的石灰、水泥等掺合料,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2 土体加固:采用钻孔灌注桩、土钉墙等加固措施,增加地基的抗侧力和抗震性能。
1.3 土壤加固:利用土壤固化剂或地基加固材料进行土壤加固,提高土壤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2. 地基加固2.1 预压处理:在施工前先施加一定的预压荷载,使软土地基产生初次沉降,以达到压实土壤、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2.2 桩基加固:采用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方式,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3 桩-土互作用:通过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3. 基础设计3.1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地基的性质和承载要求,选择适合软土地基的基础类型,如扩大基础、浅基础等。
3.2 基础尺寸设计:根据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建筑物的荷载要求,合理确定基础的尺寸和形式,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基础材料选择:选择适合软土地基的基础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等,以提高基础的抗压和抗震能力。
4. 施工工艺4.1 土方开挖:采用适当的土方开挖方式,保证地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4.2 基础浇筑: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施工工艺,防止地基出现裂缝和沉降。
4.3 施工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地基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 监测控制5.1 沉降监测:采用沉降仪、测斜仪等设备对地基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地基变形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控制。
5.2 应力监测:通过应力应变计、应变片等设备对地基的应力状态进行监测,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软土地基的基础设计及处理方法分析
软土地基的基础设计及处理方法分析软土地基一般是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以及具有其它不良性质的地基土,如天然的淤泥与淤泥质土。
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及其地基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变形特征,防止其对建筑物的危害。
软土地基基础设计是否恰当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结合工程实践,对存在软土地基时的基础形式、设计时应采取的措施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一、基本设计原则与要求1.基本技术要求:软土工程设计应以最少的投资,最短的工期,达到设计基准期内安全运行,并满足所有的预定功能要求,即包括三个方面:预定功能要求;安全性和耐久件要求;投资和工期的经济性要求。
2.注意场地条件:防治灾害应充分搜集场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水文地质等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场地可能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由于工程建设引起的灾害,如采空塌陷、抽水塌陷、边坡失稳、管涌、交水等;均应在勘察、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3.合理选用岩土参数:选用岩土参数时,应注意其非均质性与参数测定方法、测定条件与工程原型之间的差异、参数随时间和环境的改变,以及出于工程建设而可能产生的变化等。
由于土体参数是随机变量与模糊量,故在划分工程地质单元的基础上,应进行统计分析,算出各项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确定其特征值和设计值。
在选定测试方法时,应注意其适用性。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分析的首要步骤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主要包括工程选址和场地适宜件评价、场地地质背景和地质稳定性评价、土体性质的直观鉴定等。
定量分析可采用解析法、图解法或数值法性,是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较为成熟的理论和类似工程的经验,进行论证,并宜提出多个方案进行比较。
二、软土地基的设计常用处理方法1.强夯处理法: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巨大冲力能所产生地冲击波反复夯击地基土,将夯面以下一定深度地土层夯实,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土体的稳定性,降低压缩性,可以分为强夯置换法和强夯挤密法。
软基地基设计细则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解读
施工要点
沉管法施工
施工前准备—→成孔机具定位—→成孔—→孔内投料—→振捣—→制桩至孔口—→ 机具移位。
1、分一次拔管成桩、逐步拔管成桩、重复压管成桩 三种方法。
2、打桩机机架应稳固可靠,套管上下移动的导轨应 垂直。
3、留振时间宜为10~20s。
4、拔管速度宜为1.5~3.0m/min。
1、粒料桩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振冲置换法:
振冲挤密法 振冲置换法
沉管法:
振动沉管法 冲击沉管法
单管法 双管法
2013.0
振冲置换法
2013.0
振冲置换法
2013.0
振冲置换法
2013.0
沉管法
碎石(砂)
①桩靴闭合, 桩管垂直就位
②将桩管沉入 土层设计深度
③向桩管内 灌碎石(砂)
④边振边拔 桩管至地面
2013.0
设计要点
加固土桩的直径与长度、间距应经沉降和稳定验
算确定。
桩长:竖向承载桩宜穿透软弱土层到达承载力相
对较高的土层;为提高抗滑稳定性而设置的搅拌
桩,其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弧以下2m。粉喷施工加
固深度不宜大于12m,浆喷法施工加固土柱加固
深度不宜大于20m。
2013.0
设计要点
桩距:不应大于4倍桩径。 桩径:桩径不应小于50cm。 整体稳定性验算-圆弧滑动法
2013.0
施工要点
浆喷桩施工
施工前准备—→机具定位—→预搅下沉(同时制浆)—→提升喷浆—→复搅—→提杆出 孔—→机具移位。
1、按设计要求的配比制备水泥浆,并存放在集料斗 中。 2、提升喷浆搅拌,钻头反向旋转提升,同时喷浆, 提升速度控制范围0.5~0.8m/min。 3、在地面以下一定范围内进行复搅,速度控制在 0.5~0.8m/min。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 1 ) 如果 房 屋 建 筑 工程 的楼 层 较 低 ,那 么应 利 用 好 地 基 的硬 壳 层 ,与淤 泥和 淤 泥 质土相 比 ,硬 壳 层的 承载 能 力还 是 要 更强 的 ,如 果没 有做 到 足够 的 埋深 ,那 么 应采 用 做边 框 大 梁埋 入 的方 法 ,在保 证 了埋 深 的 同时也 提 高 了其 整体 的 刚度 。 ( 2 ) 当 出现 局部 软 弱的 问题 时 ,建 议选 择 松 木 桩 进 行挤 压 的操 作 。有 时 房屋 建筑 结 构还 会 出现 一侧 软 和一 侧 硬的情况 ,当一侧为较好的土层 ,而 另一侧为原有的池塘 时 ,那 么 应将 淤 泥清 理干 净 ,既 要挖 净 淤泥 质土 也 要挖 净
~
( 3 )采 用 换 土 垫 层 的处 理 方 法 时 ,建议 选 择 中粗 砂 作 为换 填 的材 料 ,当其遇 到水 时 更容 易 进行 振 实的 作业 。 垫 层的 厚 度应 在0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 5 的 范 围 内 ,从 而保 证 其具 备最 佳 的 经济性 。通 常情 况 下 ,基坑 底 的土 都 为淤 泥 质土 ,是 不
D OI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3 . 2 3 . 0 1 3
.
1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加固的常用方法
1 . 1换 土垫 层 处理 的方法
1 . 2加 固土体 ,提 高软 土 的强度 ( 1 )采 用 电渗 法能 够 迅 速 的 将淤 泥 中的 水 分排 出 ,
池塘 硬土 ,从而 保证 基底 是在 同一 个土 层上 的 。
简述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简述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是指由于土壤质地比较软,摩擦力比较小,在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变形或破裂的土地。
下面是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1. 特征:
软土地基的质地松软,摩擦力小,抗变形能力强,但抗裂性能较差。
在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变形或破裂。
常见的软土地基区域包括城市街道、机场跑道、桥梁、堤坝等。
2. 处理方法:
2.1 加固措施:
加固措施是针对软土地基的普遍方法。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填充混凝土、桩基、筏形基础、平板基础等。
对于桥梁、堤坝等结构物,常用的加固方法为桩基基础。
2.2 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指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翻耕、施肥、中和、调节pH
值等。
2.3 排水措施:
排水措施是指通过设计排水系统,使土壤中的水分排出,减少土壤的含水量,降低土壤的变形性和裂缝性。
常用的排水措施包括:地下排水系统、排水渠、排洪沟等。
3. 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的加固措施、土壤改良和排水措施外,还可以采用其他
措施,如土壤采样分析、生物治理、化学治理等,以改善土地质量和地质环境。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分析软土地基是指地面基础层中含有较高含水量和较大变形性的土层。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和分析非常重要,对于保证道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下面将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和分析过程进行阐述。
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地基加固:采用加固措施来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可以使用灌注桩、预应力锚杆、地埋式梁等加固措施来增加软土的承载力。
2. 地基改良:采用改良措施来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
可以使用土体固化剂、加碱剂、加硫酸盐等来提高软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地基置换:将软土地基挖掉,重新填充刚性地基。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较深且地基改良困难的情况。
软土地基处理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勘察:对待处理的软土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包括地质剖面、含水量、含盐量、土壤类型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后续的处理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软土性状参数确定: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试验,确定软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例如含水量、单轴抗压强度、剪切强度等参数。
3. 软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根据确定的软土性状参数,利用相关公式和理论,计算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承载力计算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后续的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4.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根据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和承载力要求,设计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包括地基加固、地基改良或地基置换等方法。
5. 工程监测与评估:在实施地基处理后,进行工程监测和评估,对处理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以确保软土地基的安全和稳定性。
6. 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对于软土地基处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评估和预防措施的制定,以减少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软土地基施工方案
软土地基施工方案引言概述:软土地基施工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土质松软,承载力低,易发生沉陷和变形。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就软土地基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勘察1.1 确定软土地基的特性:通过取样和实验分析,确定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压缩性、强度等特性。
1.2 测定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对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需测定地下水位的深度和变化情况。
1.3 分析软土地基的地质构造:了解软土地基的地质构造,包括土层的分布、厚度、性质等,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二、处理软土地基2.1 土体加固:采用加固措施如灌浆、搅拌桩、振动加固等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2 土体改良:通过土体改良方法如加入胶结材料、填充料等来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质,减少沉陷和变形。
2.3 防止地基液化:软土地基易发生液化现象,需采取措施如加固土体、降低地下水位等来防止地基液化。
三、基础设计3.1 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根据软土地基的特性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基础形式如扩展基础、桩基础等。
3.2 设计合理的基础尺寸:根据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设计合理的基础尺寸和布置方式。
3.3 考虑基础与建筑物的连接:确保基础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稳固,避免发生裂缝和变形。
四、施工工艺4.1 土体开挖:采用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法,避免对软土地基造成过大的影响。
4.2 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4.3 监测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五、验收与保养5.1 基础验收:对已完成的基础进行验收,检查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2 基础保养:在基础完工后进行保养,确保基础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
5.3 定期检测:定期对基础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保证软土地基的长期稳定性。
总结:软土地基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需要在地质勘察、处理软土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工艺和验收保养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实施。
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土地基础类型。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土壤比较松软,夯实度较低,承载力较弱,容易发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因此会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危害。
一、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1、碾压法与夯实法碾压与夯实是修路、筑堤、加固地基表层最常用的简易处理方法。
通过处理,可使填土或地基表层疏松土孔隙体积减小,密实度提高,从而降低土的压缩性,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承载力。
目前我国常用的有机械碾压、振动压实和重锤夯实,以及70年代发展起来的强夯法等。
2、换土垫层法它是将基础地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挖去,然后回填强度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的方法。
3、排水固结预压法排水固结须压法是利用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通过施加顶压荷载,并增设各种排水条件,以加速饱和软粘土固结发展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根据固结理论,粘性土固结所需时间与徘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4、桩基法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5、灌浆法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
灌浆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
6、加筋法加筋土是将抗拉能力很强土工合成材料埋置于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
二、软弱土地基的类型特点1、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
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
2、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
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
3、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房屋需要有一个坚固的基础才能屹立不倒,而有的地方地质松软,不适合做地基,今天就带来了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方法/步骤1:桩基法,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早期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木桩。
2: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簿时,也可采用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
鉴于换砂不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一般应就地取材,以换填泥土为宜。
3:灌浆法。
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
4: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有效措施,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合而成。
5:加筋法。
加筋土是将抗拉能力很强土工合成材料埋置于土层中,利用土颗粒位移与拉筋产生摩擦力,使土与加筋材料形成整体,减少整体变形和增强整体稳定。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软土地基特性我们都知道盖房子必须要打好地,基地基打稳不了房子才能稳固,如果地基没有打好的话,那么盖不起来就会倒塌,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是什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件事情,而且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大家还要看一下软土地基的特性都有哪些,下文会为大家介绍。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处理。
强夯法是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巨大冲力能所产生地冲击波反复夯击地基土,将夯面以下一定深度地土层夯实,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土体的稳定性,降低压缩性。
由于夯击能力大,加固深度也大。
对于一般的软土地基加固有着良好的效果。
现在常用的强夯技术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有:挤密碎石桩加夯法、砂桩加夯法、真空/堆载预压加强夯、强夯碎石墩。
粉煤灰应用法。
粉煤灰具有容量小,渗透性好,有较高的静力抗剪强度,较低的压缩性,与石灰等碱性物质产生水化反应后产生凝硬性。
根据软土地基存在的弱点,利用粉煤灰可处理软土地基。
粉煤灰应用的主要有二灰桩,粉煤灰混凝土桩,粉煤灰固结桩等,与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加固深层软土地基。
埋地管道软土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 2 软土在我 国的分布 软土在我 国沿海一带分布很广 ,以天津为代 表 的北方沿海地区 , 以上海、 宁波为代表 的长江三
下卧层时 ,由于管道周边地下水降水不 当或管道
1 7
维普资讯
设计
戴 德全
段 宽
本身产生渗漏 , 会引起管道周边地下水压力产生 较大变化 ,当管道渗漏量或地下水水力坡降超过 容许值时 , 可能会发生流砂现象 , 导致地基土失稳 而对管道造成破坏 。 当管道的天然地基存在上述问题时 ,应采取 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 ,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施工和
行, 又便于 日常维护和减少维修工作量 , 以降低养 护 成本 。 要建设优质 的管道工程 ,选择适合工程需要 的合格管材与 良好的施工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 此 外, 还应该有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 中要特别 其
注 意在不 良土质情 况 下 管道 基 础 的设计 ,加强 对
基地基土承载力下 降、沉降加
大 ;而超过设计承载力 的车辆振动或爆破等外力 荷载也有可能引起地基土失稳 ,这些 因素都有可 能导 致 管道 的破 坏 。 () 4 流砂 : 粉土或粉砂作为管道基础持力层或
大引起渗漏 ,渗漏 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大了 管道基 础 的变 形破 坏 。
2 软土地基 的特 点及分布
( ) 土地基 的特点 1软
软土是指天然孑 隙比大 于或等于 1 , L . 且天然 0 含 水量 大于 液 限 的 细粒 土 , 包括 淤 泥 、 泥 质 土 、 淤 泥炭 、 泥炭质土等 ; 具有高压缩性 , 低强度 , 高灵敏 度和低透水性等共 同特点。 软土地基 的承载力较低 ,承受荷载后沉降变 形较大 ,以软土作 为地基持力层或下卧层 的给排 水管道 , 如果地基处理不 当, 很容易 由于过度沉 降 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管道及接 口处 因变形过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的选择及设计计算摘要介绍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说明软土地基处案的选择设计计算方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方案选择设计计算近年来,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软土地基加固处理问题越来越多,合理选择处理方案是使建筑物平安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之一。
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原理是置换、夯实、挤密、排水、胶结等。
下面介绍主要几种方法的适用状况、如何选择及设计计算。
一、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1、强夯法强夯法又分为强夯挤密法和强夯置换法。
主要优点是设备简洁、效果显著、经济和施工快。
缺点是振动、噪声大。
强夯挤密法常用来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等各类地基。
强夯置换法主要用于厚度小于6m的软粘土层,边夯边填碎石等粗粒料形成深度3~6m、直径2m左右的碎石桩体和四周土体形成复合地基。
目前这种处理方法应用较少。
强夯法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还要在实践中总结提高。
目前强夯法由于振动、躁声大,主要应用在新建港口回填土的软土地基加固、公路和铁路软土地基加固,城市建设中很少应用。
2、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又称预压法,适用于泥质土、淤泥、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这种方法需时间长,加固效果不明显,现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很少接受,主要应用于大面积货栈堆场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的饱和粘性土地基处理。
3、碎石桩法碎石桩法分为振冲法和干振法。
振冲法是利用振动和水冲加固地基的方法;干振法是利用干法振动成孔器在软弱地基中设置碎石桩。
振冲法主要用于砂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大于20Kpa的粘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
主要缺点是施工过程中排放泥浆污染现场。
干振法适用于松散的非饱和粘土、松散的液化砂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
主要缺点是施工中噪声污染大,选择碎石桩法时候要依据现场土层状况和现场环境综合考虑。
4、石灰桩法、土桩、灰土桩法石灰桩的基本加固作用有打桩挤密、桩周土脱水挤密和桩身的置换作用。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软土地基是指由黏土、淤泥、砾土等松弛土层构成的地基。
由于软土的性质导致其承载力较低,变形量较大,容易发生沉降、液化等问题。
因此,在建设中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在此提供一些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排水处理由于软土的含水量较高,排水处理是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
排水处理的目的是减少软土层内的孔隙水压力,提高土壤的承载力。
1.减小水分含量:可以通过自然排水或人工排水进行。
一般的方法有人工井、曲线沟、排水沟等。
2.提高渗透能力:可采用破碎石垫层、雨水芯排等方式,增加土壤的渗透能力。
二、加固处理对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土体加密:可以通过振捣法、压实法、喷混凝土法等进行。
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软土更加紧实,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2.载荷预压:在施工前,通过加重荷载对软土进行预压,使其产生一定的沉降,从而降低其后期沉降量。
3.桩基加固:可以通过灌注桩、钻孔桩、挤浆桩等方式进行。
桩基可以作为软土地基的补强体,承担一部分荷载,减小软土的变形。
三、基础处理地基的基础是承载整个建筑物荷载的关键部分,因此软土地基处理中需要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和处理。
1.增加基础面积:通过扩大基础底面积,可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加大基础底面积,采用表层刚性深基础等。
2.加固地基:可以通过扩大基础底角,加宽底部,添加增强材料等方式,增加基础的稳定性。
3.采用浮筑式基础:对于软土地基,采用浮筑式基础可以减小地基的承载压力,降低软土的变形。
四、地基加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地基加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地基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1.地基加固:可以通过灰浆、砂按量掺入胶凝材料,使软土地基周围形成固结硬壳,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节理处理:对于软土地基中的软塑性土层,可以通过密实方法,使其产生很高的固结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3.地基加固桩: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打入加固桩,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能减少沉降和变形。
软土地基基础设计加固分析
施工技术与应用
软土地基基础 设计加 固分析
摘要 : 由于受到施工技术的限制, 长期 以来软土地基均是工程建造 的难点内容, 对工程结构质量造成 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作
者对 软土 地 基基 础 设计 的 原则 和加 固方 法加 以分 析 , 以期 参考 交 流 。
关键 词 : 软土; 地基 基 础 ; 原则; 加 固方 法 ;
软 土地 基 是现 代 工程 建设 不 可避 免 的 问题 , 许 多 地 区在 进 行 公路 施 工 或 改造 活 动 中均 会遇 到 该 问题 。软 土层 是 地质 构 造 的特 殊 结构 , 由于 土层 结 构 比较 特 殊 , 施 工期 间处理 不 当会 对 公路 结 构性 能 造成 破 坏作 用 。特殊 地 基 对 公路 结 构造 成 的不 利 影响 如 下 。
从 工 程收 益角 度 看 , 软 土地 基 引起 的 一 系列 结 构病 害 也损 坏 了 工程 建 设 的收 益 , 给投 资 方造 成 了较 大 的经 济损 失 。 如: 软 土地 基 路段 作业 的返工 返 修 率较高, 处 理 不 当引 起 的各 种 质 量病 害会 增 加 现 场操 作 的难 度 , 降低 了后 续 工 程 建设 的质 量 。
2 . 1 影 响 施 工
3 . 3耐久性 原 则
公路 工 程建 造水 平 决定 了社会 交通 运 输效 率 的 改善 , 处 理好 软 土 地基 结 构 问题有 助 于增 强 公路 项 目的耐久 性 。 因此 , 设计 人 员在 编制 建 造方 案 过程 中
பைடு நூலகம்
特 殊 地基 影 响 了 现场 作 业 施 工 的有 序 进 行 ,公 路 建 设 期 间遇 到 软 土 地 要 重 点 考 虑 耐 久 性 原 则 , 设 计 不 同 的基 坑支 护方 案 基, 通 常 要停 工 进行 修补 处 理 , 阻碍 了现 场作 业 进度 的提 高 。如 : 软 土层 处 理 需 消耗 7 —1 5 d的时 间 , 整 个工 程 项 目的 工期 也 会 随之 延 长 , 其 他 项 目作 业 也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对策分析路基工程是指为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所建的基础设施工程,而软土地基是指地基土质较软弱,容易产生变形和沉降的土地。
软土地基在路基工程中是一个常见的难题,处理软土地基需要科学的对策和方案。
本文将就软土地基处理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土质松软:软土地基容易受水分影响,土质呈现松软状态,抗剪强度较低。
2. 易产生沉降:软土地基在承受外荷载时容易产生沉降,影响镇压性能。
3. 变形较大: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导致路基沉降不均匀。
4. 存在液化危险:软土地基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液化现象,造成路基沉降和损坏。
二、软土地基处理对策1. 地基加固技术地基加固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核心对策之一。
主要包括土石方填筑加固、地基灌浆加固、预压地基处理等。
土石方填筑加固是指通过加入适当的填料、控制填筑层的压实度和含水率,增加土体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性能。
地基灌浆加固则是通过在地基土中注入固化剂材料,加固土体,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预压地基处理是通过在地基上额外施加一定的压力荷载,提前对软土进行固结和沉降,减小后期沉降量。
地基改良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灰土搅拌桩、碎石柱加固、膨润土处理等。
灰土搅拌桩是将水泥、石灰等固化材料与软土混合,形成桩体,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碎石柱加固是通过在软土中打入一定规格的碎石柱,增加土体的排水性和承载能力。
膨润土处理是通过加入膨润土材料,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体的稠实度和抗剪强度。
3. 排水技术软土地基常伴随着较高的地下水位,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主要包括排水沟、排水管、地下水降低等手段。
排水沟是通过挖设排水沟,加快软土地基内地下水流速,降低地下水位,减小软土地基的液化风险。
4. 合理设计和施工对于软土地基,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也是很重要的对策手段。
在路基工程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特点,合理确定填方和挖方的平均高程,控制填方和挖方的坡度和土体湿度,避免过度压实和过度排土。
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摘要】软土地基是指土质较松软的地基,常见于建筑工程中。
由于软土地基的特点包括承载能力低、稳定性差等,因此对其进行处理是必要的。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浅层处理技术和深层处理技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实际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和监测技术也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指导施工过程并监测地基变形情况。
软土地基处理与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在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并减少地基沉降带来的后续问题。
未来,软土地基处理与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提高处理效果和施工效率。
对软土地基处理与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该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施工技术、监测技术、浅层处理、深层处理、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是指由于长期以来地表负荷作用而呈现较大变形和稳定性较差的地基。
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基土质松软:软土地基的土质通常为细粒土或淤泥,颗粒间离散度大,土体含水量高,容重低,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和变形性。
2. 压缩性强:软土地基的沉降速率快,且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量。
在受到外力荷载作用后,软土地基会发生较大的压缩变形,导致地表下沉。
3. 质地湿润:软土地基土壤中含水量较高,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基处于湿润状态。
这种湿润状态会影响地基土体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4. 强饱和性:软土地基由于土体容重低,容易受到水分影响而出现饱和状态,引起地基土体剪切强度降低,稳定性下降。
5. 土壤层次复杂:软土地基通常具有多层次的土壤结构,不同层次之间的土质特性和性质差异较大,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性各不相同。
1.2 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软土地基是指土质松软,容易发生沉陷和变形的地基,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软土地基处理成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无法承受大型建筑物的荷载,因此需要通过处理方法加固地基,提高其承载力,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电力建设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苏北沿海地区新建了若干输变电工程。
由于该地区地质分布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软土薄弱层,对工程基础设计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稍微地质勘察不详细或基础设计形式不对,都可能引起建筑物(构筑物)的过大沉降、倾斜甚至倒塌。
1 工程案例及原因分析
案例一:在苏北沿海地区新建某35kV变电所,主变容量31.5MVA,变压器总重17000kg,主变基础采用长5米,宽3.8米,厚0.6米的独立基础,内配Ф12@150双层双向钢筋,基础埋深1.5米,下设100厚C10混凝土垫层。
就在主变就位后的第二天发现,主变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达50mm,明显不利于设备安全运行,基础只得从新浇筑。
新主变基础在独立基础下布置了八根12米石灰桩进行地基处理,主变荷载由复合地基承担。
基础浇筑养护成功后主变重新就位,安装结束观测至今发现沉降很小。
案例二:同一地区,某在建220kV变电所,配电楼共二层,框架结构,基础采用12米Ф500(壁厚80)预制管桩,承台埋深2米,单桩设计承载力400kN。
在静压桩时发现,桩达到设计标高时,压力表读数换算为桩承载力仅为300 kN,而且桩最终贯入速度一直很快,这说明桩端未进入持力层,仍然处于软土薄弱层中。
经设计、勘察、监理、施工等单位多方协同论证,反复研究,确定接桩方案,在原来12米桩基础上加接8米同型号管桩,后来做静载试验发现,20米桩能满足设计要求。
经分析研究,案例一工程主变基础沉降过大是由于地质勘察不详细引起的,勘察报告就没能详细反映该主变基础下的软土地基分布情况,由于潮汐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软土在含水量高时极易压缩变形,从而引起主变基础过大沉降;案例二工程处地基存在9米厚的软土层,由于设计上没有高度重视软土地基对桩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导致桩设计不合格。
2 软土地基分布及地质特点
软土地基给工程上带来的事故、缺陷很多,要减少软土地基的危害,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软土的特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谓软土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弱粘性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地质手册》称软土为“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如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粘性土、粉土等”。
特征指标也做了如下表述:当天然空隙比e大于1.5时,称为淤泥;天然空隙比小于1.5而大于1.0时,称为淤泥质土。
几千年来,苏北地区由于黄河淤积和改道,大陆逐步东移,形成了以粉砂、粉土为主,中间夹以粉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土的地貌。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发现,苏北沿海地区海拔在1.5~4.5米之间,整个地面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软土厚度从3米至14米,地下水位受大气和潮汐影响,一般在0.5~1.5米之间。
该地区地质分布土质的一些典型物理性质指标见下表。
表一:土体物理性质指标
以上数据是经统计该地区几个变电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而来,从表中不难发现,作为软土层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埋深不深,但对不同的场地,该土土层厚度分布不均,这对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处理措施及设计对策
3.1 细心勘察,查清场地水文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勘察评价很重要,如若勘测点布置过少,或只借鉴相邻建筑物的地质资料,对建筑场地没有进行认真勘察评价,提出的地质勘察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场地条件,勘察资料不准确,结论不正确、建议不合理,就会给结构设计人员造成误导。
如淤泥质土、暗塘等没有被发现,会使新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发生严重下陷、倾斜或开裂。
沿海地区工程现场的地质、水文勘察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了解工程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微地貌类型,地层成因类型、岩土性质、产状与分布概况,不良地质现象概况,地下水类型和分布概况,区域稳定性和历史地震背景和震情。
查明海水的侵入范围、咸水(包括现代海水和古代残留海水)与淡水的分界面及其变化规律;潮汐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
只有认真研究地质资料,以数据说话,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基础方案。
3.2认真研究、多方论证,确定最佳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方案。
苏北沿海地区地质是由于黄河淤积和黄海冲积而成,地貌属于淤泥质海岸,为我国淤泥质海岸分布最广、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淤泥质软土的存在对工程基础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淤泥质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的特点,不易满足建筑物和构筑物地基设计要求,需进行地基处理。
根据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作用,根据多年一些输变电工程建设实践,可以采取以下简单易行、经济效益较高的软土处理方法。
(1).换土法
此方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当淤泥土层厚度在4m以内时,可采用挖除淤土层,换填砂土、灰土、粗砂、砾石、片石、卵石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淤泥土层,提高软土地基强度,一般换填的厚度为30~100cm。
换填土相对来说造价高,但可以节省工期。
(2).地基加固处理及桩基法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时,可采用打桩的办法进行加固处理。
当淤土层厚度小于5m时,宜打砂桩或石灰桩,通过吸水和排水来挤密淤土,使其孔隙比小于1,以达到一般地基要求;当淤土层厚度在5~7m时,宜打预制管桩至硬土层,设承载桩台;当淤土层厚度在7~10m时,宜打灌注桩至硬土层,设承载桩台;淤土层厚度在10m以上时,宜采用打悬浮桩的办法,挤密淤土层并靠摩擦承载。
(3).优化基础法
①扩大条基底面积,增设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可将条形基础浅埋,把基础设置在地基表层的密实土层上,从而避开淤土层,适当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梁,增大基础的刚度,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和抗变形的能力。
②采用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
对小型建筑物可采用扩大基础底板的方法,如设计较薄的钢筋混凝土底板。
对大中型工程,可采用空箱底板,即在不增加建筑物造价的情况下,用加大底板高度、减轻底板自重的办法来适应软土地基要求。
③采用合理的桩基础。
钻孔灌注桩应用十分广泛,但因属隐蔽工程,成桩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且由于软土的特殊性质,经常会出现一些缩径、断桩、桩身孔洞和“烂桩头”等质
量问题。
在潮汐地区,没有采取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灌注砼时桩孔易坍孔,在该地区基础设计时应少使用;预制桩的承载力由桩端承力和桩侧摩擦力组成,由于软土不易固化,降低了桩的侧摩擦力,使桩在工程使用中不安全,因此该地区基础设计时也应少使用。
根据施工实例统计,沉管灌注桩基础是沿海软土地区好的基础设计形式,桩设计承载力和施工成桩质量均好控制,对于沉管桩较能保证质量的桩长范围为Φ400mm在16m以内,Φ500mm在18m 以内较合适,桩距最好在4d左右。
4 结语
没有牢靠的基础,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就无从谈起。
软土地基的存在影响着基础设计的形式,具体采用何种地基处理方案和基础形式又与软土埋深、层厚有关,只有对存在软土地基的沿海场地地质详细勘察,查清场地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精心设计,反复研究,认真进行沉降和稳定验算,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和地质特征,比对方案,采取最佳处置办法,才能设计出安全、合理、经济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