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雷公墨的宝石学特征及其成因第一期
玻陨石

撞击下物质熔融凝结产生的玻璃
目录
01 名称来源
03 成因的争论
02 研究历程 04 分布特征
目录
05 岩石学特征
07 中国的研究ຫໍສະໝຸດ 06 化学类型基本信息
玻陨石,全称玻璃陨石。玻璃陨石是地外物体剧烈撞击地球时,地表靶物质熔融后快速凝结的天然玻璃。地 表发现的玻璃陨石多呈块状,棕黑色到浅绿色,一般为厘米级大小,表面多具空气动力学熔蚀刻痕。长期的研究 证明,玻璃陨石在化学和结构特征上与地球火山玻璃具有明显的区别,不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40年代以来,玻璃陨石的全面收集和全球调查,使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真正科学的年代。特别是60年代,由 于登月计划的实施,这一研究进入了高潮,对其成因的认识也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分布特征
分布特征
迄今为止,只发现了4个玻璃陨石群,因为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所以称为玻璃陨石散落区(Tektite Strewnfield)。它们分别是:北美散落区(包括得克萨斯州的Bediasites和佐治亚州的Geogria tektites)、 莫尔达维石散落区(包括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两个主要产地)、象牙海岸散落区和澳大利亚一东南亚散落区,它 们较公认的形成年龄分别为34±1,14±1,1、3±0.2和0.7Ma。每个玻璃陨石群代表了不同的地外物体撞击事 件。
北美玻璃陨石分为分布在得克萨斯州的贝迪亚斯石(Bediasiets)和佐治亚州的佐治亚石(Georgia tektites),其中佐治亚玻璃陨石含SiO2较高,而Al2O3和FeO则明显低于贝迪亚斯石。莫尔达维石 (Moldavites)的化学成分表明,它至少由两种组分混合而成:泥质岩石(如页岩)和钙质岩石。
中国的研究
中国的研究
我国有关于玻璃陨石的最古老的文字记载,但我国学者对玻璃陨石的科学研究起步较晚。1963年,李达明首 次对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玻璃陨石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样品收集,但系统、全面的科学研究则始自70年代后期。
雷公墨陨石特征

雷公墨陨石特征雷公墨陨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陨石,其特征独特而引人注目。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公墨陨石的特征。
一、颜色特征:雷公墨陨石的颜色主要为黑色,呈现出非常深沉的墨色。
这种墨色并非普通的黑色,而是带有一种独特的光泽,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二、质地特征:雷公墨陨石的质地非常坚硬,具有很高的密度。
触摸时可以感受到其坚硬且光滑的表面,给人一种非常沉重的感觉。
其质地坚硬的特点使得雷公墨陨石在经历数亿年的宇宙飘荡后仍能保持完整。
三、纹理特征:雷公墨陨石的表面有着独特的纹理。
这些纹理呈现出一种类似树皮的纹路,有的陨石上还可以看到一些细小的凹凸痕迹。
这些纹理和凹凸痕迹是由于陨石在宇宙中漫长飘荡时所受到的撞击和磨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四、磁性特征:雷公墨陨石具有一定的磁性。
可以用磁铁吸附住陨石,这是由于陨石中含有一些铁质元素所致。
然而,与普通的铁石相比,雷公墨陨石的磁性较弱,只能被较强的磁铁吸附。
五、化学成分特征:雷公墨陨石的化学成分非常丰富,其中主要成分为铁镍合金。
此外,还含有一些其他金属元素,如钴、铜等。
这些元素的存在使得雷公墨陨石在科研和收藏价值上都具有很高的意义。
六、年代特征:雷公墨陨石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
通过对陨石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和地质学研究,科学家们确定了雷公墨陨石的形成年代。
这些陨石是宇宙中某些天体碎片在地球上坠落的产物,记录了宇宙演化的历史。
七、历史特征:雷公墨陨石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在一些古代文明的记录中,可以找到对雷公墨陨石的描述。
这些描述中常常赋予陨石神秘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是来自上天的礼物。
八、研究价值:由于雷公墨陨石具有独特的特征,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雷公墨陨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重要线索。
总结:雷公墨陨石具有独特的颜色、质地、纹理、磁性、化学成分、年代和历史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雷公墨陨石成为一种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的宝贵物质。
峰哥在雷公山的第二天发现了一窝雷公墨,看这玻璃陨石价值如何?

峰哥在雷公山的第二天发现了一窝雷公墨,看这玻璃
陨石价值如何?
列:
一、什么是雷公墨
二、雷公墨的价值
三、如何发现雷公墨
四、雷公墨陨石的价值
一、什么是雷公墨
雷公墨是一种通常出现在绝大多数特定地区的特殊矿物,是宝石和珍
珠同源的质地,也被称为宝石和珍珠的关节。
它是一种极受欢迎的半
宝石,由液晶、玻璃似的自然矿物构成而成,外表黑暗,其内部出现
的液晶结构像细胞结构一样,呈现出深浅不一,有紫色和暗蓝色条痕,透明度介于宝石和珍珠之间,将现代设计与古老传统完美结合,可以
成为一款独特的饰品。
二、雷公墨的价值
宝石行业给予雷公墨鞠躬信服的分类,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外观和质感。
雷公墨的高价值主要来源于其天然特性,例如多变的光谱,明亮的色彩,以及其他宝石中经常未见到的特殊性能。
尽管雷公墨的价格比普
通的宝石成本高一个数量级,但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三、如何发现雷公墨
从古至今,雷公墨一直是宝石愉悦者经常搜寻和收集的珍品,并被视
为宝贵的宝石。
雷公墨最常见的发现方式是在山上,峰哥在雷公山的
第二天,就发现了一窝雷公墨。
当珍珠或宝石在采矿施工中被机器挖
掘出来时,也可能发现雷公墨。
四、雷公墨陨石的价值
雷公墨陨石是该类宝石中极具价值的一类。
它只能在黑暗的少数地方
被找到,具有极高的罕见程度,并且还具备一定的古代气息,因此非
常吸引宝石市场的视线。
雷公墨陨石有着明显的优势,它有不同于普
通宝石的多彩光谱、强烈的光泽,以及较高的质量和价值,甚至可以
超过普通宝石的价值2-3倍,是非常值得投资的一类宝石。
雷公墨(玻璃陨石)的前世今生

雷公墨(玻璃陨石)的前世今生雷公墨,在西方美称为西太平洋的黑珍珠。
产于中国、泰国、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
早在古代,在我国的雷州半岛出产一种黑色的玻璃质石头,因为人们常见这种石头在雷雨后从地表上冲刷出来,就误以为是因雷电而生成,故称之为“雷公墨”。
雷公墨是与捷克玻璃陨石,利比亚玻璃陨石并列为国际上公认的玻璃陨石三大类(雷公墨是中国国内的通俗叫法,国际上叫玻璃陨石,英文名是Tektite) 迄今为止,世界上只发现了四个主要的玻璃陨石散落区,分别是北美散落区、莫达维石散落区、科特迪瓦散落区、澳大利亚——东南亚散落区。
其中澳大利亚——东南亚散落区就包括有我们中国的雷公墨。
由上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四个区域的分布。
此图绘制不准确,为仅供参考图示(根据《宇宙来客-陨石》所绘)。
1844年,达尔文在澳大利亚获得了一块纽扣状的玻璃质石块,这块奇怪的石头后来被称为“达尔文玻璃”。
此后在澳大利亚多处发现了这种玻璃,它来自哪里?这块玻璃的来历和成因成为后来争论焦点。
毋庸置疑的焦点一它是地球产物;二它是地外产物。
人类早在1787在捷克就发现玻璃陨石,被名为“捷克玻璃陨石”。
在达尔文玻璃发现后,人们又在菲律宾发现了这样的玻璃,被称为“里扎耳石”。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据统计发现的玻璃陨石有60多万块。
人们根据发现的地点分布,总结出了4个区域,1.澳大利亚到东南亚地区(含中国雷州半岛);2.非洲象牙海岸地区;3.捷克斯洛伐克南部地区;4.北美德克萨斯州地区。
因此,被认为的玻璃陨石是有典型的地域分布特点,经过检测玻璃陨石年龄有的高达数千万年,有的几十万年。
其实,在我国的古代,盛唐首开研究雷公墨先河、伟大的医药学家陈藏器,在其公元739年成书的《本草拾遗》“霹雳针”条目中描述:“……此物伺候震处,掘地三尺得之。
……出雷州……山泽间。
因雷震后时,多似斧,色青黑,斑文,至硬如玉。
作枕,除魔梦,辟不祥。
名霹雳屑也。
”首先观察并记录了当时被人们称为“霹雳针”、“霹雳屑”的雷公墨一般深埋地下,“出雷州……山泽间”,需“掘地三尺”方能“得之”,“因雷震后时”即雷雨冲刷土层后方可出现等客观现象。
岩石卡片集【三大岩类标本、薄片照片描述卡片合集】1

每个岩石目录标签均可点四个内容即标本照片、标本描述、薄片 照片、薄片描述。如点二辉橄榄岩“标本照片”则显示手标本清晰的 彩色大照片,如图所示:
序号
岩石名称
手标本及薄片信息
1
二辉橄榄岩
2
透辉石岩
3
金伯利岩
4
纯橄榄岩
5
斜方辉橄岩
6
橄榄辉长岩
7
斜长岩
8
辉绿岩
9
辉绿玢岩
10
伊丁玄武岩
11
橄榄玄武岩
12
辉长岩
13
玄武质浮岩
14
石英闪长岩
15
石英闪长玢岩
18
辉石安山岩
19
角闪安山岩
20
杏仁状安山岩
21
石英闪长岩
22
石英闪长岩
23
定地台区,与深断裂有关,是金刚石的重要赋存岩石。
产地:辽宁 藏号:011 描述:廖群安
采集:邱家骧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薄片照片
薄片描述 岩石名称:金伯利岩 英文名称:Kimberlite 结构:斑状结构 矿物组成:
角砾:10%,成分复杂,由碳盐岩和金伯利岩角砾组成 胶结物:为具斑状结构的金伯利岩,其斑晶为橄榄石和金云母,基质为蚀变了的隐晶质
35
二长岩
36
正长岩
37
正长斑岩
38
粗面岩
39
霓石正长岩
华夏瑰宝——玻璃陨石雷公墨

南方国土资源 2019.1266资源漫话≥≥≥广泛散布于我国广东湛江—茂名地区,广西玉林—南宁—百色地区,海南全岛,云南文山—红河一带,以及东南亚、澳大利等地的天然玻璃——雷公墨,属重要的宝石玉石资源,还为具有80多万年悠久历史的广西百色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文明考古的年代测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雷公墨日益受到市场青睐,而成为宝石玉石界的新宠。
翻开唐代伟大药物学家陈藏器在1280年前撰成的《本草拾遗》,可了解雷公墨文化的创造渊源。
一、雷公墨载入唐代药典《本草拾遗》据史料记载,陈藏器(公元687年—757年),自幼随父辈涉外采药,研辩药草,治病救民,曾在京都长安任职,长期重视搜集各地药物,钻研历史文献,荟萃南北方和国内外的医药资料,于唐代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撰成十卷版巨著《本草拾遗》。
相比公元659年官方药典《新修本草》,该书新增记载石髓(钟乳石)、磁石毛(磁铁矿)、马脑(玛瑙),以及霹雳针(雷公墨)等矿物药物及其他药物多达712种。
陈藏器倡导“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等茶疗理念,唐玄宗赐以“茶疗鼻祖”的称号,奠定了陈藏器在我国医药、养生等领域的杰出地位。
后世北宋《证类本草》、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药典,均大量收录其中的药物。
明代李时珍盛赞“其所著述,博极群书,精该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教授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专著中称其为“八世纪伟大的药物学家”。
因历史久远,《本草拾遗》专著已佚散,基本内容散见于宋代《太平御览》、明代《本草纲目》、清代《四库全书》等著作之中。
所幸的是经中医史学家、本草文献学专家及本草文献整理研究奠基者尚志钧教授的艰辛整理,于2002年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发行《〈本草拾遗〉辑释》,重现了巨著的概貌。
翻开《〈本草拾遗〉辑释》《玉石部卷第二》,赫然可见最初被称霹雳针的雷公墨载入史册:“霹雳针:无毒。
雷雨之后的黑色石块,“雷公墨”之谜

雷雨之后的黑色石块,“雷公墨”之谜暴雨倾泻后的海南岛,往往会发现地里有一种杏子大小,长约十几厘米,样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质石块。
由于它总是在雷雨之后出现,因此被称为“雷公墨”。
那么,“雷公墨”是怎么形成的呢?目前科学界大致有五种解释:第一种认为它与雷电有关。
从分布特征看,在我国,雷公墨不仅在海南岛有,也可见于雷州半岛,闽粤沿海和台湾等地。
在世界上,主要集中分布于四个地区。
即澳亚散布区、象牙海岸散布区、北美散布区、莫尔达维散布区。
此外,在埃及西部的沙漠地带及其他一些地方也有少量发现。
各散布区的玻璃质石块都具有相似的地质年龄。
这些情况显然表明它们的形成与雷电这种遍布全球的自然现象毫无关系。
第二种认为它是火山喷出的物质。
当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炽热气体中充满了火山灰,并常伴有雷电。
闪电使灰尘形成一种气泡,它常会因种种原因而破裂,形成一些物质掉到地上。
但是火山的分布与雷公墨的散布区并不吻合,而且火山形成的这种物质中常有一些微晶和骸晶物质,而雷公墨却是均一的玻璃质。
第三种认为它是陨石。
每一散布区的玻璃陨石代表了一次陨落事件,因此它们都有相似的年龄值。
由于陨石落的方向也与陨石母体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有关,这就导致了玻璃陨石呈有限的四个地区分布的状态。
但是有史以来人们看到的自天而降的陨石只有三种,从来没有发现过玻璃陨石的降落,而且它们的年龄值相差也很大,所以很难说雷公墨来源于天体。
第四种认为它来自月球,可能是月球火山喷发物飞溅到地球上而形成的。
月球起源说既能解释玻璃陨石在物质成分上所表现出来的地外成因特征,也能说明玻璃陨石所具有的陨石分布特点,还能说明它为什么与常见的三类陨石有明显的差异,及它为什么具有明显小得多的年龄值。
可是月球早在31 亿年前已结束火山活动,根本不具有喷出如此多玻璃陨石到地球上的火山作用。
第五种认为是地球陨石坑的产物。
它的形成与偶尔陨落的巨大陨石的撞击有关。
对古地磁的研究发现,地磁极会突然转向,它与巨大陨石的撞击有关,而几次雷公墨的形成年龄正好和地磁转向年龄吻合。
雷公墨陨石不单单价值高,艺术价值更高!

雷公墨陨石不单单价值高,艺术价值更高!大家看都是雷公墨陨石石,而内在的五脏就是元素,表面的模样就是四大特征,气印,溶壳,流纹,微弱磁,不管你在怎么像,没有五脏内服也是虚有其表,内在五脏,外在模型,心脏千分之一的生在右边一个道理,就算有点未知的成分存在也是少得可怜,但整体还是没变,所以我们在日常判定陨石的时候元素只是初步,如果一个连初步也过不去的,就不是雷公墨陨石,我们也知道,很多元素是经历不起高温的,在陨石经历几千度高温的时候,很多元素早已经转换不复存在,留下了一点点微量做个代表而已。
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唐朝刘恂所著《岭表录异》一书中就有玻璃陨石的记载:“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黳石,谓之雷公墨。
和之铮然,光莹可爱。
”雷州在今广东省雷州半岛一带。
80万年前的一天,在我国广西百色的一个山洞前,一群原始人正在用他们打制的石头砸坚果。
突然,一股燥热袭来,天空一片火红,如雨的“火点”急速下降,人们吓得丢开手中的石头,奔回洞,惊恐地望着这一幕……高价拍卖雷公墨陨石咨询电话,雷公墨陨石价及图片几十万年之后,这些“火点”成为一种表面粗糙不平的黑色石块,中国古人惊异于它的来历,称之为“雷公墨”。
其实,雷公墨并不神秘,它只是玻璃陨石的一种。
雷公墨陨石在国内市场上成交量大幅度提升,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状态,雷公墨陨石的价值远超过了黄金的价值,甚至可与钻石相比,这些天外来客,被藏友们巧妙的运用和收藏,有着相当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随着雷公墨陨石市场逐步走好,升值空间非常之大。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袁宝印介绍说,陨石分石质、铁质、玻璃质三种。
玻璃陨石(或称熔融石)是一种玻璃。
1844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在科学文献中记载了澳大利亚的玻璃陨石,并认为是火山喷发的黑岩,后称之为“达尔文玻璃”。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划过夜空的流星可以用来许愿,是美好祥瑞的象征。
小众收藏之雷公墨简析与收藏

小众收藏之雷公墨简析与收藏
雷公墨简介
在雷琼地区有一种被称“雷公墨”的黑色玻璃质石头。
由于外观似黑曜岩,故又称似黑曜岩。
雷公墨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唐朝刘恂著的《岭表录异》一书。
书中记载:“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石,谓之雷公墨。
扣之铮然,光莹可爱。
” 根据雷公墨表面形态有熔蚀凹坑和多层次的线状痕迹特征分析,它是在高温下迅速熔融、而后又急剧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雷公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三氧化二铝。
主要形态:有熔蚀凹坑和多层次的线状痕迹特征。
颜色:黑色
光泽:玻璃光泽
透明度:不透明,薄片半透明到微透明
内部结构:为均一玻璃质,在偏光显微镜下找不到任何结晶颗粒。
特性:具有宝石的很多物理特性,而且硬度极高,主要作用是欣赏,有人把它作为宝玉石原料,进行加工。
英文名称thunder god’s inkstone.
雷公墨表面形态有熔蚀凹坑和多层次线状痕迹特征。
你不知的雷公墨绝对秘密

你不知的雷公墨绝对秘密《玻璃陨石》玻璃陨石,顾名思义就是外形与玻璃相似的陨石。
据科学研究,它是一种天然玻璃物质,可能是由于陨星碰撞坠落,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大自然作用塑造而成。
资料显示玻璃陨石的数量并不是非常稀少,但是因种类的不同而收藏价值不同。
如果能够找到年龄久远、外观规则、成分优质的玻璃陨石,却是非常难的,相对来说它的价值也极高。
因此,收藏界都以拥有质量上乘的玻璃陨石为荣。
玻璃陨石的形成,在民间有两种假说:月球起源说中火山喷发说、冲击变质说。
根据美国科研局最新消息,可能性最大的是玻璃陨石是巨大的陨石或彗核撞击地球,使地球表层岩石熔融高速溅出坑外急速冷却而成。
或者是玻璃陨石是从宇宙空间降落到地球大气层的玻璃雨形成的。
所以玻璃陨石极具科研价值。
“玻璃陨石” 极为珍贵,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如今收藏市场里,最昂贵的石头,珍品类的玻璃陨石,一克就已经超越850美元。
因为玻璃陨石可以保持数十亿年基本不变,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这些陨石对早期的宇宙进行了解,所以它的科研价值极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玻璃陨石是纯正的天然玻璃,所以它非常容易破碎。
在经过地壳运动、海浪、人工等各种原因的作用后,很少有玻璃陨石能够十分完整平滑。
如果有保存得相当完整的,则是极为罕见的珍藏品。
(待续) 《萧琳网络传媒》或者是玻璃陨石是从宇宙空间降落到地球大气层的玻璃雨形成的。
所以玻璃陨石极具科研价值。
----本人支持这句话玻璃陨石一般指雷公墨,最著名学说指雷州半岛,其实有雷州半岛气象特征高层,中层,低层大气气候相似的地区,均能在雷雨天气后当时和以后一段时间发现玻璃陨石,笔者本人科学的透露秘密,也是不得己为之。
每天从宇宙来到地球的流星及尘埃有说20多吨,应不假,应有几十吨左右,它们基本在大气层中高速与大气磨擦高温发光熔化成粉尘及气体,然后飘浮在大气中逐渐降落地球,但是它们在雷州半岛。
雷公墨简介

雷公墨简介雷公墨[léi gōng mò]雷公墨,是我国古人对陨石玻璃的称呼。
因其常于雷雨天中被雨水从岩层中冲刷脱落出来,以致古人误以为是雷电造成的,是传说中的雷公画符遗留的墨块。
在暴雨倾泻后的海南岛,往往会发现地里有一种杏子大小,长约十几厘米,样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质石块。
由于它总是在雷雨之后出现,因此被称为“雷公墨”。
中文名雷公墨外文名T ektite[1]别称天星屎,陨石玻璃颜色墨黑色,漆黑色光泽玻璃光泽快速导航雷公墨简介雷公墨是我国广东雷琼地区人民对当地一种散布状产出的黑色玻璃质岩石的俗称,对雷公墨的记载最早见于我国唐朝刘询所著《玄岭表录异》一书。
言“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髯石,谓之雷公墨” 。
[2]1900年,修斯(F.E.sues)将这种玻璃岩石取名Tektite。
[1]据统计,这种玻璃质岩石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有约65万块,它们分布于地球南北纬55°范围内的四个地区,即澳亚散布区、象牙海岸散布区、莫尔达维散布区和北美散布区。
中国的雷公墨属澳大利亚散落区。
不同地区对这种玻璃岩石都有地区性的命名,如澳大利亚石、菲律宾石、利比亚沙漠玻璃等。
[3]1963年,我国李达明确定我国雷公墨与世界其他地区的T ektite 相当。
[4]雷公墨的分布雷公墨主要分布于雷州半岛及海南岛。
在海南岛,雷公墨多集中于琼海、文昌、琼山、澄迈一带,散布于低海拔30-40米台地上,经雨水冲刷,裸露于地表。
20世纪八十年代,广西也陆续发现雷公墨,主要分布于博白、合浦、钦州、崇左、靖西、田东、田阳、百色等地,以博白县和百色盆地最为丰富,当地老乡称其为“星屎”。
[5]雷公墨的物理性质物理特征雷公墨通常为墨黑色、漆黑色,标本的边部因较薄而呈半透明的茶色。
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全玻璃质,即使在电镜下放大数千倍也表现出非晶质性和断口特征。
个体大小不一,重量不等,一般为几克至几十克,个别达100克以上。
海南雷公墨的宝石学特征及其成因

海南雷公墨的宝石学特征及其成因
陈颂学
【期刊名称】《中国宝玉石》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整理分析,简要介绍了海南雷公墨的地质特征。
着重论述了雷公墨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矿物组分、化学成分、市场走向及相似宝石的鉴定,系统地阐述了海南雷公墨的宝石学特征及其成因、对海南雷公墨宝石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实用意义和经济价值。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陈颂学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281
【相关文献】
1.海南蓬莱锆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J], 陈颂学
2.海南黑珊瑚的宝石学特征 [J], 廖宝丽;张良钜;雷威
3.海南蓝宝石的宝石学特征 [J], 詹道山;汤云晖;张萍
4.海南蓬莱蓝宝石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 [J], 廖香俊;吴丹
5.海南玻璃陨石(雷公墨)的宝石学特征 [J], 廖香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公墨的功效与作用

雷公墨的功效与作用雷公墨,又称“雷公紫”,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研磨石材,以其深紫色和特殊的功效而闻名。
雷公墨是由雷公石经过细致的研磨和特殊工艺制成的,使用雷公墨可用于绘画、书法、印章制作等艺术创作,被誉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雷公墨被用于艺术创作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颜色和质地。
雷公墨的颜色主要是深紫色,这是因为雷公石中富含的特殊成分所致。
雷公石主要由含锰的石英石组成,而锰的氧化物是造成雷公石呈现深紫色的原因。
在经过细致的研磨和特殊工艺后,雷公墨的颜色更加深邃,充满了神秘和磁性。
雷公墨不仅在颜色上独特,而且在质地上也有独到之处。
由于它是通过细致的研磨制成的,雷公墨的颗粒非常细小,质地非常细腻。
这使得雷公墨在书法和绘画中能够更加精细地展现出线条和纹理,给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质感。
同时,雷公墨的颜料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够在纸上均匀地渗透开,使作品更加饱满和传神。
雷公墨具有的特殊功效和作用也是它深受艺术家喜爱的原因之一。
首先,雷公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它的颜料在黑暗中能够长时间保持不退色、不褪色。
这使得雷公墨在艺术作品的保护和保存上更具优势,作品能够长期保存得更好。
其次,雷公墨具有很好的耐水性和抗碱性,不会因为湿度和环境变化而变质。
因此,使用雷公墨创作的作品可以经受住时间和环境的考验,不易褪色和破损。
除了稳定性方面的优势,雷公墨还具有很好的光泽和流动性。
雷公墨的颜料在纸上干燥后会形成鲜明的光泽,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而且雷公墨的颜料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使用时容易掌握,能够为创作者带来更多的表现空间和创作灵感。
雷公墨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创作。
在书法中,雷公墨的颜色和质地能够帮助书法家更好地掌握墨的厚薄,起笔和收笔之间的细腻变化。
同时,雷公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得书法作品更加耐看、长久。
在绘画中,雷公墨能够更好地展现出线条和纹理的细腻变化,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层次感。
在篆刻中,雷公墨的颜色和质地能够为刻刀提供更好的媒介,使刻刀更容易切入印章材料,同时也能够为印章作品带来更好的质感和光泽。
这种神秘石头是玻璃还是陨石?

这种神秘石头是玻璃还是陨石?多年来,陨石圈一直就有着“玻璃陨石究竟是不是陨石”的极大争议,我们也翻阅了众多相关书籍查找依据。
其中,《中国国家天文》(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国家天文台)2016年第5期,刊登了署名“天宁”的《西太平洋的黑珍珠——雷公墨玻璃陨石》一文,文中详细介绍了雷公墨玻璃陨石的历史记载、成因、化学特征、结构形态、分类等研究成果。
今天,我们特别把这篇文章推送给广大陨石爱好者进行交流,也许,科学研究就是一个充满争论的过程,但最终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明确到可以把这个答案原原本本地写在纸上。
西太平洋的黑珍珠——雷公墨玻璃陨石(文/天宁)产于中国、泰国、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的玻璃陨石可能属于同一次撞击的产物,在我国被称为雷公墨。
奇巧之物雷公墨早在古代,在我国的海南和两广地区出产一种黑色的玻璃质石头,因为人们常见这种石头在雷雨后从岩石堆中冲刷出来,就误以为是因雷电而生成,或者是传说中的“雷公”画符后遗留之墨块,故称之“雷公墨”。
唐朝刘恂所著《岭表异录》一书中,有“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髯石,谓之雷公墨”,这是今天所见的关于雷公墨的较早记载。
雷公墨一般为小块,重量不等,几克至几十克重者居多,有少数重达100克以上。
雷公墨通常为墨黑色,边部因较薄而常呈半透明的茶色。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记载了雷公墨的一种药用——把玻璃陨石放入桃符汤研磨后喝下,认为可以医治小孩的惊痫邪魅等病症。
雷公墨还有另一种用途——写字。
明代赵秉忠有诗云:“殿古雷书黑,云深佛火寒。
”在古刹中将雷公墨研磨成墨汁写字,看着佛前供奉的香烛都觉得是寒光了,这心境得有多冷呢。
成书于宋代的《太平广记》中记载,如果想要打官司写诉状,最好使用雷公墨和普通墨混合而成的墨汁书写,胜算会高出一些。
这大概是出于人们对雷神的敬仰,相信雷神会主持公道。
相对于上述两种用法,雷公墨的第三种用途相对靠谱——佩戴。
在唐代《岭表异录》中记载了两种雷公墨,一种是外表光洁的黑石头,另一种是斧头状的“霹雳楔”,它们的用途是佩戴以辟邪。
海南蓬莱锆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第8卷 第4期2006年12月宝石和宝石学杂志Journal of Gems and GemmologyVol.8No.4Dec.2006 收稿日期:2006211205 作者简介:陈颂学(1970—),男,工程师,CGC ,GAC ,主要从事珠宝鉴定与研究工作。
海南蓬莱锆石的宝石学特征研究陈颂学(海南省地质测试研究中心,海南海口570206)摘 要:在实地考察和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海南蓬莱锆石的产出特征。
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方法以及X 射线荧光分析仪,对该地区锆石的物理、光学性质以及内含物特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呈色机理。
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锆石为高型锆石,多呈深浅不一的深褐色,以红棕色、紫红色为主,透明度较高,粒度较大;其主要化学成分为ZrO 2和SiO 2(占96.5%)。
其呈色机理可由Fe ,Mn ,Ti 等离子引起,也可由色心引起,还可由杂质离子、稀土元素和色心共同作用引起。
最后对其热处理、切工及开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宝石学特征;锆石;蓬莱;海南省中图分类号:P61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214X (2006)0420006204Study on G em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ircon from Penglai ,H ainan ProvinceC H EN Song 2xue(H ai nan Provi nci al Geological Testi ng and Research Cent re ,H ai kou 570206,Chi na )Abstract :The occurrence feat ures of t he zirco n from Penglai ,Hainan Province ,are intro 2duced in short on t he basis of on 2t he 2spot investigation of t he aut hor and t he previous work of ot her researchers.The p hysical and optical p roperties ,t he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 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re st udied by using t he conventional gemmological met hods and X 2ray fluorescence spect roscopy ,and t he colouration mechanism of t he zircon is preliminarily discussed.The result s show t hat t he zircon is high 2type one according to t he p hysical proper 2ties ,wit h dark brown of different shades ,red brown and p urple red in dominant ;t ranspar 2ent and big grain.The main chemical compo sitions are ZrO 2and SiO 2(9615%).The coloura 2tion mechanism of t he zircon is caused by imp urity element s of iron ,manganese ,titanium ,etc ,or by colour cent re ,or by collective effect s of imp urity ion ,rare eart h element s and col 2our cent re.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 ut forward abo ut t he heat 2treat ment ,cutting and exploitation of t he zircon f rom Penglai.K ey w ords :gemmological characteristic ;zircon ;Penglai ;Hainan Province 众所周知,海南蓬莱的蓝宝石矿床是我国具有相当规模的砂矿床,位于文昌市境内蓬莱镇南侧,然而其中伴生的宝石级锆石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玻璃陨石”鉴定方法

“玻璃陨石”鉴定方法玻璃陨石,我国古人又称为雷公墨。
因其常于雷雨天中被雨水从岩层中冲刷脱落出来,以致古人误以为是雷电造成的,是传说中的雷公画符遗留的墨块。
在暴雨倾泻后的海南岛,往往会发现地里有一种杏子大小,长约十几厘米,样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质石块。
由于它总是在雷雨之后出现,因此被称为“雷公墨”。
大陆上发现的玻璃陨石的大小,从几毫米至十几厘米不等,反射光下发暗,但薄的边缘透亮,并具有不同的颜色,从黄色到绿色,从橄榄褐色到暗褐色。
比重一般为2.3~3.0,折光率为 1.48 ~1.62。
其组成,同一区域比较一致,不同区域差异很大。
虽然SiO2含量很高,但其成份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有微弱性。
微玻璃陨石只在海洋沉积物中有发现。
其大小大小从数毫米到约40微米以下。
,与附近大陆上的玻璃陨石具有同样的年龄、组成和形状。
玻璃陨石的成因:玻璃陨石到底是怎么构成的,现在还有很大争议。
一部分科学家以为是无穷的陨石或彗星(核)碰击地球,使地球表面物质熔融,溅射到空中,急速冷却而成。
可是直到现在为止,对澳亚区和北美区的玻璃陨石群,并未找到相应的陨石坑,从玻璃陨石散布的广泛性来看,这种观念也值得怀疑;玻璃陨石多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质体,通常无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淡黄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
玻璃陨石是与某种石陨石伴生的一种。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44在澳大利亚获得一块钮扣状玻璃质石块,以后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类似玻璃质石块通称为"玻璃陨石"。
它是一种天然玻璃物质。
由于外观似黑曜岩,故又称似黑曜岩。
但两者的成分、结构都不同。
大多数玻璃陨石的形状与熔融溅射物的形状相似,有球状、细长状、哑铃状、液滴状、钮扣状和不规则的块状等。
它成群地撒落在大陆上或海底沉积物中。
玻璃陨石的颜色有黑、墨绿、棕褐,表层具拉长状气泡及大小不等的气泡,有的似如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状图案。
玻璃陨石能够坚持数以十亿计年份根本坚持不变。
海南蓬莱蓝宝石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

( 1) 蓝宝石: 海南不同颜色的蓝宝石的化学成分列于表 1。与江苏、福建、澳大利亚等地 的蓝宝石相比, 海南蓝宝石 T iO 2、F e2O 3 相对较高。根据穆斯堡尔谱分析〔1〕, 蓝宝石中铁大部 分以 F e3+ 形式存在, F e2+ 含量很低。
蓝宝石的形态多种多样, 大部分为不规则粒状和碎块状, 次为棱角状、浑圆状, 还有锥 状、桶状、柱状 等。粒 度多 数为 3~ 10 m m, 最 小的 小于 0. 1 m m, 最大 的 35× 33× 22 ( mm ) 重 35. 5 g 。红宝石多数为不规则粒状, 偶见浑圆状, 个别为六方柱状, 粒度为 1~3 m m, 最大达 8 mm 。 3 表面特征及内部结构
综上所述, 相对我国已发现的其它蓝宝石矿, 海南蓬莱蓝宝矿的蓝宝石颜色较好, 色带 少, 透明度较高, 质量较高, 且矿床伴生有含量高、储量大的红锆石和质量较好的红宝石, 具 有综合利用价值。海南蓬莱蓝宝矿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本文部分资料引用于石桂华、张如玉同志编写的 《海南岛北部火山岩中宝石及其律生矿
蓝宝石呈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以半透明为主。密度 D 为 3. 96~4. 03 g/ cm3, 且由 深蓝至蓝灰色, 比重有减小的趋势。压入硬度 ( HV200) 为 2320~2790 kg / mm 2 范围内变化, 摩氏硬度为 8. 7~9. 1 之间, 折射率 N o 为 1. 7640~1. 7719, N e 为 1. 7526~1. 7638, 重折射 率为 0. 0088~0. 009, 一轴晶负光性。
一种蓝色文石的宝石学特征

一种蓝色文石的宝石学特征
余丹;李锐;邓红英
【期刊名称】《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年(卷),期】2017(019)004
【摘要】近期在广东市场出现了一种蓝色的、外观似针钠钙石的玉石,为查明其矿物组成及颜色成因,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结合激光拉曼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大型仪器,对该玉石样品的宝石学特征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折射率为1.52~1.66(点测),相对密度约为2.69;拉曼光谱显示样品主要成分为文石;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样品
为无机成因的文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分析结果推断,该
样品的蓝色是由Cu2+以类质同象的方式替换了Ca2+ 所致.
【总页数】5页(P31-35)
【作者】余丹;李锐;邓红英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广东广州 510080;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广东广州 510080;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广东
广州 51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3;J528.1
【相关文献】
1.云南兰坪富锶文石玉石的宝石学特征 [J], 刘琰;喻学惠;何明跃;蔡克勤
2.一种天蓝色合成尖晶石的宝石学特征 [J], 陈能香;李锐;徐志
3.一种浅蓝色蛋白石的宝石学特征与呈色机理研究 [J], 莫祖荣; 邓木林
4.蓝色钻石的宝石学特征及鉴定 [J], 王雅祺
5.蓝色HPHT合成钻石的宝石学特征 [J], 朱红伟;王岳;孙冰;李婷;山广祺;黄准;田得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公墨

手标本照片
手标本描述
岩石名称:雷公墨
英文名称:Lei Gong Mo
颜色: 黑色。
构造: 气孔构造。
结构: 玻璃质结构,
矿物成分:全由玻离质组成
化学成分:
SiO272.70, TiO20.96, Al2O312.79, Fe2O31.01, FeO 3.88 ,MgO 2.18,
MnO 0.09, CaO 1.86 ,Na2O 1.21, K2O 2.58, P2O5 0.09
所属岩类及成因:陨石撞击,地表物质熔融贱落形成。
产地:海南岛 采集:李昌年
藏号:190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描述:廖群安 数字化:廖群安
薄片照片
薄片描述
岩石名称:雷公墨
英文名称:Lei Gong Mo
结构: 玻璃质结构,
矿物成分:全由玻离质组成
化学成分:SiO272.70, TiO20.96, Al2O312.79, Fe2O31.01, FeO 3.88 ,MgO 2.18, MnO 0.09, CaO 1.86 ,Na2O 1.21, K2O 2.58, P2O5 0.09
所属岩类及成因:陨石撞击,地表物质熔融贱落形成。
产地:海南岛 采集:李昌年
藏号:a190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描述:廖群安 数字化:廖群安。
粤西玻璃陨石的发现及其断代意义

粤西玻璃陨石的发现及其断代意义
张虎男;陈伟光;李子权;张福来;袁宝印
【期刊名称】《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卷),期】1991(0)4
【摘要】对粤西电白、茂名、吴川一带发现的玻璃陨石(雷公墨),进行了年代和化学成分测定,证明它们和邻近的雷琼地区以至澳亚散布区内其它地区的玻璃陨石一样,是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
本文根据雷公墨所在层位,大体确定了若干第四系剖面的时代,为判断吴川-四会断裂带的近期活动提供了依据。
【总页数】8页(P101-108)
【关键词】雷公墨;年代和化学成分测定;断代;吴川一四会断裂;近期活动性
【作者】张虎男;陈伟光;李子权;张福来;袁宝印
【作者单位】广东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6
【相关文献】
1.美宇航局发现陨石撞击产生的玻璃 [J], ;
2.广西田阳县那赖旧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制品和玻璃陨石 [J], 廖卫;李金燕;李大伟;黄中政;罗志柏;田丰;王頠
3.华南玻璃陨石的原生层位及其事件地层学意义 [J], 朱照宇;周厚云;乔玉楼;张海祥;梁俊平
4.广西贵港靖西玻璃陨石的发现与研究 [J], 陈世益
5.黄土中微玻璃陨石和微玻璃球的发现与意义(摘要) [J], 李春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