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如何正确接受样品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样品管理制度1.目的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取样、贮存(4度冰箱)(-20℃冰箱)、识别以及样品的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并做好样品的保密与安全工作。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样品的取样、流转、贮存、处置、识别等管理。
3.职责①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分析测试实验室样品管理。
②实验室样品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按照样品取样的程序按时到指定地点进行取样,并记录取样接收时样品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以及样品贮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③实验室检测人员接收到样品后应对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
④实验室样品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对检测室样品管理情况进行督查,质量控制主管对样品管理承担管理职责。
4.样品的取样①取样人员应根据取样频次到指定地点按时取样,取样人应对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防护负责,保证样品的完整性。
②当有突发情况,另时需要取样分析时,由相关样品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登记。
③实验室样品管理人员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状态,并登记入账。
④分析人员对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存有疑问,或品管人员对检验结果持怀疑态度,或认为样品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或有异常情况时(包括包装和封签),必须进行再次取样分析。
5.样品的识别①样品的识别包括不同样品的区分识别和样品不同试验状态下的识别。
②样品区分标识,贴在样品外包装上,标识内容包括检验样品编号、分析项目、注明采样时间和日期。
③样品在不同的试验状态,或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等阶段,应根据样品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做好标识的转移工作,以保持清晰的样品识别号,保证各分析室内样品编号方式的唯一性,保证样品分析结果的可追溯。
④实验室应根据专业要求,在相关的作业指导书中,对样品标识转移方式和如何保证样品识别的唯一性和有效性,做出明确规定。
6.样品的贮存①质量检测中心应有专门且适宜的样品贮存场所,配备样品间及样品柜(架)。
样品预处理室工作制度

样品预处理室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样品预处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样品预处理操作,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样品预处理室的所有工作人员。
二、工作原则1.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样品预处理。
2. 遵循样品预处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严谨。
3. 做好样品预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加强样品预处理室的环境管理,确保实验环境符合要求。
三、工作内容1. 样品接收与登记(1)样品接收时,应检查样品包装是否完好,确认样品无破损、污染。
(2)对样品进行登记,包括样品名称、来源、数量、接收时间等信息。
2. 样品储存与管理(1)按照样品储存要求,将样品存放于适宜的环境中,确保样品稳定。
(2)定期检查样品储存条件,确保样品质量不受影响。
3. 样品前处理(1)根据样品性质和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前处理,注意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3)记录样品前处理过程的相关数据,包括称量、消解、提取、浓缩等。
4. 标准物质与溶液配制(1)按照标准物质和溶液配制的要求,准确称取试剂,配制标准溶液。
(2)对配制的标准溶液进行浓度核查,确保溶液质量符合要求。
5. 仪器设备管理(1)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仪器准确度和可靠性。
6. 质量控制与监督(1)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包括空白试验、平行样试验等。
(2)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查找原因并纠正。
7. 记录与报告(1)详细记录样品预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数据,确保记录真实、完整。
(2)按照要求编写样品预处理报告,内容包括样品信息、预处理方法、结果等。
四、工作流程1. 样品接收与登记2. 样品储存与管理3. 样品前处理4. 标准物质与溶液配制5. 仪器设备管理6. 质量控制与监督7. 记录与报告五、人员职责1. 样品预处理室负责人:负责样品预处理室的全面工作,对样品预处理质量负责。
临床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

临床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临床实验室是医疗机构中重要的科研和临床支持单位,样品管理对于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样品的接受、保存、处理和运输等环节,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制定本《临床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尿液、体液、细胞等各类样品的管理。
三、样品接受与登记1. 样品接受人员应收到样品时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并在样品上做好标记,确保样品与申请单信息一致。
2. 接受人员应及时将样品登记入实验室信息系统,并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对于特殊样品,如冷冻样品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样品,接受人员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处理。
四、样品保存与处理1. 样品保存应按照规定的标准温度和条件进行,不同样品应分别存放。
2. 存放样品的容器应符合规定,在容器上做好标记,标注样品类型、患者信息、采样时间等。
3.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样品,应制定相应的保管措施,并定期检查样品质量。
4. 对于异常样品,在处理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记录异常处理过程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五、样品运输与交接1. 样品运输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在样品交接过程中,应进行双方的身份确认,并核对样品信息是否一致。
3. 对于对外提供样品的实验室,应制定样品外借记录,并保留相关样品交接单据。
六、异常情况的处理和记录1. 对于样品管理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 对于样品损坏、遗失或其他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七、培训和教育1. 实验室新员工应接受有关样品管理的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后方能独立工作。
2. 定期组织有关样品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管理素养。
八、评估和改进1. 定期对样品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样品接受、保存、处理和运输等环节的执行情况和结果。
实验室样品管理规程

1.目的:制定实验室样品的管理程序,对实验室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及处理等进行规定,保证实验室样品的规范管理,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2.范围:适用于半成品、成品、小试样品及稳定性考察样品的管理。
3.责任:4.内容:4.1.样品的获取实验室接供应仓储部或车间的请验单后,经授权的取样人员到现场进行取样,取样遵守《取样管理规程》和《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4.2.样品的接收取样人员取回样品后,把样品交给QC主任。
QC主任要认真检查样品的标示内容是否全面,样品数量是否满足需要,样品包装是否密封完好等。
4.3.样品的编号4.3.1.QC主任复核相关信息无误后,要及时对样品进行识别编号,并记录到《样品分样记录》(见附页)中,保证样品的可追溯性。
样品编号原则如下:用一个字母+公历年的后两位+月份(用两位数字表示)+三位流水号(从001到999)表示,其中字母代表各类样品,Y代表原料样品;F代表辅料样品;B代表包装材料样品;Z代表制剂样品(包括半成品、中间体、成品),Z1——大容量注射剂二车间Z2——大容量注射剂三车间Z3——大容量注射剂软包装车间Z4——小容量注射剂车间Z5——综合制剂车间Z6——胶剂车间如Y1205001表示2012年5月份接收的第一个原料样品。
4.3.2.留样样品不需编号,直接交留样管理员进行登记并按规定条件进行贮存。
4.3.3.对于工艺用水样品、环境监测样品用各监测点的编号代表样品编号标示在取样容器上,进入化验室后不再进行统一编号。
4.4.样品的分发QC主任在每一样品上粘贴样品编号并根据样品检测要求通知相关岗位检测人员领取样品,检测人员应仔细核查样品状况,包括样品包装是否密封良好,包装标示内容是否齐全,无误后在分样记录上签字接收。
4.5.样品的贮存相关岗位上的样品要按照样品性质和贮存要求分类存放在专门的样品柜内,贮存环境要安全、无腐蚀、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
4.6.样品的处理各岗位检测后剩余的样品要至少保留到该批物料或产品经质量部审核放行后为止。
学习解读42060-2022医学实验室-样品采集、运送、接收和处理的要求

GB/T 42060-2022规定了用于医学实验室检验的样品采集、运送、接收和处理的要求以及良好规范的建议,适用于医学实验室检验前过程涉及与样品有关的医疗服务,也可用于生物样本库监测生物样本全生命周期保藏活动的管理。
1. 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样品采集、处理和送检的机构建立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并坚持贯彻实施,以提高客户满意度、确保工作符合客户需求、满足适用的法规要求并持续改进。
3.规范生物样本库质量管理
生物样本包括了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样本,是涉及人口安全、环境安全、国门安全乃至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人类生物样本即人类遗传资源,是开展生命科学研究、医疗健康和医药研发,以及我国参与国际生物高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基础。生物样本库是存贮和保藏样本的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生物样本的质量和应用效果,GB/T 37864-2019《生物样本库 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规定了生物样本管理的通用要求,其具体实施需要通过建立相关支持性标准,GB/T 42060-2022《医学实验室-样品采集、运送、接收和处理的要求》提供了样品采集、运送、接收和处理的要求和良好规范,对于规范生物样本库的样本保藏活动、确保生物样本质量提供了重要标准依据。
医学实验室样品管理涉及到如医学检验、病理检验、生物样本库及病原微生物研究等各个专业领域以及临床医护人员工作的规范性等,其质量保证对医疗质量、患者安全以及生物样本的完整和安全等极其重要。GB/T 22576.1未详细规定检验前样品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技术内容,为了支持GB/T 22576.1以及规范生物样本库管理的国家 标准GB/T 37864-2019《生物样本库 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等同采用ISO 20387:2018)的有效实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12(临床实验室检验和体外诊断试验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ISO/TS 20658《医学实验室样品采集、运送、接收和处理的要求》,GB/T 42060-2022等同转化该标准,旨在规范我国医学实验室检验前样品质量管理以及临床生物样本全生命周期保藏活动。
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

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在进行水质样品采集前,我们需要确保操作正确和准确,以获得可靠的水质监测结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水质样品采集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采样点: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特征,例如河流、湖泊或水处理设施等。
2.测定采样时间:根据监测要求和水体动态变化,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例如晨间或下午。
3.准备采样工具:包括样品容器、采样器具(如玻璃瓶、塑料瓶、瓶塞、采样杯等)、采样器具清洗工具(如刷子、无纺布)、保护手套、塑料袋等。
二、采样点选择选择合适的采样点是保证水质样品代表性的重要因素,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水流状态:尽量选择水流平稳的区域进行采样,在湍流处采样可能导致水质样品的混合和不均匀。
2.避免污染源:距离污染源(如污水排放口、工业废水出口)足够远,避免采集到受到污染的水样。
3.代表性:对于大面积水体,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如水体的上、中、下游或水深不同的位置。
三、采样技巧在进行水质样品采集时,应注意以下技巧:1.规避外界影响:避免使用手直接接触水样,以防止手部的油脂、汗液等物质对样品造成污染。
2.采样器具清洗:在进行下一个采样点之前,必须将采样器具彻底清洗干净,以避免交叉污染。
3.避免水位变化:在采样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水位变化,以保证采样点水质的一致性。
4.注意留样:在完成采样后,及时标注并保存样品,留样用于后续检测或备份。
四、现场检测在采样现场,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水质检测,例如测量水样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氧等参数。
这些数据可以在样品输送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供一些参考。
五、样品保存与运输完成水质样品采集后,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样品保存和运输,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1.样品保存:样品应存放在干燥、避光、低温(4℃)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温度过高导致样品质量的变化。
2.样品运输: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样品瓶的破损和泄漏,最好放置在防震、泄漏的容器中,并注意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样品测量管理制度

样品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样品测量工作,提高测试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样品测量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质检部门、生产部门等。
三、责任部门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样品测量管理制度,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样品接收人员:负责接收样品,并按照规定记录相关信息。
3. 测量人员:负责对样品进行测量,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
4. 质控人员:负责对测量数据进行审核,保证数据可信度。
四、样品接收1. 样品接收应当有专人负责,接受样品送交单并记录相关信息。
2. 对于特殊要求的样品,要及时通知测量人员进行测量。
3. 对于不合格或者无法测量的样品,需要及时上报,做好样品留样和处理记录。
五、测量过程1. 测量人员应当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
2.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操作规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 测量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上报,并做好异常处理记录的相关工作。
六、质量控制1. 测量数据由测量人员录入系统,然后由质控人员进行审核。
2. 对于不合格数据,质控人员应当及时通知测量人员,做好数据的再次测量和核实工作。
3. 对于合格数据,应当做好数据归档和备份工作,保证测试结果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七、数据管理1. 测量数据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和归档,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2. 数据应当有相应的审批流程和授权访问权限,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 对于历史数据,应当做好相关记录和管理,保证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可追溯性。
八、设备管理1. 实验室应当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负责设备管理的人员应当做好相关记录和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九、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样品,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储存,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样品接收分发管理制度

样品接收分发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规范公司内部样品的接收和分发管理工作,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特制定本样品接收分发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特别是与样品接收和分发相关的工作人员。
三、样品接收管理1.样品接收登记:所有进入公司的样品都必须进行登记,包括样品名称、数量、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信息。
登记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将登记信息录入系统,并确保准确无误。
2.样品接收检查:接收人员应当对每批样品进行检查,确保样品完整无损。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处理。
3.样品存放:接收完成的样品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存放,确保安全、整洁和易查找。
同时,应当及时更新存储信息,以便有序管理。
4.样品保管:样品应当由专人负责保管,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样品,应当设置特定保管条件,确保样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四、样品分发管理1.样品分发申请:所有员工需要向上级申请样品分发时,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并填写样品分发申请表。
申请表中应包含样品名称、数量、用途等信息。
2.样品分发审批:申请人提交申请表后,相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审批。
审批人员应当对样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确保符合公司政策和客户需求。
3.样品分发记录:样品分发完成后,应当及时记录分发信息,包括接收人员、接收时间、用途等信息。
同时,应当建立样品分发台账,定期检查并统计数据。
4.样品使用情况跟踪:公司应当建立样品使用情况追踪制度,定期与接收人员沟通,了解样品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
如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调整管理措施。
五、违规处理1.样品无故遗失:接收人员如发现样品无故遗失的情况,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展开调查。
对于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员,应当按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2.样品分发违规:对于未经审批擅自分发样品的行为,公司将严肃处理,包括扣发工资、停职检查等处罚措施。
3.损坏样品不报:对于接收人员故意损坏样品不报的行为,公司将按照公司规定追究责任,如需赔偿应当进行赔偿。
31.基因扩增实验室标本采集、运送和接收程序

基因扩增实验室标本采集、运送和接收程序1.目的:严格临床送检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收管理,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和唯一性,以及时准确获得检验结果。
2.范围:进行基因扩增检测的各类临床样品。
3.职责:基因扩增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去检验科取送检的标本。
4.程序:4.1 标本的接受应按样品管理程序文件规定,建立唯一识别系统。
4. 2 医师应按要求填写申请,接收者按照规定对送检标本容器的完整性和标识的唯一性进行审核,认为合格后方可接收。
否则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保证标本的可靠性。
标本标识应包含下列内容:(1)受检人名称、年龄、性别(2)送检标本类型(3)要求检验项目(4)标本采集日期4.3 标本的采集:4.3.1 常用于基因扩增检测的临床标本包括血清、血浆、全血、骨髓、痰、脑脊液、尿及分泌物等。
4.3.2 全血和骨髓做抗凝处理时首选EDTA或枸橼酸钠,严禁使用肝素,因肝素是Taq酶的强抑制剂,标本量不少于1.5ml。
未作抗凝处理标本则应在1小时内分离出血清,标本如需长期保存,应保存于-70℃以下,并避免反复冻融,全血标本如用于DNA检测,可于4℃下短期保存;如用于RNA检测,则应在采血后,尽快提取RNA。
4.4 标本的运送:4.4.1 标本一经采集,应立刻运送实验室。
4.4.2 标本采集后必须在6小时内处理。
4.5 标本的接收:4.5.1 接收标本时应核对标本容器完整性和标识的唯一性进行检查,工作人员有权拒收与检验申请不一致的标本、标识不清的标本。
检验申请有不清晰情况时,应及时与临床科室或相关人员联系核实。
4.5.2 送检容器上应粘贴唯一标识,接收认真核对。
4.5.3 标本的唯一性标识须字迹清晰明了,不得随意作任何涂改。
4.5.4所有标本均可能具有传染性,须严格遵守医院有关院内感染及医用垃圾的管理和处理规定,工作人员须注意保持并随时检查容器的完整和无标本外泄发生。
4.6 标本接受人须检查标本状态,检查送检标本是否合格,不合格标本应拒收。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样品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实验室样品管理的基本规则和流程:
一、样品接受
1.实验室应该设立专门的样品接受台,接受实验室成员或外部客户提供的样品。
2.所有送样品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填写送样单,并注明样品的名称、数量、来源、性质等信息。
接受样品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核对送样单的信息,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样品处理
1.实验室应该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对样品进行处理。
2.样品的处理应该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内进行,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三、样品存储
1.样品在处理完后,应该按照其特性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存储样品的区域应该标注清楚,以便实验室成员快速找到所需的样品。
3.实验室应该建立样品库,对样品进行统一管理、保存和查询。
四、样品分配
1.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样品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
2.分配样品的人员应该经过合格的培训和授权,以确保分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样品报告
1.样品处理和测试后,实验室应该及时向客户提交报告。
2.报告中应该包括样品的性质、检测结果、分析方法、测试结论等内容。
六、样品处置
1.在样品处理和测试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实验室应该按照环保要求处理这些废弃物。
2.对于已经测试完毕的样品,实验室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
以上是实验室样品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基本规则和流程。
实验室成员应该熟悉这些规则和流程,以确保实验室的质量和安全性。
实物标准样品管理规范

实物标准样品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实物标准样品是用于检测和校准的重要参照物,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合理的实物标准样品管理规范对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物标准样品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点。
一、实物标准样品的选取1.1 确定需求: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和检测项目,确定所需的实物标准样品种类和数量。
1.2 选择合适的来源:选择可靠的供应商或生产商,确保实物标准样品的质量和准确性。
1.3 考虑稳定性:考虑实物标准样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条件,选择适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的样品。
二、实物标准样品的接收和登记2.1 接收检查:在接收实物标准样品时,进行外观检查和质量检验,确保样品完整无损。
2.2 登记信息:在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登记实物标准样品的信息,包括样品名称、规格、来源、生产日期等。
2.3 分配编号:为每个实物标准样品分配唯一的编号,方便管理和追溯。
三、实物标准样品的保存和保管3.1 适当环境:根据实物标准样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环境,避免受潮、受热或受光等影响。
3.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实物标准样品的保存状态,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安全保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实物标准样品被盗或损坏。
四、实物标准样品的使用和分配4.1 使用规范:在使用实物标准样品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交叉污染和误用。
4.2 分配记录:记录实物标准样品的分配情况,包括领用人员、领用日期和用途等信息。
4.3 追溯能力:建立实物标准样品的追溯系统,确保能够追溯到每个样品的来源和历史记录。
五、实物标准样品的更新和淘汰5.1 更新周期:根据实验室的需要和实物标准样品的稳定性,制定更新周期,定期更新实物标准样品。
5.2 淘汰标准:建立实物标准样品的淘汰标准,根据样品的使用情况和稳定性,及时淘汰过期或失效的样品。
5.3 处理方式:对于淘汰的实物标准样品,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包括销毁、回收或重新标定等。
接收实验室规章制度

接收实验室规章制度
1.进入实验室的样本应按型号、规格、品种进行登记,实验样本状态用“未
检”、“在检”、“检毕”标签加以标识。
2.样品贮存在样本室,有专人负责,限制出入。
样本应分类存放,标识清
楚,做到账物一致。
3.样本存放环境应安全,无腐蚀,对于特定样本在特定环境下保存,应严
格控制特定环境条件,每天对特定环境进行记录。
4.如有危险样本进行隔离存放,做出明显标记。
5.检验后样本留样不得少于报告抱怨期,留样期一般不超60天,特殊样本
根据需求另行的商定。
6.客户要求领回样本。
在留样期满后,办理手续,若需要提前领样本时,
应在应在样本上标注“对本报告无异议”后,方可办理领样手续。
7.报废、报损的样本:样本管理员列出样本处理申请单,技术负责人审批
后一同销毁。
8.会造成公害,污染、传染的样本,应按相关环保规定进行销毁、运输,
防止污染、传染,销毁后应有记录,记录一般保存3年。
9.实验室禁止吸烟、饮食、贮存食物等个人物品。
10.未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不得将外人带进实验室。
11.定期检测实验室所有设备
12.进入实验室穿戴整齐。
13.离开实验室检查所有门、窗、电源、水龙头,注意跑、冒、滴、漏,检
查结束后登记检查表。
看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

看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确保水质安全,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水质样品采集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1. 确定采样点:根据需求和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确保代表性。
2. 准备采样瓶、标签等工具:确保采样瓶清洁无污染,标签上标注采样点、日期等信息。
3. 准备采样工具:根据采样类型选择合适的工具,如水样量瓶、铁锹等。
二、采样方法1. 表面水采样:对于湖泊、河流等表面水体的采样,应站在采样点上,使用长杆式水样器将采样瓶放入水中,打开盖子,等瓶子充满水后,立即拧紧瓶盖,并封闭标签。
2. 沉积物采样:对于水体底泥、沉积物的采样,可使用铁锹等工具将样品取出,并放入采样瓶中,封闭标签。
3. 井水采样:井水采样应使用自动采样器,将样品通过管道采集到瓶中,并封闭标签。
注意避免污染。
4. 地下水采样:地下水采样应找到水井或井口,使用长杆式水样器或手动泵将水抽至采样瓶中,封闭标签。
三、采样注意事项1. 保持清洁:在采样前,确保双手干净,采样瓶无污染,以免影响采样结果。
2. 避免污染:避免人为污染,尽量在无人活动或污染源较少的时间段进行采样。
3. 避免渗透:采样瓶封闭后应立即放入防渗透袋中,避免渗漏,确保样品的完整性。
4. 注意保存:采样后的样品需储存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下,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四、样品处理和分析采样完成后,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析:1. 样品运输:样品需要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和分析,以避免样品变质或污染。
2. 样品处理:按照实验室要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操作,如过滤、冷藏等。
3. 分析方法: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水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如pH 值、溶解氧等。
五、结果解读和报告实验室完成水质分析后,会生成相应的结果报告。
根据报告,进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评估水质状况,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污染治理或改善水质。
医院实验室样品收集与运输管理程序

实验室样品收集与运输管理程序1.目的为明确医用标本收集、运送作业过程中应有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工作要求,使运送作业的各项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运送作业符合规定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市第三人民医院标本的收集、运输工作。
3.权责总务科: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和监管,按照本制度对物业公司运送员进行考核。
物业公司:负责按本制度要求对员工培训,运送员按要求执行工作。
4.定义(无)5.作业内容5.1物业公司生活服务部承担全院临床检验样本的收集和运输(24小时)工作。
5.2临床科室完成样本采集确认程序后,在科室电脑下单,物业调度员安排运送员到科室接收标本;部分科室由科室护工运送则不需要下单。
5.3作业人员接到工作指令后,必须佩带一次性后套、口罩,携带标本框到达指定科室。
5.4运送员在收取标本时,严格按照《病区标本交接登记表》与主班护士核对信息,包括科室、姓名、性别、年龄、病床号、受检项目等,确认无误后签名(必须正楷全名)方可离开。
5.6收取标本时应仔细检查标本采集量是否过量、封盖是否完好、是否有渗漏、条码信息是否清晰、装管是否与检查项目匹配,如发现上述等情况,应第一时间与主班护士报告。
5.7标本核对完成后,应使用专用标本框,标本应置于标本架上不得倒放、混装。
5.8运送员在标本运送途中禁止剧烈运动,不得颠簸、摇晃。
应保护好血标本,严防损坏、污染、丢失。
需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5.9标本必须接受时限要求及时送达检验科,并通过电脑扫码进行登记(注:不能扫码的窗口仍需要登记),其中病理标本登记后须检验技师现场检视后方可离开。
5.10验科接受标本时发现无法检验需退回科室的标本,运送员应在《标本退回信息登记本》上登记,注明具体原因;退回科室时需要主班护士签名确认。
6.注意事项6.11标本运送应有专职人员负责运送,上岗前应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
6.2运送员应将送检血标本竖立放置于运送框内,分区摆放。
样品实验管理制度内容

样品实验管理制度内容一、管理制度的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样品实验管理工作,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遵循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实验室的样品实验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 实验室主任负责对实验室的样品实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实验室的样品实验活动按照规定进行,不得发生违规行为。
2. 样品实验负责人负责组织实验室的样品实验活动,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3. 实验人员负责按照规定进行实验操作,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四、样品接收与处理1. 样品接收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样品接收登记制度,确保所有接收到的样品都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
接收到的样品应在接收后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样品的污染和变化。
2. 样品处理对于接收到的样品,实验室应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适当的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编号、标识等信息,确保不会出现混淆或丢失的情况。
五、实验操作1. 实验前准备实验人员应在进行实验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仪器设备等。
实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2. 实验过程记录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实验人员应认真记录实验数据,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实验记录应包括样品信息、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内容,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整理。
3. 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应仔细整理实验数据,核对实验结果,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妥善保存实验记录和相关文件,以备查验。
六、数据处理和分析1. 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处理应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应经过多次验证和比对,排除实验误差,确保结果的真实性。
2. 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将分析结果进行清晰的展示和解释。
样品接收及管理制度

样品接收及管理制度一、项目背景及目的:为保证实验室样品接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提升实验室的运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特制定此样品接收及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涉及到样品接收的工作人员。
三、样品接收流程:1. 样品送达:当有样品送达实验室时,接待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查看送样单,并确认样品信息与送样单信息是否一致。
2. 样品验收:接待人员应进行样品的验收工作,包括检查样品数量、外观状态以及标识信息等。
如果发现样品有异常或遗失的情况,应及时通知送样单位,记录下相关信息。
3. 样品登记:接待人员将样品信息录入样品接收登记表中,包括送样单位、送样人、样品名称、数量、规格、接收时间等信息。
4. 样品存储:接待人员将验收合格的样品按照规定的存储条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并做好标识工作。
5. 样品交接:如有需要将样品转交给其他部门或实验室人员时,应填写样品交接单并签字确认。
四、样品管理规范:1. 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接收过程中务必认真仔细,不得有疏漏。
2. 样品存放时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等影响因素,确保样品的质量不受损害。
3. 样品信息的记录要准确无误,并及时更新,以便后续查询和追踪。
4. 对于特殊要求的样品,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理,确保符合要求。
五、样品接收的注意事项:1. 当遇到不清楚的样品信息或要求时,应及时与送样单位联系确认,避免出现错误。
2. 对于送样人的身份核实要求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接受无法确认身份的送样人送来的样品。
3. 样品接收后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给主管领导,并寻求解决方案。
4. 在接收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细心,认真完成整个流程,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样品接收及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警告甚至解除劳动合同等措施。
七、附则:本制度经过讨论、修订并通过实验室管理部门审批后正式执行,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应按程序重新审批后执行。
生物实验室样品采集规程

生物实验室样品采集规程1 目的为保障检测实验的顺利进行,规范采样程序,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采样过程中产生污染。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样品的采集。
3 职责3.1 采集检测样品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扩散,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处理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3.2 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擅自做出超出本规程的操作,所有实验人员对所从事的工作负相应的责任。
4 过程要求4.1 工作要求采集和处理检测样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4.1.1 具有采集、处理样品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4.1.2 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4.1.3 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扩散的措施;4.1.4 具有保证检测样品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4.2实验材料准备灭菌的解剖器械(剪刀、镊子、手术刀、大刀、斧头等)、灭菌试管、平皿或自封袋、载玻片、棉签、营养肉汤、30%、50%甘油盐水缓冲液、加抗生素的PBS(病毒保存液)、5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酒精灯、灭菌注射器、15mL 的离心管、1.5mLEP管、记号笔、签字笔、防护服、无粉乳胶手套、防护口罩、铅笔、空白标签纸、胶布、75%酒精棉球、碘酒棉球、冰袋、冷藏容器、消毒药品、采样单等。
4.3 活畜样品的采集4.3.1 血清样品的采集4.3.1.1 采血方法以碘酊或75%的酒精,对采血部位的皮肤剃(拔)毛消毒,或直接逆毛消毒,待干燥后采血。
采血方法推行生猪站立式前腔静脉、牛羊站立式颈静脉、禽类翅静脉采血,采血过程严格无菌。
4.3.1.2 采血数量单一病种抗体监测的每头(只)采血量为2~3mL,多病种抗体检测的每头(只)采血量为5~10mL。
4.3.1.3 血清分离采集好的血液转入试管,斜面放置,室温凝固后直接放在盛有冰块的保温箱,送实验室。
从血液采出到血清分出的时间不超过10h。
在室温凝固全血2~4h后,有血清析出时,用无菌针剥离血凝块,然后放入4℃冰箱4~8h后,待大量血清析出时,吸出血清。
原材料样品接收管理制度

原材料样品接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公司原材料样品接收管理流程,确保原材料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收到原材料样品的接收、存储、检验、使用和处置等活动。
三、基本原则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确保原材料样品的质量和安全。
2. 接收原材料样品的员工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确保接收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客观、公正、诚实的态度接收、评价和处理原材料样品。
4. 原材料样品的接收、检验和使用必须符合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作业程序。
四、原材料样品接收管理流程1. 原材料样品接收(1)供应商将原材料样品送至公司时,应提前告知公司相关部门,并签署原材料样品交接单。
(2)收到原材料样品的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确认样品的数量、质量和直观的外观,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原材料样品接收后,应尽快送至专门的原材料样品检验室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评价。
2. 原材料样品检验(1)原材料样品检验室应对接收的原材料样品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味道、颜色、气味等。
(2)对于需要化验的原材料样品,应按照公司的标准作业程序进行实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3)对于检验结果不符合公司要求的原材料样品,应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并根据情况对样品进行封存或退货处理。
3. 原材料样品存储(1)经过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样品,应进行标识和分类,并存放在专门的原材料样品库中。
(2)每批原材料样品都应有专门的标识和档案记录,包括供应商信息、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等。
(3)原材料样品库的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温湿度控制,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4. 原材料样品使用和处置(1)使用原材料样品前,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并遵循公司的标准作业程序进行使用。
(2)使用后的原材料样品应及时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日后的跟踪和溯源。
(3)对于过期或无法使用的原材料样品,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置,确保不会对产品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如何正确接受样品
1信息确认
1.1实验室接收样品时,应仔细检查,确认并记录样品的以下信息:
a)名称(由客户命名);
b)类别(如土壤、自来水);
c)数量(如5袋、3瓶);
d)规格(如1kg/袋、500mL/瓶);
e)性状(如褐色粉末、黑色颗粒、无色液体);
f)运输条件(对运输条件有要求时);
g)采样日期和时间(检测有时限要求时)。
样品接收,除了采用文字描述,必要时实验室可通过影像(如照片)记录样品的性状。
2样品标识
标识内容包括:
a) 样品名称;
b) 样品的唯一性编号;
c) 分析项目;
d)样品状态(未检、待检、已检、留存),确保样品在实验室期间保留样品标识及时更新样品状态。
3样品接收方式
若客户为送样上门,实验室收样人员尽量与客户一起清点样品,确认无误后再签订委托合同。
若样品不满足检测要求,或与客户声称情况不一致,应在合同签订前向客户提出。
若与客户为远程签订合同,客户通过物流传送样品,收到样品发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联系客户。
实验室有义务向客户说明运输条件要求及样品的检测时限要求。
4异常情况处理
4.1样品并非客户声称的类别/质量;
如:客户要检测大米中镉含量,寄来的样品为一袋大黄米;客户送来一个打
磨成型的啤酒瓶底,说是祖母绿(实际发生过);实验室发现后应及时告知客户,确认是否为邮寄错误或客户理解/认知有误。
4.2样品数量与声称不符是否为客户忘带了,快递漏发,还是多个快递部分丢失。
4.3样品量不够如:检测需要50mL,客户样品仅20mL。
要向客户询问是否可补充样品,还是直接安排检测。
若不补充样品,实验室应向客户说明样品量不足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如方法检出限增大、无法留样、无法进行重复性测试、无法进行样品加标等),并在报告中进行声明。
4.4样品变质如:珠宝样品,收到的珠宝有破损;食品样品,保存期较短,或包装破损,导致样品变质,应及时通知客户。
包装破损时,即便无肉眼可见的变质,也需要通知客户。
4.5样品采集后运输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如:样品中有机物检测,要求4℃以下冷藏保存,客户常温带来或寄过来。
实验室应向客户说明输储存条件不符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
若客户坚持继续检测,需在委托合同和检测报告中作出声明。
4.6样品存放时间过久如:某些细菌检测,要求在采样后8小时内开始。
客户样品采集至接收样品已到达或超过规定时限,应向客户说明超过时限后检测对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
若客户坚持继续检测,需在委托合同和检测报告中作出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