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系统振动

合集下载

汽车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分析

汽车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分析

汽车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分析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一些汽车的振动噪声问题却成为了驾驶者和乘客的困扰。

振动噪声不仅会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还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汽车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汽车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发动机的振动。

发动机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振动。

这些振动通过传动系统传递到车辆的底盘、车轮以及车身上,从而产生噪音。

此外,变速器、离合器等传动系统的部件也会产生振动,进一步增加了噪声的强度。

其次,振动噪声的分析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两种方法来进行。

实验方法通常使用专业仪器对汽车传动系统的振动进行测量,以获取振动信号的频率、幅度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振动噪声的来源。

模拟方法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使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振动噪声进行模拟。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振动噪声的传播规律和振动能量的变化情况。

在进行振动噪声分析的过程中,人们通常采用频谱分析的方法。

频谱分析是一种将时域振动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的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不同频率分量的强度。

通过对振动信号的频谱分析,可以找到振动噪声的主要频率成分,进而确定噪声产生的原因。

在实际分析中,人们通常会将频谱分析与特征提取相结合,以获取更全面的振动噪声信息。

除了振动噪声的分析,人们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振动噪声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种常见的解决措施是通过优化设计来减少振动噪声的产生。

例如,在发动机设计中,可以采用平衡技术和减震装置来降低发动机的振动。

在传动系统设计中,可以优化齿轮的匹配度和传动系数,以减少噪声的传递。

另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加装隔音材料来吸收和隔离振动噪声,从而降低车内噪音的级别。

总之,汽车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分析对于提高汽车的质量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加速工况下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分析

加速工况下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分析


最 后 通 过 实 车 进 行 了验 证 。
关 键E :传 动 系统 ;扭 振 ;H rz 词 et;多 体 动 力 学 ; 性 体 柔 中 图分 类 号 : 6 . 3 ; 4 . U4 4 3 4 O3 7 6
程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5 32 1 )60 0 -5 0 44 2 (0 0 0- 6 10
随着 汽 车 工业 的发 展 , 们 对 舒 适 性 的要 求 不 人 断 提 高 , 整 车 振 动 与 噪声 性 能 提 出 了越 来 越 严 格 对 的要 求 。车 辆传 动 系统 作 为复 杂 的多体 非线 性动 力 学 系统 , 转振 动是 其 主要振 动 形式 , 是影 响 车辆 扭 也
收 稿 日期 : 0 0 0 — 3 修 订 日期 : 0 0 1 — 3 2 1—80 ; 2 1 — 0 1 基 金项 目 : 国家 8 3计 划 资 助 项 目 ( 0 6 6 2 0 AA1 0 0 — ) 1 5 3 1
注 : 轮 材 料 为 1 M n r ,弹 性 模 量 : . 1 1 “ N/ , 齿 6 C 5 21× 0 m。 泊 松 比 :. 8 0 2

振 眦


构 , 析 得 到 系 统 固 有 特 性 ; 合 基 于 Het 撞 理 论 的 变 速 器 传 动 模 型 和 基 于多 体 动 力 学 的 刚柔 动 力 学 模 型 , 分 融 r z碰 对
加 速 工 况 的强 迫扭 转 振 动 进 行 了仿 真 与 分 析 , 比 了含 非 线 性 齿 轮 传 动 的 刚 体 模 型 及 刚 柔 结 合 模 型 的 分 析 结 果 , 对

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汽车作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中的发动机传动系统是其核心部件之一。

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是我们在设计和改进汽车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以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为主题,探讨其对汽车性能和乘坐舒适度的影响。

1. 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振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旋转不平衡、配气系统的不平衡等。

这些振动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和舒适度。

首先,振动会导致发动机的失稳和不平衡,降低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这不仅影响到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还可能导致磨损加剧和损坏其他发动机部件。

其次,振动会传递到汽车的车身和底盘中,给乘客带来不舒适的感受。

特别是在高速行驶中,振动会加剧乘客的疲劳感,影响安全驾驶。

2. 振动特性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分析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需要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频谱分析、模态测试和混响测试。

频谱分析是通过采集振动信号,将其转换为频域信号分析振动的幅值和频率。

这可以帮助识别和定位引起振动的原因,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模态测试则是通过施加外力并观察结构的振动模态来分析其特性。

这可以帮助了解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并优化传动系统的设计。

混响测试则是在传动系统中引入随机激励信号,并观察其振动衰减的过程。

通过测量振动信号的幅值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分析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

3. 改进传动系统的措施针对振动特性的测试结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进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性能和舒适度。

首先,可以通过在发动机的旋转部件上增加平衡块来解决由旋转不平衡引起的振动。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发动机的振动幅值,提升其工作稳定性。

其次,可以通过优化传动系统的结构和材料来减少振动的传递和共振。

例如,使用吸振材料和减震器来吸收和消散振动能量,降低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此外,合理设计传动系统的支撑结构和减振装置,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振动的传递。

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与振动控制

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与振动控制

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传动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机械传动系统的运转,噪声和振动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还会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控制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成为了工程师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噪声与振动的产生原因: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不平衡:机械传动系统中的旋转部件,如轴、飞轮等,如果存在不平衡,就会引起振动和噪声。

2. 齿轮啮合:齿轮传动是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但齿轮的啮合过程会产生冲击和振动,从而产生噪声。

3. 轴承问题:轴承的磨损和故障会导致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增加。

4. 磨损和摩擦:机械零件的磨损和摩擦也会导致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不仅会影响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还会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1. 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和振动环境下,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听力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等。

2. 设备寿命:噪声和振动会加速机械设备的磨损和损坏,从而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3. 工作效率:高强度的噪声和振动会干扰工作人员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降低工作效率。

噪声与振动控制的方法:为了解决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问题,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方法。

1. 平衡与校正:通过平衡旋转部件,如轴、飞轮等,可以减少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和噪声。

2. 齿轮设计与制造:优化齿轮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减少齿轮啮合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

3. 轴承选择与维护:选择合适的轴承,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以减少轴承引起的振动和噪声。

4. 润滑与减摩:采用合适的润滑剂和减摩材料,减少机械零件的磨损和摩擦,从而降低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结语: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有效降低机械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水平,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车辆动力学(7)- 传动系统扭振-强迫振动

车辆动力学(7)- 传动系统扭振-强迫振动
i=0.9583
17
K8
10 11 38 41
i=1.0833
9
i=0.95455
K7
39
i=0.7857
42
i=1.0384
43
40
K24 K6
i=0.8571
K25 44 K26
45
50 8 7
i=0.8684
K29
49
i=1.1628
K27
46
K28
52
48 47 59 56
6
C5
K30
51
i=0.7162 i=0.6038
5
行 星 传 动
啮合力N
步长10-6s
练习:多缸发动机激励分析
已知解放6102Q柴油机的发火顺序为1-5-3-6-2-4,当第一缸处于下列曲轴位 置时,所对应的扭矩值如表所列:
当第一缸处于270°CA时,将此刻其余各缸的扭矩值及此刻的合成扭矩值填入下表中。
变速箱4200/min时空载齿轮副啮合力变化 (电机作为动力,输入转矩为常值)
8000 6000 4000
啮合力N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6
定 轴 传 动
6.5 7 7.5 8 8.5 9 9.5 10 x 10
4
4000 3000 2000 1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3 1.32 1.34 1.36 1.38 1.4 x 10

h

M
A h
Wh
四、线性系统扭转强迫振动数学模型及求解
J ( t ) C ( t ) K ( t ) M ( t )

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

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

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引言:机械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振动和噪声问题一直以来是工程师们所面临的挑战。

振动和噪声的存在不仅会降低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还会对人的健康和工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控制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传动系统振动与噪声的产生原因以及常见的控制方法。

一、振动与噪声的产生原因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1.齿轮啮合: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齿轮是最常见的振动和噪声源之一。

齿轮啮合时,由于齿轮表面不完全光滑、齿轮的几何形状问题或者齿轮不精确的制造等因素,都会导致齿轮啮合时产生不规则的振动和噪声。

2.轴承问题:轴承在机械传动系统中起着支撑和导向作用,但不良轴承会导致系统的振动和噪声增加。

轴承的不正确安装、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过大、轴承的磨损以及润滑不良等问题都会导致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3.各种传动元件的失调:在机械传动系统中,各种传动元件包括轴、齿轮、皮带等,如果失调严重或者安装不当,都会导致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4.不平衡问题:机械设备中的旋转部件,如风机、发动机等,由于部件自身的不平衡或者安装问题,会产生不规则的振动和噪声。

二、振动与噪声控制方法为了控制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可选:1.优化设计:在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阶段,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CAD/CAM技术,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以减少元件的失调、提高齿轮之间的配合精度等,从而降低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2.材料选用:在机械传动系统的制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也可以起到控制振动和噪声的作用。

例如,选择降噪性能好、抗振动性能强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导。

3.平衡调整:对于那些存在不平衡问题的旋转部件,可以通过动平衡的方法进行平衡调整,使其在高速运转时的振动和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

4.隔振隔声:利用隔振、隔声材料和结构,在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位设置隔振垫、阻尼材料、隔声罩等,可以有效地减少传导和辐射噪声的发生与传播。

齿轮传动时振动力计算公式

齿轮传动时振动力计算公式

齿轮传动时振动力计算公式
在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传动方式。

然而,在齿轮传动中,由于齿轮间的啮合和运动,会产生振动力。

了解和计算这些振动力对于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齿轮传动的振动力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齿轮的传动比、齿数、齿宽等参数。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振动力:
F = (K1 * K2 * K3 * K4 * K5 * K6 * K7 * K8 * K9 * P * V) / (m * Z * B)
其中,F代表振动力,K1至K9代表与齿轮传动相关的系数,P代表传动功率,V代表传动速度,m代表齿轮质量,Z代表齿数,B 代表齿宽。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到齿轮啮合的动力学和振动学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经验数据来确定这些系数的具体值,以便更准确地计算振动力。

通过计算齿轮传动的振动力,我们可以评估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果振动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传动系统的噪声、振动和损坏。

因此,在设计和优化齿轮传动时,我们需要合理选择齿轮参数和传动方式,以尽量降低振动力的影响。

齿轮传动的振动力计算是传动系统设计和优化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
准确计算振动力,我们可以评估传动系统的性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振动力的影响。

这将有助于提高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其正常运行。

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一、引言机械振动是机械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零件加工精度下降,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为了有效降低机械振动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影响,需要深入了解机械振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本文就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振动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二、机械振动的原因1.不平衡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重心不平衡或者零部件分布不均匀,就容易出现振动。

不平衡主要原因包括:(1)零件加工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零件尺寸精度不高,就会导致装配过程中不平衡;(2)零部件分布不均匀:如果机械设备中的零部件分布不均匀,就会产生不平衡现象。

2.弹性变形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引起振动。

弹性变形主要原因包括:(1)工件位置不准确:如果工件放置位置不稳定,会导致设备弹性变形;(2)切削力过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如果切削力过大,会造成工件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产生弹性变形。

3.激振力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激振力的作用,也会产生振动。

激振力主要原因包括:(1)传动系统的共振:如果传动系统的传动比例、间隙等参数不合适,就会造成传动系统的共振,产生激振力;(2)外界环境的震动:如果机械设备受到外界环境的震动,也会产生振动;三、机械振动的对策1.加强设备的平衡对于不平衡造成的振动,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尺寸精度,避免误差导致的不平衡;(2)调整零部件分布:改变零部件的位置,使得机械设备的重心分布更加均匀。

2.增加刚度对于弹性变形引起的振动,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稳定工件位置:通过改进夹具结构,提高工件的抓紧力,稳定工件的位置,减少弹性变形;(2)优化切削参数:通过调整切削速度、切削深度等参数,降低切削力,减少工件和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移,减小弹性变形。

3.减少激振力对于激振力引起的振动,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改善传动系统的设计:优化传动系统的传动比例、间隙等参数,避免传动系统的共振;(2)加强设备的隔振措施:通过在机械设备底部安装隔振装置,降低设备受外界环境震动的影响。

传动轴高速抖动的原因

传动轴高速抖动的原因

传动轴高速抖动的原因1.传动轴不平衡:传动轴上的零部件可能因制造过程中的不良加工或安装不当而导致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会在高速旋转时产生振动,导致传动轴抖动。

2.传动轴扭曲或弯曲:传动轴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扭曲或弯曲,例如在过大的负载下或因碰撞等原因。

这会导致传动轴在旋转时发生振动,使其高速抖动。

3.轴承故障:传动轴上的轴承可能会因磨损、老化或损坏而失去正常运转,从而导致传动轴在高速下抖动。

4.传动系统不平衡:如果传动系统中的其他部分(如变速器、差速器等)存在不平衡或故障,也会导致传动轴高速抖动。

5.使用材料的质量问题:如果传动轴的制造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在使用中存在材料疲劳、开裂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传动轴高速抖动。

6.传动轴设计或安装问题:如果传动轴的设计不合理或安装不当,例如尺寸不匹配、装配不良等,会导致传动轴在高速下抖动。

7.驱动系统动力输出不均衡:驱动系统中的动力输出不均衡,例如由于发动机不平衡或点火系统问题导致的驱动力不连续,也会引起传动轴高速抖动。

为解决传动轴高速抖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进行动平衡:通过在传动轴上安装补偿重物或进行轴的细微加工,以使传动轴在高速旋转时平衡。

2.更换轴承:如发现轴承故障,应即时更换损坏的轴承以确保传动轴正常运转。

3.修复或更换传动轴:如果传动轴发生扭曲、弯曲或其他严重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传动轴。

4.进行系统平衡:对于整个传动系统,要确保各个零部件的匹配性和正常运转,如检查变速器、差速器等部件是否存在故障,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改善材料和制造工艺:在传动轴的制造过程中,选择优质材料,确保制造工艺符合标准,以避免材料质量问题和制造缺陷。

6.优化设计和安装:在传动轴的设计和安装中,应充分考虑尺寸匹配、装配工艺和质量控制,以确保传动轴的正常运转。

7.修复或调整驱动系统:如发现驱动系统动力输出不均衡的问题,应及时修复或调整驱动系统,以消除传动轴高速抖动的原因。

车辆动力学(6)- 传动系统扭振-发动机激励+自由振动

车辆动力学(6)- 传动系统扭振-发动机激励+自由振动

ri ,1 —— 第 i 缸与第1缸的相位差。
r 2 ,1
x
r i ,1
(M r )2
三、多缸发动机端面矢量图 端面矢量图示例:
已知四冲程六缸发动机发火顺序为:1-5-3-6-2-4
1,5 120 ,1,3 240 ,1,6 360 , 1,2 480 ,1,4 600
M1
M5

2
M 1,3, 2
M 1, 6
M4

1 1 2
M3
M6
r 0.5 ,3.5,6.5
M2
M 5, 2
r 1 ,4,7
M 3, 4
r 1 .5
强 简 谐
M 5, 6 , 4
,4.5,7.5
M 1, 6
2
M1
M4
2.5
M 1,5 ,3 ,6 ,2 ,4
3
M5
M 3,4
0.02054
0.16902
4.023 9
0.117
0.19955
0.4727
23
16.873
24
8 1.1902 0.9419
14 13 0.117
10 8.1788 1.791
11 7.8058
12 2.9715
4.1304
0.096456 0.22263 0.19294 0.28725 0.10281
M 5,2
r 2 ,5,8
M2
M6
M3
r 3 ,6,9
主 简 谐
r 2.5 ,5.5,8.5
四、多缸发动机输出转矩
例如:
多缸发动机激励力矩
第二节 动力传动系统扭转自由振动建模与分析 一、动力传动系统集中质量当量模型

传动系统异响检验方法

传动系统异响检验方法

传动系统异响检验方法传动系统异响是指车辆行驶中传动系统发出的异常噪音,可能是由于传动系统零部件的磨损、松动或故障引起的。

传动系统异响不仅会降低驾驶的舒适性,还可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及时检验和修复传动系统异响是非常重要的。

1. 监听异响:这是最简单且常用的方法之一。

驾驶员应该在车辆行驶中仔细倾听传动系统发出的任何异常噪音。

这些噪音可能包括咔嗒声、嘶嘶声、咯咯声等。

如果听到异常噪音,应尽快检查传动系统的相关部件。

2. 观察异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以通过观察传动系统的外观来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他们可以检查传动系统的链条、皮带、齿轮等部件是否有松动、磨损或损坏的迹象。

3. 振动检测:传动系统异响通常伴随着振动。

可以使用振动检测仪器来测量传动系统的振动水平。

异常振动可能表明传动系统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4. 压力测试:传动系统中的液压元件(如离合器、变速器等)可能导致异响。

通过进行液压压力测试,可以检查这些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压力测试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5. 拆解检查: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确定传动系统异响的原因,可能需要进行传动系统的拆解检查。

这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他们可以检查传动系统的内部部件,如齿轮、轴承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故障或磨损。

6. 使用故障诊断工具:现代车辆通常配备了故障诊断工具,可以连接到车辆的OBD(On-Board Diagnostics)接口上。

这些工具可以读取传动系统的故障码,并提供关于可能引起异响的问题的信息。

使用故障诊断工具可以更快地确定传动系统异响的原因。

总之,传动系统异响的检验方法包括监听异响、观察异响、振动检测、压力测试、拆解检查和使用故障诊断工具。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检验。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将车辆送到专业的维修店进行检查和修复。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振动特性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振动特性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振动特性
汽车传动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总成之一,它的振动特性对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安全性、节油性等性能指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发动机的功率、转速、扭矩进一步提高,同时国家对汽车振动噪声及排污标准以及现在人们对乘车舒适性、安全性的提高,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的关于振动的有关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汽车的传动系统振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还是很有必要性。

本文仅研究汽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

本文首先研究了汽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传动系统的基本内容,在分析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基本理论之后,建立了传动系统集中质量当量化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传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并对传动系统的自由扭转振动进行了仿真,求解了传动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及主振型。

对发动机扭矩进行了谐波分析,分析了可能引起共振的发动机临界转速。

对传动系统进行了受迫振动仿真,得出其响应,分析了不同转速时传动轴处的扭矩,得出共振的转速点。

关键词:汽车动力传动系,集中质量模型,当量化,仿真研究。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齿轮传动系统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传动结构,它可以将高速旋转的电机输出的转矩和转速传递到负载端。

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强、传动比较稳定等优点使得齿轮传动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船舶、航空、汽车等领域。

齿轮传动系统除了静态特性外,其动态特性也对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指什么?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包括振动、噪声、动态挠曲、动态拉弯等因素。

在齿轮传动系统中,传动较大的功率,齿轮所承受的载荷很大,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振动现象。

齿轮对振动和噪声的抵抗能力是衡量齿轮传动系统重要参数之一。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挠曲和动态拉弯特性是评价齿轮传动系统稳定性与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1、齿轮共振的原因由于齿轮的放大系数较大,齿轮的不平衡质量、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成为齿轮共振的主要原因。

齿轮共振不仅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而且还会引起齿轮的疲劳断裂。

2、齿轮的振动及其种类齿轮在传动时,因为本身的不平衡或者传动轴的离心率等问题,都会导致齿轮的径向、轴向、盘动及旋转振动等不同种类的振动,这些振动都会对齿轮传动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3、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控制方法有哪些?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控制方法一般有去杠杆技术、防共振措施、齿轮销齿措施、减震与降噪等方法。

其中减震与降噪方法最为普遍,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一种技术。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对于机械工程师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分析需要不断深入了解机械传动结构中的物理现象以及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只有综合考虑齿轮传动系统的各项因素,才能更好地解决齿轮传动系统中出现的动态特性问题。

汽车振动的产生原理

汽车振动的产生原理

汽车振动的产生原理
汽车振动的产生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引擎振动:汽车引擎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振动,这些振动主要来自于内燃机的运转过程,如气缸的爆炸和活塞的往复运动等。

引擎振动通过传动系统传导到车身和底盘上,导致汽车振动。

2. 轮胎和悬挂系统振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与道路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从而产生振动。

同时,悬挂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但也会引起一定的振动。

3. 驱动系统和传动系统振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包括变速器、传动轴、车轮等部件,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

特别是当传动系统存在失衡、偏心等问题时,振动会更加明显。

4. 空气动力学振动:车辆行驶时,空气与车身之间会产生阻力和风压,导致车辆产生一定的振动。

尤其是高速行驶时,空气动力学振动会更加明显。

这些振动源通过传导和相互作用,最终传递到车身和座舱内部,使得汽车产生振动。

这些振动不仅给乘坐者带来不适,还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对汽车的振动抑制和控制十分重要。

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

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

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械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机械传动系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与噪声,给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和控制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成为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振动的来源及影响振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主要来源包括机械零部件的失衡、偏差、磨损以及激振源等。

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不仅会引起机械失效,还会产生噪声、能量损耗以及对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造成不利影响。

首先,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会加速零部件的磨损,降低设备寿命。

当机械零件失衡或偏差过大时,会造成增强的振动,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非正常磨损,从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次,振动还会引发噪声污染。

机械传动系统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如果振动能量过大、频率过高,会直接导致噪声超标,严重时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听觉和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最后,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还会导致能量的损耗。

振动过大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使得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降低,同时也会增加能源的消耗。

二、机械振动控制的技术手段为了降低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出了许多控制技术手段。

其中,主要包括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两种方法。

1. 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指通过改变机械传动系统的结构、阻尼和材料等参数来达到控制振动和噪声的目的。

常见的被动控制手段包括改变传动系统的刚度、使用减振器、隔振器、阻尼器以及增加阻尼材料等。

改变传动系统的刚度是一种常见的被动控制方法。

通过增大结构刚度可以减小振动的幅值,并提高机械传动系统的自然频率,从而降低振动产生的噪声。

使用减振器和隔振器也是一种常见的被动控制手段。

减振器和隔振器能够吸收并分散振动能量,降低振动传递到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的程度。

阻尼器的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控制方法。

通过增加对机械振动的阻尼,可以使振动能量迅速耗散,减小振动幅值,从而降低噪声的产生。

传动轴振动和噪声的原因

传动轴振动和噪声的原因

传动轴振动和噪声的原因
传动轴振动和噪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不平衡:传动轴的不平衡是导致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传动轴的重心与旋转中心不重合时,会产生不平衡的力,导致轴的振动。

这种不平衡可能是由于制造误差、传动轴的弯曲或损坏、安装不当等引起的。

2. 轴承故障:传动轴通常通过轴承支撑在车架或其他结构上。

如果轴承出现故障,如磨损、损坏或润滑不良,会导致轴的不稳定和振动。

这可能会产生噪音,并加剧轴的振动。

3. 联轴节问题:联轴节用于连接传动轴和驱动源(如发动机或变速器)。

如果联轴节出现故障,如松动、磨损或不正确的安装,会导致传动轴的振动和噪声。

4. 传动轴变形:传动轴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扭曲、弯曲或其他形式的变形。

这些变形会导致轴的不平衡和振动,进而产生噪声。

5. 齿轮啮合问题:如果传动轴上有齿轮传动装置(如变速器),齿轮的啮合不良、磨损或损坏也会导致振动和噪声。

6. 共振:传动轴的振动频率可能与车辆的固有频率接近,导致共振现象。

在共振条件下,振动会被放大,产生更大的噪声。

7. 外部激励:传动轴可能受到外部激励源的影响,如路面不平整、车轮不平衡或动力系统的振动。

这些外部激励会传递到传动轴上,导致振动和噪声。

要解决传动轴振动和噪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传动轴、轴承和联轴节;确保正确的安装和校准;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进行平衡校正;避免共振条件等。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修复。

皮带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

皮带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

皮带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皮带传动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动力传递方式,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生产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皮带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振动的问题。

皮带传动系统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皮带自身的柔软性以及动力源的不稳定性,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

这种振动不仅会降低传动效率,还会加大设备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因此,控制振动成为提高传动系统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振动的控制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合适的传动布置方式来减少振动。

例如,采用多级传动、串联多个传动装置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小振动的幅度。

其次,我们还可以采用减振器来降低振动的传递。

减振器可以吸收或分散部分振动能量,减小振动的传递效果。

常见的减振器包括弹性支撑、减振垫等。

此外,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合理的结构也是减小振动的有效手段。

通过降低传动系统的共振频率,可以减少振动的发生和传递。

除了振动的控制,噪声的控制同样重要。

传动系统的噪声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螺旋齿轮传动的啮合噪声,二是皮带和轮毂之间的摩擦噪声。

在这两个方面,我们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对于螺旋齿轮传动的啮合噪声,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和设计合理的齿形参数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例如,采用渐开线齿形可以有效减小啮合噪声。

此外,齿轮的精密制造和正确安装也能够降低噪声的产生。

在实际运行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润滑剂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改进来进一步降低噪声水平。

对于皮带和轮毂之间的摩擦噪声,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合适的材料选择和设计优化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例如,选择摩擦系数较低的材料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此外,合理调整皮带的张力和保持轮毂的表面光滑也能够改善噪声问题。

除了上述措施,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振动和噪声的在线监测和控制。

通过在传动系统中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振动和噪声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齿轮传动振动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齿轮传动振动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齿轮传动振动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工业面貌日新月异,机械的运转速度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机械产品的动态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也是机械传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航空、船舶、汽车等领域中,其重要性尤为突出。

齿轮变速箱主要由箱体、轴承、传动轴和齿轮构成,有关研究表明,变速箱是拖拉机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变速箱的噪声主要由箱中的传动齿轮产生。

关键词:齿轮传动;振动;原因;办法1前言研究表明:机械的振动和噪声,其中大部分来自齿轮传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因此机械传动中对齿轮动态性能的要求就更为突出。

要满足这一要求,人们开始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向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研究。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齿轮传动系统的动载荷、振动和噪声的机理、计算和控制。

就需要从振动角度来分析齿轮传动装置的运转情况,并按动态性能最佳的目标进行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研究齿轮传动和噪声特性为主要内容的齿轮动力学十多年来得到了较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日本机械工程学会1986年对齿轮实际调查与研究表明,评价齿轮高性能化的前两项分别为低噪声和低振动。

1992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协会主办的第六届机械传动国际学术会议(6thIntenationalPowerTransmissionandGeartngConference)上,齿轮动力学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宣读论文占总数的21%,列发表论文数的第一位,突出表明了齿轮传动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后,其动力学研究的紧迫性。

我国于1984年成立了机械工程学机械传动分会齿轮动力学会组,并成功地举行了三次全国齿轮动力学学术会议,促进了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内的发展。

对于齿轮轮齿的误差激励,早在1958年,Harris就认为它是引起齿轮振动的三种主要内部激励之一。

七十年代许多学者(W.D.Mark,A.W.Lee,D.B.Welbowrn等)研究过传递误差的统计性质及其对齿轮振动和噪声的影响。

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

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

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研究引言柔性轴传动系统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具有传递转矩、补偿轴向位移、吸收振动等功能。

然而,由于柔性轴的特性,其在运转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振动和噪声。

振动和噪声不仅会降低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还会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分析1.1 振动来源和特点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a) 转动不平衡:由于轴的不平衡,系统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离心力,从而引起振动。

b) 弯曲振动:柔性轴在传输转矩的同时,会发生弯曲,这种弯曲振动会导致系统振动。

c) 齿轮间隙:齿轮传动中的齿轮间隙会导致传动系统的振动。

d) 轴向位移:柔性轴在传动过程中会发生轴向运动,这种轴向位移也会引起系统振动。

1.2 振动特点分析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 非线性特性: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不仅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还会产生自身的非线性振动。

b) 频率特性: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频率范围广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振动频率范围进行分析和控制。

c) 耦合效应:柔性轴传动系统中的各个组件之间存在耦合效应,振动能够从一个组件传递到其他组件,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振动特性。

2. 柔性轴传动系统的噪声控制方法2.1 结构优化设计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减小不平衡:优化轴的设计,减小转动不平衡,从源头上减少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b) 减小齿轮间隙:通过优化齿轮的设计,减小齿轮间隙,可以降低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c) 加强结构刚度:增加传动系统的结构刚度,可以有效抑制振动的传播和噪声的产生。

d) 优化轴向支承:合理设计轴向支承结构,可以减小柔性轴在传送转矩时的轴向位移,从而降低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2.2 控制振动源通过控制振动源可以有效降低柔性轴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机械运动传动系统的噪声与振动控制

机械运动传动系统的噪声与振动控制

机械运动传动系统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引言机械运动传动系统在工业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噪声和振动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控制机械运动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噪声与振动的来源1. 齿轮传动系统:齿轮传动系统是机械运动传动系统中常用的一种。

在齿轮传动系统中,齿轮的啮合过程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这主要由于齿轮齿面的不完美,造成齿面的接触应力集中,进而引发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2. 液压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介质的压力变化来实现机械运动的传递。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工作过程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这主要由于液压介质在液压泵和液压缸之间的流动过程中,会受到压力变化的影响,产生振动和噪声。

3. 皮带传动系统:皮带传动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

在皮带传动系统中,皮带的伸缩过程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这主要由于皮带在传动过程中存在的松紧程度不均,导致皮带在运动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二、噪声与振动控制的方法1. 材料与设计的优化:对于机械运动传动系统,优化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是减少噪声和振动的关键。

选择低噪声材料和减小件间间隙可以有效地降低机械运动传动系统的噪声和振动。

2. 维护和保养: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运动传动系统是减少噪声和振动的有效手段。

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调整传动系统的匹配度可以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3. 减震与降噪措施:采用合适的减震与降噪措施是控制机械运动传动系统噪声和振动的有效手段。

例如,可以在传动系统的底座上安装减震垫,减少传递到机械结构上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4. 控制系统的优化:对于液压或电气控制的机械运动传动系统,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参数设置,可以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例如,采用先进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液压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结论噪声和振动是机械运动传动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体健康都带来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动力传动系振动分析[ 摘要]综述了车辆动力传动系振动的研究进展从振动的角度看,车辆动力传动系可分为弯曲振动系统和扭转振动系统目前主要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等研究方法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较为理想的弯曲振动分析模型在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限于分析条件,车辆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耦合的研究尚不十分完善,尤其在国内,这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的研究已相对成熟的基础上,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扭转振动耦合对其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内容车辆是一个复杂的振动系统,它是由多个具有固有振动特性的子系统组成,作为子系统之一的动力传动系,即包括动力总成、传动轴、驱动桥总成组成的系统是车辆振动和噪声的重要激励源从振动的角度看,车辆动力传动系可分为两个振动系统:弯曲振动系统和扭转振动系统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振动系统和扭转振动系统不仅有各自的固有振动特性,而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振动耦合这些不同形式的振动及其耦合,是影响车辆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及动力传动系零部件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的整体振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1 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研究车辆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在很大的频率段内对车辆振动和噪声有着重要影响,动力传动系低频段内的刚体振动直接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而较高频段内的弹性振动将会引起车辆的结构共振和声学共振近年来,随着对提高乘坐舒适性、减小汽车振动要求的提高,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已显得十分迫切,国内外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研究起步较早,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试验研究也较为成熟建立由离散的集中质量、弹簧、阻尼器组成的力学模型是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後藤进[1 ]建立了具有1 1个自由度的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振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取得较好一致文献[2 ]也建立了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多自由度力学模型,指出系统的弯曲振动是由发动机运动部件往复惯性力、传动轴的不平衡等引起的, 并通过实验测定有关参数值,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型隋军[3、4]建立包括动力总成及传动轴的 5 个自由度的弯曲振动力学模型,计算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和响应, 指出动力总成的弯曲振动是汽车飞轮壳损坏的主要原因这种建模方法及其实用性已为大量的计算和试验分析结果所证实,并且已总结出了确定模型集中质量、弹性和阻尼的一般原则,能有效地用于分析解决车辆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问题日臻完善的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在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特性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试验模态分析在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经历了从单个总成发展到多个总成直至整个动力传动系的过程隋军[4] 、张建文[5]对动力传动系动力总成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认为动力总成的弯曲振动是造成汽车离合器壳开裂的主要原因余龄[6] 利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测定了包括动力总成及传动轴的组合系统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张金换[7]则通过模态试验分析研究动力传动系传动轴的临界转速孙方宁[8, 9] 、俄延华[1 0 ] 在整车条件下,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进行模态试验,得到整个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模态参数高云凯[1 1 ] 在台架及整车条件下,对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试验模态分析中的非线性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一非线性特性仅存在于整车条件下的试验模态分析试验模态分析具有快速、简便地识别结构固有特性的特点,但其精度主要取决于试验者的经验和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分析程序模态综合法是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进行分析的有效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动力传动系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在完成对各子系统的模态分析后, 建立自由模态的综合方程,再利用平衡条件和约束条件将自由度简化,最后获得一个自由度大为缩减又保持了系统特性的运动方程,即组合系统方程孙方宁[8, 9]将一大型客车动力传动系划分为五个子系统,通过试验模态分析获得各子系统的模态参数,然后利用模态综合方法建立整个系统的理论分析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对该大型客车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固有振动特性进行计算,并在激振试验台上进行整个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试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应用模态综合方法,只需获得动力传动系各子系统的模态参数,就可以通过计算分析给出整个动力传动系的模态参数,而不必对整个动力传动系进行模态试验,但各子系统的模态参数还需通过计算或模态试验获得在车辆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研究中,有限元方法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应用有限元方法不仅可以获得较精确的力学模型和充分的分析信息,便于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分析,而且能在结构设计和改进设计阶段预估其振动特性,提出改进设计方案隋军[3、4]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飞轮壳及离合器壳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飞轮壳及离合器壳的等效螺旋弹簧刚度高云凯[1 2 , 1 3 ]建立了一种轻型客车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其弯曲振动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并进行动力总成弯曲振动固有频率对离合器壳厚度等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为结构修改提供了依据但由于车辆动力传动系的结构复杂,许多边界条件难以确定,目前有限元分析方法,还仅局限于动力传动系的各总成弯曲振动分析,建立整个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还较困难2 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研究车辆动力传动系又是一个多自由度的扭转振动系统当来自发动机、路面以及由于车轮不平衡产生的周期性扭转激励的频率与动力传动系扭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便会发生扭转共振,此时在动力传动系中的某些区段往往产生很大的共振载荷, 甚至在齿轮副、花键副间出现敲击, 从而影响车辆动力传动系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和产生令人不适的噪声,同时还可能引起车身垂向和纵向振动,影响乘坐的舒适性因此,建立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分析模型, 揭示其扭振特性,寻求降低扭振影响措施,是车辆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动力传动系的扭振特性研究,目前仍以传统的理论计算分析为主,即根据简化前后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保持不变的原则,将系统简化为由无弹性的惯性盘和无质量的弹性轴组成的当量系统,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测定系统各零部件的结构参数,计算扭转振动固有特性近年来,伴随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 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研究也取得明显进展[1 4-1 7] 所建模型由最初的 3 个自由度简单模型发展到现在的多个自由度的更接近实际系统的扭转振动分析模型,考虑的激励也由过去的单个确定性激励发展到现在的多个确定性激励和随机性激励进行车辆动力传动系扭振固有特性和强迫扭振计算,还必须确定系统振动分析模型中的各参数,而阻尼参数的确定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原因是目前对阻尼的机理尚未研究透彻,阻尼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公认可靠的方法,因此在确定阻尼时往往先作出某种假设来简化或综合阻尼在车辆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阻尼的研究中,对发动机的粘性阻尼研究较多,并提出了以发动机结构参数来确定发动机各缸线性外阻尼的经验公式,然而动力传动系其他部件总成阻尼系数的确定更为困难,绝大多数的阻尼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以及对模态坐标下阻尼比的识别, 而物理坐标下的阻尼系数往往是根据经验数据来选取,这给动力传动系扭振固有特性和强迫扭振计算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目前车辆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特性的理论计算分析方法已较为成熟,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所采用的计算程序快捷高效,基本能够分析、解决车辆动力传动系的扭转振动问题如果能在模型的阻尼系数等参数的确定方面有新的突破,该理论计算分析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在尝试将试验模态分析和模态综合技术应用于车辆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研究张准[1 8] 、彭玉莺[1 9]探讨将试验模态分析用于轴的扭振特性研究,并对内燃机曲轴飞轮系统扭振进行复模态分析,建立了系统的模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将试验模态分析用于轴的扭振特性研究是可行的,但由于试验模态分析所需的扭转振动激励的产生和响应信号的采集较困难,所以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在轴的扭振特性研究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车辆动力传动系各总成的联结形式十分复杂,其边界条件难以确定,故试验模态分析和模态综合技术在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研究的运用,还没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动力传动系扭振特性的试验研究,目前主要采用路试法和转鼓试验台法动力传动系扭振特性研究的路试法[1 4],是利用负荷拖车或使车辆在坡道上挂上某档缓慢加速到该档的最高车速,通过处理所记录的动力传动系特定轴段的扭矩信号,利用共振原理,来识别动力传动系在该档的扭转固有频率路试法虽可在真实使用条件下测定动力传动系的扭振特性,但如无负荷拖车,则因发动机负荷较小,激振力矩较弱,动力传动系的扭振响应微弱,不易分析出明显的共振工况动力传动系扭振特性研究的转鼓试验台法[2 0 ], 是在转鼓试验台上做动力传动系扭振特性试验,由于加减负荷等试验条件容易控制,因此可方便地测定不同档位、各种转速下对应不同强度的稳态响应,较为精确地识别出系统的固有频率转鼓试验台法的缺点是:当转鼓试验台的固有频率在动力传动系一阶固有频率附近时,会扩大低频区的激振频率范围,不利于研究车轮不平衡对动力传动系扭振的影响3 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耦合研究所谓车辆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耦合,是指其弯曲振动系的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系的扭转振动之间的相互影响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不仅有各自的固有振动特性,而且存在振动耦合现象,随着动力传动系振动特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扭转振动耦合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已开始为人所关注,成为又一个研究发展方向车辆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耦合机理是很复杂的後藤进[1 ] 认为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系和扭转振动系在驱动桥主减速器处形成耦合,当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将驱动扭矩传到从动齿轮上时,由于扭矩的反作用,主动齿轮在旋转的同时兼作上下方向的运动,使驱动桥围绕半轴作回旋振动,反之,当驱动桥由于外部激励产生回旋振动时,也同样会对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施加扭转激励鲁统利[2 1 ] 、楼黎明[2 2 ]认为由于路面激励等因素引起驱动桥垂向振动使得驱动轮和路面间垂向作用力变化,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作用力也相应变化,从而通过驱动轮对扭转振动施加扭转激励力矩,因此,驱动桥等的垂向振动与动力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形成耦合对于车辆动力传动系这样一个复杂的振动系统,同时它又受发动机、路面激励等多种激励的影响,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耦合,目前对于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耦合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立全面考虑弯曲、扭转振动及其相互间振动耦合的动力传动系振动综合分析模型,是掌握分析整个动力传动系振动特性的前提,目前有关动力传动系综合分析模型是采用理论建模方法建立的後藤进[1 ]等认为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在驱动桥主减速器处形成耦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具有 1 1 个自由度的弯曲振动系统和具有 4 个自由度的扭转振动系统的动力传动系振动综合模型计算该模型的固有频率、振型,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南孝则[2 3 ] 、铃木康郎等人[2 4]也基于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在驱动桥主减速器处形成耦合的假设,建立了考虑弯曲、扭转振动及其相互间耦合的动力传动系振动的多自由度模型目前有关的动力传动系模型,都是基于弯曲、扭转振动在驱动桥主减速器处形成耦合的假设,且所考虑的外界激励不全面,建模方法单一,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精度4 动力传动系振动研究的发展方向综观车辆动力传动系振动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知: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特性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传统的理论计算、试验模态分析、模态综合方法和有限元法得到了综合应用,所建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结合试验研究,能解决一些与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相关的实际问题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耦合的问题是很复杂的,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弯曲、扭转振动耦合机理的了解也很不全面,所建立的考虑弯曲、扭转振动及其相互间振动耦合的动力传动系振动综合分析模型的精度不高,因此, 对于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扭转振动耦合问题,在耦合机理和系统建模等方面尚待深入研究综上所述,车辆动力传动系振动的研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的研究已相对成熟,动力传动系振动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应注重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扭转振动耦合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2 )在动力传动系振动的建模方面,应考虑将理论建模技术和试验建模技术相结合,提出更有效的新的建模方法(3 )深入探索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的耦合机理,建立高精度、高效率的考虑弯曲、扭转振动及其相互间振动耦合的模型,结合试验研究,完整地揭示动力传动系的固有模态特性、激励特性和响应特性(4)动力传动系作为车辆振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研究其振动特性时,也要考虑其它振动子系统(如车辆承载系统)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参考文献][1 ]後藤进卜儿夕变动驱动系曲厅'连成振动[J]自动车技术,1965,1 9(1 1 ) :851 -856[2 ]小林明•汽车工程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 980 .[3] 隋军.CA 1 41汽车传动系弯曲振动分析及飞轮壳强度研究[D ].长春:吉林工业大学,1 991 •[4] 隋军,王学义,魏德永•传动系的弯曲振动及其对汽车飞轮壳强度影响的研究[J].汽车技术,1 994(6) :1 4-2 2 •[5] 张建文,吕振华,郭志军•轻型客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控制的试验研究[J ].汽车技术,1 997(9) :2 4-2 6.[6] 余龄•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测定汽车动力传动系一阶弯曲振动频率[J].汽车技术,1992 ⑶:1 3-1 6.[7] 张金换,朱西产,黄世霖•应用试验模态分析进行汽车传动系统临界转速的研究[J ]•汽车工程,1 996,1 8(1 ) :[8] 孙方宁•汽车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模态综合与分析[D ]•长春:吉林工业大学,1 984.[9] 孙方宁,邬惠乐,冯振东,李承德•汽车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模态综合[J ]•汽车工程,1 983(4) :40-47.[10 ]俄延华,李承德•汽车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及其减振措施[J ]•汽车工程,1 998,2 0⑸:2 91 -2 95.[11 ]高云凯,吕振华,李卓森•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试验模态分析中的非线性特性[J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 996,2 6(4) :6-9.[12 ]高云凯•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及其控制方法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D ].长春:吉林工业大学,1 995.[13] 高云凯,康健,吕振华,冯振东,方传流•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固有特性的有限元计算及结构修改灵敏度分析[J ]•汽车工程,1 995,1 7(6) :354-359.[14] 王志军•红旗牌CA -630高级旅游车动力传动系扭振问题的研究[D ]长春:吉林工业大学,1 983.[15] 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 BJ 2 1 2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研究[J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 982 (5) :50 -60 •[16] 邬惠乐•解放牌CA -1 0型汽车动力系统的扭转振动[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6(3) :8-2 0 •[17] 郭玉久•解放牌CA -1 0型汽车动力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及系统结构参数对其扭振的影响[D ]:[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工业大学,1 966.[18] 张准,彭玉莺•内燃机曲轴-飞轮系统扭振的复模态分析[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 986,7(2 ) :45-59.[19] 彭玉莺,张准,解辛辛.扭转振动的机械阻抗测试和参数识别报,1[J ].江苏理工大学学985(2 ) :81 -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