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运用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具体运用探讨 张政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具体运用探讨张政摘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植物造景技术可以提升其设计水平。
植物造景手段有很多,选择植物造景手段时,应基于植物与环境的实际情况,增强整体生态景观的协调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要结合园林工程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园林植物景观获得全面发展,建设更高质量的园林工程。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具体运用1植物造景概述顾名思义,植物造景主要是运用植物给景色增光添彩,植物造景是美化园林最基本的技术和方法之一。
植物造景主要用是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中等偏高的灌木、攀援的藤蔓以及高大结实的乔木为主要材料,利用其线条、形状和色彩,结合园林的自然景观、人为建筑、园林设施,形成青山—植物、绿水—植物、蓝天—植物、大地—植物、人类—植物的格局,既符合人类审美,又与自然完美融合。
多彩的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让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植物是有生命的,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色彩:春天,灌木草本植物慢慢抽出嫩芽,呈现出一片盎然的绿色;夏天,植物大多已经完全苏醒,释放着全部的生命力与激情;秋天,绿色褪去,换上了红色或酒红色的外衣,在空中飞舞飘零,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看层林尽染、落英缤纷;冬天,一切归于平静,花草树木重新沉睡,积累力量,迎接来年。
植物造景可以传达一种情感、一种意境,合理搭配植物,不仅可以优化空间美,还能赋予园林时空美。
2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运用原则2.1生态原则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植物造景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植物造景的发展要遵循生态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路线,植物造景应顺应自然条件的变化,充分了解与观察相关植物的生长特征,借助合理的手段,帮助自然植物在园林中健康生长。
另外,在一些外来植物的造景过程中,应根据相关品种的生长特点,尽量营造出符合该植物生长习性的环境,帮助植物获得更好生长。
2.2色彩搭配原则由于植物造景的设计好坏对园林景观的整体审美效果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设计者应遵循三大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发挥植物造景的最佳功效。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1. 主次分明疏朗有序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树种进行栽植,其他树种进行陪衬;疏即很自然的进行栽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
园林绿化不同于普遍绿化,概括的说应是绿化加美化,各种植物的不同配置组合,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
2.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
如在碧桃专类园种常绿与落叶的比为1:3,乔木与花灌木的比为1:1。
早春,碧桃开花时以常绿树为背景,弥补了景区花量大,常绿量不足的缺点,而在其他季节,花灌木相继开花,延长了花期存在的时间,丰富了植物景观,使人们在不同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3. 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视线通透),半开放性空间(有开阔视野,有封闭视线),冠下空间(树冠郁闭后的树下空间),封闭性空间(四周全被遮挡),竖向空间(视线向上)等几种形式。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
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4. 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
进行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到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几种高矮不同的乔灌草,成块或断断续续的穿插组合,前后栽种,互为背景,互相衬托,半隐半现,即加大了景深,又丰富了景观在体量线条,色彩上的搭配形式。
5. 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游人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
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乔木,灌木,花草,不同的树种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是通过选取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组合,以及运用特定的艺术手法,达到美化环境、塑造景观的效果。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增添景观的观赏性,还能够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活动空间的使用价值,同时还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植物造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景观层次:通过选择植物种类,可以在空间上划分不同的层次感。
在公园或者庭院的边界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或者竹子,形成天然的屏障,并起到隔离的作用。
而在空旷的场地中,则可以使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来填补空间,形成丰富的地面层次。
不同层次间的衔接和过渡,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2. 起到框景的作用:植物造景能够很好地利用植物的高度、形态和色彩等特点,将景观框选起来,突显出美景。
通过植物的形态,可以将景观的重点突出,并引导人们的视线。
在庭院的入口处可以选择高大、有观赏价值的乔木或者矮灌木,形成一个绿色的门廊,不仅能够引人注目,还能够控制人们的视线,增加神秘感。
3. 营造自然氛围:植物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的搭配和布置,可以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生机。
通过运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自然氛围,例如花海、草原、山林等。
这些自然氛围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同时也能够减轻城市环境的压力,提升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植物造景中,艺术手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艺术手法是指设计师根据景观的特点、需求和主题,通过设计搭配和布局的方式,使植物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与周围环境和其他景观元素产生协调的效果,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常见的植物造景艺术手法包括:1. 对比与衬托:通过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态和颜色等,使其相互对比和衬托,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在庭院中可以选择植物的冷暖色调相间,绿色与红色的植物相互衬托,使庭院显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2. 重复与节奏:通过重复使用具有相似形态、颜色和高度的植物,形成一种节奏感和连续性。
色彩质感姿态的园林植物分析
质感色彩姿态的园林植物分析植物造景的艺术美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极为细腻又复杂。
诗情画景的体现需借鉴于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的运用,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秀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构图。
第一节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应用植物景观设计同佯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
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
一、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佯与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佯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
过于繁杂的色彩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
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
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
如街道绿带中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植同种。
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
一座城市中树种规划时,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
基调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形成该城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则种类多,每种量少,五彩缤纷,起到变化的作用。
长江以南,盛产各种竹类,在竹园的景观设计中,众多的竹种均统一在相似的竹叶及竹竿的形状及线条中,但是丛生竹与散生竹有聚有散;高大的毛竹、钓鱼慈竹或麻竹等与低矮的箐竹配植则高低错落;龟甲竹、人面竹、方竹、佛肚竹则节间形状各异;粉单竹、白杆竹、紫竹、黄金间碧玉竹、碧玉间黄金竹、金竹、黄槽竹、菲白竹等则色彩多变。
这些竹种经巧妙配植,很能说明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见图6。
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手法探析
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手法探析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园林的设计已开始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园林中的植物造景设计是把每一种植物元素进行合理搭配,从而构建出更加科学而富有文化艺术的园林景观。
本文将根据植物造景的概念和原则,深入分析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相关手法。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引言:花卉的配置具有很多种形式,它的种类很多并且色彩十分丰富,再加上整个布置过程较为简单,花期很容易被掌握,所以在园林装饰期间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点缀作用。
就当前我国园林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怎样用最合理的方式设计园林花卉,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手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一、植物造景概念在现代设计理念中,植物造景手法就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植物进行相关性情境建设,根据植物四季不同环境的变化将园林设计打造成更加富有诗意的外部环境,将单调的园林景观设计变得更加富有诗情画意。
植物造景手法是将植物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因素进行统一,将园林设计者的情感世界与精神进行表达,将园林在不同时间与空间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
二、植物造景的原则为了营造出自然怡人、绿草茵茵、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园林景观,必须在熟悉植物配置原则的前提下,将各种植物元素合理搭配利用。
第一,熟悉植物生态特性和立地条件。
明确植物的生态特性在该地区的立地条件下能不能正常的生活以及发挥原有的生态效应。
植物的生态特性是指植物的开花期、花色、绿色期、适应的温度、植物高度、成熟期等;立地条件是指该地区的气候特性、地理环境、光照、湿度、土质状况等。
例如:属于盐碱地区的城市则须选择耐盐碱植物如合欢、柽柳、金叶榆、木槿、白蜡、红叶柳等。
第二,色彩搭配协调原则。
将不同颜色的叶片、果实和花朵的植物要素合理搭配,从而达到景观的丰富多彩和四季的更迭交替。
例如: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搭配、常绿植物与花色明亮的植物搭配、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叶、红瑞木、白皮松等常用来色彩搭配。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思考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思考摘要: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风景园林等观赏性建筑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关于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的运用已经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来帮助推动其建设。
主要就是要求设计师在开展风景园林的工程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运用植物造景及其有关艺术手法,来提高植物造景的效果和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并推动园林造景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
因此,本文分析研究了在风景园林的设计工程中,植物造景及其有关艺术手法在工程设计中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并分析了相应的园林设计原则,对风景园林绿化设计进行了系列的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艺术手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风景园林绿化工作的关注度也愈来愈高。
这也对于现代的景观园林绿化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设计师应具有更先进的眼光,重视对植物造景的方法研究及其艺术手法的运用,打造具有优美、自然和艺术价值的景观效果,从而推动中国园林与绿化行业的健康发展。
但是,传统的园林绿化设计理念和方法在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不占据有力地位,因此必须进行创新与变革,利用各种植物造景产生更具有艺术性的城市园林景观,以充实传统花卉造景体系的内容,从而提升城市都市生态环境,并有助于现代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
一、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起到的作用1.1 美化环境作用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植被设计是一项核心工作,它在园林造景的构建上有着很大的美学意义,具有特殊的美学作用。
若风景园林采用的植被造型不同,也会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体验。
各种植被都有着相应的生长规律与生物特点,通过适当组合各种植被,就可以充分表现出植物造景的魅力与作用。
例如,在同一个地区的各个品种,它们的花期有所不同,通过适当地在某个地区栽种某种特定花卉,就可以在不同时期展示不同品种花卉独特的风景美。
由于风景园林中植被品种非常多,不同类型的植株花卉在不同时期具有截然不同的作用和魅力,因此可以通过在景观设计中选择、培育各种植株,使植被充分发挥其自然美,从而使园林的景观环境产生更具多层次性和空间感,创建具有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的风景园林。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艺术原理1
2、明度(亮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有彩色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明度不同的植物
3、纯度(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是色彩的 鲜艳度。
(1)加入灰,纯度降低。 (2)加其它色相,纯度降低。
二、园林造景的色彩构成 (二)色彩的心理感觉 (1) 色彩的冷暖感
线状(二方连续)、面状(四方连续)、环状重复
面状(四方连续)
环状重复
(3)近似
1)近似的概念——一个基本形的基础上作加、减、变形,大小色彩、肌理等变化, 形成若干近似的基本形。
2)近似的形态——设计要素各有特性,又能因近似而协调统一
枝条森林
(4)渐变
渐变的概念:指逐渐的、规律性的、循序的变动所取得的一种效果。 渐变的形态:关键特征是“变化”,并且是图形由此形到彼形缓慢变化。
◎底边水平放置的三角形,是稳定、永恒的象征; ◎倒三角形有强烈的不安定感。
平面图形----图案
(2)不规则形面——自然、流动、活泼的美感。
点、线、面的构成----重复、近似、统一
4.体形
是指由多界面围成的空间实体。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植物有不同的体形美; 同一类型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也会有多种状态的体形美。
➢亮色轻,暗色重 冷色轻,暖色重
高明度、高纯度色华丽;反之朴素
(5)色彩的华丽与朴素-- 高明度、高纯度色在深色衬托下更显华丽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
(三)色彩的对比与协调
1、色彩的对比 • (1)色相对比 (2)明度对比 • (3)纯度对比 (4)补色对比 • (5)冷暖对比
(1)色相对比
• ①、同类色对比——色相中最弱的对比,效果单纯、稳定,易呆板。 • ②、邻近色对比——色环中45°以内颜色的对比,效果和谐、稳定。
浅析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运用理念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际交流最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在紧张压抑的工作、生活之余,只能在这信息化的社会中娱乐、享受,而对人之本源——大自然的接触少之又少。
向往回归大自然,回到清新的天然空间中,成为人们身心享受的一项迫切需求,也成为现代的重要主题之一,这更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兴旺,各式各样的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不断丰富着景观的内容。
景观,不仅指平时所说的那些值得欣赏的自然景物,还包括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山水、建筑、动植物、地形地貌,甚至民俗风情都是很丰富的景观资源[1]。
景观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大自然与人类社会中有美的艺术,有视觉等感官审美元素的景、物、象,以及在其中休闲娱乐,我们都可将其作为景观来欣赏,当然这些景都是室外的,并且都不能离开大自然的生命体——植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植物景观代表着大自然。
每一种景观似乎只有结合了植物才变得完美,变得有生机有姿彩。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作为主景,引人注目,也可作为背景,甘居人后。
随着四季变化,岁月流逝,植物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季相变化,令人赞叹。
在象征生命和美的同时,植物还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如我国传统文化在植物中沉淀、积聚,几乎每种植物都有着优美的传说或感人的故事。
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林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2],是景观存在的保障。
1植物景观运用的科学性设计植物景观,首先要有科学性,即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原理进行设计,这是进行一切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
1遵循生态规律统一性是内部规律,但外在表现要丰富多样。
所以,只有遵循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才能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千变万化的世界,这是一个运转有序的有机整体。
同样,在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依据生态科学要求,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才能有美的存在,才能做到百花齐放,又各具特色。
,植物是一种生命体,在自然中要拥有生存的特定条件,有其适宜的生理、生物学条件、生态环境,时刻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才能构成景观,美化环境。
汪菊渊《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作者:汪菊渊序言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
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
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植物景观。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
植物造景的种植设计,如果所选择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造景的要求;如果所设计的栽培植物群落不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也就难以成长发育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所以顺洁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
不同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
本书从生态角度论述环境因子中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物候的景观变化以及各气候带的植物景观;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而有水生、湿生、沼生、中生、旱生等生态类型及其各种景观;光照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则有阳性、阴性。
耐荫植物的生态类型;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不同基宕、不同性质的土壤有不同的植被和景观。
以上是就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对植物个体的生态作用,形成其生态习性,这是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之一。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
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本书论述了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
我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意境美浅析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于世。
植物造景艺术作为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意境美。
在古典园林中,植物的布局、造型和搭配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营造出独特的美学意境,展现出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植物营造情境美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一个核心意境就是通过对植物的精心布局和塑造,营造出与建筑、水景相辅相成的情境美。
植物在古典园林中常常被运用来营造出特定的情境,比如通过挂藤垂柳、萝蔓缠绕等手法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使整个园林充满了绿意盎然、清幽静谧的氛围,令人感到舒适宁静。
从而使人产生宁静、舒适、愉悦的情绪,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
二、借景造势营造视觉美在古典园林中,植物的布置也常常以借景造势的手法进行,将周围山水、建筑等元素纳入形成一种虚实相映的视觉美。
在园林中选植一些怪石、奇树,通过巧妙的摆放和点缀,使得植物与周围的山石水景相互映衬,相互辉映,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立体和丰富,给人以审美愉悦之感。
三、植物造型营造情感美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造景不仅局限于植物的自然形态,更注重对植物造型的雕琢和塑造,通过修剪、造型等手法,赋予植物以更多的情感和寓意,从而营造情感美。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造型,可以将植物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象,如动物、神人等,不仅增加了景观的趣味性,更能赋予园林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使整个园林充满了生命力和灵气。
四、通过植物传递文化美古典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布置和塑造,更深层的内涵在于通过植物的运用和布局,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古典园林中,植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寓意和象征,如松树象征坚韧不拔、腊梅象征坚贞不屈等,通过植物的种植和塑造,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彰显出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植物造景作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是提升园林景观品味的重要手段。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经验,介绍了植物造景的含义,重点就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总结植物造景各个特性的含义和内容,为植物造景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特性;艺术效果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尤其是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营造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同时也是园林景观的生命特征。
植物造景是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建造方式,主要是利用各种植物的群落的种类、结构等方面创造出来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其对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植物造景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
为此,本文通过探讨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了其各种特性的内容,包括科学性、艺术性、时间性、经济性、技术性、空间性、文化性。
以此促进园林景观工程的发展。
2 植物造景的含义植物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植物造景有着更为广泛的含义。
广义的植物造景主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植物为主要素材,科学和艺术地运用其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形成经济简约、技术规范、兼具时空且有文化认知的植物景观序列。
植物造景是多维特性的综合表达。
3 植物造景的科学性3.1 科学性的含义科学性是植物造景的核心。
植物造景并不是简单随意地栽花植草,而是在对植物生长习性和生活空间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合理配置。
所谓植物造景的科学性是指要遵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对生长环境各项因子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地适树,使各类植物不论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得其所。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园林的美感,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使植物能够生长良好,保持长效的景观效果。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一、色彩搭配:植物的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色彩的搭配非常重要。
色彩搭配可以通过选择植物本身的颜色,也可以通过不同种植植物的方式来实现。
可以选择红、黄、紫等明亮的颜色来打造浓烈的夏日景观,也可以选择绿、白、蓝等清新的颜色来打造清新宜人的春天景观。
二、形态组合:植物的形态包括树形、枝叶形态等,不同植物的形态组合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高大挺拔的乔木与低矮灌木植物相结合,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也可以选择曲线形的植物与直线形的植物相结合,展现出优美的曲线造型。
三、空间布局:植物的空间布局是指植物在园林中的位置安排,不同的空间布局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将植物分散布置,形成散点景观,给人一种开放、自然的感觉;也可以选择将植物密集布置,形成块状景观,给人一种紧凑、饱满的感觉。
四、栽植方式:植物的栽植方式也是植物造景的重要手法之一。
通过选择不同的栽植方式,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可以选择将植物栽植在水面上,形成水上花园;也可以选择将植物栽植在花墙上,形成垂直花园。
五、材料运用:在植物造景中,材料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材料来搭配植物,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可以选择铁艺材料来围合植物,形成独特的景观元素;也可以选择石材来打造石景,增加景观的稳定感。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植物的色彩、形态、空间布局、栽植方式以及材料的运用等方面的巧妙搭配,能够使园林景观更加生动、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建设也日趋人性与和谐,成为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作以阐述,以供同行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前言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造景必须将生态原则作为基础原则,满足植物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
植物造景,是在70年正常生长的基本要求。
首先,必须注意植物的自然生态习性,空气、土壤、地形地势、生物及人类的活动等生态因子对其生存、生长发育的影响,做到生态上的“适地适树”。
在植物造景中,要注意选择适应环境、抗性强、养护管理方便的植物种类。
在我国,对植物造景的实践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所以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艺术作品。
此外,在构景规律和园林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使中国园林成为世界园林艺术宝库的典范。
植物景观无论在生态效益,创造优美还是在景观空间意境审美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探索人类生存环境与绿色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有着未来导向与现实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植物造景的定义植物造景,即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植物造景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植物造景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
史上最全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史上最全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植物景观设计是指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
植物景观设计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植物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目前,我国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许多问题接踵而至,如噪声污染、热岛效应盛行、空气质量下降、建筑增多导致绿地的减少等。
面对这些问题,多年经验证明,城市的植物造景是一个很好的改善城市环境的方法。
2.植物的景观效果:完美的植物景观,具备了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3.植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植树造林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而且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温度、湿度以及净化空气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植物能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二、地带性植物的运用:植物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根据气候带和植物生长特性,从经度、纬度、垂直高度等的交叉变化,植物大致有自己的分布规律。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考虑气候带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
根据立地条件,优选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征的乡土树种,营造独具当地特色的植物景观。
三、植物设计原则1.适地性与人文性:根据立地条件,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入当地应用成熟的外来树种,保证植物能良好地适应栽植地的环境,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
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的使用,打造具有当地人文、历史、社会风情等特色的植物景观。
2.功能性与经济性:植物景观营造要满足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并根据绿地性质及景观氛围选择合适的树种。
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在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运用
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在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景观规划的实施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而且还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的绿地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园林绿化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园林景观的功能与价值,并运用现代园林的艺术手段,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绿化;设计1、植物造景的基础概念园林绿化是一种特殊的园林类型,它要求采用不同种类的树种,如灌木、草本等。
以艺术的方式进行设计,可以让植物自身的自然美得到充分的展现,并与园林的景观空间相融合,创造出最好的观赏性。
在有关的设计理念和运用技巧逐步发展的今天,园林景观和植物景观的融合已经越来越深入。
在此背景下,要实现其理想的景观效果,就必须对其主体功能和运用的艺术技巧加以把握,使之符合园林景观的有关要求,以避免过分突出。
传统的植物造景方法是利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类植物来营造风景,利用植物自身的优点,使其在营造风景时起到最大的效果。
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以及在园林中运用了生态学和生态学,使其在园林领域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拓展。
在现代的景观工程中,注重将自然之美与意趣之美相融合,以其独特的景观艺术手段,将其应用到景观的景观中,使其在景观中的功能性与观赏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周围和谐发展。
2、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2.1 环境防护运用植物造景是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在研究城市发展方向、周边环境、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方面,选取适当的树种,利用其净化大气的功能,让其利用光合作用来吸附CO2、释放出氧、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从而降低城市环境的污染。
有的植物还可以吸附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像是可以吸附SO2的大叶黄杨、夹竹桃、樱花、臭椿等,可以吸附氯,莲花、睡莲等可以吸附病菌和毒素,从而达到清洁水质的目的。
根据地形的变化,栽植各种绿化植物还具有保持水土、防风、降噪、缓冲、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例如悬铃木和刺槐可以阻隔灰尘,高大茂盛的树木可以拦截雨水,可以保持水土,乔木可以减少噪声,攀缘植物可以减少强烈阳光下的反射率,硬度高大的树木可以在自然灾害中发挥作用,为防灾避难做出贡献。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多样统一的原则 (5)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6)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6)4、均衡的原则 (6)5、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7)2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原则及应用 (9)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9)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10)3 美学原则 (10)4 植物造景的基本做法 (12)3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 (14)1、功能分区 (15)2、环境气氛 (15)3、文化内涵 (16)4、历史文化主题 (16)1、植物景观空间结构 (16)2、借助植物配置烘托主题 (17)3、主体植物利用 (17)4、深化主题 (18)1、园林空间功能 (18)2、园林空间特点 (18)1、建立园林植物档案 (19)2、园林空间功能要求 (19)3、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 (19)4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21)1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2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22)3 结语 (24)5植物造景在菏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5)1 植物造景的概念演变 (25)2 植物造景的要求 (26)3 植物造景的功能 (29)4 植物造景的植物多样性 (31)5 植物造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 (33)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摘要】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造景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具有丰富的作用和功能。
通过精心选择植物和巧妙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涉及色彩搭配、形态结构等方面,对园林景观的美感起到关键作用。
植物的选择和组合是影响整体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能力。
色彩搭配及形态结构的运用也是关键,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为园林景观的美化和功能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作用与功能,艺术手法,植物选择,植物组合,色彩搭配,形态结构,重要性。
1. 引言1.1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与科学,其中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是园林的主要元素之一,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设计,可以为园林增添生机和美感。
植物造景不仅能够提升园林绿化设计的整体效果,还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包括植物的选择、植物的布局、植物的色彩搭配等。
通过巧妙地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植物的形态结构也是植物造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态各异,可以根据设计需求选择恰当的植物进行组合。
植物造景的作用与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
除了美化环境、提升空气品质外,植物造景还可以起到遮挡、隔离、引导等功能。
通过合理利用植物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为园林景观增添更多的层次和趣味性。
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美化园林环境的重要手段,还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官体验。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潜力,创造出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的园林景观。
2. 正文2.1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重要性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园林植物造景中植物的运用手法
园林植物造景中植物的运用手法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园林内植物与园林建筑配置可起到丰富构图、烘托气氛及相互渗透的作用,建筑掩映于高低错落的树丛可使人产生欲观全貌而后快的心情,因此在配置植物种类时应使其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形态、色彩,最终形成体量轻巧、空间通透、色彩淡雅的岭南风格或色彩浓重、叶色浓绿、树姿雄伟的北方古建筑风格。
2、充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在配置园林景观时应充分依据植物季相演替的时序性,应根据不同的叶色、花色以及花期等实现相互衬托,最终应能实现二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并在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应避免单调和造作、雷同,应能实现景观各异而近似自然景观,能够使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及其变化。
3、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不仅具有景观的艺术效果,同时可改善生态环境,因而在配置时应充分考虑能够保持群落的长期稳定性,通过对植物的高低大小、颜色浓淡及枝叶的疏密,经过精心搭配达到疏密有致的层次变化并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4、生态配置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应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实施各类植物间的合理搭配,实现各类生物能各得其所构成和谐、稳定、可长期共存的植物群落,如在郁闭度高的常绿树下形成的秃斑或空地内可种植山麦冬、沿阶草等地被植物,而在分密度不大但光线好的树林内可选择开花的地被植物以对落叶林起到补充的作用。
5、优选本土植物在园林景观内应合理开发当地资源以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并利于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协调发展,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景观效果并可体现地方资源特色,因而在园林建设时应优先运用当地资源,充分利用其对当地土壤、气候等强适应性的优点,并可避免同其它园林雷同现象。
6、色彩搭配协调在配置园林景观时应结合不同植物不同色彩实施混合成片栽植,应以红、黄、蓝三种基本色彩间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丰富多彩的色调,并结合色彩配合的变化形成色环图,并将地被植物中观叶植物、观花植物和观果植物与上层乔木、灌木配置时注重色彩搭配和季节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运用
作者:李继辉
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6年第06期
植物造景中艺术性的创造极为细腻复杂。
诗情画意的体现需借鉴于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的运用,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构图。
以自然美为基础,结合社会生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植物、建筑景观创作,可称之为园林艺术。
植物静的内容胜过动的内容,且手可触摸,眼能感受,感受力持久且丰富多彩,将有形世界中的自然美再现于园林之中。
园林艺术可归入造型艺术的范畴。
造型艺术的表现原则即为园林艺术造型的原则。
多样统一的原则
又称统一与变化的原则。
园林艺术应用统一的原则是指园林中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由于一致性的程度不同,引起统一感的强弱也不同。
十分相似的一些园林组成部分即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
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
如街道绿带中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
一座城市中树种规划时,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
基调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形成该城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则种类多,数量少,五彩缤纷,起到变化的作用。
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协调一词英文为harmony,有时译为调和、和谐等。
意思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的统一。
在园林中协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体形、色彩、线条、比例、虚实、光暗等,都可以作为要求协调的对象。
景物的相互协调必须相互有关联,而且含有共同因素,甚至相同的属性。
(1)形象的对比与调和。
在植物造景中,乔木的高大和灌木的矮宽、尖塔形树冠与卵形树冠,有着明显的对比,但因都是植物、都从树冠上看,其本身又是调和的。
(2)体量上的对比与调和。
在各种植物中,有着体量上的很大差别,以其长成期一般生态的相差级数的不同来对比,可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
如以假槟榔和蒲葵对比,也可以蒲葵和棕竹对比,很能突出假槟榔和蒲葵,而它们的姿态又都是调和的。
(3)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
彩构图中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何一原色同其它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组成互补色,从而产生一明一暗,一冷一热的对比色。
它们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
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
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蓝色和橙色各为互补色。
植物叶色大部分为绿色,但也不乏红、黄、白、紫各色。
植物的花色之丰富多彩也是无与伦比的。
运用色彩对比可获得鲜明而吸引人的良好效果。
如梓树金黄的秋色叶与浓绿的拷树,在色彩上形成了鲜明的一明一暗的对比。
运用色彩调和则可获得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
(4)虚实的对比与调和。
植物有常绿与落叶之分;树木有高矮之分,树冠为实,冠下为虚;园林空间中林木葱茏是实,林中草地则是虚。
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才使园林空间有层次感,有丰富的变化。
(5)开闭的对比与调和。
在园林中有意识地创造有封闭又有开放的空间,形成有的局部空旷,有的局部幽深,是园林高于自然的一面。
在那些真正的自然森林中,只有封闭,难有空旷之处,不免使人心寒胆颤,这是自然风景的可饰之处。
园林环境中有封闭又有空旷空间,互相对比,互相烘托,可起到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的效果。
(6)高低的对比与调和。
园林景观很讲究高低对比、错落有致,除行道树之外忌讳高低一律。
利用植物的高低不同,组织成有序列的景观,但又不能是均匀的波形曲线,而应该说成优美的天际线,即线形优美的林冠线,在晚霞或晨曦的映衬下,悠远宁静。
另外,利用高耸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整形绿篱种植在一个局部环境之中,垂直向上的绿柱体和横向延伸的绿条,会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均衡的原则
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
园林是由植物、山水及建筑等组成的,它们都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感。
在平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当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适宜则为稳定。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
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
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
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
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
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如门前两旁配植对称的两株桂花,楼前配植等距离、左右对称的南洋杉、龙爪槐等,陵墓前、主路两侧配植对称的松或柏等。
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路右若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丛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韵律和节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