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含义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人民币何以形成“外升内贬”趋势

人民币何以形成“外升内贬”趋势

人民币何以形成“外升内贬”趋势陈光磊【期刊名称】《中国中小企业》【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1页(P15)【作者】陈光磊【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要从根本上改变时而通胀、时而通缩的局面,则既要改革货币发行机制,也要改革汇率制度。

受到全球制造业泡沫破裂,美国制造业回流等实际因素的影响,作为承接全球化低端制造业的国家,中国的工业化和人口结构都处于比较不利阶段,未来两三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压力巨大。

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持续贬值,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均衡汇率水平。

这个调整过程的特点是,人民币对外贬值,同时对内升值,即名义汇率进入下降通道,而同时国内出现通货紧缩。

这种局面正好与过去几年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立。

归结起来,当前影响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实际因素,主要有三点:首先,美国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链处在再平衡的过程中。

美国制造业回流难以避免,这也代表全球化方向的逆转,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将大大削弱。

近几年来,中美制造业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持续缩小,考虑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工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

其次,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净资产达到1.78万亿美元,其中政府部门的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非政府部门对外净负债1.5 万亿美元。

中国对外资产绝大部分集中在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分别占70%和11%,其他部门只占19%。

而中国对外负债绝大多数集中在其他部门,占75%,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分别只占3%和22%。

尽管国家整体上对外净资产,民间部门还是对外净负债。

在民间部门对外净负债的现有格局,以及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现阶段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人民币作为一种新兴市场货币,仍是风险资产而非避险货币,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会是单边的。

历史上,每次国际金融机构去杠杆化,都会加大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风险。

有人将上半年外汇占款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居民企业持有更多外汇,而非“热钱”流出境内,居民而非海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算是资本流出。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_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_影响及对策

2007年第12期宏观经济研究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12007.22007.32007.42007.52007.62007.72007.82007.1—8消费价格指数(%)(CPI)1.23.91.81.52.22.73.33.03.44.45.66.53.9名义汇率8.27678.27658.07027.80877.77767.74097.73427.70557.65067.61557.57377.5607升值率(比上年或月)0.0070.0022.493.240.400.470.090.370.710.460.550.173.18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表12003年以来人民币对内对外价格的变动情况注:由于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美元的权重最大,所以本文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代表人民币对外的升值状况。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1—6经常账户差额174.05354.22458.75686.591608.182498.66其中:贸易账户差额340.17441.67446.52589.821341.892177.461127.39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347.75322.91527.261106.60629.64100.37外汇储备额(期末)2121.652864.074032.516099.328188.7210663.2513326.25表22001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差额及外汇储备额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和国家海关总署网站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史焕平人民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一直处在对外升值的通道中,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为温和。

但进入今年以来,人民币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升值趋势,而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不断攀升,形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态势,这种现象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相悖。

为此,本文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货币价值的变化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人民币在内部和外部市场出现了“内贬外升”的奇特现象,即在国内市场上人民币购买力下降,而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

这一现象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以期对理解货币价值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汇率走势以及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进行简要描述,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

接着,从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市场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出发,深入探讨导致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内在原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这一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内贸易、对外贸易、资本流动等方面。

文章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货币价值变化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通过对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的研究,我们还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货币价值管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的描述与分析近年来,人民币出现了“内贬外升”的奇特现象,即在国内市场上购买力下降,而在国际市场上价值上升。

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为了全面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

我们来看人民币在国内市场的贬值情况。

这主要表现在物价上涨和购买力下降两个方面。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同时,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人民币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人们需要用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却表现出了升值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国际收支的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规模逐渐扩大,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解析对内贬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解析对内贬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解析摘要: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防止人民币对内贬值速度的加快,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加速。

在理论上,影响汇率的因素可能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总需求、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财政赤字、投机活动以及市场预期等等。

就近段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加速升值来说,其主要原因包括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与美国经济呈现衰退趋势的落差,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和巨额外汇储备,以及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的强化。

就人民币对内贬值来说,目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还主要是针对食品而言,这其中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物价水平,资产价格,金融资产,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防止人民币对内贬值速度的加快,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加速。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对内贬值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

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 56%, 2006年升值3. 35%,2007年升值6.9%。

到今年的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己经突破7.0的关口, 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也出现了一个较快的上升势头。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涨幅高出2006年1. 3个百分点,也远超政府确定的全年3%的涨幅。

进入2008年以来,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物价水平上涨趋势被进一步强化,一月份CPI同比上涨7.1%,二月份则同比上涨8.7%,三月份上涨8.3%,一季度CPI上涨8%,上涨势头令人担忧。

人民币汇率体现的是人民币的对外比价关系,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则是体现了人民币对国内商品和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比价关系。

我国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及其原因

我国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及其原因

浅析我国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及其原因摘要: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从2004年的8.276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不断升值至2011年8月的6.387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且升值态势不减。

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明显上涨,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让居民倍感压力。

本文主要对人民币出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并简述其原因。

关键词: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一、人民币的“外升内贬”现象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日益突出,人民币汇率问题也越来越吸引全世界的注意。

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

2007年7月3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升至7.5951,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接近6.35%。

人民币对外持续不断升值,且升值态势不减。

而对于国内的物价水平,人们却明显感受到物价持续上涨的压力。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问题也成为百姓日益关注的话题。

从2000年至2010年,贸易顺差由241亿美元增至1831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从8.2781降至6.6227。

2010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3.3%,而2000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0.4%。

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怪现象十分明显。

为何人民币会有如此现象,下面本文将阐述其产生原因。

二、人民币对外升值原因(一)外因1.国际收支失衡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处于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

由于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国际收支失衡势必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国际收支顺差表示出口大于进口,且由于我国出口量庞大,使得人民币在国外市场上供小于求,因此,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2005年7月起,为提高汇率的市场化水平,我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整体上的升值状态。

与此同时,自2007年起近一年多时间,我国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逐月攀升,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走势日益明显。

本文在剖析2005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外升内贬”根源的基础上,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的走势做出预判。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外升内贬” 金融危机走势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形成人民币”外升内贬”简单来讲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和国内通货膨胀背景下对内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本文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作为人民币对外价值的代表,用物价总水平来界定其对内价值,其中,物价总水平通常用CPI来表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上升,从而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经济基础。

特别是在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人民币在升值的外在压力下,其对美元月平均增速高达0.46%。

与此同时,国内CPI单月环比增速从1.3%上升至7.7%,超过了5%的临界值。

根据这两个统计数据可以判断,自2007年8月起,人民币就形成了“外升内贬”的走势,而这恰好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时点大致吻合(见图1)。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原因剖析(一)引发人民币内外购买力偏离的直接原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2005年7月之后的两年里,人民币在保持对美元升值的同时,国内始终保持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而2007年7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而且CPI增速也从7月末的5.6%飙升至2008年2月的8.7%。

可见,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和国内通胀水平的高起,是人民币内外购买力发生明显偏离的催化剂。

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元大幅贬值,加快了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通俗理解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通俗理解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通俗理解人民币外升内贬是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汇率值在上升,而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却在下降。

通俗地理解,可以将其比喻为一个人在国外旅行时,手中的外币购买力增强,但回到国内后,用同样的外币购买物品的能力却减弱了。

造成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国际投资者对国内经济的看法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影响。

如果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导致人民币供应减少,汇率上升。

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也会导致人民币外升。

其次,贸易顺差也会影响人民币的汇率。

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强劲,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供应增加,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

最后,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是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之一。

如果中国央行采取紧缩政策,例如提高利率或加强货币管控,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导致人民币供应增加,从而造成汇率上升。

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国内经济有一定影响。

首先,汇率上升会导致国内进口商品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增加了国内居民的购买成本。

这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减少居民的消费能力。

其次,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对出口行业产生冲击。

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降低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

为了应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挑战,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可以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避免过度波动。

其次,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人民币供应量,从而影响汇率的走势。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国内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减少对外需求的依赖,从而减轻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

总之,人民币外升内贬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了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汇率机制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人民币“外升内贬”

人民币“外升内贬”

? ? ?
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002年上半年,日本出口因日
元贬值而受益,日本政府部分高层 人士将这次短暂贬值视作一次政策 转换契机,希望政府诱导日元贬值, 提高出口竞争力,克服通货紧缩。
政界言论:

三年前,日本财政大臣盐川正十郎如是说:
按中国经济实力,应 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 1美元兑4.2元人 民币左右的水平。
我说 我说 我说说说
风云变幻
争端再起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
CPI走势图
“外升内贬”是否是悖论?
对立性:货币对内价值决定对外价值。 统一性:
通货膨胀带来的对内贬值构成了对外贬值的动力之一, 但这并不是构成人民币对外汇率这一“双边货币比价” 币值变化的唯一动力 。 “人民币对美元走强,对欧元走弱,同时欧元对美元 走强”的汇率结构
国际原因——四股主要的国际力量
日本
美国
欧盟 国际游资
美日欧纷纷施压,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国际背景



2001年英国金融时报《中国的廉价货币》 2002年日本官方提出“中国威胁论”新说法,指责中国“输出通货 紧缩”,要求人民币升值。 2002年2月日本财务大臣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要求人民币升值 2003年3月《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货紧 缩” 2003年年初,不少发达国家也加入了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行列。 2003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的 进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军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的脚步明显 加快。
购买力平价
THE BIG MAC INDEX

(巨无霸指数)
在5月22日统计日的时候,中国的一个麦当劳巨无霸汉堡 包售价为10.5元人民币,同时官方汇率为8.03个人民币兑 换一个美元——按这个官方汇率折算下,来相当于在中国 一个巨无霸汉堡包只售卖1.31个美元。而在美国,一个巨 无霸汉堡包要卖3.1个美元(纽约、芝加哥、亚特兰大、 旧金山四城市平均价格)。就买巨无霸汉堡包而言,人 民币价值被低估了,或者说官方汇率掩盖了人民币的真实 购买力,人民币被低估了58%。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原因分析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原因分析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原因分析提要继2006年我国部分行业产品价格有所上升后,2007年、2008年又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趋于加大;而人民币升值压力最初起源于国际社会,但国内经济基本面、汇率制度、经济政策也构成了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外汇储备;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汇率机制改革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自信用货币产生以来,通货膨胀就成为影响一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通货膨胀,经济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权威的说法是1987年出版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莱德勒和帕金将其定义为:“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美元兑人民币的价格自公告发布之时起调整为8.11元/美元,人民币升值了2%。

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拉开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序幕,并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截至2008年3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7.0752元/美元。

一、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混合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另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通货膨胀的国际间传递也是一国(地区)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通货膨胀压力不能简单归为上述几种类型中任意一类。

其既有需求扩大导致供不应求的原因,也有成本价格上升引起的产品价格上涨。

具体分析,我国现阶段通胀压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1、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上涨过快,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

本轮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人民币内贬外升成因探究

人民币内贬外升成因探究

人民币内贬外升成因探究摘要:自2005年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在对外升值的通道中,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为温和。

近两年来,人民币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升值趋势,而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不断攀升,人民币同时面临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双向压力,这种现象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相悖。

为此,本文从国内外视角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纠正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内贬外升;成因自2005 年7 月21 日起,人民币汇率已不再单一盯住美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自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升值幅度逐渐加快。

与此同时,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扬,人民币国内购买力呈贬值态势,人民币出现了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

在国际美元贬值和国内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这一货币现象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经济学传统理论认为,通胀率与汇率的变动方向是互逆的,即通胀率上升,本币汇率就会下降。

反之,通胀率下降,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这是因为,国内需求扩张是引起通胀的原因,而需求扩张除了引发通胀,还会因为国内供给不足而引起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导致贸易逆差,相应引起本币贬值。

但是在今天的中国,通胀率与汇率的关系,显然与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人民币的“内贬外升”,说明汇率与通胀率成了同方向变动,即在国内物价水平大幅度上升的同时,人民币也强劲升值。

目前,在我国现实的经济体系中,人民币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已严重背离,两条价值轨道逆向而行。

1 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原因1.1全球经济失衡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加快,储蓄和投资以及贸易收支和资本流动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储蓄与投资关系的不平衡状况加剧。

全球经济失衡的最明显特征是全球贸易中世界各国出现的经常项目失衡。

浅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现象

浅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现象

浅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现象2005年7月人民币实施汇率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一直出现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人民币内外价值的偏离违背了经典经济学原理。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式,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并根据国家采取的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标签:人民币内贬外升原因影响政策2005年7月21日以后,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

同时,人民币对内严重贬值,CPI指数一路上扬。

根据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的购买力平价说理论,在货币流通条件下,两国的汇率主要应该由两国的购买力之比决定,即两国货币在某一时点上的汇率水平取决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

也就是说,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之比取决于通货膨胀之比,而两国的通货膨胀之比又取决于两国的相对货币数量。

人民币出现内贬外升的现象,与传统理论相违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货币现象。

本文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后,辩证看待其影响,并根据我国现行宏观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原因人民币对内贬值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货币供给量过多,流动性过剩导致的。

根据货币数量论,M*V=P*Y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M过多,流通速度不变,且长期的产出Y是固定不变的,那么过多的货币必然会滞留在流通领域,导致价格P上涨和通货膨胀。

从1994年到2014年,我国M2保持在18%上下的年均增速,远远超过9%的GDP增长率。

特别是2006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逐年增加。

如下表所示,2010年11月,流通中现金M0余额4.22万亿元,同比增长16.3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5.94万亿元,同比增长22.10%,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7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0%。

2011年,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增长幅度开始下降。

高考政治 如何看待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课件 人教版

高考政治 如何看待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课件 人教版

如何看待人民币“内贬外升〞从物价走势看,2007年全年的通胀率会接近5%,而人民币汇率全年上涨了6.87%。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5%的CPI水平是一个显著通胀的标志,也代表着人民币的贬值,但人民币在去年却同时对美元大幅度升值,这个现象被人们称为人民币的“内贬外升〞。

现代经济学理论说明,汇率变动与国际间的相对物价水平有关,如果一国的通胀率高于他国,本币就会贬值,反之那么会升值。

从去年中美两国的CPI水平看,中国接近5%,美国接近4%,其中去年11月份美国为4.3%,中国为6.9%,说明相对物价水平变化不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原因,反而本应贬值。

如果从人民币与日元的关系看就更说不清楚了,由于日元在去年全年对美元升值了4%,小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所以人民币对日元也是升值,但去年日本的物价水平只有0.4%。

所以,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升值,原因不是中国的物价水平低于他国。

经济学理论还说明,通胀率与汇率的变动方向是互逆的,即通胀率上升,本币汇率就会下降。

反之,通胀率下降,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这是因为,国内需求扩X是引起通胀的原因,而需求扩X除了引发通胀,还会因为国内供给不足而引起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导致贸易逆差,相应引起本币贬值。

但是在今天的中国,通胀率与汇率的关系,显然与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人民币的“内贬外升〞,说明汇率与通胀率成了同方向变动,即在国内物价水平大幅度上升的同时,人民币也强劲升值。

为什么会如此?是因为人民币的升值并没有打断中国贸易顺差的强势增长。

2007年前11个月,中国的贸易顺差总计已达到2381.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2%,同期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增加了4457亿美元。

由于在贸易项下和资本项下都是大幅度顺差,说明有大量的外国货币在追逐中国的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当然会被不断推高了。

那么,为什么本币大幅度升值出口强势仍然不衰?贸易顺差仍然不减?外汇储备仍然大幅度上升?这也与传统理论不符。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及对策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及对策

3、大量热钱涌入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多,流动性过大,引发 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品价格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 水平。(世界工厂、国际贸易、供求关系) 2、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巨大的贸易差额形成大量的外汇 储备,兑换成人民币后,直接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增 加,进而引发人民币贬值。 3、国际价格动荡。( 部分国家2010年遭遇干旱和洪灾 造成粮食减产,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 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
二、对策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对策 1、减少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1)调整外贸政策,要控制出口,扩大进口,并进一步扩大内 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2) 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与中国的产业 结构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促进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外贸格局的转变至关重要。 2、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增强人民币分散风险和减轻通胀 压力的能力。 3、积极倡导和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完善。
由于2007年前中国经济一直过热流动性过剩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货币量发行太多理论上超过gdp两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及对策
二、原因 一、原因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 (汇率问题)
1、内因 (1)国际收支顺差。双顺差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源头。国 际收支理论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外汇 的供求又是由国际收支决定的。若一国收入大于支出,即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这意味着该国外汇市场上汇供给大于 需求,因此外币将贬值,而本币必将升值。
二、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问题 (购买力问 题)
内因: 1、纸币发行量过大。由于2007年前中国经济一直过 热、流动性过剩,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 施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货币量发行太多(理论上 超过GDP两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2、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太规范,社会炒作严重。中央 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 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在当前货币流动性 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 了通货膨胀。(例:2012年以来,以大蒜、绿豆 为代表的多种农副产品在短时间内轮番成倍涨价, 出现了大蒜、绿豆价格超猪肉的经济异象。此种 经济异象被媒体戏称为“逗你玩”,“蒜你 狠”。)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第一篇: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引言:汇改以来,人民币外汇升值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人民币兑美元从2006年的8.0630元到今年的6.4990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超过20%;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对内价值却呈下降趋势,例如现今的北京商品房房价成交均价14127元/平米,相比较 2006年北京市商品房平均价格为6776元/平方米,增长了一倍之多。

那么人民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对内贬值的原因什么是对内贬值?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内价值的高低是通过购买力来体现的,而衡量购买力的是一般物价水平指数(通货膨胀率)。

物价指数持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显著,具体分析,我国现阶段通胀压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

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5.5%,食品价格上涨11.7%。

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又是工业、纺织业商品的来源。

价格上涨的根源是需求过热,需求过热的根源呢?是什么炒热了粮食能源呢?涌入中国的“热钱”到底有多少?2011年02月17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第一个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度披露了中国官方对“热钱”的估算数据: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

抛多少热钱,央行就得要兑换多少,而央行的兑换,实际是靠新发行人民币换来的。

央行回收的外汇愈多,发行的人民币就愈多,人民币当然贬值。

二、对外升值的原因什么是对外升值?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好像1元人民币可以买到更多外币,这种升值在国内市场基本无法显示。

人民币升值这一现象是多个因素、各种力量共同压力下的产生的。

一是我国的国际贸易上出口大于进口,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即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使我国的国际货币储备持续增长,这意味着我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外币将贬值,而人民币必将升值。

[论文]如何理解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

[论文]如何理解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

如何理解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近期,人民币的两面性——对外升值却对内贬值让人们大为不解。

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另一方面,国内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猪肉、蔬菜、房产等价格的上涨让更多人切身体会到“钱越来越不值钱”。

“通胀是因为食品、住房等与通胀休戚相关的行业供需链出现了问题,但是总体来说,人民币的投资回报还是富有吸引力的,因此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趋势还会持续。

“升值对持有外债比较多的企业或者进口类企业比较有利。

根源在于内外部失衡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并且也可以互相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会吸引外资涌入,央行被迫向市场投放超过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导致流动性泛滥,进而推动物价上涨,引发人民币对内贬值。

‘通胀会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帮助缓解通胀。

“两者之间是有联系,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所以流动性泛滥会带来通胀动力,但通胀压力并不只来源于流动性泛滥。

“对外升值的核心要素是实际汇率向均衡汇率的趋势回归;对内贬值的核心要素是通货膨胀,两种现象的耦合是国际金融局势大幅震荡和中国金融改革稳健前行的"擦肩"。

”程实表示,流动性过剩、投资加速、信贷投放加速以及资产泡沫的潜在堆积,是内部失衡的重要原因;外部失衡原因在于经济周期的国别错位,以及开放的不对称性以及资本的非自由流动等。

二、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一旦通货膨胀大面积出现,所谓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快会变成人民币贬值预期。

就像现在市场上,由风险偏好情绪主导的市场向风险厌恶情绪主导的市场转变,往往只是一眨眼的事一样——股市大涨到大跌就是例子。

当前,在多种现实的压力之下,中国央行仍然在被迫加大货币发行量,这将直接导致人民币从当前的升值趋向转向贬值趋向。

”“老百姓应对货币如此贬值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增加投资,一种是转移储蓄到资金避风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
因与含义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含义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比率;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其货币会贬值。

直观上,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是一个铜钱的两面,应该是一致变化才对。

然而中国长期出现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

自2005年7月实行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升值,至今已逾30%。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也随着汇率扶摇直上,在2008年4月甚至高达8%,汇率升值的同时伴随着明显的通货膨胀。

购买力评价理论不会错,但是中国货币“内贬外升”也确实存在。

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了?一定是经济现实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前提条件不吻合。

众所周知,购买力平价不考虑资产市场。

因此,人民币“内贬外升”一定是资产市场发生了什么,要从资产市场去获得解释。

资产与一般商品不同。

人们需要一般商品是为了满足直接的需要,这种需求是有极限的。

资产是能够给人带来收入的东西。

人们需要资产不是用它来满足直接的需要,而是希望它能够增值。

因此资产价格受预期影响明显。

资产市场存在明显的“追涨效应”:价格上涨,预期价格上涨,更多的资金进入和进一步价格上涨,进而形成一种预期自我实现的价格泡沫。

货币之水不会均匀流向经济的每个领域,而是首先流向资产市场。

货币超发,那些缺乏供给弹性的商品就会资产化。

当资产价格连续攀升,并且提供了比投资实体经济更高的回报时,将有更多的资金投资于资产。

在世界性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资产泡沫化还吸引世界热钱流入产生更严重的后
果。

中国因为货币超发,导致资产价格大涨。

资产涨价,吸引热钱流入。

热钱流入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资产进一步涨价,同时产生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汇率在政治等各种压力下升值,升值也导致热钱流入,热钱流入再推高资产价格。

两种因素累进叠加,就形成了一方面本币升值,另一方面国内货币宽松通货膨胀的局面。

这个解释是否成立?我们需要观察,那些和中国一样国内资产价格上升过快的国家是不是也出现一方面国内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本币升值的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现象?
事实上,并不只有中国存在着汇率升值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俄罗斯在2011年对美元实际汇率升值11%,而俄罗斯国内同期CPI约为6%;南非近两年来的通胀水平也都在6%的高位,对美元实际汇率甚至上升了超过30%。

总的来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这一轮经济中都处在通胀和汇率升值的双通道中,当然他们国内都存在明显的资产涨价。

货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是资产价格上涨的同时吸引国际热钱流入的外在表现。

这一现象意味着,在流动性泛滥、虚拟经济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当今世界,本币升值未必一定抑制通货膨胀,相反可能导致热钱流入加剧通货膨胀。

这一现象也意味着,当资产泡沫破裂时,本币贬值的可能性十分大。

而要解决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就要控制国际热钱对国内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同时适当放宽国内资金投资海外市场的限制,鼓励企业走出去;用其它手段控制资产价格上涨,本身也可以起到控制热钱流入减少内生货币供给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