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职责的坚持 探访只有两个人的学校
爱与责任的守望者
![爱与责任的守望者](https://img.taocdn.com/s3/m/cf600a5a964bcf84b9d57b75.png)
爱与责任的守望者--------------陆良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材料陆良县活水乡黑木小学李小七李小七,男,汉族,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龄31岁。
1998年7月毕业于陆良师范普师专业,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函授)。
1998年9月被组织分配到鲁依小学工作,1999年9月—2003年7月担任鲁依小学团支部书记和大队辅导员职务;2003年9月—2007年7月担任鲁依小学教导主任职务;2007年9月至今担任黑木小学校长职务。
黑木小学地处陆良、罗平、师宗三县交界处,是一个彝、汉、回杂居的村委会,曾素有“金三角”的称号。
李小七从执笔填报志愿开始,他立志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年的师范教育让他从无知走向成熟,跨出校门背负着学生时代的美好憧憬,他自信过、兴奋过…,当再次踏进学校大门时,学生的亲切问候,标准的队礼…让他不知所措,他沉默了。
这瞬间才让他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教育,教师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
面对学生求知渴望的双眼,他茫然过、自卑过、懊恼过…。
后来在老校长、教导主任的教育影响下,老教师的帮扶下,他意识到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感受、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同时他领悟到“要想做好事,首先做好人”。
他的成长生活经历,让他对爱与责任有了新的认识。
要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必须爱它,然后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最后尽心的去做事并不断的总结分析提升。
担任辅导员期间,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礼仪规范及养成教育,积极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红领巾阵地,促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003年9月接过老教导主任手中的接力棒,如何传好手中的接力棒,这一艰巨的任务让他再次陷入困境。
学校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如何规范学校的常规工作?后来在老校长的精心指导下,他慢慢地适应了工作。
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前矛。
在鲁依小学工作9年,他经常扣心自问,在参与学校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的研究。
多次承担乡级公开研究示范课,2000年参加陆良县中青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所承担的班级教学成绩优秀,曾多次荣获乡政府的表彰。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情深爱浓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朋友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情深爱浓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6a5e42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1.png)
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情深爱浓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朋友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情深爱浓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就是我的老师。
他们不仅在知识上教导我,更在为人处世方面给予了我无尽的启迪和帮助。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师生之间那份情深爱浓的真挚情感。
故事一:关怀温暖记得那是一个寒冷冬日的早晨,当我还在懒洋洋地做着白日梦时,突然听到了阳光般温暖的声音:“起床啦,别迟到了!”原来,是我的语文老师王老师早早地来到我们学校,为那些住得远的同学烧了一壶热水,用温热的水给他们洗脸,让大家在冰天雪地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这个细小的举动让我十分动容,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温暖和关怀。
王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师德的真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暖而关怀的老师形象。
故事二:不离不弃小明是我们班的一名学困生,绩点一直居于班级倒数。
面对他的学习成绩并不能给老师带来光彩的事实,其他老师都渐渐疏远了他,甚至心生放弃。
但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张老师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他,默默地支持和鼓励他。
张老师每天下午课后都会与小明留下来一起辅导学习,用闲暇时间和他聊天倾听他的内心。
她总是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尽量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来教授知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明在数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绩点也有了明显提升。
张老师没有因为小明的学业成绩而放弃他,她用坚持和耐心诠释了师德的底线,也给小明带来了学习上的转机。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都不能放弃他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和关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故事三:激发潜能记得当时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校园艺术节,所有的班级都要进行才艺表演。
我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学生,一直都不敢上台表演。
可是,我的音乐老师赵老师却相信我的潜力,鼓励我勇敢尝试。
赵老师每天都会在课余时间教我如何唱歌,如何发挥自己的声音,还带我去参加各种音乐比赛。
爱与榜样,在逆行路上
![爱与榜样,在逆行路上](https://img.taocdn.com/s3/m/c81ff93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0.png)
爱与榜样,文/麦子 责编/明天他们是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与病毒抗击的路上勇往直前,坚守岗位。
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在教育的路上,他们以身作则,立下了爱的榜样。
作为他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要面对独立成长。
但是在他们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责任,叫做大爱无疆。
在逆行路上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哈尔滨市虹桥第二小学校四(6)班学生张中阳的妈妈闫冰雪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精神卫生中心精三护士长,在踏上支援武汉的征程时,她在朋友圈写下了一封动人的家书。
家书中写道:“国难当前正是用人之际,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她用行动给孩子立下了最好的榜样。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王丹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护士,她的孩子是哈尔滨市群力实验小学校二(16)班的小学生黎昕航。
虽然对家庭和孩子,她也有担忧,有愧疚,可是面对国难,她勇敢地承担起医务工作者的责任,踏上了抗击病毒之路。
10疫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号角抗“疫”期间,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南岗校区二(7)班李钇(y ǐ)泽的爸爸,哈尔滨消防救援支队专业二级指挥长李敬始终把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盯疫情发展态势,紧密结合职责任务,为生命出征,为使命而战,有警必接、闻警即动,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每一次灭火救援战斗。
爸爸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哈尔滨工大附中小学部一(10)班陈禹初为自己在哈报集团工作的记者爸爸陈南画了一幅画。
画中的爸爸身着防护服挂着照相机,用自己的方式在和病毒战斗。
爸爸的镜头就是大家的眼睛,他不畏感染风险,深入最前线,把最新的消息报道给所有关心疫情的人们。
不辞辛劳,守卫健康当大家都在家中陪伴孩子的时候,哈尔滨市香安小学校一(5)班边琪涵的爸爸从大年初二开始就上班了,他每天都要在各个卡点测量来往人们的体温,还要不分昼夜地做消杀工作。
他是一名坚强的卫士,为我们的城市守护着健康防线。
等疫情过去,我们一起回家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一(4)班陈柏燊(sh ēn)已经在沈阳的奶奶家住了很多天了,他的妈妈范博,这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急诊内科的医生,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参与抢救、筛查疑似病例。
陶行知关爱学生小故事
![陶行知关爱学生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7d4d4a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f.png)
陶行知关爱学生小故事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非常注重关爱学生,以下是一则关于陶行知关爱学生的小故事:
有一次,一位学生因为长期生病而无法上学。
陶行知得知后,立即前往学生家中探望。
他发现学生住在一个破旧的小屋里,环境非常艰苦。
陶行知陪伴学生聊天,了解他的病情和学习进度。
他鼓励学生坚持治疗,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帮助他制定了一份适合他病情的学习计划。
陶行知并没有止步于此。
他主动联系学校的老师,让他们到学生家中给他送去课本和学习资料,同时提供一对一的远程辅导。
此外,陶行知还鼓励学生的同学们定期去他家探望和鼓励他,让他感受到学校和同学们的关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顾和支持,学生的身体逐渐康复,他重新回到了学校。
这个小故事展示了陶行知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注,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教育应该是关爱和尊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明白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素质。
他的关爱之举启示我
们,作为教育者或同学,我们应该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爱心和关怀去影响他们的生活。
关于承担责任的小故事作文(精选30篇)
![关于承担责任的小故事作文(精选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c7e31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63.png)
关于承担责任的小故事作文(精选30篇)关于承担责任的小故事作文(精选30篇)承担责任是一种态度一个不能缺的精神,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以下是关于承担责任的小故事作文,欢迎大家借鉴阅读。
承担责任的小故事作文篇1在法国的一个城市,罗伯特的孩子小杰克在自家花园里玩足球,兴奋之下,把足球踢到邻居花园中,打烂了一盆玫瑰花。
小杰克怯怯地告诉爸爸,叫爸爸去拾球,可罗伯特却要小杰克自己去,首先要道歉,还要拿上一盆同样的花作为赔偿。
小杰克不得已捧着花不情愿地一步一步走向邻居家。
邻居是一位70岁的老汉卢克,卢克看着小杰克泪水盈盈的样子,非但没有责备孩子,没有留下花,还从屋里拿了一包巧克力送给小杰克。
罗伯特见儿子回到家里,小脸蛋泪水未干,可掩饰不住喜悦,又见儿子手里多了巧克力,知悉内情的罗伯特径直去找老卢克,对他说:;卢克先生,我儿子犯了错,我想教育他,请你配合,犯错的孩子不应得到奖励。
然后他又要儿子拿着巧克力和鲜花送给卢克爷爷。
一天之后,罗伯特才借着一次机会奖励巧克力给儿子。
人生哲理:罗伯特的做法似乎有点过火,但他是对的,对孩子明显的错误,明知故犯的错误,性质严重的错误,一定要严肃批评,并让其承担责任,直到他改正为止。
承担责任的小故事作文篇2查尔斯。
詹姆斯。
福克斯是英国著名政治家,他以;言而有信获得了政界较高的赞誉。
当福克斯还是一个孩子时,有一次,福克斯父亲打算把花园里的小亭子拆掉,再另行建造一座大一点的亭子。
小福克斯对拆亭子这件事情非常好奇,想亲眼看看工人们是怎样将亭子拆掉的,他要求父亲拆亭子的时候一定要叫他。
小福克斯刚巧要离家几天,他再三央求父亲等他回来后再拆亭子,福克斯父亲敷衍地说了一句:;好吧!等你回来再拆亭子。
过了几天,等小福克斯回到家中,却发现旧亭子早已被拆掉了,小福克斯心里很难过。
吃早饭的时候,小福克斯小声地对父亲说:;你说话不算数!父亲听了觉得很奇怪,说:;不算数?什么不算数?原来父亲早已把自己几天前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爱心满满优秀教师的关爱故事
![爱心满满优秀教师的关爱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eb77c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7.png)
爱心满满优秀教师的关爱故事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在教育岗位上,许多优秀教师用他们的爱心和关怀塑造着孩子们的成长。
以下是一些关于爱心满满的优秀教师的故事,展示了他们对学生的关怀和付出。
故事一:李老师的包容与关怀李老师是一位初中班主任,他的学生中有一名叫小明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
小明经常因为家庭的困难而心事重重,成绩也逐渐下滑。
然而,李老师并没有放弃他,反而给予了他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每天放学后,李老师会主动找到小明,和他聊天倾听他的心声。
他还主动联系了小明的家长,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在学习上,李老师为小明设置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鼓励他参加一些文化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打开了心结,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故事二:王老师的助人之心王老师是一位小学教师,他热衷于帮助他人。
有一次,他的学生小芳突然生病住院,无法参加期末考试。
在得知此事后,王老师主动联系了医院,并协助安排了学校的医疗小组为小芳提供了贴心的照料。
同时,考虑到小芳不能参加期末考试的情况,王老师决定实施个性化的考察方式,让小芳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回归学习。
他还组织了班级同学写信给小芳,鼓励她坚持治疗,相信她一定会康复。
故事三:张老师的耐心指导张老师是一位高中化学教师,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有一次,他的学生小杰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实验失败。
但是张老师没有责备他,反而鼓励他勇敢面对错误。
张老师在课后特地和小杰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耐心地解答了他的问题,并帮助他重新设计了实验方案。
他还鼓励小杰勇敢尝试并纠正错误,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在张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小杰开始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绩也逐渐提高。
这些故事只是众多优秀教师关爱学生的缩影。
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关怀让学生感受到了温暖,激发了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知行合一小故事(一)
![知行合一小故事(一)](https://img.taocdn.com/s3/m/7f0621c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4.png)
知行合一小故事(一)知行合一小:一场创造奇迹的旅程寻找创作者的天才种子•在遥远的小山村中,有一所名为知行合一小的学校。
这所学校并不注重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校的创始人张老师,是一位资深的创作者。
他对于培养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业精神有着执着的追求。
因此,他创办了这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希望能发现和培养创作者的天才种子。
发现奇迹的发生地•知行合一小的课程非常丰富多样,不仅仅包括传统的语数外等科目,还有许多与创作和实践有关的课程。
学生们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程参与学习。
•在这所学校里,有一间特殊的教室,名为“奇迹工坊”。
这里可以随意发挥想象力,学生们可以尝试各种创作和实践项目。
每天都能听到学生们在教室里兴奋地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创作的种子萌芽•一天,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在奇迹工坊里找到了一块看似普通的木板。
他觉得这块木板很有潜力,于是决定将它变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小明动手开始在木板上雕刻,并在材料柜中找到了一些彩色油漆。
他用不同的颜色为木板涂上鲜艳的图案,让木板焕发出生机。
•完成作品后,小明拿着他的木板在奇迹工坊里得意地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大家都被他的创意和精细的工艺所折服,纷纷鼓掌赞赏。
创作的奇迹绽放•小明的作品让他在整个学校里声名鹊起。
张老师听闻了这个消息后,亲自到奇迹工坊里找到小明,并告诉他,他的作品将有机会在一个艺术展览上展示。
•在艺术展览上,小明的作品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赞赏。
不仅仅是校外的观众,甚至还有艺术界的专家对小明的创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从那时起,小明的创作才华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
他成为了知行合一小里许多创作项目的中心人物,还受到了一些媒体的专访。
知行合一小的创造奇迹•小明的故事不仅仅是知行合一小学生的个案,而是这所学校无数个类似故事的缩影。
知行合一小借助创作的力量,发掘了许多隐藏在学生们内心深处的创造力和潜能。
•在这里,学生们不仅仅是被动吸收知识的接收者,更是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去实践。
纪实故事-只有两个学生的老师
![纪实故事-只有两个学生的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1d606c79e518964bcf847cb3.png)
纪实故事-只有两个学生的老师16岁少女的“光芒”梅香全名王梅香,她是一只深山俊鸟,是太行山深处一道美丽的光芒;梅香更像一株野菊花,娇艳而不妖冶,质朴而不卑微,在悬崖峭壁、石隙秃岩,开出一片灿烂,活出一片精彩。
即使是秋冬时节,百草凋零,万木萧萧,她也能微笑着给人们送去醉人的幽香。
梅香的家在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白泉行政村石门村,位于太行山区,从石门步行到临淇镇,要走3个多小时。
由于石门村偏僻,离当地小学较远,石门便有了一个教学点,梅香就是这个教学点惟一的老师。
梅香成为山村教师,有点偶然。
还是梅香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特别好,当时的老师李朝阳非常宠爱她,对她也抱着很大的期望,梅香也希望自己将来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
但是,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命运。
一次上课的时候,李朝阳轻轻地蹲在梅香的课桌前,抚摸着梅香的头问:“将来,如果老师走了,你愿不愿意做一名老师?”梅香点了点头。
后来,李朝阳老师真的走了,接任的老师来了一个又一个,结果一个也没有留下来。
2000年,16岁的梅香初中毕业,村里惟一的女老师因结婚离开了石门教学点,公派老师派不来,眼看学校就要散了,梅香想起了李朝阳老师的话,就接过教鞭,成了村里惟一的老师,一个人教一至四年级的所有课程。
石门教学点条件差,学生到五年级以后,就要到15公里外的镇上或者邻县卫辉上学。
所以,有的学生读完四年级就辍学了,有的转到了外地。
因此,很多家长都把男孩子的户口迁到了山外,因为他们认为给女孩子迁户口不值得。
后来,梅香的教学点就剩下了两名学生,都是女孩儿。
这个教学点一度连个固定的地址都没有。
最初,学校就是三间破旧的石头房子,由于年久失修,石头连接处的水泥多处脱落,窗户没有玻璃,屋顶部分瓦片破碎。
外面下大雨,屋里面就会下小雨。
梅香担心教室倒塌,就领着孩子到野外上课。
一遇风雨,只能钻进山洞里。
最后,梅香把学校落在了自己家里。
梅香教学用的黑板,是用3块木板拼成的。
晴天,院落就是孩子的教室,两张凳子就是孩子的课桌;每逢雨雪天,梅香的床铺就成了孩子们的课桌……这几年,随着太行山的旅游开发,有些村民迁出了大山,而梅香一直执著地坚守着,尽管只剩下两个学生。
一个人的学校_成长故事
![一个人的学校_成长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dea8c1b5901020207409c66.png)
一个人的学校一没有人知道,少年曾有所独属自己的学校。
多少年后,他还对这所学校满怀感激。
少年的家在山里,距离上的中学有五十多里路。
从家里到学校,他得奔走五个小时左右。
少年没有同行者,方圆十多里就他们一家住户,五十多里的山路自然得他独自走了。
——这条五十多里的山路,就是少年一个人的学校。
少年13岁,瘦瘦弱弱显得比实际年龄小得多。
寂静的山里小路,少年时而爬上时而溜下,倒减少了一个人行走的枯燥。
回家途中有一条河,不深,却很宽。
冬天,河水结冰了。
每每快到河边时,少年就起跑,然后“刺溜”一下,就滑出去好远,飞的感觉,特爽。
当然,偶尔也会摔倒,即使摔倒,少年响亮的笑声也会快乐地拍打着冰面。
一个孩子因为孤单而张扬着的快乐,像一锅沸腾的水,能溅起浪花儿。
盛夏,三伏天,走上十几里,衣衫就汗渍渍地贴在身上,少年却是满脸欢喜,每粒汗珠儿上晶莹闪烁的都是快乐——那条河以它的清凉在前面召唤着少年。
到了河边,少年脱掉鞋袜,先冲洗,再玩水,一个人玩得有滋有味。
就是这么一条河,把少年冬天的寒冷以及夏天的炎热,都推开好远好远。
只是在初春或者初冬,面对同样的一条河,少年就犯了愁。
要过河,得脱掉鞋袜蹚水,赤脚站在河里,少年冷得浑身发抖,他只能咬紧牙关,小心翼翼而又尽可能快地蹚过去。
上岸后胡乱擦一把,穿上鞋袜,为了逃避刺骨的冷,只得拼命奔跑。
他知道,只有跑起来,才会将冰冷甩在身后。
少年也曾因此瞎想过:给了他快乐的是这条河,让他苦不堪言的也是这条河,莫非快乐与痛苦是孪生的?少年甚至由此推广开来,自己在这条五十多里的山路上很辛苦地来回奔跑,是不是就可以跑出幸福来?多年之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少年从来没有寂寞孤独的感觉,或许得感谢这五十多里的山路吧,它就是那样幽幽地不声不响而又彻彻底底地吞噬了少年的寂寞与孤独。
二少年有时也会觉得特骄傲,拥有一条五十多里独属自己的路!有时玩性起来了,少年就试探着自己找捷径,攀爬,探险,有一次竟然在丝毫没有感觉中偏离了方向以至于迷了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5 我们的校园课件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5 我们的校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8672a352ea551811a68740.png)
图书室
这些小小的密探员真不错,了 解了我们学校那么多的功能用室。 不过我们学校大着呢,除了你们说 到的这些,还有好多你们不知道的, 需要自己继续探秘哦!
小小探密员们,今天 你们对我们的校园有新的 发现了吗?
教案
同
步 双击此处打开教案
THANKS!
非常感谢您的聆听!
教师:文小语 2020年8月29日
像不像 穿裙子的女 生。记住这 是女厕所的 标志
这是男厕 所的标志。同 学们不要混淆 啊。
我最喜欢的地方
电脑室
电脑室里面有 好多的电脑,我看 见高年级的哥哥姐 姐在电脑里画画, 我想快点长大,好 快点到电脑室上课 去。
图书室,里面有好 多好多的书,可好多书 名的字我都不认识,我 要好好学习,识多一些 字,好快点能看懂图书 室里的书。
教师办公室 我们的医务室
注意:
校园如配电房这样的地方,我们不能进去;教师、 校长办公室是他们工作的场所,没有必要时我们也不要 随随便便地进去,进教师办公室要先敲门或喊报告,得 到允许再进去。
在学校 工作的人们
张爷爷在整理树枝
卫生老师在给学生包扎伤口
教师在给学生讲课
辅导员老师在训练号鼓队
教学楼里有什么?
有教室,有办 公室,有楼梯。
那么我们如果在楼梯或者 是在楼道里应该怎么做呢?
上楼梯要靠右走, 下楼时要靠左走。 在楼道里我们也不能追跑。
我们的图书馆里边有许多的 书,你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书看。 但最重学了,要认 识男女厕所标志,千 万不能走错了!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上册
我们的校园
教师:文小语 2020年8月29日
校园探秘
开学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可能还有一 些小朋友还不了解学校,今天这节课我们 一起去看看我们的校园,好吗?
“五劳七伤”:“教坛保尔”精神广为传诵,优秀教师故事
![“五劳七伤”:“教坛保尔”精神广为传诵,优秀教师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6804d5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8.png)
“五劳七伤”:“教坛保尔”精神广为传诵,优秀教师故事为大家带来优秀教师故事,本文要介绍的教师名叫张学成。
他的双腿虽然残疾了,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步履还是那样的执著。
他身残志坚、扎根山区、献身教育的事迹,在陇原大地广为传颂,被誉为“教坛保尔”。
他虽然双腿残疾,身患多种顽疾,但仍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拄着双拐、骑着毛驴,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在山区教坛上辛勤耕耘。
“五劳七伤”:“教坛保尔”精神广为传诵优秀共产党员张学成,是甘肃省镇原县条件最为艰苦的殷家城乡李园子小学教师。
命运多舛:他依然咬牙坚持工作为了改变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况,早在学生时代,他就为自己起了“张学成”这个名字,志在学有所成,有所作为。
虽然他刻苦勤奋,品学兼优,但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就不得不辍学回家。
1971年10月,年仅18岁的张学成受聘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只身一人到离家15公里外的杏树沟创办村学,揭开了他教书育人生涯的第一页。
正当张学成准备在三尺讲台上大显身手的时候,1972年2月,不幸突然降临。
一次普通的静脉注射,竟致他下身偏瘫。
在家卧床的3个月里,他躺在炕上,心却离不开教室。
他想,这种病一时半会儿也治不好,绝不能因为自己而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
他便不顾家人的劝阻,拄着拐杖踏上了返校的山路。
十里羊肠小道,对于下身偏瘫的他来说,路途之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可张学成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顽强的意志,拄着拐杖,上坡时吃力地往上挪,下坡时坐在地上慢慢地往下蹭。
命运似乎有意与张学成过不去。
1993年,他的左腿在进行烤电治疗时,不慎发生意外,造成大面积烧伤,在还没有痊愈的情况下,他强忍着灼痛,毅然离开医院,返回学校;1996年他的左脚跟又不幸感染,做了植皮手术,无法独立往返学校,每周只能让妻子牵着毛驴接送;1998年秋季,他又被医生告知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而且可能会发生癌变。
接二连三的不幸,并没有摧垮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他一边跟病魔搏斗,一边坚持工作。
以人为本,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育人故事
![以人为本,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育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afe36d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5.png)
以人为本,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育人故事以下是 6 条关于“以人为本,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育人故事:故事一:你知道吗,我家孩子以前特别胆小,不敢和陌生人说话。
后来呀,学校组织了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锻炼交流能力。
就像小鹰被推下悬崖才学会飞翔一样,咱家孩子也慢慢地变得大胆起来了。
家长呢,也积极配合学校,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
社区也时不时举办一些有趣的小比赛,这给了孩子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呀!这不,现在孩子可开朗自信多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真的太重要啦!故事二:哎呀呀,我们隔壁的小明,以前学习那叫一个费劲啊!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况后,主动和家长沟通,一起想办法帮助小明。
这就好比一艘大船在海上迷失了方向,而老师和家长就是那指引方向的灯塔呢!社会上的志愿者们也来帮忙了,给小明辅导功课。
你猜怎么着,小明现在的成绩那可是直线上升啊!不一起努力怎么能让孩子这么快进步呢,对吧!故事三:我们小区有个孩子特别调皮捣蛋,让家长头疼得不行。
但是学校的老师没有嫌弃他,而是耐心地教导他,给他讲道理。
这不就是那春雨滋润大地,让小树苗茁壮成长嘛!家长也改变了教育方式,不再一味地打骂。
社区还专门为这样的孩子组织了一些团队活动。
哇塞,现在这个孩子变得特别懂事有礼貌了!家校社一起行动,就能创造奇迹呀!故事四:记得有一次,我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了,哭得可伤心啦!老师马上联系我们家长,大家一起坐下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这就好像一个交响乐团,每个乐器都要配合好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呀!通过这次,孩子学会了怎么和别人相处,家长也知道了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
真的太好了,不是吗?故事五:我朋友的孩子对画画特别感兴趣,但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培养。
学校的美术老师发现了孩子的天赋,鼓励他参加各种绘画比赛。
这就像给千里马配上了合适的马鞍!社会上的艺术培训机构呢,也给孩子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现在这个孩子的画可棒啦,这都是家校社共同努力的结果呀!故事六:你能想象吗,以前我们班有个同学特别内向,几乎不怎么说话。
教师生活故事精选
![教师生活故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dc148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0.png)
教师生活故事精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心灵去感化心灵,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平凡的日常,但也隐藏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1. 爱的心语张老师是一位小学教师,她班的李浩同学因父母离异,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一落千丈。
张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她利用业余时间找李浩谈心,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
渐渐地,李浩变得自信起来,成绩也提高了。
张老师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一个孩子的心灵。
2. 坚守承诺王老师是一位初中教师,他有一个惯,就是每次考试后都会为学生们准备一份个性化的评语。
这个惯虽然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始终坚持。
他说:“我承诺过要为他们的成长助力,就要做到。
”这份坚守承诺的精神,让学生们深受感动。
3. 无私奉献赵老师是一位高中教师,她患有严重的疾病,但仍然坚守在教学岗位上。
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她始终放不下她的学生们。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她仍然坚持上课,直到倒在讲台上。
赵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们铭记终生。
4. 耐心引导刘老师是一位特殊教育教师,她班的张明同学患有自闭症,无法正常与人沟通。
刘老师没有放弃,她耐心地引导张明,教他如何与人交流。
经过一年的努力,张明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让全班同学和家长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些教师的生活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感。
他们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品味、去传承。
温暖永不缺席教育故事
![温暖永不缺席教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35cc5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3.png)
温暖永不缺席教育故事从前有个小学,叫做温暖永不缺席小学。
这所学校有一位特殊的老师,名叫杨老师。
杨老师对教育充满热情,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温暖、包容的学习环境。
有一天,温暖永不缺席小学来了一位新学生,名叫小明。
小明是一个胆小害羞的孩子,刚到学校时非常紧张。
杨老师看到小明的不安,立刻走上前去,轻轻地问他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帮助的地方。
小明渐渐地放松下来,开始和杨老师交流。
杨老师渴望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他用耐心和关怀引导小明找到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帮助他适应新环境。
温暖永不缺席小学每年都举办各种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杨老师发起了一个社区服务项目,邀请学生们参与,为社区老人献爱心。
小明看到了这个机会,积极参与其中,并与同学们一起去探访社区中的老人。
在这次活动中,小明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他与老人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给他们带来欢乐和温暖。
小明深深感受到温暖和善意的力量,也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害羞,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
温暖永不缺席小学的学生们由于杨老师的引导,学会了互相尊重、合作、关心他人。
在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和珍视。
他们在微笑中成长,在爱的温暖中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温暖的教育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改变。
当教师以关怀和耐心对待学生时,他们能够从中获得自信和勇气。
温暖永不缺席教育故事激励着人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在关爱和理解的环境下,他们能够独立成长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的学校,也要坚守
![一个人的学校,也要坚守](https://img.taocdn.com/s3/m/95e3e12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a.png)
一个人的学校,也要坚守
胡海军
【期刊名称】《村委主任》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在边远山村,因为外出务工人员的急剧增加,加上村民搬迁和多年的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萎缩,农村适龄儿童数量越来越少。
按照学校编制要求,几个孩子的学校,一般也只能配备一个教师,因此出现了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
因为这些教师的坚守,孩子们圆了上学梦,教育得以延续,文化得以传承。
但是,“好景不长在”,人们担忧的是,一个教师的学校,到底能支撑多久?
【总页数】1页(P34-34)
【作者】胡海军
【作者单位】湖北省南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9
【相关文献】
1.一个人也要好好过 [J], 牛润科
2.一个人也要好好睡觉 [J], 路宝
3.一个人,也要好好的 [J], 闫晓雨
4.生活不苟且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J], 戴维斯(文/图)
5.一个人也要照顾好自己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年级】两个人的学校 小学生记叙文450字
![【四年级】两个人的学校 小学生记叙文4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9db77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0.png)
【四年级】两个人的学校小学生记叙文450字我和小明是一个学校的同学,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一起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我们之间的友谊,就像一棵茁壮的小草,一天天地生长。
在上学的路上,我和小明总是互相搀扶着走,一路上聊天笑闹。
我们经常看到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苹果。
我们都特别喜欢吃苹果,于是我们约好了,放学后一起来摘苹果。
放学的铃声一响,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大树下,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红彤彤的苹果,高高兴兴地品尝起来。
除了摘苹果,我们还经常一起去体育馆玩。
我和小明都喜欢运动,经常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
有一次,我们参加了跳绳比赛,小明获得了冠军,我拿到了第二名。
我们互相握着手,互相祝贺。
不仅在学习和体育方面,我和小明在困难时也能相互扶持。
有一次,我犯了一个错误,被老师批评了。
我觉得很难过,眼泪差点掉下来。
小明走过来,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说:“别难过了,下次注意就好了。
”他的话让我心情好了很多。
我和小明之间并不是没有争吵,有时我们也会为了一点小事吵架。
但是我们很快就和好了,毕竟友谊是经得起考验的。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和小明即将分别,上不同的初中。
虽然我们将来可能不再是同一个学校,但是我们的友谊将永远存在。
我相信,我们依然会保持联系,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与困惑。
十年之后,当我回想起小学时的点点滴滴时,我会想起我和小明一起上学的日子。
那是一个充满欢笑和回忆的日子。
我们一起度过的四年,让我懂得了友谊的宝贵,也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相互扶持,我们可以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和小明是一对好朋友,我们的友谊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我期待着和小明有更多的美好时光,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月9日,赵国清老师在给学校唯一的学生汪文强辅导功课。
9月9日,学校唯一的学生汪 文强在课堂上听课。随着当 地农民外出打工数量的增多, 这里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 们大多都随父母去了教学条 件更好的地方上学。四年前, 另一名教师也被调走了。这 个学期开学,学校里只来了 汪文强一名学生。
9月9日,赵国清在给唯一的学生汪文强上课,来学校玩的几名学龄 前儿童在教室外“旁听”。
学校里的一个瘪篮球是赵国 清和汪文强课外活动的体育 用品(9月9日摄)。
9月9日,汪文强“个野果子给汪文强玩。
9月9日,放学后,赵国清与 汪文强一同走出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