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草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雄师范学院学分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

(草案)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为推进学分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弹性学制、选课制和绩点制,从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对2009年颁行的《楚雄师范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全校各系(院)要遵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适应学分制改革的需要,认真作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一、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和“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的发展观,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能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修订培养方案与推进专业建设相结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与整合教学资源相结合,探索多规格、个性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完善学分制、激励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相结合。

(二)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第一、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面。在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牢固树立加强学科基础,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增强人才培养发展潜力的理念。在强化学科基础的前提上,拓宽学生知识面,从增强不同专业的学科基础、相近专业的应用交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等方面,认真审视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路。既要明确不同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又要确定专业核心(学位)课程结构;既要从相近专业的应用交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扩大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又要进一步优化专业方向构建专业面向的课程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辅修专业模块,逐步实施辅修制,使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能够实现确保学生学科专业基础,又有更宽的专业面向,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第二、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就是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通过构建切实可行的选课制,保证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专业、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与学习时间等权利,从而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生个性塑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选课制为基础,构建弹性学制的实现路径,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计划,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延缓毕业,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特征,以及学分制下教学的极大开放性。

第三、进一步完善专业技能训练与学术科技活动。在加强实验、实习、课程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专业技能训练与学术科技活动;在确保列入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需要,完善专业技能训练与学术科技活动的实施与考核方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参与学术与科技活动,大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科技活动和人际交往实践,积极参加课外讲座、学术科技活动、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等,并完成相应的学分。在第三、五学期各安排一周(全学期的教学周为17+1)的时间专门用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测试;学生在校期间应听8个专业学术讲座或4个学术讲座与一次省级(含)以上学科专业(科技)竞赛活动。

第四、彰显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在设计培养方案时注重课程设置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课程间的关联性,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应用性、交叉性以及知识更新。根据专业应用面向和经济社会职业分化的特点,规范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不同或相近专业学科基础融会贯通的必修课程组、相近专业交叉应用或拓展的限选修课程群,以及不同学科交叉结合呈现出应用发展前沿的任选课程组。通过构建学科基础统一、专业应用渗透、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体系优化,凸显学科优势,形成专业特色,造就和培育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中小学职业教育教师,以及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各专业必须在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的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学校总体的人才培养

程设置

结构 目标和发展定位,进一步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上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不能含糊、冗长、空泛和任意拔高或降低,要求凝练、准确,切合实际,具可操作性;突出专业优势和特色;文字表述要简洁、准确。

三、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与课程结构

1. 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总体框架

本科各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由普通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共14个体系构成,普通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7个部分;专业教育内容包括相关学科基础、本专业主干和专业实践训练等3个部分。综合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学术科技与创新就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等4个部分。 2. 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总体框架,课程设置结构体系主要分为基础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教育类别,下设三个教学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以及相应的课程模块、系列课程或课程群,并按课程(活动)的必修或选修的性质作最后的划分。课程结构体系如下

基础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 专业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师范类)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育

实践活动与素质拓展

3.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本科专业人才方案的设计中,需要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实践教学的周数(学时)。按照加强基础,突出提高能力的思路,构建专业实践教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