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7散文诗两首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训练(共8题;共23分)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瓣(biàn) 匿笑(nì) 沐浴(yù) 摩(mó)

B. 祷告(dǎo)并蒂(dì) 摇摆(yáo) 嗅(chòu)

C. 倘若(tǎng)姊妹(zǐ)菡萏(dàn) 敧斜(yī)

D. 惊讶(yà) 牛棚( péng) 膝盖(xī)遮拦(zhē)

【答案】 D

【考点】常用字字音,金色花

【解析】A项中“瓣”读bàn;B项中“嗅”读xiù;C项中“敧”读qī。

2.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D. 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答案】C

【考点】停顿与节奏,金色花

【解析】正确划分: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3.对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偷偷地笑)

B. 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向神祈求保佑)

C.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停滞不前)

D. 打得左右攲斜。(倾斜,歪斜)

【答案】C

【考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荷叶母亲,金色花

【解析】【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C项有误,“徘徊”在句中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的意思。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4.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哪里比得上她呀!

B. 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 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还是去深圳旅游?

D. 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答案】C

【考点】逗号,金色花

【解析】【分析】C句中第二个问号应为逗号,因为问的内容还没结束。

【点评】本题不难,句子内容清楚,易于判断标点符号。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标号符号,了解它们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不要硬记,要在语境中熟悉它们,熟练地掌握使用方法。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 《荷叶?母亲》是一首借景写人、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

C. 《荷叶?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D. 《金色花》通过对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答案】C

【考点】把握诗歌主题,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荷叶母亲,金色花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表现手法的分析,要结合诗歌主旨以及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荷叶?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必须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及表现手法。

6.《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印度;泰戈尔;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考点】近代文学,外国文学,荷叶母亲,金色花,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7.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①冬天像________

②老师的话像________

③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________

【答案】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考点】荷叶母亲,金色花,联想想象

【解析】【分析】首先分析例句,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先把“音乐”比作“泉水”,然后顺着这个思路想象音乐的作用,然后仿照例句调动记忆和积累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联想的相关性和想象的合理性。另外,还要注意联想的通俗性。

【点评】本题考查联想和想象能力。“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联想分为同向联想、逆向联想、多角度联想;“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这两种思维能力在写作中非常重要,他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养这两种能力。

8.句子仿写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这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答案】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考点】续写式仿写,金色花

【解析】【分析】仿写语句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和谐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等多层次的能力要求。【点评】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修辞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二、综合题(共1题;共9分)

9.综合性学习。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5月11日母亲节前,某班同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分工合作,然后开展全班交流,请帮助完成下列活动步骤。①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3)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题。

①央视一则广告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③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分析以上三则材料,我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祖国,我们伟大的母亲,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请你写一句话为祖国母亲献上美好的祝福。

________

【答案】(1)语言简明,紧扣主题母爱。示例:道不尽的母爱;母爱无声惊天地;天地宽大,母亲恩大

(2)(步骤合理,符合主题内容,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

示例:②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

;③评委点评并宣布评价结果

(3)(紧扣母亲伟大及感恩、报答等关键词)

示例:母爱是无私的,我们应学会感恩;

我们要有孝心,更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关爱母亲的实际行动。

(4)(表达真挚的祝福,情感热烈,语言优美)

示例:让无数的爱,点燃祖国母亲继续前行的希望吧!

【考点】广告标语,活动设计,材料探究,荷叶母亲

【解析】(1)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2) 步骤合理,符合主题内容,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3)考材料式探究题一般会把课内材料与课外材料整合在一起,考查综合探究能力。这是语文学习视野和语文学习能力有机结合的新题型,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表达的高度。(4)这是一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三、诗歌鉴赏(共2题;共19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乙】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两首小诗都出自《繁星?春水》,作者是现代女诗人________,她原名叫________。

(2)甲诗中“心中的风雨”具体指什么?

(3)两首小诗表达了怎样共同的情感?

(4)在内容的选择和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母亲啊/你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你的心中

B.母亲啊/你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你辛劳岁月的见证

【答案】(1)冰心;谢婉莹

(2)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

(3)对伟大母爱(或母亲)的感恩、歌颂。

(4)A,B

【考点】把握诗歌主题,感悟诗歌的特点,荷叶母亲,金色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内容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主要内容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对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一定会提高。《繁星?春水》是现代诗人冰心代表作,冰心原名谢婉莹。

(2)“心中的风雨”是比喻的说法,指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

(3)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对母爱的歌颂。

(4)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繁星?春水》的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B中“条条斑痕”“辛劳岁月”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A。

故答案为:

(1)冰心;谢婉莹

(2)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

(3)对伟大母爱(或母亲)的感恩、歌颂。

(4)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重点句子的理解、主旨的把握以及对各内容的理解能力。

11.阅读训练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答案】(1)排比

;拟人。

(2)C

【考点】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品味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金色花

【解析】【分析】“芽儿”、“花儿”、“果儿”是青年的象征。

【点评】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品味语言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