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石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卅六
B 《瘗鹤铭》
《瘗鹤铭》的原刻,在江苏 镇江焦山崖石上,曾崩落在长江 中。清代康熙中,移置在山上的 定慧寺。铭文笔势开扩,点画飞 动,前人评价很高。北宋黄庭坚 爱临此铭,他的诗有“大字无过 瘗鹤铭”之句。
此碑之所以被推崇,因其南 朝时代的书法气韵浓厚,特别是 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之后, 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线条更加 雄健凝重。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六朝,是指公元三世纪到六世纪相继建都于建康的东吴、东 晋、宋、齐、梁、陈六个封建王朝。在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 基本处于南北对峙的格局中,独具特色的六朝文化也应运而生,并 迅速发展繁荣,成为继西汉、东汉之后的又一个文化高峰。它上承 强盛的大一统汉王朝,下启新的大一统的隋唐王朝,是中国古代文 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过渡时期。
额下有圆形穿孔,仅起装饰作用,南朝 以后不复有此。
碑身正反面均刻有文字。
碑座为一龟趺,又名赑屃。
现存南朝陵墓石碑中,唯存有梁代石碑, 共计12通。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碑
卅二
地下石刻——石墓志
石墓志:是埋设在墓中刻有文字的石刻或 者砖刻。一般记载有墓主的姓名、籍贯、家世 谱氏、卒年、葬日、葬地以及生平仕历。有些 墓志在志文之后书有用韵语撰写的歌功颂德的 铭辞,故又称墓志铭。
梁 天监十七年(518) 辟邪
廿一
南京现存年代最早的南朝石辟邪—— 梁 桂阳郡王(谥曰“简”) 萧融
墓
西南向 辟邪
东北向 辟邪
萧融(?-501年),梁武帝萧衍的异母弟。齐永元三年(501年),与兄长萧懿俱被齐东昏侯萧 宝卷赐药毒死。
萧融墓现存石刻2种3件,其中石辟邪两只,东北、西南相对。东北侧辟邪为雌兽,保存较好。西 南侧辟邪为雄兽,出土时碎成数块,现已修复。此对现位于南京炼油厂小学内。
霍去病墓石刻 《马踏匈奴》
十三
B 陵墓石刻的发展与特点
特点: 南朝陵墓石刻的特点,集中体现在神道石刻上,神道石刻的排列
位置均为石兽一对、石柱一对、石碑一对。帝王与王侯贵族的陵墓石 刻的差异仅在于帝陵前的石兽为天禄、麒麟;王侯贵族陵墓前为辟邪 (有翼的狮子)。
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人君,用传说中的神物来表现其尊贵地位, 王侯贵族则用百兽之王狮子并添加双翼来表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 贵地位,这是完全合乎封建礼制和道德规范的。
二、陵墓所用(陵墓石刻)——
三、传世精品合集——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吧!
五
A 什么是佛教石刻?
佛教石刻是指以佛教题材为内容,以宣扬佛教教义为目的的石刻, 包括窟龛造像、摩崖像、单独石雕佛像、礼佛图像、佛塔、经幢、造 像碑等形式。
南京栖霞寺 佛教石刻
六
B 佛教石刻产生的历史背景
秦汉时期,封建文化在儒家思想独尊的统治下发展受到种种限制, 内容比较单一。到了孙吴时期,逐渐开始摆脱儒家思想统一天下的桎 梏,各种思潮开始空前活跃,竞相发展。儒学、佛学、玄学、道教等 各派学说错综复杂的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学说相 互激荡、相互斗争、相互糅合。这种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为佛教的进 一步传入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廿五
地上石刻——石柱
石柱分础、座、柱、盖四个部分。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神道石柱
廿六
地上石刻——石柱 础
础,为方形,四侧立面以浮雕的神怪图案装饰。
廿七
地上石刻——石柱 座
座,为双螭座,雕有一对相向环伏、口内衔珠、长尾相交的螭龙, 正面有柱孔以承柱。
廿八
地上石刻——石柱 柱
柱,呈圆柱或圆角方柱状,柱身2/3处以 下饰瓦楞纹,1/3处以上饰瓜楞纹,两纹之间 以辫纹带和交龙纹带做分隔。
在东北侧石辟邪前面,有一残存的神道石柱柱头小辟邪。
廿二
保存最丰富的南朝神道石刻——梁 安成康王 萧秀墓
萧秀(475年-518年),梁武帝萧
衍的异母弟。萧秀性格宽和,礼贤下土,
西
东
精意学术。
侧
侧
辟
辟
萧秀墓神道石刻较一般陵墓多一对
邪
邪
石碑,其排列秩序依次为石辟邪1对、
前石碑1对、神道石柱1对、后石碑1对。
现存石麒麟两只,均为雄兽,无角。整个造型既像麒麟又像辟邪。由于体表风蚀严重,雕 饰花纹多已磨灭不清。从陈武帝陵的石麒麟现状来看,造型较为粗放,纹饰较为简朴,这与当 时百废待兴的国内状况当有联系。
十九
雕刻最精美的石麒麟——陈文帝 陈蒨 永宁陵
西侧麒麟
东侧麒麟
陈蒨(527-566年),陈霸先兄陈道谭之子,四十岁病逝,谥号文皇帝,葬于永宁陵。
其建造年代早于洛阳龙门石窟,晚于大
同云岗石窟。(后附建造年代比较图)
现今统计发现,栖霞山千佛崖石窟共有
大小石窟佛龛250个,造像520余尊,自 宋代到明代,历代均有增修。
舍利塔东的大佛阁 又称三圣殿
内主供无量寿佛
十
参考附表
地域 中原地区 南方地区
地点 甘肃 敦煌 莫高窟 甘肃 麦积山石窟
山西 云岗石窟 河南 龙门石窟 南京 栖霞山千佛崖 杭州 飞来峰石窟
柱上端正面有矩形石额,额面镌刻墓主人 的官职爵位等,右柱石额为正书,左柱石额为 反书。
廿九
关于“反左书”
历史上把萧景墓石柱柱额上那别有 趣味的特殊字体成为“反左书”。在南 朝陵墓石柱上,现仅存两例,一例是萧 顺之墓神道东侧石柱,一例便是萧景墓 神道西侧石柱。
反左书出现于梁朝初年,盛行于梁 大同年间,其后便销声匿迹,成为中国 书法史上的绝响。
梁天监十三年(514)陶弘景书瘗(音“易”)鹤铭
卅七
C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南朝(5-6世纪) 拼镶砖画 拓片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 咸、向秀和王戎。他们狂放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
西
东
侧 龟
侧 龟
萧秀墓神道石刻中设置4通石碑,
趺
趺 这一现象在南朝陵墓中是较为罕见的。
座
座
东
侧
西 侧 石 柱
石 柱
西
东
侧
侧
础 座
石
石
廿三
碑
碑
最标准的南朝石辟邪——梁 吴平忠侯 萧景墓
萧景(477年-523年),字子昭,梁武 帝叔父萧崇之之子,梁武帝的堂弟。少好 学,长于辞令。
萧景墓前现存石刻2种3件,其中石辟 邪两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西辟邪 于1956年曾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 于是又埋入原来地下。
上为萧景墓前石柱上的反左书拓片。
反左书是文人墨客赋闲的一种书法 游戏,由于认识的人少,注定了它 昙花一现的命运。
三十
地上石刻——石柱 盖
盖,为圆形,盖面周边为浮雕仰莲纹,其上伫 立一座与墓前石兽造型相同的小兽,使整个神 道石柱更显挺拔、庄重。
卅一
地上石刻——石碑
碑首,呈圆形,其正中有一长方形额, 上刻与墓主有关的朝代、官衔、谥号等。
六朝石刻,尤其是南朝的陵墓石刻,是我们阅读六朝历史、宣 传六朝文化最好的实物资料。导游在实际工作中,在充分认识石刻 实物的基础上,了解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才能更好的宣 传继汉开唐的六朝文化、更好的宣传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
一
为演示需要,我们将丰富的六朝石刻简单划分为三类
一、佛教所用(佛教石刻)——
卅五
A 《天发神谶碑》
又名《天玺纪功碑》、 《三断碑》。篆书,三国·吴 天玺元年(276)立。碑原在江 苏江宁,已毁。
此碑非篆非隶,下笔多 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转 折方圆并用,形象奇异瑰伟。 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 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
天发神谶(音“乘”)碑 拓片
总统府夕佳楼后的三段 碑为宣统元年两江总督端方 根据拓片所复制。
十四
C 陵墓石刻的分类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六个小项吧!
十五
地上石刻——石兽
现在南朝陵墓神道石兽中,共有麒麟22只(南京3处皇陵前6只,丹 阳18只),共有辟邪28只(22只在南京,4只在丹阳,2只在句容,还有2 只出处、用途、时代不明)
宋 ( 4
梁 ( 6
世
4
纪
2 年 )
中 叶 ) 十六
地上石刻——石兽 麒麟
南朝佛教造像
南朝 梁
大同元年(546)
释慧影造像
八
C 六朝佛教石刻的代表-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
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 窟位于南京城东北20公里 处,刘宋泰始年间,居士 明僧绍由山东来此披荆斩 棘结庐隐居凡二十年,后 遇到云游至此并常在此宣 诵《无量寿经》的法度禅 师,故于南齐永明7年 (489年)舍宅为寺,供 法度禅师居住弘法。这就 是栖霞寺建立的开端“栖 霞精舍”。
二
为演示需要,我们将丰富的六朝石刻简单划分为三类
一、佛教所用(佛教石刻)—— 二、陵墓所用(陵墓石刻)——
三
为演示需要,我们将丰富的六朝石刻简单划分为三类
一、佛教所用(佛教石刻)——
二、陵墓所用(陵墓石刻)—— 三、传世精品合集——
四
为演示需要,我们将丰富的六朝石刻简单划分为三类
一、佛教所用(佛教石刻)——
时间 4世纪 6世纪 5世纪 5-6世纪 5-6世纪 9-13世纪
十一
A 什么是陵墓石刻
陵墓石刻,是指陈设在古代帝王将相陵墓前神道两侧的石兽、石 柱、石碑等地面时刻,以及埋葬在墓穴中的石墓志、石买地券、石墓 门等地下石刻。
梁 安成康王 萧秀墓 石刻
十二
B 陵墓石刻的发展与特点
发展:
陵墓石刻最初出现于西汉,不过当时石刻设置还没有形成定制, 也没有严格的封建礼制内涵。(现存最早的陵墓石刻是西汉骠骑将军 霍去病墓前的14件石刻,现在陕西兴平县)到了东汉时期,陵墓石刻 的设置和封建礼制内涵更加统一和明确,而到了南朝时期,设置神道 石刻便已成为一种固定的墓葬制度。
另:萧景墓神道现仅存西侧一石柱,是南 朝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且石柱上有 “反左书”(后面有介绍)。
东侧石辟邪
廿四
最沧桑的南朝石辟邪——梁 鄱阳忠烈王 萧恢墓 和 始兴忠武帝 萧憺墓
萧恢目前两辟邪均为雄兽,
东辟邪从头至尾纵断两块, 四足及尾部也均断,1955 年修复至现状。
萧憺墓前两辟邪,东辟邪无完整头部,据传历 史上由于当地农民惧怕其抓小孩子喂其腹下的 小辟邪而将其头砍掉。西辟邪仅存后跨胯部, 立于东辟邪旁。
南朝 齐 永明六年(488) 《妙相寺造像》
南朝 宋
元嘉二十五年(448)
石佛坐像
七
B 佛教石刻产生的历史背景
进入南朝时期,佛教经过孙吴时期和东晋时期的发展,逐渐与玄 学结合,尤其是刘宋高僧竺道生提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顿悟成佛” 的观点迎合了处在南北对峙、政局动荡的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心理 需要,且这一时期的统治者为长治久安也竭力弘扬佛教,以转移人们 对现实的不满。这样,佛教在南方这片沃土上迅速发扬光发,成为南 朝社会的主导思想,独领风骚达150余年之久。栖霞山的千佛崖石窟造 像,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麒麟、天禄(双角麒麟)嗔目张口、昂首后仰、长须下卷、挺胸垂腰、 胁附双翼、尾长曳地,似乎正在嘶喉着腾跃前进,形象雄健灵动,气势博 大恢弘。
齐景帝修安陵 麒麟
Fra Baidu bibliotek
十七
现存年代最早的南朝石麒麟——宋武帝 刘裕 初宁陵
东侧麒麟
西侧麒麟
刘裕(363年-422年),南朝刘宋开国之君。 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 立为帝,国号宋,改年号永初,仍定都建康。
陵前尚存石麒麟两只,均为雄兽,东西相对,保存完好,造型灵巧凶悍,纹饰绚丽华美, 气韵生动,为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代表作。
二十
地上石刻——石兽 辟邪
辟邪头顶无角,一般由一雄一雌组成一对,列置于王侯贵族墓前。昂 首挺胸、张口伸舌、头披长鬣(音“列”)、胁附双翼、长尾垂后、体态 壮硕,显得威武阳刚、生气勃勃。
东晋谢鲲墓志
卅三
地下石刻——石买地券
石买地券:又称地券,是是由购买土地的契约演变而来。一般在铅、 砖、石、木、玉上书写,大小与墓志相当,内容一般是墓地的四至(大 小)、地价、证人和不许侵占等语。
宋代(南宋)铜梁地劵 拓片
卅四
地下石刻——石墓门
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墓门门额
石墓门:据今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陵墓的墓门均为石砌,并在 石门石柱上置有一半圆形门额。有的门额上有浅浮雕“人字拱”。
陵前现存石麒麟一对,东西相向,东为双角,
西为独角,均为雄兽,造型相似,身上细部刻纹略 有不同。
十八
造型最豪放的石麒麟——陈武帝 陈霸先 万安陵
北侧麒麟
南侧麒麟
陈霸先(503年一559年),南朝陈的建立者。太平二年(557年)十月受封陈王,随即废梁 敬帝萧万智自立为帝,国号陈,改年号永定。陈武帝万安陵在陈朝灭亡后便被掘毁。
栖霞山千佛崖石窟 九
C 六朝佛教石刻的代表-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
相传明僧绍舍宅为寺后,常梦见栖
霞山西峰石壁上有如来佛光,想凿窟造
像,然身前未能如愿。后其子明仲璋
(时任临沂令)出资鸠(jiu)工,开始
于石壁铸造无量寿佛像,至梁天监十年
(511年)石窟造像初具规模。从栖霞精
舍创建到石窟造像出具规模历时23年,
B 《瘗鹤铭》
《瘗鹤铭》的原刻,在江苏 镇江焦山崖石上,曾崩落在长江 中。清代康熙中,移置在山上的 定慧寺。铭文笔势开扩,点画飞 动,前人评价很高。北宋黄庭坚 爱临此铭,他的诗有“大字无过 瘗鹤铭”之句。
此碑之所以被推崇,因其南 朝时代的书法气韵浓厚,特别是 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之后, 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线条更加 雄健凝重。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六朝,是指公元三世纪到六世纪相继建都于建康的东吴、东 晋、宋、齐、梁、陈六个封建王朝。在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 基本处于南北对峙的格局中,独具特色的六朝文化也应运而生,并 迅速发展繁荣,成为继西汉、东汉之后的又一个文化高峰。它上承 强盛的大一统汉王朝,下启新的大一统的隋唐王朝,是中国古代文 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过渡时期。
额下有圆形穿孔,仅起装饰作用,南朝 以后不复有此。
碑身正反面均刻有文字。
碑座为一龟趺,又名赑屃。
现存南朝陵墓石碑中,唯存有梁代石碑, 共计12通。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碑
卅二
地下石刻——石墓志
石墓志:是埋设在墓中刻有文字的石刻或 者砖刻。一般记载有墓主的姓名、籍贯、家世 谱氏、卒年、葬日、葬地以及生平仕历。有些 墓志在志文之后书有用韵语撰写的歌功颂德的 铭辞,故又称墓志铭。
梁 天监十七年(518) 辟邪
廿一
南京现存年代最早的南朝石辟邪—— 梁 桂阳郡王(谥曰“简”) 萧融
墓
西南向 辟邪
东北向 辟邪
萧融(?-501年),梁武帝萧衍的异母弟。齐永元三年(501年),与兄长萧懿俱被齐东昏侯萧 宝卷赐药毒死。
萧融墓现存石刻2种3件,其中石辟邪两只,东北、西南相对。东北侧辟邪为雌兽,保存较好。西 南侧辟邪为雄兽,出土时碎成数块,现已修复。此对现位于南京炼油厂小学内。
霍去病墓石刻 《马踏匈奴》
十三
B 陵墓石刻的发展与特点
特点: 南朝陵墓石刻的特点,集中体现在神道石刻上,神道石刻的排列
位置均为石兽一对、石柱一对、石碑一对。帝王与王侯贵族的陵墓石 刻的差异仅在于帝陵前的石兽为天禄、麒麟;王侯贵族陵墓前为辟邪 (有翼的狮子)。
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人君,用传说中的神物来表现其尊贵地位, 王侯贵族则用百兽之王狮子并添加双翼来表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 贵地位,这是完全合乎封建礼制和道德规范的。
二、陵墓所用(陵墓石刻)——
三、传世精品合集——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吧!
五
A 什么是佛教石刻?
佛教石刻是指以佛教题材为内容,以宣扬佛教教义为目的的石刻, 包括窟龛造像、摩崖像、单独石雕佛像、礼佛图像、佛塔、经幢、造 像碑等形式。
南京栖霞寺 佛教石刻
六
B 佛教石刻产生的历史背景
秦汉时期,封建文化在儒家思想独尊的统治下发展受到种种限制, 内容比较单一。到了孙吴时期,逐渐开始摆脱儒家思想统一天下的桎 梏,各种思潮开始空前活跃,竞相发展。儒学、佛学、玄学、道教等 各派学说错综复杂的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学说相 互激荡、相互斗争、相互糅合。这种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为佛教的进 一步传入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廿五
地上石刻——石柱
石柱分础、座、柱、盖四个部分。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神道石柱
廿六
地上石刻——石柱 础
础,为方形,四侧立面以浮雕的神怪图案装饰。
廿七
地上石刻——石柱 座
座,为双螭座,雕有一对相向环伏、口内衔珠、长尾相交的螭龙, 正面有柱孔以承柱。
廿八
地上石刻——石柱 柱
柱,呈圆柱或圆角方柱状,柱身2/3处以 下饰瓦楞纹,1/3处以上饰瓜楞纹,两纹之间 以辫纹带和交龙纹带做分隔。
在东北侧石辟邪前面,有一残存的神道石柱柱头小辟邪。
廿二
保存最丰富的南朝神道石刻——梁 安成康王 萧秀墓
萧秀(475年-518年),梁武帝萧
衍的异母弟。萧秀性格宽和,礼贤下土,
西
东
精意学术。
侧
侧
辟
辟
萧秀墓神道石刻较一般陵墓多一对
邪
邪
石碑,其排列秩序依次为石辟邪1对、
前石碑1对、神道石柱1对、后石碑1对。
现存石麒麟两只,均为雄兽,无角。整个造型既像麒麟又像辟邪。由于体表风蚀严重,雕 饰花纹多已磨灭不清。从陈武帝陵的石麒麟现状来看,造型较为粗放,纹饰较为简朴,这与当 时百废待兴的国内状况当有联系。
十九
雕刻最精美的石麒麟——陈文帝 陈蒨 永宁陵
西侧麒麟
东侧麒麟
陈蒨(527-566年),陈霸先兄陈道谭之子,四十岁病逝,谥号文皇帝,葬于永宁陵。
其建造年代早于洛阳龙门石窟,晚于大
同云岗石窟。(后附建造年代比较图)
现今统计发现,栖霞山千佛崖石窟共有
大小石窟佛龛250个,造像520余尊,自 宋代到明代,历代均有增修。
舍利塔东的大佛阁 又称三圣殿
内主供无量寿佛
十
参考附表
地域 中原地区 南方地区
地点 甘肃 敦煌 莫高窟 甘肃 麦积山石窟
山西 云岗石窟 河南 龙门石窟 南京 栖霞山千佛崖 杭州 飞来峰石窟
柱上端正面有矩形石额,额面镌刻墓主人 的官职爵位等,右柱石额为正书,左柱石额为 反书。
廿九
关于“反左书”
历史上把萧景墓石柱柱额上那别有 趣味的特殊字体成为“反左书”。在南 朝陵墓石柱上,现仅存两例,一例是萧 顺之墓神道东侧石柱,一例便是萧景墓 神道西侧石柱。
反左书出现于梁朝初年,盛行于梁 大同年间,其后便销声匿迹,成为中国 书法史上的绝响。
梁天监十三年(514)陶弘景书瘗(音“易”)鹤铭
卅七
C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南朝(5-6世纪) 拼镶砖画 拓片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 咸、向秀和王戎。他们狂放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
西
东
侧 龟
侧 龟
萧秀墓神道石刻中设置4通石碑,
趺
趺 这一现象在南朝陵墓中是较为罕见的。
座
座
东
侧
西 侧 石 柱
石 柱
西
东
侧
侧
础 座
石
石
廿三
碑
碑
最标准的南朝石辟邪——梁 吴平忠侯 萧景墓
萧景(477年-523年),字子昭,梁武 帝叔父萧崇之之子,梁武帝的堂弟。少好 学,长于辞令。
萧景墓前现存石刻2种3件,其中石辟 邪两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西辟邪 于1956年曾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 于是又埋入原来地下。
上为萧景墓前石柱上的反左书拓片。
反左书是文人墨客赋闲的一种书法 游戏,由于认识的人少,注定了它 昙花一现的命运。
三十
地上石刻——石柱 盖
盖,为圆形,盖面周边为浮雕仰莲纹,其上伫 立一座与墓前石兽造型相同的小兽,使整个神 道石柱更显挺拔、庄重。
卅一
地上石刻——石碑
碑首,呈圆形,其正中有一长方形额, 上刻与墓主有关的朝代、官衔、谥号等。
六朝石刻,尤其是南朝的陵墓石刻,是我们阅读六朝历史、宣 传六朝文化最好的实物资料。导游在实际工作中,在充分认识石刻 实物的基础上,了解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才能更好的宣 传继汉开唐的六朝文化、更好的宣传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
一
为演示需要,我们将丰富的六朝石刻简单划分为三类
一、佛教所用(佛教石刻)——
卅五
A 《天发神谶碑》
又名《天玺纪功碑》、 《三断碑》。篆书,三国·吴 天玺元年(276)立。碑原在江 苏江宁,已毁。
此碑非篆非隶,下笔多 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转 折方圆并用,形象奇异瑰伟。 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 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
天发神谶(音“乘”)碑 拓片
总统府夕佳楼后的三段 碑为宣统元年两江总督端方 根据拓片所复制。
十四
C 陵墓石刻的分类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六个小项吧!
十五
地上石刻——石兽
现在南朝陵墓神道石兽中,共有麒麟22只(南京3处皇陵前6只,丹 阳18只),共有辟邪28只(22只在南京,4只在丹阳,2只在句容,还有2 只出处、用途、时代不明)
宋 ( 4
梁 ( 6
世
4
纪
2 年 )
中 叶 ) 十六
地上石刻——石兽 麒麟
南朝佛教造像
南朝 梁
大同元年(546)
释慧影造像
八
C 六朝佛教石刻的代表-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
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 窟位于南京城东北20公里 处,刘宋泰始年间,居士 明僧绍由山东来此披荆斩 棘结庐隐居凡二十年,后 遇到云游至此并常在此宣 诵《无量寿经》的法度禅 师,故于南齐永明7年 (489年)舍宅为寺,供 法度禅师居住弘法。这就 是栖霞寺建立的开端“栖 霞精舍”。
二
为演示需要,我们将丰富的六朝石刻简单划分为三类
一、佛教所用(佛教石刻)—— 二、陵墓所用(陵墓石刻)——
三
为演示需要,我们将丰富的六朝石刻简单划分为三类
一、佛教所用(佛教石刻)——
二、陵墓所用(陵墓石刻)—— 三、传世精品合集——
四
为演示需要,我们将丰富的六朝石刻简单划分为三类
一、佛教所用(佛教石刻)——
时间 4世纪 6世纪 5世纪 5-6世纪 5-6世纪 9-13世纪
十一
A 什么是陵墓石刻
陵墓石刻,是指陈设在古代帝王将相陵墓前神道两侧的石兽、石 柱、石碑等地面时刻,以及埋葬在墓穴中的石墓志、石买地券、石墓 门等地下石刻。
梁 安成康王 萧秀墓 石刻
十二
B 陵墓石刻的发展与特点
发展:
陵墓石刻最初出现于西汉,不过当时石刻设置还没有形成定制, 也没有严格的封建礼制内涵。(现存最早的陵墓石刻是西汉骠骑将军 霍去病墓前的14件石刻,现在陕西兴平县)到了东汉时期,陵墓石刻 的设置和封建礼制内涵更加统一和明确,而到了南朝时期,设置神道 石刻便已成为一种固定的墓葬制度。
另:萧景墓神道现仅存西侧一石柱,是南 朝石柱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且石柱上有 “反左书”(后面有介绍)。
东侧石辟邪
廿四
最沧桑的南朝石辟邪——梁 鄱阳忠烈王 萧恢墓 和 始兴忠武帝 萧憺墓
萧恢目前两辟邪均为雄兽,
东辟邪从头至尾纵断两块, 四足及尾部也均断,1955 年修复至现状。
萧憺墓前两辟邪,东辟邪无完整头部,据传历 史上由于当地农民惧怕其抓小孩子喂其腹下的 小辟邪而将其头砍掉。西辟邪仅存后跨胯部, 立于东辟邪旁。
南朝 齐 永明六年(488) 《妙相寺造像》
南朝 宋
元嘉二十五年(448)
石佛坐像
七
B 佛教石刻产生的历史背景
进入南朝时期,佛教经过孙吴时期和东晋时期的发展,逐渐与玄 学结合,尤其是刘宋高僧竺道生提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顿悟成佛” 的观点迎合了处在南北对峙、政局动荡的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心理 需要,且这一时期的统治者为长治久安也竭力弘扬佛教,以转移人们 对现实的不满。这样,佛教在南方这片沃土上迅速发扬光发,成为南 朝社会的主导思想,独领风骚达150余年之久。栖霞山的千佛崖石窟造 像,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麒麟、天禄(双角麒麟)嗔目张口、昂首后仰、长须下卷、挺胸垂腰、 胁附双翼、尾长曳地,似乎正在嘶喉着腾跃前进,形象雄健灵动,气势博 大恢弘。
齐景帝修安陵 麒麟
Fra Baidu bibliotek
十七
现存年代最早的南朝石麒麟——宋武帝 刘裕 初宁陵
东侧麒麟
西侧麒麟
刘裕(363年-422年),南朝刘宋开国之君。 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 立为帝,国号宋,改年号永初,仍定都建康。
陵前尚存石麒麟两只,均为雄兽,东西相对,保存完好,造型灵巧凶悍,纹饰绚丽华美, 气韵生动,为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代表作。
二十
地上石刻——石兽 辟邪
辟邪头顶无角,一般由一雄一雌组成一对,列置于王侯贵族墓前。昂 首挺胸、张口伸舌、头披长鬣(音“列”)、胁附双翼、长尾垂后、体态 壮硕,显得威武阳刚、生气勃勃。
东晋谢鲲墓志
卅三
地下石刻——石买地券
石买地券:又称地券,是是由购买土地的契约演变而来。一般在铅、 砖、石、木、玉上书写,大小与墓志相当,内容一般是墓地的四至(大 小)、地价、证人和不许侵占等语。
宋代(南宋)铜梁地劵 拓片
卅四
地下石刻——石墓门
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石墓门门额
石墓门:据今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陵墓的墓门均为石砌,并在 石门石柱上置有一半圆形门额。有的门额上有浅浮雕“人字拱”。
陵前现存石麒麟一对,东西相向,东为双角,
西为独角,均为雄兽,造型相似,身上细部刻纹略 有不同。
十八
造型最豪放的石麒麟——陈武帝 陈霸先 万安陵
北侧麒麟
南侧麒麟
陈霸先(503年一559年),南朝陈的建立者。太平二年(557年)十月受封陈王,随即废梁 敬帝萧万智自立为帝,国号陈,改年号永定。陈武帝万安陵在陈朝灭亡后便被掘毁。
栖霞山千佛崖石窟 九
C 六朝佛教石刻的代表-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
相传明僧绍舍宅为寺后,常梦见栖
霞山西峰石壁上有如来佛光,想凿窟造
像,然身前未能如愿。后其子明仲璋
(时任临沂令)出资鸠(jiu)工,开始
于石壁铸造无量寿佛像,至梁天监十年
(511年)石窟造像初具规模。从栖霞精
舍创建到石窟造像出具规模历时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