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文化与生活
泉州五中2010届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Ⅰ)
![泉州五中2010届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Ⅰ)](https://img.taocdn.com/s3/m/23a9fe1a964bcf84b9d57be3.png)
泉州五中2010届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Ⅰ)2008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
1、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陕西都市青春频道的《都市碎戏》、湖南经视的《故事会》、湖北经视的《经视故事会》等以方言出场的新闻节目和栏目剧,在贴近民生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地面频道在传媒市场竞争惨烈的条件下通过强化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市场号召力的成功之路,日益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说明A、文化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B、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D、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2007年2月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河北易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和绿色资源,脚踏实地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促进了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据此回答2、3题。
2、“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见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C、文化的生产、传播和积累是一个过程;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3、河北易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和绿色资源,脚踏实地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促进了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体现了A、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文化;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4、2007年7月15日,“2007年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乒乓球比赛大会”在东京工业大学举办。
中日关系的改善,从文化体育方面的交流入手,这说明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③借助文化渗透,目的在于繁荣世界文化;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②④。
5、2007年7月17日召开的全国广播影视局长座谈会提出“全国光电系统要高度重视网络网络文化建设,把网络文化利用好、建设好、管理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 综合检测(word版含答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 综合检测(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11a78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7.png)
文化生活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幽幽书香,百年沧桑。
隐匿于云南边陲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
这座乡村图书馆建馆92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
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是因为()①优秀文化浸润心灵,启发智慧,滋养浩然之气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乡村发展积蓄强大物质力量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④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利于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文明乡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抒发爱国情怀,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某市举办中小学生经典朗诵比赛。
这体现了()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强制的、有形的④主旋律文化满足了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由此可见,“媒体融合”()①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传递共享文化②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③能借助科技手段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④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
其成功申遗填补了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在世界遗产名录当中的空白,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9cfcb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9.png)
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之一就是“和谐”,国家目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适逢其时。
“和谐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同时又能引导和谐社会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和谐文化”中的“文化”是( )①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③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这里的文化既不是广义上的文化,也不是狭义上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表述的是广义上的文化,③表述的是狭义上的文化。
①④符合题意。
【答案】 B2.作为数亿网民赖以生存的第五空间——互联网必须源源不断地提供网上“精神食粮”。
但是事实证明,“精神食粮”有好坏之分,正能量的“精神食粮”才是网民健康“生长”最需要的营养,才应是新时代网络空间的最大主题。
下列对网络正能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络正能量最有凝聚力,能激励人们向真向善②网络正能量需要好载体,应打造网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网络作品③网络正能量是必需品,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起决定性作用④网络正能量最有感召力,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提升科学文化素养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正能量的“精神食粮”才是网民健康“生长”最需要的营养,才应是新时代网络空间的最大主题,说明网络正能量最有凝聚力,能激励人们向真向善;网络正能量的传播需要好载体,应打造网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网络作品,①②当选。
网络正能量是一种意识,意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③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说法错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能提升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素养,④不选。
【答案】 A3.201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俄罗斯建交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图案精选两国代表性建筑等,通过精湛、精美的设计展示两国关系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
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精神产品凝结在文化载体之中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该套纪念币图案精选两国代表性建筑等,通过精湛、精美的设计展示两国关系走过极不平凡的历程,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①③当选;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说法错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文化属于意识范畴,不是基础,不能起决定作用,④错误。
(新课标)201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备精品:文化与生活测试
![(新课标)201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备精品:文化与生活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1a55ae7bf01dc281e53af0b3.png)
文化生活政治试题(范围: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说明: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第I卷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第II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1.“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D.文化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2. 据2006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为促进农村文明,辽宁省瓦房店市李官镇等10余个乡镇相继建起50余支“大篷车巡回演出队”,把身边典型的人和事编成节目,走村入户为村民义务演出。
这一做法的依据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C.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社会成员的主体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2008年9月28日傍晚,“神舟”七号飞船,顺利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达到新的高度。
回答3—4题3.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航天工作者创造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这里的“航天精神”是()A.政治现象B.文化现象C.经济现象D.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统一4.“神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以及航天人所创立的“航天精神”必将激励我国人民以更大热情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这表明()A.文化生活各有特色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5.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 文化与社会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1 文化与社会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285b3bb5fbfc77da269b1ed.png)
课时1 文化与社会一、判断题(正确的在相应括号内写上“T”,错误的在相应括号内写上“F”)1.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 ) 2.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 3.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 4.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 )答案 1.F 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2.F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3.F4.F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二、选择题(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5.阅读能扩大人的知识面,开阔人的视野,拓展人的思路,净化人的心灵,使人修身养性;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明了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并在一定的文化活动中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④错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途径有很多,读书只是其中一种。
答案 A6.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
”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坚信它,这是文化的作用的具体体现,故选C。
D说法错误,A、B不符合题意。
答案 C7. 漫画《社区活动》(作者:谢正军)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④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
漫画反映的是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故③④符合题意。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之文化生活模块综合检测试题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之文化生活模块综合检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27a4d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0.png)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之文化生活模块综合检测试题文化生活模块综合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漫画《文化输出》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②要在文化渗透中提高文化影响力③要在文化传播中提高文化认同感④要维护文化安全,提高文化软实力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B漫画反映的是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推行强权政治,故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不妥;③与题意不符。
2.“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
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
这说明()①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②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C网络语言被广泛使用,体现了①④;②中的“深远持久”与材料无关;③中“被动的”观点片面。
3.目前,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但人车争路的现象屡见不鲜。
“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
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A②中的“决定”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错误;不同国家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对交通规则的认识体现了①③。
4.(开封模拟)著名数学家王梓坤说:“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
”这表明读好书()A.是获得世界奥秘的****B.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C.是提高人的素养的唯一途径D.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解析:B材料旨在强调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读好书属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故B正确;A、C、D都是错误的。
文化生活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文化生活综合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1cbc250e2524de5187e82.png)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试题(必修3)出题人:高三政治组审题人:高三政治组适用范围:普通班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说明:B①文化包括礼仪、语法、逻辑等意识形态部分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
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A)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3.中国历史上素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念。
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价值观。
这反映了(A)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文化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D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5.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C①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②文化是在人的成长中自然形成的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及答案j解析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及答案j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4f42da6294dd88d0d26bcb.png)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高考试题)注:每道题认真书写,卷面整洁,赠送10分一、选择题(24小题,共48分)1.(2010高考·北京卷25)《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0高考·福建卷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2010年高考·天津卷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4.(2010高考·广东卷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2安徽8)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2010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专题一 文化与生活
![2010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专题一 文化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bbfe9b1a6bd97f192279e9fc.png)
1、文化的内涵 、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 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 产品。 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 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性质的部分, 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 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的外延 文化的外延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内涵
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各有特色 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特点
文化的实质 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实质 文化与政治、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文化对社 文化对社 会发展的 会发展的 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 文化对个人 文化对个人 成长的作用 成长的作用 聚焦文化竞争力 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
B
5、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专门机构,是一个 、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专门机构, 国家, 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 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 的重要窗口 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 发展的重要阵地.材料表明 ) 发展的重要阵地 材料表明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一种的精神力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①③④
☆文化的作 用
为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怎么办?
1、当今世界 各国都重视文化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第 、 各国都重视文化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第 十七大也提出要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也提出要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其原因就是文化与经济、 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其原因就是文化与经济、政治 及综合国力的关系非常密切。 及综合国力的关系非常密切。高考命题会结合这些热点 对考生进行考察。 对考生进行考察。 2、高考可能会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优秀文学、电影、 、高考可能会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优秀文学、电影、 电视作品, 电视作品,通过文化对人的影响考察文化影响的特点和 内容,这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 内容,这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考生在解答这些 问 题时要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特点、 题时要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特点、文化影响人 的内容等知识。 的内容等知识。
201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专题测试题
![201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专题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79a2e89e31433239689322.png)
《文化生活》专题测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科学素养B.自然科学素养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从人的发展看()A.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和政治重大的影响和作用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C.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3.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①③④4.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这是因为优秀文化()①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④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5.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表明()①社会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发展③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④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政治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含解析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 政治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d7587ff90f76c661371a8b.png)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政治专题09 文化与生活考点1 文化与社会1.(2019·江苏高考真题)“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
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材料说明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答案】C【解析】戏曲课间操是对传统课间操的发展,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戏曲课间操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说明人们在实践中享用文化,C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并存的问题,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氛围,而不是活跃了文化思想,B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创新有利于享受和传承文化,不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9·北京高考真题)“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
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
这表明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①正确;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
这表明“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②正确;时间是衡量文化价值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更不是根本因素或决定因素,所以并不是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③中的“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说法错误,排除;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旅游开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④中的“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说法错误,排除。
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24a65c0b1c59eef8c7b44c.png)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一、单项选择题Ⅰ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B.旁听一次价格听证会C.参加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活动D.就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向环保局提出建议解析:A属于经济活动;BD属于政治活动;C属于文化活动,故C符合题意。
答案:C2.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
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
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主动的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中“自然而然”的说法错误,排除;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③说法片面,排除;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C3.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是对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C.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D.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解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D只看到一面,C说法错误。
答案:A4.20世纪30年代一首《毕业歌》激励着学子们投笔从戎,汇入抗日救亡的洪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解析:A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与题意无关;D说法错误,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C正确。
答案:C5.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doc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doc](https://img.taocdn.com/s3/m/6b9dc62a866fb84ae55c8d20.png)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5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
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⑥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3.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思想②道德③教育④艺术⑤法规⑥制度⑦信念⑧“超级女生”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⑥⑦⑧D.①②③④⑦⑧4.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a2323bc281e53a5902ff1f.png)
文化与生活一、选择题1.世界文化产业市场,美国独占鳌头,占43%的份额;欧盟紧随其后,占34%;人口最多、历史悠久的亚太地区仅占19%。
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
这表明()。
A.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B.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C.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D.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经济、政治的发展【解析】题干说的是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所占比例太小,因此B的说法符合要求。
【答案】B2.专家指出,南京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等,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这说明()。
A.南京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南京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精神产品具有继承性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解析】材料未涉及社会实践,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文化的继承,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文化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体现,故D正确。
【答案】D3.某校开展了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
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故①错误;之所以开展这项活动,是因为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故②正确;文化修养并不能必然地提高道德修养,故③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优秀文化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故④正确。
【答案】B4.下图漫画反映的观点是()。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C.知识力量就是文化力量D.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作用的理解。
2007--2010高考《文化生活》第一单元题
![2007--2010高考《文化生活》第一单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14a53a192e45361066f549.png)
2007年--1010年文化生活高考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单项选择题1.(07年广东1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2.(07年广东14)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科学素养B.自然科学素养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 (07年广东21)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07年海南1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
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5.(08年海南17)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08年北京3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
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大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文化与生活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文化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bad21921a8114431b80dd81f.png)
2010高考政治试卷分类汇编-文化与生活(2010福建卷)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
“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
回答24—25题。
25.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
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
”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答案】A【解读】美籍华人欣赏了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后,深受感染,由衷发出感叹,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深远持久则不选。
其它选项本身表述无误,但题干未涉及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人们在文化的感染下,力量的增强,故BD二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涉及考点有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
结合时政热点世博会考查了文化生活的这几个骨干知识,其中有文化对人影响两方面特点的辨析,要求学生根据给定信息,能调动与运用知识进行分辨。
(2010江苏卷)18 .青海省玉树地震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加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的死难者超度祷告,给地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
这表明①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A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读】综合知识考查。
①违背我国宗教政策。
④表述错误。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学生排除错误选项难度小。
【答案】D(2010北京卷)25.《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题思路】“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27亿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
政治:201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4)
![政治:201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4)](https://img.taocdn.com/s3/m/b8e58d0a14791711cd791716.png)
201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4)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2分,共50分)1.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音乐这一新鲜事物,许多网民更是亲自参与其中。
网络音乐节的举行,使中国成千上万的网迷有了自己的节日。
这表明()A.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网络B.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C.网络文化是人们所需要的大众文化D.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消费跨越了地域的界限2.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报道,在很多亚洲国家、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汉语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必须掌握的语言”。
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A.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所致B.中国和平发展和崛起的结果C.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缘故D.全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热浪之中,日趋频繁的国际交往的需要3.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具有一致性,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下列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用说明力和感召力来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③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倡导、制定或认可的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5.在我国,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
这些基本道德规范()①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②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③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④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唯一精神动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遭遇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该()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②④7.对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保进②掌握的文化知识越多,其思想道德水平就越高③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知识文化修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50 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A •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 .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 .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5 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
②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8.0 级大地震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⑥2008 年6 月17 日至18 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③④⑤ D .②③⑥3.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思想②道德③教育④艺术⑤法规⑥制度⑦信念⑧“超级女生”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⑥C. ②③④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⑦⑧4.自2001 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 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
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5.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 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 亿英镑,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说明()A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B •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 •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6. 2008 年6 月20 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共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振兴的精神源泉。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上述论断符合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和谐的、先进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④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
回答7〜9题。
7. 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A .①②B .①③C.②④ D .③④8.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①相对于经济、 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③指科学知识或受教育的程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1. 2008年 6 月 14日是我国的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是 “人人保护,人人关心, 全民共享 ”。
这一主题表明 ( )A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B •文化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C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D •文化决定社会的发展2008年 4 月 26日是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祥云”在中华世纪坛正式公布一周年。
回答 12— 13 题。
12.北京奥运会的火炬设计,强烈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交融。
由此可见 ( )A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 .文化就是人们创造的具体物质产品D •文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13. 为了给火炬提供可靠的燃烧系统,航天科工集团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为奥运圣火贡献了一颗可靠的“芯”。
这说明 ( ) A •文化的力量专指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 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 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A .①② B .②③ 9.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
民族素质的形成A •离不开社会实践B . 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C .也可以是天生的D .家庭教育最重要10. 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指出, 要建设和谐文化,化”是 。
关于精神力量,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C .②④D .①④)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这里的“文()②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B •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 一个民族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也就富有了D •文化的力量通过社会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14.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社会科学素养B .自然科学素养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15.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每一个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从人的发展看()A •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和政治重大的影响和作用B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C. 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D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6.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②④ D .①③④17.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这是因为优秀文化()①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④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②③④ D .③④18.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表明()①社会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发展③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④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A .①②B .③④C.①③ D .②④19. 文化产业是2l 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约I/5。
这说明()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A .①②B .①③C.②④ D .②③20.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访问大陆期间率家人以中华民族传统祭奠方式拜祭了祖母。
在曾祖父的墓地结束祭拜仪式时,从墓地上捧起一杯黄土包进白手绢中,他说“这是故乡的黄土,我要带回台湾”。
上述事实告诉我们()①共同的民族感情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牢固纽带,是任何力量割不断的②两岸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统一是历史的必然③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不得人心的④“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21. 中国人见面抱拳作揖,泰国人见面行“合十礼”,西方人见面拥抱。
这体现了()A .文化对认识活动的影响B .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C .文化对交往方式的影响D .文化对价值观念的影响2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这句诗说明了文化()A •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 .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阻碍人们适应外地的文化D .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3. 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
这表明()A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入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B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D •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4. 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这说明()A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25. 在“八荣八耻” 教育中,北京某中学在圆明园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 、“使命与责任” 、“奥运与中国责任”、“航天精神与中国梦”等专题讨论,还为高三学生在这里举行成人仪式。
圆明园承载了国家和民族太多的屈辱,我们必须从废墟与耻辱中站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去感悟,才能更深入人心。
材料表明()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②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文化素质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青年学生需要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③④第H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计50分。
26.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 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