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歌可以感天动地惊鬼神
英雄赞歌诗歌
英雄赞歌诗歌(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英雄赞歌诗歌英雄赞歌诗歌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钟嵘 《诗品序》原文与译文
钟嵘《诗品序》原文与译文原文: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
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
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夐矣。
夏歌曰:“陶乎予心。
”楚谣曰:“名予曰正则。
”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
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
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自王、扬、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
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
诗人之风,顿已缺丧。
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译文:气候变动着景物,景物感动着人心,所以使人的性情摇荡,并表现于舞蹈歌唱上。
它照耀着天、地、人,使万物显现着光辉美丽,上天之神依待它接受祭祀,幽冥之灵依待它昭明祷告。
(能够)感动天地鬼神的,没有什么是比诗歌更接近了。
从前《南风歌》的歌词,《卿云歌》的颂词,它们的意义是深远的。
夏代的《五子之歌》说“忧郁啊我的心”,楚国的歌谣《离骚》说“给我取名叫正则”,虽然诗的体制还不全备,然而是五言诗的起头啊。
到了汉朝的李陵,开始创作五言诗的(这种)体式了。
古诗的时代渺茫遥远,诗人和时代的难以详考,推究它的文体,本是西汉时的制作,不是周代衰弱时的首创啊。
自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一班人,(都只以)辞赋竞相取胜,而诗歌之作还没有听说过。
从李陵到班婕妤,约百年之间,只有一位女作家(班婕妤),也只有(李陵)一位诗人罢了。
诗人(创作诗歌)的风气,顿时缺少丧失了。
东汉二百年中,只有班固《咏史》诗,(但)质朴而无文采。
原文: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
次有攀龙托凤,自致於属车者,盖将百计。
彬彬之盛,大备於时矣。
尔後陵迟衰微,迄於有晋。
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
於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毛诗大序》原文以及注解
《毛诗大序》【原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讲话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顺,厚人伦,美教化,移民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毛诗大序》①《关雎》②,后妃之德也③,风之始也④,所以风天下⑤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村夫焉⑥,用之邦国焉⑦。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⑧之,教以化⑨之。
【讲解】①毛诗序: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
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
赵人毛苌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汉代未立官学,毛诗汉末兴隆,代替三家而独传于世。
毛诗于古《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还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
看来很像是一篇总序。
②《关睢》:《诗经·国风·周南》第一首诗的篇名。
③后妃之德也:后妃,天子之妻,旧说指周文王妃太姒。
此处说《关雎》是歌颂后妃美德的。
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言后妃性行合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
”④风之始也:本指《关雎》为《诗经》的国风之首之意。
《毛诗大序》原文及注解
《毛诗大序》【原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毛诗大序》①《关雎》②,后妃之德也③,风之始也④,所以风天下⑤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⑥,用之邦国焉⑦。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⑧之,教以化⑨之。
【注解】①毛诗序: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
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
赵人毛苌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汉代未立官学,毛诗汉末兴盛,取代三家而独传于世。
毛诗于古《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
看来很像是一篇总序。
②《关睢》:《诗经·国风·周南》第一首诗的篇名。
③后妃之德也:后妃,天子之妻,旧说指周文王妃太姒。
此处说《关雎》是称颂后妃美德的。
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言后妃性行合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
”④风之始也:本指《关雎》为《诗经》的国风之首之意。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出自唐代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诗大序原文注释
(1)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1]。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2],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译文】情感通过宫商之声表达出来,声声相应而成韵律或文采就是音。
治世之音安静而愉悦,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也平和;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也乖戾(l ì);亡国之音哀婉而忧思,它所反映的民风民俗也困苦。
所以要端正得失、惊动天地、感动鬼神,诗歌是最贴近不过得了。
先王就是用它来治理夫妇、成就孝敬、敦厚人伦、纯美人文教化以及移风易俗的。
【注释】[1] “声”、“音”两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声”是指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音”是指丝、竹、金、石、匏、土、革、木八种乐器的奏音。
《说文解字》说“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意即内心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诗歌、音乐等调节和表达出来。
[2] 经:经纬、治理的意思,动词,本义是织丝(“纬”指织横丝,“经”指织竖丝)。
(2)《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1],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2],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3]。
“风”,风也,教也。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4]。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译文】《关雎》这首诗,咏叹的是后妃之德,为《国风》的开篇,是有关劝告天下之民而端正男女之事的诗篇,所以用之于人民,用之于国家,(供劝告教化之用)。
风,就是“讽”,就是“教”。
“讽”是委婉劝告以打动人,“教”是光明正大以化育人。
诗,是人情感的所在,在心里是“志”,发出来成为优美的言语就是“诗”。
情感鼓荡在人心中,就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如果言语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嗟叹来表达;如果嗟叹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通过歌唱来表达;如果歌唱不足以表达感情,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注释】[1] 风:这里指《国风》,《诗经》里的《国风》是指各地的民歌民谣。
移人 惊天 泣鬼——唐人三首关于音乐名诗的美学分析
不少关 于音乐美 学方 面 的资 料 , 些 资料 中有些 虽 不 再 与审美 客体相 互交 融 , 我 中有你 、 中有我 ” 进入 这 “ 你 , 免有些 细碎 , 仍有 可供 人 发掘 的美 学 价值 在 。清人 种 “ 但 相互 敞 开 ~ 妙 处 难 与 君说 ” 的审 美 境 界 , 而 从
第1 8卷 第 2期
21 0 0年 o 3月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nl fH nnMehncl n l tcl I e o ra o ea ca i dEe r a El e aa c i n Cl g ol e e
Vo.1 o. I 8N 2 M8. r2Ol O
一
方扶南在批李贺 的《 李凭箜篌引》 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呈现 出一种存 在 论 的真 理 ( 境界 ) 。由此 可见 , 审美 活 白香山《 江上 琵琶》 韩退 之《 师琴 > 李 长吉 动 与认 识 活动不 一样 , 识活 动 中起 作 用 的主 要是 认 , 颖 , 认 < 李凭箜篌> 皆摹写声音之 至文。韩足 以惊天, , 李足 识主体 的理性 ( 象 理解 能力 ) 而 在 审美 活 动 中 , 抽 , 审 以泣鬼 , 白足 以移人 ¨。 美 主体 的感 知 、 感 、 象 以及 理 解 等 心 理 因 素 都 被 情 想 众所周 知 , 愈 、 韩 自居 易 、 贺 在唐 代群 星 璀璨 的 充 分调 动起来 , 而呈 现一 种 一般 认 识 活动 所 没有 的 李 从 诗人中都是很杰出的 , 听颖师弹琴> 琵琶行》 李 非理性的生命 自由感 。应该说 , 而《 < < J 上面提及的三首写 凭 箜篌 引> 是 他 们 各 自描 绘 欣 赏 音 乐 的 名 篇 。然 音乐的诗 , 则 都生动而成功地体现出了三位诗人欣赏音 而 , 以“ 何 韩足 以惊 天 , 李足 以泣 鬼 , 自足 以 移人 ” 乐 时 的独 特而 又别 致 的审美感 受 与体验 。 呢? 方扶南恪守着古人只是点到即止的传统 , 没有作什么 先看 自居易的《 琵琶行》 忽闻水上琵琶声 , 。“ 主 具体 的分析 。笔者 以为 , 三 首 “ 写声 音 之 至 文 ” 人忘 归客 不 发 ” 正是 审美 对 象 形 式 上 的感 染 力 , 这 摹 , 。 才 实际上 是三 位诗 人 对 自己所 欣 赏音 乐 的 审 美 经 验 的 吸 引 了审美 主体 的审 美 注意 ; 而 “ 轴拨 弦 三 两声 , 从 轻 生动记 录 , “ 足 以惊 天 , 足 以泣鬼 , 而 韩 李 自足 以移 人 ” 未成 曲调先 有 情 ” 审 美 主体 随 着审 美 客 体 进入 了正 , 则 点出 了三人 在 具 体 审 美 中体 验 到 的 审 美 效应 的不 式 的审美欣 赏 的活动 中 。音 乐是 抽 象 的 艺术 , 又是 时 同特点 。这 也就是 说 , 这三 首诗 与 方扶 南 的评 点关 涉 问 的艺术 , 乐 意象 的产 生 一般 是 在审 美 客体 刺激 召 音 着 的主要是 音乐 审美方 面 的问题 , 文 拟对 此 从 音乐 唤审美 主体 、 本 审美 主体 在 审美 客 体 的刺 激 召唤 下借 助 审美 的角 度作 一些 美学 的分 析 , 来探 讨 有关 的音乐 审 想 象情 感 而形 成 的完整 形象 。在 《 琶行)中, 琵 我们 看 美 问题 。 到作 为审美 主 体 的 自居 易在 听 琵琶 时 充 分 调 动 起 自 首先 , 妨先从 审美 欣 赏 的一 般规 律说 起 。审 美 己的 审美想象 , 不 并借 助 一个 接 一个 的生动 形 象 的 比喻 不 同于认识 。认识 活动是 以主客 相 分为 前 提 的 , 识 描 绘 了琵琶 曲在 自己审 美 活动 中引起 的反 映 或 反应 。 认 主体要 以抽 象 的理 性 能 力 对 认识 对 象 加 以逻 辑 概 念 完 全可 以说 在 自居 易 的审 美 感 受 中不 乏 想 象 、 感 、 情 的把握 , 其结果 体现 为 主观认 识 要 符合 客观 规 律 。也 理解 的因素 , 是 从 他 的诗 作 看 出 , 他 对音 乐 的具 但 在 就是说 , 认识活动体现 为一种认识论真理的发现。审 体审美感受中 , 恐怕最活跃 的还是 审美知觉。你看 : 美活动则不同, 它是 以主客体 的交融为前提的, 审美 “ 弦 嘈嘈 如 急 雨 , 弦 切 切 如 丝 雨 , 嘈 切 切 错 杂 大 小 嘈 客体作 为一个 特殊 的“ 活的世界 ” 在 具体 的审美 活 弹 , 生 , 大珠 小珠 落 玉 盘 。 间关 莺 语 花底 滑 , 咽 泉 流 冰 幽 动中, 它让审 美 主 体产 生 审 美 惊 异 , 而 调 动 起 审美 下难 。冰 泉冷 涩弦凝 绝 , 绝 不通 声 暂歇 。别 有 幽愁 从 凝
尚书·译注·读解(1)
尧帝功德满天下【原文】日若稽古(1),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3),允恭克让(4),光被四表(5),格于上下(6)。
克明俊德(7),以亲九族(8)。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9)。
百姓昭明,协和万帮,黎民与变时雍(10)。
【译文】考查古代传说,帝尧德名字叫放勋。
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宏温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面八方,以至于天上地下。
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德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
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德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的友善和睦起来了。
【读解】尧使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也算得上使“开国元勋”。
为帝王歌功颂德,使作为臣子的史官责无旁贷的职守,因为古代书写历史的人使官员,而不是学者,他必须站在官方的立场上维护最高统治者。
这种做法后来相沿为习,很少有人脱出这个框框。
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为成功者的历史,帝王功绩德行的帐薄。
历史也显得极端重要。
他的价值主要在为统治者树碑立传。
供后来的统治者学习借鉴,以便把好传统发扬光大。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最早的帝王长相如何,习惯、个性、个人生活如何,但我们明确地知道他英明伟大,功高德重,万民拥戴,名垂千古。
所以我们不得不敬仰,并为我们有这样德祖先而自豪,庆幸自己是他的后代子孙。
春夏秋冬怎样划分【原文】乃命羲和(1),钦若昊天(2),梨想历象日月星辰(3),敬授人时(4)。
分命羲仲,宅崳夷(5),日旸谷(6)。
寅宾出日(7),平秩东作(8)。
日中(9),星鸟(10)以殷仲春厥民析(12),鸟兽孳尾(13)。
申命羲叔,宅南交(14)。
平秩南讹(15),敬致(16)。
日永(17),星火(18),以正仲夏。
厥民因(19),鸟兽希革(20)。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寅饯纳日(21),平秩西成(22)。
宵中(23),星虚(24),以殷仲秋。
厥民夷(25),毛毨(26)。
申命和叔,宅塑方,曰幽都(27),平在塑易(28)。
日短(29),星昴(30),以正仲冬。
为什么说李白的经典七绝《下江陵》是“惊风雨而泣鬼神”之作?
为什么说李白的经典七绝《下江陵》是“惊风雨而泣鬼神”之作?贾宝玉结婚,说“林妹妹,这是天下人间从古到今第一件称心如意的事”,结果刚说完,啪的一声,就掉坑里去了。
说明这样高兴的事情,的确难能可贵,如一辈子很憋屈的孟郊登科后就高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着实开心了一把,“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杜甫也有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中有云“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也应该属于“快诗”的行列,杨慎说它是“惊风雨而泣鬼神”之作,这是为什么呢?【评语出处】“惊风雨而泣鬼神”出自于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其中有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在此诗中,杜甫指出李白的性格特点和特殊的才华,高度概括了李白诗歌风格以及诗歌所能产生的惊人的效果。
其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用夸张的手法呈现了李白诗歌给人带来惊艳、震撼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见,不只是《下江陵》(《早发白帝城》)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李白整个诗风的高度概括和对李白诗作的高度评价。
但就《下江陵》而言,它又是李白境遇转折时的真实写照,是他成熟诗风的鲜明表现,对材料的驾驭、写作手法的运用和情感表达方式的选择,达到了圆转自如、“不求工而自工”的灵动境界,真可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下面作具体阐释。
【旧材料翻新意】一般作手,或苦于无材料或困于素材而难以裁剪恰当,而曾经“三拟《文选》”的李白,对于旧有材料,善于点铁成金,信手拈来,便具新意,自然巧妙,笔参造化。
1.王建《江陵使至汝州》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李白的《下江陵》和王建这首诗比较,你会发现其中有着莫大的关联。
首先,二诗的韵脚及次序完全一致:间、还、山。
其次,渴望早日还家总体情感一致;再次,开头“在云间”,与“彩云间”,用词也相差无几;最后,“日暮数峰青似染”,宕开一笔,和李诗第三句的写法也基本一致。
诗成泣鬼神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笔落惊风雨,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上,诗歌一直是人类情感的抒发和表达的艺术形式。
它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折射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而“诗成泣鬼神,笔落惊风雨”的这句诗句,更是将诗歌的神秘魅力和情感张力完美地展现出来。
“诗成泣鬼神,笔落惊风雨”,这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句诗句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和人类情感的表达,将诗歌的力量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成泣鬼神,表明诗歌可以触动灵魂深处的情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绚丽和丰富。
而笔落惊风雨,表明诗歌创作时的激情和澎湃,以及诗人内心的狂放和张扬。
诗歌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也可以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孤独和沉郁。
正如古人所云:“诗书立言”,诗歌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方式,可以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完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诗成泣鬼神,笔落惊风雨,更是对诗歌魅力的一种赞美和颂扬。
它展现了诗歌的深邃内涵和情感表达的力量,也展现了诗人在创作时的激情和澎湃。
正是这种力量和魅力,让诗歌在千百年来一直不衰,成为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美好记忆。
诗歌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古代,诗歌是文人雅士们最喜爱的文学形式,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通过诗歌,他们记录了古代文化的瑰宝,也传承了古代智慧和情感的火种。
正是这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让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诗成泣鬼神,笔落惊风雨”,这句诗句也可以让我们联想到诗歌创作的艰辛和付出。
诗歌创作需要诗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文字功底。
正是这些条件的具备,才能让诗歌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成为人们心中不朽的经典。
诗歌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对情感的表达,更在于其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界的观察。
正是因为诗歌通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触摸到了每一个人的灵魂,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对诗歌情有独钟。
无论是唐诗宋词、元曲明赋,还是近现代的诗歌作品,都蕴含着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对生命的热爱。
《毛诗大序》原文及注解
《毛诗大序》之欧侯瑞魂创作【原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缺乏,故嗟叹之,嗟叹之缺乏故永歌之,永歌之缺乏,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毛诗大序》①《关雎》②,后妃之德也③,风之始也④,所以风天下⑤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⑥,用之邦国焉⑦。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⑧之,教以化⑨之。
【注解】①毛诗序:汉代传《诗》(《诗经》)有鲁、齐、韩、毛四家。
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早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
赵人毛苌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汉代未立官学,毛诗汉末兴盛,取代三家而独传于世。
毛诗于古《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
看来很像是一篇总序。
②《关睢》:《诗经·国风·周南》第一首诗的篇名。
③后妃之德也:后妃,天子之妻,旧说指周文王妃太姒。
此处说《关雎》是称颂后妃美德的。
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言后妃性行合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
”④风之始也:本指《关雎》为《诗经》的国风之首之意。
形容糊弄鬼的诗
形容糊弄鬼的诗出自《神弦》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
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
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
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赏析/鉴赏题解这首诗揭露了女巫装神弄鬼的欺骗行为。
神弦:即神弦歌,古乐府旧题。
原题是民间祭神时用的乐曲,意在“弦歌娱神”。
李贺反其意而用之。
鉴赏李贺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多达50多个,反映了他对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王母、嫦娥等神话人物,银浦、月宫等天国风光,出现在《天上谣》、《梦天》等名作中,极奇丽谲幻之观。
而在《古悠悠行》、《官街鼓》、《神弦》、《神弦曲》等作品中则写到神仙的虚诞和沧桑的变化。
既然死亡无法逃避,于是李贺诗中又出现了对另一种鬼魅世界的描写:“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来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
幽灵出没,阴森可怖。
李贺写的这种神怪诗并不多,总数不过十余首,却占其名作的一半以上,因此宋人钱易、宋祁等称李贺为“诗鬼”。
于是,如同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一样,李贺便得到了“诗鬼”的雅号。
中唐以降,尚巫之风日盛。
诗人由笔下《神弦曲》、《神弦》和《神弦别曲》三首诗。
《神弦》一首诗具有另外两首诗的基本特征即对尚巫之风作了如实的记录,而且是艺术记录。
更加可贵的是,还对女巫装神弄鬼的形象作了巧妙的讽刺。
“神嗔神喜师更颜”一语绝佳。
神的喜怒哀乐全在女巫的面部表情中,尽管于此,人们还是十分虔诚地把鬼神送还青山。
读此诗,不禁为李贺炉火纯青的讽刺艺术而拍手叫绝。
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形容鬼神的诗词
形容鬼神的诗词
1.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2.上不欺星辰,下不欺鬼神。
——贾岛《不欺》
3.秀骨象山岳,英谋合鬼神。
——李白《赠张相镐其一》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5.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
——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6.鬼神寻覆族,宫庙变荒丘。
——陈陶《南海石门戍怀古》
7.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8.岂不交鬼神,酒肉厌羶醟。
——方回《送胡子游学正》
9.念余邦之横陷兮,宗鬼神之无次。
——刘向《九叹》
10.选鬼神于太阴兮,登阊阖于玄阙。
——刘向《九叹》
11.鬼神满衰听,恍愡难自分。
——孟郊《秋怀十五首》
12.幽竹啸鬼神,楚铁生虬龙。
——孟郊《秋怀十五首》
13.初闻涓涓响林莽,悄若玄宵鬼神语。
——刘基《旧在杭时为冷起敬赋泉石歌乱后失之今起敬为》
14.供僧读文疏,空是鬼神禄。
——寒山《诗三百三首》
15.上上高节者,鬼神钦道德。
——寒山《诗三百三首》
16.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
——元稹《寺院新竹》
17.醉语惊天地,狂歌哭鬼神。
——朱继芳《挽周伯弜》
18.就灵怀之皇祖兮,愬灵怀之鬼神。
——刘向《九叹》
19.鬼神潜释愤,夷狄远输诚。
——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20.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高启《青丘子歌》。
虞夏书(4)—《尚书》原文、译文及评析
虞夏书(4)—《尚书》原文、译文及评析虞夏书(尧典)—诗与歌可以感天动地惊鬼神原文:帝曰:“咨!四岳。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①,龚朕位②?”岳曰:“否德添帝位③。
”曰:“明明扬侧陋④。
”师锡帝曰⑤:“有鳏在下⑥,曰虞舜。
”帝曰:“俞⑦!予闻,如何?”岳曰:“瞽子⑧,父顽,母嚣,象傲,克谐。
以孝烝烝⑨,乂不格奸⑩。
”乂帝曰:“我其诚哉!女于时⑪,观厥刑于二女⑫。
”厘降二女于妫汭⑬,嫔于虞⑭。
帝曰:“钦哉!”慎微五典⑮,五典克从⑯。
纳于百揆⑰,百揆时叙⑱。
宾于四门⑲,四门穆穆⑳。
纳于大麓21,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22!汝舜。
询事考言23,乃言凪可绩24,三载。
汝陟帝位25。
”舜让于德,弗嗣。
注释:①庸命:顺应天命。
②袭:用作“践”,意思是履行,这里指接替帝位。
③否(pǐ):鄙陋。
添(tiān):辱,意思是不配。
④明明:明察贤明的人。
扬:选拔,举荐。
侧陋:隐伏卑微的人。
⑤师:众人,大家。
锡:赐,这里指提出意见。
⑥鳏(guān):困苦的人。
⑦俞:是的,就这样。
⑧瞽(gǔ):瞎子,这里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
⑨烝烝(zhēng):形容孝德美厚。
⑩乂(yì):治理。
格:至,达到。
奸:邪恶。
⑪女:嫁女。
时:是,这个人,这里指舜。
⑫刑:法度,法则。
二女:指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
⑬厘:命令。
妫(guī):水名。
汭(ruì):河流弯曲的地方。
⑭嫔:嫁给别人作妻子。
⑮徽:美善。
五黄: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⑯克:能够。
从:顺从。
⑰纳:赐予职位。
百接;掌管一切事务的官。
⑱时叙。
承顺,意思是服从领导。
⑲宾:迎接宾客。
⑳穆穆:形容仪容齐整。
21麓:山脚。
22格到来,来。
23询:谋划。
考:考察。
24乃:你。
凪(zhǐ):求得。
25陟:升,登。
译文:尧帝说:“唉!四方的部落首领!我在位任职七十年,你们中有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
四方部落首领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登上帝位。
”尧帝说:“可以考察贵戚中贤明的人,也可以推举地位低微的贤人。
虞夏书(1)—《尚书》原文、译文及评析
虞夏书(1)—《尚书》原文、译文及评析虞夏书(尧典)—诗与歌可以感天动地惊鬼神原文:帝曰:“夔!命汝典乐①,教胄子②,直而温,宽而栗③,刚而无虐④,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⑤,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⑥,神人以和。
”夔曰:“於⑦!予击石拊石⑧,百兽率舞。
”注释:①夔(kuí):古代传说中一种形状像龙而只有一足的动物。
乐:乐官。
②胄(zhòu)子:未成年的人。
③栗:恭谨。
④无:不要。
⑤永:咏,意思是吟唱。
⑥夺:失去。
伦:次序,这里指和谐。
⑦於(wū):是啊,好吧。
⑧拊(fǔ):轻轻敲击。
石:石磬,古代的一种乐器。
译文:舜帝说:“夔啊!我任命你掌管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温和,宽厚恭谨,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
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
八种乐器的音调能够调和,不失去相互间的次序,让神和人听了都感到和谐。
”夔说:“好吧!我轻重有致地击打石磬,使各种兽类都能随着音乐舞蹈起来。
”题解:舜帝对夔说的这段关于诗歌和音乐的作用的看法,后来被儒家当作“诗教”的经典言论,也成了历代官方所推崇的文艺观,成了我们的民族传统。
按这种观点,诗歌和音乐是人们内心想法和情感的表现;表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就是美,是优雅,可以感天动地惊神鬼;和谐的诗歌和音乐被用来培育、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
简单地说,诗歌和音乐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供自我发泄或娱乐消遣。
现在的流行音乐、交谊舞是不可能培养出传统意义上的君子的,诗歌也成了少数被认为神经有毛病的人的自我发泄。
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我们的幸事,同时也是我们的不幸,正如钢筋水泥丛林之于田园牧歌的幸与不幸一样。
舜帝即位后的“三把火”。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谁的诗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谁的诗句:
1、作者:杜甫。
2、出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3、原文: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范文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唐代诗人陆游的名篇,它描写了诗人在写作中的激情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沉思和追求。
这首诗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感受,让我们在学习中得到启示。
首先,这篇诗的写作重点在于表达诗人对人生的追求和对诗歌的热爱。
诗人像一个艺术家一样,用笔写下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情感,表达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这种追求和理想的深刻表达,使这篇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价值。
其次,这篇诗的运用的词汇非常精妙,充满了感人的叙事效果。
诗人在运用词汇方面表现出了高超的文化造诣和艺术表达功力。
例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这些词语鲜明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并且呈现出了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诗中还透露出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使我们对于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是这篇诗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
总之,陆游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一首充满灵动和深度的诗歌,它不仅仅是艺术上的瑰宝,更是一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艺术佳作。
这篇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通过它看到了时代的特征和文化的内涵,是一篇堪称经典的诗歌佳作。
范文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中国古代一首极为著名的诗歌,这首诗中表达了众多的情感和思想,传达出了作者对于自我、社会以及宇宙的感悟和思考。
这篇文章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篇诗歌的写作重点和词汇运用。
首先,这篇诗的写作重点在于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在诗中以笔落惊风雨之势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和追求。
诗中表现出作者对人生、艺术和文化等方面的高度敏感,展现了作者特有的思考和文化内涵。
这种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思想,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艺术创作,也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和人文关怀。
这种探索人性、社会、宇宙等方面的思考,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非常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次,这篇诗的词汇运用非常精妙,令人感受到作者的诗歌才华和文化造诣。
()()感人四字成语
()()感人四字成语热泪盈眶可歌可泣感人肺腑动人心魄触景伤情哀感顽艳百兽率舞抱头痛哭抱头大哭触物伤情抱头大哭哀感天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感悟伤怀感心动耳感天动地感天地,泣鬼神感人肺腑感人心脾感慕缠怀涕泪交集_成语解释【拼音】:tìlèijiāojí【释义】:犹涕泪交零。
【原文】:《五灯会元·东土祖师》:“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
’”感激涕零_成语解释【拼音】:gǎnjītìlíng【释义】:涕:眼泪;零:落。
因感激而流泪。
形容极度感激。
【原文】: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自得敬佩皆涕零。
”【例句】:贾政听了,~,叩首不已。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七回热泪盈眶_成语表述【拼音】:rèlèiyíngkuàng【释义】:盈:充满著;眶:眼眶。
因感情兴奋而并使眼泪充满著了眼眶,形容敬佩至极或非常哀伤。
【出处】:邹韬奋《我的母亲》:“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哀感顽艳顽:惟独。
原意就是指内容诗所,文辞华丽,并使冷酷和聪颖的人同样受到敬佩。
后多用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出处: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催人泪下催:劝说,使得。
形容事迹十分感人,并使人不禁泣不成声眼泪。
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原文:常贵田《喇吧声声》:“轻重缓急,琴声动听,动人心弦,感人肺腑。
”感人肺肝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原文: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纪》:“今托福其文至论事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感人心脾形容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
原文:清·顾彩《焚琴子传》:“[琴子]为诗文,文辞辛苦千言,皆感人心脾。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白居易不仅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诗论家。
他提出了一种批判现实、反映现实的诗歌创作理论。
下面小编是了有关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的内容,供大家阅读。
一、白居易诗歌主张的核心,是要求诗歌为政治服务。
《与元九书》说:“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辍哺、夜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此所谓“诗道”,是指儒家关于诗歌的理论和要求。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是与正统的儒家诗论二脉相承的。
儒家论诗,从孔子开始便强调诗歌的政治作用和社会意义,《论语阳货》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其主旨是强调诗歌为封建的政治、教化服务。
这就成为儒家诗论的出发点。
《毛诗序》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其中心内容也是阐述诗歌与封建政教的关系。
它认为诗歌不仅是社会治乱、政教得失的反映,而且反过来可以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秩序:“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因为诗歌具有感染的力量,所以是封建统治者用以维护政教的有力工具。
紧接着上面一段话,《毛诗序》又阐述了诗的“六义”。
“六义”是儒家对于《诗经》体制和表现手法的概括,也常被看作是诗歌创作的指导原则。
从《毛诗序》对“六义”的解释看来,不外是说诗歌创作应该通过美刺来维护王政⑴ 。
而刺必须有个限度,这就是“止乎礼义”。
超乎礼义的讽刺,是有损于王政的。
总之:诗歌要维护封建政教,要讽谕美刺,要止乎礼义,这是儒家诗论的主要精神,也就是白居易忽忽愤发所欲扶起的“诗道”。
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是这样阐述这“诗道”的: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这段话的意思十分清楚,是说诗歌最能够帮助帝王感化人心,治理天下。
他接下去说: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纬之以五音。
音有韵,义有类。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
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与歌可以感天动地惊鬼神【原文】帝曰:“夔!命汝典乐①,教胄子②,直而温,宽而栗③,刚而无虐④,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⑤,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6),神人以和。
”夔曰:“於(7)!予击石拊石(8),百兽率舞。
”【注释】①乐;乐官。
②胄(zhou)子:未成年的人。
③栗:恭谨。
④无:不要。
⑤永:咏,意思是吟唱。
(6)夺:失去。
伦:次序,这里指和谐。
(7)於(wu):是啊,好吧。
(8)拊:轻轻敲击。
石:石磬,古代的一种乐器。
【译文】舜帝说:“夔啊!我任命你掌管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温和,宽厚恭谨,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
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
八种乐器的音调能够调和,不失去相互间的次序,让神和人听了都感到和谐。
”夔说:“好吧!我轻重有致地击打石磬,使各种兽类都能随着音乐舞蹈起来。
”【读解】舜帝对夔说的这段关于诗歌和音乐的作用的看法,后来被儒家当作“诗教”的经典言论,也成了历代官方所推崇的文艺观,成了我们的民族传统。
按这种观点,诗歌和音乐是人们内心想法和情感的表现;表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就是美,是优雅,可以感天动地惊神鬼;和谐的诗歌和音乐被用来培育、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
简单地说,诗歌和音乐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不是供自我发泄或娱乐消遣。
现在的流行音乐、交谊舞是不可能培养出传统意义上的君子的,诗歌也成了少数被认为神经有毛病的人的自我发泄。
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我们的幸事,同时也是我们的不幸,正如钢筋水泥丛林之于田园牧歌的幸与不幸一样。
舜帝即位后的“三把火”【原文】肇十有二州①,封十有二山,浚川②。
象以典刑(3),流宥五刑(4),鞭作官刑,扑作教刑(5),金作赎刑。
眚灾肆赦(6),怙终贼刑(7)。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8)!流共工于幽州(9),放驩兜于崇(10)!窜三苗于三危(11),殛鳏于羽山(12),四罪而天下咸服。
【注释】①肇:这里指划分地域。
②浚:疏通。
③象:刻画。
典:常,常用。
典刑:常用的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
(4)流:流放。
宥:宽恕。
⑤扑:檟(jia)楚,古代学校用作体罚的工具。
(6)眚(sheng):过失。
肆:于是。
(7)怙:依仗。
贼:用作“则”。
(8)恤:慎重。
(9)幽州:地名,在北方边远地区。
(10)崇山:地名,在现在湖北黄陂以南。
(11)三苗:古代国名,在现在湖南、江西境内。
三危:地名,在现在甘肃敦煌一带。
(12)殛(ji):流放。
羽山:地名,在东方。
【译文】舜划定了十二个州的疆界,在十二座山上封土为坛,作祭祀用,并疏通了河道。
舜把五种常用的刑罚刻画在器物上,用流放的办法代替五刑以示宽大,用鞭刑来惩罚犯了罪的官员,用木条打来惩罚有罪过的掌管教化的人,用铜作为赎罪的刑罚。
因为过失犯罪,可以赦免;要是犯了罪又不知悔改,就要用刑罚。
慎重啊,慎重啊,使用刑罚时一定要慎重。
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鳏流放到羽山。
这四个罪人受到了应有的处罚,天下的人都心悦诚服。
【读解】舜帝上任后烧了三把火:划定州界,制定刑罚,放逐尧的大臣共工、驩兜、鳏,以及三苗,于是天下人心归顺。
接下来是任用百官,使国家机器运转起来。
舜三十岁出道从政,在帝王位置上呆了五十年,身后名垂青史。
咱们中国人对新任官员的信心,多半寄托在“三把火”上。
舜帝的“三把火”的重心在刑罚,表明他重视“依法治国”。
这和后世的帝王得天下后大兴土木、赏赐功臣、争权夺利形成鲜明对比。
还可注意的是,舜帝在重慎用刑罚,以惩戒为目的,区别罪行,处罚适度。
这是开明君主与暴君(如秦始皇、隋场帝)的区别所在。
治国的关键在治人心。
不仅要赏罚分明,还要赏罚适度,才能使人心归)烦,天下大治。
以忧国忧民著称的诗人杜甫曾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话表明了他对尧、舜时代的向往。
舜帝代行天道【原文】正月上日①,受终于文祖②。
在璇玑玉衡③,以齐七政④。
肆类于上帝⑤,禋于六宗(6),望于山川(7),遍于群神。
辑五端(8)。
既月乃日(9),觐四岳群牧(10),班瑞于群后(11)。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12),柴(13)。
望秩于山川(14),肆觐东后(15) 协时月正日(16),同律度量衡(17)。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18)。
如五器(19),卒乃复(20)。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
归,格于艺祖(21)用特(22)。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敷奏以言(23),明试以功,车服以庸(24)。
【注释】①上日;吉利的日子.②终;这里指尧退下帝位。
文祖:尧太祖的宗庙.③在:观察。
璇玑玉衡:指北斗七星。
④齐:排比整理。
七政:指祭祀、班瑞、东巡、南巡、西巡、北巡、归格艺祖七项政事。
⑤肆:于是。
类:一种祭祀礼节,这里指向上天报告继承帝位。
(6)禋(yin) :祭祀。
六宗;指天、地和春、夏、秋、冬四时。
(7)望:祭祀祖山川的仪式。
(8)辑:收集,聚敛。
五瑞:五种等级的玉器,诸侯用来作为信符。
(9)既月乃日:挑选吉利的月份、日子。
(10)觐(qin):朝见天子。
牧:官员.(11)班:颁,分发。
后:指诸侯国君。
(12)岱宗:东岳泰山。
(13)柴赐:祭天的礼仪。
(14)秩;次序,依次。
(15)东后:东方诸侯国君。
(16)协:合。
时:春夏秋冬四时。
正:确定。
(17)同:统一。
律:音律。
度:丈尺。
量,斗斛。
衡:斤两。
(18)五礼;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礼节。
五玉:即前面说的“五瑞”。
三帛: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织品,用于垫玉。
二生;活羊羔和活雁。
一死:一只死野鸡。
(19)如:而。
五器:指五玉。
(20)卒:指礼仪完毕。
乃:然后。
复:归还。
(21)格:到,至。
艺祖:文祖,即尧太祖的宗庙。
(22)特:一头公牛。
(23)敷:普遍。
(24)庸:功劳。
【译文】正月的一个吉日,舜在尧的太祖宗庙接受了禅让的帝位。
他观察了北斗星的运行情况,列出了七项政事。
接着举行祭祖,向上天报告继承帝位一事,并祭祖天地四时,祭祖山川和群神。
舜聚集了诸侯的五等圭玉,挑选良辰吉日,接受四方诸侯头领的朝见,把圭玉颁发给他们。
这一年的二月,舜到东方巡视,到了泰山,举行了柴祭,并按等级依次祭祀了其它山川,接受了东方诸侯国君的朝见。
舜协调了春夏秋冬的月份,确定了天数;统一了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单位;制定了公侯伯于男朝见的礼节,规定了五等圭玉、三种颜色丝织物、活羊羔、活雁和死野鸡的用法。
礼仪结束后,便把五等圭玉归还给诸侯。
五月,舜到南方巡视,到了衡山,像祭祀泰山一样行礼仪。
八月,舜到四方巡视,到了华山,祭把礼仪同祭泰山一样。
十一月,舜到北方巡视,到了恒山,祭祀礼仪同在华山一样。
舜回来后,到尧太祖的宗庙祭祖,用的祭品是一头牛。
此后,舜每隔五年就巡视一次。
各方诸侯在四岳朝见,各自报告政绩。
舜根据诸侯的政绩进行评定,论功行赏,赐给他们车马和服服饰。
【读解】这一节写舜帝登基的情况。
尧顺利地移交了权力,舜顺利地登上了帝位。
祭祀是必不可少的礼仪,种类之多,场面之大,气氛之隆重,全都可以想见。
毕竟,这是新天子的诞生,其意义得用盛大的礼仪来表示。
因此,礼仪的规模,便体现了意义的大小。
礼仪的作用还在于发布信息,一是通报天地神灵,以取得合法身份;二是通报四方臣民,以归顺人心。
出身微贱的舜帝,上任后的动作十分大:修订历法,统一乐律和度量衡,严明礼仪等级,巡视四方,赏赐功臣,大有重振河山的王者气度,表现出王者的大智慧和大德行。
这当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潜台词:禅让是英明的,接班人是可靠的,天下河山将大光彩,生民百姓将幸福安康。
重要的是,天下是上天的天下,生民是上天的生民;天子不过是代行上天之道,负责播撒上天的恩惠。
说白了,天子也是侍者,今天的话叫做服务员,公仆;既伺候上天,又伺候万众,此外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这与世袭制的“家天下”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说公仆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不外乎才干、德行、智慧、气度等,而不是罩在头上的光环,可以为所欲为地玩弄权术、为自己大捞好处、光宗耀祖、飞扬跋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侍者变成了主子,公仆变成了上帝,一切都颠倒了。
江山有了归属姓氏,生民成了统治者的供养人和可以任意支配、宰杀的奴仆。
龙颜不可冒犯,太岁头上的土动不得,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反正,天下变了。
重温帝尧、帝舜的事迹,我们最古老的这两位祖宗,能够给我们的启示该不算少吧!尧帝挑选接班人【原文】帝曰:“咨!四岳。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①,龚朕位②?”岳曰:“否德添帝位③。
”曰:“明明扬侧陋④。
”师锡帝曰⑤:“有鳏在下(6),曰虞舜。
”帝曰:“俞(7)!予闻,如何?”岳曰:“瞽子(8),父顽,母嚣,象傲,克谐。
以孝烝烝(9),乂不格奸(10)。
”乂帝曰:“我其诚哉!女于时(11),观厥刑于二女(12)。
”厘降二女于妫汭(13),嫔于虞(14)。
帝曰:“钦哉!”慎微五典(15),五典克从(16)。
纳于百揆(17),百揆时叙(18)。
宾于四门(19),四门穆穆(20)。
纳于大麓(21),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22)!汝舜。
询事考言(23),乃言凪可绩(24),三载。
汝陟帝位(25)。
”舜让于德,弗嗣。
【注释】①庸命:顺应天命。
②袭:用作“践”,意思是履行,这里指接替帝位。
③否(PT):鄙陋。
添(tian):辱,意思是不配。
④明明:明察贤明的人。
扬:选拔,举荐。
侧陋:隐伏卑微的人。
⑤师:众人,大家。
锡:赐,这里指提出意见。
(6)鳏(guan):困苦的人。
(7)俞:是的,就这样。
(8)瞽(gu):瞎子,这里指舜的父亲乐官瞽瞍。
(9)烝烝:形容孝德美厚。
(10)乂(y i):治理。
格:至,达到。
奸:邪恶。
(11)女:嫁女。
时:是,这个人,这里指舜。
(12)刑:法度,法则。
二女:指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
(13)厘:命令。
妫(guT):水名。
汭(rui):河流弯曲的地方。
(14)嫔:嫁给别人作妻子。
,(15)徽:美善。
五黄:五常,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6)克:能够。
从:顺从。
(17)纳:赐予职位。
百接;掌管一切事务的官。
(18)时叙。
承顺,意思是服从领导。
(19)宾:迎接宾客。
(20)穆穆:形容仪容齐整。
(21)麓:山脚。
(22)格到来,来。
(23)询:谋划。
考:考察。
(24)乃:你。
凪(zhi):求得。
(25)陟:升,登。
【译文】尧帝说:“唉!四方的部落首领!我在位任职七十年,你们中有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
四方部落首领说:“我们德行鄙陋,不配登上帝位。
”尧帝说:“可以考察贵戚中贤明的人,也可以推举地位低微的贤人。
”大家向尧推荐说;“民间有个处境困苦的人,名叫虞舜。
”尧帝说:“是啊,我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