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之奇诡冷艳的原因
李贺鬼诗及其意蕴
李贺鬼诗及其意蕴李贺鬼诗及其意蕴李贺一生中创作了31首鬼诗,这些鬼诗里的的鬼妖形象是多元的,按诗人的情感态度可以分为四类。
他的鬼妖观也是矛盾的,他既不信鬼又对鬼感情深厚,既畏鬼又不惧鬼。
这种现象主要有先天的中唐社会的战乱和崇道因素有关;也与李贺后天学习和被鬼文化熏陶因素有关;还与李贺个人多病体质和仕途不顺的坎坷经历,从而产生的时光生命的忧虑感有关,而鬼诗能很好地宣泄这种忧虑感。
更进一步讲,李贺矛盾的鬼妖观是他对于生死的思考,由此李贺的鬼诗也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蕴内涵。
中唐诗人李贺,在其27岁的短暂生命中创作出了200多首诗篇。
其中,关于鬼魂、精怪描写的诗篇格外引人注目。
它们构思大胆奇特,给人一种幽冷、奇谲的感官冲击;而在情感上,这些诗篇又有一种直击人心的悲恸感。
唐代的杜牧就评价道:“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奇虚荒诞幻也。
”[1]这种带着强烈鬼气的诗篇在文学史上一般叫做“鬼诗”,于是李贺也被后代文人誉为“诗鬼”、“鬼仙”,与诗仙李白并称,在唐代诗坛自成一家。
综观历来对李贺鬼诗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把李贺的鬼诗同李贺描写神仙仙境的诗篇合在一起研究,并把他们称作神鬼诗或鬼神诗。
如果李贺对神仙仙境的描写表达的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求,而那些写鬼的诗篇,其阐释却更多元,意蕴更丰富。
把鬼诗单独挑出研究,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李贺奇谲的鬼诗风格和他充满矛盾、忧戚的内心冲突。
关于鬼诗的界定,本文认为,所谓鬼诗,就是在诗篇中直接出现的关于鬼妖描写的诗篇,这些鬼怪包括人死去的魂魄,生物变成的妖怪等。
另外还有诗中出现坟茔、鬼火等具有幽森的死亡气息的诗篇,均可称作“鬼诗”。
在李贺200多首诗中,本文一共统计出31首这样的鬼诗。
虽然鬼诗在数目上不占优势,但是它们却是李贺诗歌中最精彩并且奠定李贺诗歌风格的重要作品。
一.多元的鬼妖形象在多数人的思维定式里,鬼妖是丑陋可怖,晦气邪恶的,但是在李贺31首鬼诗里的鬼妖形象,却丰富多姿、形态各异,按诗人对这些鬼怪的情感态度,本文把这些鬼诗归为4类:(一)表现诗人对鬼魂的同情或怜爱在这一类诗篇的里的妖鬼形象,多是文士死后的魂魄,或者是早逝的美丽女子的魂魄,他们都有幽怨哀伤的情感特征。
论李贺诗歌中凄迷的意象
论李贺诗歌中凄迷的意象论李贺诗歌中凄迷的意象摘要:李贺生活在我国的中唐时期,诗人李贺的诗作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犹如历经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一样,体现的多数是苦难、凄衰。
李贺诗歌的凄迷意象用其独特的色彩和声音与一些具体的景物的结合呈现出来,给人一种无限的哀伤、愁苦和凄迷之感。
造成他诗歌凄迷意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三种矛盾:“高贵的出身和现实的矛盾”,“理想的追求和无缘应举的矛盾”,“生存欲望和死亡紧迫的矛盾”。
让他的诗歌无论是从视觉、听觉,甚至味觉上都体现出一种哀伤、凄迷、愁苦,形成一种特有的阴森的鬼气。
关键词:诗歌;经历;意象;凄迷Summary: in Li he's life in China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poet Li he's poems in the manifested spirit is like after the rebellion of the Tang dynasty, as reflected most is suffering, this incessant cruel failure. Bleak and Dim images in Li he's poems with its unique combination of colors and sounds, and some of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present, give an infinite sadness, sorrow and sense of bleak and Dim. Bleak and Dim his poetry mainl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images of contradiction: "the contradictions of noble birth and reality", "ideal pursuit of contradiction and should not", "desire of life and death of urgent contradictions". His poetry either from the Visual, auditory, even taste is reflected on a sad, bleak and Dim, and sorrow, forming a unique dark ghost.Key words:poems ;experience ;image ;desolate and indistinct李贺,字长吉,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0),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是一位短命的诗人。
以冷艳之色,造瑰奇之境——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
以冷艳之色,造瑰奇之境——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
李贺是唐代诗歌中颇为独特和富有想象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色彩表现艺术。
其诗歌中常常使用了独特的色彩组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瑰奇、奇异的境界。
首先,李贺的诗歌善于运用冷艳之色。
诗中常常出现清幽的蓝色、纯净的白色、深沉的黑色等,这些冷色调的颜色给人以清新、深邃的感觉,形成了宁静、冷峻的意境。
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的“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点荷叶自芳”,清幽的绿色和深沉的红色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温馨、冷艳的画卷。
其次,李贺的诗歌也善于使用色彩的反差效果。
在这些作品中,诗人通过配合鲜艳、夺目的颜色,与深沉、黑暗的颜色,产生强烈的对比。
这种对比,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也营造出了极具张力和动感的氛围。
如《长安秋夜》中写道:“树色通明露初白,月明纱窗影裂篱。
枕上灯明绮罗堂,接宵
细雨梦中碑。
”这里的月光和白露色彩如此鲜明,与其它句中
所写的黑暗购房,更加强烈了对比效果。
最后,李贺的诗歌还常常使用色彩的神秘效果,运用一些神秘的颜色组合,让读者产生神秘、不可思议的感觉。
例如《梦李白·其二》中的“鸣琴方双颊,舞袖旋回影。
月出霜云合,飞鸟
入空精。
”这里用到的黑色和白色,以及月光和云朵等神秘的
元素,让整个句子充满了神秘、优美的韵味。
综上所述,李贺的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极为出色,他善于运用冷艳之色、对比效果和神秘效果等手法,通过色彩的变化和组
合,打造出了一幅幅瑰奇、奇异的诗歌境界,留下了极具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篇。
略论李贺诗歌的冷艳之美
略论李贺诗歌的冷艳之美
奇特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
典型如李贺的《秋来》诗文,《秋来》这首诗大约作于李贺辞官归家的时期。
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
李贺把诗歌作为呕心沥血和事业,其母说他“呕出心乃已”,他刻意追求诗歌语言的瑰美冷峭。
宋代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云中说“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秋来》这首诗中桐风惊心、香魂吊客,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悲冷的意象充分体现了李贺语言的艺术特色。
别具一种魅力。
“诗鬼”李贺的诗有什么特点
“诗鬼”李贺的诗有什么特点“诗鬼”李贺的诗有什么特点贺是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只活了27岁,但是他一生在诗词上的造诣却也是不凡的。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诗鬼”李贺的诗有什么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贺的代表诗作有哪些?《高轩过》、《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天上谣》、《梦天》、《帝子歌》、《湘妃》、《罗浮山人与葛篇》等。
李贺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
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
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
李贺的诗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
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
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
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但在作品中出现的“死”字却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
这反映了他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有的诗中也流露生命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
唐代诗人李贺(790~816)的个人简介: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自称:陇西长吉、庞眉书客、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字长吉。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
韩愈曾为此作《讳辩》,驳斥无耻奥步,鼓励李贺应试。
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
李贺鬼气森森的诗
李贺鬼气森森的诗引言李贺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浓厚的鬼气。
这些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恢弘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李贺的诗作中所展现的鬼气,以及这种鬼气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李贺的浪漫主义李贺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作充满了奇幻、神秘和超自然的元素,创造出了一个虚幻而又令人着迷的世界。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鬼怪、幽灵和妖魔,给人以一种诡异而又不可抗拒的感觉。
鬼气的象征意义1. 恐惧与未知李贺的诗作中的鬼气给人以恐惧感,这种恐惧来自于人们对未知的恐惧。
鬼怪和幽灵是人们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存在,他们代表了未知世界的边界。
通过描绘这些鬼怪和幽灵,李贺让读者感受到了未知世界的神秘和恐怖,引起了人们对于生死、灵魂等问题的思考。
2. 对现实世界的反抗李贺的诗作中的鬼气也可以被理解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抗。
在唐代的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和规范。
李贺通过描绘那些超越尘世的鬼怪和幽灵,表达了对现实世界束缚的反抗。
他试图通过诗歌创作来逃离现实的压迫,寻找内心深处的自由和真实。
李贺的鬼气诗作欣赏1. 《长恨歌》这首诗是李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具有鬼气的作品之一。
诗中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画面,女儿国的美景和仙女的飞舞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
而这种奇幻的场景和气氛正是李贺鬼气诗作的典型特征。
2.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充满了鬼气的诗。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梦中登上天姥山,与仙人和鬼怪交流的情景。
诗中的仙人和鬼怪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鬼气诗作的意义与价值李贺的鬼气诗作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表达形式,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对现实的反思。
通过描绘鬼怪和幽灵,李贺试图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渴望,并引发对生死、人性和社会现实等问题的思考。
这种思考和反思对于人们的成长和进步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李贺的鬼气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恢弘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成因
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成因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及成因李贺诗歌的美学特征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征呢?下面来看看!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前人有的评,那就是奇诡。
看他的《恼公》一诗,铺写人物形貌风神不遗余力,词语求新奇,华丽的藻绘触目皆是。
前人论此诗,多说晦涩不通。
其实李贺的这首诗,用了许多省略,许多暗示创造了一个隐约朦胧的境界,我们尽可以在不理解中欣赏诗里的清词丽句和奇妙的思致。
“歌声春草露”妙在以春草上露珠状写歌声圆润清亮,妥贴切当。
“发重疑盘雾,腰轻乍倚风”极能摹写美人的风姿绰约,娇绕万种。
诗中的描写繁密跳断,又时有重复。
这正如一簇野花,枝枝香气四溢,色彩艳丽,而花枝丛杂,缺少安排。
但是我们可以在这种丛杂中体味到触目皆春的美感。
而《恼公》末四句从两方落笔,前二句写出丽人难近的怅惘(“汉苑寻宫柳,河桥阂惊钟”。
)后两句写出家中妻室对诗人情遇难再的幸灾乐祸,更是奇特中带着诙诡。
(“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
)奇情幽思是李贺的绝大长处。
我们看《苏小小墓》,诗人从幻想中的幽灵着笔,兰露如泪,兰花如烟,如茵绿草,松风水冷,组成了一个幽灵的世界。
《湘妃》、《秦王饮酒》、《秋来》等都有与此相类的特点,成为李贺诗歌中一个很鲜明突出的现象。
中唐诗坛产生出李贺的这种具有鲜明风格的诗歌,一方面是唐诗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
唐诗到李杜,题材的广泛、手法的变化、体裁的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境地。
他们是丰碑,更是不易跨越的障碍。
中唐诗人的境况即是为此:前辈诗人的辉煌成就可以给他们以借鉴,诗坛的喧嚣过后他们能够在师承之中冷静地有所扬弃,有所创新——形势逼着他们要有更细微的观察体会,更深刻的挖掘,更广泛的开拓。
和李杜相比,中唐诗家调不那么流畅了,格不那么高了,气不那么浑厚了,胸怀也不那么宽广了,但他们的体裁、手法、句式也有了更多更大的变化,这种发展的结果即是中唐诗坛的百花齐放、各占风流。
中唐诗坛上风格多样的诗歌,正体现了这种最可宝贵的独特性,所以也正是其个性和成就所在。
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鬼才”
诗人李贺为什么被称为“鬼才”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的李贺,他的诗作是多变的,并且诗作中想象丰富奇特,被人们称之为“鬼才”。
李贺,字长吉,是唐代中期一个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二百四十多首诗歌传于后世,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被后人称为“鬼才”。
宋朝著名诗人宋祁曾将大诗人李白和李贺作比较说:“太白为仙才,长吉鬼才。
”也有人说:“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
”那么为什么李贺被称为“鬼才”呢?这主要是从李贺的诗风上作出的评价,因为李贺写的诗的特色很怪,充满“鬼气”。
李贺是唐宗室的后裔,家道没落,虽然才华出众,但仕途蹭蹬,身体多病,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就英年早逝。
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作为唐室王孙的李贺,目睹了朝政的混乱,国势的衰微,加上自己命运的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自己的这种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写作中。
他熔古烁今,用他独特的创意、旷世的奇才,借助于荒坟野草、牛鬼蛇神这一类怪异的形象和荒诞的意境,来表达自己怨恨悲愁的情绪和感时叹世的心情。
李贺是浪漫主义诗人,想像极为丰富奇特,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艺术手法,搜奇猎艳,以丰富的想像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创造出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具有幽婉、冷艳、凄唳的色彩和情调。
他喜欢用鬼字、魂字、泣字、死字、血字。
如:“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
”、“秋凉经汉殿,班子泣衰红。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李贺尤其喜欢荒郊野鬼、香魂梦语这一类阴冷幽峭的艺术形象如;“嗷嗷鬼母哭秋郊”、“秋坟鬼唱鲍家师”、“鬼灯如漆点松花”、“海神山鬼来座中”、“雨冷香魂吊书客”、“我有迷魂招不得”、“楚魂寻梦风颸然”、“左魂右魄啼肌瘦”、“鬼雨洒空草”、“鬼哭复何益”等,这种扑捉鬼魂形象入诗的奇特构思,在古代诗人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来了。
这正是李贺的诗风与众不同、自成一体的艺术所在,也是李贺诗歌最成功的因素。
李贺诗歌风格荒诞诡异探究
论李贺诗歌的意象个性特征李贺的诗以凄艳诡激诗风,“惊迈时辈”,屹然别立于中国诗歌长河,其诗歌意象风格独具,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学追求。
对李贺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虚荒诞幻”李贺诗歌意象的“奇而入怪”、“虚荒诞幻”首先表现为大量超现实意象的塑造。
在诗歌极度繁荣的唐代诗坛上,能作超现实想象、并以构建超现实意象为审美追求的诗人寥寥无几,李贺无疑是这极少数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一位。
李贺深受屈原、李白的影响,为表达其苦闷情怀,总是竭力创设虚幻的、超现实的意象世界,如:“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百年老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等。
比如同样是称颂丝织品的精美奇绝,白居易的《缭绫》基本上是从现实存在的事物中提炼出意象来进行比喻:“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而李贺《罗浮山人与葛篇》却是大量借用让人感到诡异莫测的意象来表达:“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载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李贺诗歌意象的“虚荒诞幻”还表现为在塑造现实意象时,不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样式去加以描摹,而是经过移位和变形,重新拼合在一起,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的成分。
比如在李贺的笔下,风可以是酸的:“东关酸风射眸子”;鱼能够当坐骑:“放妾骑鱼撇波去”;金钗可以言语:“晓钗催鬓语南风”;浮云会发出水声:“银浦流云学水声”,马骨嶙峋刚硬,敲打时其响如铜:“上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太阳光洁明亮,击之则声如玻璃:“羲和敲日玻璃声”;铜人能哭且泪重如铅:“忆君清泪如铅水”;香气有形且能咚咚作响:“玉炉碳火香冬冬”……如此等等,无不给人以新奇的感受。
钱钟书有一段话虽然不是直接评价李贺的,但用它来概括李贺诗歌意象的这种特点,则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李贺诗之奇诡冷艳的原因
李贺诗之奇诡冷艳的原因李贺诗之奇诡冷艳的原因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贺诗之奇诡冷艳的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一、坎坷的人生个人身世、社会环境对诗人性格、心理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故创作风格也会有所差异。
在此笔者通过李贺的坎坷人生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将李贺与李白、王维的对比,来论证上述因素对其诗作富有的奇诡冷艳的创作特色的影响的具体表现。
(一)个人身世与性格李贺家道至他已是落魄光景,但李贺天资聪慧,对作诗极富天赋,十五、六岁便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
由于遭小人谗言,他在进京赴考却未能如愿,因而仕途不得志,再加上一生体弱多病,李贺的身世与经历与他的创作必然息息相关,故其所诗作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发泄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同时,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也有所反映,同时带有强烈的悲观愤懑的情绪。
坎坷的人生经历奠定了诗人作品的情感基调,即为“冷”,无论乐景还是哀景,都被蒙上一层冷色调。
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奇诡冷艳”风格的生成。
李贺的性格也体现在对诗中所选色彩的偏好上,抑或是说他对颜色的偏爱影响了他的个性表达。
与清高又软弱、随缘自适,同样善用色彩抒情的高手王维相比,李贺运用带有强烈主观情绪的浓重色彩来抒发心中不平的意气,继而形成“艳”的格调,自成一家,而王维则是用冲淡的色彩来营造寥朦胧的虚空从而反映自己的禅趣,这也是李贺诗冷艳的一个原因。
(二)社会环境拿李白与其作对比,前者所处盛唐时期,歌舞升平,一片繁荣景象,创作风格流畅洒脱,大景雄浑壮阔,小景也是细腻中别有洞天,所谓“仙才”。
“鬼才”李贺则不然,如同样写“玉兔”,李白笔下为“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贺笔下则是“老兔寒蟾泣天色”(《梦天》);写“月亮”,李白作“月下飞天镜”(《渡荆门送别》),李贺则作“隙月斜明刮露寒”(《春坊正字剑子歌》)。
李贺诡谲诗风浅探
李贺诡谲诗风及其原因浅探[摘要]中国古代灿若群星的诗人当中,李贺当不愧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歌艺苑中一朵艳丽夺目的奇葩。
他在有生短短的二十七个年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幽艳奇幻的诗歌王国,开创了中唐一代“尚奇”“尚怪”的诗风。
[关键词]李贺;诡谲;原因;诗风一、诗风探源就如世人所称“鬼才”,李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描绘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奇异国度,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钟情于这诡谲的诗风呢?总的说来,有以下原因:1、诡谲诗风的文学渊源李贺独特诗风的形成与他吸收和借鉴了楚文化及诸多诗人创作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李贺的创作风格中,可以看到楚文化的渗透。
楚文化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南国文化,其想象的丰富是其他文化所不能及的。
李贺便深受这独特的想象的影响。
杜牧在《李长吉诗歌序》中指出李贺的诗是“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附注中言“长吉诗约楚骚,而意取幽奥,辞取魂奇。
”这些都指出李贺与楚文化之间的文学渊源。
他经常把“楚辞系肘后”,随时“咽咽学楚吟”,“坐泛秦楚吟”,可见他对于楚文化是怀有深深的喜爱的。
有如《梦天》中扑朔迷离的月宫,《山鬼》般凄美艳丽的《苏小小墓》,《天上谣》、《仙人》中虚幻奇诡的仙境、神仙,《南山田中行》中凄冷阴森的鬼蜮图等,这些都植入了楚文化虚幻怪诞的绚丽想象。
其次,李贺独特的创作与他向唐代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学习分不开。
《文献通考》中说:“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他是继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岁寒堂诗话》中:“贺诗乃李白乐府中出”,表现出太白诗对李贺诗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借梦境完成幻想之词:“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李贺的《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此诗借梦境写仙境的作法可以说与李白同一机杼,其渊源关系极为明显。
李贺很有名的“鬼”诗,只是开头两句,便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李贺很有名的“⿁”诗,只是开头两句,便让⼈久久不能忘怀相信很多⼈都很好奇,唐代诗⼈李贺为什么会有“诗⿁”之称?这主要是因为李贺诗中多⿁魅世界的描述。
如《春坊正字剑⼦歌》中的“嗷嗷⿁母秋郊”,《感讽五⾸》其三中的“⿁⾬洒空草”,《南⼭⽥中⾏》中的“⿁灯如漆点松花”,等等。
那么,李贺⼜为什么要在诗中写这些⿁魅之词呢?这是因为李贺极度坎坷的⼈⽣,让他极度的迷茫痛苦。
虽然李贺七岁能诗,⼜擅长“疾书”,⼗五岁便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岁更是诗名远播,写下千古名篇《雁门太守⾏》谒韩愈。
但是就在他赴长安应进⼠举的时候,被嫉妒的⼈放出流⾔,谓李贺⽗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导致不能参加科举。
尽管韩愈帮李贺百般辩解,但依然没能改变这⼀事实。
未能参加进⼠考试,对李贺打击很重,此后他写了很多抒愤之诗。
本⽂向⼤家分享的这⾸诗《秋来》便是其中⼀⾸经典之作,同时它也是李贺很有名的“⿁”诗。
在这⾸诗中,李贺抒发了⾃⼰的悲秋之情,感叹命运不济、报国⽆门,可谓写尽了⼼中的痛苦。
《秋来》桐风惊⼼壮⼠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编书,不遣花⾍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冷⾹魂吊书客。
秋坟⿁唱鲍家诗,恨⾎千年⼟中碧。
诗的开头两句“桐风惊⼼壮⼠苦,衰灯络纬啼寒素”,它表达的是⼀种古代⽂⼈所共有的感慨,即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李贺也不例外,所以当他听到秋风吹落梧桐叶⼦的声⾳,便会觉得惊⼼动魄,⽆限痛苦。
⽽这个时候,他处在残灯照壁的环境中,突然⼜听到了墙⾓纺织娘的啼鸣声,似乎在提醒他秋深天寒,就快到岁末了。
这⾥的“络纬”,指⾍名,俗称纺织娘,因秋天季节转凉⽽哀鸣,其声似纺线。
⽆形中它便加剧了李贺⼼中的痛苦。
这是李贺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我⽆限感慨。
所以说,这⾸诗只是开头两句,便写尽了李贺⼼中的痛苦,让⼈久久不能忘怀。
⼀个“苦”字,便奠定了整⾸诗的情感基调,笼罩着下⾯的六句。
“谁看青简⼀编书,不遣花⾍粉空蠹”,意思是说,⽇后⼜有谁来看我⽤⽵简写下的诗篇,不让它被蠹⾍⽩⽩地蛀蚀成粉末呢?从这两句诗,我们便可以体会李贺的不被赏识、苦⽆知⾳等情感。
李贺诗歌奇特荒诞意象
李贺诗歌奇特荒诞意象李贺诗歌奇特荒诞意象李贺诗歌最显著的特征有:想象奇特,意象荒诞,诗歌节奏的跳跃性大,但是穿线的却是浓厚的悲剧色彩。
李贺,在唐代诗歌史上被称为“诗鬼”,又因大半生居住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后人又称其为李昌谷。
李贺在组诗《南园十三首》中对他居住的环境进行了描述:“长峦谷口倚桩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其十一)“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其一)家住在山峦之间,闲暇时间收石蜜、采野菜,到了春天还有美不胜收的春景。
由此可见,李贺的居住地荒僻、封闭,但是景色宜人,颇有一种世外桃源的神秘感。
如此清幽的空间对李贺这样一个没落的贵族来说确实是一个诗书遣怀的佳境,也正是在此地李贺立志要出人头地、报效祖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令人遗憾的是这里闭塞的环境也让他容易孤芳自赏和视野狭窄,最终形成了他孤傲、敏感与人寡合的性格,这给他以后仕途道路上的坎坷埋下了隐患。
一方面,是青春的渴望,生命力的充盈;另一方面,是悲怆忧戚,精神的早衰。
这种矛盾的交融,凝为李贺特有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追求的基础。
对生命的关切和对人生奥秘的追寻,是李贺诗的一大主题。
史书记载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新唐书李贺传》),可见他的相貌略显丑陋。
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历史对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却是大加褒奖,说他“七岁能辞章”(《新唐书李贺传》),怀着远大的抱负和一身的才华,李贺奔赴考场意欲一展身手,但是现实的残酷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忌才者认为他父亲李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故李贺应该避父讳,不得举进士,虽有韩愈作《讳辩》,鼓励李贺参加考试,但是李贺最终未能及第,终生沦落不仕,备受屈辱,年仅27岁时抑郁而终。
从小形成的自闭、孤傲的性格又遭遇世俗的摧残,李贺郁郁而不得志,这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唐代中期昏庸官场的一个证明。
也是于仕途不顺、早衰多病所形成的忧郁性格,使李贺对生死问题异常敏感,写下了不少与生死问题有关的作品。
李贺诗歌之凄艳诡激
李贺诗歌之凄艳诡激在文化繁荣灿烂的唐代,大师迭出,文学上也已达到一个至高点,即所谓文学高峰的来临。
在盛唐诗风所达到的高度后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在动荡的中唐诗坛中,想要有所创新,确立自己的一代诗风并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实非易事。
李贺在诗歌创作中,就力避平庸,造语奇谲,突破了传统诗歌而转向主体心灵的全力开掘,由此形成的凄艳诡激诗风是他的标志。
一、语言之“诡”之“奇”李贺的语言风格和他的身世之感,消极紧张心理,苦闷阴郁性格不无关系。
李贺作为没落的唐宗室后裔,处于动荡的中唐,有着很强的政治抱负但由于父亲的名字“李晋肃”之“晋”与“进士”之“进”同音,“肃”与“士”音近,所以他不得参加进士考试,空有满腹才华而无法施展,即使在诗歌上的重大成就也未能改变李贺的不幸命运,致使他的精神处于极度的抑郁苦闷之中。
所以他偏爱用阴郁、幽冷的奇僻之语,运用超常的想象、幻想、夸张创造震撼人心具有个性色彩的语词。
如《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从一方端州紫砚,联想到石工的惊险,把采石想象成“割紫云”给人以质感,清凉,同时突破传统的云的轻柔、纯净、之态而给人清冷、脆硬之感。
“踏、割”二字力透纸背更显诗人造语之奇。
再如“银浦流云学水声”“老兔寒蟾泣天色”中“学、泣”把事物写活,赋予情感,但人读来却觉冷静、压抑、阴冷,可谓一字传神。
长吉诗歌几乎没有不给人怪奇的诗歌,传统的辞语已无法满足其情感的宣泄,所以锤炼出大量的新词奇语如写月就有“宝镜”“玉盘”“玉轮”“玉钩”“宫蟾”“蟾光”“明弓”“斜白”等词语,扩大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展现出诗意性。
李贺还常用“啼泣字”表现那种苦涩、焦虑之感。
如“老兔寒蟾泣天色”“芙蓉泣露香兰笑”“青狸哭血寒狐死”等在诗集中俯拾皆是。
而由于政治的无望,他的诗歌也就不必遵循传统道德的价值观,不必因为为追求政治抱负而有时不得陷入违背内心真实的境地,而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尽情抒发心中的郁结,不为了谁的欣赏和赏识,只为自己的生命之必须,正因为政治的不幸,他才把生命的意义赋予诗歌之中,全力以赴,呕心沥血。
李贺的诗词特点
李贺的诗词特点李贺的诗词特点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贺的诗词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一、李贺诗歌以其丰富特异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把人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
丰富奇特的想象,奇诡的构思是长吉体最为成功的因素。
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艺术家的想象。
”①马克思把“想像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入类发展的伟大天赋”②。
李贺创作诗歌感情炽热,神思驰骋,无论何种题材,经诗人丰富的想象,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想,画面气象万千,新意叠出。
想象在唐诗中起重要的作用,它和比喻和夸张关系密切,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奇特的夸张都来自诗人丰富的想象。
李白和李贺都是典范。
然而,李贺同李白最大的区别,在于李贺诗作想象十分奇特,并妙用大量通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清晰,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使作品更具艺术的震撼张力,达到袭人心脾的效果。
幽幻神奇、漂渺无端。
如《听颖师弹琴歌》,此诗是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时听颖师弹琴后所作,描摹了颖师美妙绝伦的`琴声,赞叹了他的高超的琴艺。
诗中描绘琴声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以声喻声的“双风语”、“敲水玉”,还有以“挟剑赴长桥”的武艺、“浸发题春竹”的书艺来喻琴艺使人耳目一新。
又有运用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
用“别浦云归”、“芙蓉叶落”、“秋鸾离”来形容琴声的清悠优美,以越王夜游天姥,仙女骑鹿渡河形容琴韵的轻盈飘逸。
更见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通感的运用使诗作灵感激荡,意趣横生,韵味深长。
出神入化,想落天外。
如《梦天》,诗人把月亮的幽光幻想成蟾、兔的泪水,把天空的云层描绘成琼楼玉宇。
如“玉轮轧露湿团光”一句,把明月在云雾中飘过说成是“玉轮轧露”,真是虚幻离奇的奇想。
《梦天》不仅意象奇特,构思也奇特,邀游月宫已是奇诡;突然转问哲理的探索,更是奇之又奇;在艺术构思上,变幻奇谲,与李白的《古风》(十九)有迥异之处。
黑底作画--李贺诗歌中“暗色”与“亮色”之关系
黑底作画--李贺诗歌中“暗色”与“亮色”之关系文爽【摘要】李贺诗歌的瑰诡奇艳,其实是暗色与亮色互相作用的结果。
由于李贺心理偏于哀愁抑郁,其诗歌的底色也呈现为暗色调,并对诗中的亮色词有统摄和渗透浸染作用,而这些亮色词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挣脱暗底色的束缚,在“虚色”、“白色”、“光”的运用上实现了一定的突破。
暗色与亮色,在斗争与融合中,最终形成了贺诗的“幽深诡谲”风格。
【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102-105)【关键词】李贺诗;暗色;亮色;诡谲【作者】文爽【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李贺(791—817年),字长吉,河南福昌(今宜阳)昌谷人,中唐著名诗人。
李贺诗歌别具一格,古人今人均给予高度关注,并从不同角度进行鉴赏解读。
对李贺诗歌的现代意义上的美学研究,自钱钟书先生特别关注后,更是有长足进步。
汪曾祺先生曾说:“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
”[1]270这一“黑底作画”的观点,对于李贺色彩词研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本文即从这个独特的视觉角度,具体分析李贺诗歌的色彩运用特征,即暗色词与亮色词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修辞魅力。
先从王维与李贺的两首诗谈起。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两首诗的颜色运用都十分精到,但表现出的美感却明显不同,《山中》一诗的颜色似乎更显明亮,而《雁门太守行》虽也有金光四射之感,但全诗似乎更为阴郁凝重。
笔者以为,有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二诗色调的迥异。
《山中》用到了白、红、翠等颜色;《雁门太守行》用到了黑、金、燕脂、紫等颜色。
李贺诗歌奇诡风格
李贺诗歌奇诡风格李贺诗歌奇诡风格在李贺短短的27年生涯中,他体弱多病,命运坎坷,仕进无路,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于是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把他内心极为浓郁的伤感情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都写进了诗歌中。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以其诗歌奇特的风格和影响而引人瞩目。
他年仅二十七岁便不幸早天,遗留在世的作品也不过二百多篇,可是却能在名家卓立的中唐诗坛上别开蹊径,崛起于大家的门庭堂芜之外,杜牧为他写序,盛赞其诗歌之美;李商隐为其立传,称他为“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的奇才;皮日休赞许李贺为自李白以来百年内诗歌之翘楚。
后世诸多诗人都对他推崇备至。
吴汝纶《跋李长吉诗评注》说:“昌谷诗上继杜韩,下开玉奚,雄深俊伟,包有万象,其规模意度,卓然为一大家。
”一、李贺的诗歌风格幽冥凄冷是李贺诗歌的主体格调。
杜牧曾以诗人所独有的艺术敏感力,用诗的语言形象指出李贺诗歌的特征:“贺,唐皇诸孙,字长吉。
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云烟绵连,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墙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陟殿,梗莽丘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嘧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十分鲜明地说出了李贺诗歌奇诡冷艳的特点。
李贺诗歌不屑作平常语,“辞必穷力而追新”审美趣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是一味的搬用传统,常常难以创作出优秀的诗篇来。
所以,对前人常表现的题材,李贺不愿步人后尘,而是以新奇取胜。
例如:“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人们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一空依傍,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索绕心头,把纤曲百结的心肠牵直,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
凭吊之事只见于生者之于死者,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自己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李贺诗歌风格荒诞诡异探究
文_学术探讨316摘要:李贺是中唐诗坛独树一帜的怪异诗人,其诗歌荒诞诡异,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奇葩。
唐朝时代尚怪与李贺自身诡异思维支配下,其诗歌创作必然是驰骋想象,运用触目惊心的怪词僻语,描绘怪异的意象,创造诡怪荒诞的诗歌艺术境界,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
关键词:李贺;诗歌风格;荒诞诡异;原因李贺是中唐诗坛独树一帜的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千年流传,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奇葩。
这些诗歌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开拓与创新。
李贺汲取前人诗歌创作精华,突破常人思维,异想天开,推陈出新,形成了其独具荒诞诡异的诗风,对后人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李贺之所以创作出这种荒诞诡异的诗风,是与其独特的思维因素有必然的关系。
这种具有虚荒诞幻、瑰诡、奇诡等特征的创作思维方式,很多学者定之为诡异思维。
李贺诗歌创作与楚辞渊源紧密。
“盖骚之苗裔”(杜牧的《李长吉歌诗叙》),“李长吉从楚辞发源,天才独出”(李重华《贞一斋诗话》)等。
这些评论都阐明了李贺诗与楚辞有渊源关系。
而李贺本人在其诗歌中也多次写到对楚辞的酷爱,如“坐泛楚奏吟招魂”、“楚辞系肘后”等。
李贺对楚辞的偏爱,“咽咽学楚吟”,主要原因是“病骨伤幽素”。
李贺从小体弱多病,常年疾病缠身,这不仅给李贺带来并肉体的病痛折磨,更造成了其不堪重负的心理负担,油然而生对身体健康的忧虑与对死亡的恐惧。
这种常人无法承受的肉体精神折磨,反映到其诗歌作品中,就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事物,而往往是呈现出歪曲、倒置、变形的情景。
因此,李贺更钟情将一些神仙鬼怪的怪诞意象渗透到诗歌作品中。
《楚辞》中游仙境界、神话传说迎合了李贺的歪扭荒诞的思维心态,也使其对《楚辞》产生了的浓烈的兴趣。
李贺诗想象丰富、奇特,往往能达到惊世绝俗的效果。
出于同一种奇特心态,晋初诗人郭璞、盛唐诗人李白游仙诗对李贺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李贺效仿郭璞游仙诗的风格,创作了《梦天》;效仿李白大胆的夸张浪漫风格,使诗歌具有驰骋茫茫宇宙的超乎常人的艺术境界。
浅析李贺鬼诗的成因
浅析李贺鬼诗的成因李贺擅长写鬼诗,他善于用幽凄的笔墨表现鬼域和冥界。
下面一起来看看!李贺人生虽然短暂,只走过了二十七个春秋,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240多篇璀璨夺目、精妙绝伦的诗篇。
这些诗歌有对理想的热情讴歌,有对现实清醒的观察和批判,也有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劳动的歌颂,更有他对生命本质的深切体验。
他对生命本质的体验或表现为对天国的梦幻,或表现为极度绝望后的狂歌滥饮,或表现为对鬼域的控诉,从中我们看到一个天才诗人在命运面前的痛苦心灵。
李贺写得最多的诗是描写鬼象与冥界,即人们所说的鬼诗。
在鬼诗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物象:牛鬼蛇神、死人幽魂、荒坟野墓、血雨白骨、酸风瘦马、寒兔妖狐、怨月啼花、枯枝败叶……李贺采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奇特的构思勾画了一系列鬼魂形象。
如“海神山鬼来座中”(《神弦》),“耕人半做征人鬼”(《白虎行》),“愿携汉戟招书鬼”(《绿章封事》),“千岁石床啼鬼工”(《罗浮山人与葛篇》),“嗷嗷鬼母秋郊哭”(《春坊正字剑子歌》),“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
一言以蔽之,李贺与鬼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贺也因此被誉为“鬼才”“鬼仙”“诗鬼”。
李贺为什么要写鬼呢?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以下探讨。
一、国家的危机是李贺鬼诗形成的社会背景。
李贺生活在中唐后期,他的一生经历了德、顺、宪三朝。
继安史之乱后,又遭李怀光、朱叛乱。
德宗惟恐再生事端,对割据一方的藩镇一味姑息。
宪宗继位后,曾励精图治一番,先后平定了四川和淮西的叛乱。
中央权威一时大振。
然而“中兴”不久,宪宗就被太监、仙道征服,一味采服金丹,以求长生不老;平蔡之后,更加骄奢,大兴土木,广征赋税,使本已陷入困境的国家经济进一步恶化。
他重用李逢吉,造成了“八关十六子”的腐败局面;重用李吉甫、令狐楚,后果是连绵不断的“党争”之祸。
李贺本来是有雄心壮志的人,他想“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苦昼短》)。
但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以区区陇西奉礼之孤中,上不能达之天子,下不能告之群臣,惟崎岖驴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贺诗之奇诡冷艳的原因
本文是关于李贺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贺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即“奇诡冷艳”踞于诗坛,他的诗作中交错重叠着大量独具个人审美偏好的意象。
一、坎坷的人生
个人身世、社会环境对诗人性格、心理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故创作风格也会有所差异。
在此笔者透过李贺的坎坷人生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将李贺与李白、王维的对比,来论证上述因素对其诗作富有的奇诡冷艳的创作特色的影响的具体表现。
(一)个人身世与性格
李贺家道至他已是落魄光景,但李贺天资聪慧,对作诗极富天赋,十五、六岁便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
由于遭小人谗言,他在进京赴考却未能如愿,因而仕途不得志,再加上一生体弱多病,李贺的身世与经历与他的创作必然息息相关,故其所诗作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发泄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同时,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也有所反映,同时带有强烈的悲观愤懑的情绪。
坎坷的人生经历奠定了诗人作品的情感基调,即为“冷”,无论乐景还是哀景,都被蒙上一层冷色调。
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奇诡冷艳”风格的生成。
李贺的性格也体现在对诗中所选色彩的偏好上,抑或是说他对颜色的偏爱影响了他的个性表达。
与清高又软弱、随缘自适,同样善用色彩抒情的高手王维相比,李贺运用带有强烈主观情绪的浓重色彩来抒发心中不平的意气,继而形成“艳”的格调,自成一家,而王维则是用冲淡的色彩来营造寥朦胧的虚空从而反映自己的禅趣,这也是李贺诗冷艳的一个原因。
(二)社会环境
拿李白与其作对比,前者所处盛唐时期,歌舞升平,一片繁荣景象,创作风格流畅洒脱,大景雄浑壮阔,小景也是细腻中别有洞天,所谓“仙才”。
“鬼才”李贺则不然,如同样写“玉兔”,李白笔下为“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贺笔下则是“老兔寒蟾泣天色”(《梦天》);写“月亮”,李白作“月下飞天镜”(《渡荆门送别》),李贺则作“隙月斜明刮露寒”(《春坊正字剑子歌》)。
二、独特的审美情趣
李贺是浪漫主义诗人,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李贺追求奇变的思维方式――怪诞、神秘、真实生活与虚构世界融为一体,在他的心目当中天、人、鬼之间可无边界,李贺诗作中体现的心物思维形式互通也是他审美情趣的一种体现,具体表现为以通感的迭出运用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
例如《恼公》中:“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诗人先把歌声
比作珠子声,再联想到春草上滚落的圆润晶莹的露珠;又如《秦王饮酒》:“羲和敲日玻璃声”,则是“先将白日比为明亮的玻璃,进而想象羲和敲日,就敲出了玻璃的清脆之声”[1]。
这些都是应用了同感的写作手法来体现了“奇变”的抒情方式,其中的“曲喻”也是其一大特色。
再如,著名的《李凭箜篌引》,全诗并未着重描写乐声如何动听,而是将大量笔墨用在“乐声如何惊天地泣鬼神”上面,这就是诗人将人、鬼、神三界合一的结果,真实场景是李凭在弹奏箜篌,而诗人在此加入了“娥皇、女英”的典故,用拟人手法写“芙蓉饮泣”、“香兰欢笑”,让人难以分辨虚实,异彩纷呈。
全诗调动了能够动用的整体对象,传神地再现了浓郁的音乐境界,仿佛已经没有一处事物不在享受丝竹之乐,充满了浪漫主意气息。
三、色彩的选取及运用
李贺诗中“冷艳”集中体现于其对颜色的敏感度,对色彩准确的把握和应用上,他将自身情感大量注入色彩之中,甚至弱化了事物本身从而强调了色彩搭载感情的能力。
(一)精心的选取
在色彩选取上,李贺多选用浓重、冷艳的色彩。
冷峻、饱和、深沉的色彩元素使得诗句感染力强,令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与风格达到统一,让情绪如色彩一般饱和浓重,例如哪怕红、绿等视觉冲击力强的颜色,他的选择描述也是倾向于老红、帐红、翠绿、颓绿[2]等浓稠的色度。
典型例子就是《雁门太守行》中,诗人将几个带有浓墨重彩
笔调的诗句掷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显示了战势的危急,“塞上燕脂凝夜紫”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描述了战士浴血奋战的场面,“半卷红旗临易水”渲染了战场的悲壮气氛。
这些场面一应而出,黑色、金色、紫色、胭脂色、红色等颜色赋予诗中所写事物以巨大的震撼力与视觉冲击力,同时使情绪达到高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感官的统一。
(二)细致的运用
李贺在其他色彩上也有广泛使用,但是更为夸赞的是他具有将色彩嵌于全诗的独到功力,如《残丝曲》描写青年男女在暮春中宴游,诗仅八句就叠用了黄色的莺和蜂,浓绿的杨柳,青色的榆钱,粉红的落花,绿鬓少年,金钗女子,青白色的壶,琥珀色的酒,他将这些意象的色彩一一点到位,而且所选颜色深深浅浅,似随意点染,颇具层次感和美感。
四、意象选择和意境营造
李贺诗中的意象选择可谓光怪陆离、多姿多彩,让人惊叹其巧妙、惊艳。
这是心物相通和色彩运用相结合的产物,亦可以说是诗人将奇诡与冷艳的完美结合。
再举《李凭箜篌引》为例,“空山凝云”营造虚空意境,“芙蓉、香兰”可泣可笑,让读者产生可听之感,“老鱼、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又如《梦天》中,“老兔”、“寒蟾”、“云楼”、“玉轮”、
“湿团光”这些意象描绘出了典型的神话世界的画面,继而用“像被露水沾湿的样子”描写“带光晕的月亮”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意境,“鸾��”、“桂香陌”则是涵盖了声音与气味;后面四句中,“黄尘”、“清水”、“三山”,“齐州”、“九点烟”、“海水”、“杯中泻”,则是将目光放远,一下子写出了梦游人的角度和高度,再加上神山仙境,时空交错,更是营造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意境。
五、小结
笔者认为诗人的创作特色与风格形成,不仅来自于对描述对象的偏好,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或由于大势所趋、刻意营造,如《花间集》等。
从李贺诗作分析入手,可以看出诗人独特风格的形成也来自于个人身世、性格,诗人的审美情趣,独特的审美眼光,对某种领域的较高驾驭能力,也来自生活中的个人感受与情感体验等等,如此便可挖掘出诗人风格形成背后的更多因素,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论点和论据。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